首页 百科知识 教育管理的方法

教育管理的方法

时间:2022-05-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管理者要想有效地完成管理任务,不仅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制订正确的工作目标,还要选择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教育管理涉及的范围很广,内容包罗万象,其管理方法也有多种。教育管理的上下级或部门之间通过直接发布或接受命令,信息传播迅速,各种管理措施能够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见效。要健全学校内部组织系统,加大行政检查和监督力度,以减少和防止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及以权谋私等种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教育管理的方法

三、教育管理的方法

教育管理方法是实现管理目标的工具,是提高管理效能的中介和桥梁。教育管理者要想有效地完成管理任务,不仅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制订正确的工作目标,还要选择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管理方法得当,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管理涉及的范围很广,内容包罗万象,其管理方法也有多种。每种方法既有它们使用的特点和条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常用的管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行政的方法

行政的方法是教育管理者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利和行政手段开展管理活动的方法,其理论渊源是古典管理理论。其主要特点是:①直接性。教育管理的上下级或部门之间通过直接发布或接受命令,信息传播迅速,各种管理措施能够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见效。②权威性。处于一定职位的管理者拥有相应的行政权威,这种权威是以被领导者的服从为前提的。③强制性。被管理者对管理者下达的指示、命令、要求必须服从,否则,管理者有权作出相应的制裁处理。④稳定性。由于教育组织机构是相对稳定的,对外部的因素有较强的抵抗作用,所以,相对其他方法来说比较稳定。

运用行政等方法进行管理能够保证教育内部上下级在行动上的一致性,从而使管理者的意图得到贯彻。这也便于管理者将有限的人财物等资源集中起来使用,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因此在教育管理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行政的方法强调上级的权威和下级的服从,将下级置于被动和被强制的地位,往往会抑制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管理措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第二,过于强调集中统一,事事等待上级的指示和决定,管理效果容易受管理者个人能力、水平、个性、威信等因素的影响;第三,信息的传递主要是纵向的、单线的,缺乏横向的联系和必要的反馈,这势必会影响学校上下左右的沟通和协调,容易产生简单生硬的命令主义和不负责任官僚主义倾向。管理人员在运用行政方法时,应当加强对行政本质的理解,全面掌握行政方法的特点,科学地运用行政方法。要健全学校内部组织系统,加大行政检查和监督力度,以减少和防止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及以权谋私等种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同时,要正确对待个人权威,不断强化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尽量避免因滥用行政方法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沟通的方法

沟通就是传递信息。按照组织行为学的原理,沟通是组织输入与输出的中介,是一个联结个人、群体和组织的过程。正如切斯特·巴纳德所言“沟通占据组织中的中心位置,因为组织的结构、广度和规模几乎完全由沟通的方式所决定”。它的理论依据是组织行为学及现代心理学。这是一种间接的方法,因此不可能立即奏效,但却能对管理质量产生长期的效果。

沟通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技能。研究表明,教育管理者花在人际沟通上的时间占他们总时间的70%~80%。沟通能够促使组织成员相互了解、共同配合,确保学校管理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帮助管理者掌握各方面信息,及时调整计划和策略,以实现组织目标。同时还可以增进成员之间的感情,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提高管理的活力。

完整的沟通过程包括六个部分,即:①信息的生成——信息发出者产生某种想法、意思或消息来传递给一些个人和群体;②信息的编码——用符号来表示想要传递的信息,或将信息纳入一定的形式之中;③信息的传递——选择合适的信息沟通渠道;④信息的接收——信息接收者必须处于接收准备状态,才可能收受传来的信息;⑤信息的解码——把接收到的信息转化成人们能够理解的意思;⑥信息的反馈——无论是采取行动还是存储起来备用,信息接收者都应该给发出者以反馈。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人际沟通的信息通道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信息通道具有不同的沟通功能。按照沟通流向可以分为上行沟通和下行沟通,一般是发生在正式的组织体系中的一种沟通形式。信息由较低层向较高处流动就是上行沟通;信息从较高管理层传达到较低管理层的方式成为下行沟通。按照沟通的不同途径,可以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一个有效的信息沟通系统需要建立在一种合理的正式沟通体系等基础之上,同时用一个较为通畅的、辅助的非正式沟通作为补充;按照沟通行为的不同可以分为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按照沟通的范围不同,还可分为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通道的特点,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合理的选择。

沟通的有效性取决于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即认知类型对沟通是意义重大的。

相关链接

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1)打算进行沟通之前,先澄清一下思想,检查一下沟通的目的。

(2)当沟通进行时,了解物质和人的环境。

(3)在做情报沟通计划工作时,要同别人商量,以获得他们的支持,包括提供事实、考虑信息的内容及其含义。

(4)传递对接收者有帮助或有意义的信息,要使沟通有成效,需要后续补充行动。

(5)传递短期重要和长期重要的信息,各种行动必须与沟通相一致。

(6)做一个好的倾听者。

(三)激励的方法

激励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和鼓励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完成管理任务,实现管理目标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由刺激引起需要,需要转化为动机,动机驱动行为,行为达到目标从而满足需要,然后在新的刺激下产生新的需要,并进入新一轮的循环。其理论依据是行为科学和人际关系理论。

激励由三个重要要素构成,即员工的需求、要达成的组织目标和员工的努力程度。从本质上讲,激励是一种引导、教育和管理活动,是通过外部的刺激、灌输和影响,把激励的内容转化为个人的思想和自觉行为;激励是从人的需要出发,把人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相结合和相统一的过程;是通过外部刺激和影响,把原本不属于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主体化,以产生超常的作用和力量。

在教育管理活动中,根据不同的管理目标或任务,可采取不同的激励策略。常用的激励策略有六种:①目标激励策略。通过教职员工和管理者共同制订清晰、明确、具体的学校发展目标,从而发挥激励作用。②环境激励策略。通过创设适宜的工作环境,使教职员工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内在潜能。③物质激励策略。建立在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基础上的奖励以及福利制度等。④榜样激励策略。学校领导通过以身作则和率先垂范,或通过发现、总结和宣传校内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为广大教职工提供努力进取的参照和范例,从而激发教职工为效法榜样而奋发向上。⑤情感激励策略。管理者根据不同情绪和感情的特点帮助师生员工优化情感,转化消极情绪,激发工作和学习热情。⑥竞争激励策略。学校管理者通过创设良性的竞争环境,促使师生员工为完成共同目标努力工作,创造成绩。

实践证明,激励的方法在学校管理中是非常有效的,尤其是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运用激励理论,有计划地对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刺激、引导与鼓励,以促使其发生内在心理变化,可以有效提高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使学生健康发展,从整体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随着心理学与管理学的发展,激励理论越来越丰富,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学校管理过程之中。

相关链接

学校管理中常用的激励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 有关激励的理论非常丰富,需要层次理论就是其中影响最广泛的理论之一。该理论由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他认为所有的人都寻求满足五个方面的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些需要由低到高分成五个层次,只有当最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谈得上追求高层次的需要。一旦某种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这种需要就不再成为一种激励的因素。尽管马斯洛的理论很难得到实证调查的证实,但它却告诉我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管理者在工作中只有认识到员工的需要是什么,并尽可能的满足其合理的需要,才能取得较好的工作业绩。

2.X理论和Y理论 该理论是麦格雷戈提出。他认为存在两种关于人性的假设:一种是X理论,另一种是Y理论。前者认定,人天生是不喜欢工作的,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工作,且安于现状,缺乏雄心壮志,因此在管理上必须采取强制措施,迫使其实现组织目标;后者则认为,人并不天生就讨厌工作,而是视工作与休息娱乐一样是很自然的,只要他们对工作做出承诺,就会自觉履行责任,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麦格雷戈主张,积极的Y理论远比X理论更有意义,能产生更高层次的激励。因此,他建议管理过程中让员工参与决策,向他们提供富有挑战性和责任感的工作,建立良好的群体关系,这样会极大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激励-保健理论 该理论也称双因素理论,由美国学者赫茨伯格提出。他根据自已的调查发现,人们有两种需要,即激励需要和保健需要。前者与工作的本质和工作的挑战性有关,如有趣的工作、自主、责任、个人在工作中的发展、成就感等;后者与工作中生理和心理内容有关,如舒心的工作环境、工资、职业的稳定性、同事的良好关系、有效的监督管理等。当保健需要没有满足时,员工就不会满意;当保健需要得到满足时,不满意就会被消除。但是,满足了保健需要并不会导致高水平的激励或高水平的工作满意程度;而为了得到高水平的激励和工作满意度,还必须满足员工的激励需要。

4.期望理论 该理论的创始者艾德弗将需要层次分为三大类,即生存(existence)、关系(relatedness)和成长(growth),该理论也称为ERG理论。其中,生存主要是指人们生理和物质的需求;关系指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的需要;成长指个体对自身发展、进步的需要。该理论与需要层次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艾德弗认为人可以同时体验到几种不同需要,并非一定要在低级需要满足后才关注其他高级需要;而且,如果人的高级需要不断受到挫折,他就会退回到低级需要中去。

5.公平理论 由斯泰西·亚当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这一理论认为员工首先思考自己收入与付出的比率,然后将自己与境遇相仿的人进行比较,如果彼此之间比率相同,就会产生不公平感。一旦不公平感产生,就会消极怠工,降低效率,或要求离开组织,以恢复到公平状态。考虑到人的这种心理,因此,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认真考虑报酬分配问题,尽可能减少不公平现象。

选自:吴志宏.教育管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四)法律的方法

法律的方法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以法律法规等为进行手段管理的方法。其理论依据是法家的思想和法学基本理论。法律的方法具有以下主要三个特点:一是具有强制性。有关教育的法律、法令条例等规范性法律文件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定程序制订并颁布实施的,学校内部的各类人员都必须遵守,否则可以依法实施制裁。这对保证教育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转、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规范性。教育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是建立在法学和教育科学的基础之上,反映了教育和管理的客观规律,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具有明确、肯定、具体的特点。便于管理者和教职员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是稳定性。法律法规是相对成熟化、定型化、制度化的政策,一旦制订后,不经过法定程序,任何人都无权改变,因此,能够保证管理系统的有序和稳定。

运用法律的方法进行教育管理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明确法律效力的大小。不同形式、不同种类的法律在现实中的地位效力是不同的,这就必然形成了其执行的先后次序,这种次序表现为:①国家法优于地方法;②基本法优于单项法;③后定法优于先定法;④特定法优于一般法。

第二,要重视对违法行为的处理。立法容易执法难,在管理中严格执法是关键。违法行为包括触犯刑法的行为和一般性的违法行为,但不管何种违法都必须采取一定的制裁措施作出处理。通常的做法一是运用司法手段,包括刑事制裁、民事制裁等;二是运用行政手段,包括处分、处罚等,由行政部门行使。只要出现违反法律法规和学校纪律的现象,就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作出公正处置。

第三,要不断完善教育法律体系。任何组织的关系都是复杂的、多维的,而进行管理活动要涉及方方面面,单靠某一种法规是难以解决管理活动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因此,要善于运用多种法律解决教育管理中的现实问题。我国正处于不断法制化的阶段,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曾发布过许多“通知”、“指示”、“意见”、“暂行规定”、“暂行办法”等,这些文件因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权威性较低,效力也较有限。

第四,要加强法律宣传和监督的力度。运用法律法规管理教育,必然要求教育管理者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宣传和普及教育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增强用法律规范自己行为和保护自身利益的自觉性。同时,还要做好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保证执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五)现代技术方法

现代技术方法是指运用教育统计、教育测量、教育评价、教育实验、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于教育管理过程的方法。这种方法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但有的理论要慎重应用,尤其是对管理者来说不太熟悉的理论。现代社会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越来越普遍,已经逐步发展到将教育统计、教育测量等与计算机结合起来,在学校管理中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

计算机管理的应用方式一般有两种:单机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单机管理信息系统通常是指在单独的计算机上进行事务管理的信息系统,如财务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办公管理系统等,其特点是专人专用,保密性好。但是,由于系统分散,各自为政,容易造成工作上的重复浪费,甚至系统与系统之间的数据冲突。所以,现在很多学校都在朝着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方向发展。网络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指校园网或各类专用小型局域网络管理系统,相对单机管理系统有很多优势。应用之后使管理工作更方便,可以实现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共享,有利于解决复杂问题。其缺点是初期建设成本较高,保密性不强,如果出现网络技术故障或病毒侵入,则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在学校管理中应用现代技术的方法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第一,要建立专门的技术机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专业性比较强,虽然应用起来很方便,但对其进行分析、设计、建设和维护必须由专业人员来完成。因此,学校应成立专门机构,聘请相关专业人员,加强对管理应用的指导和建议,不断提高应用现代技术管理的水平。

第二,搞好硬件和软件建设。学校管理者要在重视应用现代技术方法进行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和自身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配备管理硬件和软件,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软件建设应与硬件建设相配套,以同时提高软硬件的使用效益。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开发设计独具特色的管理软件。

第三,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应用现代技术的方法进行管理,既要管好硬件和软件,又要培训好应用软硬件的人员。为了保证管理效果,学校要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制订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维护的规定,以及进行各类人员培训的办法等。

以上介绍的教育管理方法都有各自的主要特点和不同功能,从不同角度发挥作用,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所以,实际运用时必须取长补短,相互配合。任何好的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爱因斯坦说过,在一切方法的背后,如果没有一种生机勃勃的精神,到头来不过是笨拙的工具。管理者应该明确,教育管理是多种管理方法综合运用的过程,是创造性和灵活性应用的过程,万万不可死搬硬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