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基于诗教视阈的大学文化实践

基于诗教视阈的大学文化实践

时间:2022-05-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诗教视阈的大学文化实践——以大连大学丰泽之轩诗词书法工作室为案例张乐农 关 浩“诗教”,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礼记·经解》“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丰泽之轩工作室成立于2004年5月。

基于诗教视阈的大学文化实践——以大连大学丰泽之轩诗词书法工作室为案例

张乐农 关 浩

“诗教”,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礼记·经解》“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这是我们可以查到的“诗教”这个概念最早的出处。它原来的意思,是以《诗经》为教材进行教育。而今诗教的含义逐步延伸,在大力倡导文化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诗教可以概括为:以中华传统诗词为内容,通过诵读、吟唱对国民进行理想志向、道德品质、爱国情感、公正诚信、关爱他人、奋发进取人文素养教育,使之成为既正直敢为,又温柔敦厚的公民,逐步形成建设和谐社会必备的品格素养。

而在高等院校中,校园诗教活动的开展,不仅为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拓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在文化建设的创新方面独辟蹊径,蕴育了大学教育文化实践的新篇章。文化是可以实践的,文化实践是源于社会全面生产理论中的精神生产。当然,文化实践不仅仅是生产,它包含了继承、传播、融汇、整合,等等,我们对于校园诗教的践行,就不仅仅是诵读、吟唱,还包括了体现精神生产活动特性的对中华传统诗词的借鉴与尝试创作,这正是我们十几年来在开展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中升华出的文化实践的理论火花。笔者以为,诗教在大学文化实践中,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了独特的建设作用。

一、秉承诗教归旨,传承优秀文化

在高等教育倡导大学精神、和谐校园文化的时代,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已成为大学精神的根基。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文化陶染功能不可忽视。中国远古乃至先秦时代的古歌谣可以证明,诗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是中国的元典文化。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说:“经典需阅读,诗教应先行”。学校自古以来就是读书的场所,读书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读书主要就是读母语,诵诗文,这是中国教育的根本。

大连大学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历经合校、搬迁、评估,在20多年的大发展过程中,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精神及刚健有为、革故鼎新等思想,在校园文化、尤其是大学精神及物态文化建设方面,独辟蹊径,以大连大学原党委书记赵亚平等撰写的反映大连大学换建搬迁工作的古风长诗《迁徙行》为代表,深化了中华传统诗教意蕴,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大连大学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构建了具有专业特色的近100个大学生工作室,使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几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丰泽之轩书法诗词工作室就是一个秉承诗教归旨、传承优秀文化的典型的代表。

丰泽之轩工作室成立于2004年5月。以“传承优秀文化、倡导主流意识、树立科学理性、凝练育人宗旨”为工作理念,通过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诗词书法艺术品位来弘扬优秀文化,营造高雅、勃发、进取的校园文化。工作室以加强诗词、书法艺术教育为切入点,弘扬诗词、书法等优秀传统文化,在普及诗词、书法艺术教育的同时,有步骤、有条件地提升审美教育。工作室遵循从理念到实践,再从实践中提升理论的思路,即通过科学的艺术教育理论来启智,结合工作室的艺术实践来深化理论认识。数年来,摸索出通过秉承诗教——勃发激情——引导理性——深化育人的工作思路和模式,收到了良好效果,工作室的成员在诗词的吟诵、比赛、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及各类文化艺术创作中切磋技艺、砥砺志趣,逐步提升信心,不仅深化和升华了诗教的意蕴,还在传承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塑造出可贵的人文精神。

第一,在传统文化弘扬与继承方面,以古诗词、楹联为桥梁,选取经典古诗词,传诵并学习理解,熟悉古诗词结构特征。并以“诗词、书法文化论坛”为平台,传承、融汇优秀文化,尤其注重与书法作品相结合,研究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逐步掌握如何用形式去表达内容,等等。

第二,在书法理论教育与实践操作方面,既以古人为师,还借鉴当代书画大家的实践经验,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读帖、临摹的交流模式,在交流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法取古意、弘扬传统,夯实书法诗词艺术基础。如:“古典诗词爱国主义情怀赏析”“传世书家诗文漫谈”以及“丰泽之轩工作室书法诗词作品汇报展览”“弘扬公民道德建设、促进大学生素质提升——传统格言书法篆刻展览”,并连续数年参加辽宁省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激发了工作室成员及广大诗词、书法爱好者的兴趣,调动了他们钻研传统文化、深化艺术理论研究的积极性,引领了校园的文化风气。

二、深化诗教意蕴,倡导诗联创作

在诗教的视域中,文化实践应该是一个系统,至少在被界定于高等教育的大背景之中时,它表现为继承——融汇——整合——革新——创造(或生产)的过程,而文化的创造(或生产)是这个系统的核心,正是这种文化的创造,才促成了大学教育的高端、精深与对全部社会文化的引领。也正是在大学教育中诞生的新文化,与其他既存的优秀文化一起,成为下一个循环中被继承的对象,在新一轮的融汇、整合与革新中孕育着新的创造,从而实现大学教育作为文化实践系统在社会进步当中的引领与推动作用。

所以在大学教育当中践行诗教理念,就不应仅仅局限于对中国传统优秀诗词的背诵、吟咏,而要借助这种传统的形式,表达时代崭新的风貌与蓬勃的精神。即借助于诗词、书法的形式,倡导主流意识、讴歌鲜活的现实生活,进而逐步形成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社会先进文化。

大连大学丰泽之轩工作室正是基于对“诗教”的这层创新理解与认识,在大学教育的文化实践当中,创造性地开展了一些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凝聚主流意识,以诗联创作为载体建设校园文化

大连大学建校发展的23年,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乃至国家改革开放大发展的缩影。凝聚主流意识、弘扬主流文化,为经济建设及高等教育大发展服务,这既是教育文化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义务。在大连大学的文化建设中,物态文化占有相当突出的地位。每一座建筑、每一个景点都凝聚着我们要传达的大学精神和文化模式、文化理念。在这些校园物态文化建设中的标志性建筑极为醒目,如纪念园、博物馆、钟楼、音乐厅、回归园、希望墙、迁苑广场等,也包括了承载了中日友谊的金莲林、樱花园等,这些文化景观不仅在视觉上强烈吸引着大连大学师生,对于校外的参观者也起到了尊崇文化、净化心灵的感染效用,丰泽之轩工作室师生饱含热情,创作了大量诗词、楹联,发挥了相应的渲染与烘托作用,同时,赋予了文化景观崇高的人文内涵,使物态文化在环境育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对于落成于2002年9月28日的大连大学换建搬迁纪念园,一联“高步卓伦际会风云时代,雄文神采因托人化乐章”突出地表达了大连大学人的志气和豪情。校园中央的迁苑广场更是见证了大学发展的历程,工作室创作的一首七律“夕阳红氲苍山暖,碧水浪拥迁苑幽。乱花劲摇宫商舞,层林争染粉墨秋。唐王振戟千杯酒,圣女观经万丈楼。响水可寻仙踪远,人世更醉英雄游。”展现了大连大学一路走来的春华秋实。还有那“闻香识新籽花未全开,观色念旧邻春意正浓”寓意友好和平的樱花园纪念诗句;“望仁望勇望道,希贤希圣希天”的希望墙外寄语;“大学明德匡正天地,博物精理传承古今”题咏博物馆的楹联;还有那“风来水容抽丝碧,雨过鱼影逐梦开。新荷羞发一枝叶,芳讯馥郁唐王台。”荷清池一瞥;还有顶针续麻体的“春游青年林,林壑景物新。新发细叶赧,赧颜听雨音。殷殷催芳切,切切落红痕。痕重泉流暗,暗香醉林春。” 青年林的春讯初闻 …… 诸多祝福与期待汇集成诗句、楹联,凝聚了对大连大学的深情,深化了勇于承担、负重前进、敢为人先、创新实践的大连大学精神。

2. 把握发展契机,在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中深化诗教理念

大连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地方院校,几十年来,在大连市每年高等教育招生及就业总量中,大连大学均占四分之一左右,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及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7年10月,以大连大学校庆20周年为契机,丰泽之轩工作室邀请大连大学校友共同举办了“迎校庆20周年连大毕业生书法作品回顾展暨校友作品邀请展”,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影响,有工作室成员即兴吟咏出“一江春水绿,满目山花红。婆娑旧时景,依依故园情”的诗句,表达了大连大学校友对母校的眷恋之情。

2008年,丰泽之轩工作室出版了“大连大学十二文化景观诗联书法”工作台历,全部作品完全由工作室师生集体原创。诗联内容以大连大学文化景观为题咏对象,结合学校发展的历史,升华了爱校、爱家园、爱祖国的精神情怀。在诗教的文化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拓展诗教活动,在广泛参与社会文化实践中实现人文价值

在文化实践的系统当中,文化传播是贯穿于文化实践从继承到创造的整个过程的始终,是文化实践系统一定意义的外化。而对于特定的校园环境而言,这种传播就是文化实践所体现出根本意义——教育及其效果。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大学教育中突出诗教活动,具有必然的拓展性,这正是文化传播的具体体现。

数年来,大连大学丰泽之轩工作室广泛参与社会活动,积极拓展诗教工作,在社会上逐步产生良好影响。如在2006年以来,连续多次在大连市举办“服装节”、“赏槐会”期间,联合其他高校,组织举办“中外友人诗联书画交流展”,进行书画创作、古诗词吟咏,还创作了如“花开顺意陶染悠扬粉彩,香涌流情颂传婀娜芳邻”这样的楹联等,营造了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同时,积极参与到各省市,乃至全国各级别各类型的诗词、楹联及书法比赛展览活动当中。如:组织参与全国首届硬笔书法大展赛、全国师范生书法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以及省市纪念“一二·九”运动、师范系统“三笔字”比赛等,都取得了佳绩。在“第19届中韩书画名家艺术交流展”活动期间,大连大学丰泽之轩工作室作为协办单位,承担了大量工作任务,受到广泛肯定与赞扬。

2008年5月,在我国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在举国哀悼中,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工作室全体成员进行了捐款活动,并举办了“心系汶川——祈福中华”的大型原创诗词书法作品展览,“晴空群城陷,霹雳峦山倾。殇咏恸蜀地,悲泣震国灵。患难众生共,大义战无声。青野绿犹在,百废待振兴!”这既是同学们表达哀痛的诗句,又是重建未来的信心!展览后部分作品参与了筹款义卖活动,在参与社会活动的亲力亲为中升华民族情感、提升爱国精神。

三、提升诗教理性,蕴育学科情结

校园诗教工作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所谓提升诗教理性,即是指对这种规律的遵循。一个时期以来,各地各学校对于拓展素质教育工作,都做出非常有意义的实践与探索,尤其在中华诗词学会等单位大力倡导并积极指导下,校园诗教工作如火如荼、成绩斐然。很多院校在开展校园诗教工作中,提升理性、探索规律,理论建树颇丰。

大连大学丰泽之轩工作室在校园诗教工作中,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在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中逐步树立起科学理性。这种科学理性的树立,不仅为诗词、书法的学习研究指明了方向,而且也为由校园文化——向学科迈进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1)发起《诗词、书法文化论坛》

在工作室开展诗词吟咏、书法临摹与创作期间,创办了“丰泽之轩——诗词书法文化论坛”,将历史史实、文论经典、文人轶事与艺术审美相结合,使同学们在学习中发现,在发现中得到启示,在启示中探索理性,从而树立了科学研究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2)在传承书法诗词艺术的同时还注重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为了使理性认识向学科方向转化,还在工作室活动中培养科学研究意识,由指导教师带领,分别在《羲之书画报》、《文化学刊》、《前沿》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多篇。2006年6月,公开出版了集结工作室师生成果的书法诗词类专著《丰泽诗艺法帖》。这些实践活动进一步促进了科学理性的提升,为同学们树立科学研究意识奠定了坚实基础。

(3)蕴育学科情结,还体现在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上

2006年,大连大学迎来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在迎评促建过程中,丰泽之轩工作室积极开展了以“深化评估理念,建设文明团队”为主题的迎评促建工作。首先结合评估体系中有关对校史、校情掌握要求方面,我们在工作室内部开展了“校史、校情知识竞赛”,通过对我校20年来跨越式发展的回顾,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另外,还结合评估体系中有关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升要求方面,进一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迎评促建杯”原创诗联书法作品大展赛,以展示诗教工作的优秀成果。

四、厘清诗教源本,凸显育人宗旨

“诗教”,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礼记·经解》“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它原来的意思,是以《诗经》为教材进行教育。周王朝采集编纂《诗》,其中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统治阶层要用它来教育自己的子弟。今之所谓校园诗教是诗教的主要部分。它是以落实素质教育为目的,让大、中、小学生在校园内通过较系统地学习、诵读、演唱集中体现中华文化声情意象品德之美的中华诗词来陶冶灵性,培养气质,塑造出具有高尚品格与价值观念的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厘清诗教的源本,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培养“温柔敦厚的贵族子弟”还是培养“具有高尚品格与价值观念的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都是以人为本,以“育人”为目标和宗旨。

大连大学丰泽之轩工作室一直强调诗教工作的思想性,在文化实践中凝练“育人”宗旨。在深化诗词书法理论、强化创作技能的同时,通过参加比赛以增强信心、提升自我教育的能力。把理想和目标化为操作性强、可行性强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深化诗教理想,进而达到文化化人、道德教育之根本目的。

工作室在教育教学的同时,还积极组织学生作品参加省、市乃至国家级的各类比赛和展览。数年来,有100余人次获奖,成绩显著,大力提升了同学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以2008年为例,工作室成员陆续获得了汉唐杯全国师范院校书法艺术三等奖1项;新世纪曙光杯全国学生书法大赛钢笔一等奖1项;中法建交书法交流大赛银奖1项;炎黄杯书法作品邀请展金奖1项;梅兰竹菊全国书画大赛金奖1项;笔墨雅韵中国当代书画百家小品展金奖1项;香港回归10周年书画大赛金奖3项;等等。通过参加这些比赛,大大地增强了同学们的自信心,在不断的自我实现、自我突破中实现了自我教育。

同时,工作室更加注重“育人”工作的另一方面——人的可持续发展。2008年,在人才培养工作的不断探索中,以工作室模式培养出书法专业研究生一名,实现“育人”工作的新飞跃。丰泽之轩工作室原学生负责人——信冬蕾,系大连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经过工作室的三年培养后,以专业第四名(辽宁师大系全国招生,当年报考近200人)的优异成绩考入辽宁师范大学书法艺术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这是以工作室模式跨专业“育人”的典型,一些新闻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进一步证明了我校以工作室模式创新“育人”工作的成功。信冬蕾的成功考研极大地鼓舞了其他有志于跨专业考研的同学,不仅深化了工作室实践、科研的意识,而且进一步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形成。

几年来,丰泽之轩工作室取得的成绩受到了广泛的肯定和赞誉,曾连续三个年度被评为“大连大学十佳工作室”。从2007年开始,《开发区先导报》《新商报》以及国家级期刊《报告文学》专业媒体《羲之书画报》等也先后报道了指导教师及丰泽之轩工作室事迹,为以文化实践为内涵的校园诗教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