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传承中华文化血脉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

传承中华文化血脉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

时间:2022-05-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传承中华文化血脉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传承中华文化血脉 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诗教的认识、实践和思考承剑芬 胡艳兰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清醒地认识到,高职教育不应该只是为某一具体职业而进行的狭窄的训练,而应是使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着的世界的全面的教育。事实证明,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传统诗词,至今仍有强劲的生命力,她是中华文化的血脉。

传承中华文化血脉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

传承中华文化血脉 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诗教的认识、实践和思考

承剑芬 胡艳兰(1)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清醒地认识到,高职教育不应该只是为某一具体职业而进行的狭窄的训练,而应是使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着的世界的全面的教育。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转换,就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上,不仅要传授和训练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也要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重要任务,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健康的个性与高尚的情操。

一、中华诗词与素质教育

孔汝煌先生为青年学子,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写了一本书——《中华诗教与人文素养》,主旨是想通过诗教互动,在帮助青年学子增进人文修养、提高人文素质、培育人文精神方面,有所裨益。这就把诗词与素质教育这两个话题,自然地联系、统一到了一起。

诗词教育,简称诗教,起源于我国。先秦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当时就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诗歌的教化作用,也是我国诗教的起源。改革开放以来,诗歌在教材体系中的分量有所增加。诗人和评论家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可以获得更丰富的训练,懂得如何看待诗歌,理解诗歌,创作诗歌。事实证明,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传统诗词,至今仍有强劲的生命力,她是中华文化的血脉。没有诗歌,就等于没有了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宝贵记忆;冷落了诗歌,就等于冷落了一个民族鲜活的热情和沸腾的血液。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里指出,诗歌艺术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对于提高人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继承前人文化传统,促进情感的丰富性和理解力的发展,从而提高走进他人的世界并有效地进行合作的能力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教育部、国家语委把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通过经典诗文诵读来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二、高职院校开展诗词教育的目标

1. 依托诗词教育,重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优秀的诗词作品,总是从某一方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反映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同时也形象地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活、面对生活和创造生活。中华诗词是社会人生经验的浓缩,是人类真善美情感的结晶,可以成为高职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可以塑造青年学子美好的心灵及健全其人格。因此,中华诗词具有丰富的素质教育价值。

诗词领域包罗万象,凡社会、人生、自然等无所不及,或颂友情,或赞爱情,或挞丑恶,或揭阴暗,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且古代诗歌,历经岁月的淘汰,所流传下来的大都是珠玉真金,是真正的精华,是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体,以诗歌来对高职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地位和优势。

2. 依托诗词教育,构建及拓展学生人文知识体系

高职院校进行诗词教育,应在系统性上做文章,要注意有计划有系统,既要分阶段相对集中,又要保持前后连续性,使学生对已有和正在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是纵向方面。

横向方面,我们常说,文史哲并重,诗书画兼容。我们可以尝试由诗教向史哲教育、书画教育方向拓展,初步建立“以诗教为核心,兼容书画并蓄史哲”的人文课程体系,开设诸如《美术欣赏》、《中国文化史》、《西方文明史》等课程,全方位、立体化地塑造每个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品格。

3. 依托诗词教育,鼓励学生进行当代旧体诗词创作

开展诗教,不可回避的一点就是要适当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旧体诗词的创作。俗话说得好,自己品尝了甜瓜的味道,才能把这味儿说得让人馋涎欲滴,自己有了耕种收获的体验,才能把事理说得切中肯綮。

高职院校中的诗歌教育,通过传授及训练学生旧体诗词创作方法,一定程度上可建立大家对旧体诗词的信心,让人们知道,旧体诗词并不如想象中的难学,今天的人也是可以写好旧体诗词的,旧体诗词也是可以反映现实生活的。年轻人的加入,定会使得旧体诗词的创作局面生动活泼,使得旧体诗词这种美好的东西不至在我们这代人手里失传,得到应有的传承与延续。

在开展形式方面,有条件的院校可适当组织学生走出去采风,利用各地人文景观开展诗教文化之旅活动,积累创作素材,交流创作体会。同时,可鼓励学生成立旧体诗词写作团体,让一部分学有专长、富有才情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三、我院开展诗词教育的实践

1. 开设《诗词赏析与创作》选修课,举办诗教讲座

我院首先从文化素质选修课和讲座入手,开设《诗词赏析与创作》课程,吸引一批对诗词感兴趣的学生,让他们亲近中华古典诗词,并在课堂上以欣赏、感悟、诵读为主,消除学生对诗歌创作高不可攀的心理。学院还邀请无锡市诗词协会邹宁副会长和陆振德副秘书长,以及无锡著名诗人、作家到学校作专场报告,让学生了解诗歌创作的理论和方法,在欣赏、感悟、诵读和创作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的习作发表在《江海诗词》上。

2. 成立诗词社团,创办诗词文集

学生中成立了“听雨诗词文学社”,文学社以“丰富校园文化,传播诗词文学”为宗旨,开展诗词创作与交流,创办诗词文集《一滴雨》,并请无锡市诗词协会会长为创刊作序。学院提供一部分经费,扶持一批诗词爱好者开展诗词创作与交流,举办诗词沙龙、诗词征文、诗词配乐朗诵等一系列活动。聘请了胡艳兰老师作为专门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诗词创作活动。

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诗教活动

第一,2009年10月23日,在江苏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坛在我院召开之际,学院联合无锡十多所高职院校,共同举办“我和我的祖国”国庆诗会,来自全省80多所高职院校的党委书记和在锡高职院校师生代表应邀亲临诗会现场。在诗会上,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高职院校师生倾情演绎了诗朗诵《聆听祖国的岁月之音》、《中华颂》、《祖国是什么》、《腾飞吧,中国》、《你的名字叫炎黄》、《祖国,无锡问候你》、《中国梦》、《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让希望慰藉追忆——“5·12”大地震周年祭》、《生命的伟大》、《我用残缺的手掌》、《我爱这土地》、《祖国,以青春的名义》、《课本里走出来的长征故事》、《我的祖国盛世辉煌》、《歌中华百年之英雄》、《祖国,我用什么来爱您》、《青春中国》等20多首歌咏祖国的诗篇,以及《我和我的祖国》、《和谐中国》等歌曲,表达了无锡高职院校师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风貌。整个诗会持续两个小时,带给全场观众美的享受。

在国庆诗会的激发下,2009年11月6日听雨诗词文学社与院广播站达成协议,广播站设专栏,于每周一朗诵诗社成员创作的诗词作品。

第二,院语委会每年举办“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作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主要活动之一。选手们或声情并茂解读着名作的内涵,或浅吟低唱对人生的哲理领悟,或真挚表达对平凡的人、伟大的人的赞美讴歌,让观众感悟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和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大赛评委之一、院党委书记傅筠还为选手和观众介绍了访问德国期间看到的“科学与美”的故事(是挂在德国某技术学院墙上的“蒙娜丽莎与爱因斯坦”合成的一幅照片,半个脸是蒙娜丽莎,半个脸是爱因斯坦,寓意科学与美的结合),勉励学生们尤其是工科学生加强人文教育,自觉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充实自己的心灵家园,追求真善美,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健康的人格。

第三,学院还举办了第一届诗歌节、“听雨杯”诗词创作大赛、诗词沙龙等,在校园内营造浓郁的诗教氛围。

第四,学院还与无锡、南京等地共建素质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开展校外采风、诗社与诗社联谊会,参加了“共建基地”无锡市东林书院“中华魂、爱国情”大型朗诵会,培育高职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精神

四、高职院校开展诗词教育的几点建议

1. 诗词教育以兴趣和普及为主

尽管我们知道,世界上许多大师都兼备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双重素养,例如我国古代的沈括、意大利的达·芬奇、德国的歌德等,但我们也应明确,我们大学期间开展诗歌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接受人文教育和艺术熏陶的机会,使得他们在今天以至从业后,具备一定的艺术品位、艺术觉悟和创新精神,从而更好地生活、工作。高职院校毕竟不是以培养如上所提到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为主要任务的,所以相关的诗词教育应主要以兴趣和普及为主,过犹不及。

2. 诗词教育应避免生涩难懂

诗词教育中涉及诗词格律。王力先生提出,当我们研究古人的诗词的时候,了解一下诗词的格律,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进行格律教育时应尽量避免把诗词的平仄、音韵、对仗、起承转合等讲授得晕头转向,云里雾里。学习古人(古诗词),重要的是从精神实质上着手,力争与之并驾齐驱,辞藻格律之美,亦当用心体会,但若刻意追求,则有步齐梁后尘之虞。作为授课老师,如何把握这个度,是关键。讲授时,应力争用最浅显明了的语言,授之以渔。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指导其学写旧体诗,总体目的是普及提高,而非着意培养旧体诗人。另外,我们提倡今天写诗要用今天的语言。有学者说得好,今天写诗,毫无疑问还要向古人学,学古诗,学古汉语,但学的目的不是使自己成为古人,不是去复制“唐三彩”。我们应明确:学古汉语不是为了写古汉语,是为了把现代汉语写得更好;学古诗不是为了写古诗,是为了把今天的诗写得更美。

3. 诗词教育应和隐性课程建设结合

诗词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素质养成过程,要注重隐性课程的作用,加强隐性课程的建设。所谓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正规课程而言的,包括校园文化,人文知识讲座,各类艺术节,文艺竞赛,以及课外实践活动等,都属于隐性课程范畴。开展诗歌教育应注意与这些因素结合,各方相辅相成。例如学校要营造一个适合学生人文精神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更新、增加教学设施和图书资料的同时,还可适当加强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设施的建设,使得校园里富有浓厚的人文气息,让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陶冶情操,升华精神。

爱因斯坦有句话:“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以此对我们开展与正在开展着的高职院校诗词教育,乃至整个人文素质教育,进行鞭策与激励。

本文参考文献

[1] 孔汝煌.中华诗教与人文素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 杨树达.论语疏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3] 陈少松.古诗词文吟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 杨叔子.经典需诵读 诗教应先行[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1): 1.

[5] 梁东.诗教——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J].职业与教育,2004(1): 14.

【注释】

(1)承剑芬,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文化素质教育办公室主任,副教授;胡艳兰,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听雨诗词文学社”指导教师,讲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