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佛教在中国古代的传播发展概况

佛教在中国古代的传播发展概况

时间:2022-05-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佛教在中国古代的传播发展概况第一节 佛教在中国古代的传播发展概况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是古印度反对婆罗门教的思潮之一。在这一过程中,传入中国内地的佛教,逐渐同本土文化接触碰撞进而融合,由此站住了脚跟并奠定了汉传佛教理论基础。

佛教在中国古代的传播发展概况

第一节 佛教在中国古代的传播发展概况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姓乔达摩,名字为悉达多,他属释迦族,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智者。释迦牟尼大约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5年,与孔子是同时代的人。佛教是古印度反对婆罗门教的思潮之一。基本教义是:把现实人生断定为“无常”“无我”“苦”;“苦”的原因既不是超现实的梵天,也不是社会环境,而是每个人自身的“惑”、“业”所致。“惑”指贪、瞋、痴等烦恼;“业”指身、口、意等活动。“惑”、“业”为因,造成生死不息之果;根据善恶行为,轮回报应。因此摆脱痛苦之路,唯有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断绝世俗欲望,转变错误认识,超出生死轮回怪圈,达到修持的最高境界,这就是“涅槃”或“解脱”。这些说法,包括在“五蕴”、“十二因缘”“四谛”等基本的教理之中,成为以后佛教各派教义的基础。佛教的经典由口头传诵到书写成文,在印度形成两种文字的文本,最早的大众文字称巴利文,而雅致一些的称梵文。佛教各时期各派别的经典颇多,总称经、律、论三藏。传入中国大部分地区和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以大乘佛教为主,称北传佛教,其经典主要属汉文系统;而传入中国的西藏、内蒙古和蒙古、西伯利亚地区的,称为北传佛教中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其经典主要是藏文系统;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以及中国傣族等国家与地区的,以小乘佛教为主,称为南传佛教,其经典属巴利文系统。

一、佛教传入初兴与译经传习活动

1.佛教初传而兴旺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至魏晋间,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主要依靠佛经的传译和讲习为主要的途径。在这一过程中,传入中国内地的佛教,逐渐同本土文化接触碰撞进而融合,由此站住了脚跟并奠定了汉传佛教理论基础。《理惑论》的问世与二武灭佛事件,是佛教初兴期间的两件大事。

《理惑论》的问世。《理惑论》也称《牟子理惑论》,它产生于汉魏之际。该著作37章,是中国早期论证佛教原理的理论著作。该书被收入南朝僧祐所编的《弘明集》中。该书提出,佛教的理论,与儒家理论、道家思想是一致的。这一观点,不仅指佛教理论的正确,而且这种理论有着认识真理的普遍意义。对于佛教神不灭的看法,也有新意:“魂神固不灭矣,但身自朽烂耳。”“有道虽死,神归福堂;为恶既死,神当殃。”关于佛教徒中有卑行劣言者,牟子答曰:“圣人能授人道,不能使人履而行之也。”“譬之世人,学通七经而迷于财色,可谓六艺之邪淫乎?”这话讲得颇有哲理性。不仅是佛教,儒家经典也是如此,并不因某人学而不践行,或口言善而行恶,就认为理论有误。

二武灭佛,是指北魏太武帝与周武帝灭佛事件。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23年~451年在位)听司徒崔浩劝谏,笃信寇谦之的道教,认为佛教“为世费害”。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杏城盖吴反,关中骚动,太武出兵讨伐,到达长安,见寺内有“弓失矛盾”,又“大得酿酒具及州郡牧守富人所寄藏物,盖以万计。又为屈室,与贵室女私行淫乱”,于是下诏诛长安沙门,并命留守平城的太子下令全国废佛。因太子素信佛教,下诏前已让远近僧尼闻訉,故“四方沙门,多亡匿获免。在京邑者,亦蒙全济。金银宝像及诸经论,大得秘藏。”(〔38〕《释老志》)这次灭佛虽是诏令全国的行动,由于太子的保护,才使佛教的许多经籍得以保存。但是,对初兴的佛教,打击甚大。(〔81〕1164)

北周武帝宇文邕(560年~578年在位)原是信佛教的,同时也尊崇儒学。还俗沙门卫元嵩于天和二年(567年)上书请省寺减僧,称“国治不在浮图,唐、虞无佛图而安国”,得到武帝的赞许。自天和(566年~572年)至建德(572年~578年),七次集百僚及沙门道士等争辩三教先后。建德三年(574年)5月,始议毁法,招僧道大集京师,斥佛教不净,5月15日下诏禁佛道两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俗。并禁诸淫祀,非祀所载者,尽除之。”(〔46〕171卷523)6月,设立通道观,选佛道名人为“通道观学士”,共120人,并置官吏统管。周武帝这次灭佛,连带遭禁的还有道教。此次灭佛距北魏太武帝灭佛120多年。(〔81〕681)

2.初期的译经传习

东汉佛经的传译主要是在民间汉族地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信徒资助、支持下进行的。外来学问僧口授,汉朝知识分子笔记,边讲习边翻译,讲学以译经。这种讲习与传译相结合的方法,效果较好。达到“愍俗童蒙,示以桥梁。”(〔82〕9)汉代传译佛经著名者首推安士高、支谶、道安、法显、鸠摩罗什、真谛诸人。

二、佛教繁荣与传习译经

1.佛教的繁荣、宗派林立

隋、唐是佛教繁荣兴盛时期。繁荣兴盛的标志之一在于佛教宗派的形成。尽管,南北朝后期,佛教已经形成了南北诸家师说,诸如成实、俱舍、三论、涅槃、楞伽等学派。但这些师说仅仅是围绕一部经典形成的学派。到了隋唐,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佛教徒们,尤其是一部分知识分子教徒按照他们自己的经验与知识对佛教理论深入研习探讨,加以创造性地理解探究,使佛教思想有所宗统,从而逐渐形成相对尊崇的理论体系,在理论体系的聚合中,便有了固定的传习讲法的寺院及寺院经济,乃至师承体系,这便是佛教宗派。著名的宗派有8宗。

其一,三论宗,又名法性宗。此宗主要依据鸠摩罗什译的《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研究传习而形成宗派。因为该宗派依据中观《三论》而立,因此叫三论宗。它的教义是以真俗二谛为总纲,以彻悟中道实相为究竟。此宗着重从真空理体方面揭示破译一切世间染净诸法缘起无自在,彻底破除迷惑,从而建立起无所得的中道观,以求实现无碍解脱的宗旨。这实际就是龙树、提婆中观学说的继承与进一步发扬。

其二,天台宗,此宗也称法华宗,是以鸠摩罗什译的《法华经》《大智度论》《中论》等为依据,吸收印度传来的和中国本土发展的各派思想,重新加以系统组织创建而形成系统理论。创始人为智img15,住浙江天台山,因此称此宗为天台宗。天台宗理论的主要特点是“止观并重”,调和南北方佛教诸派的异同。同时,天台宗以五时八教为总纲,以一心三观、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天台宗总结了各派思想,发展了大乘圆教理论,是中国独创的大乘思想。

其三,瑜伽宗,依据弥勒说,元著记录整理的《瑜伽师地论》为根本教典而立宗,所以称瑜伽宗,我国玄奘法师译传此宗并编译十师之说为《成唯识论》。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尊崇“万法唯识”的佛理,故此宗又称法相唯识宗,亦称慈恩宗。它的教义以“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为总纲,以转识成智(转依)为宗旨,侧重法相分析。此宗教义深入分析诸法性相,阐明心识因缘体用,修习唯识观行,以期转识成智,成就解脱菩提二果。

其四,禅宗,禅是禅那的简称,汉译为静虑,一般称禅定。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身心性,这叫参禅。所以名禅宗。禅宗因其以“直证本心”为宗旨,也称“佛心宗”。它是一个彻底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在中国佛教史乃至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界影响巨大。在8世纪间,禅宗分南北两宗。北宗以神秀为始,南宗尊慧能为宗。慧能的弟子法诲将其说教与事迹编写成书,名《六祖坛经》,简称《坛经》。这是中国人自创的佛经。该经凭借1200字的朴实明畅的文本,达到了与依据文字深奥、哲理宏阔、篇幅浩繁众多典籍为宗旨的其他宗派平起平坐的位置。

其五,净土宗,亦称莲宗。唐代善导创立。主要依据《无量寿经》。该经由曹魏时康僧铠译。阿弥陀佛是主宰西方净土世界的佛,他成道时曾发愿凡闻,念他的佛号的信仰者,他能“接引”到西方净土极乐世界生活。相传东晋慧远在庐山邀集僧俗18人成立白莲社,发愿往西方净土,后代奉其为初祖。次后影响较大的是东魏汾州玄中寺昙鸾,著《往生论注》,阐述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死后“往生安乐国土”的“易行道”。

其六,华严宗,该宗因崇奉《大方广佛华严经》而得名。其实际创始人法藏曾被武则天赐名“贤首”,故此宗亦称贤首宗。另外,该宗在理论上以发挥“法界缘起”论为中心,又称为法界宗。早期创始人杜预,是陈隋间人。二祖智严,从杜预受具足戒后,到处参学。著有《华严经搜玄记》《华严一乘十玄门》《华严五十要问答》等,华严宗的理论至此初具雏形。至唐代,三祖法藏,是华严宗的实际组织者。武则天对《华严经》十分崇信,曾“助脂粉钱两万贯”建造龙门石窟中最大的雕像“卢舍那佛”,该佛也称毗卢遮那佛。

其七,律宗,该宗是以研习、传播戒律为主的宗派。它所依持的主要经典是《四分律》,因此又称四分律宗。另外,因创立者唐代道宣住终南山,因此也称南山律宗。道宣在终南山创设戒坛,制定佛教授戒仪式。律是佛教《三藏》中经、律、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律是佛教徒的行为规范。另外,戒律是戒、定、慧三学之首。律宗特别强调“金科玉律,唯佛能制”,神圣不可违犯背离。律宗除南山宗外,另有相州日光寺的法励开创的相部宗,怀素在西太原寺东塔开创的东塔宗。唐代律宗三宗并立,互有争论,繁盛一时。

其八,密宗,亦称瑜伽密宗。印度的佛教在其发展后期,渐与婆罗门教相结合形成密宗流派。该流派既保留着佛教的基本理论和信仰,又吸收了婆罗门教所重视的祭祀、供奉、拜火等宗教仪制。密教经典从三国时便在中国流传,但那只属于无体系的“杂密”。

唐代密宗,是由唐“开元三大士”即出身于南印度的善无畏和金刚智与出身于北印度或狮子国的不空到中国传播而形成的宗派。密宗是佛教中最具神秘色彩的宗派。密宗主张身、口、意三密相应行,以求得出世的果报。

中国西藏地区的密宗,俗称喇嘛教。日本僧人空海在长安青龙寺获密宗传法,回日本传密宗,称“真言宗”。(〔81〕)

2.中期译经传习

唐代隋而立,历时288年,除唐武宗采取灭佛政策的五年外,其他17位帝王个个采取扶植宗教的政策,既崇佛又善道。因此,佛教与道教,在唐代都是一番兴旺发达的景象。在唐一代,共译出佛教经典372部2159卷。而且经目的整理也有成效。唐初有德兴、延兴二寺《写经目录》,玄琬编写,共收经目720部2690卷。另有开元十八年(730年)智升撰写《开元释教录》,入藏目录1076部5084卷,是当时最完整的经目,成为后来写经刻经的依据。隋唐译经传教的大师很多,既有中土僧人,也有外来高僧。中国著名的四大佛经翻译家除鸠摩罗什是后秦僧人外,唐代就有三位。他们是:

玄奘(602年~664年),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俗姓陈,名祎,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13岁出家,21岁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广泛学习深入研修佛教经典。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玄奘西出长安,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中印度摩羯陀国王舍城,入当时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师从戒贤,学《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俱舍论》《顺正理论》《因明论》等论著,着重钻研《瑜伽师地论》,兼学梵书《声明记论》。贞观十九年(645年)返回长安,历时17年,行程5万里。玄奘带回各种佛教经律论文本共520夹,657部。太宗亲自召见,大加称赞。于是,为玄奘在慈恩寺设译场,供其译经。20年间,玄奘孜孜不倦,先后译出大小乘经论75部1335卷,另外,还撰《大唐西域记》12卷。玄奘的弟子几千人,均在玄奘传译讲习中受教。玄奘主持的译经有严格分工,其一,译主。翻译工作的主持人,终审定稿。其二,证义。又称“梵证义”,与译主评量梵文,以正确理解经论原义。其三,证文。又称“梵证文”,听译主高声朗读梵文,检验是否有误。其四,书字。也称度语、译语、传语,根据梵文用汉语译出相应梵音,是音译工作。其五,笔受。又称执笔,将梵音译成汉语文字。其六,缀文。又称次文,由于梵、汉两种语言的语法不同,其任务是根据汉语言习惯调整文句结构、理顺文词。其七,参译。又称证译,将译出的汉语文字再译成梵文,对照是否符合原意。其八,刊定。又称校勘、铃定、总勘。刊削冗长、重复的文句,使之简练准确。其九,润文。又称润色,修饰文辞,使之优美雅正。其十,梵呗。高声朗读所译经文,检验赏品音韵是否流畅悦耳。可以看出慈恩译经不仅有严整系统的程序,而且是分工协作的集体精神劳动,同时又是一种学习传研深奥佛经的教学过程。另外,玄奘还总结出佛经翻译应遵循的准则规程即“五不翻”理论。该理论对佛经的翻译乃至各种语言文本的翻译都有启示引导意义。

义净(635年~713年),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俗姓张,齐州(今山东历城)人。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年)由海道往印度求法学习,观瞻佛教众多圣迹后,到达那烂陀寺学习研讨大小乘佛教经论。历时20多年,游历30余国,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带梵本经、律、论400部,回到洛阳,武则天亲迎之。旋即从事译经。译出经、律、论共61部239卷。

不空(705年~774年),原籍北天竺,一说狮子国(今斯里兰卡)。15岁出家,师从金刚智,随同来洛阳。20岁在洛阳广福寺受具足戒。不空即“不空金刚”的略称。不空随师金刚智往返东西两京,参与译经与传习五部密法。金刚智死后,奉其遗命,率弟子含光等37人,于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至狮子国和天竺广求密藏,从普贤阿阇梨受“十八会金刚顶瑜伽”法门,结合“大毗卢遮那大悲胎藏”,建立坛法。天宝五年(746年)返唐。先住鸿胪寺,奉诏入宫,为唐玄宗“灌顶礼”,玄宗封其为国师。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大乘密严经》,代宗作经序,并赐“大广智三藏”。另外,还译《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通称《金刚顶经》等共77部,120余卷经论。

三、佛教发展而衰微与译经刊印传习

自宋至清末千年的历史中,佛教再没出现唐代那样的繁荣。但是也有如文字禅的新发展与居士和学者对佛学的研究创新。译经传习倒也有一些新特点,如西夏和清代,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传译佛经,不仅数量巨大,而且翻译质量也很高。另外,广大佛门四众弟子,用他们的智慧乃至生命鲜血,在天灾人祸频繁的岁月里,保护、保存、创新、创建、修葺完善着佛教的圣迹与各种寺院建筑,使得中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这部分精华,能够与华夏子孙后代性命相连朝夕相处,成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传承习学的不朽课业。

1.宋代文字禅的创新与居士传习和佛学研究的兴起

①宋文字禅

唐代禅宗,讲求“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证本心”“见性成佛”,对佛教其他宗派的复杂仪式和习学传教浩繁的典籍是一种革命。另外,禅宗“参究”“顿悟”及后来的“公案”“机锋”“话头”“棒喝”“禅语”,虽然对促进思维的发展、提升心性的净化、开启智慧洞明,无不是优良的教学方法。然而时过境迁,有些人无法感知已逝之胜境,尽管有少量“语录”,也因蕴涵丰富、文字深奥而不得其解。宋代禅师们,便破陈立新,予以立文传记。对禅师传教启迪的现场的精彩场面与禅师间的机锋语言,予以记录或补录,这就是《灯录》。前代虽有《语录》,但一般文字简约精练以至深奥,对这些文字予以注疏,这便是《评唱》《击节》《颂古》《拈古》。这是宋禅的创新。《灯录》是一种记言体的禅宗史传,由于它重在记言不重记行,因此不同于一般的僧传。所记的禅家“公案”、“机锋”、话头、禅语,有诗歌的凝练含蓄,亦有散文的行云流水。如《五灯会元》卷二记载崇慧禅师讲说佛法。“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同书卷四载弘辨禅师答唐宣宗所问“何为佛心”,曰:“人有智慧觉照为佛心”,“如陛下日应万机,即是陛下佛心。”再如《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载:“问:‘如何是佛?’师曰:‘勤耕田。’曰:‘学人不会。’师曰:‘早收禾’。”宋代著名的《灯录》有:

其一,《景德传灯录》,30卷,宋道原撰。

其二,《天圣广灯录》,30卷,宋李遵勖编。

其三,《建中靖国续灯录》,30卷,宋惟白集。

其四,《联灯会要》,30卷,宋悟明集。

其五,《嘉泰普灯录》,30卷,宋正受编。

其六,《五灯会元》,20卷,宋普济编。

前五部是单本书,后一部是对前五部书删繁总汇而成的一本总集,因此叫《五灯会元》。宋代重要的《语录》有四本:宋赜藏主集的《古尊宿语录》,48卷;宋师明集的《续古尊宿语录》,6卷;宋智绍集的《人天眼目》,6卷;宋宗杲集的《正法眼藏》,6卷。

所谓《颂古》,是采用韵文体对古代公案赞颂性解释。《颂古》这种形式前代已有,但宋代的《颂古》则有进一步的创新。如宋初云门宗传人雪窦重显的《颂古百则》,辞藻华丽,文句优美,广征博引,不仅是禅僧习学的好文本,亦是知识分子阅读欣赏的优良读物。所谓《拈古》,是以散文体对《语录》的注释。虽然是以注释为旨,但文字流畅,读来极有趣味。重显撰的《拈古百则》,可谓是《颂古百则》的姊妹篇。至于《评唱》《击节》,则是对《颂古》《拈古》文本及其中的事项进行欣赏评价。如临济名僧果克勤的《碧岩集》《击节录》,前者是对重显《颂古百则》的评价欣赏,后者是对《拈古百则》的评价欣赏。

宋代文字禅,也是禅宗进一步与儒家文化融合的形态。前边所列宋代重要的《灯录》,教外知识分子就参与编写刊定。如翰林大学士杨亿参与《景德传灯录》的刊削、裁定,《天圣广灯录》就是由驸马李遵勖做主编的。至于文学各种体裁的创作,更是与禅有着不解之缘。

②居士传习与佛学研究的兴起

佛教徒在家男女二众,男众称优婆塞,女众称优婆夷,俗称在家佛教男女二众为居士。居士一直是佛教活动中的重要力量。汉末魏晋以来,每个朝代都有一些知识分子入佛教而做居士。这些知识分子都以维摩诘为追求向往的楷模。如唐代王维,便以摩诘为字,李白则以青莲居士为号,白居易则称香山居士等,宋代欧阳修以六一居士为号,苏轼则为东坡居士等。清后期,佛教僧团活动衰落,而佛学研究传习却在一些饱学之士与居士中独树一帜。

居士佛学的研究传习,做着两项重要而相互联系的工作。一是收集整理佛教文献资料、勾稽阐微佛典精要,并组织人力物力刊印经籍。二是组织法会、创办佛学教学机构,创行佛教刊物。著名人物有:

郑学川(1826年~1880年),字书海,扬州江都人。少习佛业,后在北京柔红螺山瑞安法师处修习,博通经典,尤精净土。太平天国之后,感佛经毁于战火者甚众,于同治五年(1866年)在扬州创立江北刻经处,与僧众居士众多人共同倡刻佛经多部。他于这一年出家,法号妙空,又号经僧,专以刻经为业。先后创刻经所4处,即苏州、常州、浙江、如皋,总其事于扬州砖桥。15年间共刻印佛经3000余卷,并有研究佛教的著作问世。

杨文会(1837年~1911年),字仁山,安徽石埭人,出身仕宦之家。倾心佛学研究,立志刻印佛经,10余年间,前后共刻印佛经3000余卷。光绪四年(1879年),访问英、法诸国,结识日本僧人南条文雄。回国后与传教士李提摩太共同把《大乘起信论》译成英文。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杨文会于“金陵刻经处”内创办佛教学堂“祗洹精舍”,自讲《大乘起信论》,又设国文、英语等课程。谭嗣同、章太炎也曾在杨文会门下学佛学。“祗洹精舍”虽然不足20名学员,不及两年即停学,但影响较大。宣统二年(1910年)杨文会倡导在南京成立佛学研究院。(〔97〕969)

清后期一大批世俗学者对佛学的研究,是把佛学作为学问对待。当然,也是从该学问的研究中获得济世救人之良方。同时,也有着他们对西方净土理想境界的幻想和追求。著名者有: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号定庵,浙江仁和人。他研究佛学,是从佛学在内的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济世良方。“何敢自矜臣国手,药方只贩古时丹”。他以著名居士江沅为师。他自述道:“铁师念佛颇得力,似师毕竟胜狂禅。”入门后对天台宗“性具说”深有研究。他认为“以弥陀性具法界中之我,念我性具法界中弥陀。”(〔84〕971)他把天台宗的性具说用于人性论研究,写出《阐告子》一文。他在《尊史》中说:“心尊,则其官尊矣;心尊,则其言尊矣。官尊、言尊,则其人亦尊矣。”这里有着一定的重视人的思想倾向。

此外,尚有魏源,曾写《净土四经总叙》《无量寿经会译叙》《观无量寿经叙》《阿弥陀经叙》《普贤行愿品叙》等文章,他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对此恶浊世界,生种种烦懑悲哀,欲求一安身立命之所,稍有根器者,则必遁逃而入佛。”康有为、章太炎也对佛学颇有研究。(〔97〕971)

2.佛经的刊印与少数民族语言佛经的传译

①汉语文字佛经刊印

宋代开创佛教汉文西夏文大藏经的编辑校订刊印工作。其实对经文的编辑校订汇集,在北朝前秦时的释道安就已在做。从宋太祖开始雕印大藏,1000年中,先后20多次刻本。重要影响者有:

宋开宝刊蜀本大藏经。简称开宝藏或蜀本藏。这是中国第一部刻本大藏,现在无全本,流传的零卷也极少。

宋婺州开元寺大藏经。婺州是今浙江金华县。此藏今不传。杨亿《武夷新集》卷六有太宗至道初于婺州开元寺印大藏经的记载。

宋契丹本大藏经。辽国所刻,简称契丹藏或辽本大藏。近年来在山西应县木塔发现少量残卷。

金解州天宁寺大藏经。解州即今山西解县。1936年于山西赵城县广胜寺发现此经。通称金藏或赵城藏。明嘉兴藏的《刻经缘起》在赵祖《募刻大藏经疏》中载:“昔有女子崔发珍断臂刻藏经,三十年始就绪。”另据文献考证,此藏经是在解州天宁寺开刻的,崔发珍出家后其经版随其入京师弘法寺。

元杭州路余杭县大普宁寺大藏经,也称普宁藏或元藏。

明洪武本藏经。此即明南本大藏经的祖本,亦称初刻南藏。明洪武五年(1372年)敕令于金陵蒋山寺开始点校藏经,至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刻成。板存金陵天禧寺,不久被焚毁,世间流传极少。

明北本大藏经。世简称北藏。是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年)为报皇考皇妣生育之恩所刻,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完成,历时19年。

明嘉兴楞严寺方册本大藏经。世称嘉兴藏,又称万历藏或经山藏。这是几代僧人募化筹集所刻大藏经,从万历八年(1580年)开始,至弘光元年(1644年),历时64年才完工。

清大藏经,也称龙藏。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敕刻,至乾隆三年(1738年)完工。全藏1669部,全依明北藏编次。(〔85〕104~114)

②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大藏经

元刻西夏文大藏经。该西夏文大藏经是元成宗大德中所雕。现存碛砂藏《大宗地玄文本论》卷三后有题记载:“钦睹圣旨,于江南浙西道杭州路大万寿寺,雕刊河西字大藏经版3620余卷,华严诸经44版,至大德六年完备……施宁夏永昌等路寺院永远疏通。”(〔85〕119)河西字即西夏字。各地发现残卷不少。

西藏文大藏经。西藏于唐初,即7世纪初,译出《百拜忏悔经》,是西藏译经之始。之后,历代均有雕刻。清代,重要的藏文经有:卓尼版,存青海卓尼,清康熙六十年至乾隆十八年,历经42年,在甘肃临潭县南卓尼大寺开雕,20世纪40年代毁于火灾。奈塘版,清雍正八年和乾隆七年第七世达赖所造,其版今存臧州之奈塘寺。德格版,清雍正八年和乾隆二年西康德格王所刻,其版今存四川德格县德格印经院。(〔85〕119、120)

另外,还有满文、日文、高丽文、蒙文翻译的大藏经。

汉译三藏共有1692部6241卷,其中有中国学者撰述收入藏内的有1000多卷。《六祖坛经》是唯一一部收入佛经中的中国写的佛经。我国敦煌石窟所藏魏、晋、隋、唐的写经数量极丰,自20世纪初被发现后,很大一部分被盗劫到国外。现北京图书馆还藏有8000多卷。我国还有很多石刻佛经,最著名的是北京房山之南的水头村云居寺所存石刻经,在石经山和云居寺塔内共藏有石刻经1500余块,共1122部3572卷,该经是隋大业年间(605年~616年)静琬法师倡导开刻的,此项伟大艰巨的刻经工作一直延续到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历经千年之久。1956年中国佛教协会在政府支持下,费了两年时间,将石经全部取出拓印了7份。并对石刻经进行了妥善保存。

四、佛教胜迹和建筑、石窟

佛教在传播发展的过程中,由最初洛阳的白马寺,不断创建出以中国建筑特征为主兼容印度等国建筑格调的众多各式建筑,加之名僧高师的行踪事迹,宗派初创发展的地源、僧众弘佛传习的创设等,于是便有了闻名遐迩的佛教胜迹和丰富多彩的建筑、石窟等。这些胜迹、建筑、石窟等,由于与自然景观和道教、书院建筑等的相辅相融,另外有僧俗知识分子的文学艺术作品的渲染描绘、点缀装扮和传播弘扬,便成为渐具人文精神与艺术价值的人类文化遗产。

其一,名山。“天下名山僧占多”。中国著名的大山名川,基本上都有佛教的寺院。佛教徒们选择远山辟地建筑寺院、开凿石窟,藏经造像是佛教义理与志趣所然。佛教四大名山是指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另有佛教宗派立宗发祥之山川胜地。

五台山,该山坐落在山西省东北部,五台县城东北90多公里处。该山有五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五座山峰峰顶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山。最早建寺是佛教初传之际,西印度高僧看此山形状与印度释迦牟尼曾经修行的灵鹫山相似,便奏请朝廷建造了第一座寺庙,名大孚灵鹫寺。这就是显通寺。五台山最盛时有306座寺庙,至清代只剩下100多处。五台山最著名的寺院有:塔院寺。该寺在台怀中心,它的院内有一座高564米的瓶状白色佛塔,俗称大白塔。大白塔下有三间殿堂,里面供奉着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的铜铸像。显通寺,是五台山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寺庙。寺庙周围山峦起伏,院内松柏浓郁。明太祖重修时改为此名。中轴线上一字排开造型各异的观音殿、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殿、铜殿、后高殿。门前有钟楼,内悬万斤铜钟。无量殿高达21米,宽15米,没有一根梁木,全用砖瓦砌成。殿内有一部“华严经字塔”,由643000字的华严经组成。整篇文字工整秀丽。寺院内的两座铜塔,一座三间的铜殿,铸工精巧。菩萨顶,在显通寺北侧灵鹫峰上。传为文殊菩萨居住处,故又名真容院、文殊寺。传说鲁智深出家于此。该寺创建于北魏,历代数次重修。明永乐以后,蒙藏教徒进驻五台,大喇嘛居菩萨顶,自此菩萨顶成了黄庙,即喇嘛庙。清康熙、乾隆曾几次朝拜五台山,在该寺住宿,曾赐大喇嘛提督印,斩杀剑。寺内建有天王殿、钟鼓楼、菩萨顶、大雄宝殿等殿堂,均用五彩琉瓦铺顶,青色细磨砖砌墙,加之寺前有108级石阶,整个寺院既金碧辉煌又气势宏伟。寺内有一座乾隆题字的汉白玉四棱碑,上刻汉蒙藏满四种文字。此外,还有殊像寺、南禅寺、佛光寺、延庆寺、广济寺等,也是历史悠久、建筑精致的艺术佳作。

普陀山,该山是浙江定海县东的一座岛屿,是舟山群岛之一。“普陀洛迦”是梵语,是白华或光明的意思,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有梵僧来浙江,于此岛潮音洞中见观音菩萨瑞相,因建茅屋而居,并取名普陀山。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年)日本僧慧锷从五台山得观音像乘船回国,至此触礁,遂留像创建不肯去观音院。最著名寺院有:普济寺。该寺位于灵鹫峰麓下,它是供奉观音的主刹。寺内有大圆通殿、天王殿、藏经楼、钟鼓楼等殿堂。圆通殿是观音菩萨正殿,为清康熙、雍正时敕建。寺前有御碑亭,亭内有清雍正所书丈六白玉碑一座。法雨寺,又称后寺,初名海潮庵、海潮寺,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赐额“天花法雨”,遂改名“法雨禅寺”。寺院四周古木参天,依山凭险而层层叠建。寺内有九龙殿,此殿是从明朝南京皇宫拆迁改建的。此外,该岛还有慧济寺、梵音洞、潮音洞等。

峨眉山,该山在四川省峨眉县境内西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去成都千里,然秋日澄清,望见两山相对如峨眉,故称峨眉焉。”峨眉山实指大峨山。该山传为普贤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佛教称光明山,道教称虚灵洞天、灵陵太妙天。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周围千里,有石龛100多个,大小洞40个,有峨眉宝光、舍身崖、洗象池、龙门洞等胜迹。著名的寺院有:报国寺。该寺在峨眉山脚下,初建于明代,清康熙年间扩建。寺内藏经楼下,有一座明代的瓷佛像,高2.74米。伏虎寺,离报国寺不远。因寺前的山形,像一只蹲伏的老虎,故名伏虎寺。伏虎寺内有一座四层铜塔,高5.85米,塔身铸有4700多个佛像和《华严经》全文。金顶,是峨眉山最高的建筑。原为一座铜殿,毁于火灾。现在是一座砖殿。现存一铜牌,刻有王羲之和禇遂良的题字。金顶的胜迹“金顶佛光”,午后三时佛光才现,但必须是风平云静之日。万年寺,该寺在峨眉山半腰。该寺初建于晋代,称泉寺。明万历年间,改称万年寺。寺内有一尊普贤骑象铜像,是北宋太平兴国年间铸造的。铜像通高7.35米,重约68吨。供奉铜像的大殿内圆顶四周有数百个小佛像,称“千佛朝普贤”。此外,还有华严顶、卧云庵、九老洞、仙峰寺等。

九华山,该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境内西南20公里处,方圆160公里,主峰海拔1340多米。旧称九子山。唐李白曾三次游九华,见此山秀丽,九峰如莲花,写诗曰:“天河挂绿水,绣出九芙蓉。”后改称九华山。唐天宝中,新罗(今朝鲜)王子金乔觉出家,名地藏,航海至此。唐肃宗至德年间(756年~757年)诸葛节为之购地建寺。金地藏圆寂后,明代因以金地藏为地藏菩萨化身而崇祀之。明清时是该山佛教活动极盛期,大小寺庙多达200多座,僧尼5000多人。至今九华山保存完好的寺庙70多座,著名者有:化城寺。该寺历史悠久,唐代诸葛节买地为金地藏所建。清咸丰七年(1857年)寺院为大火所焚,仅存藏经楼。现该寺为清光绪年间重建。寺内有一大钟,重1000多斤,亦光绪年间铸造。该钟响声清扬悦耳,“化城晚钟”是九华十景之一。肉身宝殿,也称月身殿,是金地藏圆寂的地方。殿高数十丈,殿中有金地藏塔。若进肉身殿,须登81级天梯,增加了肉身殿的气势。此外,该山还有建于1919年的祗圆寺、百岁宫、甘露寺等胜景。

其二,名寺。成为名寺者,有三种缘由:一是佛教宗派始祖或传人中的高僧大德,修持传教的寺院,诸如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天台初祖慧文在河北,二祖慧思住湖南南岳,三祖智img16居此山,大弘祖业,世称此派为天台宗。山下国清寺是天台根本道场。该寺在天台山南麓,寺前岗上建有一座九层砖塔。该塔隋代初建,宋代重修。寺门前有宝塔七座。几次重建,现有殿宇14座。大雄宝殿中有明代铜铸释迦牟尼坐像,连座高6.8米,重13吨。两侧立元代楠木雕刻的十八罗汉像。慈恩寺,该寺位于陕西西安市南。该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高宗为太子时,为其母文德皇后建,故名慈恩寺。寺院宏大,有房舍1897间,延请玄奘为上座。寺西北为译经院。玄奘仿印度造五级砖塔一座,高60米,以安置佛教经卷,名曰雁塔。武后时改建七级,后屡次重修。塔底南门西侧,镶嵌着“大唐三藏圣教之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前为李世民所作,后为李治所作。两碑文均是唐代书法家褚遂良所书。唐代许多著名诗人都有关于慈恩、雁塔的佳作。

二是佛教宗派发源处加之重大事件的影响,使该寺院成为天下著名宝刹。如河南嵩山少林寺。该寺既是禅宗的发祥地,又是少林派拳术的发源地。该寺初为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孝文帝为佛陀(也称跋陀)禅师所建。禅宗初祖菩提达摩面壁及其弟子慧可断臂,均在此寺。北周武帝灭佛时被毁,后重建。唐初因为少林武僧助战有功,受到唐太宗、武则天等人的崇敬。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重修。该寺规模宏大,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达摩亭、毗卢殿等建筑,以及寺西北的初祖庵、寺西之塔林、寺西南的达摩洞等。其中天王殿、大雄宝殿1928年军阀混战中被焚。寺中保存着许多石刻,著名者有:秦王告少林寺主教碑、武后诗书碑、灵运禅师功德塔碑、嵩岳少林寺碑、息庵禅师碑等。再如大明寺,该寺在江苏扬州新北门外2公里处的蜀岗上。它是唐代律宗名僧鉴真东渡日本前任主持的寺院。初建于南朝宋大明间(457年~464年),故名大明寺。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下诏全国建30座塔供奉佛骨,该寺也建一塔名栖灵,塔高9层,塔毁于唐武宗灭佛中。该寺由于鉴真东渡日本传佛法而海内外知名。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主体建筑,加之北宋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所建平山堂与苏东坡任扬州太守时所建谷林堂,均雄立大雄宝殿西侧,更增加了该寺气势与名气。

另有陕西省扶凤县(唐时称凤翔)境内的法门寺。该寺唐代已具相当规模,有僧众千人以上。唐时在寺内修建的塔,是名副其实的舍利塔。塔基下的地宫内,保存着佛的一根完好的指舍利。该舍利光洁如玉,是全世界仅有的一枚佛指舍利。另有玉制舍利三枚,也陪衬于地宫之内。据唐代史籍,唐代共有6位皇帝曾迎佛指舍利于皇宫中祭祀朝拜。唐代最后一位迎佛骨的皇帝是唐懿宗。然而唐懿宗于咸通十四年(873年)从法门寺迎佛骨入宫后,还没有来得及把佛骨送回法门寺,便死去。继位的唐僖宗把佛骨安放在法门寺地宫中30年后,唐王朝灭亡,紧接着是五代十国的乱世。佛指舍利自此一直存放在法门寺塔基下地宫中长达1107年。1981年的一场大风雨,使法门寺佛舍利塔倒塌。经人民政府批准,1987年2月27日开始对该塔废墟进行考古发掘,于1987年5月5日即阴历四月初八,传为佛诞辰的这一天,终于从地宫中发现了佛指舍利这一稀世珍宝。这一发现震惊佛教界,震惊世界,法门寺也成为海内外瞩目的名寺。

三是描写该寺状态景致的文学艺术作品传世,使该寺为僧俗仰慕。诸如寒山寺,该寺在江苏苏州市西枫桥镇。始建于南朝梁,原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代两位诗僧寒山子与拾得曾住此寺,故名。寺内有寒山、拾得画像。唐张继的名作《枫桥夜泊》,使寒山寺名扬千年。再如金山寺,该寺位于江苏镇江。该寺临长江而波涌,经传说而名震。始建于东晋元帝时。宋时因举办水陆法会而知名。一度为禅宗云门宗道场。与苏东坡友善的佛印禅师,即云门宗五世传人,长住此寺。由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以及鼓子曲《水漫金山》的传播以及“白娘子”民间故事的流传,使金山寺在民众中的知名度很高。

其三,石窟。石窟是佛教建筑中最古老的形式之一,在印度称石窟寺,原是佛教徒居住的场所。在中国,发展为两种形式的石窟:一是礼拜窟,一是禅窟。礼拜窟雕琢佛像,供人瞻仰礼拜。禅窟则是供僧人修禅居住的。我国最著名的是三大石窟,即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敦煌石窟,广义,包括古代隶属敦煌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峡口小千佛洞四窟。狭义,专指莫高窟。莫高窟,亦称千佛洞。开凿在今甘肃敦煌县东南25公里鸣沙山的断崖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而现存最早的洞窟,开凿于北凉。历经各朝代至元,佛窟的建造始终进行,保存至今的洞窟有492个。该石窟是一个有洞窟、殿堂、绘画、雕塑组成的一个艺术综合体。现存壁画总面积为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尊。彩塑是各代雕塑艺术的结晶。壁画分为佛经故事与佛像两类。另外,石窟内还存放着大量珍贵的手抄佛经和变文,佛道名家的经籍。但流失海外者居多。

云冈石窟,该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6公里处的武周山(云冈)南麓。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石窟53个,石雕佛像、飞天等51000多尊,最大的雕像高达17米。该窟始开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460年),主要石窟完成于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之前的30多年里。首开凿由凉州僧人昙曜主持,据《魏书·释老志》载:“于京城(即平城,今大同)西武州塞,开凿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此即北魏开国后5个皇帝祈福的昙曜五窟(第16至20窟)。

龙门石窟,世称伊阙石窟。该窟在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3公里处伊河入口处两岸的龙门山(西山)和香山(东山)。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后经东魏、西魏、北齐以及隋唐、五代、北宋和金,直到清末,一千多年间先后营造的大小窟龛,分布在伊河两岸,东西两山的崖壁上。现存窟龛2100多个,造像100000余尊,题记碑碣2700多块,佛塔40余座。以唐开元前特别是武则天时期最多。奉先寺是唐代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精美,有代表性的石窟。该窟内的卢舍那佛为龙门窟中最大的佛像(高17米)。分散在各洞窟中的大量碑碣石铭,是中国古代字体书法演变的实物资料,它们与整个石窟形成一个和谐的艺术整体。(〔81〕)

除以上三大石窟外,另外还有甘肃省天水市东南45公里处的麦积山石窟、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境内的响堂山石窟、甘肃省永靖县黄河北岸小积石山大寺沟中的炳灵寺石窟(炳灵是藏语十万佛之意)、四川省大足县境内的大足石窟、新疆拜城县克孜尔克镇东南40公里处的克孜尔千佛洞等。另外,还有单个石佛像的开凿,著名者有四川省凌云山西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合流处的乐山大佛。该大佛像是一尊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与山等高,脚踏大江,通高58.7米,素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说。大佛始建于唐开元初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90年。在大佛西侧的岩壁上,刻有身高10多米手持长戟身穿战袍的护法武士。

佛教除名山、名寺、石窟外,还有各式佛塔、摩崖刻像、大量的变文、宝卷、佛曲、佛画等,均是我国艺术殿堂中的瑰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