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外汇存款准备金有多少

外汇存款准备金有多少

时间:2022-02-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五章 国际金融第一节 国际收支一、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的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往来而引起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系统货币记录。货物进出口的差额称为贸易差额。其中,特别提款权是IMF对会员国根据其份额分配的、可以用于归还IMF和会员国政府之间偿付国际收支赤字的一种账面资产。

第十五章 国际金融

第一节 国际收支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的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往来而引起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系统货币记录。对于这一概念,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解:

(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2)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以货币记录的交易。与国际收支这一名词的字面含义不同,它不是以收支为基础,而是以交易为基础,有些交易可能不涉及货币支付,但这些未涉及货币收支的交易须折算成货币加以记录,如海外直接投资收益的再投资。

(3)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国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交易。在国际收支统计中,居民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领土内具有一定经济利益中心的单位,而不管其国籍如何。所谓一国经济领土,一般包括一个政府所管辖的领土,还包括该国天空、海域和邻近海域的大陆架,以及该国在世界其他地方的“飞地”。依照这一标准,一国的大使馆等驻外机构是所在国的非居民,而国际组织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所谓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一定经济利益中心,是指该单位在某国或地区的经济领土内在一年或一年以上时间中已经大规模地从事经济活动和交易,或计划如此行事。例如,美国的通用电器公司在我国的子公司,是我国的居民,是美国的非居民,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业务往来是我国和美国国际收支流量的内容。

一般说来,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单位主要由两大类单位组成,一是家庭和组成家庭的个人;二是法定的实体和社会团体,如公司和准公司、非盈利机构和该经济体中的政府。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什么是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系统记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对外往来所引起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一种统计报表,它是集中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收支状况的一种流量表。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国际收支平衡表所包括的内容很广泛,各国编制方法又不尽相同。为了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汇总和比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国际收支》手册中提出一套关于国际收支平衡表项目标准分类建议,并根据国际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要求调整。这一《国际收支手册》已于1995年出版第五版,我国已于1997年按照这一标准格式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其基本内容如下:

1.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

也译为经常账户,是用来反映商品、服务进出口及净要素支付等实际资源流动的账户,经常账户分为货物、服务、收益和经常转移四个项目,各个项目列出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

(1)货物。也称为“商品贸易”或“有形贸易”。货物进出口的差额称为贸易差额。IMF建议,所有的进出口一律以商品所有权变化为原则进行调整,均采用离岸价格进行计价。

(2)服务。也称“劳务、无形贸易”,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各种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娱乐服务等。

(3)收益。也称为收入,反映生产要素流动引起的生产要素报酬的收支,主要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

(4)经常转移。也称为“无偿转移”或“单方面转移”,指商品、劳务或金融资产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包括政府转移(如无偿援助、战争赔款)和私人转移(如侨汇、资助性汇款、无偿捐赠、退休金)。

2.资本与金融账户(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资本与金融账户是对资本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部分。

(1)资本账户。资本账户反映资产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转移,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和出售。

资本转移由投资捐赠和债务注销两部分组成,前者可以以现金形式来进行,也可以实物来进行;后者则是指债权人放弃债权而未取得任何回报。

非生产、非金融性资产的收买或出售,包括不是由生产创造出来的有形资产(土地、和地下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收买和出售。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经常账户服务项下记录的是无形资产的运用所引起的收支,而资本账户的资本转移项下记录的是无形资产所有权买卖所引起的收支。

(2)金融账户。金融账户主要反映居民和非居民之间投资与借贷的增减变化。根据投资类型和功能划分,金融账户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三部分。

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在国外建立企业、购买境外企业一定比例以上股权或利润再投资的行为。其主要特征在于投资者对非居民企业拥有有效的发言权,即以投资者寻求在本国以外运行企业获取有效发言权为目的的投资。至于购买国外企业股权的比例多大为直接投资而非证券投资,各国标准不一,但最低限度一般在10%~15%之间。

证券投资的对象分为股本证券和债务证券两类形式。对于债务证券而言,它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期限在1年以上的中长期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和其他派生金融工具

其他投资是一个剩余项目,除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储备资产等项目以外的所有资本交易均在此记录,具体包括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和存款及其他资产负债等形式。

为便于讨论,我们一般把资本与金融账户称为资本项目。

3.储备资产(Reserve Assets)

储备资产是指货币当局可随时动用并可控制在手的外部资产,具体包括货币性黄金、特别提款权、在IMF的储备头寸、外汇资产以及其他对非居民拥有的债权。其中,特别提款权是IMF对会员国根据其份额分配的、可以用于归还IMF和会员国政府之间偿付国际收支赤字的一种账面资产。

4.净差错和遗漏(Net Errors and Omissions)

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复式记账法,因此所有账户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应相等。但由于统计资料来源和时点不同以及一些人为因素(如虚报出口、资本外逃)等原因,往往造成借贷不相等,出现净的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为使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相等,编表人员人为地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设立“净差错和遗漏”这个单独项目,来抵消这个净的借方余额或净的贷方余额。如果借方总额大于贷方总额,其差额记入此项目的贷方;反之,则记入借方。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方法

1.记账方法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采用复式记账法的借贷原理进行编制的,也就是说一笔交易要记载两次,一次记入借方,一次记入贷方,或一次记入贷方,一次记入借方。一切收入项目或资产减少、负债增加的项目都反映在贷方,此项目常被称为正号项目,一切支出项目或资产增加、负债减少的项目都反映在借方,此项目常被称为负号项目。一般来讲,贷方表示本国居民从国外居民收取的款项;借方表示本国居民向外国居民支付的款项。

为了便于理解上述记账方法,现举例如下:

(1)易货贸易。例如,日本一出口商出口了价值150美元的商品给英国一进口商,而英国的进口商以价值相同的另一种商品相抵,则日本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贷方记入150美元,借方也记入150美元。

(2)进口商以在出口国的存款支付货款。例如,日本一出口商出口300美元的商品给英国一进口商,英国的进口商用在日本银行的存款支付,造成日本负债减少300美元。这样,在日本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贷方记入300美元,借方也记入300美元。

(3)出口商接受外国货币支付。例如,日本一出口商出口250美元的商品给英国一进口商,而英国进口商以相当于250美元的英镑支付,并存在日本出口商在英国银行的账户,日本的国外资产增加。这样,在日本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贷方记入250美元,借方也记入250美元。

2.记账单位和折算方法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记账单位,可以采用本国货币,其好处是:以此统计资料可以直接和本国国民经济核算及其他统计资料进行比较。也可选用大多数人所熟悉的国际货币,其好处是:便于进行国际对比。但在选择国际货币时,要选择汇率相对稳定、各国普遍接受的“硬通货”。

在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时,由于各种交易所使用的货币不同,需要将原币折算成统一的记账单位。折算时,原则上应当采用进行交易时的外汇汇率,以排除由于汇率变化所引起的计价变动的影响,但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一般用当月或当旬的平均汇率进行折算。

3.统计指标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数字都是流量,不是存量,即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所有项目的数字都是一定时期内的累计变动额。

4.统计对象

在统计国际收支平衡时,常常涉及应包括哪些内容即统计对象的问题,统计对象包括对人和对物两个方面。

就对人来说,判断一项交易是否应包括在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中,所依据的既不是国籍,也不是国界,而是依据交易双方是否是这个国家的居民和非居民。

就对物来说,国际收支应包括各种“交易”,所谓交易泛指国际收支平衡中应予表现的各种变化。但对交易有两点限定:①所有被包括的交易都必须具有经济价值,虽然涉及双方,但不能估价其经济价值的行为,都不能认为是交易。②交易必须是在本国居民和非居民(外国居民)之间进行,否则,即使双方都采用外币进行交易,也不能列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不能在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予以反映。

5.统计申报工作

要及时、准确和完整地掌握国际收支状况,就必须加强国际收支统计,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是国际收支统计的基础和关键。

1996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是我国外汇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我国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该制度规定:我国企业、机关、团体或个人通过境内金融机构向境外的所有支出款项和从境外获得的所有收入款项,不论是经常项目还是资本项目,均须在办理收付款时填写申报表,通过银行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或其分支机构进行逐笔申报。这又称为间接申报,银行应监督和协助客户进行申报。

另外,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对境外有直接投资的企业,须按期申报其投资者权益、直接投资者与直接投资企业间的债权债务状况,以及分红派息情况;金融机构必须按期申报对外资产负债及损益、汇兑业务情况;证券交易机构必须按期申报我国居民个人、企业单位与外国有关部门之间证券交易及分红派息的情况。以上是直接申报,由经办国际收支业务的机构直接向国家外汇管理部门申报。

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并负责监督、检查。

(四)国际收支的失衡或均衡

1.含义

为了了解国际收支均衡或失衡的含义,有必要对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所反映的交易进行分类,按交易的性质划分,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所反映的交易分为自发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

所谓自发性交易是基于自身动机,为了经济上的某种目的而自动进行的交易,是以个人或企业的独立经济活动为基础,以追求利润为目的而进行的商品、劳务交易与资本输出入,包括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这些交易发生后列入各有关项目,在一定时期内,其结果必然出现收大于支、收小于支或收等于支,我们分别称它们为顺差、逆差和均衡。

调节性交易是在国际收支自发性交易产生差额时而进行的交易,又称补偿性交易,主要包括官方储备、错误与遗漏两个平衡项目。

所谓国际收支均衡是指不依靠调节性交易而以自发性交易就能实现的均衡,或者说是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交易结果的平衡,如果必须以调节性交易维持均衡,就是国际收支的失衡。

2.国际收支失衡的种类

按引起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分类,西方学者把国际收支失衡归结为四种类型:

(1)周期性失衡。指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周期循环中,因国民经济的消长、人们收入和社会需求等的增减变化不同而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

(2)收入性不均衡。指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国民收入的增减变动而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国民收入的变动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周期性波动;二是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前者导致国际收支周期性失衡,后者导致国际收支收入性不均衡。假如一国经济增长率高,国民收入相应增加,导致投资、进口、消费和旅游等的增加,往往造成国际收支逆差;假如经济增长率低,国民收入相应减少,进口和消费跟着减少,物价下跌,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会使国际收支恢复均衡,甚至出现顺差,又造成国际收支不均衡。

(3)货币性不均衡(失衡)。指由于一国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均衡。在汇率为一定的情况下,如果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其出口商品的成本必然上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本国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会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影响商品的输出,进而影响本国的外汇收入,致使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反之,如物价下跌,通货紧缩,则会出现相反的情形,致使国际收支出现顺差。

(4)结构性不均衡(失衡)。指一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不能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产生的国际收支失衡。在当今生产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创新、代用品不断呈现、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一国的商品结构如果不符合人们的需要,必然造成国际收支失衡。

3.国际收支失衡的危害

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国际收支失衡是经常发生的、不可避免的。我们不能从传统的保守的理财思想出发,认为顺差就是好的,逆差就是坏的;恰恰相反,同国民经济运行相协调的逆差是可以存在的,同国民经济运行不相协调的顺差则是不能接受的。但这并不是说顺差或逆差的数额越大越好,因为持续存在的顺差或逆差都是有害的。

持续的、巨额的顺差造成以下危害:

(1)使国内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这是由于:第一,大量出口商品直接减少了国内总供给;第二,顺差产生的储备结余持有者的兑换要求会迫使中央银行增发货币,创造了新的需求;第三,国际资本的流入,增加了货币存量。

(2)随着顺差而来的货币升值提高了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降低了以本国货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不利于一国的出口,会影响生产的发展。

(3)对某些生产力水平不高,依靠资源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过度的顺差意味着国内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会给以后的经济发展留下隐患。

持续的、巨额的逆差造成的危害是:

(1)遏制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2)国际储备不足,影响国际偿债能力,损害了本国的国际信誉。

(3)如果用借款弥补逆差,很容易陷入债务危机的陷阱;如果由于资本输出过多引起国际收支逆差,很容易蒙受当今日益动荡不安的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损失,发生所谓的“债权危机”。

4.国际收支的调节

既然持续的、大额的国际收支不均衡带来的危害很大,那就应该采取措施进行调节,从当今世界各国情况来看,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财政政策,即运用财政杠杆达到国际收支均衡的目的。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就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执行紧缩的财政政策,以减少国内需求,限制进口,使国际收支趋于均衡,其过程如下:

当一国国际收支顺差时,就减税、增加财政支出,执行扩张的财政政策,以增加国内需求,从而增加进口,减少以至消灭顺差,其过程如下:

(2)货币政策,即运用货币调控手段达到国际收支均衡的目的。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一国金融当局通过提高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压缩信贷规模等办法以吸引外资,限制国内需求,促使资本流入,以消灭或减少逆差,即通过紧的货币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其过程如下:

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一国金融当局实施扩张的货币政策,即降低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扩大信贷规模,以扩大国内需求,减少外资流入,导致顺差减少或消失,其过程如下:

(3)汇率调整政策。指一国官方当局公开宣布法定货币贬值或升值的办法,以调节进出口,影响资本的输出和输入,维持国际收支的均衡。

(4)直接管制政策。财政、货币、汇率政策产生预期的效应需要通过市场机制,并且政策发挥作用所需的时间较长。因此,一些国家常采取直接管制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直接管制政策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从财政方面讲,以高关税限制进口和用国家财政补贴刺激进口;从货币政策方面讲,主要是通过制定歧视性的汇率和实行严格的外汇使用控制来扩大出口,限制进口;从贸易方面讲、实施进口许可证制和进口配额制,对进出口加以硬性规定。用直接管制调节国际收支的优点是立竿见影、收效快,但也往往会招来其他国家的报复而酿成世界范围内的贸易“冷战”。

(5)其他措施。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措施除以上四种措施外,还包括以下一些措施:一是对于短期的、暂时性的国际收支失衡,各国往往倾向于用储备资产加以解决;二是为了避免以上四项措施造成的国与国之间的报复行为,以扰乱正常的国际经济秩序,各国往往倾向于通过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金融合作来调节国际收支,主要方式有:国际债务的重新安排,国际贸易互惠协议的签订,共同市场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三是国际磋商与对话,诸如著名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国与国之间的谈判等。

第二节 外汇与汇率

一、外汇的概念

外汇是国际经济交往中最普遍和最常见的名词,也是国际金融学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概念。从完整的角度看,外汇具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含义。外汇的动态含义是指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借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专门性的经营活动。可见,外汇的动态含义所强调的是外汇交易的主体,即外汇交易参与者及其行为。

外汇的静态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外汇是指一切以外币表示的资产;而狭义的外汇仅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和金融资产。可见,外汇的静态含义所强调的是外汇交易的客体,即用于交易的对象。人们最为广泛使用的外汇是指静态、狭义的外汇。我国目前也在这一意义上使用外汇这一概念。

我国《外汇管理条例》(1996年1月8日国务院通过,1996年4月1日起实施)第三条规定:“本条例所称的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①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②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③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④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⑤其他外汇资产。”

根据上述外汇定义,我们可得出外汇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外汇是一种金融资产、外汇必须是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用作外汇的货币必须具有充分的可兑换性即一种货币能够不受限制地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

二、外汇汇率

(一)概念

外汇汇率又叫外汇牌价或外汇行市,是将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时的比率,也可以说是以一个国家的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二)标价方法

外汇汇率是两种货币(本币与外币)之间的交换比率。因此,在确定这一比率时,就必须首先确定是以本币为标准,还是以外币为标准。按照选择标准的不同,汇率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两种表示法。

所谓直接标价法是用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即以外国货币来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由于这种标价方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本国货币,即应支付多少本国货币方能收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所以也称为应付标价法。

所谓间接标价法是指用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也就是以外国货币来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这种标价方法是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国货币,即收入多少外国货币方可支付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所以也叫应收标价法。

从目前世界各国所采用的标价方法来看,除英国用间接标价法外,其他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三)汇率的种类

1.按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划分,可分为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

买入汇率是银行向同业或客户买入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

卖出汇率是银行向同业或客户卖出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

2.按外汇交易支付工具付款时的快慢为标准,可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即期汇票汇率和长期汇票汇率

电汇汇率是用电报方式买卖外汇时所使用的外汇汇率。

信汇汇率是用信函通知付给外汇的汇率。

即期汇票汇率是银行买卖即期汇票的汇率。

长期汇票汇率是银行买卖长期汇票时所使用的汇率。

3.按照外汇管理的宽严程度划分,可分为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

官方汇率是指国家机构公布的汇率,并规定一切外汇交易都按其公布的汇率为准。

市场汇率是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的实际汇率

4.按制定汇率的不同方法划分,可以分为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

基本汇率是指本国货币和国际上关键货币(即广泛使用的、可自由兑换的、可用作储备的货币)的比价,目前各国大都以本国货币与美元、英镑的汇率为基本汇率。

通过基本汇率套算出来的对其他国家货币的比率,称为套算汇率。

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汇率制度的分类

(1)放弃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制度。一国不发行自己的货币,而是使用他国货币作为本国惟一的法定货币,或在一个货币联盟中,各成员国使用共同的法定货币。

(2)货币局制度。货币当局做出明确的、法律上的承诺,以一固定的汇率在本国(地区)货币与一指定外币间进行兑换,并且对货币发行当局确保其法定义务的履行施加限制。

(3)通常的固定钉住汇率制度。一国将其货币以一固定的汇率钉住某一外国货币或者外国货币篮子,汇率在1%的狭窄区间内波动。

(4)水平波幅内的钉住汇率制度。与第三类的区别在于,波动的幅度宽于1%的区间。比如,丹麦的波幅为2.5%,埃及为3%,匈牙利则达到15%。

(5)爬行钉住汇率制度。一国货币当局以固定的、事先宣布的值,对汇率不时进行小幅调整;或根据多指标对汇率进行小幅调整。

(6)爬行波动汇率制度。一国货币汇率保持在围绕中心汇率的波动区间内,但该中心汇率以固定的、事先宣布的值,或根据多指标,不时地进行调整。如以色列的爬行波幅为22%。

(7)不事先宣布汇率轨迹的管理。一国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进行积极干预以影响汇率,但不事先宣布或承诺汇率的轨迹。

(8)独立浮动汇率制度。本国货币汇率由市场决定,货币当局偶尔进行干预,但这种干预旨在缓和汇率的波动,防止不适当的波动,而不是设定汇率水平。

到2001年底,IMF共有185个成员国(地区),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汇率情况见表15-1。

表15-1 世界各国(地区)的汇率制度

资料来源:《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Yearbook》(2002)。

此外,汇率还有单汇率制和复汇率制的区分。单汇率制,是指无论是交易往来还是金融往来都采用同一汇率;复汇率是指对对外贸易外汇采用一种汇率,对金融外汇采用另一种汇率,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汇率。

三、汇率制度的演变

从汇率的发展史来看,汇率制度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两种类型。

(一)固定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是以本国货币的含金量作为制定汇率的基础,在这种汇率制度下,汇率或是由黄金的输入或输出加以调节,或是在中央银行的干预下在一定幅度内波动,因此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固定汇率制有两种形式: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和黄金—美元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

1.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

金本位制度的特点是用黄金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单位都有法定的黄金量,于是货币所含的黄金量便成为各国货币汇率的基础。两国货币之间的比价,就是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这种比价称为铸币平价或法定平价,又称外汇平价。但在现实的外汇市场上,外汇汇率并不与铸币平价一致,而是随着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波动,即汇率以铸币平价为基础,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然而,不论外汇供求力量多么强大,汇率的波动是有限度的。这个波动的限度就是黄金的输入点或黄金的输出点,合称为黄金点。所谓黄金输出点是铸币平价加运金费用,所谓黄金输入点是铸币平价减运金费用。

当一国国际收支产生逆差,外汇汇率上涨超过黄金输出点时,国内客户宁可以本国货币向本国货币当局兑换黄金,以黄金的输出来清偿债务,也不愿用高价购买外汇清偿债务,导致黄金外流。当国际收支顺差时,外汇汇率下跌,低于黄金输入点时,国内出口商宁可收取黄金,而不愿收取外汇,形成黄金流入。正是通过黄金的流出和流入,促使了国际收支的均衡。

2.黄金—美元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金本位制陷入崩溃,汇率十分混乱,影响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地位不断增强,拥有大量的贸易顺差,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霸主的地位,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

1944年7月1日,联合国44国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上,签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根据这个协定,1945年12月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从而建立起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在这个体系的基础上,产生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又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双挂钩”制度,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1)美元与黄金挂钩。就是指其他国家必须承认美国政府规定的35美元1盎司的黄金官价,未经美国同意,该官价不能随意变动。而美国则准许外国中央银行或政府机构以其持有的美元按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以维持美元等同黄金的地位。

(2)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根据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价,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其他国家的货币以美元的含金量作为各国规定货币平价的标准,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按各国货币的含金量与美元含金量的比率确定,或不规定含金量,而只规定对美元的比价,间接与美元挂钩。这就意味着其他国家的货币钉住美元,美元成为各国货币围绕的中心。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平价的上下波动1%,1971年以后,调整为平价上下的2.25%,超过这个限度,各国中央银行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

(二)浮动汇率制度

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虽然结束了自国际金本位制崩溃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段时期国际金融混乱的局面,但是它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发生“美元荒”,汇率极度混乱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其根基十分脆弱。随着美国国内经济危机和财政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发展中国家反殖、反霸的斗争,发达国家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特别是西欧、日本等国经济的崛起,打破了美国在战后对世界经济的垄断地位和美元的霸主地位。终于在1973年,黄金—美元固定汇率制度崩溃了,而以浮动汇率代替。

所谓浮动汇率,是指各国货币当局不再公布本国货币的含金量,不再规定本币对外币汇率波动的幅度,也不再承担维持汇率稳定的义务,汇率按市场上外汇供给与需求的状况而自由浮动。浮动汇率具体又可分为:

(1)自由浮动汇率(Free Floating Exchange Rate),又称清洁(Clean)浮动。这是指汇率完全根据外汇市场供求状况自行调整的汇率运行方式。

(2)管理浮动汇率(Managed Floating Exchange Rate),也叫肮脏(Dirty)浮动。它是指一国货币当局,运用多种手段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期保证汇率基本稳定。

(3)钉住汇率(Peg Exchange Rate),又称爬行(Sliding)或爬行钉住。一国政府在确定某种货币的汇率水平时,基本上是参照关键货币的行情走势或者某一种“篮子货币”来进行确定,如特别提款权(SDR)就是“篮子货币”。在这种情形下,一国货币汇率的确定就要参照上述“关键货币”或“篮子货币”的变动情况。

(4)联合浮动汇率(Joint Floating Exchange Rate)。联合浮动又称“蛇形浮动”,这是一种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混合汇率制度。参加联合浮动的经济集团各成员国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制;而经济集团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实行浮动汇率制。例如,1972年4月,西欧共同体6个国家(法国、联邦德国、荷兰、卢森堡、比利时、丹麦)之间就实行这种汇率,把它们之间汇率的浮动维持在上下各1.125%之间,即允许波动的幅度为2.25%。

(三)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比较

1.两者内容不同

固定汇率制下的汇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波动范围有限,它是受黄金输出、输入点的限制或受政府规定的限制,仅允许在规定范围内波动。浮动汇率制下的汇率受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并主要由其决定,即使有政府干预,汇率也不具稳定性。

2.两者在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方面起着不同的作用

在固定汇率制下,汇率相对稳定,使国际债权、债务的清偿以及国际贸易的成本计算,均有比较可靠的基础,从而减少了进出口贸易及资本输出入所面临的汇率大幅度波动的风险,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在浮动汇率制下,由于汇率不稳定,大大地增加了进出口贸易及资本输出入所面临的汇率波动的风险,从而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

3.两者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中的机制不同

在金本位制下,主要通过黄金输出入自动达到国际收支均衡:在黄金—美元本位制下,主要通过中央银行的直接干预,使汇率在规定范围内波动,促使国际收支均衡,在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的均衡主要通过汇率的自动上浮、下浮来达到国际收支均衡。

4.对投机活动的影响不同

在固定汇率制下,汇率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汇市场的投机活动,但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的自由涨落助长了投机活动,使汇率出现一天几变,致使国际贸易风险越来越大,东南亚金融危机充分说明了在浮动汇率制下的投机的力量。

5.采取货币政策的自主性不同

在固定汇率制下,由于各国中央银行有维持汇率稳定的义务,因而不能完全自主地实施某种货币政策,而是在制定实施货币政策时,首先考虑汇率的稳定。在浮动汇率制下,各国中央银行没有维持汇率稳定的义务,克服了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要服从汇率固定的要求这一弊端,各国能完全根据本国情况制定并实施符合本国经济、政治情况的货币政策。

四、决定汇率变动的因素

(一)国际收支状况

如果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出现持续顺差,由于收进的外国货币增多,外汇供过于求,必然引起外币贬值、本币升值;如果因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其对外债务就会增加,为支付外债,对外币的需求就超过供给,本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就会降低。

从理论上讲,在自由贸易且没有外汇管制的情况下,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处于市场均衡状态,则外汇的供给等于需求,外汇汇率亦保持均衡水平。但事实上,这种情况是很少有的,在外汇市场上,或者出现供大于求,或者出现求大于供,导致汇率的上下波动。

(二)通货膨胀率的高低

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如果一国货币管理当局发行的货币太多,流通中的货币流通量超过了商品流通的客观需要,就会造成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使一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下降,并发生货币对外贬值。因为汇率是两国币值的对比,发行货币过多的国家,其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减少,则在该国货币折算成外国货币时,就要付出比原来多的货币,即汇率下跌。

(三)利率差异

各国利率差异往往会导致资本(资金)流动,资本(资金)从利率低的地区流向利率高的地区。一国利率上升,导致资本流入,增加了外汇供给,促使本币汇率上升;反之,利率的降低会导致资本(资金)流出,导致对外币的需求增加,汇率下跌。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利率的高低一般是指实际利率的高低,而非指名义利率的高低。如果两国名义利率出现差异但一国通货膨胀率却比另一国高,使其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后的实际利率与另一国基本相同,甚至还低,这样就不会引起资本的内流,而且会引起资本外流,就会导致本币贬值、外币升值。

(四)外汇市场上的投机力量

外汇市场上的投机力量,对汇价的波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西方资金市场上,有成千上万亿美元的所谓“游资”,这些资本(资金)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滞胀”,固定资产投资乏力,股票和商品市场停滞,资本(资金)若无出路,于是就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外汇投机。由于这些资本(资金)数量大,常在外汇市场上掀起巨浪,使外汇汇率波动的幅度较大。

此外,各国汇率政策及对市场的干预,以及人们的预期都对汇率的波动产生影响。

五、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沿革

人民币汇率制度自新中国诞生以来,几经变迁,先后经历过频繁调整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度(1949~1952)、基本保持固定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度(1953~1972)、钉住一篮子货币(1973~1980)、官方汇率与贸易结算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1981~1984)、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1985~1993)和1994年进行外汇体制改革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1994年我国成功地进行了外汇体制改革,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企业的外汇收入卖给银行,用汇凭有效凭证直接到银行购买。银行与企业或个人进行外汇买卖时,有时买进多,有时卖出多,这就会引起银行外汇持有量(外汇头寸)的变化。当银行的外汇头寸超出或低于规定的数额时,就需要在银行之间进行外汇头寸相互调节和平补的交易。正是基于这种需要,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建立起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

银行间外汇市场采取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系统的组织形式,总中心设在上海,在一些大中城市设立分中心,总中心与分中心电脑联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实行会员制,由中资银行总行及其授权分行、外资金融机构和少量经授权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会员,只有会员才能参与。在没有设分中心的地方,原来的外汇调剂中心继续保留,主要是代理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外汇买卖。

外汇市场的交易采取分别报价、撮合成交的竞价交易方式,由计算机系统按照价格优先和时间优先的原则对各种报价进行匹配成交。

1994年我国实行外汇体制改革,除了建立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外,还对汇率制度进行改革,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两项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外汇市场的重要功能就是产生人民币汇率。中国人民银行每天把外汇市场上前一天交易中每一笔交易的成交价格与成交量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出的价格,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当天对外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又称作基准汇率。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不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自行制定的,而是由市场供求决定,在外汇市场上生成的,按市场供求变化进行浮动。同时,调剂汇率也相应取消,由“双重汇率”变为单一汇率。作为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肩负着管理汇率的职责。中国人民银行可以根据货币政策调控的需要,通过在外汇市场上参与外汇买卖,调节市场供求,影响人民币汇率。

目前,我国外汇市场上开办三种即期交易:人民币对美元、人民币对日元和人民币对港币。至于人民币与上述三种货币之外的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各家金融机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以及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对其他货币的汇率,进行套算得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汇率中间价,各外汇指定银行在规定的浮动范围内对外挂牌(对不同外币有不同浮动范围规定),与企业和个人做柜台买卖。

1994年1月1日汇率并轨以后,我国外汇市场上的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人民币兑美元的汇价由并轨之初的1美元兑换8.7元人民币,长期稳定在1美元兑换8.28元人民币左右。正是由于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IMF将人民币汇率列入固定钉住汇率制度。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其主要内容是:

(1)从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钉单一美元。

(2)中国人民银行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

(3)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

(4)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3‰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

(5)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适时调整汇率浮动区间。这次政策调整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一项技术性举措,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高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作用,方便企业和金融机构管理汇率风险,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六、汇率对经济的影响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波动对一国国内外经济有着重大影响。

(1)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具有调节作用。一般情况下,本币贬值,有利于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能力的提高,便于增加出口。同时,由于外币价格上升,导致进口成本增加,迫使进口商品价格提高,抑制进口规模扩张;反之,亦然。

(2)汇率变动影响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本币贬值,生产产品的厂商可以获取更高的利润,生产人员可以有更多的工资,使一国经济资源流向出口产品生产部门。同时,由于进口商品价格提高,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3)汇率变动对一国通货膨胀有较大影响。本国货币贬值,致使进口产品价格上涨,同时由于出口更加有利可图,产品纷纷被安排出口,导致国内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矛盾,推动价格上升,造成通货膨胀。

(4)汇率变动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如果一国外汇储备的主要币种发生贬值,将使一国经济蒙受严重损失。

(5)汇率变动还对一国非商品贸易收支和资本流动产生影响。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后,外国货币购买力增强,有利于促进本国旅游业等行业的发展。对外国资本流动的影响在于,本币贬值后,短期内将吸引部分外来投资,但长远地看,将导致外国资本(特别是短期资本)为防止损失而调往国外。

可见,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后,将改善经常贸易收支项目,增加对外贸易盈余;但对资本性项目和外汇储备产生不利影响。

七、外汇管理

(一)外汇管理的概念

外汇管理亦称为外汇管制,是指对外汇的收支、买卖、借贷、转移以及国际间结算、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所实施的一种限制性的政策措施。可以说,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实行外汇管理,完全没有管理的国家是不存在的,差别只是管理的程度有所不同。

(二)外汇管理的类型

根据外汇管理范围的大小,现阶段世界各国外汇管理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实行比较全面的外汇管制,即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实行管制,这类国家通常经济比较落后,外汇资金短缺,市场机制不发达,因而试图通过集中分配和使用外汇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第二种是实行部分外汇管制,即对经常项目的外汇交易不实行或基本不实行外汇管制,但对资本项目的外汇交易进行一定的限制。

第三种是基本不实行外汇管制,即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外汇交易不实行普遍和经常性的限制。

目前,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基本上属于部分外汇管制,对经常项目实行可兑换,对资本项目实行一定的管制;对金融机构的外汇业务实行监督管理;禁止外币境内计价结算流通;保税区实行有区别的外汇管理。这种外汇管理体制基本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也符合国际惯例。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的基础上,创造条件,逐步放开,推进资本项目下可兑换,从而实现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

(三)外汇管理的目的

外汇管理是为一国政治经济政策服务的。由于各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实行外汇管理的目的也不完全一样。一般来说,实行外汇管理不外乎达到如下目的:

(1)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2)维护本币对外价值的稳定,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3)防止资本外逃或过度资本流入,维护本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4)保护本国或本地区的幼稚产业,发展本国经济。

(5)加强本国或本地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争取国外销售市场。

(四)外汇管理的手段

外汇管理的手段很多,其基本特征都是政府垄断外汇的买卖。因此,外汇管理的方法主要是对外汇交易的数量和对外汇交易的价格进行限制,即外汇的数量管理和价格管理。

数量管理主要通过配给控制和外汇结汇控制来实现,其主要方法包括:

(1)由出口商凭出口许可证向指定银行事先报告出口交易情况,并由银行负责收购其所得外汇。

(2)强制居民申报外国资产,必要时强制收购。

(3)对外汇使用实行配给制,具体通过进口许可证制和申请批汇制来实现。

在外汇汇率管理方面,主要通过复汇率制度来实现。所谓复汇率制度,指的是一国货币对另一国货币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汇率的制度,不同的汇率适用于不同类别的交易项目。其使用的一般原则是对需要鼓励的交易项目规定有利的汇率,对需要限制的交易项目规定不利的汇率。

(五)外汇管理的利弊

外汇管理对于发展中国家往往是不可缺少的,它能够在短期内缓和国际收支困难,对于维护汇率稳定、抑制物价上涨、促进产业结构改善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从辩证法的观点看,外汇管理既产生有利的作用,也产生不利影响,其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

(1)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增加国际间贸易冲突和纠纷。

(2)阻碍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影响汇率在经济中的调节作用。

(3)管制成本大,往往得不偿失。

(4)管制导致“寻租”行为的产生,容易形成社会腐败之风。

从总体上说,外汇管理是弊大于利的,实行外汇管理仅是权宜之计。从长期看,应逐步取消外汇管理,这是当今世界外汇管理的发展趋势。

(六)我国外汇管理的内容

外汇管理是我国对外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是我国进行外汇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该条例对经常项目外汇、资本项目外汇、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市场管理作了明确的规定,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市场的问题已作介绍,本处主要介绍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外汇管理。

1.经常项目外汇管理

1996年,我国实行经常项目可兑换,取消了对经常项目的外汇管制。所谓经常项目可兑换,就是指对属于经常项目下的各类交易,包括进口货物、支付运输费、保险费、劳务服务、出境旅游、投资利润、借债利息、股息、红利等,在向银行购汇或从外汇账户上支付时不受限制。

对经常项目下的用汇不加以限制,并非是用人民币就可以任意地购买外汇,这种购汇和对外支付必须是真实的需要。企业和个人到银行购汇时,必须提交能证明真实需要的凭证,经银行审核后,才能售汇或从企业的外汇账户中对外支付。

2.资本与金融项目外汇管理

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但我国目前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条件还不存在,因此,我国目前仍实行一定程度的管制。对照IMF确定的资本与金融项目下的43个交易项目,我国完全兑换和基本可兑换的有12项,占28%,有限制的16项,占37%,暂时禁止的15项,占35%。而且,资本与金融项目管理存在着非均衡现象,突出表现为鼓励资本流入、限制资本流出。[1]

今后,我国实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思路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以放松资本项目交易限制、引入和培育资本市场工具为主线。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依照循序渐进统筹规划、先易后难、留有余地的原则,分阶段、有选择地逐步资本项目开放措施。在顺序方面应是先放松资本流入、后放松资本流出;先放开长期资本流动,后放开短期资本流动;先放开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后放开对非金融机构和居民个人的管制;先放开真实背景的交易,后放开无真实背景的交易。

第三节 国际货币体系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及内容

国际货币体系是根据一定时期国际经济交往的水平及发展要求,在规定的范围内实行的具有法律依据或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制度以及国际货币运行秩序的总称。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一般包括国际交往中使用的货币、汇率制度、国际收支的调节方法等。

由于目前世界上有200个左右的主权国家,因此货币的种类也较多,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货币制度是在多方讨价还价的基础上,依据各国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相应地位形成的。传统的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惯例与做法是制定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货币制度是传统惯例的法律反映,国际货币机构是一种协调。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任务

组建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任务在于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为各国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国际环境。具体地说,有三方面任务:

(1)确定国际结算和支付手段的形式、来源和数量,制定国际货币与各国主权货币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特别提款权为国际清算和支付的基础时,就要相应确定特别提款权与各国货币的相互关系。

(2)确定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保证国际经济的稳定和各国经济的平衡发展。要协调制定国际经济运行中所涉及的汇率机制、储备货币发行管理机制和资本融通机制,防止盲目运行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3)建立国际货币运行的协调与监督机构,积极发展会员,监督各会员国按有关条例、规定进行规范运行。要有一个权威性的国际货币管理机构,要制定各国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并在必要时对各成员国提供帮助。

三、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

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从银本位制到金本位制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71年,“尼克松地震”(尼克松在1971年8月15日第一次宣布美元贬值,其幅度为7.89%)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步瓦解后,形成了由浮动汇率制的“牙买加体系”为主导,以美元、欧元、日元为主要国际储备和以布雷顿森林机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1.牙买加体系

1976年1月,20国代表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达成一项协议,于1976年4月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从1978年4月1日生效。这个协议就是《牙买加协议》。

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是:①汇率安排多样化。事先经基金组织同意后,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②黄金非货币化。黄金与货币彻底脱钩,基金组织将其持有的黄金总额的1/6按市场价出售后建立信托基金,用于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③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作用。基金组织将以特别提款权为主要储备资产,成员国可用此对他国及基金组织进行借贷。④扩大基金组织份额。日本、德国及发展中国家份额增加。⑤增加对发展中国家资金融通数额。

牙买加体系是对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次改革,但其改革局限于黄金、汇率、特别提款权等三个方面,许多问题并未因这次改革而彻底解决。

2.国际储备

由于各个国家或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差异,形成各国或经济体货币的不同地位,目前世界上以美元、欧元、日元为主要国际储备的格局。为了弥补各国国际储备的不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造了特别提款权。

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简称SDR)是为补充各国储备资产而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69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特别提款权的分配是按照会员国在基金组织中所占股份的比例而确定的。

3.国际金融机构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是根据1944年7月1日,44国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的“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和金融会议”上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于1945年12月而成立的。它目前有会员国170多个,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设在华盛顿。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组织机构。基金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为理事会,各成员国委派正副理事各一名,一般由一国的财政部部长或中央银行行长担任。日常事务由常务董事会负责执行,董事会由22名执行董事组成,美、英、法、德、日及沙特阿拉伯各产生一名,其余16名董事由其他成员国选举产生。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按1944年7月1日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其宗旨是:

第一,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第二,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及均衡发展,以提高成员国的就业和收入水平。

第三,促进汇率稳定,维持正常的汇兑关系。

第四,消除成员国外汇管制,建立多边国际清算制度。

第五,协助成员国改善国际收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对于促进国际贸易,维持国际经济运行秩序,缓和一国国际收支困难起到重要作用。

(2)世界银行。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1nternational Bank of Reconstruction &Development,简称IBRD),即世界银行,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于1945年12月成立的。也是联合国的专设机构之一,总部设在华盛顿。

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的最高权力机关为理事会,由执行董事会执行日常事务。1956 年7月和1960年9月,分别建立了国际金融公司和国际开发协会,从而构成了世界银行集团。世界银行的宗旨是:

第一,对生产性投资提供便利,协助成员国经济复兴和经济开发。

第二,促进私人对外贷款和投资。

第三,鼓励投资开发成员国生产资源,促进国际贸易均衡发展,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二)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评价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对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的稳定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尤其是各国、各地区经济相对经济实力的变化和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这一体系的不适应性和滞后性已在历次金融危机中得以暴露。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与其经济实力不相符,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IMF对汇率和国际经济政策的监督协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与政治多极化并行发展的环境下显得力不从心。与此同时,国际资本市场飞速发展形成的监管真空破坏了金融市场乃至经济的稳定。其缺陷如下:

(1)缺乏行之有效的预警机制,当问题普遍时已为时过晚,错过了阻止危机的最佳时机。

(2)基金组织的传统预警机制对稳定国际货币体系显得力不从心:①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调整基本上是在七国集团内进行,因此,基金组织对其的监督作用十分有限。②传统处理危机的“一揽子”援助计划不能对症下药,疗效有限,并且由于通常附带有利于西方经济、社会、政治的改革条件,有时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经济、金融危机转化为政治、社会危机。

(3)对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背景下每天活跃在市场上的数以万计庞大“游资”(Hot Money)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使恶意操纵和扰乱市场以牟取暴利的投机者有机可乘。

(三)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使之成为改革的对象。东南亚金融危机不但使世界经济前景面临挑战,而且还使国际金融体系成为从政府到个人,从决策层到操作层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1.改革的焦点

(1)如何对付当前危机,涉及援助有关国家的方式和力度、救助资金的分摊方式和补充办法。

(2)如何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涉及应改革现有国际机构还是设立新机构,是否应该及如何管理短期资本的流动;如何推进资本账户开放的进程;如何增加国际组织及成员国政策的透明度;如何使私人部门参与防范和解决危机,分担解决危机的成本。

2.改革方案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就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形成了无数种方案,从这些的差异中,可归结为三大流派。

第一个流派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构架基本完善,所要改进的只是推广的问题。按照该流派的观点,处理金融危机的方法不是创建一个新的国际监管规则,而是扩大IMF的资金和实力,使IMF能事实上成为危机的最后贷款人,但这只对愿意采取紧缩措施的国家贷款。这些紧缩措施包括:进一步金融自由化、进一步增强透明度、实施更严厉的破产法以消除道德风险、采取更加审慎的监管规则等。

然而批评者认为:通过推进“西方式”的金融实践制度化,实质是把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体系纳入以北方国家资本、特别是以美国资本为主导的全球金融市场。

第二个流派可称之为“回归布雷顿森林体系”派,建议,设置“托宾税”来控制资本流动。这种国际范围内的资本管制措施可辅以一国范围内或区域范围内的措施来实现。按该流派的某些分析家看来,资本控制不仅仅是要限制套利资本的破坏性流动,或者是为了鼓励长期直接投资资本与长期信贷资本大规模地流入;而且应该把资本管制看作是与贸易限额一样的合法工具。

这一流派的要害是要改革IMF、WTO、世界银行,即朝着承担更多责任,少一些诸如贸易、资本账户自由化的教条,提供给发展中国家更多投票权的方向改变。

该流派的拥护者认为:IMF应是一个能为危机国家创造更大流动性的机构,而不是像七国集团那样,在提供紧急贷款上附加苛刻条件。

第三个流派可称为“反全球化”流派。这种观点认为:发生危机的根源不在于全球投机资本导致了脆弱性,而是发展模式本身存在问题,即将外资与出口看作是经济增长的一对引擎。防止持续性、经常性金融危机的出路是一国经济“反全球化”,应该更多地依赖国内市场与国内资本来源;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以形成地区性保护市场。实行更低利率、更加健康的增长模式,这一模式将降低收入差别、减少环境破坏、更加合理地分配收入、政治的改革能更加促进经济发展。

从上述三种方案来看,反映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上的共同利益和不同利益。就共同利益看,一个相对稳定的世界经济金融环境和一个有利于维护这种环境的国际体制是共同要求。因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提出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要求。

但在如何改革国际货币体系这个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不同的利益。发达国家关心的是:

(1)确保资本输出的自由。

(2)通过国际组织使发展中国家遵守发达国家的标准。

(3)发生危机时减少债权人的损失。

发展中国家关心的是:

(1)资本账户开放应是渐进的、有序的。

(2)应加强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

(3)国际组织应提供充分资金的支持能力。

(4)债权人在资产重组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正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上的不同利益,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路还很长,未来的国际金融市场仍将动荡不安。

【注释】

[1]黄瑞玲:《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制度路径》,载《金融与保险》2004年第3期,第56~5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