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

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

时间:2022-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常规手段,它主要是调节货币供应总量、信用量和一般利率水平,因此,又称为数量工具。货币供应量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一般而言,当中央银行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提高再贴现率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融资成本上升,商业银行必然要相应提高对企业的贷款利率,从而带动整个市场利率的上涨。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常规手段,它主要是调节货币供应总量、信用量和一般利率水平,因此,又称为数量工具。它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机制、再贴现机制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1.法定存款准备金机制的内涵

法定存款准备金(Reserve Requirement)政策工具的运用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规定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数量和货币扩张乘数,从而达到控制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和货币供应量的目的。法定存款准备金通常要求金融机构以在中央银行存款库存现金方式持有。

2.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运行

由于中央银行有权随时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从而使存款准备金政策发展为各国中央银行调控信用和货币供应量的重要的、有力的工具。在中央银行运作中,通常为适应下面两种情况的需要采用此项政策工具,一是当需要大量吸收或补充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时,二是需要对货币政策作重大调整时。

货币供应量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运行机制在于从两个方面同时调节货币供应量:一是通过直接影响商业银行手持超额准备金的数量,从而调节其信用创造能力,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由于法定准备率的变动方向同商业银行现有的超额准备金、市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方向成反比,同市场利率的变动成正比。因此,中央银行可以根据经济的繁荣与衰退,银根松紧的情况来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二是通过改变货币乘数,使货币供应量成倍的收缩或扩张,达到调控目的,这是该政策工具的作用重点。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所以引起信用总量、货币供应量成倍的收缩或扩张。

3.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特点和局限性

(1)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有较强的告示效应。中央银行调整准备金比率的信息是公开的,并立即影响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头寸。因此,调整准备金比率实际上是中央银行的一种有效宣言:“这是我们的政策所采取的方向,我们确确实实是要这样做的”。(2)

(2)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有强制性的影响,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有法律的强制性,一经调整,任何存款性金融机构必须执行。

(3)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对货币供应量有显著的影响效果。由于货币乘数的作用,准备金率微小的变动,都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巨大变化,其政策效果是很强的。

(4)正因为它的效果如此之强,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缺乏应有的灵活性,不能作为一项日常的调节工具,供中央银行频繁地加以运用。只有当中央银行打算大规模地调整货币供给,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改变才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趋势,或部分取消法定存款准备金。如,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在1990年12月和1992年4月取消了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加拿大1992年4月取消了所有两年期以上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瑞士、新西兰、澳大利亚的中央银行也已经完全取消了法定准备金。有的国家甚至采用零法定准备金制度,如,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中央银行允许商业法定准备金的平均余额围绕零水平波动,当法定准备金存款小于零时,只要有可接受的有价证券作足额抵押即可。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不会导致货币乘数失控,因为现金漏损率和超额准备金比率也是决定货币乘数值的重要因素。二是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可降低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提高其竞争力。

(二)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再贴现机制是中央银行最早拥有的货币政策工具,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的前30年,再贴现被认为是中央银行的主要工具。在这期间,英国麦克米伦委员会完全陶醉于贴现的作用,并报告说贴现率“是有效管理货币体系所绝对必要的,是实现这个目标精妙绝伦的工具”(3)

1.再贴现政策的主要内容

再贴现政策是以再贴现业务为基础的。所谓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对中央银行来说,再贴现是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流出的是现实货币,扩大了货币供应量。整个再贴现过程,实质内容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票据买卖和资金让渡。广义的再贴现包括再抵押贷款,但这种再抵押是一种质押关系。

由于再贴现机制的实施过程就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办理信用业务的过程,因此,各国中央银行对此项政策工具的内容都有具体的规定。其主要内容包括:规定再贴现票据的种类、再贴现业务的对象、审查商业银行的再贴现申请、监督商业银行如期偿还中央银行的贷款,以及确定并调整再贴现率。

2.再贴现政策的作用原理

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机制是一种利率价格机制,中央银行在调节商业银行信用时,其基本的操作规则是变动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成本,以影响其借款意愿,达到扩张或紧缩信用的目的。一般而言,当中央银行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提高再贴现率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融资成本上升,商业银行必然要相应提高对企业的贷款利率,从而带动整个市场利率的上涨。这样,借款人就会减少,从而降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积极性,起到紧缩信用,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作用;相反,当中央银行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则降低再贴现率,刺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积极性,以达到扩张信用,增加货币供应的目的。

3.再贴现政策工具的作用与局限性

再贴现政策工具的作用:(1)作为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手段,起“变速箱”的作用。再贴现通过影响金融机构的借贷成本和其存款准备金头寸的增减,间接调节货币供应量,其作用过程是渐进的,不像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那样猛烈。(2)对市场利率产生“告示效应”,它预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走势,从而影响金融机构及社会公众的预期。(3)通过审查再贴现申请时的一些限制条件,设定资金流向,扶持或限制一些产业的发展,达到调整国家产业结构的目的。

再贴现政策的局限性:(1)在实施再贴现政策过程中,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等待的地位。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是否愿意到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或借款,完全由金融机构自己决定。(2)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率,通常只能影响利率的水平,不能改变利率的结构。(3)再贴现工具的弹性较小。再贴现率的频繁调整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性波动,使大众和商业银行无所适从,不宜于中央银行灵活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在西方国家,各国货币当局对再贴现政策作用的大小有不同的估计和看法,但是,对其效用的存在是普遍认同的。

(三)公开市场业务

1.公开市场业务的内涵

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债券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主要是买卖政府证券),用以调节、控制信用和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

2.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机制

当金融市场上资金短缺时,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有价证券,这实际上相当于中央银行向社会投入一笔基础货币,引起信用的扩张,货币供应量的成倍增加。相反,当金融市场上货币过多时,中央银行就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有价证券,以达到回笼基础货币,收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的目的。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实施货币政策的依据是银行系统存在一定量的准备金,而准备金的数量和价格决定着银行吸储和放贷的能力,因此,公开市场业务就可以通过银行系统准备金的增减变化而起作用。

3.公开市场业务的政策效应及其优点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活动的政策效应主要有:(1)调节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银行提供信贷的规模。(2)对直接买卖的那种证券的价格和收益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金融市场上其他证券的价格与收益,调节投资与储蓄。(3)对政府财政收支的影响。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就是向政府提供资金融通的方便。

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1)中央银行运用这一工具是对金融市场进行“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等待”,这一点明显优于再贴现政策。(2)中央银行可以根据每日对金融市场的信息的分析,随时决定买卖证券的种类和规模,不断调整其业务,便于控制业务效果,减轻货币政策实施中给经济带来的波动。这比“一刀切”式地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要优越的多。(3)“告示效应”不明显,具有较高的操作弹性。由于中央银行每天都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大量买卖有价证券,使市场不可能完全了解中央银行的操作意图,这样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试探性操作和迅速进行逆向操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