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内外城市街路导视设计研究现状

国内外城市街路导视设计研究现状

时间:2022-1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美国、法国、英国等欧美国家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城市街路导视大规模建设已经完成,城市街路导视设置基本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在美国,城市街路导视设计极其重视细节处理,对街路导视设计的研究较早,理论体系也相对完善,并把街路导视设计归为城市设计的整体设计研究中。城市街路导视标志的种类有禁令标志、警告标志和指路标志。

一、国外城市街路导视设计研究现状

城市街路导视是构成城市环境的主要内容,是时代都市特征的重要元素之一,是分辨城市环境与生活质量好坏的基本标准。城市街路导视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欧美以及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因为工业化程度较高,经济力量比较强大,在公共设施建设中的投资比较大,城市街路导视的设计水平较高,建设也比较完善;但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城市街路导视设计水平还有待提高,建设还需要不断加强。

世界先进国家有关城市环境建设的新形势不断出现,有关城市街路导视设计的思维方法、理论及实践也不断改变和提高。事实上,美国、法国、英国等欧美国家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城市街路导视大规模建设已经完成,城市街路导视设置基本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在城市街路导视设计与设施设计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保持城市地方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还体现了地方个性和魅力,在制作与设计水平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欧美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中,常能见到根据街道和古老传说、轶事、象征及主题等创作的纪念性雕塑和艺术品,这些都是作为街路标志来体现的,既反映了地方文化特色,也体现了地方个性和魅力,利用当地的动物、植物和图腾作为街路标志的一部分,还可以作为地方性纪念作品。

在美国,城市街路导视设计极其重视细节处理,对街路导视设计的研究较早,理论体系也相对完善,并把街路导视设计归为城市设计的整体设计研究中。在人本主义理论兴起以前,街路导视设计很少关注人,更谈不上人性化设计了。当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心理学派兴起以后,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设计应该以人为核心,为人而设计。

城市管理方面,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各城市在较具统筹性的地区整体规划及开发规章的指导下,通过对成长总类、发展地区、发展时序的管理等手段,在保持开发保护均衡协调的同时,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国推行“城市成长管理”政策, 其中主要内容就有——进行公共设施(包括城市街路导视)的配套开发,实行土地开发许可制度,城市成长管理的重点是对土地开发进行综合管理,首先是要求土地开发项目进行公共设施配套,这些公共设施可以由政府建设,也可以由开发单位负责建设,但必须先行建设或在开发期间配套建设。除非公共设施的服务水准足以提供开发的需要,否则不允许开发,即开发许可必须建立在公共设施承载能力以上。

美国可以说是交通最方便的国家之一,被称为车轮上的国家。最基本的交通工具是飞机和汽车,铁路也很发达,一些大城市的地铁四通八达。各州的交通法规求大同存小异。城市街路导视标志的种类有禁令标志、警告标志和指路标志。在标志的形状、颜色、尺寸、版面信息、边框和照明反光方面都达到统一性,白天和夜晚、晴天与雨天都具有能见性,易于理解,看到后能够迅速反应。美国的街路交通标志比我们国内的多,常用的街路标志大致可以按照标志的颜色和形状分成以下几类:

1.红色八角形的“停车”标志:写有“STOP”的停车标志,通常在车流量不高的十字路口出现,起到了红绿灯的作用,STOP就相当于红灯,当车开到这样的路口,车辆必须“完全停止”,司机观察周围3秒钟后确认路口没有行人及车辆才能启动。这种设计比较简洁,免去红绿灯的繁琐,特别是在车流量不高的路况,行人优先,车辆必须停,行人与车辆都安全得多,因为一般车祸都是发生在十字路口。

2.红色倒正三角的“减速”标志:这种标志通常为红色粗边框,意思是减速并准备停车。倒正三角的“减速”标志有时也与其他图示配合使用,指明减速是因为前方有人行道、障碍或其他原因。

3.长方形的各种提示标志:提示标志一般是黑框白底的长方形,比如限速标志和各种行驶或转弯标志,如果是禁止某个动作就在标志上画个红色的圆并打上红斜杠,这一点与国内标志一致。

4.盾牌形的道路标志:美国的道路网络发达,只要有向导或地图提示你通向目的地的道路编号一般是不会迷路的。这些道路标志一般是盾牌的形状,标有公路编号和所在州名。

在美国交通标志的颜色较多,共有12种,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内容及意义。黄色代表警告,红色代表停下或禁止,蓝色代表指路服务、旅游信息和疏散路线,绿色代表允许通行、方向指令,褐色代表旅游和文化景点指路,橙色代表临时交通控制,黑色和白色代表禁令,荧黄色代表对行人、自行车、校车和学校警告。禁令标志主要运用三种颜色,红色、白色和黑色,红色路牙也表示禁止停靠车辆。在美国夜间开车,不论是否在市区之内,必须亮着车头灯——车前的大灯。

为解决人们在城市中寻路的困难,纽约城市交通中心推出了人行道上的WalkNYC导视系统。首先在唐人街推出,然后在曼哈顿城区中推广,并计划逐步推广建设到纽约的其他区域。这个导视系统项目由Pentagram公司负责,在设计过程中聘请了找路专家、工业设计师、城市规划师共同加入,对WalkNYC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导视地图分为局部放大的地图,还有区域在纽约的位置。地图的设计鼓励大家步行或是采用自行车、公共交通工具。Pentagram公司还专门为此地图设计了一系列的建筑原型和Helvetica DOT 字体。

在法国,巴黎是世界名城,为树立地区新形象,巴黎市政府注重保护其文化遗产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建设在巴黎城市规划中是不容忽视的,在1993年通过了《景观法》,对建筑、城市与风景历史遗产保护区域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巴黎的城市规划十分重视人的需求,在城市公共交通中表现极为明显。巴黎关注城市交通建设,巴黎的交通网络十分完善,飞机、火车、地铁和公共汽车全部联网,铁路直接进入航站口。巴黎提出优先发展公交计划,车次的间隔时间很短,高架环线上车辆虽多,但一般不会堵车,车速很快。

法国巴黎城市街路导视设计合理科学,安全设施和标志标线十分醒目,不仅内容丰富还富有特色。法国不仅道路状况好,更难得的是其交通标志设置在世界上堪称首屈一指,什么地方需要让行,什么路段禁止超车,什么地方道路需要减速,一起都标示得清清楚楚。因为在法国,行人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所以法国人开车非常小心,在转弯处都会停下来左右看,确认没有行人时才开动车辆。更可贵的是在巴黎这样一个世界大都市中,几乎每个交通路口都设有交通指示灯,在远处就有目的地的醒目路标,让远处的司机一目了然,不至于因找路分散注意力而造成事故或堵车。在城市街路上的导视不仅有各种地名、景点、古城、站点以及各种数字,还可以看到一些附在标志上的各种等级道路的编号。这些编号按照规定使用不同的颜色,版面不大但十分显眼。这种信息,科学地提醒人们正在行驶的道路性质、位置,并提供最优先路线的选择方向,最大限度地避免走错路线,避免堵车,以最便捷的行驶路线到达目的地。在环城公路上,除了设置静态的导视牌外还设置很多可变的电子导视牌,上面标有“距下一个出口××分钟”“前方雷达测速”“绕开市中心道路”“前方××公里处发生车祸”等突发事件和交通拥堵状况。因为在环城公路上司机最容易因事先准备不足或情绪急躁而造成事故,及时向司机提供交通信息是减少事故与车辆堵塞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法国的城市街路导视设计不仅内容丰富,还别具一格,就其底板颜色而言,共有七种。绿色——主要用于欧洲高速公路及其编号,与其他欧洲国家一致。蓝色——用于国家高速公路。棕色——主要用于旅游标志和部分高速公路服务性质的标志。白色——用于一般道路的指路标志,高速公路车道指示辅助标志,出口预告辅助标志及警告标志。红色——用于警告性质的提示标志,国家高速公路和一般道路编号。黄色——主要用于机场高速公路及机场服务指示标志,指示候机位置、停车场、旅馆、酒店等,以及有警告性质的标志。黑色——主要用于白底标志的黑图案以及火车站内的重要标志。

法国著名设计师洛伦斯·梅德勒在1987年创立了LM communiquer(洛伦斯·梅德勒传达设计事务所),坚持只为法国的公共领域服务。在为法国巴黎城市规划项目设计导视系统过程中,为了让人们能更容易读懂巴黎,洛伦斯·梅德勒选择与他人合作的方式进行设计,如邀请作家、哲学家、插画家、建筑师、多媒体开发工程师等各行各业的人才就具体项目群策群力,巴黎现在的城市导视设计既符合城市历史文化,又具有时尚感。

近两年,法国艺术家Clet Abraham对交通导视进行了有趣的改造,虽然受到法国当局的多次警告,但他坚持自己的交通改造计划,这些改造让那些疲惫的路人和上班族增添了一丝生活的乐趣。大家认为只要这些装饰不干扰标志要表达信息的准确性就可以。

德国是世界上交通规则和交通标志最规范、交通管理最先进最典范的国家。高速公路几乎不限速,交通事故率很低,这主要取决于完善细致的交通规则和交通标志,科学的交通管理手段和严格的驾考制度。德国的驾考重点正是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驾驶,而非驾车技巧,路考中对违反交通规则采取零容忍,这种严格的制度保证了交通驾驶的安全性。

德国城市交通驾驶与其他国家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先行权。先行权的意思是:除非出现其他标志或红绿灯,不然在这条道路上行驶始终忽略其他路口的车辆,无先行权的车辆必须等待有先行权的车辆走完后方可行驶入道。

先行权标志

在该路口有先行权

无先行权

先行权(路权)是德国交通规则的核心,每个交通参与方都要知道在各种情况下何方有先行权。有红绿灯的路口,一切以红绿灯指示为准则。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要看先行权标志和让行标志,黄色实心竖立的矩形是先行权标志,看到它,就意味着你在这条路上行驶有先行权,不用担心路口会突然出来车,因为其他路口有让行标志。

让行标志,在路口看到这个标志意味着你需要让行,如果不遵守的话很有可能车毁人亡。这个是交通辅助标志,一般放在道路先行权标志和让行标志的下方,代表黑色粗线所示路线内行驶车辆有先行权。

德国的停车场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型的停车场,另一种是城市道路停车场,驶入停车场前会看到路边有清晰的导视牌“Frei”的标志,这是空余车位的意思,而非免费。若停满,则会显示红色的“Besetzt”。

在德国高速公路驾驶,能非常明显地感受到司机的素质:不会随意并线超车,文明礼让,货车永远在最右侧车道行驶。高速公路上也装有固定或流动测速装置,超速的车辆会被处以罚款,一般在城市周边、危险或施工地区会限速80km/h。一些高速公路会限速110km/h~130km/h。还有一些路段会有电子显示屏,随时告知限速情况变更信息,有可能这会儿还是不限速的,下一秒就会变成限速120km/h。不仅如此,在德国一些路段行驶还需要高于一定速度,否则将受到处罚:按德国法律规定,进入高速公路路段,包括匝道后,如果没有其他限速标志,则驾驶速度不得低于80km/h。

英国是街路交通信号灯最早诞生地。1868年12月10日在伦敦议会大厦的广场上,由当时英国机械师德·哈特设计、制造的灯柱高7米,诞生了红绿两色的提灯——煤气交通信号灯。英国的交通标志包括禁令标志、警告标志、指示标志、高速公路标志、干线公路标志、次干线及地方道路标志,其他指示标志和信息标志、施工区标志共九类。标志的颜色包括红、黄、蓝、白、黑、灰、棕、绿、橘红九种。在大型指路标志中有以下几种底色,蓝底白边用于高速公路;绿地白边为干线公路;白底黑边用于一般道路;白底红边用于告示标志;白底绿边用于机场专用,在高速公路终点附近,设有终点标志的同时,在上面附着有限速标志。

在英国,交通规则为左侧行驶,右侧超车,行人在过马路时应先注意礼让右侧来车,以保证过路安全。因此,在一些路口两侧地面上都施画有“LOOK RIGHT”标志,防止人车碰撞。英国交通标志的版面设计既加大了交通信息的数量,又突出了版面色彩的丰富,使人感受到清晰而不累赘,图文并茂,一目了然。英国还有一条交通规定,就是自行车要走机动车道,如果你骑着自行车上了人行道,那么你就会面临众人的指责,严重的还会被罚款。

英国的道路交通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网络,无论多么偏僻的角落,只要有人居住,就会建有平整的高质量的柏油路。路标指示明确,即使外地人初来乍到,驾车也不会迷路。英国人开车都非常快,却很少发生交通事故。这得益于良好的交通秩序和路权意识,此外,就是没有特权车。在主要车道上行驶,司机拥有优先通过的权力,根本不需要避让或顾及支线上的车辆。

在英国的高速公路上,没有一个收费站点,有的只是主要公路上方悬挂的液晶显示屏,不断显示关于前方路况的温馨提示。在公路上看不到交通警察,却到处可见“CCTV IN OPERATION”(中央监控系统运行中)的字样。

在英国城市的市区道路上,绝对是行人优先,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尊重。而行人也绝少利用既有的优待特权,随意横穿道路。在穿越重要道路的人行横道两端均有手控的红绿灯,即使道路上空无一车,行人也要等到“WAIT”提示灯由红变绿,方才快速通过,人人遵守交通规则。而在没有红绿灯的人行横道旁,处处可见人车礼让的情景。

英国大多数城市都引进并实施了交通静化方案,交通静化方案是道路设计中减速技术的总称,即通过道路系统的硬设施(如物理措施等)及软设施(如政策、立法、技术标准等)降低机动车对居民生活质量及环境的负效应,改变鲁莽驾驶为人性化驾驶行为,改变行人及非机动车环境,以期达到交通安全、可居性、安全性。目的在于改变驾驶员对道路的感知,从而使其以适宜的速度驾驶。事实上,交通静化措施主要是通过降低车速等方式来减少穿过居民区等区域的道路交通事故,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在英国,交通静化措施已经体现在道路交通的方方面面,包括小区、商业区乃至公园内。通过实施全面系统的交通静化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道路交通系统安全运行。

英国使用最多的是设置路拱、减速平台、加高交叉路口或其他类似的垂直措施;第二位的是各类缩窄街道宽度的措施。这些措施在次要道路上几乎是随处可见,众多的交叉路口和路段都设置了相应的设施。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众多,故城市的地铁和高层建筑等都得到很快的发展,在城市街路导视方面的设计在全球可占有一席之地,成绩非凡。日本的城市街路导视设计跟其他国家的设计不同,它是一个艺术品,更彰显一种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通过折线缩窄道路宽度

通过路拱设置行人过街设施

双向四车道,中央隔离带较宽,且两旁留有大量的停车用地及行人、自行车通道

(一)导视系统展示方式的多样化设计。在日本的城市中,各种导视系统设计成很多的展示方式,除了常见的悬挂外,还镶嵌在地面上等多种形式。为了强调标志效果,导视系统设计成平面、立体等多种形式,而且视觉距离适中,街路标志设计得很完美,观者可以很舒服地看到它。城市街路导视设计容易让人记住很重要,但是城市街路导视放在什么位置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更重要。另外,街路导视设计也非常重视材料运用的多样化和视觉设置的人性化。除传统的木材、石材、金属等之外,现在的日本都市还采用了一些新型材料作为街头的标志铭牌,如钛合金等材料上喷涂各种不同的色彩,显得相当具有现代感,由于是电镀上色,长时间不会变色,也不需要上油漆维护。同时,在设置导视系统的时候还充分考虑到了人的视觉舒适度,比如标志高度的设置、字体的大小以及地图的比例等,非常人性化。

(二)导视系统标志物颜色区分设计。在日本的城市,通过颜色区分扩大到很多方面,比如东京都厅的电梯,为了提高使用效率,一栋楼的多部电梯被设计成从×楼到×楼的不同楼层,而这些分工后的电梯被设置在大厅地面的不同颜色的线条加以引导,加之主要通道都设有明显的标志牌,来访者可以在大厅很容易地按照地面不同颜色的指示线条直达电梯门口。日本四通八达的地铁线,也使用了这样的颜色区分,在复杂的地铁站内,只需要按照各条线路所特有的颜色指示牌就可以到达该站台。

(三)导视系统标志物的形象性、趣味性设计。有的公共场所考虑到小孩认字不多,往往设计成很有趣味的路标,指示医院的标牌外形往往设计成护士帽;音乐厅的标牌被设计成下面镂空的从高到低的三个观众座位,并加上音乐符号;警察署则用警察的剪影表现,可以让走失的小孩方便地找到出口或者到警察署寻求帮助。在动物园,除了大门口各种动物场馆的位置分布图外,还设置了具体到某动物馆的路标,比如到鸵鸟馆,很有意思地在地上设计鸵鸟走路留下的脚印痕迹,小朋友可以很有兴趣地沿着它们的脚印走到该动物的场馆,还可以仔细观察鸵鸟的脚印是不是和自己刚才跟着走的脚印一样以及鸵鸟的脚长得什么样子。在不知不觉中就培养了孩子们善于观察的好习惯,也增加了对动物的认识。

澳大利亚是英联邦成员国,所以城市道路交通规则都是沿用英国的,司机座在右边,车行的是左边道。澳大利亚的道路使用的是美国的道路标志,巨大的街路导视牌,绿底白字,警告是黄色的、禁止是红色的,而旅游景点指示牌则一律褐色底白字,非常规范。

二、国内城市街路导视设计研究现状

我国在城市街路导视设计方面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虽然城市经济在高速发展,城市街路导视设计在不断改进和变化,但过于庞大的街路交通体系在细节的处理上不尽如人意,对于城市设施构造的细则和规范要求并不严格。直到20世纪人们才开始逐渐重视城市交通导视问题。生活在一座城市中,城市街路导视一直扮演着重要的指挥性角色,如何让这个角色更加人性化、更加实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我国从2009年6月1日全面实施《城市公共交通标志公共汽、电车站牌和路牌》国家标准。2012年10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在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2012年12月2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确定机场巴士、校车、班车可走公交优先车道,而且促进实现公交“一卡通”多城市刷卡。与此同时,城市街路导视设计及公共交通导视设计得到政府、专家、学者和市民的进一步重视。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对于城市街路导视设计的应用研究相对较晚。同样,我国论述城市街路导视系统的书籍较少,多是在探讨广场、商业街道、园林景区、公共艺术等公共环境设施中作为其中一个设施元素出现。国内关于城市街路导视系统的研究与文献近几年才开始增多,围绕的都是宏观意义上的形成、发展,探讨城市街道、价值精神、图形语言、文字信息等方面的问题。而针对某个地区实际问题具体分析方面相对较少,关注的研究成果仍然停留在学术文献,没有将理论化为现实。2009年向帆主编的《导向标示系统设计》一书,较全面地论述了公共交通导视与城市信息构建之间的关系,为我国导视方面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市街路导视设计开始迅猛发展,但是从整体状况来看,做得较好的还是一些经济发达城市,而能从整体规划层面考虑街路导视设计的城市还是微乎其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在拓展,城市街路导视设计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城市街路导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城市街路导视设计还处于实用和经济阶段,缺乏专业化和深入的研究,缺乏与景观共生的整体统一性,缺乏积极的设计规划和引导,依然呈现出无序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街路导视设计必将日益完善,对普通市民来说解决了问路难的问题,但对一些特殊群体来说,利用率却不是很高。我国自1989年4月1日颁布实施《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试行)》以来,在城市道路中,为方便盲人行走修建了盲道,为方便乘轮椅残疾人修建了缘石坡道;建筑物方面,大型公共建筑中修建了许多方便乘轮椅残疾人和老年人从室外进入到室内的坡道,以及方便使用的无障碍设施(楼梯、电梯、电话、洗手间、扶手、轮椅位、客房等)。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看到残障人士到公共场所来,即使见到,也是由家属陪同。调查显示,残疾人导视的专用设施(如盲道、专为坐轮椅者安装的电梯按钮等)被破坏、占用或根本没有的现象极为严重;公交车和地铁换乘不方便,残障人士在使用导视及公共设施时会遇到诸多困难。

香港的公共交通无障碍建设做得非常好,所有路口全部坡化,主要路段人行横道口都装有盲人过街发声指示器,地铁站均设有升降机,并带有盲文的按钮,每列地铁列车都有专门车厢设有轮椅席位,盲道从地上一直铺到地铁站台。香港火车站、地铁、公园、商场,上下全是自动扶梯,简单、方便、舒适。香港多山,许多住宅建在山上,在中环的菏里活有世界上最长的800多米(分段)的上山滚梯,服务于老百姓。在香港乘车使用“八达通”一卡通,火车、巴士、地铁、缆车均可使用,并打9折。还可以用它在超市买报纸、买饮料。上下车一刷即可,用不了一分钟。遍布各车站的自动充值机随时可续钱。车站工作人员帮助老年人、残疾人和回答解决行人的问题。

香港的公共标志非常清楚、明确。每个火车站、地铁站就是一个交通枢纽,每个交通枢纽都有多达十几个出口,与地上的各大著名景点、商店连在一起且中英文说明各一。香港的繁华路口都有地图指南,用词很有意思,标明客人位置时为“阁下在此”。“如果乘坐XX巴士去海洋公园,请迈开你的‘尊腿’向右行约20米换乘XX路”,有顽童轻松调侃的感觉。

目前,我国大中型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的城市街路导视设计已经逐步赶上国际化设计水平,成为了城市中带有标志性特色的一项文化景观和城市门面。国内其他城市的街路导视设计的发展及应用研究尚处在探索期,同长春一样,都需要更大的推动力、更大的发展,需要科技,需要绿色,紧跟历史潮流,与时俱进。在2010年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召开的同时,城市街路导视设计的研究也受到了关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对街路导视设计的研究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城市文化特点,打造城市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正确认识城市街路导视的重要性的同时,把街路导视设计与建筑相融合,以求确立城市的整体形象。使街路导视设计带给人们更加舒适、方便的生活,也是城市风貌最有力的高度概括。

根据总体规划,结合城市街路导视的设置要求,为创造有秩序的街路环境,街路导视要求统一设计,包括设置的位置、色彩和形式等,要与周边的环境相烘托。街路导视牌要采用自然的材料,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街路导视设计以简约为原则,形式上统一,功能上集合的要求。导视牌的设置设计应以人的尺度设计,并考虑形式与整体环境相协调。在道路指示方面,除满足导向需求的功能外,指示设施设计的艺术性和文化性要满足美化环境的要求;道路广场方面的导视设计要体现现代的特征,造型简洁明快,尺度符合人体工程学,色彩醒目,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场馆内的指示要能够提供合理的参观路线和各种服务设施的明确方向;绿地区域的导视设计在生态和材质方面要体现生态、自然的特征,与环境融为一体。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全球总人口将有60%居住于城市,因此,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课题,它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人民休戚相关。作为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展期里,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动的案例。

自20世纪我国工业化迅速发展以来,仅从我国导向系统设计的角度来看,从起步的铜牌和铝牌发展到现如今的电子导视与回归原始的自然形态;再从腐蚀、喷漆、平面染色等传统工艺到铸造、焊接、编织、喷砂工艺等材料多元化的应用,数不胜数……不过,我国城市街路导视设计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照搬照抄、千篇一律的设计状态依然存在于公共设施方面。现在国内城市交通导视设计与建设已引起政府和专家学者乃至普通市民的重视,这已成为城市管理和城市文化建设学界及政府的共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