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筑遗产再利用与大众文化

建筑遗产再利用与大众文化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的建筑发展史成为回顾的焦点之一,历史遗产保护也借此得以普及。在各地举行的庆祝活动中,一些出版物、展览和宣传使普通美国人对历史建筑保护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对于美国历史各个方面的回顾也使保护者的视野有所扩展。例如,国家公园组织发起了一次测绘工作,对象是美国黑人的历史遗迹。作为大众时尚的风向标,相关电视节目的出现表明建筑遗产保护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

5.2.5 建筑遗产再利用与大众文化

70年代,美国民众的历史保护意识有了很大提高。1976年是美国独立两百周年,国庆时候,举行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欢庆与自豪的气氛笼罩全美国。美国的建筑发展史成为回顾的焦点之一,历史遗产保护也借此得以普及。在各地举行的庆祝活动中,一些出版物、展览和宣传使普通美国人对历史建筑保护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对于美国历史各个方面的回顾也使保护者的视野有所扩展。例如,国家公园组织发起了一次测绘工作,对象是美国黑人的历史遗迹。而在此之前,黑人的历史在建筑遗产保护中是看不到的。这反映了在黑人争取种族平等的努力下,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某种改变。

1973年,美国第一次有了历史保护周。同年,在纽约布鲁克林,一份名为《历史住宅期刊》(The Old-House Journal)的杂志开始出版。这是美国最早的一份指导缺少专业技术经验的个人业主对旧建筑进行修复的报刊。[42]

除了这些介绍建筑保护和修复知识的出版物以外,一些保护组织像历史保护国民信托,美国州与地方历史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State and Local History),保护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Preservation Technology)等,都积极地举办一些研讨、培训,并发行刊物,进行历史建筑保护的推广和普及,为社区提供各种咨询服务。通过针对社会草根阶层的推广活动,历史保护已经为很多底层美国民众所接受。甚至在电视上也出现了这一类型的节目,像鲍勃·维拉(Bob Vila)制作的著名节目“老住宅(This Old House)”,向民众介绍历史住宅的修缮与布置。作为大众时尚的风向标,相关电视节目的出现表明建筑遗产保护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图5.17、图5.18)。在这一潮流背后的则是美国日益发展的世俗文化。

img122

图5.17 鲍勃·维拉制作的著名电视节目“老住宅”

img123

图5.18 警察对抗推土机,旧金山的一位警察用手枪阻止拆毁历史建筑

1)建筑遗产再利用与世俗文化的发展

昆西市场的设计者汤普森1963年在《纽约客》的一次采访中谈道:“艺术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必须生活在其中,而不是仅仅去美术馆。像大都会博物馆和林肯中心那样的方式会置艺术和音乐于死地。艺术并非为特殊人群准备的,而应该存在于你做的每一件事情中,在烹调的过程中,在桌上的面包中,在所有事物的日常方式中,上帝知道这些。”几十年过去了,他设计的昆西市场依旧人头涌动,热闹非凡。这一模式后来被汤普森在纽约曼哈顿南港、巴尔的摩内港、华盛顿联合火车站等项目中多次使用。这些地段在再利用之前大多是荒废的内城区,而现在都成为充满活力的、流行的、不分昼夜的聚集地。建筑师摩西·萨夫迪(Moshe Safdie)说道:“这是食物,这是饮食文化,这是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物品的设计,这是对于售卖这些物品的建筑的设计。这是对于设计、生活、城市主义的空前庆祝。他(汤普森)在这方面改造了美国。”[43]

作为一种商业模式,“节日市场”突出的特点就是对大众文化和个人心理的强调,并受到了60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44]

但如果对比之前的历史建筑保护,可以看出,历史建筑和人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某种改变。无论在像弗农冈那样的历史地标还是在像威廉斯堡那样的室外博物馆群中,作为个体的人与代表着历史和权威的建筑物之间,始终不存在平等的关系。历史建筑总是作为一种纪念物(Monu-ment)而存在,成为崇拜的对象。这种纪念物往往是主流文化的代言人,以一种不容置辩的态度诠释着已被权力握有者盖棺论定的历史。另一方面,历史建筑本身又代表了古典艺术,人们将历史建筑作为一种静态艺术品去欣赏,建筑与个体的人之间始终保留一定的距离,与之伴随的是一种超越历史、超越经验的艺术鉴赏标准,无关于日常生活。汉娜·阿伦特写道:“艺术品,是为外观这个唯一的目的而创作。用来鉴定外观的正当标准就是美……为了了解外观,我们首先要在我们自己和物体之间自由地确立一定的距离。”丹尼尔·贝尔著;认为这是美国50年代的文化裁判者所一贯坚持的观念。他写道:“这里我们有了一种希腊人的艺术观。按照这一观点,文化基本上是关照性的。艺术不是生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跟生活恰恰相反,因为生活是短暂的,变化的,而艺术却是永久的。”[45]

但在昆西市场的修复中,人与历史建筑之间的不对等关系和审美距离被打破了,“节日市场”的构想使得历史的宏大叙事被消解和转译,建筑的古典之美成为市民生活的片断和物质消费的背景。市场本身即是世俗生活的表征,而选择昆西市场进行修复也意味着世俗化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历史的消费和全新解读。

历史建筑的这种角色转变自60年代以来形成了一种明显的潮流。这种变化绝非偶然,而是根植于当时美国社会文化的一些趋势之中。

对于美国社会文化来说,六七十年代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期。电影、电视、广告改变了人们的习俗和行为方式;《纽约客》之类的世俗刊物,引领人们的举止、衣着和趣味;《花花公子》不断怂恿男人的性幻想……物质的不断积累和大众消费的增长,促成了整个社会的世俗文化,并对以新教伦理和清教精神为基础的社会传统观念带来了冲击。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认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讲究物质的享乐主义代替了作为社会现实和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新教伦理观。贝尔认为,恰恰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更精确地说是自由市场———导致了其得以产生的价值体系的毁坏[46]

回顾二战之前的美国历史保护运动,那种以清教伦理和市民社会为支撑,以对传统美德的彰显和社会改良为目的的努力,无论是在弗农冈还是在威廉斯堡,荷姆特支抑或旧南会堂,对纪念和教化的追寻中体现了清教伦理和传统价值观,清教主义的财富观提倡劳动和积累,而不是炫耀和享受,洛克菲勒对于威廉斯堡修复工程的资助也体现了这一点。在给查尔斯顿·莫柯里(Charleston Mercury)的信中,安·坎宁安这样写道:“如朝圣般怀着赤诚的爱国之心,然而却被黑色的浓烟和低劣的手段所包围,———钱,只有金钱左右人们的思考。利益,只有利益在驱动人们的心灵和行为。”[47]坎宁安以此表明了她对拜金主义的厌恶和保护弗农冈的动机,然而在物质和消费至上的时日,这种理想得以生存的土壤已经不复存在。

因此,在60年代以来的遗产保护中,基于传统价值观念上的建筑遗产的“意义”发生了改变,在新的社会土壤中,历史建筑的纪念与教化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已被大众文化所消解,保护者们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怀有救世和改良的理想。对个人来说,历史建筑已经不再是一种纪念碑,而更多地成为再利用的对象,人们期望从中得到新的经济价值。而老建筑因其中蕴含的历史趣味和波希米亚情调,成为时尚品位的风向标,也成为大众消费和世俗生活的场所。

有趣的是,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摧毁了自身的道德体系,宣告了历史保护理想时代的终结;然而也正是自由市场成为当代美国历史保护最大的助推器。战后的经济发展和一系列税收政策,使得美国建筑遗产保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那些长期处于保护者视线之外的建筑遗产得到了大量的保护和再利用,形成了都市中丰厚的历史积淀,也造就了村镇中特色的乡土景观。

1853年的弗农冈,安·坎宁安出于对唯利是图的鄙视,对纯洁品德的彰显,以一种理想主义者的姿态完成了对世俗的救赎。一个世纪之后,利益驱动成为建筑遗产保护的推进因素,世俗生活成为后工业社会的集体语言,建筑遗产保护运动不可避免地开始了市场化的进程。

此外,在60年代以后,高雅文化和世俗文化的分野逐渐模糊,美国50年代的文化裁判者所固守的观念被一系列新的艺术形式所消解。在物质消费和世俗文化盛行的时代,波普艺术开始大行其道,装置艺术等新的艺术形式不断出现。而一直作为一种古典艺术品存在的历史建筑不再意味着永恒与不朽,也不再需要艰深的思考和审美的距离。这也使得建筑遗产再利用成为一种流行。

在物质消费和世俗文化中也反映出一种大众化和反权威的倾向。美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之一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曾说道:“美国的最伟大之处在于它开创了最富有的人和最贫穷的人在本质上购买一样的东西的传统。你看电视,看见可口可乐,而且你知道总统喝可乐,利兹·泰勒(Liz Taylor)喝可乐,想一想,你也喝可乐。可乐就是可乐,再多的钱也买不到比角落中的乞丐喝的更好的可乐。所有的可乐都是一样的而且都很好,利兹·泰勒知道这一点,总统知道这一点,乞丐知道这一点,而你也知道。”[48]

通过对路易·康和文丘里的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对待纪念性历史建筑(Monument)的两种观念。

从路易·康二战后为费城所做的规划中,可以看到围绕城市的一系列巨型的圆柱状塔楼,作为停车库,并以此组织交通。而城市中心则是一处巨大的广场,被众多的历史遗迹所簇拥。这种宏伟的场景中,历史建筑的纪念性得到了充分彰显(图5.19)。在路易·康于1956—1957年为费城做规划时,文丘里曾在其事务所工作,并受到康的影响,但在如何对待费城的历史上,文丘里与路易·康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文丘里受到了消费文化,特别是波普艺术的影响。[49]在费城的老年公寓住宅中,文丘里通过墙面上的弧形洞口,入口上方商业式的标志,以及主立面上醒目的电视天线,表明了一种“大众文化”的态度,以此为社会特征和建筑意义作了语义学的注解。通过老年公寓的形象,文丘里将其设计与地域文脉中早已存在的一些红砖建筑和老年住宅,以及业已消失的“老费城”建立了某种联系。这一建筑也可以被理解为对费城以独立厅为中心的城市美化运动的批判和对遭到破坏的社区历史肌理的一种怀念。

img124

图5.19 路易·康为费城所做的规划草图

或许从文丘里为波士顿市政厅所作的一幅著名漫画中我们可以更为明显地看到他对纪念性历史建筑(Monument)的态度(图5.20),一座办公楼上竖立着巨型标牌,“我是纪念物(I Am A Monument)”,文丘里在此表达了对纪念碑化的历史建筑的一种反讽。在传统价值体系中,纪念碑式的历史建筑代表了一种宏大的历史叙事,从根本上来说,这种历史遗产是反生活的,代表着超验、永恒、英雄的辉煌与不容置辩的真实。而建立于传统价值之上的这一场景

img125

图5.20 文丘里为波士顿市政厅所作的漫画

在60年代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世俗生活符号与大众消费文化。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述,破坏者正是市场本身。因而,在1976年的昆西市场,当美国独立战争的见证者“法纽尔厅”被改造成自由市场之时,这一历史建筑的修复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喻言。

2)“阁楼”的演变

谈到60年代美国建筑遗产再利用的发展,就离不开“阁楼”(Loft)现象。60年代,美国的青年艺术家们与布尔乔亚式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如同四处流浪的吉普赛人一样,将破败的阁楼,废旧的仓库作为波希米亚精神的栖居之所。

这种工作和居住混合的空间模式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欧洲,但“阁楼”作为一种特定的居住文化则出现在纽约。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很多贫困的艺术家在纽约租用一些便宜的废弃厂房和仓库。特别是在苏荷区(Soho),铸铁建筑由于采光面积大,室内空间开敞,成为很多轻工业加工厂的首选。二战后,纽约的制造业衰落,苏荷区的工厂大多关闭和外迁,很多艺术家开始进入。早在1953年,当时28岁的艺术家罗伯特·劳斯彻伯(Robert Rauschenberg)以每月10美元租下了曼哈顿的一间阁楼。1960年,波普艺术家詹姆斯·罗森奎斯特(James Rosenquist)也住进了位于曼哈顿的阁楼中,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位于47街的镀银工厂在60年代声名大噪,使阁楼风格受到瞩目。[50]而苏荷区的成功保护则使得这一地区最终成为青年艺术家的圣地。

充满反叛精神,狂放不羁的艺术家们对待历史建筑的方式也是毫无拘束、信手拈来的。日常生活用品、前卫(抑或简陋)的家具和陈设与历史建筑元素自由地拼贴在一起,成为自由精神延展的生活空间,也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趣味。虽然这更像是一种反叛精神的形而上学,但这种傲世鄙俗、前卫粗粝而又不失生活情趣的风格与当时追求优雅安逸,功利而刻板的主流建筑装饰品位大相径庭,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并很快影响到了欧洲的一些城市。

“阁楼”的审美趣味对后来的历史建筑改造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此之前,历史建筑如同古典雕塑一样,被视为独立和完整的艺术品,并需要和生活保持一定距离。即便是在建筑遗产的再利用中,人们也在努力维持一种和谐的历史氛围,力求使其具有一种完型的效果。然而在此,历史建筑成为一种背景元素,那种新旧产生的有趣对比,多元素的拼贴、混搭,和粗粝而不经意的“阁楼”艺术气息影响了日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风格走向。而纽约的格林威治、苏荷区等则成为这种文化的代名词(图5.21、图5.22)。

img126

图5.21 马蒂奥·皮尔萨的寓所,放置于开敞空间的独立浴盆是早期阁楼文化的经典细节

img127

图5.22 青年艺术家们在阁楼内的聚会

可以说伴随这种“阁楼”风格的是一种波希米亚精神,若要追寻这条线索,则可以回顾到20世纪20年代聚集在纽约格林威治村的青年文学家、艺术家,他们反抗美国商业文明和布尔乔亚道德趣味,并与巴黎左岸区流浪艺术家遥相呼应。而在60年代,这种阁楼里住的是激进的、迷惘的或垮掉的年轻诗人、作家和波普艺术家,其背后则是“新左派”思潮和整个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Counter Culture)。

值得注意的是,“阁楼”风格在产生之初是精英的、反叛的,但在随后的时间里却迅速地与世俗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大众的、消费的“新阁楼”风格,并对当今的建筑遗产保护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遗产保护中的文化消费和商业消费。

这种变化的背后是美国社会文化的转变。所以虽然“反文化运动”更多的是一种激进和反叛,甚至放纵,但却在社会文化上有深远影响。美国文化之所以有今天的多元局面,当然有美国社会结构近一二十年变化的原因,但从根源上讲,60年代的社会文化运动是催化剂。“反文化运动”极大地动摇了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打破了文化的雅俗界限,为日后美国的大众消费文化开辟了一条名正言顺的道路。莫里斯·迪克斯坦(Mor-ris Dickstein)认为,谈起60年代文化,不能只看到留长头发的嬉皮士,要看到许多不直接参与运动的人改变了生活方式,与传统的瓦斯普[51]价值观告别。[52]

大卫·布鲁克斯在《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崛起》中写道:“美国知识分子通常与波希米亚文化相容,远离布尔乔亚的陈腐陋习,在精神领域追求‘那些无法被商业文明实现的价值观念’。今天则不同。美国作家不再耻于谈上畅销书榜,替流行杂志写文章也算不得出卖灵魂。知识分子摒弃商业文化的诱惑已经不再受到提倡。梅勒用小说《裸者和死者》(The Naked and The Dead)之畅销证明商业不是艺术的敌人。近年教授们更忙着研究大众文化,麦当娜都成为话题,不要说可口可乐等消费现象了。假如一定要把这些同60年代的影响挂钩,我想60年代的美国文化运动的成就之一是打破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界限。”[53]

布鲁克斯提出,昔日的边缘文化今日已部分融入主流,当年的反文化运动者如今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坚,他们的思维是精英反叛的、生活方式却是市民享乐的。他们成为布尔乔亚和波希米亚的混合体,即所谓“布波族”。为了保持外表的优雅,他们牺牲了波希米亚式的自由精神,并热衷于富于品位的财富消费方式。

强势的消费文化融合了波希米亚精神,昔日的反叛者也成为今日的中产阶级,“阁楼”文化则开始更多地与时尚元素相结合,多了一些精致优雅,少了一些狂放不羁。正如波希米亚格调成为时装界的风尚,当年苏荷区的艺术家工作室也成为高档画廊和时尚品牌的专卖店。在1975年,纽约苏荷区的阁楼租金已经到了一个月平均400美元,与一套三居室公寓的租金不相上下。[54]更重要的变化是,波希米亚式的阁楼风格已经成为消费的对象。发展商们在几乎每一个拥有废弃工业建筑的城市中———包括巴黎、巴塞罗那、柏林、芝加哥、曼彻斯特等———开始建造这种空间并将其商业化。正如沙龙·祖金写道的:“‘艺术家式’的生活习惯已经成为中产阶级的一种文化模式。”[55]

今日,上海的一些工业建筑也被改造成为艺术家工作室、文化传播公司和酒吧。但时过境迁,其中已难寻独立的文化精神,而更多的是市场环境中的文化消费。大多数“创意工场”在波希米亚的外表下难掩刻意与功利;至于今日灯红酒绿的上海“新天地”,则更像是一个物质欲望的加工场。昔日的反叛与独立精神已经成为新一轮房产开发的标签。

【注释】

[1]王旭.美国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马唐草边疆》(Crabgrass Frontier:The Suburban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肯尼思·杰克逊(Kenneth T.Jackson)教授于1985年发表的一部关于美国城市郊区化发展的著作。这部著作的问世,引发了郊区化研究的兴盛,被誉为城市研究史的里程碑。所谓马唐草(Crabgrass),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野草,往往侵害草坪,茎直立或斜生,下部茎节着地便生根,连接成片,蔓延迅速,难以清除。杰克逊用它来贴切地借喻城市郊区的蔓延。

[3] 王旭.美国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 王旭.美国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这一“街道眼(Street Eye)”的理论一经出现,就引起了美国城市规划和建筑界人士的注意。一些人试图将之引为实践标准,甚至还产生了专门的产业和专业领域。奥斯卡·纽曼的经典著作《可防卫空间:通过城市设计预防犯罪》(1972)正是受其启发,并将街道防卫概念拓展到“领域所有权”和由此产生的防卫责任感。

[6]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7] James M.Fitch.Historic Preservation:Curatorial Management of the Built World.New York:McGraw-Hill,1982

[8] James M.Fitch.Historic Preservation:Curatorial Management of the Built World.New York:McGraw-Hill,1982

[9] James M.Fitch.Historic Preservation:Curatorial Management of the Built World.New York:McGraw-Hill,1982

[10]1Btu(英热)=1 055.055 85焦耳

[11] James M.Fitch.Historic Preservation:Curatorial Management of the Built World.New York:McGraw-Hill,1982

[12] James M.Fitch.Historic Preservation:Curatorial Management of the Built World.New York:McGraw-Hill,1982

[13] James M.Fitch.Historic Preservation:Curatorial Management of the Built World.New York:McGraw-Hill,1982

[14] James M.Fitch.Historic Preservation:Curatorial Management of the Built World.New York:McGraw-Hill,1982

[15] James M.Fitch.Historic Preservation:Curatorial Management of the Built World.New York:McGraw-Hill,1982

[16]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的发生与发展.[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3

[17]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的发生与发展.[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3

[18]Francesca Moraci.Waterfront Renewal in the Boston Area

[19]http://www.racematters.org/benjamincthompson.html.

[20]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的发生与发展.[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3

[21]Robert E.Stipe.A Richer Heritage,Historic Preserv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003

[22]Norman Tyler.Historic Preservation,An Introduction to Its History,Principles,and Practice.New York:W.W.Norton &Company,2000

[23]U.S.Advisory Council on Historic Preservation,The Contribution of Historic Preser-vation to Urban Revitalization.Washington D.C.:U.S.GPO,1979

[24] 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史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5] 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史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6]Seminar on Pre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1963:Williamsburg,Va.).Historic Preser-vation Today.Charlottesville: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1966

[27]http://www.cr.nps.gov/hps/tps/standguide/index.htm

[28]http://www.cr.nps.gov/hps/tps/standguide/index.htm

[29]庄锡昌.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30]Norman Williams,Jr.&Edmund H.Kellogg,Frank B.Gilbert:Readings in Historic Preservation,Why?What?How?Piscataway,N.J:Rutgers University.1983

[31]James Marston Fitch.Historic Preservation:Curatorial Management of the Built world.New York:McGraw-Hill,1982

[32]James Marston Fitch.Historic Preservation:Curatorial management of the Built World.New York:McGraw-Hill,1982

[33] Norman Tyler.Historic Preservation,An Introduction to Its History,Principles,and Practice.New York:W.W.Norton &Company,2000

[34] Norman Tyler.Historic Preservation,An Introduction to Its History,Principles,and Practice.New York:W.W.Norton &Company,2000

[35]Norman Tyler,Historic Preservation,An Introduction to Its History,Principles,and Practice.New York:W.W.Norton &Company,2000

[36]Norman Tyler,Historic Preservation,An Introduction to Its History,Principles,and Practice.New York:W.W.Norton &Company,2000

[37]Norman Tyler.Historic Preservation,An Introduction to Its History,Principles,and Practice.New York:W.W.Norton &Company,2000

[38]Robert E.Stipe.A Richer Heritage,Historic Preserv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003

[39] Robert E.Stipe.A Richer Heritage,Historic Preserv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003

[40] Robert E.Stipe.A Richer Heritage,Historic Preserv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003

[41]1997年,马里兰州州长P.N.G.Lendening首先提出了精明增长(Smart Growth)的概念,并在后来被副总统戈尔列为总统竞选纲领中的重要内容。其主要宗旨是:更好地规划土地使用,通过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耦合,使得增长能够达到经济、环境、社会的公平;更好地对老街区、老城镇和老市中心进行保护和再利用,来达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和谐。

[42]Robert E.Stipe.A Richer Heritage,Historic Preserv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003

[43]http://www.racematters.org/benjamincthompson.htm

[44]美国60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批判了传统心理学把人兽性化、非人格化和无个性化的倾向,阐明了动机的巨大作用和层次理论,突出了人的高级需要所具有的更大的价值。其代表人物马斯洛创立了著名的需要层级论,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像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类共有真、善、美、正义、欢乐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目前,人本主义心理学已成为西方心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于建筑领域,特别是美国的商业建筑空间设计有重要的影响。

[45]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5月第一版

[46]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5月第一版

[47]Max Page,Randall Mason.Giving Preservation a History,Histories of Historic Pres-erv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Routledge,2004

[48]http://cn.cl2000.com/history/beida/ysts/ysts3_01.shtml

[49]Stanislaus Von Moos.Penn’s Shadow,Transformation of a Historic Shrine.Harvard Design Magazine,1999,(fall)

[50]马库斯·费尔德(Marcus Field),马克·欧文(Mark Irving)著;李瑞君译.Lofts风格设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51]统治美国的精英阶层被称为“瓦斯普”,WASP,是白种人、盎格鲁-撒克逊和新教徒的缩写。

[52]莫里斯·迪克斯坦著;方晓光译.伊甸园之门———60年代美国文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53]大卫·布鲁克斯著;徐子超译.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崛起.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54]马库斯·费尔德(Marcus Field),马克·欧文(Mark Irving)著;李瑞君译.Lofts风格设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55]Sharon Zukin.Loft Living:Cultural and Capital in Urban Change.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