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时间:2022-10-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比较中日韩纺织产业调整对策,总结国外纺织产业升级的经验与问题,中国与日、韩的共性与差异,为中国纺织产业升级提供借鉴。通过调查问卷实证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前后国外买方与中国纺织产业之间的治理关系,这种治理关系对中国纺织产业升级的影响。通过调查问卷分析金融危机后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意向,及对产业升级的启示。第五章进一步从分析金融危机前后中国纺织产业自身特点的角度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纺织产业冲击的原因。

一、研究方法

本书将试图整合学术界已有的研究范式的长处,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中日韩纺织产业调整对策,总结国外纺织产业升级的经验与问题,中国与日、韩的共性与差异,为中国纺织产业升级提供借鉴。

理论分析法。(1)通过产业组织SCP范式、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和产品内分工理论分析全球价值链垂直分离对产业升级的影响;(2)把全球价值链治理理论和产业升级理论融合,分析全球价值链五种治理对产业升级的影响;(3)运用GVC理论、产业转移理论、托因模式、柯道夫模式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前后中国纺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4)通过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竞争力理论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前后中国纺织产业所遇到的发展障碍

实证分析法。(1)通过计量检验和Eviews软件实证分析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纺织产业升级的途径。(2)通过调查问卷实证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前后国外买方与中国纺织产业之间的治理关系,这种治理关系对中国纺织产业升级的影响。通过调查问卷分析金融危机后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意向,及对产业升级的启示。(3)通过最小二乘法,对生产者服务业和制造业、纺织制造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4)通过具体案例检验相关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二、研究思路与框架

全书共分为九章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章作为以后分析的基础,论述了本书研究的背景、提出了本书研究的主要问题,对纺织产业、金融危机、全球价值链、产业升级等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梳理了相关领域的文献。

第二章对中、日、韩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了世界纺织产业的发展趋势,比较了中国与日本、中国与韩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的背景、措施及问题,由于这些国家与中国的产业发展历程很相似,因此研究它们的产业升级过程对中国纺织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第三章是本书研究的理论基础,本书梳理了所适用的产业升级理论,以期作为促进中国纺织产业升级的理论指导。首先,界定了产业升级的内涵,包括四种水平和四个阶段及可能的升级路径。其次,通过产业组织的传统的结构—行为—绩效(SCP)的分析范式、传统的比较优势模型、产品内分工模型分析了产业链垂直分离下的产业升级问题,拓宽了SCP范式和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视角。把产业组织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全球价值链理论进行了整合。最后,对全球价值链治理理论和产业升级理论进行融合。

第四章分析了金融危机对中国纺织产业的冲击。首先分析了金融危机发展的原因,其次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了金融危机对中国纺织产业的冲击。

第五章进一步从分析金融危机前后中国纺织产业自身特点的角度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纺织产业冲击的原因。首先,分别从国际产业转移的角度、托因模式和柯道夫模式及全球价值链角度判定中国纺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所处的地位。其次,分析金融危机前后中国纺织业和服装业所面临的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从产业组织、产业进出口和产业竞争力分析纺织业在金融危机前后的现状。

金融危机通过何种途径冲击纺织产业的呢? 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通过计量检验和问卷检验两种方法,从全球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出口依存度和治理关系三个角度对金融危机对中国纺织产业升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在分析了金融危机通过垂直分离、出口依存度、治理关系的中间变量影响纺织产业升级后,中国纺织产业升级的具体措施是什么呢?第八章对此进行了分析。第八章从四个角度展开:一是产业升级的微观基础企业升级;二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内容纺织产业集群升级;三是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产业转移;四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生产者服务环节。

最后一章根据前文的分析研究,对中国纺织产业的升级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指出了本书分析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书基本思路如图1-1所示。

图1.1 本书研究的逻辑思路与框架

三、本书的主要工作和创新

本书在总结了金融危机与纺织产业升级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第一,本书深入细致地比较了中日、中韩的纺织产业升级。

通过比较分析,现在的中国与20世纪80年代日本、韩国纺织产业升级时有着相似的国内外背景,如国内工资上涨、巨额贸易顺差、高额的外汇储备、政府政策转向机械电子高科技等新兴产业、本币升值压力巨大、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新兴纺织工业国家的激烈竞争,不得不在此阶段思考转型问题。但是中国的经济实力、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如当时的日本。日本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已完成工业化,早已是发达国家,而当前中国工业化还未完成,还是发展中国家,不仅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而且区域经济发展高度不平衡。日本的工业化是依靠内资企业出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获得贸易顺差的。而中国的贸易顺差很大程度上来自外资企业的加工贸易,中国从中收获的是微薄的加工费。所以,中国还不能放弃低附加值环节。而且中国现在的时代背景已是产业组织垂直分离时代,与日、韩当时的垂直一体化时代的产业升级所适用的理论是不一样的。

日本弱化或放弃非核心价值链,把发展的重心放在设计、研发和品牌创新等高附加值环节上,大力发展技术纺织品、高档面料和时尚产业,完成了对纺织服装产业的改造,成为全球价值链的治理者。韩国在面临升级压力时,实施了产业转移、产业升级的调整措施,本国政府、产业界、企业均对设计、研发和供应链管理等高附加值环节进行了投资,成功地建立了以自己为中心的区域价值链,与欧美国家主导企业形成均衡型关系,顺利地完成了产业升级。中国可以借鉴其升级的经历,对高附加值环节进行有目的的投资,把建立亚洲区域纺织服装品牌及区域产业升级作为切实可行的升级目标。

第二,梳理新背景下产业升级的理论。

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价值链的片断化,使企业的经营模型、产业发展的路径发生了很大改变,经济实践的变化,对以传统对象为研究基础的理论提出了挑战。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本书梳理了所适用的产业升级理论,以期作为促进中国纺织产业升级的理论指导。在理论研究上,借鉴了全球价值链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相关成果。一是界定了产业升级的内涵,包括四种水平和四个阶段及可能的升级路径。二是通过产业组织的传统的结构—行为—绩效(SCP)的分析范式、传统的比较优势模型、产品内分工模型分析了产业链垂直分离下的产业升级问题。三是对全球价值链治理理论和产业升级理论进行融合。

第三,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了金融危机对中国纺织产业的冲击。

主要表现在:(1)纺织业增长速度和利润增加速度大幅下降;(2)出口出现负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外资下降;(4)对东南沿海地区冲击大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5)受冲击比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冲击小;(6)对小企业冲击大于大中型企业。从2010年开始,纺织经济逐渐回归到金融危机前的发展水平。因此,金融危机对中国纺织产业冲击表现在短期影响。进一步,本书分析纺织产业受冲击的原因,通过分析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组织结构和产业竞争力的特点,认为:金融危机期间纺织工业经济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内源于纺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锁定、企业规模小型化、对外依存度大、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建设滞后等内部原因。全球性金融危机和前期结构性政策调整只是外因。所以,要想扭转时下纺织业的发展困境和确保纺织业的持续增长,只有通过继续推进产业升级,提升纺织经济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第四,那么金融危机这个外部因素通过何种渠道对纺织产业升级造成影响呢? 本书通过计量检验和问卷检验进行了分析。选择的中间变量为垂直分离、出口依存度和治理关系,发现:

(1)垂直分离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四个子行业生产率的提高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不同,对纺织业影响最大,其次是化学纤维制造业,再次是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对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影响最小。这说明,向产业的资本密集型生产环节和技术密集型生产环节延伸,能从全球价值链的垂直分离中获得更多的收益。这从实证角度证明了纺织产业高端环节发展滞后不利于从全球价值链中获得更多租金。

(2)本书运用中国工业34个行业的数据和15个省市的数据对金融危机对行业增加值增加率和区域增加值变动率的变动作了计量检验,研究的结论是出口依存度越高的行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越大;出口依存度越高的省份,金融危机对其的负面影响越大。而其中的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四个纺织子行业的出口依存度分别是40.5、38.6、31.5和10.3,在34个行业出口依存度的位次分别是第四、第五、第十一和第十九位,所以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受到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纺织业,最后是纤维制造业。所以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外向度高,另一方面,东部纺织业受冲击大于中西部也可以用出口依存度的不同来解释。因此,经济高度依赖外需是危险的。

(3)本书先后发放和回收了300多份问卷进行问卷调研,分析金融危机对纺织企业GVC治理关系的影响,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纺织企业升级的影响。从问卷的结果看:被调查的企业多数从事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自2010年以来,经营状况开始好转,大部分较大负荷运营;金融危机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突出表现在订单减少和利润减少;对外销的企业影响较大,对内销的企业影响较小,这从问卷角度证实了上述计量检验;金融危机加速了企业功能升级进程;金融危机强化了俘获型治理关系,同时也强化了关系型治理关系;而对企业升级和创建品牌来说企业普遍认为最缺乏的是人才、设计和创意及品牌运营。

第五,在分析了金融危机通过垂直分离、出口依存度、治理关系的中间变量影响纺织产业升级后。中国纺织产业升级的具体措施是什么呢?本书从四个角度进行展开:一是产业升级的微观基础企业升级;二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内容纺织产业集群升级;三是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产业转移;四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生产者服务环节。每一个部分本书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方法包括理论分析、案例分析和问卷调研。结论是:

(1)产业转移的研究表明,在模型的假设下,东部地区工资率的相对上升,资本回报率的下降,将会导致产业链一部分环节向中西部转移,东部地区所从事的环节减少,两个地区均向产业链更高环节攀升。而问卷调查却表明如果原料来源在本地,东部企业更多愿意在本省市发展。东部地区纺织企业如向外转移则对转移地“原料的供应”“技术人才的可获得性”“劳动力的可获得性”及“政府政策/优惠条件”十分重视。所以尽管当前我国确实客观上存在着产业区域转移的趋势,但这种转移趋势,实际上也会面临各种外生因素如生产要素的极化式聚集、产业集聚效应、西部较高的运输成本、社会治安和政府的行政效率等因素的制约,呈现出区域产业转移的黏性。因此,中西部地区除了保持本身资源优势外,还须加强引进先进人才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给东部纺织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和政治环境。

(2)企业竞争战略研究表明,在产业组织垂直分离趋势下,企业竞争战略应从原来注重企业内部治理,到注重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所处价值链的协调能力的培养上。

(3)产业集群升级的研究。全球生产网络一方面有利于集群升级,另一方面也会把发展中国家集群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进而阻碍集群的进一步升级。那么参与全球生产网络是否有利于产业集群的持续升级,则主要取决于集群中企业自身的知识基础、努力强度和集群的知识扩散机制。企业的知识基础好,努力强度大,就容易缩小与发达国家企业的知识差距,竞争力得到提升;同时,集群内有良好的社会信任基础,知识容易扩散,集群更容易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升级。

(4)通过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纺织服装产业有促进作用。时尚产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时尚产业可以带动纺织制造业的升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本书分析了时尚产业组织特点,时尚产业具有产品需要弹性小,观念价值大,具有垄断竞争甚至寡头垄断的特点。国内发展时尚产业在风格、设计、品牌营销能力和产业链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因此通过企业的差异化战略,强化创意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的良性互动,培育、鼓励专业时尚媒体的发展,健全时尚产业链发展的协调机制,来更好地发展时尚产业。

总之,本书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等相关成果,从全球产业链的“分”(垂直分离)与“合”(产业链治理)两个视角系统研究产业升级问题;运用文献研究、统计调研、问卷调研、实地访谈等多种经验研究和计量研究方法,对现实材料和数据加以科学分析而凸显其研究的实证;基于对国际经验、前沿理论和中国实践的分析而凸显其研究的前瞻;从产业组织垂直分离角度、产业价值链部分环节转移的角度、知识扩散和知识吸收的角度、经济学角度分别分析了纺织产业升级的四个方面——企业升级、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产业集群升级和时尚产业发展,在学术上做了一些具体的创新(见下面的“四、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可以认为,本书是我国近年来对于中国纺织产业升级问题研究中一次颇为系统、实证、前瞻、策论的研究活动的总结。

四、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本书的学术价值在于,从理论上对以下几个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剖析:

1.金融危机时期所适用的产业升级理论。中国现在的时代背景是产业组织垂直分离时代,与日、韩当时的垂直一体化时代的产业升级所适用的理论是不一样的。本书运用了全球价值链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相关成果,分析了产业组织垂直分离下的产业升级理论,进一步拓展了产业升级的研究视角。

2.从企业竞争战略角度分析了企业升级问题。企业竞争战略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是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微观基础。从产业组织垂直分离和竞争战略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企业竞争战略的文献比较缺乏。本书从产业组织的垂直一体化向垂直分离转变趋势的角度,拓展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研究。

3.当前,从产业价值链部分环节转移的角度,对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比较薄弱,本书通过建立东部—西部要素结构变动模型,从产业价值链部分环节转移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区域要素禀赋不同的情况下,产业区域转移和产业升级问题,丰富了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理论,并从问卷的角度进行了实证检验。

4.现有的有关产业集群升级的文献对集群内部知识扩散的黑箱的分析有待深入,本书从知识扩散和知识吸收的角度分析全球生产体系下发展中国家集群升级问题,把集群外部知识源、企业吸收能力和集群企业之间交互作用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5.时尚产业是带动纺织产业升级的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国国内对时尚产业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理论研究尚不成熟,特别是经济学的研究非常缺乏。本书运用经济学的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了时尚产业的特点;通过托因模型和柯道夫模式分析了时尚中心形成的理论基础。

在实践应用上,通过研究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纺织产业升级的困境和对策,对于纺织产业振兴规划的有效实施和纺织企业在新背景下的转型升级起到指导作用;对于中国通过产业升级、调整结构来应对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