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体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体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时间:2022-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管理民主”,是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具体化,新农村建设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体现广大农民的广泛参与。发展以各个年龄段农村人口为对象,以提高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以及服务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目的农村体育,无疑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综上所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大力发展农村体育既有利于促进广大农民的身心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和农业问题一直关系到经济发展、国民素质、社会稳定和国家富强。所以“三农”问题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大事。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47亿人,其中城镇人口所占比例为51.27%,农村人口为48.73%。农村人口仍然占据着我国人口的重要比重。“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可见一斑。所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有别于传统的农村概念与认知理念,它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和根本目的。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表现为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成果,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农村学校的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能够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使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便利。四是培育新型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守纪律的新型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价值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可以说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尤其在各种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发展观念互相冲击、碰撞之际,文化的特质更显示出“硬实力”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是以高度的文明和崇高的道德构筑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提高人的素质和锤炼人的意志。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将对农民群众的道德风尚、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对于转变农村落后的、不健康的生活观念,排斥黄、赌、毒等庸俗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优化社会环境、促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我国致力推进的目标。所谓“生产发展”,就是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开辟各种渠道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生活宽裕”,就是要让农民生活富裕起来,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尽快实现小康社会。“乡风文明”,就是要建立以中国传统美德为基础,以团结互助、和睦友爱、诚实守信为核心,以积极、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为内容的农村精神文明新风尚。“村容整洁”,是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它必须以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生活宽裕为前提,绝不能以加重农民生活负担为代价。“管理民主”,是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具体化,新农村建设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体现广大农民的广泛参与。这五个方面的内涵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容分割的一个整体。“发展生产”与“生活宽裕”是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两个主轴。同样,农村物质文明建设也不能脱离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体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具有强健体魄、娱乐身心、陶冶情操、磨练意志、振奋精神、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发展以各个年龄段农村人口为对象,以提高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以及服务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目的农村体育,无疑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

1.移风易俗,展示良好的精神风貌

农村的贫困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落后,也是文化上的贫穷。在广大农村地区,传统的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封建迷信在有些地方滋生泛滥,低俗文化乘虚而入,占据着人们的精神家园。由于愚昧无知而迷恋于“黄、赌、毒”等丑恶现象以及从事非法宗教活动的乡村村民已不在少数。造成农村文化贫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社会方面的,也有农民自身的原因……,但其中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缺失。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刘运来同志的一席话令人深思“正是由于农村文体事业的相对落后,导致一些封建腐朽思想容易乘虚而入,聚众赌博的现象时有发生,滋生许多不安定因素”。农村文体事业发展的滞后必然导致农村精神文化的没落,取而代之的是低俗文化的侵袭和肆虐。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是以文明和道德作用于人的,并通过作用于人而作用于全社会,它对人们遵守游戏规则、培养团队意识以及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的建议,为农村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对于引导农民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突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的科学内涵,能够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将对农民群众的道德风尚、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转变农村落后的不健康的生活观念,优化社会环境、促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农村体育的开展不仅能够增强农民的体质和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它能向人们展示一种积极的生活哲学和处世态度,为新农村建设和新农民的成长给予宝贵的文化滋养,从而抵制农村“贫困文化”现象带来的不利影响。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广大农民潜移默化地受到体育自身蕴涵的竞争意识和拼博精神的熏陶,有利于培养其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人格魅力,塑造一种不卑不亢、不屈不挠、不断进取的心理品质,促进其积极健康地适应社会,藉此防止和削弱贫困文化的影响。综上所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大力发展农村体育既有利于促进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也为造就新型农民提供了健康文明的文化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2. 强身健体,减少家庭的经济负担

体育作为社会事业的构成和锻炼身体的重要手段,特别是20世纪后期,其重要性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并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主要作为实现小康的内容,服务于建设小康社会,为20世纪末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这种背景下,党的十六大把全民健身体系的构建作为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这是党中央又一次从实现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的高度肯定了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尚不够完善的今天,农村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依然是广大农民所头疼和无奈的事情,这些都不可避免地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农村,体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增强躯体的免疫力,减少农村居民的患病率,使他们不生病、少生病,从而减少医疗开支,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以一种隐性的方式产生显著而持久的社会效益。从这点看来,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和发展农村经济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契合,是相互促进、共生互赢的关系。在农村广泛开展的一些体育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跳绳、担砖、挖坑、拔河、摔跤、挑水、骑自行车、踢毽子等,活动规则简单,场地设施要求不高,群众基础好,易于开展,这些活动对强壮筋骨、增强体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治未病的一剂“良药”。同时,也能够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使他们远离“黄、赌、毒”,可谓是一举多得。

3. 促进交流,加强邻里的和谐关系

邻里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千百年来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深受统治者和广大人民的重视与推崇,古语有“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的论述;俗语中也有“好邻居,赛金宝”、“远亲不如近邻”的说法,都强调了邻里关系和谐的重要性。良好的邻里关系往往是创造和谐家园与优质生活环境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衡量现代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良好道德风尚和精神导引的切实体现。创建文明和睦的邻里关系,是新时期对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要求。农民是农村建设和发展的主干力量,邻里关系是农民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农村的整体风貌和良好社会秩序的维护与稳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和睦的邻里关系。因此,理顺邻里关系对于实现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和睦共处显得尤为重要。邻里和谐能够加强村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互通有无、相互帮助,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民风和温馨和谐、健康向上的社会道德风尚,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目标之一,而邻里和谐不仅是群众安居乐业的前提,更是实现乡风文明的重要内容。目前农村的邻里关系表现出淡化、不和谐的一面。一是邻里关系冷淡。一些村民生活富裕后,率先整修房屋筑高围墙,在围墙上植入玻璃碴、铁丝网等防护设施,空间距离的加大造成邻里之间心理上的隔阂,阻断了相互之间的交往,使邻里关系变得淡漠,感情疏远;二是邻里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明显增多。邻里之间矛盾和冲突的焦点主要涉及宅基地、田间地角的归属和以家族势力为主体对公共职位的争夺问题,一旦发生纠纷,邻里之间发生吵架、打架甚至对簿公堂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这些表现都使原本基础脆弱的邻里关系进一步恶化。要改变这种现状,除了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管理外,体育也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桥梁,可以充分发挥其催化剂和凝聚力的作用。通过组织、参与比赛,能够增进村民间的友谊,拉近距离,通过言语的交流化解矛盾与纠纷。新农村开展的踩气球、绑腿跑、背媳妇、裹粽子等活动……让居民们一起运动,一起娱乐,一起享受生活的乐趣,这对改善邻里关系、理顺情绪、凝聚民心,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产生了切实有效的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