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家书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农家书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由此可见,农家书屋其实就是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形式之一。因此,农家书屋会对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发挥重要的作用。
农家书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_农家书屋的建设与管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由此可见,农家书屋其实就是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形式之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农家书屋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农家书屋具有覆盖面广、受益者众多等优势。作为国家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落后的文化基础设施的一项利民工程,农家书屋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现代社会中,信息是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化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起点,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结构、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因此,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002年,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通过了《因特网宣言》,其中强调了图书馆的网络服务功能:“全球因特网使全世界的所有个人和社区,不论是最小和最偏远的村庄,还是最大的城市,都拥有了平等机会去获取信息。”由此可见,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服务机构,它的存在也为需要获取信息的人们提供了方便、指导和帮助。对于消除“数字鸿沟”,该宣言提到:“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机构同时也有责任服务于社区所有成员,不受到年龄、种族、宗教、国籍、文化、政治派别、身体的或其他残障、性别或性别取向,或其他任何状况的影响。”

2003年底,在召开的“信息社会首脑会议”上,欧洲委员会部长理事会发表了一份政治声明,称“我们相信,公平获得信息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在一个以信息为基础的世界,信息必然被视为人类平衡发展的一项基本资源,每个人都能够取得”。“我们同意,应该在图书馆、教育机构、公共行政机构或其他公共场所设立接入点,让公民可以廉价或免费接入因特网,并有足够能力向使用者提供协助。我们将使公共图书馆适合数字时代的需要”。

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家书屋作为新形式的农村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信息资源服务于农村信息化建设,并通过因特网的接入端口,使农村和外界信息世界相联系。因此,农家书屋会对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促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一个知识快速增长的时代。在19世纪初,人类的知识还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但到了20世纪初,这一速度变成每10年翻一番。20世纪80年代,人类的知识每三年翻一番。而到20世纪末,人类文明发展的前4900年所积累的文献资料还没有现在1年的文献资料多。进入21世纪,知识老化速度不断加快,知识在经济、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为了适应社会,胜任自己的工作,人们延长了自己的学习时间,也有人提出了“终身学习”的口号。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重创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在新时期,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新形式农村图书馆的农家书屋是农民读书学文化最方便的地方,是宣传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方针、法律法规和社会风尚的重要场所。

农家书屋具有较丰富的信息资源,通过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引导农民群众多读书、读好书,强化农民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农民在自律和他律中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维护农村的稳定,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智力保证。

1.农家书屋能够改善农民的读书条件,有利于培养新型农民

从现实情况看,农村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是农村文化事业最薄弱的环节,农民看书难、买书难、借书难的问题相当突出,广大农民迫切需要依靠科学文化知识改变命运。因此,农家书屋要建在最基层,并且免费为农民提供看书、读报的条件,从而拉近科学文化知识与农民的距离,使广大农民群众足不出村就可以了解到很多新的文化科学知识。由此可见,农家书屋工程可以解决农民看书难、借书难的问题,是培养新型农民、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新型农民是相对于传统农民而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存方式,养成了中国农民这样一些特点:勤劳、朴实、忍辱负重、逆来顺受、保守与短视、拒绝冒险、散漫、缺乏组织性等,这与市场经济、现代化是格格不入的。因此,改变传统落后的观念,培养新型农民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尚未建立农家书屋的乡村,农民群众都希望尽快把农家书屋建起来并长期坚持下去;已建有农家书屋地方的村民,也希望农家书屋能更多地补充、更新图书,让他们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一代“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有望在农家书屋的书香熏陶下茁壮成长。

2.农家书屋有利于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书籍、报刊、电影、电视是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对农民群众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和科学文化素质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是农民群众应当享有的基本文化权益。农家书屋能为农民提供优秀的影视作品和各种文学作品,以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阵地,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满足广大农民文化生活的需求。农家书屋如同村民共有的书房,为广大农村带来了书香气息,提升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品位,把农民由牌桌、麻将桌拉向了书桌,有力地推动了文明村风建设。

可以说,农家书屋工程的实施是现阶段政府以最少的投入改变农村文化生活面貌,破解农村文化“四难”问题的重要举措,为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找到一个突破口。在农家书屋的实施过程中,这种成功例子有许多:江苏省杨舍镇南庄村农家书屋位于杨舍镇南城农民集中居住区,小区占地面积2Ʊ226平方公里,有600多农户,3000余人,小区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河道贯穿流通,极具江南水乡特色。2007年建成了村农家书屋,平均日接待读者和观众达80人次以上,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真正成为“书迷的大书房、戏迷的小乐园”。

南庄村农家书屋坚持“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和全心全意为小区农民服务的理念,注重农家书屋长效管理和管理员队伍建设,制定并出台了农家书屋各功能室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职责,添置了涉及农业、农民、农村“三农”有关的图书,现有图书22大类1万余册,同时还以每年不低于50%的数量进行更新。在共享工程建设上,还专门设立了信息查阅室,配备电脑8台,与市图书馆实行了图书借阅、资源共享对接,免费向村民开放。同时改扩建了文化资源播放室,面积100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人观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3名大学生村官为管理员,尽可能地根据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做到人尽其才,各司其职。注重再培养和再教育,积极安排他们参加管理员培训班学习,为农家书屋管好、用好打下基础。南庄村农家书屋自开放以来一直实行全免费、全开放式的借阅管理模式,通过多类型、多层次的服务方式,为读者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

3.农家书屋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和文化教育水平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在教育。教育就是利用各种知识信息资源,使人们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和提高。教育是实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农村地区由于教育水平低,打架斗殴现象较为严重,并且在目前我国的犯罪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包括在外打工人口)。因此,农家书屋里丰富的信息资源对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实现农村奔小康目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促进农业科技扎根农村和科技兴农

我国各级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时常开展此类活动。但这些活动往往是“一阵风”式的,无法实现经常化,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效果甚微,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让农业科技扎根农村的问题。在我国农村地区传统的耕种理念中,只要在干旱时浇水,缺肥时补肥,庄稼就能有好的收成。然而,对于增施何种肥料却没有明确的认识。农业专家解释,错误的施肥,也是延误对于农作物生长需求元素的供给。在许多地区农家书屋建成之后,大量农民通过阅读农家书屋配有的各类农业科技类图书,把农业科技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了生产活动中的很多技术问题。

农家书屋开展的图书借阅也转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过去不少地方农民思想保守,习惯于种植传统的粮食作物。农家书屋建立后,一些科技示范户和具有初等文化知识的农民可以方便地到农家书屋借书,从农业科技图书中得到启发,掌握先进的种养殖技术,如建立蔬菜大棚等,从原来传统的农业生产走向依靠科学技术发家致富的道路。例如,吉林省双辽市卧虎镇农家书屋,随着各地春耕一天天临近,越来越多的农民来到农家书屋取“春耕经”,很多人也把农家书屋称为备耕“参谋部”。在卧虎镇农家书屋,前来“取经”的农民关注最多的就是如何应对春旱、选择什么样的种子、如何科学施肥等备春耕的问题。在这里,一些农民相互交流备耕经验,很多人都随身带了一个笔记本,记录着相关知识。对在书上查不到的问题,管理员就把它们汇总起来,等县里的科技备耕服务组下乡时统一向专家咨询。

(四)保障农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

农家书屋建设还是保证农村居民权利、保障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农家书屋建设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要。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服务。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乡差距较大,众多的公共服务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明显失衡。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尽快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阶段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所在。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心“沉”入农村是必然的趋势。农家书屋工程,正是政府提供的文化服务加速向农村、“文化洼地”集聚的重大创新,是保障农民具有公平的阅读权利、维护社会公平的典型之举。

(五)农家书屋能更好地为留守儿童提供服务

农家书屋处于农村之中,不但具有学习资源上的优势,更具有地域方面的优势,是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基地,是农村学校的有益补充,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中具有其他机构所无法替代的优势。

首先,农家书屋具有显著的资源优势。在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文化信息资源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与农村小学资料相比,农家书屋图书资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既有纸质载体的图书、报刊,还有非纸质载体的音像电子产品等多种载体形式的文献资料,特别是中国农家书屋网络的建成与开通,更是充实了农家书屋的资源优势,为前来学习的留守儿童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例如,江苏省太仓市的浏河镇张桥村农家书屋,在暑假期间会免费向本村中小学生开放。该村农家书屋的藏书包括农业科技、农村医疗卫生、农村普法、文化教育、少儿读物及中外名著等近百个品种。为了让广大中小学生能够在暑期看得上书,看上适合自己兴趣的好书,农家书屋有关人员还专门购买了2000册适合农村小学生阅读的各类书籍,并调整出两间办公室作为阅览室,添置了空调,为孩子们创造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除此之外,在暑假期间全镇还将通过举办中小学生知识竞赛、有奖征文等形式带动、引导学生走进书屋读书,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充实的假期。

其次,农家书屋具有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服务的优势。农家书屋是广大农村留守儿童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贮藏库,具有方便、有效地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服务的优势,主要表现为:首先是学习时间的灵活性。农家书屋充足的开放时间,为留守儿童提供了灵活多样的学习条件;无论是上课前或下课后,无论是星期一到星期五或星期六、星期日,无论是暑假或寒假,只要是留守儿童需要,农家书屋都可为他们提供服务,永远是他们学习、成长的场所和乐园。其次是学习过程的自主性。每一所学校在启动教学工作之前,都已按各自的办学目标和要求制定出一整套较为具体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具体实施方案。所有参加学习的学生只能服从学校的安排,被动地接受学习和教育,缺少学习选择上的自主性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而农家书屋却无此限制,留守儿童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爱好,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规划学习进程、制定学习方案、安排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而且来农家书屋学习也不用考试,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再次,是对象的平等性。来农家书屋学习的儿童,都有在农家书屋平等地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权利,不分年龄、性别、学识水平、贫富和社会地位等,对前来学习的儿童提供平等的服务,每个留守儿童都可以在农家书屋获得平等的学习权利,享受平等的服务待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