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构建国际环境秩序中的共识

构建国际环境秩序中的共识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也正因如此,在保护和治理环境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在国际社会中出现“白搭车”现象,近而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公共的悲剧”。尽管如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影响,人类对其已经开始了深入研究。对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国际社会已形成共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过度消耗化石能源所导致的全球气候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气候变暖和其他因素综合作用对全球生态系统将造成不可恢复的影响。

构建国际环境秩序中的共识[1]

尹晓亮

环境气候因为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等公共性产品的特点,所以其具有极强的外部性(externality)效应,即我对一定量的“气候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对气候同量的消费,也不会排除其他人同时对环境气候的消费。因此,环境气候不同于私人产品,私人产品一般是“占有人”才可消费,即谁付款谁受益。也正因如此,在保护和治理环境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在国际社会中出现“白搭车”现象,近而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公共的悲剧”。尽管如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影响,人类对其已经开始了深入研究。

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主要有两个标志性文本:一是,2006年10月英国发布的《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该报告对全球变暖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估[2]:二是,2007年2月至11月,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陆续发布的《第4次评估报告》[3],该报告为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更有力的科学依据。《第4次评估报告》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252位学者,近5年努力的基础上,于2007年初完成定稿。其SPM[4]于2007年4月30日至5月4日,在泰国的曼谷经过IPCC180各成员国政府代表逐行审议并通过。[5]上述文件标志着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在认知上达成共识,其认知共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温室效应的负面影响

对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国际社会已形成共识。地球表面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太阳辐射(可见光)抵达地球后,使地球受热。太阳表面的温度约6000摄氏度,但地球表面的温度只约15摄氏度,虽然两者温差很大,但如太阳一样,地球也会释放辐射。地球表面温度较低,发出的辐射波段较长(红外线),肉眼看不见,但仍可将热量散射回太空,令地球冷却。如果地球受热和冷却的程度相约,地球的长期平均温度就会保持大致不变。[6]温室有两个特点:温度较室外高、不散热。[7]

假若没有大气层,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不会是现在的约14.5℃,而是十分低的-18℃左右。这温度上的差别是由于一类名为温室气体所引致。空气中的温室气体例如二氧化碳会阻碍地球将热量射回太空。温室气体会吸收部分地球释放的红外线,然后再释放红外线,将部分热量射回太空,但亦有部分热量射回地球,形成所谓温室效应。因此,如果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加,地面吸收的辐射能量会比以前多,地球的气温就会上升。[8]

二、气候变化与工业化间的关系

IPCC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存续发展的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过度消耗化石能源所导致的全球气候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的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第四次评估报告的最新研究发现[9],受人类活动影响,全球大气C02、CH4及N2O的浓度自1750年起急剧上升,现在的浓度已大幅超越工业革命前数千年经冰芯推算的浓度水平(参见图1)。全球CO2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使用石化燃料及改变土地用途有关,而CH4及N2O的增加则与农业有关。[10]

图1 全球大气C02、CH4及N2O的浓度的变化示意图

注:图中显示由冰芯量度(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研究)及大气样本量度(红线)的结果。大图的右轴显示对应的辐射强迫力。
资料来源: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转引自香港天文台官方网站。

三、全球变暖带来海平面上升

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会减少红外线辐射到太空外,地球的气候因此需要转变来使吸收和释放辐射的分量达至新的平衡。该转变可包括全球性的地球表面及大气低层变暖,因为这样可以将过剩的辐射排放。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曾在第三份评估报告估计全球的地面平均气温会在2100年上升1.4至5.8摄氏度。[11]

事实上,人类在过去100年的时间里(1906—2005年),世界平均气温约上升0.74摄氏度,20世纪海平面上升了17cm,全球范围冰川面积大幅度消融,2005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达379mg/kg,是工业革命以前浓度的1.4倍(280mg/kg),为65万年来最高,如图2所示。

图2 气候、海平面及北半球积雪面积的变化(1906—2005)

资料来源:根据IPCC全球气候第四次评估报告书工作组报告书编制而成。

四、气候变暖对人类未来造成的危害

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水资源时空分布失衡的矛盾更加突出,部分地区旱者愈旱、涝者越涝。气候变暖和其他因素综合作用对全球生态系统将造成不可恢复的影响。[12]此外,对人类也有潜在的影响。具体参见表1。

表1 全球气温变暖对生态的主要影响

注:图中黑线连结影响,虚线显示影响随气温上升而持续。文字的最左边表示影响的大约初始温度。
资料来源: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转引自:香港天文台官方网站。

五、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认知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人类存续的路径选择。美欧日等国较早对低碳经济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细致研究,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通过制定“发展低碳经济”的计划和政策,以谋求向“低碳经济”转型。

2007年12月,美国参议院环境与公共工程委员会以11票对8票的结果,通过了一项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法案——《美国气候安全法》(《利伯曼—沃纳法》)。[13]2009年5月21日,美国又通过《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14]即HR2454号法案,该法案设定了美国的碳减排目标、碳排放总量以及管制与交易体系。

英国为创建一个低碳经济体国家,采取了把“市场体系和政策机制”相互充实的策略,从建立自由化和有竞争优势的市场、建立碳排放量交易市场、推行相关标准和条例、利用可再生能源这四个方面推进实施。[15]2003年2月英国发表了题为《英国政府未来的能源——创建一个低碳经济体》的白皮书。2007年3月,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减排目标写进法律上的国家。[16]

意大利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包括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绿色证书”制度、“2015法案”中的能源一揽子计划以及能源效率行动计划等。[17]

2007年欧盟理事会决定在国际协定框架下至2020年欧盟及其成员国减少发达国家GHG排放的30%,通过“欧盟气体排放指标交易机制(EU ETS)”与1990年水平相比至少减排20%。[18]

在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比邻而居、能源匮乏的日本,与欧美制定的“低碳经济”计划有所不同,而是制定了包括“低碳经济”在内的“全面构建低碳型社会”的战略规划。日本2007年6月,通过《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19],正式将构建低碳社会作为到2050年的发展目标。2008年5月,日本环境省以国立环境研究所等机构公布的《构建低碳社会的12方略》[20]为基础进行了充分讨论,进一步完善了“全面构建低碳社会”的行动路径和政策设计。同月,综合科学技术会议发表了《环境能源技术革新计划》。[21]在上述基础上,2008年7月25日,日本政府正式公布了《构筑低碳社会行动计划》。[22]

综上所述,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不仅赠予人类福祉和享受,而且也带来了诸多难以规避的风险和挑战。在全球化环境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当前都面临着因人类过度开发及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导致的“慢性”全球气候变化危机。气候变化危机一旦到达积重难返之时,将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因此,人类亟须达成构建“全球环境秩序”的共识和共同行动,以期规避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诸多风险。然而,国际社会虽然对上述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有了共识,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形成了共识,但是却未能顺利地驱动共同减排行动。2009年12月7—18日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谈判结果是这一事实的最好诠释。对此,人类如何在对气候变化及其危害的共识基础上,通过具有约束性的减排框架,构建公平、合理、可行的国际环境秩序,是人类应当深度考量的重要命题。

(作者: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讲师)

【注释】

[1]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能源环境双约束下日本构建低碳型社会研究”(批准号:09CGJ009);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战后日本能源政策转型研究”(09YJC7700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N.Stem,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c:The Stem Review,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3]http://ipcc-wg1.ucar.edu/wg1/wg1-report.html2007。

[4]Summary for Policy Makers,Ciimate Change2007:Mitigation。

[5]潘家华:《减缓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结论的科学争议与政治解读》,《绿叶》2007年第8期,第18—19页。

[6]香港天文台官方网站:http://gb.weather.gov.hk。

[7]中国海洋文化在线网站:http://www.cseac.com。

[8]香港天文台官方网站:http://gb.weather.gov.hk/。

[9]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的《第四次评估报告》可参见:IPCC官方网站(http://ipcc-wgl.ucar.edu/wgl.wgl-report.hitml.2007)。

[10]香港天文台官方网站:http://gb.weather.gov.hk/.

[11]百度百科网:http://baike.baidu.com/view/3198.htm.

[12]张坤民等:《低碳经济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第7页。

[13]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国内和国际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大事记》2008年4月版,第13页。

[14]何英:《美国碳排放交易法案喜忧参半》,2009年6月1日。中国电力网:http://wwv.chinapower.com.cn/newsarticle/1094/new1094353.asp.

[15]赵娜、何瑞、王伟:《英国能源的未来——创建一个低碳经济体》,《现代电力》2005年8月,第90—91页。

[16]刘助仁:《部分发达国家推动节能减排的主要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http://www.chinado.cn/ReadNews.asp?NewsID=1126。

[17]《借鉴欧盟经验,推进我国节能事业发展》,2005年8月25日。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om.cn/GB/49150/49152/3642139.html。

[18]任世平:《欧盟节能减排的目标与措施》,2008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http://www.fmprc.gov.cn/ce/cebe/chn/zogx/kjhz/zl/t412575.htm。

[19]该战略中主要是论述了日本环境立国的八大战略:一是,为适应气候变化问题而发挥国际性领导作用;二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所带来的自然恩赐的享受与持续;三是,通过3R实现可持续性资源循环;四是,积极借鉴治理公害的经验与智慧,开展国际合作;五是,以环境、能源技术为核心的经济发展;六是,建设灵活运用自然资源、充满活力的地区社会战略:七是,感受环境、思考环境,并能切实进行人员培养;八是,支撑环境立国的机制建设(具体内容可参见“阁僚决定:《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2007年6月,第7—23页”)。

[20]该计划从民生、产业、运输、能源转换、跨部门等方面,选定了12种方案,以期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具体内容可参见[日]“国立环境研究所:《面向低碳社会的12个方案》2008年5月”)。

[21]该计划旨在从能源供应技术、能源需求技术、社会体系技术、二氧化碳固化技术等方面,为构建低碳型社会进行技术创新,以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具体内容可参见“《综合科学技术会议:环境能源技术革新计划》2008年5月”)。

[22]该计划主要由“行动目标”、“技术创新和原有技术普及”、“举国体制的低碳化”、“地方和国民的援助”共4部分构成(具体内容可参见“内阁会议决定:《创建低碳社会行动计划》2008年7月2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