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

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两个月后,发展中国家向第31届联合国大会和第19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提交了旨在建立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的议案,正式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国际传播领域的霸权地位提出了挑战。197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再加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一系列事件,使建立“国际传播和信息新秩序”的斗争陷入了低潮。建立传播新秩序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实力的提升与强大。

三、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

国际传播新秩序的基本要求是:国际传播要促进各国人民友好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要客观、公正、平等、全面地报道本国与别国;应遵循不干涉他国内政、尊重国际法和他国法律、尊重他国文化传统和民族习惯的原则;禁止挑动别国的内部矛盾、民族矛盾、种族与宗教矛盾,煽动别国内乱;禁止鼓吹侵略战争。实际上,新秩序主要集中在改变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单向传播和歪曲报道上,也就是信息占有和传播的不良竞争。

在当今世界,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并且有新的表现形式,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在争取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包括政治新秩序、经济新秩序、国际传播新秩序等。在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之下,我们要求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传播新秩序。

事实上,传播不平衡的情形早已存在。可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发展中国家只能是要求关注南北半球之间通讯失衡的问题。1970年至1985年,发展中国家终于开始为建立传播新秩序而斗争。其形式主要是在国际会议上与发达国家进行论争并促成积极主张建立相关机构进行调查研究,发表宣言与报告。

1973年,在阿尔及尔召开的第四届不结盟会议上,不结盟国家首次提出“关注大众传播领域里的工作”,以“促成不结盟成员国之间的信息的进一步相互传播”。1976年3月,不结盟国家在突尼斯举行的不结盟国家新闻讨论会上提出了建立“世界信息和传播新秩序”的要求。同年8月在科伦坡举行的第五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通过的《政治宣言》中郑重宣布:“信息与传播新秩序同国际经济新秩序一样重要。”两个月后,发展中国家向第31届联合国大会和第19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提交了旨在建立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的议案,正式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国际传播领域的霸权地位提出了挑战。直到1985年,联合国大会和教科文组织成为发展中国家为争取建立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而斗争的主要舞台。197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1978年召开的教科文组织第20届大会上,通过了《大众传媒宣言》,赋予教科文组织可以在传播自治和政策方面做出贡献的新职能。1980年,“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向教科文组织第21届大会提交了名为《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传播与社会,今天与明天》的报告。结论的大部分对发展中国家有利,集中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基本要求。大会还通过决议,决定在教科文组织内制定一个“国际交流发展计划”,以促进世界新闻新秩序的建立。此后,在各种国际会议上经常听到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呼吁,而且发展中国家确实采取了各种步骤,使传播新秩序的建立取得初步的成绩。

这一要求当然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发达国家的反对。1981年5月,发达国家在法国塔卢瓦尔举行会议,通过了《塔卢瓦尔宣言》。一场国际性大论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召开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上展开。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国家认为,世界信息和传播的新秩序是以牺牲“信息自由流通”为前提的。发展中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不是反对信息自由流通,而是反对不均衡的“单向传播”的局面。所谓“自由传播信息”并不是绝对的,而应在尊重国家主权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建立均衡的双向流通的信息传播新秩序,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平等地行使信息传播的权利。美、英在种种反对新秩序的手段未能奏效后,便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管理混乱和过于政治化为由,先后退出了该组织,这样减少了大部分教科文组织的活动经费。再加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一系列事件,使建立“国际传播和信息新秩序”的斗争陷入了低潮。

但是,随着90年代以后信息革命引起的传播领域的变革,大众传播全球化使国际传播更加不平衡,建立传播新秩序的任务更加迫切地摆在发展中国家面前。

建立传播新秩序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实力的提升与强大。在目前发达国家设置重重障碍且发展中国家还存在许多内部问题等情形下,经济要想强大起来还有很长的坎坷道路要走。但是,在目前实力相对弱势之下,发展中国家又必须建立传播新秩序。因此,除了继续在联合国大会、教科文组织会议等国际性会议上讨论、抗争外,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在以下方面采取一些实际步骤,争取传播秩序向平衡的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