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设西安国际化

建设西安国际化

时间:2022-02-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契合区域性专业性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必然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是彰显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东西方文化交流平台、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因此,西安市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当务之急,是制订科学合理
建设西安国际化_文化治理: 文化管理的实践趋势

治理视阈下大西安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四位一体”策略研究

课题组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精神文化需求已经成为群众需求中的重要内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基础性作用,又直接关系着民生幸福,更是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宏观战略背景下,西安作为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中华文明的“中央公园”,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成为西安“文化立市”“文化强市”,普惠人民文化需求,彰显东方文化魅力,提升华夏文化认知的重要任务。

一、西安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时代使命

(一)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自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是全会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文化既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血脉和灵魂,更是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方向保证和精神动力。随着我国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地位越来越突出,文化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任务和国际竞争中“文明博弈”“软实力”“巧实力”竞争更趋激烈的现状,把握文化发展先机、占领文化建设制高点已成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必须破解的时代课题。西安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着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光辉灿烂的革命文化、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壮美雄奇的自然文化、颇具实力的现代文化,以及深受海内外关注的宗教文化,素有中央文化花园的美称。早在1981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在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西安被定位为全国唯一“历史文化基地”城市。西安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是满足广大人民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品质,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也是强化人民对于优秀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认识、对发展继承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以及对于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陕西文化强省—西安特色文化城市”文化自觉体系的区域践行。

(二)契合区域性专业性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必然

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是彰显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东西方文化交流平台、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不仅需要全面规划、整体布局、重点建设,更重要的是找准优势特色的“突破口”。西安世界性、唯一性的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文化结构和脉络构成了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启动点,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实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战略目标的重要物质保障,是建设西安世界文化之都和彰显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基地、打造西安国际一流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地、西部经济文化中心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西安特色”“西安风格”“西安气魄”的城市文化,让城市更有文化、文化更有价值的重要推手,更是充分展示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将西安建设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的重要引擎。

(三)回应“文化民生与城市持续发展”的现实举措

文化民生、文化幸福构成城市综合发展指数的重要方面,是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指向。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早在2008年,西安市就出台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先后实施“八大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村舞台艺术繁荣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及公共文化示范活动工程。通过增加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公共文化场馆设施、举办文化活动等途径,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造形成了“文化+民生+生态+城市”的服务模式,推动西安文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既是对西安已形成“文化+民生+生态+城市”模式的继承创新,更是对西安特色城市定位、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农民工新市民角色转换等新兴事务公共文化诉求的现实回应。

二、高位布局:勾勒西安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蓝图

(一)国际化思维理念体系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观瞻国际发展趋向,以国际化的发展理念、建设标准、文化活动、专业人才、现代技术为要素,打造西安与国际对接,引领全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体系、标准体系、宣传推广体系、技术支撑体系、智力支持体系。

1.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体系

依托西安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利用高新区、曲江新区、经济开发区、浐灞生态区等平台优势,拓展公共文化空间,进行合理布局,整体规划。继续优化已有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优化提升“红五月音乐会”“古城墙自行车越野赛”“曲江文化大讲堂”“大雁塔诗歌节”。依托西安历史资源、特色餐饮、生活民俗等特色文化底蕴,由西安市政府联合旅游局、文化局,打造“湿地公园群众文化节”“穿越秦汉唐、体验西高新”“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舌尖上的西安”“关中民俗生活展”等系列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2.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

目前,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没有一个明确、系统、规范的衡量标准体系,仍严格依照国家《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文化馆建设标准》《博物馆建设标准》《博物馆建设用地指标》《剧场建设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等标准进行成果衡量和工作评估。因此,西安市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当务之急,是制订科学合理、系统规范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西安市政府应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文件政策和会议精神为依托,联合西安市文化研究发展咨询机构,在充分调研西安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标准上,提出衡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标体系,制订《西安市街道(乡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明确规范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基本标准。在综合考量西安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应该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规模、政府投入、社会参与程度三个主要方面,建立市、乡镇、村(社区)三级指标,为西安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衡量标准。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西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指标体系

续表

3.公共文化服务宣传推广体系

搭建立体化传播体系,让“文化民生·特色西安”直通全国各地:一是打造广播电视宣传平台——由市政府联合陕西省广电局、西安文广新局、西安广播电视台,搭载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中国之声,以及各省级广电平台和其他知名广电媒体,开办“文化西安”系列广播电视栏目,让西安文化“借帆”远航全球;二是构建“网络+报纸”宣传平台——由市委宣传部、文化局、广电局联合百度、新浪腾讯等知名网络媒体与三秦都市报、西安商报、华商报等地面媒体搭建合作关系,打造优质化传播载体,畅通传播渠道,尤其加大与国内搜索引擎巨头百度合作,让“文化民生·特色西安”与全国各地人民亲密接触;三是打造新兴媒体传播体系——联合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开通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官方微博,打造集宣传、推动、展示于一体的新型传播平台,同时联合西安市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移动传媒,拍摄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宣传片,形成覆盖公交、地铁、民航、列车、长客、楼宇、饭店、广场等主要公共场合的电视频道网,让“文化民生·特色西安”无处不在。四是创新区域间文化交流机制——以区域特色文化为核心,联合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文化都市,邀请罗马、纽约、伦敦、巴黎、东京、法兰克福等国际文化城市的代表,举办跨区域间、城市间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展览会、公共文化服务区域创新研讨会、公共文化与民生博览会等会展交流活动,增加区域文化传播的范围与速度,打造全球“文化民生”的城市美誉。

4.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支撑体系

由西安市政府、文化局联合相关网络运营企业,长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邮电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院校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撑,市财政部门提供资金支持,建设为全省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供一套基于“多网、多库、统一平台”的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支撑平台,即以互联网、卫星网、广播网、移动数据网、西安WIFI热点、有线电视网等多网构建数据传输通道,以西安历史文化资源库、电子图书馆、网上阅览室等多库构成公共文化资源,建成支持多种传输通道、服务对象全面覆盖、支持智能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电视等多种终端访问的综合文化服务平台,通过公共文化技术支撑,实现各级各类机构用户、家庭用户及个人用户通过“多终端”访问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形成西安建设国际化、特色化、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强大合力

5.公共文化服务智力支持体系

西安拥有西安市社会科学院民俗文化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历史文化与旅游研究所、文物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中心、西安旅游设计研究院、西安新世纪文化艺术研究所等19个文化类科学研究院所,以及长安大学长安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旅游开发研究中心、周秦汉唐文化研究中心、文学影视研究中心,西北大学陕西文化产业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研究中心,西安外事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文化产业研究所,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6个高校文化研究中心。众多高校和文化艺术研究基地,扶持和建立一批学术水平高、特色鲜明、具有一定示范意义的文化艺术科学研究基地和研究团队,对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已经成立的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长安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先后承接教育部课题10余项,陕西省、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课题6项,举办面向不同层次的公共文化从业人员培训4次,为西安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强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二)现代化设施网络体系

在《陕西“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战略指引下,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化升级将是未来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点策略之一。因此,板块推进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工程标准化、规范化配置,成为当下西安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时代需要。

1.构建现代化基层文化活动阵地体系

按照《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等国家标准,重点倾斜西安市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两馆一院一站一室”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工程。按照文化部制订的《公共电子阅览室配置标准》,更换陈旧电脑设备终端,升级软件操作系统,推进技术升级,提高基层局域网网速,建设电子阅览室WIFI访问热点,实现西安9区、4县、176个乡镇(街道)数字化、现代化公共电子阅览室(点、站)覆盖,打造现代化基层文化阵地体系。

2.深入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宗旨是利用最新的数字化传播手段,不断创新文化的生产、制作和传播方式,使优秀文化成果能够更广泛地惠及基层大众。建议由西安市政府牵头,联合文化局、广电局,以当下“VPN专网”“三网融合”“云计算”等先进科技成果为支撑,以先进、多样的信息传输为渠道,以基层公共文化电子阅览室为依托,建成覆盖基层文化信息资源局域网络和卫星、无线、有线、应急广播和农村电影放映“五位一体”广播信号网络。

3.打造形成高端文化场馆集聚地

高端文化场馆能够满足市民对高雅文化艺术的渴求,为市民输送丰富的文化营养,同时也是提升西安的城市文化品位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建议:①整合西安音乐厅、西安美术馆、西安大剧院、曲江电影城、陕西艺术家展廊等高雅文化艺术场馆,满足高层次人群水平的文化需求;②推进陕西文学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贞观文化广场等文史类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融合,充分展现西安文化发展的博大精深和历史文明的瑰丽璀璨;③以数字虚拟技术为支撑,为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国际会展中心等景观类文化设施注入时尚、潮流的新鲜血液,为广大群众提供高品质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最终建成传统与数字交相辉映的现代化、多元化、立体化高端文化场馆聚集地,形成城乡普惠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三)特色化文化活动体系

西安国际化、特色化、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挖掘周秦汉唐盛世历史文化、佛道宗教文化、华夏始祖文化、关中民俗生态文化资源,打造区域性、个性化、特色化文化服务活动体系。

1.大型特色文化活动体系

整合“史记韩城·风追司马”民祭史圣司马迁大典,大型实景山水歌舞剧《长恨歌》《恭迎仓圣》,创演“民间工艺制作表演系列”“陕西民歌系列”“陕西地方戏系列”等大型历史实景音乐舞剧系列,扩大城墙国际马拉松等节庆展会和竞赛活动品牌的影响力,打造旅游与文化、科技与特色交相辉映的特色鲜明的大型文化活动体系。

2.假日文化活动体系

以中华传统节日为契机,以红五月音乐会、新春喜乐会、浓情端午社区大联欢等活动为依托,开展祈福会、评花会、民俗会演、有奖猜谜、“夏日文化广场”、“大秦腔”、“百姓英雄榜”、“健康快乐进社区”、秧歌、社火、群众卡拉OK等丰富多彩又精彩纷呈的假日文化活动。

3.群众文化活动体系

依托“八大文化惠民工程”,整合“百县千场”农村文艺调演、农民文化节、百镇乡街群众文化大舞台、三秦书月等活动,鼓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场馆等开办“打工学堂”“市民课堂”,采取多方合作参与的方式,举办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开辟市民的文化休闲空间,打造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4.特殊群体文化活动体系

以外来务工人员为重点服务对象,以文化志愿者为依托,开展公益讲座培训、技能培训,举办外来工文化关怀活动、外来工文化艺术节、外来工子女文化夏令营活动,开展外来务工人员文化艺术培训讲堂,组织公益数字电影到各镇(街道)工业园区、文化广场等外来工密集场所放映。同时,做好面向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残障人士等其他弱势群众的公共服务,打造温暖贴心的特殊群体文化活动。

三、模式创新:建设西安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三维动力

(一)开放式城市共生模式

开放式城市共生即跳出原有单位或地域的狭小圈子,增强开放意识,创新文化发展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式的公共文化发展格局。

西安作为开放式城市共生的实践者,按照遗址公园化、遗址景区化的思路,坚持“弘扬文化、传承文明、保护文物、改善民生、提升城市”的方针,以城市发展规划为依托,以文化遗址遗迹保护为契机,以数字化文化资源网络、城市文化广场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思路、新模式,先后建设了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杜陵遗址公园、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公园、寒窑遗址公园等,形成了资源深度评价以明确保护利用方向—规划景观和环境提升资源价值—调整产业结构置换人文空间—利用经济开发以回馈文物保护—增加公共产品以保证持续开发的“大遗址保护模式”,不仅提升了遗址保护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推动城市空间巨型化、城市价值复合化、城市功能集约化,推动公共文化空间的科学布局,实现文化、民生、城市、生态发展的有机结合。

(二)市场化生产供给模式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们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为此西安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应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从政府全能型、统包型转向有限型,从公共文化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转向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角色,实现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宏观管理。西安市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应该从政策切入,重点在拓展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和优化供给效率方面进行探索创新。

1.拓展公共文化服务主体

由西安市文化局联合市财政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等单位制订《非公有制资本经营公共文化服务优惠办法》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程序简化的支持,鼓励西安市民间、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市场竞争机制,形成基于市场竞争的文化企事业单位生产、政府采购管理、公众监督享受的流程化生产供给模式,通过服务市场化、资金社会化来推动西安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的互补融合。

2.优化供给效率

由西安市文化局牵头,联合财政局、文广新局、文化企事业单位制订《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办法》《西安市公共文化产品招投标管理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创新“政府买单”举措,优化“政府采购+专业生产+招标管理”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模式。

(三)社会化运营管理模式

以深化市属八大院团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统筹全市公益文化场馆设施,以曲江模式为蓝本,创新“国有民营+民营公助”模式。以陕西大剧院、西安音乐厅、西安美术馆、曲江电影城为代表的大型公共文化场馆运营采取国有投资主体、运营主体、管理主体分离,即由政府投资建设,通过面向全国运营管理单位招标,由中标单位运营和管理文化场馆的“国有民营”模式。不仅实现社会化、市场化管理与运营,节约了政府财政补贴资金,而且为西安市民带来国际一流的文化盛宴。以30家博物馆为支撑的“博物馆之城”建设,曲江出台了《关于鼓励、扶持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发展的决定》,给予新建博物馆5年内税收全额返还、土地按成本价划拨、按建筑面积给予每1000平方米100万元的补贴等优惠政策,创新形成“民营公助”“民投公助”的模式,因势利导,降低民间资本准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门槛,实现公共文化场馆投资管理的多元化、市场化。

实施“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招募计划”,以高校学生、离退休文化工作者、文化爱好者为对象,在全市范围内招募文化志愿者,建立志愿者服务数据库,依托志愿服务来增强民众志愿服务意识,通过志愿者培训,丰富人民生活、提高市民文化素养、增加公共文化活动参与度;由西安市政府联合文化局、财政局、税务局等部门,制订《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捐赠奖励办法》,鼓励社会企业和公民捐赠,对于捐赠的企业给予捐赠部分免除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并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对于积极捐赠的社会个人,由西安市人民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四、特色项目:构建西安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实抓手

(一)网络式“20分钟文化圈”项目

以省市图书馆、美术馆、群艺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为中心,以各区县文化场馆为节点,以乡(镇)、街道社区为端点,以步行20分钟为原则,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整合提升现有公共文化设施,打造“20分钟文化圈”。

1.国际标志文化场馆建设项目

以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契机,以西安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为抓手,以国际流行的设计规范为理念,按照现代多功能目标,规划建设一批集中外文化交流、文化展示、人才培训、艺术表演、休闲娱乐、体验感受等功能于一体,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标志性文化场馆,届时将成为网络式“20分钟文化圈”布局的重要节点。

2.文化广场建设项目

以区域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已建成的大雁塔唐文化广场、西大街历史文化广场、西钞文化广场为蓝本,在西安回民集聚区规划建设具有西安本地特色的“伊斯兰文化广场”“名优小吃文化广场”、在户县建设“农民画文化广场”、在长安区建设“酒文化广场”等区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广场,为大型文体表演、民间文化资源的大型展示、群众文化活动的举办提供综合场所。

3.基层文化站升级项目

在现有基础上,改扩建建筑面积低于300㎡的文化站室,填平补齐文化站点陈旧欠缺的设备,拓展文化站点公共服务功能,确保居民步行20分钟即可享受报刊图书阅读、公益讲座、休闲演出、纪录片欣赏等公共文化服务,建成“二十分钟文化圈”。

(二)国际公共文化活动核心区

以曲江新区为核心,深入认识、挖掘、保护、延续西安的多元文化内容,举办特色文化活动,营造浓郁文化氛围,拓展空间、打造品牌、政府和企业互动,为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创作提供各类载体和平台,建设西安公共文化设施和活动聚集板块。

1.文化活动激励项目

由西安市文化局牵头,联合市财政局,设立“群众文艺精品奖”,焕发创作和创新激情,鼓励和引导市文联、影协、美协、书协、演艺协会等协会工作者以及业余爱好者,围绕西安市发展远景,结合西安市群众的文化需求,有针对性、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和平台,创新举办一批适合群众需求的喜闻乐见、寓教于乐且有西安特色的大众文化活动项目。

2.文化惠民精品项目

按照“老少皆宜、各得其所、均衡发展、惠及全民”原则,整合曲江民间艺术国际摄影节、国际音乐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书画展、动漫大赛、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打造一批品质高、特色鲜明、影响力大的精品文化活动;推广一批以“百镇乡街群众文化大舞台”“夏日文化广场”“大秦腔”“健康快乐进社区”等为代表的文化惠民活动品牌,保证群众“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节日有庆典”。

3.国际剧目引进项目

由西安市文化局联合西安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依托西安音乐厅,引进《永恒的探戈》《悲惨世界》《猫》《芝加哥》《佐罗》《战马》,迪士尼舞台剧《米奇音乐嘉年华》,歌舞剧《妈妈咪呀》等百老汇和伦敦西区优秀剧目,进一步提升西安城市文化品位,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面向“大西安”空间版图,以城市改造、新城拓展为契机,以西咸新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高新区、经开区为先发区,以户县、临潼、蓝田卫星城为次级辐射中心,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培育具有创新性、带动性、导向性、科学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项目,谋划建设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1.《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划》制定项目

由西安市文化局,联合长安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西安市社科院、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制订《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划》,明确西安市建设特色公共文化体系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以及目标体系,为具体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色模式创新项目

以西咸新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高新区、经开区为先发区,以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为要求,推动以盛唐文化为品牌的曲江新区、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品牌的西安高新区、以印刷包装为品牌的西安经济开发区、以生态旅游为品牌的浐灞生态区和城墙景区、临潼文化旅游区、秦岭北麓沿山文化旅游带等,再造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示范区创建模式。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突破项目

以西安市为主导,以户县、临潼、蓝田卫星城为次级辐射中心,以西安博物院、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国际会展中心、陕西民俗大观园、曲江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等重点文化建设项目为中心,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由“点”“线”推进向全面突破转变,促进大项目带动,加大统筹力度,整体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五、综合保障:建设西安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立体基础

(一)财税优惠带动

以发展基金、财政拨款、定向资金为手段,以投融资机制创新为保障,健全财政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通过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完善建设、保护、开发和传播的资金支持体系。

1.健全财政文化投入增长机制

加大公共文化财政投入,争取中央财政优先保障公共文化项目建设经费,扩增省级财政投入总量,重点保障文化活动经费,将县、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相适应的新型财政性投入增长机制。成立“西安公共文化基金会”,以财政投入为主,市政府将年度文化保护专款由50万元调至60万元,陕西省按市投入的50%给予补贴,下设西安市文化发展基金、社区文化事业发展基金、乡镇文化事业发展基金等专项基金,促进公益文化事业发展。制定《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实行预算审批制度,年初由各个单位报年度项目及其预算,严格把控资金的使用分配情况,从源头上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对财政预算内的公共文化基金的吸收、运作、管理等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保障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2.创新多元文化投融资保障机制

由西安市文广新局牵头,整理统计正在或将要进行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公益文化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公益性文化项目,建立西安市公共文化发展项目库,并建立对应的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项目库和资金专户。制定实施《鼓励社会捐赠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手段吸引社会捐赠,形成百万文化资金,注入各类项目资金专户。进一步降低社会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的门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从而实现多渠道的公共文化参与,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创新公共文化的供给模式,盘活各类市场资源,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政府主导、各界参与、百姓受益”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成立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管理中心”,通过召开听证会、网络公布等方式,实现广大群众对资金由源头到使用的一系列管理监督,保障对资金应用、运作进行有效监督,实现资金利用效能最大化。

(二)人力资本支撑

以文化人才引进、培育、认证为核心,以基层文化人才培训为抓手,以国际化文化优秀人才引进为重点,以明确培养目标、坚持分类培养、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为核心,创新人才选用、奖励、流动机制,立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力资本。

1.优化人力资本结构

一是打造专业领军人才:制定《西安市文化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引进国际文化人才,吸引具有留学经历、文化方向工作经验的国内外高级人才;人才队伍的优化升级,构建科学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以能力、业绩为依据,不断提升中高级人才比例;文化、艺术类人才的“四八二”战略,即40岁以下、80%来自专业团体、20%来自专业院校。二是统筹基层干部:加强重点人才培养,特别是对基层文化创意策划管理、经营管理、技术研发、社会文化艺术、文博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人才的培养;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与相关院校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培养具有创新灵感、管理能力和项目运作等综合能力的专业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人才。三是壮大群众文化队伍:挖掘社会公共资源,积极推行社会化服务,西安现有诸如国际标准舞协会、楹联协会、农民书画协会、诗词学会、戏剧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等文化社团,拥有大量的会员,整合这些文化类人才,建立文化事业“人才库”平台,通过对艺术总监、编导、策划等岗位施行项目聘任制,使文化机构与“人才库”互动,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体系提供强大的群众队伍支撑。四是深挖志愿者优势:充分联系西安市文化艺术界名家名流和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影响力较大且热爱文化工作的人员,建立志愿者队伍,鼓励他们开展创作、培训、辅导等公益性活动,不断提升整体艺术水平及对社会艺术服务水平。

2.创新人才选用、奖励、流动机制

①改革人才选用制度,对外通过校园招聘、公开考试、项目合作等方式招揽人才,对内设立“荐贤奖”“重才奖”等奖励基金,鼓励内部员工积极引荐人才;②健全人才培养发展机制,以员工自评和组织考核为基础,以个体偏好和组织规划为导向,制订《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书》,以陕西省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为依托,聘请曲江文化管理投资公司、陕西文化产业投资公司等大型文化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及业内知名专家为讲师,举办“文化人才培训班”,每年举办4期,每期培养100人,同期开设“西安文化大讲堂”,每期举行两次讲座,将固定课程与各类讲座相结合,促进人才培养交流;③完善人才激励保障制度,制定《文化精英奖励政策》,对作出特殊贡献的文化作品、产品的创作人员、设计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演员,给予重奖和荣誉,在户口、家属安置等待遇上给予优惠和照顾;④创建人才流动制度,制定《文化人才流动条例》,健全扩大专业性有形人才市场,积极发展无形人才市场网络,规范人才流动中介服务机构,在打破行业、区域壁垒,促进人才自由流动的同时,充分保障企业利益,避免因个人利益造成组织人员过度流失。

(三)法规政策引导

以西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特色定位和发展战略为依据,优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法规、建设标准、联动政策、配套资助政策和对外文化交流等一揽子政策法规体系。

1.文化基础设施方面

制定《西安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西安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规定》《西安市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关于推进西安市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西安市农村村级社会事业公共设施统筹建设实施方案》等公共文化服务从设施建设到内容规范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体系。

2.文化遗产保护方面

应制定《西安市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西安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等法律条例,使文物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西安古迹遗址的保护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3.土地使用方面

建议出台《西安市公共文化设施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建设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影剧院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在土地、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优先安排文化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确保文化重点项目用地,对于公益性公共文化设施用地实行土地使用税减免或政府补贴等政策。

(四)组织体系保障

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大文化”发展、“大部制”改革为契机,加快政府文化管理服务职能转变,强化社会参与力度,促进形成“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行业组织为纽带、以文化企事业单位为重心、以公民志愿力量为补充”的分合有度、有序衔接的多元组织架构。

1.建立五个中心的基层服务新机制,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

设置具有五个中心功能的四部一室,即:文艺创作节目培育中心(文艺创作部),担负文艺创作辅导、制作功能;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部),组织策划实施各类市、区级演出和展览活动;文化指导培训以及文化人才配置服务中心(基层培训部),组织开展公共文化培训以及实施社区文化指导;文艺团队管理中心(团队协会部),负责发展、管理各类文化团队和艺术协会;社区文化信息指导中心(办公室兼信息部),组织运用现代传播媒体,网络、报纸、刊物对全区进行文艺宣传。

2.整合民间非政府组织,丰富公共文化产品(服务)内容及方式

具体做法有:①成立文化联合会,设立文化社团基金,通过政府补贴、社会赞助捐助等方式,扶持各个门类的文化社团积极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服务及公益性事业,此外,制定《西安市文化类基金会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规范专项基金会的管理,鼓励建立各个门类的基金会,如残疾人文化服务基金会等,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②成立文化服务志愿者组织,广泛吸纳社会热心人士参与到全民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之中,特别对于在校大学生,将志愿服务纳入其实践学习的一部分,全面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参与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