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省服务业发展形势分析与对策

甘肃省服务业发展形势分析与对策

时间:2022-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2011年前三季度甘肃省主要经济指标分析,服务业运行呈现出总值平稳提升、物价高位回落、就业形势乐观、效益持续增长、民生不断改善等良好局面。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为211.77亿元,增长率为14%,占GDP比重6.10%,贡献率为1.92%,拉动经济增长0.26个百分点。

从2011年前三季度甘肃省主要经济指标分析,服务业运行呈现出总值平稳提升、物价高位回落、就业形势乐观、效益持续增长、民生不断改善等良好局面。尤其伴随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深入实施,发展方式不断转变、产业结构优化组合、财政政策积极、货币政策稳健。前三季度甘肃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29.68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加了155.59亿元,保持了10.4%的增长速度,增速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1个百分点,发展态势较好。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15.29∶55.03∶29.68,服务业所占GDP的比重比上年下降了1.47个百分点。同时,伴随多变的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金融市场进一步动荡,物价上涨的压力不断加大,通货膨胀苗头未熄,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增加,经济发展也遇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

一、服务业发展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低水平、低比重的服务业仍制约甘肃省经济发展的进程2011年前三季度服务业比重与第二产业相比,拉大趋势依旧存在,差距由2010年同期的21.10个百分点拉大到25.35个百分点,但与上年相比,差距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贡献率达到20.50%,低于第二产业51.93个百分点;经济拉动率为2.82%,低于第二产业7.15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增加了1.35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甘肃省2011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发展情况

2011年服务业增速的大幅提高,是由于对金融危机的滞后反应逐渐适应,抗压能力有所加强,对国家刺激性政策逐步消化。但同时在GDP中的比重下降,除了工业的增长速度过快,拉大差距以外,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是至关重要的原因。甘肃省服务业2011年增速呈现持续上升的局面,第三季度甚至高于全国水平,但总量过小,位居全国27位,仅高于海南、宁夏、青海、西藏,总量仅仅占全国总量的0.87%,是排名第一的广东省总量的7.42%。

图1 2006年—2011年前三季度甘肃省和全国服务业增长速度对比示意图(%)

图2 2010年全国各省份服务业生产总值比较

(二)传统行业信心不足阻碍产业稳步发展

2011年前三季度甘肃省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发展较好。摆脱了上年低迷状况,增加值为180.76亿元,增长率为11%,占GDP比重5.21%,贡献率为3.11%,拉动经济增长0.43个百分点,其中传统物流成为主要支撑,见图3。

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受物价上涨压力的影响,呈现低迷状况。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为211.77亿元,增长率为14%,占GDP比重6.10%,贡献率为1.92%,拉动经济增长0.26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为73.67亿元,增长率为8.1%,占GDP比重2.12%,贡献率为1.45%,拉动经济增长0.20个百分点,见图3。

企业家信心指数中除了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了5.5个百分点,其余均在下降。批发零售业降低了10.2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下降了4.9个百分点;企业景气指数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6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了10.4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下降幅度较大,下降了9.3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下降了4.1个百分点。

图3 2006年—2011年前三季度甘肃省传统服务业增长速度示意图(%)

与全国各省市相比,排位靠后,总量过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排列全国25位,仅高于新疆、云南、宁夏、海南、青海、西藏,占全国总量的1.06%,是排名第一的山东省的12%;批发和零售业排列全国27位,仅高于海南、宁夏、青海、西藏,占全国总量的0.67%,是排名第一的广东省的5.86%;住宿和餐饮业排列全国26位,仅高于海南、新疆、宁夏、青海、西藏,占全国总量的1.07%,是排名第一的广东省的9.06%。可以看到,虽然甘肃省服务业整体总量与发达地区差距巨大,但不容置疑的是作为交通枢纽,传统物流业颇具一定发展优势,见图5。

(三)房地产表现活跃,其他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低迷

从图4可见,城镇房地产开发表现活跃,呈现上升趋势,1—9月总投资为282.06亿元,增长速度达到44.22%。但企业家信心不足,企业家信心指数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9.2个百分点;企业景气指数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社会服务业,下降了15.3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幅持续下降,增加值为45.68亿元,增长率为5.7%,占GDP比重1.32%,贡献率为0.56%,拉动率0.08%。总体来看,信心不足,前景预期不乐观。

图4 2006年—2011年前三季度甘肃省新兴服务业增长速度示意图(%)

与全国各省市相比,排位靠后,总量过低。金融业排列全国27位,仅高于宁夏、海南、青海、西藏,占全国总量的0.47%,占排名第一的广东省的3.78%;房地产业排列全国28位,高于宁夏、青海、西藏,占全国总量的0.57%,占排名第一的广东省的3.91%;其他服务业排列全国27位,高于海南、宁夏、青海、西藏,占全国总量的1.13%,占排名第一的广东省的9.48%。不难看出差距巨大,比重过小,见图5。

图5 2010年全国各省份服务业主要行业生产总值比较

(四)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消费较快增长

2011年1—9月,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40.96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42.99%。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加大,投资额达到1398.19亿元,同比增长速度为49.69%,比2010年同期增加了4.61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82.06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44.22%,9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106.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7.6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2.30%,服务业投资增长49.69%,产业投资比重分别为3.69∶50.26∶46.05,见图6。

图6 2011年1—9月份甘肃省按产业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示意图

2011年1—9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3.49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18.3%。其中,城镇实现零售额945.79亿元,增长17.8%;乡村实现零售额237.70亿元,增长20.1%。

(五)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回落

2011年1—9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10年同期上涨6.6%,8—9月涨幅连续两个月以0.1个百分点的速度回落。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5.7%,涨幅为年内最低,比最高的7月份回落1.6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价格呈现全面上涨态势,食品类价格上涨12.8%,居住类价格上涨7.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6.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3.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1.9%,烟酒类价格上涨1.5%,衣着类价格上涨1.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1.1%。

二、甘肃服务业发展态势研究

(一)服务业就业比重增长趋势分析

甘肃省服务业就业人员数在全国31个省市排在23位,高于吉林、内蒙古、新疆、天津、海南、宁夏、青海、西藏8省市,服务业人员比重则排在全国21位,高于福建、江西、山东、湖南、陕西、安徽、河北、云南、河南、广西10省市。可以看出,劳动力正在有效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服务业流动,劳动力吸纳能力正在加强。

图7 2010年全国各省份服务业就业人员数和就业比重对比

(二)甘肃省服务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展演变情况

服务业结构偏离度分析。结构偏离度指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值比重之差。一般来说,结构偏离度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且,结构偏离度大于零(正偏离),也即该产业的就业比重大于增加值比重,意味着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反之,负偏离则意味着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结构正偏离的产业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性,相反,结构负偏离的产业则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如果国民经济各产业都是开放的,产业间没有行政壁垒,即呈完全竞争状态,那么通过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会使各产业的生产率逐步趋于一致,各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也就逐步趋于零,当结构偏离度等于0时,意味着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完全协调。结构偏离度分析能较好地反映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从1985年—2010年数据来看,服务业就业吸纳空间经历了高空间期、空间下降期、空间进一步缩小期三个时期。目前,服务业就业吸纳空间不大,如果没有新的服务需求的增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业就业比重上升的难度就会加大。

图8 1985年—2010年甘肃省三产结构偏离度比较

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基本上呈上升趋势,其绝对值由1985年的0.63上升到2010年的0.72,上升0.09个百分点,说明甘肃省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协调性逐步在强化。

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呈先降后升趋势。由1985年的2.38下降到1998年的1.09,随后逐步上升,2010年达到2.19,说明甘肃省第二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极不协调,并有加剧趋势。

服务业结构偏离度起伏变动较大,“十一五”期间基本保持在0.80左右,而2010年达到0.10,这不能简单地认为服务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接近协调,从整体看结构仍需优化调整。

三、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亟须进一步优化调整

从总体上看,甘肃省仍呈现以工业为主,一、三产业亟待发展的产业局面。产业结构效益水平不高,整体产业市场化、城市化、社会化水平低。服务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仍不协调,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由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空间和能力十分有限,并且在第一产业还存在着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对就业形成新的巨大的压力。从产业与就业的相关度分析可以看出,甘肃省服务业的就业空间和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潜力十分广阔。

因此要充分利用好甘肃省人力资源优势,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就业能力;在立足一、二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服务业,使其成为解决甘肃省就业问题的主要切入点和突破口。

(二)投资比重偏低,发展动力不足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推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变化不同,三大产业对GDP的贡献度也不同。虽然2011年以来,对接国家政策、承接产业转移,在国家和省上一系列鼓励政策的扶持下,服务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断加大,但因原有基础薄弱,基数偏低,总体水平仍然处于全国落后地位,亟须更多的扶持政策和更大的投资补给。同时,因为甘肃省服务业综合竞争能力薄弱,要增强投资吸引力,就必须加大服务业投资。

(三)改革进程有待深入

工业化进程有待继续深入。工业是甘肃经济的主导力量,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很大程度取决于工业的带动。甘肃省工业化水平偏低,导致了甘肃经济基础薄弱,既直接影响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又影响了居民收入的增加,制约了服务业的增长和升级。

市场化水平不高,开放程度不够。由于金融、电信等行业长期垄断经营,民间资本难以有效进入,加之原有国有大企业“大而全”的经营模式,导致服务业发展条块分割严重。尤其是金融领域,改革严重滞后,按行政区划和层级设计的区域网络、高度集中的金融配置权力、经营机制的僵化,都是金融资源难以优化配置,带来一系列矛盾的一个主要因素,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社会对于服务业的需求难以有效满足,另一方面服务业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新兴行业服务不足,特别是中心城市兰州的服务中心地位和辐射功能不足都受制于市场化水平不高。同时,生产要素的市场定价机制和途径尚未真正形成,产权、技术交易多年来难有大的突破。还有一些领域仍然存在突出的部门垄断现象,与优化资源配置的要求严重相悖。相对而言,传统行业开放程度大于新兴行业。

城镇化水平低下制约了集聚效应,影响了服务业的壮大。纵向对比成绩斐然,横向比较差距更大。

(四)政策相对滞后,引导能力不够

随着服务业的迅速发展,甘肃省对产业管理部门属性的定位,与其实际所应承担的行政职能已不相适应。在地区产业整体规划、产业调控、部门协调以及市场管理与执法等诸方面,政府赋予服务业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与产业发展的形势要求相比,已经滞后。目前省内还有一些规定不明确,相关政策有的尚未出台,即使已出台的对服务业的政策引导也相对滞后,从而影响了服务业的对外开放。

(五)资本市场发展滞后,信用体系仍不健全

甘肃省服务业资本市场还不成熟。资本市场规模小,融资数额少,融资功能极不完善。同时金融信用体系也不健全,不能满足筹资、融资、监控经济运行的需要。各商业银行出于对其自身利益和资金投向的考虑,约束了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要求,削弱了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造成非公有制经济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且,各种金融机构在运作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规模效益差、协调能力差、资金使用效益差、信贷资产质量差等问题。

(六)人才短缺,创新不足

行业管理人才相对短缺。服务业从业人员大部分仍集中在传统服务领域,核心技术和管理人才相对缺乏,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经营理念比较落后,服务效率和人均增加值不高。在服务业从业人员中,有专业特长的技术人员较少,特别是从事国际贸易、金融、保险、国际劳务合作、国际旅游、咨询、信息、广告、会计、中介服务等方面的优秀管理人才相对短缺。

国民素质有待提升、创新能力亟须加强。甘肃省服务业从业人口受教育程度不高,很难掌握现代技术和操作手段,不能很好地支撑新兴行业的发展;同时缺乏科学素养和文化素质,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很难提高生活质量,转变消费理念;科学技术水平落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也将严重制约行业发展。综上所述,当前甘肃经济发展运行中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要进一步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就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产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四、甘肃服务业发展对策措施

(一)消除阻碍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因素,提高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和需求

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发展不平衡、竞争力不足、就业结构不合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体制因素的阻碍。这些体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服务业的发展和就业能力的提高。消除阻碍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因素,是服务业劳动力结构优化配置的根本保证。目前,甘肃省部分三产部门受体制羁绊,不能得到长足有效发展,影响服务业就业容量的扩展。因此要在服务业中,以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为方向,大力推行制度改革,促进产业深度发展,推动社会分工的合理化,从供需双方推动服务业的扩张,挖掘产业的就业容量。

(二)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推动服务业重点部门的发展

服务业发展具有其自身的规律,从发达国家服务业结构的历史演化来看,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为商业、交通运输业领先发展阶段,进而为金融保险及产业型服务业优先发展阶段,再则为信息革命推动的信息产业和科教文化等部门繁荣发展阶段。因此,应根据服务业发展的阶段特征,适时推动社会需求大的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以此拓宽就业空间,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1.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农业服务业。

①进一步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并完善功能,规范各类经营主体市场行为,促其成为区域性销售中心和集散中心。大力扶持、积极培育、壮大农业中介组织、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开辟劳务、技术、信息、资金等生产要素市场,同时,紧紧围绕创汇农业发展,多渠道、多形式开拓海内外市场,实现农业与国际市场的接轨。要引进现代经营理念,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推动市场建设逐步由单一的产地市场和买卖关系向销地市场和直供直销、连锁经营、代理配送、网上交易的方向转变。

②健全农业信息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网络技术,加大农业信息服务建设,尽快形成及时、准确、系统、权威的农业信息体系。扩大信息覆盖范围,形成上下贯通、横向连接的农业信息网络系统,为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③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认证体系。开展农业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建设和改建一批农产品质检机构。通过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和农产品评价标准,把农业生产的各环节纳入标准化的管理轨道,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特别是要加快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形成辐射农村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

④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继续实施“科教兴农”战略,逐步建立起先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高效率、高效益地转化科研成果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以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进一步健全各级农技推广机构,形成一体化的农业技术引进、开发、推广、服务网站;建立促进农业科技引进开发、成果转化的有效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开发服务。建立各类科技示范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强有针对性的农村专业技术培训,条件成熟时对农民实施“绿色资格证书”制度。通过农业广播学校、电视大学、技术讲座、职业高中、信息网络、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的农民技术员队伍;建立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农村信息服务工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力度服务于三农,积极探索农业信息与农业技术推广密切结合的成功之路。

(2)工业服务业。

①完善工业服务业的知识创新管理机制。以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平台为依托,在知识的获取、存储、共享、利用、创造等环节中加强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的互动与合作,构建知识网络,促进知识共享,以提高知识利用效率并加速知识创造的方法和手段,同时对知识进行重构和整合,进而形成更高效能的知识创新能力,扩充知识积累。知识创新管理机制是工业服务业创新机制的核心机制和主要表现形式。它与工业服务业企业的服务过程、创新过程紧密相连、互为表现:知识创新表现为一种服务的创新,而同时服务的创新也必定带来知识的创新。

②完善工业服务业的人力资源创新管理机制。以人力资源开发平台为依托,为企业提供人才供给、人才交流、人才培训等服务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及引导企业合理有效使用人才的手段。人才获取是工业服务业人力资源更新之源。学习培训机制是工业服务业企业人力资源创新管理的核心机制。人才储备机制是人力资源创新管理机制的关键。人才发挥机制是人力资源创新管理的目标和最高境界。人才共享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潜力的关键,对于解决高素质人才的稀缺问题,在企业、大学、科研机构间可建立起人才共享的专家库。

工业服务业中人才的获取要注意多种获取人才途径的建立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政府应牵头设立人才交流平台或辅助设立专业从事人才交流的企业,并为人才的跨地区、跨行业交流提供方便。而工业服务业企业为了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优秀人才也应加强企业宣传来吸引并采用科学的人才招聘、人才评估方法。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并且以科学人才招聘的方法为保障。

③完善本地需求管理机制。通过招商引资、产业结构升级及大力发展高端高科技产业来增加本地对知识密集型服务的需求,从而为工业服务业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需求条件。本地需求在促进服务业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推动力,它首先要求企业对本地潜在需求有合适的经常性的研究手段,其次本地客户关系管理也是本地需求管理机制重要方面。本地需求管理还要求企业通过知识创新管理、人力资源创新管理等多方面手段去满足需求问题,建立强大的本地需求问题解决机制。

(3)其他生产性服务业。

①物流业。充分利用国家空港、城际铁路和公路快速通道建设形成的交通优势,根据产业发展和分布特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推进一批重点物流园区建设,打造辐射西北、通达全国、面向中亚的枢纽型物流基地,形成高效快捷的现代物流体系。

②金融业。一是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金融服务业发展所需的硬件设施和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发展壮大金融新兴业态。着力提高资本市场利用水平,打造国家级投融资平台。构建和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金融政策体系,加强金融监管,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③科技和信息服务业。鼓励发展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业设计、节能环保服务等行业,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积极兴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大力发展系统集成、电信服务、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软件开发等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

2.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1)商务服务业。推进商务服务业的专业化、功能社会化发展的进程。

一是重点引进新兴中介服务机构,推动高端商务服务经济发展,加快知识和资本密集型企业集聚。二是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2)社区服务业。建设、完善社区便民化设施和服务体系。培育若干家规模大、档次高、服务质量好的社区龙头服务企业,建设一批服务质量高的品牌社区服务中心,着力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系统化的社区商业体系。

(3)旅游业。加大旅游产业投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景区内外交通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重点支持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和景区建设,积极推进特色旅游发展。扩大旅游产业经营范围,扶持旅游产品开发。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参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4)房地产业。进一步发挥房地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以增加居民住房有效供给为重点,以强化城镇综合服务功能载体建设为产业支撑,充分发挥房地产业的拉动作用,提升城镇品位,改善人居环境。

3.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

(1)服务外包业。克服“地缘劣势”,积极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培育一批人才,开拓国内外服务外包市场,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外包业务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为重点的离岸服务外包。培育重点面向中亚西亚市场的国际中转配送、国际转口业。

(2)会展服务业。强化“共办、共享、共赢”的理念,创新思路、提高水平,高标准建设国际会展中心等基础设施,提高展馆的现代化水平。加强与全国行业协会、国际会展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构建区域会展联盟。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会展和会展公司,大力培育会展企业,提高承接会展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各地区特色、优势,推动全省会展产业向国际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

(3)创意服务业。加大政策支持,加快发展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科普教育、现代传媒等产业。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意机构和创意人才,建设动漫产业和文化影视基地。规划建设创意文化产业园区,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积极开发系列化、多元化、规模化文化产品。

(4)教育培训与科技服务业。进一步打破部门、地区、所有制界限,紧紧围绕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更新的需要,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大力打造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单位短期合作、个人自由组合、市场招标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联合攻关,促进有限的科技资源进一步发挥作用,加强科技孵化功能。

(三)完善服务业就业机制

服务业就业机制的不完善在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就业信息不对称,要完善产业就业机制:首先要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实行单位招聘录用人员登记备案管理制度,加强空岗报告制度、招聘广告发布审查登记制度等,要逐步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加强就业信息的沟通和传播,使城乡劳动者能够较快地得到劳动力供求信息,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其次,鼓励多渠道就业。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意识,对下岗人员、城乡失业人员和大学生从事旅游、餐饮、社区服务以及生产服务业的,可给予必要的就业再就业资助。对自愿进行服务业创业的,可研究在税费上给予适当减免。

(四)加大对服务业的资金投入力度

甘肃省服务业发展步伐显著加快,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成为较大投资热点。基于此,应加大服务业资金投入力度,财政投资适当向服务业倾斜,建立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引导其他社会资本投向服务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设立相应的奖励制度,调动服务企业的积极性;同时,完善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政策,争取吸引国内外先进服务业企业走进来,鼓励省内优势服务业企业走出去;不断完善与服务业发展相关的各项税收政策;鼓励产业的集团化、现代化和品牌化等。

(五)加快服务业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训体系建设

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是发展高质量服务业的基础和保证。人力资本形成的时间相对较长,要使服务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就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因此,要加大对教育和培训机构的投入力度,包括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支持服务业的发展。

综述,加快甘肃省服务业发展,提高产业比重和水平。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发展,推动服务业新型业态的发展,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构建功能完备、服务高效、供给良好的现代化的服务业体系,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执笔人:郝希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