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省财政形势分析与预测

甘肃省财政形势分析与预测

时间:2022-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1年,甘肃省经济运行平稳,工业生产增速稳步回升,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进出口贸易平稳较快增长,财政收入超均衡进度高速增长,各项重点支出保障有力。截至9月底,全省非税收入累计完成131.2亿元,完成预算任务的98.14%,比上年同期增长67.17%,非税收入对一般预算收入增量的贡献率达到53%。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28.24亿元用于全年农

2011年,甘肃省经济运行平稳,工业生产增速稳步回升,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进出口贸易平稳较快增长,财政收入超均衡进度高速增长,各项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一、2011年1—9月甘肃省财政运行状况

(一)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入库进度均衡

2011年1—9月份,全省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417811万元,完成预算任务的86.92%,比上年同期增长41.48%;大口径财政收入累计完成7175537万元,完成预算任务的86.35%,比上年同期增长32.07%;分级次看,上划中央收入完成预算任务的85.48%,省级收入完成预算任务的82.47%,市县收入完成预算的89.71%,入库进度均衡。1—9月份,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呈三年来最好水平。自三季度始,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减税措施,并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9月1日起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提高了工资薪金、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的减除费用标准,并对税率结构进行调整,导致相关税种收入增速放缓,所以三季度开始财政收入增幅有所回落(见图1)。

分市(州)看,平凉、庆阳2市因受探矿权和采矿权价款收入增收影响,增幅以164.37%和61.75%位列全省前两位;酒泉武威、甘南3市(州)增幅在50%以上;白银、临夏、张掖3市(州)增幅在40%以上;定西、嘉峪关、天水3市增幅在30%以上;兰州市增幅在10%以上;金昌市增幅在10%以内;陇南市受上年同期矿山采矿权转让收入增加导致的高增长基数影响,增幅为-27.48%。从收入进度来看,除了金昌市短均衡进度10.13个百分点,其他市(州)均超均衡进度完成收入任务。

图1 2009—2011年1—9月甘肃省一般预算收入分月增长趋势

(二)税收收入增长平稳,非税收入高速增长

2011年1—9月,甘肃省经济运行平稳,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进出口贸易平稳增长,全省税收收入增长平稳,至三季度末增幅为29.11%。其中:增值税受进、销项税抵扣政策性因素影响增幅较低,为15.66%,营业税比上年同期增长24.76%,企业所得税比上年同期增长44.59%,个人所得税虽然受到起征点调高因素影响,但仍保持了较高增长,比上年同期增长35.86%。税收收入对一般预算收入增量的贡献率为47%。另外,受原油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政策调整因素影响,截至9月底,全省资源税较上年同期增收5.87亿元,增长134.13%。

2011年,甘肃省非税收入高速增长。截至9月底,全省非税收入累计完成131.2亿元,完成预算任务的98.14%,比上年同期增长67.17%,非税收入对一般预算收入增量的贡献率达到53%。非税收入高速增长的原因除了2011年中央规定将原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外,也包括部分地区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收入一次性入库因素。

(三)财政支出增长平稳,支出进度仍显缓慢

2011年1—9月,甘肃省财政支出累计完成1061.74亿元,同比增长18.91%。其中:省级支出264.29亿元,同比增长17.73%;市县支出797.45亿元,同比增长19.31%,增长平稳。从进度看,1—9月财政支出累计完成调整预算的63.81%。其中:省级支出完成调整预算的49.05%,市县支出完成调整预算的70.88%。分市(州)看:临夏、定西、白银、张掖4市(州)支出增幅在30%以上,其中临夏、定西以38.91%和35.45%的增幅位列全省前两位;酒泉、武威、庆阳、兰州、天水5市增幅在20%以上;金昌、平凉、嘉峪关3市增幅在10%以上;甘南州增幅在10%以内;陇南市受上年同期灾后重建支出高基数影响,支出增幅为-22.01%。

(四)财政支出结构日趋优化,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2011年1—9月,甘肃省一般预算支出中民生支出达73%。其中:教育支出累计完成175.20亿元,增长20.21%;社保和就业支出累计完成190.61亿元,增长33.01%;医疗卫生支出累计完成95.17亿元,增长49.8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累计完成38.29亿元,增长20.68%;农林水事务支出累计完成133.20亿元,增长20.98%;交通运输支出累计完成101.22亿元,增长87.36%;住房保障支出累计完成43.81亿元,增长36.43%。甘肃省财政支出结构日趋优化,各项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五)持续增加“三农”投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2011年甘肃省积极落实各项农业补贴政策。包括:小麦、玉米、马铃薯良种补贴资金3.66亿元,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2亿元,粮食直补资金2.55亿元,农资综合补贴16.58亿元,中央预算内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资金2.45亿元。各项惠农政策持续增加了对“三农”的投入,农民转移性收入得以增长。

2011年甘肃财政筹资2800万元,通过地膜补贴和穴播机等农机补贴的形式全力推广甘肃农技人员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全膜覆土穴播技术,这项技术可使旱地小麦每亩增产100多公斤。2011年,甘肃省全面启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中央财政下达草原生态补奖资金11.4亿元,主要包括禁牧补助、牧草良种补助、畜牧良种补贴以及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2011年,甘肃省投入3亿元发展草食畜牧业,其中省级资金1.4亿元,中央资金1.6亿元,用于巩固扩大草食畜牧业发展成果,加快牛羊产业大县建设步伐。2011年,甘肃省投资22.01亿元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扶贫重点工程。其中,财政扶贫资金6.55亿元,行业部门投入资金15.46亿元,项目重点实施以解决农村人饮安全、改造乡村道路、改善村容村貌和健全公共事业为主的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工程实施区发展草畜、马铃薯、果品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和开展科技扶贫,使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省水平,返贫率控制在5%以内。2011年,甘肃省政府下发《2011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实施方案》,将全省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由850元提高到1096元,补助水平由月人均65元提高到72元。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28.24亿元用于全年农村低保,市县财政分别配套3.06亿元和0.35亿元。

(六)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甘肃省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开始于2007年。2007年和2009年,先后分两批在甘肃省41个市县进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提高了县级财政的保障能力。2011年1月1日起,甘肃省全面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增加了26个试点县市:永昌、清水、甘谷、玉门市、肃北、肃南、渭源、漳县、成县、文县、康县、徽县、两当、灵台、华亭、宁县、合水、环县、和政、康乐、广河、卓尼、舟曲、迭部、碌曲、玛曲。并从2011年起,“开行”9趟“直通车”:体制性补助拨付直接到县,基金收入分成直接到县,收入计划下达直接到县,转移支付下达直接到县,项目计划安排和专项补助下达直接到县,财政结算办理直接到县,收入报解及预算资金调度直接到县,债务偿还直接落实到县,工作部署直接到县。除此之外,市(州)对县的支持不减,数据报送和汇总程序不变。截至2011年9月,67个省直管县的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11%。

二、财政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非税收入增长迅速,财政收入结构不尽合理

截至2011年9月末,甘肃省非税收入累计完成13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7.17%,非税收入对一般预算收入增量的贡献率达到53%,高于税收收入的贡献率;非税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38%,呈逐年上升态势(见图2)。非税收入的比重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地区经济增长的质量,它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规模结构。目前,我国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占比的平均水平为8∶2,而甘肃省近年的比重渐趋6∶4,表明地方政府在财政上越来越依赖非税收入。分析甘肃省非税收入结构,一次性产权转让收入和专项收入占的比重比较大,这些一次性收入规模大但不具有可持续性,专项收入属于有特定用途的一般预算收入,不能作为可支配财力使用。非税收入比重过高,表明了财政实际可用财力的增长幅度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

图2 近5年甘肃省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比重变化

(二)财政支出进度总体偏慢,资金使用时效性有待提高

2011年前三季度,甘肃省一般预算支出1664亿元,完成变动预算的63.81%,短均衡进度11.19个百分点;省级支出264.29亿元,完成变动预算的49.05%,短均衡进度25.95个百分点;市县支出797.45亿元,完成变动预算的70.88%,短均衡进度4.12个百分点。财政支出进度均衡、重点项目资金及时到位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9年甘肃省政府出台《甘肃省加强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管理暂行办法》和《甘肃省加强财政支出时效性管理暂行办法》,对预算下达、资金拨付、专项结余等工作时限和要求做了明确规定,以期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支出均衡性和时效性。但2008年以来的甘肃省一般预算支出级次进度(见图3)显示,省本级支出近四年平均短均衡进度29个百分点,全省支出进度四年来始终徘徊在63%左右,市(州)进度相对较好,财政支出进度总体偏慢,资金使用均衡性、时效性亟待提高。

图3 甘肃省2008年以来一般预算支出级次进度表

(三)财政支出增速较慢,与西部其他省份的差距仍然较大

截至2011年6月底,甘肃省一般预算支出累计完成660.8亿元,同比增长25.1%,但与全国以及西部其他省份的支出状况相比较,整体水平仍显落后(见表1)。截至2011年6月30日,全国一般预算支出增长34.8%,甘肃省落后全国9.7个百分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支出增长速度超过50%的有18个,其中增速超过30%的有12个,而甘肃省增速处于全国倒数第六位;在西部十二省区中甘肃省一般预算支出增速排第九位;在西北五省区中甘肃省增速排名倒数第一,与排名第一位的新疆相比,增长速度相差78.7个百分点,与排名第二位的青海相比,增长速度相差54.3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增速与西部其他省份的差距仍然较大。

表1 2011年16月西部十二省区财政支出一览表

三、甘肃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财政支出绩效是指财政支出活动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体现了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资源配置活动与所取得的社会效果之间的比较关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和合理的评价标准,对财政支出行为过程及其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用以衡量、监测和评价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的指标选取

我们从财政支出的功能分类入手,在目前数据的支持度和指标可选取性的情况下,结合甘肃省财政支出的具体情况,依据财政资金运行的全过程,从反映支出自给程度、财政各项支出比重等结构性内容以及财政支出对GDP、教育、科技、农业的贡献情况,选择两方面10项综合评价指标,来评价甘肃省财政支出配置效率及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这种选择使得评估指标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相互衔接。2007年之后,我国财政支出的统计口径作了改变,与以往统计年鉴数据纵向不可比,因此选取2007年—2010年数据。

1.财政支出结构类指标

这类指标有助于说明不同的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的不同影响。包括:财政支出自给率,它的高低可以从财政自我保障能力方面反映本地区财政效益水平;财政教育支出比重、财政农业支出比重、财政社保和就业支出比重、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比重。按照公共财政支出的要求,财政应该逐步加大教育、农业、社保和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以保证社会基本秩序和公民基本需要的满足。财政行政支出比重,该指标评估政府行政成本及财政支出管理水平的提高状况。按照公共财政支出的要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行政支出比重应呈相对下降趋势。

2.财政支出贡献类指标

这类指标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反映财政支出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共基础产业的贡献程度,间接地反映财政支出综合效率。贡献类指标包括:财政支出弹性、财政科技支出弹性、财政教育支出弹性、财政农业支出弹性。弹性是衡量某一变量的变化所引起的另一变量的相对变化的指标。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它反映了在预算年度内,财政支出变化率对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率反应的敏感程度。其值的含义是指当国内生产总值有百分之一的变化时所带来的财政支出的变化百分比

(二)甘肃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及分析

1.根据甘肃省2007年—2010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出下表2:

表2 甘肃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表

表3 甘肃省财政支出增长率

2.财政支出结构性指标评价

(1)财政支出自给率。它是反映财政资金自给能力的指标。从甘肃省财政支出自给率来看,从2007年至2010年的平均值为0.257,支出自给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这说明一般预算收入仅能满足四分之一左右的财政支出的需要,其余的四分之三依赖于中央的转移支付。财政支出自给率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地方财力不足也影响了地区经济发展。

(2)财政教育支出比重、财政农业支出比重、财政社保支出比重及财政医疗支出比重这四项指标的结果直接反映出财政资金的支出效果。从表2看,2007年至2010年,甘肃省这四项支出比重的四年平均值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支出的公共性逐渐突出,公共财政建设初见成效。从增长率看(见表3),2007年至2010年,除财政教育支出外,其他各项支出增长率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表明甘肃省支出结构逐步优化,支出效率较好。

(3)财政行政支出比重。财政行政支出是维护国家政权存在和运行的服务性支出。一般来说,其增长速度应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从表2看,甘肃省行政支出比重四年平均水平低于全国水平,行政支出增长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其增长速度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见表3),这表明了甘肃省大力压缩了一般性公用经费支出。

3.财政支出贡献类指标评价

(1)财政支出弹性反映当国内生产总值有百分之一的变化时所带来的财政支出的变化百分比。从表2看,2007年到2010年,甘肃省财政支出弹性逐年上升,在2010年有所下降,四年平均值高于全国平均8个百分点。

(2)财政教育支出弹性反映财政支出每增长一个单位,教育支出增长多少个单位,从微观角度评价财政支出综合效率状况。从表2可以看到,甘肃省财政教育支出弹性四年来平均水平低于全国水平,教育支出增长率平均水平也低于全国4个百分点,说明甘肃省要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保证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3)财政科技支出弹性反映财政支出每增长一个单位,科技支出增长多少个单位。从表2看,甘肃省财政科技支出弹性四年平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甘肃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该对科技支出弹性的低水平给予充分的关注。

(4)财政农业支出弹性反映财政支出每增长一个单位,农业支出增长多少个单位。2007年至2010年,甘肃省财政农业支出弹性四年平均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财政农业支出增长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财政增加了包括良种、农机具、扶贫等在内的政策性补贴以及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支农惠农力度加大,甘肃省农业支出不断增长。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反映经济运行状况。就甘肃省财政支出总体效益看,经济结构在运行中逐渐得到合理的调整,经济总量不断增加,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较快,社会保障能力提升,民生福利逐步得到改善,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事务整体协调推进。

四、甘肃财政科学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更加注重民生支出

2011年前三季度,甘肃省实现生产总值3468.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7%,全省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32.07%,一般预算收入增长41.48%,财政收入增长高于GDP的增长。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给改善民生创造了更好的基础条件,必须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更加注重民生支出,使财政收入的增加真正惠及民生。财政应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和改善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增加财政投入,扩大社会保障基金规模,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办法,推进社会保险扩面提标;认真落实减免税费、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职业培训补贴等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努力完善就业扶持政策,支持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运用各种财税政策手段,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医疗卫生事业,推动形成多元化的医疗卫生服务市场;推进房产税改革,运用税收政策调控房价,规范房地产交易行为,减轻购房者经济负担;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努力实现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4%的目标;合理安排使用财政教育经费,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促进教育公平。

(二)深入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目前甘肃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正在由点到面逐步推进,规范的绩效评价的制度建设非常重要。首先要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施对象与范围、实施步骤、实施主体、操作规程、指标设计、监督制衡以及结果应用等加以规定,使评价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其次,建立责任明晰、相互制衡的绩效评价管理责任机制。任何一个支出绩效评价过程,至少应存在评估主管部门、预算管理单元和评估机构或者受托中介机构,三者间不同的权利和义务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供很好的组织保障;再次,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数据信息库。完善的财政支出评价信息数据库,对于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保证评价工作的持续、有效十分必要。应该统一规划,确保政府各部门积极参与,在不危害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信息资料公开、共享;充分利用全省正在逐步完善的金财工程、金税工程等部门信息网络建设,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信息收集网络和完备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有效开展数据信息的采集;最后,要重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使绩效评估结果作为政府考核部门履行责任、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和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有效性的参考依据,也可作为未来支出预算安排及审核预算的依据,避免财政支出绩效评估工作流于形式。

(三)积极推进财政信息公开,充分体现财政公共性

2008年5月,国务院颁布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财政信息公开在我国实践中开始破冰。2009年3月20日,财政部于“两会”结束后第一时间在财政部网站公开了中央财政预算。2009年10月,广州市首次在网上公布全部114个政府部门的预算,这在全国地方政府中属首次。2011年2月,财政部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意见》,对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重点范围、原则、内容等做出了明确规定,这是政府预算公开制度创新的一次重要突破。2011年6月甘肃省财政厅首次在财政网站公开亮出全年的财务“账本”,包括《甘肃省省级2010年一般预算收入表》、《甘肃省省级2010年一般预算支出表》和《甘肃省省级2010年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表》三大部分。财政信息公开,有利于社会公众了解政府的收入支出、行政效率及管理成本,有利于落实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财政信息公开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是公共财政制度建设和民主社会建立强有力的推进器。财政透明度是政府透明度的核心,它不仅改善财政资金的管理,而且能够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亲和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带动经济良性发展及社会和谐。衡量财政透明度最基本的原则是公开和完整。首先,应该明确财政公开的主体:权力机关、政府、所有的政府职能部门和具体的预算单位;其次,财政信息公开的内容应该满足决策和监督的需要,公开的财政信息必须具备完整性、真实准确性、时效性、明了可读性等特征;再次,财政信息公开包括向上级委托者报告和向公众公告两种形式。公告形式应该被大力倡导,可以采用权威媒体、新闻发布会、听证会、咨询会等形式公告;最后,应建立财政信息公开监管体系,承担监管职责的机构应该是剥离于政府部门的。

(四)完善财税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在扩大内需和增加就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运用财税政策帮助和引导中小企业稳健经营,增强其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家为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年10月,国家确定了9项金融财税措施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具体内容涵盖提高起征点、税收优惠及减免、涉企收费取消等等。“十二五”期间,为了实现调整经济结构、保障与改善民生、扩大内需等战略目标,甘肃省应该积极完善财税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具体应包含以下方面:放宽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和规模的限制标准、降低中小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门槛,扩大相关优惠政策的受益对象;制定针对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政策,规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中小企业产品;整合现行财税激励政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对财税政策的敏感程度不同,在研发阶段,企业需要大量的财政拨款,在成果转化阶段,企业对于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同样敏感;在产业化阶段,企业对政府采购政策更为敏感,因此根据不同的敏感程度,分别有侧重的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清费立税、规范合理收费、取缔不合理收费,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执笔人:王丹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