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甘肃省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总报告

-年甘肃省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总报告

时间:2022-03-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1-2012年甘肃省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总报告2011年,对于国际社会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代,一些实施专制统治的国家,相继通过武力争端,实现了权力转移;美国、英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因经济复苏乏力,引发国内矛盾,发生较大规模群体性事件。2011年,甘肃省社会发展总体上保持了相对平稳的态势。至8月末,甘肃省金融机构本外币住户存款余额3954.47亿元,当月新增22.01亿元,同比多增1.10亿元。
-年甘肃省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总报告_2011~2012年甘肃省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

2011-2012年甘肃省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总报告

2011年,对于国际社会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代,一些实施专制统治的国家,相继通过武力争端,实现了权力转移;美国、英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因经济复苏乏力,引发国内矛盾,发生较大规模群体性事件。这些动荡和变化表明,无论是强权政治还是“大包大揽”的福利制度,都无法保证局部社会的稳定,社会排斥、贫富差距过大,权力过于集中,社会大众的生存权、发展权、被尊重的权利得不到保障,是激化社会矛盾的根本原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社会管理者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2011年,也是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的一年,中央政府对于一些涉及重大民生问题的领域开始实施深度改革,触动了原有的利益格局,新的社会矛盾开始出现。2011年,是实施国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启动年,“国办发”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47条也在这一年开始落实实施,受国内环境和政策的影响,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表现出良好的势头,经济发展保持了较快速度,社会领域的改革稳步推进,特别是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成效显著,让群众受益明显。2011年,甘肃省社会发展总体上保持了相对平稳的态势。

一、2011年甘肃社会发展的总体特征

(一)人口分布趋向集中,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人口总量缓慢增加,常住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从人口年龄结构看,全省0-14岁人口比重下降较快,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逐年上升,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8.23%;人口流动活跃,2011年9月全省流动人口为269.76万人。人口流动的特点是跨省流动多于省内流动,流出人口多于流入人口;人口地域分布趋于集中,甘肃省的人口分布表现为甘肃省的适宜地区面积仅为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4.72%,而分布于其上的人口却占全省人口总数的99.82%,人口分布主要聚集在黄河沿岸(含洮夏川区)、陇东黄土高原区、河西绿洲区和陇东南渭河川区、徽成盆地及秦岭北坡河谷区。

(二)城乡居民社会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以医药卫生综合改革和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为重点的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9类1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开展,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按计划实施,公立医院的医疗行为更趋规范;二是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得到初步改善,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农家书屋等建设工程,有效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三是加强公共安全监管,2011年前三季度,全省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905起,死亡1039人。与去年前三季度相比,事故起数下降11.9%;死亡人数下降19.5%。全省14个市(州)和大部分行业安全生产指标控制情况较好,均未超出年度控制指标的阶段目标,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截至6月底,全省共排查积案141件,化解77件,化解率54.6%;排查重大社会矛盾282件,化解168件,化解率59.6%;排查新矛盾29289件,化解28087件,化解率95.89%,未发生较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全省维稳形势总体向好,实现了信访总量和群体性事件“双下降”。四是积极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空气污染治理,水质监管等重大项目,取得预期效果。

(三)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1-6月,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1-8月,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26.95%;社会事业投资增长较快:医疗卫生一般预算支出增长49.92%,教育一般预算支出增长25.33%,一般公共服务一般预算支出增长16.45%。1-6月,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增长13.19%,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69%;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16.44%,其中增长较快的是交通通讯和居住,分别增长33.47%和27.3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增长25.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33.50%。

(四)社会心态总体呈平稳态势

景气指数监测结果表明,二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比去年同期增长4.6点,其中社会服务业增长最为明显;企业景气指数比去年同期增长5.8点,其中房地产、批发零售业增长较为明显。根据2011年8月甘肃统计月报公布的数据,全省各类存贷款比年初均有所增长,住户存款平稳增长。至8月末,甘肃省金融机构本外币住户存款余额3954.47亿元,当月新增22.01亿元,同比多增1.10亿元。其中,新增储蓄存款21.24亿元,同比多增2.21亿元,说明社会大众对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持谨慎乐观的心态。

(五)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成效突出

一是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特色经济发展强劲;二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发展后劲增强;三是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改善,2011年1-8月份,甘南州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130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2元,增长14.3%。农牧民现金支出1118元,增加109元,增长10.8%。其中,生产费用支出167元,减少41元,下降19.7%;生活消费支出925元,增加145元,增长18.6%。根据临夏市60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1年1-7月份,临夏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489.4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64.2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2%;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3738.35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48.9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3%。四是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人口素质稳步提高;五是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民生得到改善,民族地区专项工程稳步推进,特别是“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兴边富民”行动、牧民定居工程等专项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的稳步提升。

(六)社会管理格局初步形成

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甘肃省在中央有关精神的指导下,已经建立了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构建了社会管理组织网络,制定了社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一是健全维护群众利益机制,在关乎民生的住房、就医、社保、养老、征地拆迁、就业安置等领域,集中精力建立健全群体利益协调机制、民众诉求表达机制、重大矛盾调处机制和公民权益机制,相关的法规政策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二是流动人口管理实现了全员化、网格化、自动化,截至2011年7月6日,全省统计的全员流动人口为236.72万人[1]。目前已实现全员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简称GPL系统)对流动人口信息数据的实时录入、实时更新和自动汇总,并从6月28日起正式启用《甘肃省流动人口动态专报》,使得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信息化应用迈向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全员化、网格化、自动化和对应督查目标。三是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得到加强,目前甘肃省基层行政组织共有1350个,其中镇464个,乡762个,街道办事处124个[2]。通过建立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被投放到基层,夯实了基层组织、壮大了基层力量、整合了基层资源、强化了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了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四是公共安全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1年5月份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了《2011年甘肃省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强化了对食品源头、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全程监控,预计在年内建成覆盖全省市(州)的14个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和76个食品安全检测室,将实现消费者对食品的快速、方便的安全状况检测。在自然灾害方面,全省对地震、泥石流、沙尘暴等重大突发自然灾害的防治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五是社会组织管理进一步加强,各类民间组织发展迅速,其中较为活跃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扶贫开发、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教育支持、公共卫生、社会福利、行业管理等偏重于社会服务行业。

二、2011年甘肃省以保障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成效显著

(一)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甘肃省医药卫生改革中期评估报告显示,至2011年上半年,甘肃省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参保率上升较快。统计显示,2008年至2010年,三项基本医保制度参保率分别为90.97%、93.51%、94.58%。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参保率三年分别为84.76%、92.91%和99.05%;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分别为88.42%、92.30%和96.62%;新农合参合率分别为93.20%、95.54%和95.92%。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率达到100%。截止2010年7月1日,甘肃省28个试点县共有365所乡镇卫生院、152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00个村卫生室配备了基本药物,占试点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96.34%;共有339所乡镇卫生院、121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205个村卫生室实现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占试点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65.54%。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达标率不断上升。甘肃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主,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等,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2010年和2009年相比,抽样的15个改革试点县基层医疗机构整体的次均门诊费用从35.97元降到了33元,降低了2.97元,降幅达到8.33%。这表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卫生机构门诊费用整体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负担。不合理用药明显减少。经过三年的努力,甘肃省的卫生改革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各项任务达到预期目标,一些领域的改革走到了全国前列,受到卫生部和全国医改办的重视和肯定。更重要的是,群众普遍得到了实惠,城乡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得到初步缓解。

(二)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向体系化方向迈进

随着《甘肃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新的环境保护地方法规体系的制订和实施,甘肃的地方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正逐渐完善。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规则》的出台,则对政府自身的环境保护管理行为进行了规范。此外,近年制订的一些有地方特色的环保制度开始显现成效。

(三)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更趋完善

一是社保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包括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为主干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框架,建立了覆盖全省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村干部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二是保障人群迅速扩大。止2010年底,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了242.5万人、589万人、164.2万人、130万人和82万人。三是待遇水平较大幅度提高。目前甘肃城镇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平均达到77%,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平均达到54%。先后4次调整提高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一类地区由最初的110元/月提高到375元/月,待遇水平实现了翻番。

(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

甘肃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基本现状是: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逐步健全,灾害应急能力稳步提高。社会救助体系规范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果,救助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五)大众传媒的社会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

一是角色定位日趋准确,服务意识不断增强;二是以“激情马拉松,魅力新兰州——2011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事和建党90周年为契机,我省媒体与外媒积极联动,事件播报能力稳步提升,对外传播效应不断扩大;三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已形成“立足陇原、服务陇原、辐射全国”的媒体传播新格局,同时,媒体的分众化趋势也日益明显;四是改扩版后的《甘肃日报》,传播能力不断增强。以每日甘肃网、飞天新传媒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攀升。《读者》电纸书系列隆重亮相,传播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继续提升。

三、2011年甘肃省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城镇居民收入与全国差距再次拉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季度数据显示,一、二季度,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总收入,甘肃排列全国倒数第一位,为7942元,与相邻的陕西(10182元)、青海(8108元)、宁夏(9057元)和新疆(8653元)分别相差:2240元、166元、1115元和711元。排列第一位的上海(20520元)是甘肃的2.58倍,甘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12076元)的65.77%,与去年同期相比: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总收入,与位列第一的上海之间的差距、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以及与西北邻省(区)的差距,再次呈现出拉大趋势。

(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缓慢

一是收不抵支。根据甘肃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1-6月,甘肃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69%,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16.4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增长27.4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33.50%;二是物价上涨较快,制约消费增长。物价的明显上涨增加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开支,对中低收入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消费影响较大,高物价将对居民即期消费和预期消费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三是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抑制了消费需求。随着住房、医疗、教育等大项支出费用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收入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居民的即期消费。

(三)老年人口生活满意度较低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表明,被调查老年人口对“公共服务”不太满意者占38.7%,令老年人不满意的事中“收入低,物价高”所占比例最高(89.4%),其次,分别是“看病难、看病贵”(66.9%)、“社会欺诈消费者”(57.7%)、“社会治安状况不好”(54.2%)、“社会腐败现象严重”(37.3%)、“子女不上进,啃老”(34.5%)。62%的被调查者对老年人权益不了解。

(四)婚育高峰期人口的婚姻稳定性较差

对甘肃省城乡80后人口的婚姻调查结果统计分析显示,户籍问题在“80后”择偶观念中呈现出逐步淡化的趋势,选择结婚的主动性略低,父母的意见对受访者的择偶观念具有较大的影响;对“闪婚”或“闪离”具有一定的认可度;在家庭生活方面依然离不开父母的帮助,虽然具有较强的经济独立意愿,但在经济需求方面具有一定的依赖性;较为重视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活动。同时在婚姻生活中较为重视社会交往活动的相对独立性。

(五)基本社会制度体系仍不健全

一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覆盖范围窄、地区间、险种间发展不平衡、信息化水平低、经办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二是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应急运行机制不健全;应急预防预警和信息指挥系统建设滞后;技术支撑体系仍显薄弱;应急队伍建设亟待整合;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宣教动员工作有待加强。三是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区域特色不明显,国家层面的宏观制度安排缺乏对甘肃环境保护特殊性的考虑,存在一刀切的制度不公平。以政府管制为主导的环保制度体系,充斥了行政命令的做法,市场化程度较低,在针对企业的具体管理制度中还存在激励污染的做法。此外,政府行为贯穿于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与环节,社会中的微观经济主体则是环保制度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监督者,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方式、渠道较少,存在制度空缺。四是大众传媒的传播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虚假新闻,不实报道,作风漂浮、文风呆板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管得太严太死,媒介管理亟待提高;传者谆谆,听者藐藐的现象值得深度关注。

(六)社会管理总体格局还不完善

一是维护群众利益机制有待健全,在企业改制、房屋拆迁、土地征用、集资等等方面,存在与民争利现象,民众的利益和权益在受到侵犯的同时,没有形成一个妥善的协商机制和利益维护机制;民众的利益表达渠道不畅;在利益调节方面,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综合运作功能没有发挥出来;在利益保障方面,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比较微弱。二是流动人口的劳动权益保障不足,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的生产生活困难重重,多数流动人口尤其是新生代流动人口虽然融入城市的愿望更为迫切,但融入当地社会还存在一定难度。三是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能力不足,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观念;社会管理主体单一,政府包揽一切显得不堪重负;公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不强,社区自治能力不足;居委会行政化倾向严重,缺乏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突出。四是公共安全管理监管力度有待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危机能力不足。五是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滞后,民间组织自身能力建设不足,管理条例的登记注册要求比较高,明显脱离现实,大量的草根型组织被排除在外,另外民间组织自身管理的制度化程度不高,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监管机构和正常的行业规范。六是信息网络管理的重要性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目前在这方面最大的问题是对网络信息的影响力认识还不足,对信息网络管理和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不高,网上舆论引导机制还有待健全。七是思想道德建设缺乏有效的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缺乏振奋人心的精神信念,社会底线伦理面临威胁。

四、2012年甘肃省社会发展趋势预测

(一)人口自然增长平稳,人口年龄结构继续老化

2012年,甘肃省仍处于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生育旺盛期(20~29岁)育龄妇女233.2万,比上年225.7万增加7.5万,2012年出生人口在2011年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增加,但是增加幅度有所减小,加之人口计生部门的努力,人口出生率在较低的水平下略有回升,人口出生高峰期势能有所减弱。由于人口老化的影响,死亡率会略有上升。人口自然增长率将保持较低水平。由于人口发展的惯性特征,人口年龄结构将进一步老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上升0.15个百分点左右,总量将超过220万;15~64岁劳动力人口数量将比上年增加8万左右,达到1975万;少儿人口比重将会下降。

(二)医药卫生综合改革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基本药物制度的合理补偿机制需要进一步改进,由此引起的卫生投入增长势必成为各级财政的重大压力;二是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进入启动实施阶段,需要建立可靠的技术支持系统;三是村卫生室综合能力建设制度化方面必须有所突破,村卫生室职能定位和产权明晰、村医的资格认证和身份认定等将成为突出的矛盾;四是乡村一体化的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和绩效评价制度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由此引起的利益调整,将会给基层人事制度改革带来深层次挑战;五是进一步降低医疗费用增长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医疗机构、药械制造及流通行业,患者和医疗保障提供者之间的利益争夺,将是医药卫生改革领域中提高公益性目标所面临的严峻考验;六是食品药品质量问题仍然是民众关心的焦点,极有可能成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导火索;七是由健康服务制度不健全造成的健康伤害仍将是导致甘肃城乡居民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进行“大健康”理念指导下的公共政策体系建设更加紧迫。

(三)突发性公共事件预防不可轻视

一是自然灾害不容轻视,由于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地质结构,既可能成为造成干旱、洪涝、泥石流等灾害的原因,也因此产生较为严重的损失。同时由于在自然灾害发生区域内防灾设施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历史欠账,使得受灾地区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加重。二是事故安全方面,部分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对于相关的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范没有做到严格执行,存在侥幸心理。突击性的、运动式的安全检查尚未彻底转换为常规性的、制度性的安全生产制度。由于城市人口规模日益增大,机动车数量增多与交通设施、交通管理制度、技术水平和城市建设规划的不足与滞后之间形成的矛盾,部分司机的安全驾驶意识薄弱,将是未来道路安全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三是公共安全卫生方面,除去传染病、地方病等传统因素外,食品安全事故(特别是输入型食品安全事故)将成为公共卫生安全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四是社会安全事件方面,群体性事件仍然是最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但是由个人极端行为引发的社会安全事件不排除增多的可能,对此,应进一步予以关注和预防。五是甘肃民族和宗教具有长期性、敏感性、国际性等特点,受境外敌对势力和少数民族分裂分子的挑唆,个别民族地区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加之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滞后性,也是影响民族地区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在一定时期内,虽然民族地区总体上社会稳定、宗教和顺,但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

(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

一是民族地区扶贫任务仍相当艰巨,21个民族县中有14个县是全国扶贫工作重点县,尚有贫困人口83万人,占民族地区总人口的25%。二是甘肃民族地区地缘环境相对封闭,劳动者技能和综合素质不高,缺乏现代经济意识、科技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三是由于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许多民族地区,尤其是偏远的农牧区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吃水难的问题仍然存在。四是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投入缺乏的制约,一方面国家实施限制开发的措施已经实施,但相应的生态补偿政策还未出台,资源和生态保护政策的刚性限制与开发建设的矛盾日益凸显。

执笔人:包晓霞

【注释】

[1]甘肃省人口委流动人口管理处,甘肃省流动人口管理进入信息化时代,《甘肃日报》2010-08-18第7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