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六、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面临着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挑战

六、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面临着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挑战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面临着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挑战长久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高等学校的薄弱环节突出表现为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要求,轻个性发展;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培养,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的训练,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等问题。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内在核心因素。

六、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面临着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挑战

长久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高等学校的薄弱环节突出表现为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要求,轻个性发展;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培养,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的训练,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等问题。特别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处处都以标准答案为准,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以传统的灌输式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教学方法单一,把教学过程简单理解为知识的学习积累过程,对学生的评价仅限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忽视了学生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的缺乏。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教育观念落后,缺少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久而久之,形成了唯书、唯权威是从的思维定式。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评价:“中国教育从大的原则开始,培养的学生胆子小,没有发明创造,太重视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国的学生知识太多,能力太少,与美国学生相比,中国的学生顺从权威,美国的学生挑战权威。”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2005年在病榻上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因此,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大学如何积极探索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怎样使他们主动学习,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创造者,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难题。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为高校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必须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探索21世纪大学教育的新模式;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把培养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贯穿于大学人才培养的始终。

(一)从国家创新体系的高度认识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大意义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创新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形成的迫切要求。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这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所处地位的重要因素。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必将具有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是由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及政府等组成的网络,它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使得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融为一体,协调发展,国家创新体系分为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其中,知识创新系统是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核心部分是国家科研机构和教学科研型大学;知识传播系统主要指高等教育系统和职业培训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培养具有较高技能、最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内在核心因素。因此,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而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应用必须借助于人力资本才能实现,人力资本主要是通过教育来培养的。知识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创新体系的形成离不开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离不开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当今时代“教育正在日益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包含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人生。[9]随着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发国内教育市场,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在教育内容、方法上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的人才已成为必然。高校肩负着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的重任,只有进一步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大胆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有利于创新人才层出不穷的教育制度,才能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

(二)加强教育理念的创新,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创新系统中起着引导、驱动的作用。没有它的引导、驱动,整个系统就没有方向,没有运行的最初动力。大学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观念的体系,是大学的办学目标、组织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和实现方式等的理性抽象与战略思考。以往的大学教育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到了20世纪下半叶,高等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上强调能力,即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和组织能力。此后,进一步提出了素质教育,从获取知识到培养能力,再到提高素质。这标志着教育思想的一次次飞跃,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培养教育的全过程,也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充分体现。《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要培养出创造性人才,必须重新审视我国的高等教育,不断改革教育思想,树立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教育理念;转变传统的以继承为主,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转变以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教育质量的观念,树立用创新精神来衡量大学教育质量的观念。

教育理念是文化的表征,也是文化的产物。我们继承着传统的教育理念,也有责任反思和创新教育理念。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现代社会学生学习的目的不再是单纯获取知识,而是掌握未来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大学生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只有对上述各方面的素质加以全面培养,教育对象才能有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才能真正成为现代社会合格的一员。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康德也曾说:“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长。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10]需要强调的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要比全面发展更重要,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一些本身能发展的力量,人们每一种能力原来就有从不活动状态变成一种充分发展的力量的倾向。因此,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全面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马克思主义和谐教育思想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因为自然是有序的,作为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人的生命也是有序的。所以,人的发展应当使生命的各个部分都得到和谐的发展,只有实现了和谐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才能实现人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由此看来,全面体现发展的要求与数量,和谐体现发展的深度与质量。实施和谐教育,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和谐培养”,使每个人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发展成为一个趋于完美的人,回归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的状态,进而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避免人的扁平化,形成一种“标准人”。因此,在和谐教育原则下成长起来的人,将会构成和谐社会最为重要的微观基础,真正体现教育的社会功能价值。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需要的四个支柱:

学会认知(Learningtoknow)。这种学习更多的是掌握认识的手段,而不是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当将掌握足够广泛的普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学习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学会学习。

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如何教会学生实践他所学的知识,如何使教育与未来工作相适应,个人能力的概念被置于首要地位。随着社会发展,学生交往能力、与他人共事的能力、管理事务和解决冲突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不仅意味着获得专业资格,还需要青少年在各种社会情境中或工作范围内学会做事。

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教育的使命是教学生懂得人的多样性,认识地球上所有人之间具有相似性和依存性。教育应当通过扩大对不同族群的人和不同文化与精神价值的认识,通过发现他人和从事一些共同的计划,避免冲突和增进和平。

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从而使每个人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和判断能力,以便自主决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应该做的事。

因此,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作为现代人既要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又要有精深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紧密结合,这是新世纪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人文精神以人的自觉与实践为核心,贯穿在人生的各个层面,要求人们的行为有明确的意义、正确的目标、符合社会公共需要,要求人们有高尚的情操和真善美的生活态度。科学精神则是探求未知的问题、实事求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精神。高校不能用人文精神去代替科学精神,也不能用科学精神去排斥人文精神,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不论知识经济如何受到人们的关注,人永远不会物化到失去自己的思维与情感的程度。所以高校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必须下决心改变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在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教育学生学会学习与创造,学会生存与关心,学会竞争与合作,学会做人与交往,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校只有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才能克服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培育具有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和具有科学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创新人才。

(三)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创新模式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世界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走过的道路给我们的启示是:每当国家出现重大变革或发展时,总会随之引发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与创新。国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大都是在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从国外有关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阐释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来。客观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视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只不过是近年来更加突出而已。在英国,培养绅士型的领袖和学者是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按照英国19世纪教育家纽曼的话来说,就是培养“学会思考、推理、比较、辨别和分析,情趣高雅,判断力强,视野开阔的人”。牛津大学校长C.鲁卡斯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要有很高的技术,非常宽的知识基础,有很强的个人责任感、革新能力和灵活性。个人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的技术以适应其需要”。至2001年,牛津大学共为英国培养出4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25位首相。德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深受洪堡大学理念的影响。至20世纪,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提出大学应该培养“全人”的理念,追求“全人”前提下的创新。美国大学教育有着自由教育的传统。早在20世纪初叶,弗莱克斯纳就提出大学教育应培养社会的精英。至20世纪中叶,美国教育家赫钦斯批评美国大学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专业化和非智力化倾向,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人,使人成为有作为的人、自由的人,而不是片面发展的工具。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发展人的理性,养成智性美德,实现最高的智慧及最高的善,从而培养出“完人”。截至1998年,仅美国哈佛大学一所学校,就已有35名教师、38名毕业生获得诺贝尔奖,是培养创新人才最成功的大学之一。该校以追求真理为办学宗旨,在人才培养上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教养的人为目标,强调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在情感、智力方面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受过广泛而深刻的教育的人,是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批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也很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该校规定本科教育扎根于广泛的学科领域,结合这些学科的力量来形成对价值的追求。除了广泛的学习外,还鼓励学生获得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继续学习的兴趣,并成为创造性的智力探索者,致力于给学生打下牢固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基础,培养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外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我们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国外优秀大学育人模式的特点是尊重学生,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强调教育同社会的联系,注重从社会生产与生活中选择教学专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并挑战已有的结论等。我们的教育过多强调纪律、秩序、服从、记忆与基础知识,所培养的学生大多缺乏创新精神、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学生的知识面窄。因此,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和特长,发展学生的主体人格,应该允许学生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并发表不同见解。当然,对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而是要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创新的核心的问题是探索建立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宏观的方面讲,高校应走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道路,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培养目标上应由重专业转向重素质,由重知识传授转向重智能的开发,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重点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情商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高校的教育任务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学习。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宽广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现代化的专业知识,大跨度复合的交叉知识;不仅具有应用和学习知识的能力,而且要有良好的表达、动手、创新、组织的能力;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高校要探讨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并重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只有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创新人才要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情感、创新人格。创新意识是驱使个体进行创新的心理动机,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为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而献身的高尚精神和进行创造发明的强烈愿望。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前提,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充分发挥创新潜能。创新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具有广博的知识基础,灵活的思维视角,怀疑权威的勇气和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创新思维是开展创新活动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以独特性和新颖性为目标的思维活动,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新颖性的特点。思维的流畅性,即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设想,对一个问题有多种多样的思路;思维的变通性,即能冲破思维定式的变通性,及时调整已有的设想;思维的新颖性,即能提出具有与众不同的设想。创新能力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必备条件,是指拥有渊博的知识,广阔的视野,综合、交叉和开拓新领域的能力,包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信息加工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动手能力、掌握和运用创新方法的能力以及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创新情感包括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创新过程不仅是智力活动过程,还涉及许多非智力因素。丹尼尔·戈尔曼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智商的作用只占20%,情商等非智力因素却是人们事业成功的关键。创新人格常表现为务实的作风、求实的态度、无畏的胆识和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等非智力因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能促使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更好地发挥运用。

(四)优化和创新学科专业结构,拓宽培养创新人才的口径

大学是以学科建制为基本特征的,学科建设是大学一项综合性、长远性的基础工程,是高校发展的根本核心,是影响大学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深层次因素。抓住学科建设,也就把握住了大学发展的命脉,可以说学科水平是大学发展的“纲”,“纲”举才能“目”张,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就没有高水平的教育质量。目前,一些高校内部由于院、系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科研水平差距较大,一些学科的总体水平不够高。学科建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忽视差异,强调统一,评价机制没有充分考虑学科的不同性质、特点和发展要求,而是用一种标准考察不同的学科,不利于学科的长远发展。二是重科研项目的数量,轻视科研的质量,一定程度上滋长了科研中的浮躁学风,致使学术创新成果的精品减少。三是重科研、轻教学。很多教师在教学上成绩优秀,但在评聘职称时由于科研的硬化指标很难得到认可和肯定。因此,要进一步拓宽学科专业口径,调整、改造和重组现有学科专业,增强学科专业对社会的适应性。按照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要求,要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突出实践活动的地位和作用,改进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使创新人才培养的计划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高校技术人才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强高层次科研队伍建设,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领域,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切实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瞄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培养人才,创新知识,使高校自身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

(五)加强教育方法的创新,造就德才兼备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骨干教师队伍,是实施教育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因素。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所指出的那样,“在传授人类积累的关于自身和自然的知识方面以及在开发人类创造力方面,教师始终是主要责任者,始终起主导作用”,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性的。只有具备国际知识和世界视野,掌握现代教育思想和相关领域世界前沿的科学技术理论知识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破除应试教育和知识积累型教育形成的影响,通过教育思想观念的创新,不断推动教育改革的创新。创新型教师就是要善于吸收教育科学领域的新成果并将其灵活运用于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将良好的科学素养、强烈的求知欲、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及对真理的追求言传身教给学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教师崇高的精神品质。

首先,要从培养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如何思考问题”入手。“学会学习”意味着教育对象要知道从什么地方准确地找到不知道的东西;“学会思考问题”则意味着教育对象不只是掌握现成的东西,而是能够引发相关的联想。其次,要在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上培养创造能力。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寻找其中的联系并得出结论,在探索中锻炼观察能力、组织能力,激发和培养创新兴趣。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教师教学中的激情与活力、高超的教学艺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渴望,使学生充满活力,从而为发挥学生创造潜能和培养其创造性思维提供保证。要通过创新教师教育制度,使广大教师不仅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善于创新的能力,而且还要具有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的意愿和能力。要支持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交流,创造条件让教师走出校门、国门,开阔视野;重视教师的素质即教师人格品质、知识结构、创新观念等方面的提高;稳定教师队伍,稳定高层次人才,尽快建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确保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

(六)完善激励创新的考评制度,建立培养创新人才的长效机制

完善考核评估制度是高校实施教育创新的重要保证,科学的考核评估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往往起着导向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考试的改革,在考试内容方面,减少对生硬呆板知识的考核力度,加大对知识应用和综合解决问题内容的考核,突出创新能力培养要求,即不仅要重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更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鼓励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在考试方法上,除必要的闭卷考试外,要根据教学的内容特点大胆尝试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与实验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论文与答辩相结合等形式,全面考核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分析类比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避免考前死记硬背。考核评估时,对学生的创新观点要给予充分肯定,对在科技、学术活动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应给予必要的创新学分,鼓励学生参加拓展从事具有创新能力的各项科技活动。高校要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全面实施创新教育,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