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需要解决科学教育的问题。要以系统的观点统筹小学、中学、大学直到就业等各个环节,形成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机制。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此,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_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

(一)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教育培养体系

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需要解决科学教育的问题。无可置疑,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科学教育更多地停留在知识灌输的层面,缺乏对科学理念、科学思维以及实际科研能力的培养。如果在学校教育阶段,学生创新的灵气与潜力就遭到不同程度的压抑,他们日后就难有进行创造的空间。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成长是一个综合培养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我们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需求出发,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教育培养体系。要以系统的观点统筹小学、中学、大学直到就业等各个环节,形成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机制。

1.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此,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就是师生间互通互动的平台。要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促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培养创新意识,参与创新活动,激发创新潜能;鼓励教师潜心研究、严谨治学、敢于创新、求真务实,树立崇高的师德和思想境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形成师生教学相长、积极探索、共谋创新的生动局面。

2.改革教育制度,探索创新型教育的方式方法

创新型人才应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气,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敏锐的专业洞察力,具有强烈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应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出发,进一步改革教育制度,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教育制度保障。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进一步完善组织模式,努力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和汇聚的科研体制,促进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把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评价标准,引导教师把教学的重点向开发人的创新潜能倾斜;要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探索创新型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努力把中小学生从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使广大青少年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要改革和完善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要高度重视技术科学的发展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工程应用的能力。

3.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随着知识爆炸现象的加剧和知识老化速度的加快,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就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据粗略统计,20世纪前50年的研究成果已远远超过19世纪,而60年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则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多。当前科学门类已有2000多种,基础学科有500个以上主要专业,技术科学有412种专攻领域,科学文献按指数增长每隔10~15年翻一番,科学知识年增长率已达12.5%。知识老化速度加快。所谓知识老化速度是指知识过时或者说知识陈旧所需要的时间。据调查18世纪知识陈旧的速度为80~90年,近50年缩短为15年,甚至有的学科已缩短为5~10年。专业知识的陈旧速度比专业知识汲取的速度快得多,统计结果表明,一个人从大学只能获得10%有用的知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知识老化现象。因而要着力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在线教育,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教育培训体系,加快教育培训社会化进程。进一步发展成人教育,鼓励在职学习,勉励自学成才,并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充分发挥现代教育网络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

(二)优化创业环境,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

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事业的前途,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必须加快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体制机制,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作为基准,遵循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不断发展壮大创新型人才队伍。

1.打造创新创业平台

要积极搭建各类创新创业平台,为创新型科技人才施展才干创造条件。要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要善于利用国内国外两种人才资源,坚持自主培养和引进海外人才并重,立足国内进行人才资源开发;坚持自力更生培养人才,同时加大引进人才、引进智力工作的力度,加快各层次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实验中心、工程中心、高科技园区和留学生园区的建设,并千方百计为留学人才提供用武之地,要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广大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尤其是要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紧缺人才,积极推进回国人才与现有人才的互相合作,形成创新团队。要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活力,提高创新效率,特别是要为年轻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

2.营造团结活跃的组织机制

要营造团结和谐的组织机制,大力发展奋力攀登的创新文化,培育相互友爱的人际关系,保持宽松自由的工作氛围。科技团队的领军人物和管理者要提高科技领导和管理的能力,争当发现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伯乐”,做到知人善任,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大力促进学术界的开放交流和不同学科、学术观点之间的交融撞击,培育宽松的学术氛围。要积极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调发展,瞄准学科前沿,组织学科联合攻关,力争产出填补学科真空,具有学术前瞻性、知识原创性的重大成果,并加快向产业化、市场化的转变,形成明显的科技创新优势和重大经济社会效益。要建立并健全一套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坚持在公平竞争中识别人才、发现人才、培育人才,摒弃论资排辈、攀比学历等做法,为优秀人才特别是年轻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要全面关注和充分满足创新人才的各种合理需求,使创新人才既能在生活待遇、研究经费、设备条件、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获得妥善安排,又能在精神上获得应有的荣誉和尊重,为创新型人才排除一切干扰和后顾之忧,使之把最大的精力放到科学技术工作上去。要鼓励创新人才之间既相互合作又积极竞争,以创新实力和创新成就获取各种发展机会。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会集和多学科的优势,整合资源,推进管理创新,探索和建立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凝练学科方向、会聚学科队伍和构筑学科基地的创新机制,形成一批多学科交叉集成的创新团队,承担国家重点发展领域或国际科技前沿的重大研究任务,力争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

3.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

坚决革除一切不合理的体制机制、规章制度,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具体化、深入化。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决破除束缚人才成长和限制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做法和体制。优化资源配置,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建立健全鼓励人才创新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坚持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的政策,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给予重奖,真正形成岗位靠竞争、报酬靠贡献的激励机制,让优秀人才得到丰厚报酬。为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需要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保障创新成果不被侵犯。对中介体系、科技创新、知识管理等知识产权的各个方面进行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从而鼓励创新、保护创新,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完善品德、业绩、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全面的人才评价体系,克服人才评价中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改革和完善职称评审制度,以引导和激励各类人才积极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为导向,更加关注重点行业和人才密集单位,更加关注边远贫困地区和基层科技推广、工农业生产第一线,更加关注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更加关注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

4.深化学术领域改革

要把科研立项和经费投入纳入公共监督,建立健全规范的评审机制和秩序;要建立正常的学术权力机制,避免行政权干预学术权,行政权应服务于学术活动,保证学术权的尊严和荣誉;要杜绝弄虚作假,学校和科研单位要靠实在的学术成就去赢得名位。一定要淡化学术与行政紧密的关联,改变学术资源过多依靠权力分配的模式;改革科研管理和学术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和完善学术自律与学术监督相结合、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建立民主、宽松、开放、和谐的良好学术秩序。

(三)优化社会环境,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社会文化氛围

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还必须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创新产生于适宜的文化氛围里,成长于公众理解和支持的社会环境中。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如果仅仅是增加大量的科技人员,仅仅是投资于科技基础设施,而没有适宜科技发展、适宜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造力不断涌现、创新活动自觉开展的文化,就不可能涌现出大量的创新成果。不能让思想冲破牢笼,创新就无从谈起,创造力就无法发挥。

要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提倡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破除因循守旧的陈旧思想,培养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创新精神,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崇尚创新、鼓励创新的优良传统,努力形成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全民共识;要理解创新型人才的个性特点,鼓励他们不畏挫折失败,允许他们在学术上发表新见解新主张,最大限度地激发和保护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激情和活力;加强荣辱观和道德观建设,倡导和培养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坚忍不拔、坚持不懈、追求真理、顽强拼搏、“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破除故步自封的落后思想,培养勤于交流、勇于开拓的开放意识;[23]要广泛宣传和弘扬优秀教师的高尚师德和感人事迹,激励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要切实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探索建立和完善学术自律与学术监督相结合、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坚决克服和摒弃学术浮躁和学术不端行为,努力营造健康良好的学术环境。

【注释】

[1]员智凯.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构建和谐社会[J].广西社会科学,2006(4):1-2.

[2]杨叔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本质上是交融的[J].学习月刊,2004(8):5.

[3]杨叔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本质上是交融的[J].学习月刊,2004(8):5.

[4]员智凯.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构建和谐社会[J].广西社会科学,2006(4):2.

[5]李德顺.用改革和发展营造和谐文化[N].光明日报,2005-11-08:(5).

[6]加强和谐文化研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N].光明日报,2006-07-24:(8).

[7]杨怀中.科技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J].哲学研究,2006(5):117-11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8.

[11]刘长明.和谐文明论纲[J].学术界,2005(1):79-105.

[12]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897.

[13]管仲.管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14]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98.

[15]袁望冬,毛明芳.建设和谐文化呼唤两种文化的融合[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16]宋河发,穆荣平,任中保.自主创新及创新自主性测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6):65.

[17]徐冠华,科技创新与创新文化[N].解放日报,2003-06-03.

[18]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3.

[19]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00.

[20]袁岳.开放机制有助于自主创新[N].新京报.2006-01-21.

[21]袁望冬.论创新文化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J].湖湘论坛,2006(6):74-76.

[22]刘宝存.什么是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6-10-09.

[23]周绍森.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大力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N].经济日报,2006-09-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