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论经济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论经济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时间:2022-04-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论经济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李 平李程骅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已经转型为市场体系比较完善的经济社会;信息传播手段的高度发达与网络化、公共决策的透明化使中国进入了“媒体社会”。这些问题,实际上表明了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的经济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问题。

经济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李 平(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系副教授)

李程骅(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系教授)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已经转型为市场体系比较完善的经济社会;信息传播手段的高度发达与网络化、公共决策的透明化使中国进入了“媒体社会”。经济运行与媒体传播的互动之势,不仅催生了专业财经媒体的迅猛发展,而且推动了大众媒体“经济化”,加上新兴的网络媒体以及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的资源整合与产品创新,使具有新闻核心业务能力与经济管理知识结构的“双栖”传媒人才格外紧俏,而与其相对应的是国内高校新闻传媒人才培养机制的老化与专业设置的严重脱节,进入媒体的毕业生要经过“再培训”才能上岗。有鉴于此,国内一批知名的财经院校如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纷纷凭借自身的财经师资力量,开设经济新闻类专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财经新闻人才,体现了超前的人才培养的战略眼光。那么,作为财经院校培养的新闻传媒人才,在新闻学与经济管理学科之间如何寻找最佳的契合点?作为经济新闻专业,又如何处理好经济新闻、传媒经济课程与普通新闻类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经济新闻人才的实践教学与就业方向该如何强化?这些问题,实际上表明了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的经济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问题。本文试图结合当前国内高校新闻教育的现状、媒体发展的态势以及经济新闻专业的课程结构设置等方面的内容,对其进行一些探讨,以期能对有关新闻院校的教学与实践有所启示。

一、明晰经济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

中国当前的新闻传播教育仍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期,从2000年开始后短短几年的时间,新闻传播学的专业点已经达到300多个,综合大学、师范大学、财经院校、工科院校等,都设立了相关的新闻传播类专业。经济新闻专业(方向)从2000年起开始设立,到目前也有十多家财经院校招生了。但与高校新闻教育热相对应的,却是伴随传统媒体市场化的进程引发的用人体制的变革,新入行的年轻传媒人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大多数人享受不到事业单位的各项待遇,变成了“合同制”的企业化的员工。即使是这样,由于新闻传播类毕业生大增,半数以上的毕业生进不了新闻媒体工作。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毕业生鉴于媒体人生存环境的变化不愿到媒体工作,改考公务员或进入人才市场寻求适合自己的位置。

那么,既然有半数新闻传播类毕业生难以进入媒体工作,新闻传播类人才应该如何拓展就业面?其实,这表明了国内的新闻传播教育必须告别原来“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走特色培养之路。确实,目前的电视台、市场化的报纸、电视频道人才流动频繁,新闻单位人才结构的“断裂”现象明显,但我们在对南京、上海的主流媒体的调研中发现,它们想要的“复合型”人才、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实在太少,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步伐太慢了。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在作为市场经济阵地前沿的传媒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高校的新闻教育专业设置陈旧,教师知识结构老化,新闻教学和实践严重脱节。目前,国内新闻院系的90%以上的教师没有新闻从业经历,不会写新闻报道和新闻策划,教出的学生毕业后进入新闻单位,必须重新学习,重新补上实践课,给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带来了莫大的烦恼,也造成了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国内高校新闻教育出现的窘境,表明了制定适应传媒市场变革的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从宏观来说,信息社会、市场经济必然造就传媒社会,传媒社会需要大量的现代新闻传媒人才,新闻传播教育的“市场”是逐渐放大的,但这个“市场”的内部已经引入了比较充分的竞争机制。看到这样的市场需求,无论是老牌的新闻院系,还是新开办新闻传播专业的高校,都必须明晰自身的特色培养目标,在“通才”和“专才”之间寻求合适的定位。就财经院校的经济新闻专业而言,其培养目标更要明晰化。前几年,经济新闻专业刚亮相时曾是新亮点,因为大众媒体对财经报道的重视和强化、专业财经类媒体的异军突起,都需要大量有财经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的新闻从业人员,而国内现在的报刊、电视的从业人员,基本是搞社会新闻、政治报道的知识背景,即使是新分配的学生也多是学新闻、中文、历史、法律的,短时间内难以适应专业传媒人才的需求,导致财经报道说错话、说外行话的现象司空见惯。现代传媒业是人才密集型的行业,经济传媒所需的人才素质相对比较高,这也是近年来财经记者“吃香”的重要原因。有专家预测,在“未来国内最赚钱的十个行当”中,财经记者也名列其中。由于前些年国内大学里新闻教育的缺位,造成了目前国内财经媒体的人才相对匮乏,这样,首批经济新闻专业毕业生受欢迎就是必然的了。

那么,是不是经济新闻专业前景光明呢?我们认为不能盲目乐观。首先,前几年的财经报刊热,由于投资回报和市场容量问题,已经明显降温,财经类传媒记者、编辑的需求量进入稳定期;其次,多数财经院校所处的位置,形成不了全国性的影响,所培养的新闻类学生主要面向本地域,而地域性传媒主要是大众媒体,对专业性的财经传媒人才需求量有限。因此,面对这种新的变化,我们认为财经院校的经济新闻专业,绝不能走传统型、通路型人才的培养之路,培养的目标必须明晰化,应该立足学校的区位影响力、行业影响力,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向型”的经济传媒人才。一方面,他们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掌握比较系统的经济和管理知识,以独有的经济新闻采编能力,能进入财经媒体、大众媒体从事采编工作;另一方面,具有经营传媒产品的能力以及国际化的视野,了解传媒产业链、资本运作的基本规则,懂得新型媒体,如网络、数字电视、户外传媒等的市场运营知识,能基本应对WTO下的跨国传媒集团进入中国后的媒介资源整合的需求;再者,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在市场竞争和日常公共关系维护中,需要大批量的企业新闻策划传播与传媒公关人才,而目前普通新闻学专业培养不出这方面的适用性人才,这正是“复合型”的经济新闻专业可以大展身手的舞台。一个大企业集团,从产品上市的市场造势,从企业形象的传播到应对随时可能的危机事件,往往需要和各类媒体打交道,自然欢迎懂得媒体运作规则和新闻策划的人才。无疑,从经济传媒人才的需求趋势来看,除了进入媒体外,大型企业集团及跨国公司在薪酬和福利待遇上的优势,特别是工作的相对稳定性,对这类毕业生的吸引力将会明显增强。确立了这样的培养方向,经济新闻专业毕业生在扩大就业面的同时,还能达到提升就业层次、优化就业结构的功效。

二、强化经济新闻专业建设的特色

自2000年以来,随着传媒行业对经济新闻人才需求的增加和我国高等学校新闻教育的发展,开设经济新闻专业成为新热点。但是,从这几年的发展态势来看,由于学科设置和师资配备等方面的限制,多数经济新闻专业只是采取“拉郎配”方式,把经济学专业和新闻学专业的课程简单地拼凑,并没有形成系统的专业建设体系。目前招生的专业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在经济、财经类专业院系基础上创建的经济新闻专业,这一部分经济新闻专业在课程设置、培养计划等方面都以经济学科类为主,加上一些一般性新闻专业的基础课程;另一种类型是在新闻传播、文学类专业院系基础上创建的经济新闻专业,这一部分经济新闻专业在课程设置、培养计划等方面往往以新闻或文学类课程为主,加上一些基础性的经济学科课程。它们的共同不足,就是简单地“做加法”,没有弄清楚自身的核心定位,一旦操作起来就会发现问题多多。首先是核心专业课程的缺失。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经济新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实际上只是一般新闻专业或经济专业的基础课程,并没有自己的核心课程,如经济新闻学、传媒经济学等;其次是学生的技能训练和实习锻炼不能突出经济新闻专业特色。很多依托于财经院校的经济新闻专业由于新闻专业硬件和相关资源的缺乏,学生难以获得新闻专业技能训练和实习机会,掌握不了新闻的核心业务;依托于新闻传播或文学类院系的经济新闻专业则由于经济专业硬件和相关资源的缺乏,学生接受的只是一般性的新闻专业技能训练和实习机会,掌握不了经济新闻的策划与写作要领;第三是新闻专业性师资力量薄弱。一个经济新闻专业可能一两年就申报成功并招生,但相关的师资结构,尤其是真正把新闻和经济融合起来、在经济新闻研究和教学领域有一定造诣的教师,却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培养出来的,而新闻单位的资深人士或因待遇问题、或因学历职称问题,又难以向高校流动,造成懂得经济新闻策划与传媒经济学的教师少之又少。

可见,一方面是社会对经济新闻人才的需求和经济新闻专业的不断出现,一方面经济新闻专业的建设还存在很大缺陷和不足,所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现代传媒社会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探讨并创新经济新闻专业的建设要义,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经济传媒人才,无疑是一个具有现实紧迫性的课题。我们认为,经济新闻专业的学科建设,必须超越一般性的新闻学专业教育模式和经济类专业教育模式,真正发挥复合和交叉优势,而不是两个专业简化后的简单相加。我们在制定南京财经大学经济新闻专业学科建设指标体系的过程中,根据我国新闻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复合型”、“实用型”传媒人才的市场需求,提出了人才培养的“311”体系:“3”是指通识教育课、新闻类学科基础课和经济类学科基础课,主要放在前两学年修完。前一个“1”指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突出经济新闻特色,要具有集中性和针对性,强化可操作性。后一个“1”是实践教学,主要指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结合个人特点和爱好的实习。两个“1”主要在后两个学年完成,第三学年注重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学习,第四学年注重实习环节和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

“311”体系,试图打造的是一个立体的财经新闻教育与实践的体系。首先,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人才培养的定位,将基础和专业课程设定为三大板块:经济管理类、新闻传播类、经济新闻与传媒经济类。开设的经济管理类课程主要有宏观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财政学、市场营销学、社会学及社会调研方法等,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经济管理学科知识,掌握社会调研方法和相关统计工具;开设的新闻传播类课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归并,主要有新闻学、传播学、新闻史、新闻评论、新闻调查网络新闻学等,既保证新闻传播学主干课程的教学量,又让学生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学的前沿理论知识;开设的经济传媒体类课程主要有经济新闻理论与实务、传媒经济学、商业新闻策划、媒介创意等,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核心新闻业务运作能力,充分配合开放式的新闻实践教学。

在实践方面,根据财经类院校的实际情况以及新闻专业重实践的特点,将经济新闻专业的新闻实践活动规划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最大限度地深化课堂教育的实践性活动,增加实验教学、现场教学的比例。每学期邀请一批主流媒体的总编辑和资深采编人才,为本专业学生开设新闻实践讲座,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大型的学术研讨会或论坛,邀请新闻理论、媒体经营管理的知名学者和资深财经新闻人士参与研讨,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拓展专业视野。对于高年级以上开设的新闻实践类课程,原则上相关的内容由媒体的主任记者、主任编辑职称以上的资深人士直接到课堂授课。第二层次,突出第二课堂的专业贴近性和选题的挑战性,从大一到大三的寒暑假所进行的调查实践活动,围绕视野的拓展和新闻业务核心能力的提升,形成系统性的选题策划并落实到位。如2006年暑假,我们就组织了50名学生到全国各地开展“中国青年农民传媒消费状况”的调查,通过发问卷、搞访谈的方式,让学生认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培养他们深入基层采访的能力。第三层次,从二年级起,规定每位学生每学期至少要有一次参与新闻媒体举办的新闻策划、热点讨论以及媒介经营策划活动,并拿出一篇以上刊登或播发的新闻稿。在实习阶段,由媒体主任记者、新闻采编部门主任为主体的“新闻实践导师团”,将对学生实行“一对一”的新闻实践指导,使学生毕业后一进入传媒机构就能承担起相关的采编任务和经营活动。

三、经济新闻教育:避免“泛化”、“软化”、“硬化”的误区

与发达国家完善的传媒教育体系相比,中国目前传媒人才的培养模式基本上属于“应急型”的,比如美国大学的新闻教师基本上都有新闻从业的经历,大学的新闻学院可以开办电视台、出版公开发行的报纸和新闻杂志等,人力资源和资产实力雄厚,这在中国的新闻学院是不可想象的。在新闻类专业设置方面,国家主管机构也是有硬性规定的,上学科专业目录的只有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和编辑出版学等。眼下热门的“经济新闻专业”,也不过是“经济新闻方向”,学生即使有丰厚的经济管理的知识体系,毕业时拿的学位仍是“文学”学位。这种“名分”的限定,就造成大部分院校的经济新闻专业不愿系统性地开设经济管理类课程,只是用两三门经济管理课程来装点门面,甚至在新闻传播类课程设置上,也尽量深地渗入中文专业课程,这样就可掩盖师资的缺陷和新闻实践的不足。我们认为,中国进入国际化的经济社会,现代传媒的发展变革太快了,尽管传媒人才的培养目标永远不可能与传媒的实际需要完全贴合,但高校教学通过适度的调整和创新,是可以马上显现效果的。中央财大、上海财大首批经济新闻专业毕业生很受欢迎就说明了这一点。当然,新闻传播学科的专业方向如何设立才能既比较科学又适应现实的需要,仍处在探索的过程,现在还不好下定论,但数字媒体、网络媒体的快速崛起,确实可以考虑把网络新闻、传媒经营等设为独立的专业了。

由于经济新闻专业是复合型的新专业,其定位问题在综合性大学、专业性的传媒类高校存在不同的看法,即使是在财经类院校,所办的新闻专业的定位及经济传媒人才的培养目标方面,现在仍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究竟是以财经知识体系为主,还是以新闻传播知识体系为主?传媒界人士将其比喻为:是教“诗人”做“会计”、还是教“会计”做“诗人”?我们认为,经济新闻专业定位,归根到底是培养有经济管理知识结构的新闻人才,是懂得理财知识的“诗人”。这个专业培养出来的是具有“诗人”禀赋、“会计”技能的复合人才,诗人为本,会计为辅。毕竟,会计是很难转化为诗人的,但诗人却能学懂基本的会计、理财知识。

在综合考察了国内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的不同定位,认清了经济传媒人才的培养重心后,可以认定,在当前的传媒教育热中,经济新闻专业要获得新闻界以及传媒领域的持续认可,必须构建相对独立的复合型教学体系,立足于培养有经济管理知识结构和系统掌握新闻传播理论、动手能力强的现代传媒人才。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课程设置、课堂教育以及师资结构,又必须注意避免以下三种倾向。

1.要避免“泛化”

国内很多高校都开办了新闻专业,但新闻专业怎么办并不知道。为了省事和减少风险,就把人大、复旦等名校的课程体系搬过来,至于师资能否胜任教学、学生将来的就业去向,根本不去论证。还有的学校,干脆加两门经济类课程,所办的新闻专业就成了经济新闻专业。这种“泛化”的倾向,加速了新闻专业的“长线化”,培养的人才与现实需求差距很大。

2.要避免“软化”

所谓“软化”是指“文学化”,由于近年来很多综合大学、师范大学办的新闻院系,基本是在中文系的基础上扩展的,有的甚至就叫“文学与新闻学院”,无论是学科领头人还是教师,以文学的理念、文学的思维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认为新闻专业就是“应用写作”,所设的“经济新闻专业”也以“宽口径、厚基础”之名将语言文学课的份额提升到70%以上,新闻类课程只有新闻史、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等,经济管理类课程则只有经济学、社会学等少量课程作点缀。这种倾向的结果是培养出来的“产品”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没有什么区别,学生根本不懂新闻文体的写作范式,甚至以虚构的手法“创作”新闻,其进入媒体后的境遇就可想而知了。

3.要避免“硬化”

所谓“硬化”,指的是财经院校在制定经济新闻专业的教学规划和人才培养模式时,完全以经济分析师、经营管理人才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经济管理类的课程太多,新闻传播类课程少,安排到媒体的实践时间少,结果是学生系统掌握经济管理知识,却不会把握新闻采访的要领,写不出激情而又通俗的新闻作品,新闻的核心业务能力欠缺。出现这种现象,往往和财经院校缺乏新闻传播类师资有很大的关系,但财经类课程和财经新闻类课程毕竟有很大的不同,经济管理人才和经济新闻采编人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经济新闻专业培养的是有“会计”知识的“诗人”,而不是培养“会计”!

当然,新闻学是实践性强、知识体系更新比较快的学科,作为新生事物的经济新闻专业,本身打的就是“复合牌”,课程体系怎样搭建才算合理、科学,“经济”与“新闻”的比例该是多少,都还处于探索之中。但是,传媒格局的快速变革,传统媒体的风光不再,新兴网络及数字媒体的现实影响力日渐加大,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就要求有责任感的传媒教育的管理者和教学人员,必须以前瞻的眼光来制定专业教学规划和人才培养战略,不断创新经济传媒人才的培养方案,并将相关措施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蔡雯:《浅谈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与新闻人才培养》,载《新闻实践》2004年第10期。

2.刘媛:《新闻传播教育骤然升温意味着什么?》,载《传媒观察》2004年第5期。

3.皮传荣:《新闻学教育的文学化误区》,载《光明日报》2006年5月12日。

4.李程骅:《创意时代:传统媒体的挑战与机遇》,载《传媒观察》2006年第9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