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讲授《国际贸易学》需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讲授《国际贸易学》需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讲授《国际贸易学》需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朱廷珺讲好一门课,需要多年的修炼。本文就《国际贸易学》课程讲授中应注意的几个理论和政策问题,谈点个人体会,与各位同行交流。国际贸易学的导论课,其总体目标是把握国际贸易学的体系和研究方法。通常《国际贸易学》讲授的内容包括贸易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体系三个模块。贸易体系问题主要指的是国际贸易中的地区和多边问题。做到这一点,无疑可以对国际贸易学的理解更深入一个层次。

讲授《国际贸易学》需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朱廷珺

讲好一门课,需要多年的修炼。学生作为知识的需求方,渴望作为供给方的教师能够提供充分且有价值的知识信息。课堂讲授是传递知识的主要途径。组织好每一堂课,是讲授好一门课程的关键。本文就《国际贸易学》课程讲授中应注意的几个理论和政策问题,谈点个人体会,与各位同行交流。

一、重视导论课和讨论课

(一)导论课的五个环节

引导学生迅速迈入本课程的知识殿堂,是导论课的任务。介绍课程的任务、研究对象、基本框架、分析工具、学习方法,是导论课不可缺少的内容。国际贸易学的导论课,其总体目标是把握国际贸易学的体系和研究方法。具体要求是,掌握国际贸易学的基本框架以及研究方法,熟悉国际贸易入门概念的含义,并能运用其熟练分析国际贸易的形势,深刻理解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意义。

如何讲授好导论课?我的体会是把握好“问题—框架—方法—解释—再提问”五个环节,逐一展开讲解,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程的体系。

1.所谓问题,就是有意识地提出若干本课程要回答的基本问题,吸引学生,让学生在“无知”的状态下尽可能去“遐想”、“猜想”。

2.所谓框架,就是要交代回答这些基本问题所安排的讲课内容体系。通常《国际贸易学》讲授的内容包括贸易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体系三个模块。贸易理论部分着重回答贸易的基础(动因)和模式、贸易利益分配(结果)问题,同时要回答要素流动对贸易模式和利益的影响。本部分应注意调整内容的布局,尽可能克服一些教材注重理论流派介绍而忽视基本问题的分类回答之缺陷。贸易理论可以高度概括为原因+结果,即基础+利益和影响;克鲁格曼在《国际经济学》中概括为贸易模式+贸易利益,马歇尔在1879年《对外贸易与国内价值的纯理论》一文中概括为贸易的动因+贸易条件+贸易利得与分配,由此我们可以将基本理论问题概括为动因+贸易的结构(模式)+贸易利益的来源与分配。贸易政策部分,应着重回答贸易政策存在的原因与结果。现有教材大多讲授得比较浅,有必要补充一些基本理论和热点问题,以便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内容相衔接。贸易体系问题主要指的是国际贸易中的地区和多边问题。如何从理论上回答区域一体化和多边贸易组织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现有教材的重大缺陷,教师应采取适当的形式补充到位,给出人们关心而又不易从别的教科书上获取的基本理论问题及其答案。如果给非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开设国际贸易课程,还应当补充企业微观贸易活动的运作实务内容,力求简明扼要地勾勒出贸易流程,介绍贸易合同的要项,并注意吸收最新国际贸易惯例。

3.所谓方法,主要指回答这些问题时经济学家采用了什么方法。导论课有必要先交代一下,学生在随后的学习过程中慢慢体会采用这些方法的道理。如主流理论采用抽象法,将世界抽象为2个国家,将产业部门抽象为2个。这里要注意贸易纯理论的概念。马歇尔在1879年的《对外贸易与国内价值的纯理论》中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为纯理论,其特点是研究国际贸易中的真实因素(real factors)而不是货币因素。在目前的国际经济学中,纯理论已经扩大到包括整个新古典的贸易理论在内。根据目前的定义,国际贸易纯理论是透过“货币的面纱”,有关研究那些决定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并增加世界福利的真实因素的长期理论。这些真实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的可得性及其质量,生产技术和爱好等,而抽象掉像汇率变动、通货膨胀和国际资本流动等货币因素对贸易的影响。纯理论是一个长期理论,因为它是在充分就业的前提下的长期均衡理论。简单地可以这样认为,纯理论就是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和汇率因素,只研究物物交换的一般贸易原理。包括贸易的动因、贸易条件和贸易利得及分配。实际上,后来的学者基本上围绕着上述问题进行深化研究,并形成国际贸易学理论部分的核心内容。教师应该强调2×2(国家,产品)方法的意义(2个国家的假设意义,在一般意义上解释贸易产生的机理),然后拓展到2×2×2(国家、产品、要素)和N×M×J(国家、产品、要素)。

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其基础是微观经济学,是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由于国际贸易至少涉及到两个国家或地区的两种产品交流问题,所以贸易问题的讨论比微观经济学要复杂得多。同时,贸易政策理论分析中还涉及福利经济学的知识和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需要我们打好这些知识基础。同时要交代研究工具。为了能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国际贸易学的主要结论,经济学家主要在笛卡尔坐标系上讨论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国际贸易问题,如果超过两个国家和两种产品,则需要借助代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学会理顺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描述这些关系。在国际贸易分析中,我们常常采用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局部均衡的主要分析工具分别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外加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方法;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为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以及相对价格线(也称作等价值线、消费可能线、预算约束线等)。比如,为了说明本国能够出口什么和需要进口什么,必须首先研究本国的生产能力,故生产可能性曲线就成为有力的工具。类似地,经济学中的其他工具常常被经济学家引入国际贸易学研究中,这都需要我们很好地掌握。

国际贸易学兼有实证和规范的特点,在研究和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分清哪一些内容属于实证的范畴,哪一些内容属于规范的部分。在实证研究中,进行什么样的假定?使用什么样的概念和定义?建立什么样的模型?在规范研究中,价值标准是什么?具体的政策建议又是什么?做到这一点,无疑可以对国际贸易学的理解更深入一个层次。

在交代了经济学家的研究方法后,还需要给学生提醒学习本课程的方法论。首先要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要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待过去的理论,历史虚无主义是不可取的。同时,要学会“自省”,即站在特定的角度,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理解别人提出的观点,这样有助于吸收各种理论的合理内核。当然,理论联系实际是格外重要的。没有对实际的理解,很难真正理解理论本身。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要注意国际贸易学发展过程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无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还是国际经济活动,其规模、内容、形式,都有一个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比较单一到多样化的发展过程。这种过程,便是国民经济发展史和国际经济发展史。作为对一般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活动进行理论阐释与概括的一般经济理论和国际经济学理论,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从开始的比较简单、粗糙和零碎,发展到后来的比较复杂、精密和体系化。这便是经济学说史和国际经济学说史。目前流行的国际贸易理论,都有其历史渊源,都是对过去理论修正和发展的产物,或多或少地留有过去理论的痕迹。然而,国际贸易学毕竟不是国际经济学说史。它并不是通篇都按照严格的历史顺序去介绍国际经济学理论,而主要依循分析框架中内在逻辑的要求,将各种理论置于视野中。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在阐述中出现历史与逻辑不一致的问题。这当然不是历史发生了什么误会或逻辑出了什么问题,而完全是为了建立国际贸易学分析框架的需要所使然。碰到类似情形,需要我们对所接触到的理论,不但要有逻辑的认识还要有历史的认识。比如该理论出现的历史背景,与其他理论的关系,判明该理论在国际贸易学乃至经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更为深刻地去理解该理论的功能及其局限性。

4.所谓解释,在导论课当中需要简单地提示一下本课程的主要结论,形成本课程的基本知识框架,再在以后的课堂讲授中详细展开论述。就本课程而言,可以提醒甚至反复念叨国际贸易的几个重要定理,几个著名模型对贸易原因与利益分配问题的解释。笔者发方法是以图表的形式予以归纳,提前告知(参见本文二、三部分的论述)。北京大学著名国际贸易专家海闻教授在其与美国著名学者彼得·林德特合著的《国际贸易》教材中有很好地论述。

5.所谓再提问,是为了巩固、深化、升华、拓展。提出问题是为了提高认识水平和研究能力。可以在每堂课后,每章节后、单元后、总复习中进行。问题的设计很重要。问题的提出和题目的设计,既要注意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结合,还要注意训练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能力。当然,导论课只需要交代一下将来要做的这个环节即可,让学生有心里准备,真正的再提问环节在每章、单元后、总复习中实施,达到不断升华和拓展之功效。

(二)讨论课问题或思考题的设计

限于篇幅,笔者在此设计几个问题,企图跳出传统教材计算题代替思考题、记忆性题目淹没“问题性”题目的包围圈。

第一类问题:从历史现象当中寻找答案。如: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发展各自有怎样的影响?世界贸易发展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有何差异?中国的对外贸易早于西欧国家,但为什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不及西欧?对中国而言,有哪些经验教训?新中国建立后,对外贸易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既是贸易自由化的主要倡导者,同时又是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发源地,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第二类问题:从学说史中总结答案。如:各国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国际贸易理论是从哪些方面加以解释的?这些理论模型给我们从事国际商务活动有哪些启发?研究贸易结构具有什么意义?研究国际贸易结构,为什么要使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既然主流经济学家认为自由贸易有贸易保护所不具备的诸多好处,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实行完全的自由贸易?你估计到什么时候“自由贸易时代”会到来?资料显示,发达国家中消费者为每一个被保护的就业机会付出的代价都不小,为什么政府仍要保护这些行业?如何理解“贸易政策作为一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政治市场角逐的产物?”如何评价本杰明·富兰克林1779年提出的“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是被贸易所摧毁的”之论断?贸易摩擦究竟为哪般?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三类问题:从经济现实中探讨结论。如:既然市场能够自发调节经济运行,那么一国发展究竟是否需要贸易战略?尝试测算一下中国半个世纪以来贸易发展战略的绩效。从20世纪50年代起,发展中国家开始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且形成了众多的一体化组织,但是与发达国家的一体化相比,无论是从一体化所产生的静态效应还是动态效应来看,发展中国家的一体化总体而言被认为是不成功的,或者至少是效率低下的。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区域一体化实践很难获得成功的现实,促使部分发展中国家转而参与到发达国家的一体化组织当中去,并且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运行也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这一实践的有效性。作为南北型区域一体化的实践,北美自由贸易区究竟只是作为个例存在还是代表着发展中国家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区域一体化是否存在着某些局限性?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势头锐不可挡,这与推行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多边贸易体制时所出现的举步维艰形成了鲜明对比。那么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是怎样的呢?WTO新议题争论的焦点有哪些?对我们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带来什么机遇?又会提出哪些新的课题和挑战?如何在WTO框架下高起点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上述问题,还可以组织课堂讨论。没有教师组织的讨论课,学生很难有机会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化。讨论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国际贸易理论素养,也有助于学生探讨中国主导或参与国际分工的模式。教师在听取学生发言后,可进行总结。实践表明,效果非常好。

(三)依据大纲和跳出教材:“讲述”与“立说”

在导论课上,教师要告诉学生,本课程作为经济学学科各本科专业的核心课和国际贸易专业的主干课,只局限于教材是不够的,教学大纲提出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往往是最低要求,需要教师在后续的各章节程度不同地补充新素材,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并尝试表述一些观点和看法。目的是往前看,重在前沿,把握动态和热点,关注某些重要领域;强调钻研,添能力;训练分析、述评、研究方法,创新意识。目前各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下滑,很大的原因在于平时训练过少。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论课程不仅需要“讲述”,部分内容也应尝试“立说”。总之,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内容安排方面下一点功夫,力求做到“体系合理,逻辑清楚,简繁适当,素材新颖,补充到位,表述准确”。

二、引导学生探寻基本理论问题——国际贸易的动因与结果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回答的是贸易产生的原因与结果。各国之间为什么发生贸易?在怎样的情况下才发生国际贸易?什么因素决定国际贸易的结构?对这些“原因”的解释,就构成贸易的动因问题,也可以说是贸易的基础问题。同时,贸易理论还要回答贸易发生后的结果,即贸易的各种利益或影响。这些问题包括:贸易利益表现为哪些?利益如何分配?给本国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多大影响?短期影响是什么?长期影响是什么?从古典比较优势理论诞生以来,经济学家们就从未停止过对上述问题的深入探讨。

(一)引导学生从“差异”中寻找贸易产生的原因

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什么会产生国际贸易?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要深入地理解却并不容易。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应该挖掘梳理予以补充,从而让学生能够比较清晰地、系统地理解这个国际贸易学中的最基本理论问题。重商主义者托马斯·孟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认为是由于各国国内产品过剩促成的。到了古典贸易理论,人们开始从价格差异角度探寻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是低价进口、高价出口。所以,只有当产品在国家间存在价格差异时才会发生贸易。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国家间的价格差异呢?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解释就构成了不同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型。国家之间价格差异形成的原因在于各国有不同的供求,所以关于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也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

表1简要概括了国际贸易主要理论模型的代表人物和主要结论,引导学生体会贸易模式与各种“差异”的关系。

表1 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模型(关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img8

这里需要给学生总结的是不同经济学家回答贸易产生原因和模式的不同角度:(1)从供给方面即生产成本角度解释。主要有绝对成本论、比较成本论、要素禀赋论以及规模经济论等,其中比较成本论和要素禀赋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占主流地位。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差异所致,要素禀赋理论又进一步从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别来阐释贸易的原因。(2)强调需求因素对贸易产生和贸易结构的影响,有两种理论,一种强调需求偏好的差异造成价格的差异进而引起产业间贸易的产生;另一种强调的是需求偏好的相似对工业化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在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中,林德尔(1961)运用“人均收入水平”这一概念,论述了需求偏好相似对国际贸易地理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影响。(3)从供给与需求的互动关系角度解释贸易新现象。张伯伦模型试图从产品差别化与消费需求及规模经济的相互影响角度来解释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发达国家日益增多的产业内贸易现象是由于各国生产者为了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来降低单位生产成本,仅生产几种反映国内大多数人偏好的差别产品,并出口部分产品满足国外少数人的偏好,而国内少数人的其它偏好则通过进口差别产品去满足。新H-O模型以产品的垂直差异性为基础,分析了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只要具有垂直差异性的产品都有市场消费需求,两国就会发生产业内分工与贸易,资本丰裕的国家会出口资本密集程度较高的高质产品,而劳动丰裕的国家会出口资本密集程度较低的低质产品。新张伯伦模型则将分析建立在解释水平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上:在产品具有水平差异性、并且生产的平均成本递减的情况下,即使两个生产成本完全相同的国家也能发生产业内贸易,并通过贸易提高两国的经济福利水平。

需要补充的是,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交易效率的差异。讲授中可以适当扩展,提醒学生翻阅杨小凯等人的著作。

(二)引导学生思考国际贸易的结果——利益分配问题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贸易能够产生哪些利益?对有关各方的利益分配有什么影响?

传统上,贸易理论在假定技术不变和资源储备不变的情况下回答贸易的利得与分配。二战后,随着理论研究的范围、深度和所使用方法的不断拓展、深化和更新,对比较优势的研究也逐渐由静态分析发展为动态分析。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运用标准的H-O模型分析开放经济中的长期均衡发展问题,特别是比较优势的长期决定因素。由于动态比较优势研究将贸易理论与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结合了起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静态分析的纯理论性质和短期分析的局限性。

1.指出贸易得益与损失并存的原因。传统贸易理论认为,按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对各国都有利,贸易利益来自专业化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当代新贸易理论则认为,贸易利益不仅来自于比较优势利益,而且存在以下潜在得益:生产效率效益,即贸易使报酬递增的产业由于市场的扩大而扩大,规模经济增加、生产效率提高;生产集中,即贸易使报酬递增的产业,集中于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国家生产,使商品价格下降;生产的合理化,即贸易的开展增加了不完全竞争产业的竞争,减少了垄断利润,缓和了价格扭曲,使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产品多样性,即贸易使世界市场远大于国内市场,可选择的变体增多,福利增多。

新贸易理论同时也指出了一国贸易受损的可能性,并提醒各国在此情况下重视贸易利益分配不公的问题。该理论认为,当贸易使得本国以递增规模生产的行业和高度垄断的行业收缩,而贸易带来的其他利益不足以弥补这种收缩带来的规模经济和垄断利润损失时,贸易使本国受损。这说明,参加贸易并不是总能得到利益。

均衡动态贸易理论认为,在长期中,如果一个国家要促进本国比较劣势部门的发展,必然会因贸易量的缩减而遭受福利损失。这一结论对发展中国家是难以接受的,而且也无法解释世界经济发展史上落后国家跳跃式发展的现实。

2.将贸易、技术与经济增长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将贸易、技术进步和增长融入同一分析框架,是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前沿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是沿着两条道路前进的:一是将技术视为一个外生变量,沿着李嘉图模型,从动态的角度分析技术对各国福利水平和贸易模式的影响;二是把技术作为一个内生变量,研究技术变动、国际贸易、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前者以1985年马库森和斯文森提出的差异条件下的贸易模式为代表,说明了发达工业国之间或产业内的贸易。应该说它尚未摆脱传统的阴影。后者受罗默内生增长理论的影响,赋予了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以崭新的内容。新贸易理论认为,技术变动有两个源泉:一是主动的、经过专门研究开发而产生,被称为“技术革新”;二是被动的、通过贸易等经济行为接受“技术外溢”学来的,称为“干中学”。技术外溢可分为国外技术外溢和国内技术外溢。一般而言,前者外溢的速度慢于后者,且前者作用的结果有可能改变一国的原有比较优势,而后者在成本增长速度高于或等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前提下,有可能强化原有的贸易模式。其理论创新之处在于揭示了“干中学”、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之间的互动关系;一国要维护或塑造其竞争优势、改善贸易地位,必须积极接受“技术外溢”,同时应努力促进本国技术创新。关于内生技术创新、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问题,克鲁格曼在1990年有一段精彩的论述:“经济增长是新理论,目前处在一个非常相似于六年前国际贸易新理论所处的境况。在这一点上,新思想已经带来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新概念,为谈论过去被多数专业所忽视的话题提供了充满生机的语言。”

(三)引导学生拓展理论研究——外资参与情形下的贸易利益分配问题

这是一个前沿问题。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贸易利益时有一个鲜明的假定,即不存在外资参与的情形下贸易国完全利用本国的资源生产贸易品并在国家间交换。其特征是:贸易国获得的贸易利益是完整的,不需要分配给贸易国以外的其他国家;贸易利益的国别特征非常明显,都是以国家为分析单位,贸易利益以国家为界,企业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属性一致。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外资在利用东道国要素优势进行生产时,既可以利用东道国的原材料,也可以从母国或者从其他国家进口,生产的产品既可以在当地销售,也可以返回母国或者出口到第三国。这就产生了FDI参与生产的情形下的贸易利益分配问题。这一问题的特殊性就在于,出口国仅仅是贸易产品的生产国,而非全部贸易利益的归属国(张二震、马野青、方勇,等,2004)。因为生产贸易产品所需的要素尤其是资本要素可能来自贸易国之外的国家,甚至是贸易对方国。这就意味着,跨国公司通过FDI活动,将资本与东道国和其他国家要素结合起来,在东道国生产贸易品并进行国际贸易活动,就不是对贸易的单纯替代。FDI与贸易整合中的FDI利益实际上是由要素流动产生的,是投资国资本、东道国资源以及其他国家资源整合的结果,而其贸易利益与FDI利益往往纠缠在一起。如何分割FDI利益与贸易利益,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新问题。

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分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培养他们的研究兴趣。

1.如何总结FDI对母国和东道国贸易流量的影响?了解了蒙代尔模型和小岛清模型后,就有必要引导学生总结外国直接投资对贸易规模的影响。可以从母国和东道国两个视角进行探讨。从母国的角度看,出口方面存在着出口引致效应和出口替代效应;进口方面存在着进口转移效应和反向进口效应。实际上,出口引致效应和反向进口效应都属于贸易创造效应范畴,进口转移效应相对于投资前而言也属于贸易替代效应。从东道国的角度看,进口方面存在着进口替代效应和进口引致效应;出口方面存在着出口创造效应,其总效应取决于这几个效应的力量对比。

从东道国视角看,FDI存在进口替代效应、进口引致效应和出口创造效应。其中,后两个效应属于理论模型中的贸易创造效应。这些效应与FDI的动机有关。一般来说,成本导向型FDI有利于增加东道国出口,市场导向型FDI则有利于扩大东道国生产能力,满足国内需求,与同类国产和进口产品是竞争关系,从而减少进口。

FDI及其政策日益影响到世界贸易的规模、流向和结构;同样,国际贸易及其政策也在对FDI的规模、流向和构成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UNCTAD,1996)。孤立地看待贸易与投资的影响力,显然已不合时宜。

2.启发学生自觉探讨FDI对贸易结构、利益分配的影响。自从蒙代尔(1957)的替代模型和小岛清(1978)的互补模型产生以来,人们更多地关注了FDI对贸易流量的影响,似乎缺乏对FDI影响东道国贸易利益分配和结构演进的足够关注。对东道国来说,贸易结构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对待跨国公司态度的转变不仅缘于对引进外资数量的担心,还由于外资在优化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方面的贡献过小引起了普遍怀疑所致。特别是外资主导下强化单一经济结构所造成的贸易条件恶化、经济福利下降等深层次问题,曾经让许多国家苦不堪言。这就引出了如下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FDI创造的贸易利益有哪些?怎样分配?影响因素是什么?这是传统贸易理论的盲点。尤其在当前跨国公司模块化生产方式下,发展中国家被纳入其价值链的加工组装环节上,加工贸易成为主要贸易方式之后,研究FDI情形下加工贸易利益分配问题,是现实对理论的呼唤,具有重要的意义。

进一步思考,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贸易替代或者贸易创造这些数量效应以及其他短期利益的考察上,对诸如FDI主导下贸易发展模式的局限性等深层次问题以及对整个经济持续发展这些带有长期性战略性课题缺少足够的研究,是十分有害和危险的。因此,这也给我们今后的思考和研究指明了方向。

三、补充并交代清楚贸易政策学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一国为什么要采取保护贸易政策?怎样选择贸易政策和选择什么政策工具?贸易政策的实施会产生哪些影响?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国际贸易政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本部分内容在放弃政府不干预经济的假设前提下,考察政府实行贸易政策的意义和目标,通过论述贸易政策演变的历史背景和理论依据,探讨贸易政策选择、政策工具组合运用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要求学生理解贸易政策目标之间及其与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不相容性,重点掌握贸易政策制定、选择、调整、协调的基本原则、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从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体会贸易政策制定的政治经济学精髓,学会运用经济学理论评论保护贸易的传统与现代观点,比较纯贸易理论与贸易政策理论对贸易利益分配的不同结论和主张。

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国内教材中往往忽视上述重大问题。不能视而不见!补充并讲授这些内容,是我们做好一名合格国际贸易学教师的责任。

(一)理解贸易政策含义,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概念相互间的关系及区别

一是贸易政策与贸易措施的关系。贸易政策需要通过各种措施来贯彻和体现,因而,贸易政策与贸易措施二者密不可分,但它们又有根本的区别:贸易措施不直接等于贸易政策本身,它是政策的载体和工具;贸易政策在外贸管理中处于决定的、主导的地位,贸易措施是根据贸易政策的目标和内容确定的,处于从属地位;作为政策工具和手段的贸易措施本身是中性的,可以对贸易活动进行不同方向的调节,而贸易政策却是政府的主观选择,有明显的方向性和相对稳定性;贸易政策的形成过程中渗透着许多非经济因素,而大部分贸易措施是按照经济规律、市场经济法则发挥作用。

二是贸易政策与国内经济政策的关系。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模型表明,一国的国内经济运行状况与对外贸易运行状况是相互依存的。政府调节经济活动的国内经济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也具有相互关联性,不仅具有统一的政策目标,而且在某些政策手段方面具有共同性,同时,二者还相互影响和制约。但是,贸易政策与国内经济政策在调节对象、手段和政策地位(服从国内经济政策)诸方面都具有许多差异性和特殊性,不可混谈。

贸易政策目标具有多元性、整体性、多层次性和不相容性等特点。在不同的经济发展状态和历史时期,贸易政策目标选择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扩大出口、保护国内幼稚产业、增加就业、改善国际收支往往是发展中国家看重的首要方面,但贸易增长可能会牺牲部分贸易效益,于是,随着国际竞争力的加强,他们会逐渐选择提高技术含量、改善贸易条件、促进贸易结构升级、推进贸易自由化等目标。也就是说,贸易增长与贸易效益的矛盾会逐步得到缓解。

贸易政策作为一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政治市场角逐的产物,它是政府在国家整体目标的指导下,权衡考虑该政策所造成的收入分配格局,结合国内外环境做出的综合决策。在现实世界里,贸易政策的制定是供求双方博弈均衡的结果。贸易政策的形成过程和运行机制不单纯是一个对各种经济变量进行囊括和综合的经济范畴,而且还包含着对相关的政治、社会因素的通盘考虑。一国贸易政策的制定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有:本国经济实力的强弱、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国内利益集团的影响、面临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外交政策等。

贸易政策选择一般应遵循价值取向、统一性、协调性、效率以及可行性原则。贸易政策调整的主要任务是:改革外贸管理体制、协调和衔接调整期的经济体制及其相应的政策目标、克服调整期因体制和政策变化引起的经济波动和混乱、保证政策调整预期效果的实现、克服政策调整的各种阻力等。贸易政策调整应当遵循渐进性、连续性、成长性、替补性原则。

(二)必须交代清楚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之间的争论及最新观点

传统贸易理论十分强调自由贸易的正确性和重要性。自由贸易的政策主张是建立在一套具有严密逻辑的理论框架之上的。对这一理论的精确表述包含在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中,即“完全竞争是有效率的”。这意味着干预只会降低效率。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以及相关的政策主张则进一步断言,任何分配目标都可以通过财富或收入的再分配得到最好的实现,效率目标则可由自由竞争市场完成。但从15世纪的重商主义开始,历经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凯恩斯主义的超保护贸易政策主张,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保护贸易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新贸易理论家们认为,如果抛弃了模型中的这些理想化的假设(不存在外部性和公共产品,可自由获得相关信息以及所有产品和服务都存在着市场),市场有效的结论就值得怀疑了。

有一种看法认为,复杂的假设只是为了方便得出正确的结论。但在克鲁格曼看来,这恰恰反映了人们还不具备精确地描述偏离完全市场会发生什么情况的能力。另一位著名的新贸易理论家詹姆斯·布兰德也说,“如果能稍微偏离标准理论,向现实世界靠近一些的话,我们就能得出政府干预政策的依据。”

布兰德、克鲁格曼等人指出,“积极的贸易政策”可以比自由贸易更能使一国受益并使其竞争对手承担损失。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如果某个部门存在大量的租,那么,从理论上讲,可以通过贸易政策使本国获得更多的租。办法就是通过保护或补贴政策,阻挡外国厂商的进入,减少竞争,从而增加本国租的份额,提高国民收入;通过政策使国家获得更多的“外部经济”。比如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而为社会其他部门的劳动和资本带来更多的收益。当然,在实施保护贸易政策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实证支持:本国实行扶持政策是否会提高国民收入?外国实施的贸易政策对本国造成了产业此消彼长的变化,会不会降低本国的国民收入?

应当说,战略贸易政策模型和接踵而至的辩论扩展了国际贸易实证理论的范畴,这些研究修改了贸易理论的制度内涵,对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和相关的产业政策产生了永久的影响。“贸易理论的改造及其与公共选择理论的结合,开辟了经济学家与政治学家之间的对话,双方现在都发现了广泛的共同基础”。战略贸易政策理论对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贸易政策具有重大影响力,同时,也影响了欧洲联盟条约的内容(第130条款及130f条款中的产业政策内容)。

总之,一定的贸易理论是一定的贸易政策借以产生的基础,相应地,一定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特定的贸易政策和贸易实践的反映和总结。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理论与政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历史。

(三)适当补充讲授重商主义、重农学派、古典学派与历史学派的观点及方法论的差异

现有国际贸易教材对这方面的介绍显然不够。需要教师提醒学生,在国际贸易学说史的学习中,需要我们培养往后看的意识,重在回顾,掌握思想的演变轨迹和发展脉络,关注社会经济背景与思想形成的关系;强调积累,补基础;训练归纳、评论的能力。

柯尔培尔认为,“贸易是常年战争,谁的贸易占优势,谁就可以充当和平和与战争的裁判者。”托马斯·孟在《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最后一段说:国际贸易有许多利益,它是检验一个王国是否繁荣的试金石,是国家积累财富和富裕起来的唯一途径,其真正面目和价值是“国王的大量收入,国家的荣誉,商人的高尚职业,我们技艺的学校,我们需要的供应,我们贫民的就业机会,我们土地的改进,我们海员的培养,我们的王国的城墙,我们的财富的来源,我们的战争的命脉,我们的敌人所怕的对象。”

重农学派认为,各国自然条件的差异和物产的差异,是上帝希望各国自由贸易的象征。一切损人利己的贸易政策都是短视的贸易政策。

魁奈的观点是,国际贸易并不会影响个人就业。贸易利益只能从所获利润的大小来判断。考察国际贸易利益要把国家利益和商人利益区分开。国家不应袒护商人,而应废除他们的各种特权、专利和垄断,让国民自由地与外国经商,允许外国船只进入本国港口装运货物。

李斯特将古典经济学看作“英国的国民经济学”,并着手建立德国的国民经济学。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的序言中,李斯特说:“如果作者是英国人,我几乎不会怀疑亚当·斯密理论的基本原理。之所以使作者在最近的许多匿名论文中,最后终于在一篇长文中,用我本人真名对斯密理论展开了批判,是由于祖国的实情,同时今天使作者有勇气将这本著作问世,主要也是由于德国的利害关系。”

布哈林在《食利生活者的经济学》中指出:古典学派也好,德国历史学派也好,从社会历史的观点来看,两者都是“国民的”体系。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大河内一男博士说“李斯特是德国的亚当·斯密。”

大部分学者认为,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中的地位是双重的(由当时德国和世界历史的状况加以说明):一方面,他是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学生,学得不好的学生;落后理论批判先进理论。在政治经济学史中占有一种完全不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他是当时德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最优秀的代表,占有卓越地位。后进国家对此十分感兴趣。详见表2。

后来,罗雪尔(历史学派创建人和代表人)等人继承了李斯特的国家主义派,反对世界主义,将政治经济学看作研究一国经济特殊发展道路的科学的观点;历史方法被大量借用。

表2 古典主义、国家主义、历史学派方法论比较分析

img9

续表

img10

(四)补充交代判断贸易政策倾向的方法

如同讲授比较优势原理时要交代比较优势的判断方法一样,在讲授贸易政策和贸易战略时,我们也应该交代一下判断贸易政策倾向的方法。这是能够查阅到的国内外国际贸易教材所普遍缺乏的内容。在此,笔者将收集到的文献公开,与大家分享。

通常,可以根据以下方法判断一国一定时期内贸易政策的主要倾向。

1.用出口部门的实际汇率EERX衡量。如果出口部门的名义汇率为EX,出口补贴为s,其他出口奖励为r,则出口部门的实际汇率EERX=EX(1+s+r)。如进口税为t,进口附加税为n,进口许可等的成本为PR,进口部门的名义汇率为EM,则进口部门的实际汇率EERM=EM(1+t+n+PR)。只要不采用复汇率制,就有EX=EM。若令EERM/EERX=B,则B﹤1时,贸易政策为出口导向型的;B=1为中性政策,B﹥1为进口替代型贸易政策。

2.钱纳里公式。即根据扩大出口和进口替代在经济发展中所起作用的大小来判断。

ΔQ=(Mt-1-Mt)St+(1-Mt-1)ΔD+(1-Mt-1)ΔX

式中,ΔQ代表国内生产的增量,M为进口占国内总供给的比率,t代表年份,S代表国内总供给,ΔD为国内总需求的增量,ΔX为出口的增量,(Mt-1-Mt)St表示因自给率变动引起的国内生产的变化,反映进口替代的效果,(1-Mt-1)ΔD表示在自给率不变的情况下,国内总需求变动引起的国内生产的变化,反映国内需求的扩张效果,(1-Mt-1)ΔX表示自给率不变情况下,出口变动引起的国内生产的变化,反映出口扩大的效果。

如果一国的产出的增加主要来自(Mt-1-Mt)St,表示其经济处于进口替代时期,可以认为贸易政策是进口替代型的;如果产出增长主要来自(1-Mt-1)ΔX,则经济处于出口扩张时期,贸易政策是出口主导型的。

四、引导学生加强国际贸易规则的运用和规避技能的训练,灌输“无知就无市场,幼稚就会受损”的观念

我国加入WTO已经6年多了。学习和研究WTO的热潮似乎已经过去了。但是,时至今日,我们对一些深层次问题关注和研究的力度还不够。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应该培养关注热点和焦点问题的意识。比如,WTO新议题、入世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互动,等等,限于篇幅,这里仅就有关运用和合理规避贸易规则问题提出来与同行交流。

加入WTO,意味着我国从单边自主开放转变为以WTO规则为基础的开放。中央政府代表全国各行业向WTO做出了庄严的承诺,所以,遵守规则显得格外重要。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忽视研究如何运用规则。其实,运用规则是遵守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成熟的大国理应是一个善于处理遵守规则与运用规则辨证关系的民族。沿海地区开放较早,比西部地区更容易理解和善于运用国际规则。所以,西部地区更加需要在以下方面多下工夫。

(一)要善于运用国际贸易规则中的“例外条款”

WTO的规则是“原则之中有例外,例外之中又有原则”,其最主要的例外条款有一般例外条款、安全例外条款、反倾销条款、反补贴条款、幼稚工业保护条款和保障措施条款。我国政府在履行WTO义务的同时,也应当灵活地运用这些偏离WTO基本原则的例外制度和措施,使国内相关产业、产品和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免受激烈国际竞争的伤害。老实说,在这方面,我们还是一个新手,是一个“无知者”。所以,必须沉下心来学习规则,广泛地借鉴他国的经验,系统地研究对策。

(二)要潜心研究合理规避规则的技巧

WTO的一些规则并未统一各国的相关标准,允许各成员在不违背WTO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制定各自的有关标准。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发达国家往往是规避规则的高手。以原产地规则为例,一些国家利用该规则对贸易伙伴实施贸易限制、报复和制裁。如美国在1996年7月1日实施的纺织品及服装原产地新规则中,将成衣的产地判定标准由“裁剪地”修改为“缝制地”,面料由“染色和印花地”变成“织造地”。新规则的实施,直接损害了加工型和转口贸易型的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利益,而那些无输美配额限制的发达国家则不受影响,美国本土的纺织、成衣企业因此受到了新规则的庇护。再如,1994年,欧盟发起了针对我国原产品的大屏幕彩电的反倾销调查。这期间,我国向欧盟出口的大屏幕彩电共计51.5万台(占欧盟2450万台彩电消费总量的2.1%),其中,有11.7万台是三家中日合资企业采用日本产显像管制造的。按照欧盟彩电原产地标准的规定,彩电原产地应依显像管的原产地而定。因此,这11.7万台采用了日本产显像管组装的彩电应视为“日本国籍”,如果剔除这11.7万台彩电,余下的39.8万台彩电虽按欧盟标准可视为中国产品,但其相对市场份额只占1.6%,不足欧盟消费总量的2%(按欧盟反倾销条例规定,2%为“最小”倾销数量),也就是说,不够欧盟采取反倾销措施的最低数量标准。但遗憾的是,依照我国当时的彩电原产地标准,上述采用日本产显像管在我国境内进行“插件、焊接和装配”工序的彩电可视作中国原产,能够堂而皇之地取得“中国护照”——中国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其后果就是,不仅上述含日本成分却持有“中国护照”的11.7万台彩电被欧盟征收了反倾销税,也把中国的39.8万台彩电拖进了反倾销的泥坑,造成了一损俱损的局面。

近年来,欧美国家打着维护多边贸易规则的旗号,不断变换花样,实施“合规性”的保护措施,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发起贸易调查,甚至制造贸易摩擦,中国失去不少市场。发达国家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进出口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贸易结构的变革,未来国际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和残酷,在商务课程上,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适应国际竞争、战胜竞争对手的信心和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我们商学院教师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亚蒂什·N·巴格瓦蒂等.高级国际贸易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李金亮.狭义国际经济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2.

[3]姚贤镐,漆长华.国际贸易学说.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0.

[4]赵春明,仲鑫,朱廷珺.非关税壁垒的应对及运用——“入世”后中国企业的策略选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朱立南.国际贸易政策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6]朱廷珺.国际贸易学科发展的若干思考.兰州商学院学报,1994(3).

[7]朱廷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创新的若干特征.国际贸易问题,2004(2).

[8]朱廷珺.不容忽视的课题——外国直接投资与贸易摩擦:关联、影响、政策取向.国际贸易,2006(10).

[9]朱廷珺.外国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朱廷珺.国际贸易.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