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相长,构建和谐校园的学风建设

“教”“学”相长,构建和谐校园的学风建设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相长构建和谐校园的学风建设杨哲人徐毅鹏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毋庸置疑,和谐的学风建设也应该着力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干扰着大学校园学风建设。青年教师与大学生年龄相对接近,信息容易沟通,比较有共同语言,因此,加强青年教师的教学风范建设,可以直接带动学生学习作风的进一步提升,从而提高学校的学风建设水平。

“教”“学”相长 构建和谐校园的学风建设

杨哲人 徐毅鹏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和谐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项复杂而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中担负起了新时期、新使命下的历史重任。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大学不仅是和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更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园是直接向和谐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风气,是和谐大学建设的重要环节,也应是和谐教育建设的内涵之义。

一、新时期影响和谐校园风气建设的因素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教育部教高司[1998]33号)明确指出,学风建设“包括教师的治学作风和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方面的学习作风”。因此,大学校园风气也就包含着教师风范和学生作风这两个主要方面,教师风范和学生作风同属于学风建设的范畴。毋庸置疑,和谐的学风建设也应该着力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然而,自跨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逐步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校园学风总体上虽说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和谐的因素。

(一)教学工作、教师方面的不和谐因素

1.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虽然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跨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但是目前高校的教学理念、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学管理还不能完全适应这一发展阶段的要求,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院校的发展模式仍然存在,教育理念不能跟随时代要求,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陈旧,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习惯于照本宣科等等。这些都明显制约着人才培育质量的有效提高。

2.师德、教风需要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的师德和教风直接关系到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少数教师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忘记了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的神圣职责,本末倒置,把自己的科学才智奉献于兼职工作,对教学工作精力投入不足,缺乏责任心;有的教师只教书,不育人;高校扩招导致优良师资不足,一些青年教师教学、治学垂范效果不佳等等。这些现象都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

(二)学生学习方面的不和谐因素

1.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大学本来是有为青年锻炼自身素质,提高学识水平,掌握科学技能的绝佳场所。但是,目前有些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认为学习乃受社会及家长的压力,对自身未来发展没有很好的规划,导致无谓浪费美好的大学时光,考试只求及格,甚至连考试不及格都无所谓,对自己极大地不负责任。

2.学习不努力。俗话说“板凳要坐十年冷”,大学学习亦是一件苦差事。想要学习好,将来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必须下苦工夫学习。但是现在有部分学生生性懒惰,课堂上不愿意动脑筋,下课后又不愿意思考问题,作业敷衍了事,等到考试的时候通宵突击复习。学习方法及风气之坏,可见一斑。

3.学生心理不成熟。处在大学阶段的学生心理方面尚未完全成熟,认为经过高中艰苦的学习之后,可以到大学放松自身学习要求了。大学生比较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发现某些学生沉溺于网吧、电脑游戏,甚至在校外打工,而不专心于自己的学业。同时,大学生谈恋爱现象亦非常普遍。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干扰着大学校园学风建设。

二、学风建设中教师与学生和谐互动性关系分析

学风是一所高校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学生的学习作风受教师风范的影响,是教师风范的重要体现和反映。在学风建设中,教风与学风的互动影响值得关注。

首先,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众所周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的治学精神和教学态度,对优良学风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应切实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把提倡严谨治学、从严治教的作风放到更加重要的地位,这是加强学风建设的重点。

其次,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方法,是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主要因素。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的教能启发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又能反馈于教师的教,这是教与学互动的优质效应。客观地说,教师教的重要作用,不在于教学的内容是什么,而在于“教是为了不教”,教为学打开科学方法之门。因此,教师水平的高低、方法的正确与否,影响为师者的形象,影响学生学业水平的有效提高和学习风气的逐步形成。

第三,教师风范与学生作风的作用是互动的,学风同样又对教风建设起促进作用。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形成一种相互的社会关系。教师的行为举止可影响学生,学生的行为举止同样也会影响教师,这种影响不论认同与否,都客观存在着。从人格尊严角度看,师生是平等的。平等的关系为相互影响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三、坚持以“教”促“学”,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从上述对学风建设中两个主要方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教师风范和学生作风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以往讨论学生学习风气建设,主要侧重于对学生的劝说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但我们不能停止在对学生一个纬度上考虑如何加强校园风气建设,毕竟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大学生主体参与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因此,我们更应从加强教学风气的角度来促进学生学习作风的建设,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营造和谐校园风气的氛围。

1.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教学风范。师德师风建设很重要一点就是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近些年扩招导致高校青年教师引进较多,这些年轻的博士、硕士一出学校就上讲台,没有任何助教经历,教育理念不明确、教学经验欠缺、教学方法不恰当。因此,要针对青年教师开展技能培训、教学训练。青年教师与大学生年龄相对接近,信息容易沟通,比较有共同语言,因此,加强青年教师的教学风范建设,可以直接带动学生学习作风的进一步提升,从而提高学校的学风建设水平。

2.深化教学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根本上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教学改革和学风建设,特别是学生的学习风气建设相辅相成、息息相关。教学改革的动力必须也应该从学生中来,教学改革也必须为了学生而改。教学改革不深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不会产生,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愿望和氛围。我们应该紧紧把握“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这个事实。广大高校教师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取代落后的教学观念,积极采用启发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和就业观,进而促进学风建设更上一层楼。

3.建立健全严格教学管理制度,树立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高校要针对一些学生学习自觉性差,自制能力弱的情况,建立健全科学合理、人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首先,必须严格教学过程管理。学校应采取各种方式,了解学生的上课率、迟到率、早退率等情况,随时掌握学生学习的现状。第二,严格学籍管理。学校应建立每学期的“退学警示”发布制度,加强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的警示教育。第三,严格考试管理制度。学生在考试中遵守考试纪律的情况如何,是学校学风好坏的最直接体现。积极加强考风建设,不仅是为学生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也是为了教育学生在将来的人生发展过程中“诚信”素养的重要性。

四、“教”“学”相长的和谐校园风气建设

一流的大学必定有一流的学风,没有一流的学风绝不会成为一流的大学。学风建设是高校基础教学建设的重要方面。优良的学风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质量的重要内涵。在今天质量意识逐步提升,校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高校要进一步提高对学风建设工作的认识,充分认识学风建设在培养高质量人才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坚持不懈地开展学风建设工作。

学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的方面众多,各方面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只有把教师风范、学习风气紧密结合起来,以“教”促“学”,在工作中系统考虑,统筹规划,“双管齐下”,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才能有效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自觉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去,才能使学风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营造并最终形成以建设“和谐校园”为核心的,“教”“学”相长的高校学风建设氛围。

(本文第一作者系浙江大学在职研究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学秘书)

参 考 文 献

[1]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 胡国荣,李立清. 教风建设与学风建设互动新探. 当代教育论坛,2005(11)

[3] 梁虹,刘瑛. 市场经济下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

[4] 王忠于.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认识和思考.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5] 张茂仁,耿立明,袁玲. 论高等学校学风、教风和考风的建设.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

[6] 李静. 试论优良学风之形成. 教育现代化,2001(1)

[7] 邵丽. 试论新形式下学风建设工作中的几个关系. 中国高教研究,20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