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途径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途径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和高等教育的领导,才能确保我国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顺利完成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要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树立依靠教职工办教育的观念,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参与积极性。这样,没有后顾之忧的教师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中来。要建立健全各项机制,保证一切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的创造活力争相迸发,形成有效的合力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途径

要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关键在党。必须坚持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树立科学的理念,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各项机制,协调各种矛盾、激发各种活力;通过校园软硬件建设,改善校园环境,实现和谐发展。

(一)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核心作用

“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高等教育法》以法律形式做出的规定。党的正确领导和党组织作用的正常发挥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关键。高校党委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履行五项职责。一是把好方向。只有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和高等教育的领导,才能确保我国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顺利完成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党委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统筹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三大任务。二是抓好大事,集中精力抓好学生培养教育、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管理等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重大工作。三是用好干部,着力构建“赛马场上选骏马”的干部选拔评价机制。四是带好队伍,坚持严格管理,从严要求,切实加强高校党政管理队伍、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和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五是加强党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7]

同时,通过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不断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使高校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始终站在高校改革发展的前列,成为高校攻坚破难的桥头堡;要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高校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勇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感染、教育和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开拓进取,共创佳绩。

(二)树立科学理念,实现科学发展

建设和谐大学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实现科学发展。高等学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对学校建设发展的宏伟进程进行科学谋划,对发展进程的诸要素、诸矛盾、诸环节进行全面评价,在改革和发展实践中循序渐进,科学决策,精心实施,将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消除在发展中,最终在总体上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一是坚持依法办学、以德治校的理念,统筹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关系。要按照《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的要求,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实现以德服人、以德治校,维护安定有序的局面,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自觉盯住发展、谋划发展、致力于发展,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以改革创新求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制度创新,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改革发展中实现和谐稳定,认真关注、及时解决广大学生和教师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建立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采用正确的手段和方法,及时化解和处理各种矛盾,在发展中把稳定工作做好。

二是要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促进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一是找准办学定位。大学必须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明晰在办学规模、层次、目标等方面的恰当位置。二是立足实际。大学必须理性地把握自己的办学传统、办学条件、办学基础和现有水平,既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脱离实际,而是要扬长避短,从自身实际出发,竭力克服不顾国情、省情和校情盲目追求学校升格的倾向,避免高等教育的同构化现象。三是彰显办学特色。特色是本质的外化,没有特色就没有办学活力和竞争力。因此,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扶持特色,走以特色带动整体,以整体提升特色的发展之路,真正做到以和谐促发展,以发展促和谐。[18]

三是形成“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应坚持为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服务。首先,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方针,五育并举。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全方位育人环境,引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这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其次,坚持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原则。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一定要尊重个性,弘扬个性,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鲜明个性。实际上,和谐的本质并非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而是“和而不同”,是通过协调“不同”达到新的统一。再次,要坚持人性化管理原则,促进干部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实施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四是树立依靠教职工办教育的观念,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参与积极性。教职员工是学校的主人,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体,他们的参与度关系到构建和谐校园的成败。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而处于工作一线的教师,是“人”的重要主体之一。因此,要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树立依靠教职工办教育的观念,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参与积极性。为此,必须尊重他们的劳动与创造,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并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动力。一是提供优质服务平台。住房、配偶就业和子女入学、就业三大问题是影响高校教师工作精力的主要问题,也是体现高校人文关怀的重要问题。学校相关部门应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帮助解决。这样,没有后顾之忧的教师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中来。二是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成就感是高校教师积极性的重要源泉,学校要突出服务功能,为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舞台,使他们学有所成、教有所成、研有所成。三是建立激励机制。这是尊重人、满足人、发展人的重要体现,也是广大教师发挥积极性的重要保障。

(三)完善工作机制,激发创造活力

高校和谐校园是充满创造活力的校园,而健全的工作机制是激发创造活力的保障。要建立健全各项机制,保证一切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的创造活力争相迸发,形成有效的合力。一是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教师、学生、行政和后勤是学校的四大利益群体,要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适当倾斜的原则建立起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统筹他们的利益,使各个群体都能享有自己应得的权利和利益,特别是按照适当倾斜的原则照顾弱势群体的利益。二是完善用人机制。要根据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德才兼备、不拘一格的原则,努力建立有利于创造型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选拔机制、开放灵活的吸引人才机制和发挥人才能力的激励机制,以及适合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机制,特别要处理好引进人才和学校原有人才的待遇关系,实现人适其岗、人尽其才。三是完善人性化的管理服务机制。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亲情社会中,充满温情的制度远胜于冷冰冰的强权,对于高校中的知识分子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学校职能必须实现从管理向服务的根本转变,按照和而不同的要求提供完善的、充满人文关怀的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各尽所能。四是完善决策及监督反馈机制。正确的决策对于一所高等院校的和谐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它对高等院校办学方向、人才规格以及教学计划作出实质性的规定。高等院校的决策必须注重集体的力量,注重决策的民主化。同时,必须完善监督反馈机制,对决策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运行目标的实现,并把结果及时向决策层反馈;要建立和完善广大师生员工畅所欲言的机制,引导他们关心学校未来的协调发展;要建立舆论监督制度,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舆论环境;要建立一整套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制度,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和多触角的决策信息反馈系统,把决策实施中出现的偏差信息及时、完整、准确地传递到决策层,以避免和减少更大的损失。

(四)加强思想教育,提炼核心价值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既是教育的价值主体、权利主体,也是高校的动力主体、发展主体,把构建和谐校园的任务落到实处,必须重视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在一部分大学生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思想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于校园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任务。《决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提炼为密切相关的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在高等院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教育,占领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树立全员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的理念。一方面,高等学校的所有课程均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所有的教师都应该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要树立“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的观念,实现全员育人;另一方面,我们要从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入手,营造显性和隐性并重的教育环境,在良好的环境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潜移默化。可以通过广播、墙报、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专题报告等多种显性形式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学习讨论氛围,也可以在第二课堂、主题班会和主题团会等活动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环节,在高校学生“三下乡”、社会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等环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五)建设校园文化,营造和谐氛围

大学是重要的文化阵地,构建和谐校园,理所当然要建设大学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先进的校园文化主要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共同的价值取向。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要坚持用先进文化所蕴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形成学校上下一致的共同理想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先进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良好工作氛围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一是建设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是办学过程中以大学为载体,以全体师生员工为主体,创造、传承和积淀的精神成果与物质成果的总和。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办学特色和价值观念的集中概括。建设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可以使学校形态、文化神态、师生心态内外和谐,办学实力、学校活力、文明魅力刚柔相济,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要突出文化环境建设,搭建民主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要让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使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教学风格、价值取向等,与学校的主体文化协调一致,逐步形成符合现代大学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先进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六)加强硬件建设,实现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校园,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员工与校园自然环境的和谐是和谐校园建设内容之一,是实现校园内人与环境、人与人、心与身和谐的有效途径。在生态化校园建设中,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的优势自然条件,构建集绿化、美化、净化、园林化为一体,融校园、公园、家园于一身的育人环境,既注意借助地形地貌保护生态环境,又精心规划设计,形成功能完备、富于人文底蕴的校园自然环境,为师生提供舒心惬意的工作学习场所。同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不仅仅表现为校园绿化、园林化、艺术化,整个校园充满绿色,各种自然与人文景观错落其中,更表现在师生们的环境道德水平上。环境道德是当代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善待自然、生物、社会环境和他人的积极意识;是不仅尊重人,而且尊重自然价值的道德责任;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情怀与境界。大学教育中要加强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并使之内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动。这既需要明确的教育引导,也需要良好氛围的熏染。学校环境道德氛围的形成主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建设来实现。在学校发展规划和校园建设中,不但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环境效益。环境效益不仅体现在环境保护本身,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实体教育上。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推进学生环境道德的内化。

参考文献

[1]胡锦涛:《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2]王蜀苏:《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刍议》,《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0期。

[4]王德勋:《大学和谐校园构建的理性审视》,《教育评论》2007年第4期。

[5]黄煦:《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6]樊建武:《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煤炭高等教育》2005年第6期。

[7]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人民日报》2000年3月1日。

[8]吕雪峰:《论大学和谐校园及其构建》,《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3期。

[9]张文显:《公正、民主、诚信、认同、和睦——谈构建和谐校园的价值基础》,《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第21期。

[10]田建国:《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和谐校园建设》,《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1]陈冬林:《社会主义和谐大学的理论与基本特征》,《求索》2007年第5期。

[12]王大坤:《关于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第9期。

[13]李巍:《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和谐高校建设》,《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10期。

[1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15]范鹏:《把人当人,使人成人——以人为本的价值维度和实践目标》,《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6]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转引自中央编译局、教育部社政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1版第11页,人民出版社,1999年。

[17]田建国:《和谐社会与和谐大学建设》,《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第6期。

[18]于洪良:《构建和谐大学刍议》,《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