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行为控制的意义的介绍

大学生行为控制的意义的介绍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大学生行为控制的意义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历来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对大学生日益增强的自我意识,有识之士们既欣喜,又忧虑。需要强调的是,大学生的行为控制与社会理想常常处于相互冲突的状态。斯金纳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理解行为控制的意义是有帮助的。

第一节 大学生行为控制的意义

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历来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人们总是试图使自己及其同类摆脱环境的束缚,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然而,人们越是急于超越环境,就越是容易成为环境掣肘的载体。正因为如此,耶稣用幻想的天国否定世俗生活;启蒙学者用先验的自由标准批判现实专权;弗洛伊德用性欲的解放摆脱社会的压抑。也正因为如此,柏拉图设计了“理想园”;莫尔构想出“乌托邦”;康有为抛出了《大同书》。然而,幻想始终不能代替现实,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去消除。在不可胜数的思想家中,只有马克思发现了环境的客观力量,又洞察到“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他批评传统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提出无产者的根本任务在于改造环境,改造世界。

大学生是一支推进社会变革的积极力量,正因为如此,“大学生问题”近十年来一直是全社会深切关注的问题。对大学生日益增强的自我意识,有识之士们既欣喜,又忧虑。喜的是在这个肩负5 000年历史重负的民族涌现出了一个富有现代气息的社会群体;忧的是这个群体的人们常常用全盘否定的眼光去审视传统,而在他们的文化心理深层又积淀着传统的锢疾,这里必然孕含着社会动荡的因素。

需要强调的是,大学生的行为控制与社会理想常常处于相互冲突的状态。崇高的社会理想需要超越性行为的适应,而行为的过程超越往往又有损于社会理想的实现。每一个具有社会良知的人们都无法回避这一悖论的困扰,比如说,“自由”从来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历来倡导和追求的社会理想。马克思、恩格斯曾把“自由人联合体”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组织模式;列宁则一再强调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写进共产党的纲领中去。然而,在马克思主义者的概念里,对自由的追求并不是意味着在现实社会中为所欲为。马克思和列宁都曾深刻地揭露和批判无政府主义思潮;恩格斯写出了光辉的著作《论权威》,强调了服从领导、服从纪律的极端重要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是当今西方行为心理学派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他认为,人的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任何人都无时无刻不处于环境的各种控制之中,其行为都要受到各种刺激的制约,也要受到各种行为后果的影响。也就是说,人的行为都处于一定的客观相倚的联系之中。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由不过是摆脱了有害的事物和不利的控制,而并非摆脱了一切控制。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类应该如何避免和改变环境中那些对自己不利的控制因素,促进和完善那些有益的控制。斯金纳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理解行为控制的意义是有帮助的。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其思想行为正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可塑性大,既有好学上进,思维敏捷,勤奋刻苦,热情向善的一面;也有见异思迁,易走极端,感情用事,容易学坏的一面。而且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之中,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也处在不停的变动之中,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思考和评价的手段,自觉地、适时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社会规范。使自己在成人、成才、成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歧路,坚定不移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