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行为的基本特点介绍

大学生行为的基本特点介绍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对自己行为的目的往往意识不清晰。行为本身是允许变化的,但是大学生行为变化的方式和频率往往超出了行为变化的正常纬度。大学生行为模式没有确立,使之相应地缺乏较为稳固的动机结构。大学生的行为除了以上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特点外,还有可塑性的特点。

第二节 大学生行为的基本特点

大学生行为的根本特征是其行为模式正处在趋于稳定而又未完全稳定之中,处于一种从无序到有序的过渡之中,具体又表现在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

一、大学生的积极行为特征

由于大学生较少受陈规陋习的束缚,没有一个较为稳定的行为模式,在今天这样的价值冲突、观念变革的社会中,大学生行为的积极面主要有以下特征:

(1)主体性强。随着自我意识和社会参与感的增强,当代大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将自己放在行为的客体地位而机械、被动地接受他人旨意,他们希望能将自己的需要、行为目标,以及对某一刺激物的行为反应都内在地统一起来,以表现出自己在行为过程中的能动性

(2)富有激情。有的学者说:“青年期是疾风怒涛的时期”。当代大学生也是这样,他们遇到一件稍为触动感情的事,就容易被感动,或者被振奋起来,高兴得手舞足蹈,热泪盈眶。正因为富于强烈的情感,大学生往往可以表现出为真理和正义而献身的热情,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灵活性和多样性。由于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行为方式的束缚,因而能在多方位、多层次上进行试探,表现出行为选择上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4)批判性和创新性。大学生喜欢探求事物的根源,喜欢怀疑和争论,常常为一个问题争辩得面红耳赤。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富于想象,所以常常提出一些新的设想、新的见解,或者尝试着用新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在今天这种新思想、新观念层出不穷,整个社会由一个封闭的环境转向开放的环境氛围中,更为大学生的这种行为开辟了天地。

以上这些行为积极的特点,正是青年基本素质的体现。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从不同角度,赞美青年英姿勃发、兴趣盎然、精力充沛、勇于探索的行为特征。

二、大学生的消极行为特征

(1)盲动性。大学生对自己行为的目的往往意识不清晰。因而导致了有些同学在行为上的盲动性,并带有固执性,有时就凭着一股热情、一种印象去发表见解、处理问题。

(2)多变性。行为本身是允许变化的,但是大学生行为变化的方式和频率往往超出了行为变化的正常纬度。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变行为的目标,变化奋斗的方向;二是改变行为方式,中断行为的过程。大学生行为的多变性还表现在由于其心态变化复杂而剧烈,常在同一情境中对同一刺激表现出迥然相反的行为反应。

(3)偶发性。大学生行为模式没有确立,使之相应地缺乏较为稳固的动机结构。因此,其行为随机性强,偶发性大,难以预测和把握。偶发性行为多有暴发性和不满性行为。这种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自己认为正常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环境缺乏民主气氛;生活境遇不顺利;面对不正之风,本人无可奈何以及各种消极社会情绪的感染,其中也有自己的看法不符合实际的。

大学生的行为除了以上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特点外,还有可塑性的特点。大学生的行为经过家庭和学校教育,环境的熏陶感染以及个人学习得到改造。消极行为可以经过教育而培养成积极的行为,积极的行为也可能受其他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变成消极行为。正是由于大学生的行为具有可塑性,才为控制和改变大学生的行为提供了可能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