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适应与心理适应的界定及适应的类型

适应与心理适应的界定及适应的类型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适应与心理适应一适应与心理适应的界定适应是来源于生物学的一个名词,用来表示能增加有机体生存机会的那些身体和行为上的改变。心理适应性是心理健康的一条重要标准,是心理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大均等认为适应性品质主要包括身心适应、学习适应、情绪适应、人际适应和挫折耐受力五种成分。

第一节 适应与心理适应

一适应与心理适应的界定

适应是来源于生物学的一个名词,用来表示能增加有机体生存机会的那些身体和行为上的改变。达尔文曾在《物种起源》中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主要就是讲的生理适应。心理学上用来表示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心理学研究中关于适应的概念很多。由于心理学研究具有从简单的感知觉、认知学习、行为习惯、人格到社会性等研究对象的复杂的层次性,因此,心理学领域对适应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也存在三种不同的层次。

(一)生理适应

生理适应,即生物学意义上的适应,指在有机体的机能和感知觉水平上,个体对声、光、味等刺激物的适应。在此层次上,适应至少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长期性适应过程,指个体或群体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在生理机能或心理结构上产生改变,以适合于自身生存的环境的历程。二是即时性适应过程,指有机体感官随着刺激在时间上的延续,感受性水平发生变化的现象,如感官适应、个体学习等。

(二)心理适应

心理上的适应,通常指个体遭受挫折后借助心理防御机制来使人减轻压力、恢复平衡的自我调节过程,这是一种狭义的适应概念。

(三)社会适应

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包括为了生存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适应和努力改变环境以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适应,这是社会适应层次上的概念。

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出,适应这一心理现象具有以下性质和特点:

·适应是主体对环境变化所做出的一种反应,适应现象伴随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没有环境的变化就无所谓适应或不适应;

·适应的目的是达到或恢复主客体之间的平衡,因此,适应就是主体不断建立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

·适应是在主体自我意识作用下的自我调节过程中,其中同化和顺应是主要的自我调节方式。

心理适应性是心理健康的一条重要标准,是心理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与周围人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以一定的行为积极地反作用于周围环境而获得平衡的心理能力。具有较高心理适应性的人应该对环境变化持有积极灵活的态度,能够主动调整自身的身心,在现实生活环境中保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它是认知因素和个性因素在个体“适应—发展—创造”行为中的综合反映,是个体生存和发展中必要的心理因素之一。

所谓心理适应问题,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因不能根据身心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积极主动地进行身心调整而产生的身心困扰和行为障碍。张大均等认为适应性品质主要包括身心适应、学习适应、情绪适应、人际适应和挫折耐受力五种成分。身心适应性指身体对环境、行为方式和心境的改变产生神经、心血管、消化等系统的保护性反应能力,而身体某一系统的适应又改变心境。学习适应性指学生能够根据学习环境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变而对自己的学习准备、学习方式和复习方式等做出调整,包括学习的准备计划、改进学习方法、归因倾向和积极努力的学习态度等。情绪适应性指情绪稳定而成熟。充满安全的情绪体验。人际适应性指与人和谐相处、积极合作的情况。挫折耐受力指学生面对挫折而采取的防御和自我调节方式。

二适应的类型

适应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从个体发展角度而言,个体在适应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的态度,这极大地影响了在现实中适应环境的行为方式,或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或改变环境适应自身发展。依据适应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我们把适应分为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两种类型。

(一)积极适应

积极适应是指个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与环境不相适应的行为,尽最大可能改变环境使之适合自己发展的需要,是一种比较高级主动的适应方式,强调为了个体的提高和发展而努力改变环境。

(二)消极适应

消极适应是指个体改变自己的行为或态度来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是一种基本的比较被动的人与环境的消极互动的过程,强调的是为了个体的生存而改变自己与环境不匹配的行为或态度。

无论是积极适应还是消极适应,其目的都是为了使个体与环境达到一种暂时的平衡,消极适应更强调为了生存而改变自己,积极适应则强调为了发展和提高而改变环境,二者不可分割。在我们每个人的发展过程之中,生存与发展密不可分,首先要能够生存,才谈得上发展。而我们首先要学会的是生存适应,才能达到发展适应水平。

三大学生适应问题的类型

(一)大学生心理不适应现象

身边的故事:

故事一 “水土不服”

大学生多为异地求学,地域环境的变化通常给他们带来一些生活习惯上的不良反应,也就是“水土不服”。辽阔的中国,地域文化差异很大,语言、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存在很大不同。由于语言听不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大学新生往往“不便”明说,也因此产生孤独感。生活上,有的饮食以辛辣为主,有的以清淡面食为主,许多异地大学生初入大学时很不适应,个别严重的甚至因为吃不惯学校食堂的饭菜而退学。

2005年9月9日晚上,广州某大学一名新生跳楼身亡。该男生自杀前正在参加新生军训。可能是以前很少独立生活,该生曾说过“饭菜不合胃口,衣服也不会洗,无法适应这种生活”的话。9日上午,该生父母特意从老家来到学校,准备在附近租套房子陪读。当日,该生母亲看中一套房子,但因租金过高而没有租。吃晚饭时,该生得知消息十分失望,回到宿舍后即发生意外。

故事二 “歇口气”

“熬过高三,感觉一身轻松,大学的环境也相对宽松。我是一个没有自制力的人,一下子就忘记了自己是学生。听高年级老乡说,大学课程不难,平时上课听听,最后一个月努把力就过去了。带着这样的心理,我平时上课经常不去,结果大一上学期就挂了两门,连高中最得意的数学也没及格。”

——某大学生自述

故事三 学习方法困惑

在中学习惯了听老师详细讲解、在身边悉心指教的学习生活,对大学自主性的学习方式一时很不适应。如何自习,如何查资料,怎样衡量自己的学习效果,都成了新问题。找任课老师不容易,也不能像在高中一样指望家长聘请高考辅导老师来帮忙……许多同学、特别是大一新生不得不慎重思考“我该怎么学习”?

故事四 人格依赖

某高校女大学生小刘,受童年的生长环境影响,养成了内向孤僻的性格。再加上小时候一段被好朋友“出卖”的经历在她心里留下的阴影,使其变得不愿意相信人。上了大学之后有了男朋友,她就断绝了其他的一切交际、联系,每天都与男朋友在一起,以对方的悲喜为自己的生活,养成一种很强的依赖性人格。最后在男友因受不了她的“依赖”而提出分手时,她便服药自杀,被人救下后又选择了割腕……

故事五 “不合群”

某大学生小张是在一个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长大的,从小一切都由父母帮他打理,所以从来没受到过挫折。上了大学,过上了寄宿生活,刚开始他还能适应,后来慢慢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惯寝室的人,看不惯他们谈女朋友、看不惯他们的穿衣风格、看不惯他们的处事方式,渐渐地性格越来越孤僻,又不愿意向别人吐露心声,慢慢地连集体生活都不太参加了。久而久之同学们也都开始疏远他,他也变得多疑多虑,有人在旁边小声说话,他都会认为是在议论自己。

故事六 “网游成瘾”

“大一下学期新买了电脑,网上游戏的吸引力太大了,成天在宿舍疯狂打游戏,这学期挂了四门。我也曾想过,这样下去怎么办?可是最终没有抵挡住游戏的诱惑。现在回过头想想,是我亲手把自己的生活推向了火坑。我后悔,我恨游戏,更恨我自己。”据网载,《多门课程不及格——天之骄子纷纷写下悔过书;对付散漫大学生——重点高校无奈人盯人防守》,说的是某高校有个毕业班30名学生就有10人拿不到学位,有的刚上大三就丢了60多个学分。面临退学,给校长写血书信誓旦旦改过自新,没多久又继续旷课打游戏……无奈之下,大学使出管理中小学生的办法:两帮一、寄成绩、写计划、表决心、家长签名……

故事七 心理落差

大连某大学读大二的小张,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是以欢快的心情走入大学校园的。但是不久,他便发现自己已不是高中时期的“佼佼者”,在学校里他只是平凡的一员。慢慢地,他的优越感消失了,做什么事都不再充满自信,开始不合群,觉得什么都不可信、什么都没意思,甚至感到生活中缺乏安全感。中文系一同学说:“我从小学就当班长,已经是9年的班长了,但是进了大学了,连个寝室长都没当上,我难道真比他们差吗?我是考试失误才进了这所不知名的大学,我本来是能考上复旦大学的。这里的学校比我想象的要差得多……”

(二)大学生心理不适应问题的类型

根据上述心理不适应现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把心理不适应问题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类:独立生活困扰、角色认同困扰、人际关系困扰、学习能力困扰、职业探讨困扰。

1.独立生活困扰

对大多数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讲,他们在入学前,家庭舒适的生活条件,父母的各种关爱,使许多学生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进入大学后,没有了父母、长辈的悉心照料,他们首先要独立生活,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要学会日常生活的打理,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从一日三餐到个人的生活,一切都要由自己做主,这些,会使一部分同学感到手足无措;此外,饮食习惯的改变、生活环境的改变等,导致有的同学会抱怨食堂不可口的饭菜,抱怨集体生活的种种不便,抱怨同宿舍舍友的一些不良习惯;还有一些北方来的同学由于不适应南方炎热、潮湿的气候条件,会有一些生理的不适,从而产生各种的心理困扰。这一系列生活习惯和环境的改变都可能使他们感到不适应,因而出现想家、思念亲人、怀念老同学等现象。并由此可能产生各种烦恼,出现焦虑、抑郁、敌对、低落的情绪,严重者会影响心理健康。

2.角色认同困扰

从一名中学生转变为一名大学生,每一位大学新生都面临着角色的转换,面临着对自我的重新定位。在这种角色的转换过程中,如果自身的行为不能随着角色的变化而变化以符合角色的要求;不能随着时间、环境的不同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就可能会出现角色的冲突,从而出现适应不良。黄希庭(2004年)认为,角色认同亦称角色同一性,指与角色一致的具体态度和行为。而大学生角色认同,即大学生对“大学生”角色的认同。大学阶段是个体从青年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重要时期,是个体的人生转折点。这一时期正是埃里克森所说的个体进行自我探索,完成自我同一性确立的重要时期。或者说是个体获得一个积极的角色认同的关键时期(Erickson,1963年;Gross,1987年;Rasmussen,1964年)。能考上大学的学生大都是中学的佼佼者,他们在学校里受到教师的青睐,同学的推崇,大有“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大学新生常常把进入大学自我理想化,认为自己必将在新的环境中“崭露头角”。然而,到了大学面临的是新的挑战,有的学生原有的优势不复存在。特别是经过期中考试的首次较量后,一些学生理想自我受到冲击,过去在同班同学中名列前茅,如今可能一去不再来。自我价值的落差常常使他们中的一些人从刚来时的自信乃至自负陡然变得自卑甚至自暴自弃。许多大学生开始自我疑问:“大学生这个身份对我到底意味着什么?”“大学生是什么?”“我为什么上大学?”“我的未来和前途在哪里?”由此产生的迷茫和困惑开始成为困扰相当部分大学生的首要问题。大学生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情绪上的波动不稳,意志上的摇摆不定,从而可能形成自卑、失落、焦虑、紧张等消极不良的心理状态,不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学习能力困扰

据有关的调查显示,有60%的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心理的问题。刚从中学毕业考上大学的大学生,在大学都要经历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的适应期,有的同学很快就能适应,但有的同学则适应得很慢。大学的学习比中学更复杂更高深,同时也更为自觉、独立。老师的授课方式也不同于以往,大学里很少有人监督你,主动指导你。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于上大学后“动机落差”,比如高中阶段唯一目标是考上大学,一旦目标实现了,上大学后就开始松懈自己,没有树立起进步的好目标。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远大的理想,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学习动力不足,影响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

4.人际关系困扰

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人际关系失调而来。”对大学生而言,也同样如此。大学新生来自全国各地,彼此之间的生活习惯、家庭背景、性格、语言都会有一定差别,因此,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交际关系。由于地域与家庭的差异,他们原来各自的生活方式、性格、兴趣、思想观念、饮食习惯等多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在这个大家庭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这一切难免引起一部分心胸狭窄的学生不快。本来他们远离父母就有一种孤独感,一旦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的现象,这种孤独感就会进一步加剧,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因为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使得他们害怕与他人沟通思想感情,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这种人经常处于一种要求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很容易导致孤独、抑郁或自卑。还有些是因为性格上的不合群,他们在同学中不被理解而被排斥,其中一部分人便独来独往,不与他人接触,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受冷落或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人际关系在大学生活中始终都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人际关系不良,会给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带来很多烦恼、焦虑和不安,进而可能产生许多心理问题。

5.职业规划困扰

许多同学将考大学作为唯一的和最终的目标来约束和激励着自己在高中埋头苦读。当终于如愿以偿地跨入大学校门时,许多人对于将来的职业没有明确的方向。有些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缺乏热情,不知道自己究竟应当干什么,如何去做,缺乏目标;有些学生上大学为了将来有份满意的工作或者更好地就业,而听从父母的忠告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导致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或不清楚专业的培养目标,或缺乏规划大学生活的意识,如同十字路口的迷路者,徘徊、迷惘。他们一方面很想给自己定位,把现实与自己联系起来,价值感很强;另一方面他们又不知道路在哪儿,加之现实中就业的巨大压力,他们更加感到十分迷惘,心里有空虚感,思想漂泊不定,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专业,容易产生失落感或心力委顿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