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心理适应的机制

心理适应的机制

时间:2022-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人认为,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就是同化与顺应的平衡。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认为心理适应就是个体对外部变化所做出的一系列自我调节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变化。这两项都是与第一个环节有关的心理素质。这是同全部适应过程都有关联的心理素质,也是决定一个人心理适应水平的关键。也应是心理适应能力培养的主要目标。
心理适应的机制_医学心理卫生学导读

有人把适应过程归纳为需要-阻挠-反应-解决问题四个环节。这一观点的可取之处是从心理动力与主客体之间关系的角度解释了适应过程,不足之处是流于表面,没有深入到内部机制的层面进行分析。

有人认为,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就是同化与顺应的平衡。这是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对适应过程做出的一种解释。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认为心理适应就是个体对外部变化所做出的一系列自我调节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变化。但是,只用同化和顺应这两个过程来说明适应似乎过于简单了些。在解释社会适应中一些复杂的适应过程时有必要对此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从出现不适应现象到重新适应,一般要经历认知调节、态度转变和行为选择三个环节,其中认知调节又可分为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两个部分。具体运行过程以及各环节的作用大致如下。

一、认知调节

认知调节是适应过程的起始阶段,这一环节包括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两部分。

1.外部评估 是认知调节的第一阶段,指个体对变化了的外部环境及其对自身发展所具有的影响作用进行全面了解并做出新的判断的过程,主要任务是确定外部环境中发生了哪些新变化,提出了哪些新要求,这些变化和要求对自身发展所具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应能对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对新的角色期待形成正确的理解与把握。如果这个阶段中的认识、判断出现了偏差,就可能产生不适应的表现。比如,一位新员工跟不上单位的工作节奏,出现了一时的不平衡即不适应的现象。为了重新恢复平衡,适应新环境,就要正确判断不习惯的原因,然后找到有效的对策。首先要分析的就是客观的原因,如生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新特点与新要求,并对此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如果这种了解比较准确、全面,就为有效调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对新环境的新特点缺乏全面、客观的判断,就会给适应带来困难。

2.内部评估 指个体在对外部变化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对自身内部状态进一步的了解与判断。实际上这是一种在自我监控系统的参与下,自我评价和自我意向重新调整的过程。具体包括对因外部变化引起的内部不平衡状态的估计,对不适应现象的归因分析,对已有经验的检索与比较,对原有行为方式应对效果的审视与判断等。通常自我评价的结果会影响到自我体验的改变,如自信心的增强或削弱。同时,自我体验的改变也会影响到对行为目标的重新选择,包括对目标价值及成功概率的重新评估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新的自我期待等。比如,上面那位新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新特点与新要求有所了解后,还要进一步分析一下内部原因,如对自己原有的经验和能力做出一个估计,判断自己是否有能力满足新的要求。如果认为跟不上单位生活节奏只是暂时的,主要原因是一时的不适应或努力不够,这时他的自信心不会受到影响,自我观念仍然是积极的;但假如认为原因主要是自己的能力不足,这就会使自信心水平下降,同时会感到紧张和担忧。

由外部评估到内部评估,这是认知调节发展的必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的理解力、判断力和自我评价的水平对认知调节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

二、态度转变

认知过程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情绪体验的变化,同时也会导致行为意向发生相应的变化。当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都发生了变化时,就会引起态度的改变。态度的转变实际上是对动力系统和反应倾向的调节,这是适应新环境的变化,保持和恢复心理平衡的一种背景条件。比如,一个人如果能对跟不上工作节奏的原因做出正确解释,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这一现实,他就能继续保持积极态度;但如果由于他跟不上单位工作节奏而开始怀疑自己的实力,从而导致自信水平下降,产生自卑感和紧张、焦虑感,其结果就会使他的态度发生消极的变化,产生对这一职业的厌倦心理。在这一过程中,个体的价值观念、对目标的期望水平以及情绪、情感的深刻性,对态度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三、行为选择

实际上是一个比较与决策的过程,其核心是对原有行为方式的调整与改变。行为方式的重新选择是以认知的调节与态度的改变为基础的,受思维方式与态度倾向的直接制约。思维方式与态度倾向如果是积极的,那么个体的行为方式也会是积极的;思维方式与态度倾向如果是消极的,那么行为方式也会是消极的。

同化与顺应这两种调节方式在适应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作用。面对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行为效果的多重可能性,个体的判断与选择不可能一次性完成。所以适应过程必然会表现为一个反复循环的动态过程。一般规律是,经过以上几个环节,如果所选择的行为方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对适应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就意味着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基本上实现了平衡,这一行为就会因受到正强化而巩固下来,逐渐形成稳定的态度倾向与行为习惯。这就是性格形成的过程。如果行为反应的效果不理想,个体与环境之间仍然存在着不适应的现象,说明同化与顺应之间并不平衡,这时就需要再次进入上述的自我调节系统中进行重新选择。有时这种选择需要经历若干次的重复循环,才能取得理想效果,达到同化与顺应的平衡状态。

根据对心理适应内部机制的上述假设,可以看出与心理适应能力有关的基本心理素质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对新情况或复杂情况能够迅速做出正确反应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分析问题和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特别是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去分析问题和做出判断的能力。二是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评价的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积极的自我观念。这两项都是与第一个环节有关的心理素质。三是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明确的生活目标,包括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同时还要有积极的自我体验,做到自尊、自爱,对自己始终充满自信。这是与第二个环节有关的心理素质。四是良好的性格特征,特别是意志品质方面的特征。比如坚韧、顽强、果断和较强的自制力,较强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对人对事宽容的态度与豁达的胸怀等。这些是同第三个环节有关的心理素质。五是自我监控的意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特别是自省、自察和自我审视的意识以及自我调节与自我控制的能力。这是同全部适应过程都有关联的心理素质,也是决定一个人心理适应水平的关键。也应是心理适应能力培养的主要目标。

四、社会文化环境适应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社会适应是人类最主要的适应课题。在当前社会文化影响下,义与利的价值冲突,使部分人在社会适应方面出现困惑、迷惘和失落感等心态。有调查发现,诱发心理适应能力下降的社会心理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突出表现为:①周围人群的生活方式与用人单位严格的管理制度形成鲜明反差;②工作适应困难,担心解雇后难以参与社会竞争而失去生活来源;③社会奉献精神得不到亲友理解和支持;④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观念的冲突、与他人利益关系的调整等,均可使人茫然不知所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