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与适应

创新与适应

时间:2022-03-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新与适应创新是对传统的突破与发展,思维创新是对模式化的思维形式的否定。地税要上水平、上台阶,我们就要学会创新地开展工作,真正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地税工作要创新,就是要敢想、善想;就是要学会适应,围绕一系列改革的创新思路,做好扎扎实实的基础工作。放弃那些与时代发展和地税要求不相适应的东西,轻装上阵。每一次适应必然是一次严峻的自我考验和挑战。

创新与适应

创新是对传统的突破与发展,思维创新是对模式化的思维形式的否定。地税要上水平、上台阶,我们就要学会创新地开展工作,真正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然而,在现实工作和学习中,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里,使用的都是传统的思维方式,比如:问“8”的一半是几,人们多半回答的都是4。再比如,当一谈到税款征收,老同志津津乐道的是:过去我们背起挎包到纳税人的门上,税票一撕,税款就收完了,是如何的方便、潇洒,现如今填报表、进微机,讲法律、严程序,真麻烦。这种在惯性轨道上思考的形式,我们叫它“思维定势”,也叫思维的惯常定势。所谓思维定势,就是“过去的思维影响当前的思维”。

定势思维有没有好处?有。它能使思维者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思考步骤,不走或少走弯路,大大缩短思考的时间,提高思考效率,甚或办事的效率,如我们在处理和对付一般性问题及日常事务中,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的都是定势思维,如果你真要在这个时候玩点什么创新思维,恐怕大家都会说你有毛病。

但是,定势思维的弊端也是明显的,那就是当我们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而要求开拓进取时,它就会变成思维的禁锢,阻碍新构想的产生,同时也会阻碍我们对新知识的吸纳。正如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所言:“妨碍人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回顾昆明地税机构成立以来一系列机构、征管、票管的改革,乃至去年征管质量年、教育培训年、内部管理年的开展和现如今税收执法责任制的实施、各类税(费)征收软件的推广,无不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你要规范征管法律文书,有的说是没事找事干,过去不是照样收税吗;你要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有的说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你要强调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有的说“不是有计算机吗,还这么烦人。”诸如此类,难以一一枚举。这些同志一方面希望计算机能减轻工作负担,自动产生所有的数据、报表,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又不去做扎实的数据搜集、整理、录入工作。殊不知,计算机没有基础的数据信息,它还能管理什么?加工什么?不就是一堆废铁。零乘任何数等于零,这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因此,为了地税的发展与壮大,我们必须走出定势思维的误区,学会创新思维。

什么是创新思维?比如“8的一半是几”,回答0或3就是创新思维,因为横切一刀为0,纵切一刀为3。地税工作要创新,就是要敢想、善想;就是要学会适应,围绕一系列改革的创新思路,做好扎扎实实的基础工作。

达尔文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同样适用于当今社会,更适用于不断发展的地税工作。面对时代的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多元经济的不断形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我们在地税“二次创业”的进程中,一定要学会不断的适应。

适应是一种接受。当税收征管模式与客观现实发生矛盾时,我们就应该坦然地走出昨天,面对现实,接受变化,不为怀旧“情结”所困,不为固守“惯性”所阻,武装前进。

适应也是一种放弃。放弃那些与时代发展和地税要求不相适应的东西,轻装上阵。古人说:“放下即是”。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得失是辩证的,有所失才有所得,今天我们放弃了一些驾轻就熟的手段和方法,为的是使明天地税工作上档次,上台阶,不致于被时代所淘汰。

适应更是一种挑战。每一次适应必然是一次严峻的自我考验和挑战。机构改革、方法更替,岗位轮换、知识更新,本身就是挑战。挑战就是对自身不成熟的工作方法、领导艺术,以及各种弱点和缺陷无情开火,就是对自己的意志和性格进行砥砺磨练,在急风暴雨的洗礼中,在凤凰涅槃的焙烤里,战胜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当我们取得了一次挑战的胜利,我们也就完成了一次创新,实现了一种“适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