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采访的社会认知模式的分析

新闻采访的社会认知模式的分析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采访心理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用以解释、分析人类一般认知活动规律的认知心理学理所当然地也可以用来解释、分析采访心理。

第二节 新闻采访的社会认知模式

一、认识新闻采访的一个新视角

“采访,实质上是人的一种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贯穿于采访活动全过程的主要矛盾,是认识主体——记者同被认识的客体——事实之间的矛盾。简言之,即主观同客观的认识与被认识,反映与被反映的矛盾。”[5]而采访心理就是要说明和解释认识主体——记者在完成采访活动时进行着怎样的心理活动。如认识主体知觉到新闻事实的哪些特征?看到了不同事物之间的什么关系?外界信息是怎样存储于头脑之中的?为解决问题(指完成采访任务)利用了哪些信息,采取了什么样的思维策略等。但是,事实上,直接进行这一研究是相当困难的。因为记者认识客观事物时的心理活动是内隐的,具有私密性。人们内部的认知结构不能为他人直接观察(至少在目前的科学水平上)。因而,研究采访心理就不能因循采访学的路子,仅从外部探讨记者“为采集新闻而进行的调查或访问活动”[6]。需要另辟蹊径,寻找认知采访心理的新视角。

由于采访心理仅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探讨采访心理的新途径离不开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总途径。于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认知心理学就是这个总途径的突出代表。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分析、解释采访心理可以打开人们的思路,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认识采访心理。

认知心理学是近几十年来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从广义上说,它是研究人的认知过程的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一个由信息的获得、编码、储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个体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想象、记忆和思维等形式,把握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从狭义上看,它就是通常所说的信息加工心理学。

信息加工心理学借用通讯技术、信息论概念和规律来描述人类的认知系统,把人的不可见的内隐的认知过程类比为可观察到的外显的信息通道处理信息的过程,从而在“研究具体事件的计算机科学和研究抽象事件的心理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7]

计算机的结构和人脑的结构完全不同,为什么二者可以进行类比呢?因为“类比不是在计算机的硬件和人脑的结构间进行的,而在计算机的程序所表现的功能和人的认知过程之间进行类比”[8]。比如,计算机有信息的输入、存储、恢复、缓冲、输出等过程,而人们认知客观事物时也有一个如何接受信息,如何对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如何决策,如何把输入信息转换为人们的内部认知状态,以及如何把这种状态转换成为输出的过程。显然,计算机和人脑的工作原则,即信息加工的原则大体是一致的。从二者的功能上看,是可以类比的。新闻采访心理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用以解释、分析人类一般认知活动规律的认知心理学理所当然地也可以用来解释、分析采访心理。

在采访活动中,记者是通过采访对象去了解客观事实的,记者信息的获得就是接受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所以说采访不仅是对一般事物的认知过程,更是一个对人的社会认知过程。

二、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的社会认知模式

用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的认知过程就是探讨记者如何在客观环境中获得、加工、存储、使用信息的过程。图5-1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信息加工系统示意图

对该图可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

(一)客观环境:采访客体源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来自环境的采访活动客体是引起记者一系列认知活动的刺激物,是从环境中输入记者主体的信息,是记者在采访中认知的对象,包括:人、事、物,其中人是核心。这里的人即采访对象,是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索取情况和意见的对象,或主动以各种方式向记者提供情况和意见的人。采访对象是记者获取新闻信息的中介。

img8

图5-1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信息加工系统示意图

(二)注意的选择

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冲击着人们的感官,而在这些信息中只有少数可以引起记者的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选择何种信息?对同类信息选择何种角度?这既有赖于记者注意的选择,又受制于记者采访的目的、兴趣和需要等。

注意具有“单线加工的特点”。就是说,在某一时刻内,大脑只能对有限的信息进行加工;注意有过滤的功能,只有把同时涌入大脑的暂时不用的信息过滤掉,才能保证意识对输入的有限的信息,如符合记者主体需要、与报道目标和宣传思想一致的信息进行清晰、准确的加工。比方说,跑文化娱乐方面信息的记者,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文化娱乐的发展动态上,而对教育、法律、卫生等方面的信息则相对关注得较少。即使不同的记者选择了相同的报道素材,也会有不同的注意点:有的抓正面样板,有的抓反面典型。就算是都从正面报道,其兴奋点也不一样。总之,注意的选择性可以保证记者对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清晰的加工、编码。

(三)记忆对输入信息的影响

“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当给被试刺激时,他要靠头脑中的经验才能决定做出什么反应。所谓经验,包括机体的状态和记忆存储的内容。因此,刺激和被试当前的心理状态,这二者共同决定着被试做出什么反应。”[9]

用这个观点联系记者采访,可以做这样的理解,就是由注意选择并输入记者头脑中的信息,会引起记者做何种反应,主要依靠记者头脑中已积累的知识经验,这种知识经验存储于人的长时记忆里。如果在记者的长时记忆中存在着被其注意选择的信息,那么这种信息就很容易被提取到记者的工作记忆(又叫短时记忆、操作记忆)里去直接参与当前的认知活动。例如,从偏僻农村走出来的记者,由于对普通农民的生活、心态和命运较为了解,因而会对关于农村教育、医疗和农民收入等方面的话题较为敏感,驾驭这方面的选题一般比城里长大的记者有更多的经验和优势。但倘若在记者的长时记忆里缺少与输入刺激有关的知识经验时就很难对之进行内化,必须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有可能对该刺激发生反应。举个例子说明:人民日报记者艾丰写《重视城市的中心地位和作用》一文,从酝酿、准备到写成,时间跨度“足有半年”。最初他对该问题是“脑子空空”(即长时记忆中有关这方面的积累很少)。通过几个月的努力,他“阅读和归纳了近百万字资料”和“若干其他采访活动的成果”,头脑充实了(即知识经验已存入长时记忆结构里了)。这时,他才有可能通过大脑这个中枢加工器对近百万字的材料和若干次采访的成果进行加工、编码,写出千余字的评述性文章(这属于行为输出)。

(四)思维对输入信息的控制和处理的策略

1.思维对输入信息的控制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及其过程。思维这个概念,一般是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一种是思维的过程,叫思考;一种是思维的结果,叫理性认识或思想”[10]。在信息加工心理学里,中枢加工器指人脑。思维是人脑的智力活动的核心,它对于其他心理活动起到统领、控制、调节的作用。像注意的选择、记忆活动都是在思维的控制下进行的。

2.思维对输入信息处理的策略

“心理活动的最高级层次是思维策略。”思维策略表现在问题的解决上。记者的采访活动是运用思维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里的所谓“解决问题”就是千方百计获得新闻素材。

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的解决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理论驱动归纳”,即先有理论(在采访中可以理解为先有新闻报道的主题,即所谓的“新闻策划”),有预测,然后用事实印证;另一种是“材料驱动归纳”,即先搜集大量的材料,然后分析这些材料,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的思维策略同样也可以采用这两种途径。在2006年第20届都灵冬奥会的报道中,黑龙江报体育部主任梁学增在大家都不看好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项目的夺金前景时,则根据以往采访经验准备了有关资料。当韩晓鹏夺冠时,梁学增迅速写出了《神奇小子韩晓鹏》和《大鹏展翅入云霄》等文章,受到了好评。这就是他成功地运用“理论驱动归纳”思维策略的结果。而衡阳市市委新闻办的成新平在湖南南部百年未遇的洪灾灾区采写的《沧海横流显本色——衡阳市15万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抗洪抢险纪实》、《洪水中军歌嘹亮——人民子弟兵衡阳抗洪抢险纪实》、《不屈的脊梁——衡阳市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纪实》等,则属于“材料驱动归纳”。这些报道是在记者目睹现场后,对采访获得的大量素材进行一番艰苦的思考后写出的。“材料驱动归纳”大多是在事先没有(或不可能有)思想准备,当突如其来的事情降临时所采用的思维策略。

3.定势

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看,定势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具有的每次都用的相同的方式(即相同的知识结构)的倾向”[11]。(参看本章第四节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印象管理)在多数情况下,定势指的是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对于问题的解决既可以起到促进也可以起到妨碍的作用。如果已有的知识结构是解决当前实际问题所需要的,那它就能促进问题的解决。例如久经赛事的体育记者,面对新的体育竞赛,紧张有序从容不迫,报道成功率高。这是因为他们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反之,在条件变化情况下,思维定势可能会成为一种束缚,使人难以跳出旧的思路,从而产生消极的影响。我国一些记者在国际性大型记者招待会上,“往往表现谨慎有余,闯劲不足。”“不敢提敏感性的热点问题,若提问,也是四平八稳,不痛不痒。”“锻炼可能是个原因,但主要是思想不解放,条条框框束缚。”[12]这里的“思想不解放,条条框框束缚”正是思维定势消极影响的一种表现。

(五)行为输出

记者内在思维策略是通过外显的采访行为体现的。“随机应变”这个成语,最能概括出记者的思维和行为的关系。记者通过思维不断地观察、分析变化着的客观情况,据此,在行动上做出相应的灵活反应。这种行为反应就叫行为输出,它是受认识主体思维的操纵和控制的。

大凡优秀的记者都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高低与记者善于破除消极思维定势的影响,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呈正相关。

2003年11月3日,衡阳发生特大火灾。许多新闻记者参与这一事件的报道,多数记者记录解放军武警官兵奋力扑火救人的感人事迹,而有的记者却把镜头对准了自己的同行:面对烈火残垣,衡阳晚报记者李凌依然紧护自己的采访相机,在火灾现场按下一个个瞬间。这篇报道被广泛转载,并为李凌带来了一串奖杯,入选中国风云记者榜名单。[13]

(六)噪音

克劳特·申农(Claude Shannon)和华伦·韦佛(Warren Weaver)认为,在信息传送者和接受者之间,必然循着一个管道(Channel),但噪音同时进入管道,且会发生作用——干扰,使信号扭曲,甚至于将之遮盖。

“在通讯装置中,人们并不希望传送的一些声音不知不觉地进入传送通道,因此接受者听到了另外一些声音,这就叫做噪音。……一些心理学家由此而考虑到,人的认识过程也就是信息传达过程。例如,儿童阅读图书时出现的阅读错误可以来自他头脑内部,以至产生不完全阅读;打字员在打字时出现的差错可以不是来源于打印材料,而来源于他打字习惯;汽车司机由于分心而没有知觉到红灯,以至于继续行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错误考虑为噪音,它们降低了信息传送的准确性。”[14]造成采访失败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均可称之为采访活动中的噪音。

因记者主观原因形成的噪音有:违背职业道德,如因见报心切不择手段,甚至制造假新闻;为追求生动搞合理想象,致使新闻报道局部失真;迫于压力搞违心报道,或者因接受贿赂而搞有偿新闻;思想方法主观片面(偏听偏信、想当然);采访不深入,从互联网上下载相关信息,奉行拿来主义,采访技巧不娴熟以及自身的知识陈旧或者经验不足导致被表面现象迷惑等原因。再者,由于采访动机过强或者个人心理素质较差而造成的情绪紧张、惶恐、烦躁和压抑也是采访活动中经常出现的噪音。

因客观原因形成的噪音有:采访对象不配合,如谎报“军情”,或者有意设置障碍阻止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有的甚至胁迫、操纵采访活动等。此外,文化的因素也会导致采访失败,如价值观的问题,在某国被推崇的价值观也许在另一国则被贬斥。不过在实际采访活动中,主客观原因往往是同时起作用的,很难截然分开。新闻界有这样一个例子很能说明报道失误的主客观原因。

“1960年初,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去刚果调停内战。一天黄昏,站在警戒线外的记者,在哈马舍尔德专机预计着陆的恩多拉机场,看见一个身材修长的美发男子从刚着陆的飞机里走出,赶忙发稿,声称哈马舍尔德已经到达非洲,并将同卢蒙巴总统会谈。实际上,在记者发稿时,这位秘书长乘坐的专机已经在离机场十公里的地方坠毁了,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记者看见的是一位英国外交官。后来,合众社一记者说,‘我看见一个我认为很像哈马舍尔德的人,其他记者也声称他们有把握。于是大家对了一下笔记之后,就去发消息了’。”[15]

在这件事上,形成采访活动噪音的客观原因有:黄昏(时间)、“站在警戒线外”(空间)、“一个身材修长的美发男子”(与哈马舍尔德身材、长相相似);主观原因则在于记者自以为是,都“声称他们有把握”,于是只“对了一下笔记”而没有进一步核对事实。

对采访中因各种原因形成的噪音,应及时清除,以防报道失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