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采访与写作

新闻采访与写作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两个环节,传播者将信息转化为可以传播的文字符号、图像或声音符号,没有采访写作,也就没有新闻传播活动,它们是新闻传播活动的起点。正是这样的地位,决定了媒介产品的生产必须以新闻报道为核心,即以新闻信息的采集、加工、展示为核心来组

第二节 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传播活动的起点和媒介产品生产的龙头

一、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传播活动的起点

新闻传播的过程可以用这样一个图表来表示:

img1

1.选择事实:通过采访完成新闻传播的信息收集

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并不是所有的事态都能成为报道对象进入传播过程,因此,需要靠传播者进行选择,发现并获取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这一过程,正是采访的过程。记者深入社会生活对多种事态进行探访、比较和筛选,从中捕捉新闻价值较大的事实,确定为新闻报道的题材。

2006年2月16日,《南方周末》刊出了对著名演员濮存昕的专访《濮存昕:跳进“人艺”这锅粥》。报道没有关注濮存昕作为明星的一面,而是关注了他的另一个身份——北京“人艺”主持日常工作的常务副院长,深入报道了其作为国家级艺术殿堂一把手的尴尬。报道刊出后,新浪网易、搜狐在第一时间转载了《南方周末》的报道,《第一财经日报》、《外滩画报》、《新闻晨报》、《新京报》、《北京晚报》、《西安晚报》、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媒体希望就此问题进一步采访濮存昕时,却遭到了拒绝。濮存昕说,“我说的话已经在《南方周末》上说完了。你们可以看看《南方周末》去。”这些媒体只好大篇转载、摘编《南方周末》的内容[7]。这篇成功的独家人物专访其实一开始并没有把这个内容当成重点。据记者在其采访手记中回忆,“人艺”话题只是其采访提纲中的一部分,还准备了关于公益事业、电影、电视剧、话剧、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但当记者在采访“人艺”话题的时候,记者没有想到形象素实的濮存昕会如此激动,他对记者坦言其任“人艺”副院长三年来“一事无成”。濮存昕的愤怒让记者吃惊,记者立刻调整了采访的思路,把问题聚焦在“人艺”话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使原来1个小时的采访被延长到了4个小时,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独家信息。记者采访结束后已经是晚上12点,兴奋的他打了个电话给《南方周末》的编辑部,说自己抓到了大鱼了[8]

在选择事实这一过程中,记者始终对其采访到的信息不断地分析判断,找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来。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选择建立在全面准备和采访的基础上,即应该对报道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实地观察和面对面的访问,尽可能详尽的获得第一手材料和相关的背景信息。

上文谈到的《南方周末》专访濮存昕的报道之所以采访的成功,正是因为记者在2003年濮存昕上任时在现场,听到了濮当时对“人艺”的期望,掌握了相当多的背景材料。因此,当濮存昕说到“人艺”有问题时,记者能迅速反应过来并联系起原来的背景知识进行提问,引起了濮的共鸣。深入而全面的采访为真实、准确的报道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工制作:通过写作完成新闻传播的编码

在加工制作环节,记者把经过选择的事实转换成新闻作品,这一转换通常是经过新闻写作来实现的。记者首先需要对在选择事实环节获取的原始素材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第二轮选择和筛选,形成报道可以使用的各种材料;然后对这些早已经了然于胸的材料进行合理的结构与整合,包括提炼报道的主旨、归纳与概括报道的核心内容、展开报道,这个过程是在一定的叙事框架下组织材料的过程;最后再根据不同媒体的物理性质,最终形成符合自己媒体特性的报道,或形成文字报道,或制作成音频报道、视频报道,甚至是融多种符号为一体的多媒体报道。

笔者1998年在中央电视台社会新闻部做实习记者,一次去采访当时林业部组织的一场集体婚礼,100对新人以种植纪念树的形式在京郊怀柔度过自己大喜的日子,当时的林业部副部长出席了这一活动。笔者采访了新人种植纪念树的活动之后,在现场还发现了其他自发来种植各种各样的纪念树的人,有为孩子周岁种树的,有为朋友生日种树的,于是笔者对他们又进行了一一采访。之后,再询问了管理这片纪念林的工作人员,他们说自发前来植树的人每年成倍递增。在对时任林业部副部长的领导进行采访时,除了采访关于集体婚礼的问题外,又补充了关于种植纪念树的问题。在写作阶段,笔者仔细分析了自己获得的素材,觉得如果单纯报道这次集体婚礼并没有体现出新闻的价值。当时正好是4月,植树的最佳季节,很多单位都在组织植树,然而普通老百姓自发的种植纪念树还不多见。于是笔者就调整了报道思路,转向以“从组织到自发的植树成为植树新风尚”作为新闻落点。这样,原来素材中关于集体婚礼的内容进入写作环节时就大大压缩,而放大了后面记者新发现的内容。接着笔者按采访一对新人、几个朋友、一家三口的顺序组织这些素材,从种纪念树表达爱情、友情、亲情三方面展开报道,再加上林地管理员和林业部副部长提供了关于自发种植纪念树的数据和相关评价,形成了一个文字稿。最后笔者在文字稿的基础上,按照电视新闻的特点,编辑、制作了一条新闻《种植纪念树 为国添绿色》,在中央电视台《新闻三十分》和《新闻联播》播出了,引起了广泛的好评。

由此可见,写作环节主要是对采访后的原始材料进行进一步加工制作,通过分析大量的新闻素材后,明确并深化报道主题,根据主题筛选新闻素材,将一般素材剔除掉,而将能说明主题、围绕主题的素材挑选出来,将其组织化、条理化,最终完成对信息的编码工作。

通过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两个环节,传播者将信息转化为可以传播的文字符号、图像或声音符号,没有采访写作,也就没有新闻传播活动,它们是新闻传播活动的起点。新闻采访、写作的准确度、清晰度、时效度、可信度等,将直接关系到信息的传播效果。

作为新闻传播的第一道工序,采访写作的核心任务是将信源发生的信息(即事实)转换为对应的符号,因此,一定要保证采访到的事实准确可靠、全面具体,同时写作过程中注意符号的表述与事实相符,否则就容易出现新闻失实的现象。

二、新闻采访与写作——媒介产品生产的龙头

如果将新闻媒介作为一种产品来考察,新闻报道是媒介产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报纸中的新闻版、广播电视中的新闻频道及新闻栏目、网络媒介中的新闻频道和新闻中心……新闻报道都占据了媒介中的最重要地位。

正是这样的地位,决定了媒介产品的生产必须以新闻报道为核心,即以新闻信息的采集、加工、展示为核心来组织整个媒介的生产。这其中,新闻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是通过新闻采访与写作环节来完成的,新闻采访将新闻事实的内容进行采集与还原,新闻写作则将这些零散的信息进行加工与组装,形成初步的新闻报道。而新闻信息的展示,则是在采访写作形成初步报道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编辑手段,使报道以某种方式呈现。

由此可见,新闻采访写作是新闻报道产生的最重要步骤,是媒介生产的龙头。没有采访写作对新闻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就谈不上对新闻信息进行展示。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烈地震,第二天,各家报纸都将这一新闻作了重点报道。《新京报》5月13日以10个版面报道此次地震,其中除了4个版面的内容主要来源于新华社与《成都商报》、《西安晚报》等其他合作媒体之外,6个版面的报道均是由本报记者采写的。据笔者统计,当天《新京报》共投入了三十余名文字及摄影记者对此次地震进行报道,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报道强势。试想,如果没有本报记者进行采写,仅靠通讯社和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无法支撑起其新闻内容的生产。即使是来源于其他媒体的报道,同样也是由记者采写完成的。只有当记者采写出大量报道时,新闻生产的流水线才能有效地启动。

因此,媒介产品生产的龙头是新闻采访写作,在这个龙头的带动下,大量的新闻事实被加工成新闻报道,进而通过编辑、配置和展示形成媒介产品。新闻采访写作为媒介产品生产提供大量的“预制构件”,是媒介产品生产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