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访的采访与写作

专访的采访与写作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专访的采访与写作翻开报纸和刊物,常常可以看到“本报专访”、“本刊专访”、“周末专访”等栏目。要学会与人打交道专访贵在一个“专”字,是记者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专人、专事或专门问题进行采访后的产品。专访写作技法十种近几年,笔者为各种报刊写作百余篇专访,也广泛阅读了新闻界老前辈的专访作品,以为常见专访写作技法有十种。

专访的采访与写作

翻开报纸和刊物,常常可以看到“本报专访”、“本刊专访”、“周末专访”等栏目。这些专访既具有新闻的一般特征,又兼收特写和通讯的特点,为广大读者所欢迎。那么,怎样写好专访呢?

关键要学会采访

“文无定格”,新闻写作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要写好专访,关键要学会采访。

要学会与人打交道

专访贵在一个“专”字,是记者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专人、专事或专门问题进行采访后的产品。不管是哪一类专访,都离不开“人”。为了写一篇专访,记者往往是当天接到任务,当天就得完成。他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获得被采访对象的友谊和信任,获得所应该访问到的情况。因此,学会与人打交道,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我认为记者去进行专访,一定要做到真诚、体贴人。有的专家、学者特别讲究时间观念,约好采访时间,记者一定要准时赶到;有的人喜欢干净利落,记者不可不修边幅;还有的人不愿意回忆痛苦的经历,记者千万不要去揭人家的伤疤……你真诚待人,他也会真诚待你;你体贴他,他也会体贴你,想方设法地协助你完成任务。否则,被关在门外的,有之;被婉言谢绝的,也不乏其例。

要注意采访中的观察

观察,是无声的采访。作家对生活,要观察入微;记者,特别是写专访的记者,更要善于观察。专访的时间这么紧迫,观察就成为采访的第二个手段,而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一个细微的动作(或习惯),可能加深你对专访对象的学识、品格、风貌的理解;一个无意的发现,可能在你的思想深处掀起波澜,使你及时地捕捉到一个新的角度。这就像下围棋的人在乱战之中做了“活眼”一样,全盘都活了。

要注意采访中的感受

有人说,记者就是记录的人。仿佛在采访中,记者提问之后只要把专访对象的话记录下来,就算完成任务了。其实不然。我认为,记者是要善于记录的,同时万万不可忽视采访中的感受。这种感受,也可以理解为与专访对象的感情交流。只有实现了记者与专访对象的情感交流,也就是说,记者对专访对象的感情理解了,感受到了,并在自己的心中撞击出火花,一篇精彩的专访才能形成。

要注意学习专访对象的语言

专访可以叙事,可以抒情,也可以议论。专访对象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军、学者和工农群众,以及各行各业的人士。专访虽不同于人物通讯,但记者在写作时,一定注意写真切。你的专访对象是将军,无论从环境、外貌和语言,都要写得像将军;你的专访对象是农民,就要写得像农民。要写什么像什么,就得学习专访对象的语言特征,还得体会他们说话的口气。

要注意广泛积累知识

专访必须在“专”字上下工夫。记者除了学习文史哲经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得广泛涉猎数理化天地生的科学知识。平时学习,最好要做卡片,按类收好。一旦有用,即可翻出。如果记者连一点儿专门的知识都不作积累,而去访问有专门知识的人,就很难与专访对象有共同的语言。试想,他侃侃而谈,而你两眼漆黑,恐怕连笔记都作记不下来。

要注意收集背景材料

采写专访稿件的时间较短,这对于收集专访对象的背景材料是一个不利的方面。然而有经验的记者都知道,在十分短促的时间里有效地收集背景材料,是为了方便采访,也是为了写作。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打开自己的卡片匣,找有关资料;第二步是跑向资料室,查有关剪报;第三步是打电话向知情人请教或询问。总之,能收集多少算多少。比如,编辑部叫你采访周培源教授,你除了知道他是一位物理学家以及现任的职务以外,还应该知道,他曾是爱因斯坦的学生呢!如果编辑部就是为了纪念爱因斯坦而叫你去专访周老的,那么这后一条背景材料就十分有用了。又比如,若你不知谢国桢老教授是研究历史的,在访问时偏偏让他谈文学创作的见解,双方将会多么尴尬!

要防止与专访家属“撞车”

专访可能在专访对象的办公室里进行,也可能在他的家里聊谈。若是后者,记者要注意防止与其家属“撞车”的现象发生。比如,记者提的一个问题,恰巧是专访对象的家属所不爱听的。这一点记者事先也许很难料到,但在现场一旦发觉,就要机警而又自然地避免“撞车”现象的发生。避免的办法很多,各人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比如,有一次我去访问一个药厂的技师,他的爱人也在场。我随便问了一句:“家里有几个孩子?”他的夫人脸色刷地变了。他自己也一反常态,噤若寒蝉,沉默了好几分钟。什么原因?当时我不清楚,只好以给专访对象拍照为由,把他引到实验室,躲开了一场意外的“撞车”。后来我才得知,他的前妻已故,留下一子,现在的夫人尚膝下空虚。我的提问无意中碰到了他夫人的痛处,难怪她不高兴。因为躲过了这一次“撞车”,专访对象显得很轻松。他主动配合采访,使那篇专访获得成功。

要练就倚马可待的本领

新闻强调时效,专访也是这样。要在半小时,或一小时内写成一篇1000字至2000字的文章,就得练就倚马可待的过硬本领。平时多想、多练固然是一个办法,更重要的是,从接受任务到采访结束,直至摊开稿纸,记者都要不停地思考、不停地构思,要做到在记者离开采访对象的时候一篇专访的腹稿已经酝酿成熟。有的初学者,不懂得在采访中酝酿谋篇,结果是采访笔记写了一大本,写稿时反复翻阅,说什么也快不起来。

专访写作技法十种

近几年,笔者为各种报刊写作百余篇专访,也广泛阅读了新闻界老前辈的专访作品,以为常见专访写作技法有十种。现综述如下,奉献给初学者。

1.悬念法

文章要有人读,首先要写好第一句或第一段,我把这个过程叫做第一眼效应。而抓住专访中的最精彩场景制造悬念,可以产生相当好的“第一眼效应”。笔者曾写过专访《它将为谁服务——美籍华人郭保光教授谈微处理机的应用》,开头只用一句话就制造出悬念来:“微处理机,多么动听而又陌生的名字!”接着讲它如何陌生,又如何动听,详尽地介绍它的应用。结尾引用郭保光教授的一句话:“科学与生活,从来没有太遥远的距离。今天的科学,也将是我们今天和明天的生活。它将为您服务”。

2.道具法

有些电影或电视剧,是用一种道具作为明线贯穿始末的。写专访时也可以找一件“道具”(有形的或无形的),托物寓意,贯穿全文。《耄耋之年志在改革——访孙越崎》这篇专访,就是以一幅条幅贯穿始末的。文章开头写道:

初夏的一个清晨,我去访问民革中央副主席,91岁高龄老人孙越崎。他的会客室东墙上挂着一幅条幅,是一位领导同志在他90岁寿辰时送的,上边写道:

孙老九十高龄,依然耳聪目明。长命岂在百岁,理应花甲双轮。陈迹塞北江南,一生艰险堪惊。今日康庄大道,更加焕发青春。展望五大目标,定能跑满全程。

中间写他如何焕发青春,结尾与条幅呼应:

驰骋在康庄大道上的孙越崎老先生,热爱新生活,一定能花甲双轮,亲眼看到中华振兴的壮丽场景。

3.环境渲染法

恰如其分地渲染环境,可给专访造出一种气氛。专访《探索星空的秘密——北京天文台兴隆站参观记》是这样开篇的:

灿烂的星空,引起人们无边的遐想。

多少世纪以来,人们仰望空中万千闪烁的星星,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它们的形态,编织出一幅幅美丽的幻想。

多少世纪以来,在对星空的认识上,唯物论与唯心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展开一场场激烈的斗争。

在写完有关行星引起的哲学论争之后,是这样写恒星的:

我们还从望远镜里观看了另一种天体——恒星。它们有的火红发亮,有的光辉炽白,有的灰黄蒙蒙……

关于对北斗星的观察,则着重写了十万年后其形状的变化:

当人们在荒漠上、森林里迷路的时候,它帮助人们判明方位。北斗星在大熊星座内,由七颗恒星组成,像一把带柄的勺……十万年以后,我们的子孙看到今天北斗星的柄,恰恰变成了勺,而今天的勺却变成了柄……

最后的结论是:

宇宙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无穷无尽的。天外还有天呢!

4.比较法

有关科学家或某地区的专访,为了衬托他们的工作或某地区变化的意义,常常运用比较法。《常州,闪耀着“四化”光芒》这一反映常州市面貌变化的专访,开头第一段是这样写的:

一到常州,我就听到两件闻所未闻的事情:

常州市已经基本上解决了城市劳动就业问题,社会上很难找到待业青年和闲散劳动力了!从1976年到1979年,只有36万城市人口的常州,招工人数达到7.2万多人。今年常州市各系统还需要增加劳动力近万名,而可供使用的劳动力资源仅有8000左右,以至最近出现劳动部门与教育部门争夺应届初中毕业生的罕见局面。

常州按市区人口平均国民收入,也是很可观的!1977年达到1956元。这个数字在全国59个中等城市中也是名列前茅。

这里有两个比较,一个是近的,即常州市所需劳动力与实际劳动力资源的对比;一个是远的,即从国民平均收入方面,与全国59个中等城市相比较。

为什么常州有这样大的进步呢?专访的主体部分给予了回答。

5.一线穿珠法

有的专访对象有丰富的斗争经历或治学经验,这些经历或经验,时间跨度大,多则半个世纪,少则一二十年。记者在写作时,必须为全文寻找一条红线,可为明线,也可为暗线,然后把那些有意义的事串在这条线上。这可以称为:“一线穿珠法”。笔者在访问数学家王元时,发现他的治学经验很值得报道。怎么报道呢?王元说,他的成功离不开华罗庚教授的指点。华老曾对他说,“你在科研中要有速度,还得有加速度。”这句话王元牢牢记住了!我认为华老的教诲对所有有志青年都是有意义的,于是就选择这句话作为王元这篇专访的主线,题为《有速度,还要有加速度——数学家王元谈科研的体会》。整篇文章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古老的命题,从扎实的基础上出发;有速度,还要有加速度。把王元在小学、中学、大学时代的情况都串了起来。为了点题,结尾我用重彩画了几笔,写道:“王元,就像一艘鼓足马力的轮船,在数学的大海中前进。船帆上永远写着两个大字:加速!”

6.顺序法

无论是人物专访还是事件专访,都可以按事件的时间顺序来写。这种技法可称为顺序法。笔者为纪念孙中山,曾写过《碧云寺的回忆》。从“北京西山的碧云寺,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从寺门前朝上看:六进院落,各组殿宇,凭倚山势,层层升起……”写起,接着“沿着洁净的石级而上”,顺序写开,一直写到孙中山的衣冠冢。

7.逻辑递进法

事物的发展均有其内在的逻辑规律。专访作者为了压缩篇幅,简化文字,有时可按事件的内部逻辑来谋篇,一层层地递进,依靠它内在的逻辑力量达到通篇不散之妙。1981年,二机部原子能研究所宣布,他们成功地改建了原子能反应堆,并且组织首都记者前往参观。在采访中,我一边观察,一边提问:改建后的反应堆有什么功能?为什么要改建?遇到过什么困难?在克服困难时,涌现出哪些先进人物?当我的问题得到满意的答复之后,这篇专访的腹稿也就完成了。在第二天的报纸上,刊登了题为《相信自己的力量——访改建原子能反应堆的人们》的专访。

8.问答法

有些专访,可以用问答法来写作。文前交代一下专访对象的简单情况和专访的目的,然后转入记者与专访对象的问与答。这种技法在报刊上屡见不鲜,这里不再赘述。

9.议论法

比如,我去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再复。他是位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学评论家和著名的散文诗人,他的经历已为世人所知,在专访中可以介绍,也可以不再介绍。那么,有关这位名家的专访应怎么写呢?可以根据他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写一写他对某个文学理论问题的看法或观点。

10.一语惊天法

我访问著名声学家马大猷以后,曾写过《与噪声作斗争》,开头第一句就是:

“噪声可以杀人!”

然后我再写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意义,以及马大猷在与噪声斗争中的贡献。自然成篇,效果亦佳。

(写于1985年9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