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突发事件的采访与写作

突发事件的采访与写作

时间:2022-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 突发事件的采写编评突发事件的采编与突发事件新闻的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突发性事件新闻的最大特点就是事件性。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也能够让新闻采编人员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满怀激情地把突发事件报道做得更好。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报道事件后,就要准备全面处理消息。检验报道质量的是实施过程。

第三章 突发事件的采写编评

突发事件的采编与突发事件新闻的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突发性事件新闻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对于媒体而言,即使是“及时”报道也显得缓慢了,而媒体追求的是“即时”报道。尤其在当下的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借助于网络将突发事件的报道实现了“同步”,也就是实时播发或者说是“直播”。如果说过去的媒体主要是跟踪“昨日”新闻,捕捉突发事件,那么现在则是在第一时间派出得力记者赶到现场,抢占第一时间,进行实时报道,抢发独家新闻。

(2)突发性事件新闻具有强烈的动感。新闻的动感要求有明确的新闻要素,这种动感隐藏在事件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之中。正因为如此,突发事件报道的采访、写作、编辑直至发行,这些都极有新鲜感和刺激性。而记者只有在现场有全面的采访,才能够写出具有动感的、要素齐全的报道。

(3)突发性事件新闻的最大特点就是事件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产生了大量事实及相关事件,这让记者在采访写作中大有用武之地,编辑也因有充裕的材料而得心应手。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也能够让新闻采编人员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满怀激情地把突发事件报道做得更好。正是突发新闻的这些特点,其采写编评的四个环节有着一些独特的方式方法。

第一节 突发事件报道的方式和策划

一、突发事件报道的进程

分析近年来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一般流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其一是报道相关新闻以传播信息,重在保证信息透明和揭示真相;其二是报道社会各界对事件的反应及政府管理部门的应对措施,重在反映和引导舆论;其三是跟踪报道事态的最新进展及局面的好转,重在心理安抚和情感抚慰。

1.传播信息:第一时间满足公众信息需求

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往往希望在第一时间获知尽可能多的相关信息,借以了解事件真相。在此阶段,媒体需要迅速跟踪报道事件真相,第一时间将真实信息向社会公开,全方位、多角度地报道,尽量满足受众对突发事件信息的需要,满足受众的知情权。信息透明还可以及时制止各种谣言的传播,降低事发地民众因为信息匮乏造成的不安全感。

2.引导舆论:报道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反应

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第二阶段主要是报道社会各界对事件的反应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应对措施,重点在于引导舆论。媒体的舆论引导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新闻评论进行直接的舆论引导,二是通过反映社会舆论进行间接的舆论引导。

3.心理抚慰:消除心理阴影,恢复公众信心

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第三阶段主要是报道事件的最新进展,报道重心已经由揭示真相转向舆论引导,反映事发地生产生活秩序好转的报道逐渐增多,以此来安抚公众严重受创的信心。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在揭示事件真相的同时,也必然会对公众信心带来冲击,造成对出行安全感的降低、泛化的疑虑以及过度的恐慌心理等。因此,在事件真相基本明朗以后,媒体除了继续关注事件的最新动态和进展,切实履行舆论引导职能的同时,对公众泛化的疑虑和不安全感以及恐慌情绪进行适当的心理抚慰应该提上议事日程,成为这一阶段报道的重中之重。

从更深的层面来看,媒体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报道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去揭示真相和反映舆论,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事态和局面好转,由此促进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二、突发事件报道的策划

议程设置是吸引受众目光的重要手段,“公众对某些‘议题’是否重视,一般受媒体强调程度的影响,媒体在一段时间内强调得越多,公众对该‘议题’重视程度越高,媒体强调得越少,公众对该‘议题’重视的程度就降低。”[1]

第一是策划系统。突发事件报道考验的是一家媒体的整体策划系统,团队的作用在这样的报道中充分体现。很多时候,成功的突发事件报道依赖的是媒体的智库和策划组,还有后期编辑、值班总编等等,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一般来说,突发事件报道整体上已经趋向于系统的、专业的、规模的策划系统。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的行动模式:

主题策划→收集材料和方案→确定方案→实施方案

主题策划主要分析事件为什么会发生,然后了解其中的隐形因素,主要包括事件背后的决定因素。主题策划的同时须收集各种材料和相关方案,重点思考如何将报道引向深化,因为不管是受众还是传播者都希望了解事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初步的方案。需要注意的是,这时的方案只是一个初选的方案,只是对报道进行大致的定位,不可能说已经确定以突发事件哪个角度为主题,或者哪个角度为突破口。突发事件有很多的变数,确定的选题在后来的具体实施中会根据事态发展做一些调整。

第二是专家智库。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报道事件后,就要准备全面处理消息。但这是记者不可能完全做到的,所以要有一个专家智库,这个专家智库有两个功能:一个就是策划的功能,由资历较老的记者、编辑和新闻单位内外的专家组成,这个专家智库凭借过去的丰富经验和现存的资料迅速找到报道的选题和方向。专家智库的第二个功能是对突发事件及时做出评论。比如电视台的新闻,特别是新闻频道的新闻,是靠一些事件报道来支撑的,事件报道主要就是直播。直播的模式靠的就是主持人、记者、专家,记者提供前方一线的消息,主持人串联,专家分析,比如,一些突发性的灾难过后会对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媒体的报道必须周全考虑,不能有遗漏,突发事件比拼媒体的专家智库。当代受众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知道是什么,而且要知道为什么、意味着什么等。

第三是报道方案,包括新闻主题和报道重点。记者在出门采访重大突发事件之前,策划组应当给记者一份任务书,包括给记者提供相关的新闻素材,提示采访对象、采访重点、采访进程,整组报道的规划、报道的规模等。

第四是报道结构的选择,包括报道的角度、报道的深度、广度等。突发事件因为事发突然,即使是老练的记者也不见得在短暂的时间内就能够拿得准,吃得透。而且,在重大突发事件现场,尤其是重大灾难事件的现场,一线记者往往没有全局观念,通常跟着感觉走,采访报道容易“见树不见林”,这就需要智库和采写部门的负责人提供智力支持,帮助选准报道的角度。

需要指出的是,突发事件报道设计得再好,也只是纸上谈兵。检验报道质量的是实施过程。执行力包括从值班总编、编辑到记者,从技术保障到物质保障等,是一个系统问题。

第五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联动。传统媒体都建有自己的网络发布平台,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有效利用网络在第一时间将事件报道出去,同时利用网络与受众展开互动,可以从中获取新的线索和信息,同时根据受众的需要进一步策划后面的报道。

三、突发事件报道的机制

突发事件的新闻采写重在反应快速,而快速反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需要训练和筹划,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

首先,就是要有专门的部门和专门的人盯紧突发新闻线索。线索是所有新闻的起点,没有线索就没有新闻,也就没有突发新闻报道。捕获新闻线索需要靠制度保障。比如,成立机动记者部[2]这样的部门,明确将国内重大突发新闻的采访作为该部门的业务。考核记者时,媒介组织就把提供线索的数量和质量作为月度考核的指标之一,从制度上对线索的监控给予保障。

其次,建立快速有效的决策机制。突发事件新闻的线索有了,接下来很重要的一步是决策,“要不要派记者去”是突发事件过后经常遇到的难题,因为事件刚发生的时候,网上的信息往往很简短,单纯据此很难对突发事件的新闻价值做出准确的判断,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媒体的通常做法是:尽可能在网上搜寻更多的辅助信息,和其他记者编辑沟通,共同判断往往比一个人判断有更多的科学性,同时报告给分管的总编,由总编最后定夺。

最后,建立前后方顺畅的沟通机制。采访的经验教训说明,一个或两个记者到了事发现场,往往是很孤立的,前方记者对全面信息的掌握并不如后方,要保证及时、全面的报道,前后方的顺畅沟通是很必要的。沟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记者与后方主管主任的沟通;二是记者与编辑部的沟通,这两个沟通可以保证记者在正确的采访方向上努力,最大限度地避免无效劳动。

案例3-1

【案例提示】

2009年10月24日下午2时许,两名少年在长江湖北荆州段游玩时落水,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结成人梯救人,3名冬泳队员也跳入江中施救。施救过程中,3名19岁的大学生英勇献身。接到读者报料线索后,《楚天都市报》迅即指派驻荆州记者核实,并派出5名记者增援荆州,次日在一版图文并茂推出报道,并配发评论。此后两个多月,《楚天都市报》以“人梯精神”和“90后”一代新形象为主线,编发了大量消息、通讯、评论和图片,对事件进展、社会各界反响和英雄群体精神展开立体报道,层层递进,深入发掘“人梯精神”的内涵和时代特征,剖析一城一省英雄辈出的土壤和根源。

《楚天都市报》的报道在全国迅速形成影响,10月25日,中央电视台多个栏目进行报道。26日起,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及新浪、搜狐等数百家媒体跟进报道此事,大量自采或转载《楚天都市报》稿件,在全国掀起报道“10·24”英雄群体的热潮。《楚天都市报》在全国率先报道“10·24”英雄群体事迹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荆州古城数万群众送别英烈,读者、网友缅怀英烈的电话、跟帖数以百万计,众多艺术家饱含热情创作歌颂英雄群体的歌曲、诗词、雕塑、电影,社会各界纷纷为英雄家属捐款。团中央、全国青联、教育部等多个部门授予英雄群体荣誉称号。2010年2 月9日,“10·24”英雄群体被央视评为“感动中国”人物特别奖。

这是首发并产生了全国影响的重大典型报道,并且是平面媒体引发多媒体关注的成功案例。这一组报道的成功给了我们一个启发: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突发事件,新闻采编人员始终应该以最好的姿态去面对,即首先是要有想法,要积极谋划,在策划的基础之上再来选择具体的报道方式。很多时候,某一个报道可能要牵扯到整个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大家的积极配合。所以,《楚天都市报》的这组系列报道无论是在新闻策划、新闻采编、人员配合等等多个方面都值得关注和学习。

大学生结梯救人

之一:大学生结梯救人 3人英勇献身

[本报讯(记者刘汉泽、王功尚通讯员康群)]在古城荆州,在寒江救人的英雄赵传宇的母校长江大学,又涌现出一个英雄群体。昨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该校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

昨日下午2时许,在荆州宝塔河江段江滩上的两名小男孩,不慎滑入江中。正在附近游玩的长江大学10余名男女大学生发现险情后,迅速冲了过去。因大多数同学不会游泳,大家决定手拉着手组成人梯,伸向江水中救人。

很快,一名落水男孩被成功救上岸,另一名男孩则顺着人梯往岸边靠近。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人梯中的一名大学生因体力不支而松手,水中顿时乱成一团,呼喊声一片。这时,正在宝塔河100米以外的冬泳队队员闻声赶来施救,冬泳队员杨师傅、韩师傅、鲁师傅等人陆续从水中救起6名大学生,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3名大学生却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

事发后,长江大学领导迅速赶到现场,当地消防、海事部门也相继赶到组织搜救。由于该处地处江水回流区域,水流湍急,坡陡水深,浅处有四五米,最深处达十几米,经过1个多小时搜寻,陈及时被打捞上岸,医护人员现场进行全力抢救,终因沉江时间过长,未能生还。至下午5时50分许,另外两名大学生的遗体也被打捞上岸。

目击者介绍,当时大家都忙着救落水的大学生,后来才发现获救的2名小男孩已离开现场。

荆州市委书记应代明、市长王祥喜获悉此事后,对大学生舍身救人的事迹表示敬意,并指示该市有关部门妥善做好后续工作。昨晚,校方已成立专班处理善后事宜。

3名英勇献身的大学生

陈及时,19岁,湖北通山县人,城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大一学生

何东旭,19岁,湖北枝江市人,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一学生

方招,19岁,湖北罗田县人,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一学生

(《楚天都市报》,2009年10月25日)

之二:人  梯

荆州长江宝塔河江段,当两名少年失足落水后,十余名“90后”的大学新生不约而同冲向江中,或入水施救,或结成人梯接应……两少年成功获救,3名施救的大学生却为此献出宝贵的生命。

两少年失足落水秋游学子伸援手

10月的古城荆州,沐浴在温暖的秋阳中。24日上午9时许,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40多名同学结伴出游,来到宝塔河江段的江堤上游玩。

这40多名同学都是大一新生,分别来自该院广电本科5091班和广电本科5092班。他们在江堤旁一边野炊,一边尽情地享受秋日美景。在江边游玩的,除了他们,还有长江大学其他专业的学生以及一些当地市民。

数十米外的江堤下,轻轻地舔舐着沙滩的江水显得十分安静,可江面上不时出现的一个个漩涡,显示平静的江面下藏着湍急的暗流。吃完烤肉后,学生们自由地在江堤边玩耍,20余名同学来到沙滩上,部分同学还与江水亲密接触。广电5091班班长、19岁的河南新乡女孩姜梦淋有些担心,她嘱咐同学们不要去玩水。同学们被提醒后,谨慎地沿着江滩游玩,欣赏江景。“救命啊”,下午2时10分左右,一阵呼救声传来。只见两个少年从距沙滩约3米的江中小沙丘上失足落水。由于沙丘处于河湾处,两名落水少年被江流冲得直打转,不断起伏,渐渐漂向江中。

在岸边玩耍的大学生们全都行动起来,准备参加救援。跑在最前面的,是广电本科5091班的17岁贵州男生李佳隆、5092班的20岁宁夏男生徐彬程,姜梦淋和其他同学紧随其后。

手挽手结成人梯跨过“生死坎”救人

李佳隆和徐彬程等同学迅速扑入冰冷的江水中,并向两名遇险的少年奋力游去。随后跳入水中的,还有张荣波、方招、龚想涛等人。与此同时,听到呼救的长江大学城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大一学生、19岁的陈及时从河湾下游方向数十米处跃入江中,逆水游向落水少年。

情急之下未来得及脱掉牛仔裤等衣物,李佳隆入水后身体顿时十分沉重。他拉住第一名落水少年后,准备往回游,但此时他已经感觉筋疲力尽,呼喊道:“我没力气了!”离他不远的徐彬程马上游到李佳隆身边,接过落水少年,游到附近一渔船边,奋力用肩膀把少年顶上渔船,然后他赶紧游回李佳隆身旁,把李拉回了岸边。

由于沙丘附近的江底地形特殊:距沙丘数米处的江底有一道深达6米的陡坎。下水救人的同学多数没有江中游泳的经历,经过陡坎后,多名同学被江流冲得打转,发生险情。徐彬程见状并未上岸,又返回江中,拉起一名不相识的同学,奋力游向岸边。方招和张荣波等人因体力透支而发出呼救,张荣波成功获救,方招则从江面消失。而从河湾对面游过来的陈及时,由于遇到了江面上的漩涡,一下子被卷到水下。

当几名大学生跳入江中救人时,江边其余大学生手拉手结成人梯,接应被救上来的人,并准备去拉水面上的另一名少年。处在人梯前面的本是两名女同学:姜梦淋和孔璇。这时,19岁的男生何东旭快速冲到人梯最前面,拉着女同学的手,尽力站在水中将身体往前探,想抓住那名落水少年。不料,一脚踏过河底的陡坎,何东旭一下子滑落到深水中,他身后的姜梦淋和孔璇也被带落到水里。

这时,远处的3名冬泳队员闻声赶到,他们把救生圈扔到落水的两名女生身边,并上前救起那名少年。姜梦淋和孔璇在救生圈的帮助下成功回到岸上。而何东旭却不幸沉入江底。

两少年成功获救三施救学生英勇献身

江面上逐步恢复了平静,经历了惊心动魄一刻的学生们回到岸上,两名落水少年成功获救,但陈及时、何东旭和方招3名同学却沉入了江底。

事发后,当地消防和海事部门的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展开救援工作,但救援行动已经无法从寒江中夺回3名学子的生命。下午3时40分左右,陈及时被打捞出水,赶到事发现场的医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却无济于事。

至24日下午5时50分许,何东旭和方招的遗体也陆续被打捞出水。当时,岸上多名市民全程目睹了这可歌可泣的一幕,一位市民还用手机拍下了救人的全过程。

昨日,事发江滩聚集了不少当地市民,人们仍在议论着那惊心而悲壮的一幕。

(记者卢成汉,王功尚,刘汉泽,通讯员康群,统筹首席记者钟楠)

之三:“人梯”的顶点是生命崇高无价(新闻评论)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从“铁人精神”到“钉子精神”,从“女排精神”到“海迪精神”,这种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秀品质,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动力。

体现着时代精神的英雄,往往会成为一个时代特定的符号。如果漫长的时间之河把年轮定格在2009年,定格在10月24日古城荆州的长江之畔,15名大学生手拉着手,连成了一道生命阶梯,也铸就了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热血与激情。

这就是“人梯精神”。

随着时代变迁,时代精神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然而,其核心意义从来不曾改变,那就是创造了并且代表着时代精神的“人”。

如果说,“铁人精神”是人的钢筋铁骨,“钉子精神”是人的孜孜不倦,“女排精神”是人的团结奋发,“海迪精神”是人的自强不息,那么在今天这个时代,“人梯精神”所体现的,是人的生命至高无价。

因为生命至高无价,长江大学的学子们把手紧紧握在一起;

因为生命至高无价,三位年轻的英雄为拯救他人消逝在茫茫江水中;

因为生命至高无价,我们满心痛惜,在哀伤和缅怀中,触发了生命价值的大讨论;

因为生命至高无价,我们追寻并还原真相,对英雄身后的一系列现状,开展了深刻的反思。

逝者已矣,来者可追。雨果曾说:“每当杰出的人物去世,我们便仿佛听到翅膀拍击的巨大响声。一个人的生命像火炬一样熄灭了,却以思想的形式重放光芒。于是人们看到,原来以为熄灭的东西是无法熄灭的。”

现在,我们就能听到翅膀拍击的巨大声响。

那是母亲的声音,它含悲忍泪,痛断肝肠,让听闻者无不热泪汹涌;那是长江的声音,它滔滔向前,不舍昼夜,是华夏儿女代代相传的英雄气概;那是一群年轻人奔走呼喊的声音,他们用身体组成的“人梯”,代表了人类精神中种种美好的词汇,如勇敢、善良、无私、梦想;那是人们送别的声音,有悲伤的哭泣,有激情的宣讲,有理智的思辨,也有愤怒的谴责。

牺牲者在一个光辉的瞬间登临了人生的顶峰,他们所创造的这道“人梯”却不会消失。它荡涤丑恶,净化心灵,不仅应该以思想的形式留存下来,更应该在一种切实可行的机制保障中留存下来。

尊重生命,是对每一个公民的道德要求,更是对政府部门“生命高于一切”的人道理念要求。

个人的力量永远是微小的。惟有共同携手,才能有一道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的“人梯”,守护珍贵而美好的生命。

(本报评论员付勤)

【案例分析】

报道从一起复杂的突发事件中准确把握了事件蕴含的精神实质,提炼出“人梯精神”的主题,热情讴歌了“90后”大学生身上的精神传承,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报道事实客观准确,情理交融,多种体裁并用,报道英雄群体事迹与提炼精神内核、时代意义并行,立体展示了具有标杆意义的“90后”一代的新形象,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意识,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楚天都市报》以每天3至6个版的规模,连续推出“大学生结梯救人”系列报道,还原英雄救人详细过程,深度、细腻地报道英雄人物的成长经历、生命历程,挖掘这一重大典型的丰富精神内涵。

报道方向围绕两条主线展开:及时准确地报道动态进展、各界反应、社会反响;通过对长江大学、荆州、湖北省历年来见义勇为英雄典型的回顾,揭示出荆楚大地见义勇为精神的传承,进一步挖掘这一丰富的精神财富。两条主线齐头并进,使英雄群体的形象显得立体而丰富,使读者在为英雄事迹感动的同时,更感受和吸取了见义勇为精神的力量。

《楚天都市报》的系列报道专版达到近40个,刊发稿件百余篇,图片70余幅、评论近10篇。通过“人梯精神”和“90后”这两个关键词对这些报道进行了主题提炼,从而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以消息、通讯、评论、手记、摘录、图片等多元手法,实现报道层次的有序推进,增强报道的立体感。

案例3-2

【案例提示】

2012年8月8日3时20分前后“海葵”在浙江象山县鹤浦镇沿海登陆,成为近5年来首个正面袭击浙江的台风。“海葵”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2米/秒),强度超越之前的姐妹台风“苏拉”、“达维”,成为2012年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钱江晚报》严阵以待,提前规划,在台风到达之前各路记者进入“战场”,从不同的新闻现场、不同视角采写了一篇篇生动而富有深意的报道,编辑也精心编排,精益求精。整个报道有12个整版,共分为:资讯——涉及“海葵”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和数据,现场——各路记者在新闻现场的及时报道,登陆点——记者在“海葵”第一时间登陆的地方进行蹲点采访报道,影像志——新闻摄影报道,救援——现场危急情况和各方救援行动,损失——“海葵”所带来的伤害,深度——记者深入前后方,将台风背后的新闻展示给读者。

决战“海葵”

A3版/现场

昨天凌晨4点40分,临安天目山镇鲍家村西关,短时强降雨引发山洪

山洪咆哮着围住了他们

140位游客居民6小时紧急转移

受强台风“海葵”影响,7日晚至8日10时,临安局部地区出现暴雨,截至昨天下午3点,临安市降雨量达到395.5毫米,也是同期杭州各地最大降雨量。

与此同时,强降雨造成东关溪、西关溪、天目溪水位迅速上升,特别是西关地区的河道水位已过防洪堤,造成多处道路无法通行。西关水库、泥坞水库、东关一级山塘已超警戒水位(大坝为混凝土结构)。

山洪包围农家乐,140人被困

昨天凌晨4点40分,临安天目山镇鲍家村西关,短时强降雨,引发山洪,西关农家乐52号陶小炎、60号灵泉、63号陶培炎三户房屋底层进水,进水深度一米多,周围道路被淹没,导致包括游客、居民在内的140人被困。

图3-1 2012年8月9日《钱江晚报》A3版

接到求助报警后,临安消防部门火速救援,出动两辆车20人赶赴现场,并派出一专职消防队前往现场救援。他们利用绳索抛投器将绳索在水流两边进行固定,再沿着绳索从水里抵达对岸,将被困者全部救出。同时,杭州市消防支队指挥中心已出动指挥车并派出冲锋艇赶赴救援现场。

记者注意到,农家乐里积水已经满到成年人膝盖,村里原本的小溪转眼成了咆哮着山洪的大河,天目溪被狂风吹起的浪花有两三米高,路面积水最深的地方超过1米。

消防战士硬是把老人、孩子背下了山

140人中有84名游客,大都来自上海、江苏,有孩子也有老人,为了保证安全,消防战士硬是将老人和小孩背下了山。记者发现,在背人的消防战士中就有“千里赴南京献熊猫血的军官”楼志宏,只见他刚把一位老人背到高处,转身又从屋内抱出一个男孩。“水位还在上涨,必须马上把他们转移到安全位置。”楼志宏说。

快到山脚时,救援人员突然发现,原本的柏油马路已经被掀起来了,山洪夹着各种杂物向下面咆哮而去,最后救援人员是手拉手,一起慢慢移下来的。

村里老人说,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大的水

昨天上午10点多,被困的避暑住客和当地村民一共约140人已经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

再度回忆自己被救经过,来自江苏的朱先生仍心有余悸,“我还是第一次遇见台风,本想住在山上没事的,没想到会发山洪,很快水就把房子包围了,真的感谢冒险救我们的人,谢谢。”

郜岭村的一座桥边,一间民房在风雨中已经支离破碎,其中的住户在早上五点多及时撤离。一位67岁的老人说,他这辈子还没有见过这种水势。

白水溪漫堤坝,村民垒沙袋自救

昨天下午4点左右,位于青山湖街道洪村村的白水溪流域出现漫坝险情,200多亩农保田危在旦夕,当地村民立即开展了自救抢险,40多位村民冒着大雨搬运沙袋,用400多个沙袋在沿岸垒起半米高的防洪堤,也为洪村建起了一道安全防线。

18省道临安段多处塌方,临时封道

持续大暴雨,也造成临安18省道多处塌方。在18省道龙岗镇仙人潭路段,大面积的石块散落在马路中间,公路段工作人员、工程车正在紧张地进行着路面的清理工作。

据了解,18省道2012年刚刚建成通车,但由于所经地段地质结构复杂,极易发生塌方、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路政工作人员介绍说,持续下了近8小时的暴雨,河道因山洪的汇入,短期内暴涨,溪内便道大多已被洪水冲坏。18省道沿途有20余处山体塌方,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抢修。龙岗镇仙人潭路段的塌方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处,塌方土方超过60立方米。

塌方很快就被清理了,但为保障行人车辆的安全,18省道从昨晚6点开始临时封道,要等台风彻底过境后,才继续开放。

A5版/登陆点

追风12小时,本报记者亲历台风眼

那一刻,风雨骤息,我听到了蛙鸣

狂风暴雨突然停了。

昨天凌晨3点20分左右,象山石浦港变得异常安静。然后,我听到了蛙鸣,是的,蛙鸣!

与此同时,我听到气象台的消息:“海葵”在不远的鹤浦镇杨柳坑登陆。

昨天早上6点多,风雨重来。

后来我们知道,那刻突然平静,是因为身在台风眼里。

前天晚上11:05,象山石浦开元大酒店8楼

停电好几个小时了,窗外黑漆漆一片,只有呼啸的狂风。手机上网一查,才知道石浦港沿岸的电力设备被台风刮断,石浦和鹤浦两个乡镇停电了。

在酒店8楼的这个房间里,我们三个开始感到大楼在晃动。

安全起见,我们赶紧提起行李和采访器材往楼下走。这时候楼道里全是水,我们打着手电筒,摸着走。手摸在被雨水泡过的墙壁上,能感觉到石灰已被泡软,稍用力就能抓下一把来。

来到酒店大堂时,看到这里已聚了不少人。

酒店的工作人员去地下一层的配电室抬发电机,却发现这里已进水,人进不去。

外面,海水从酒店外广场朝大堂里面漫过来(酒店离海就100米远)。酒店开始把每个房间的人叫出来,集中在楼层中间位置。

我们不敢回房间睡,就躺在酒店大堂的沙发上,不知不觉打起盹了。

昨天凌晨3:20 象山石浦开元大酒店大堂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我醒来。

过了一会儿,风声渐渐停了;雨也停了。外面异常安静。我一看表,已是凌晨3点20分。

酒店门口,原本涨上来的潮水,开始退潮。

我起身走到酒店门口,竟然听到了蛙声,像是从酒店旁的稻田里传出来的,又像是从海边传出来的。

抬头一看,夜空中,乌云已经散开了。

台风眼到了吗?我兴奋地把同事喊出来看。

此时,在三门的同事陶玉其打来电话,问我能不能看见星星。我看了下,天很亮,但没星星。

手机上网才知,“海葵”刚在几公里外的鹤浦登陆。

事后从防指确认,当时我们就在台风眼里,台风眼中才格外平静。

昨天中午11:20 象山鹤浦

昨天10点,我们开车从石浦赶往鹤浦,风雨已经小了。一路上,已经有电力、交通人员在抢修设施。

在鹤浦,到处都是被吹倒的树。路上,清洁工早已忙开(听说他们凌晨已经开始忙了,向他们致敬)。

鹤浦岛的最东端,上万亩的梭子蟹围塘、鱼围、虾围,就在海边。台风中,灌进来的海水,已经将围塘漫了顶。初步统计,损失的梭子蟹和鱼虾,有650余吨。

水太大,当地居民养的鱼趁机越狱,我们看到有人已划着小船在水田里捉鱼。

等我们再回到石浦时,看到去泗州头锚地避风的渔船,已经成群结队地回来了。壮观!  (本报记者王健、龚振岳、盛高发自象山石浦)

跨海大桥

抖得像厨师手里的拉面

昨天凌晨3点半,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警车大幅度摇晃,好像坐在船里。雨刮器早就没用了,怎么刮都看不见。汽车不拉手刹的话,早被风推走了。车顶警报器一块板也被吹得松动了。

前天,大桥早已双向封道。此刻的狂风暴雨中,只有车里的交警和我。

此刻的大桥,像厨师手里的一根拉面似的在抖动。大桥的路灯杆也在晃。路边广告的钢铁架子,早被扭成了麻花。

这些平时强悍的钢铁铸件,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脆弱得像一棵小草。

我静静地坐在车里,心中充满对大自然的敬畏。

此时,身旁的水警官告诉我,他挺担心,这风要是再大点,只怕车子整个会被掀翻。

作为记者,能见识这样的大场面,还是有些兴奋的,但在那一刻,我也想了好几个如果……

(本报记者尤畅、本报通讯员李栋发自杭州湾跨海大桥)

A12版/深度

从一纸放假通知,一场未雨绸缪的会议,一条及时温暖的短信说开去“海葵”过境,杭城不过“皮外伤”

有这样一条留言温暖人心:“送奶工叔叔:台风来了,今天牛奶不用送了,明天一并送来吧。”

有这样一个场景让人安心:昨天傍晚,“海葵”离杭,临近雷峰塔的西湖湖面婉约宁静。不远处一对卷起裤腿的情侣,身穿雨衣,十指相扣,小雨中漫步。

也许是巧合,2012年和1988年,在两个龙年的8月8日,杭州都迎来了一场台风。只不过1988年的杭州损失惨重;而2012年的杭州举重若轻,如太极高手般卸去气势汹汹的“海葵”巨力,偌大的杭城,疾风骤雨中只倒了少量的树和广告牌,尚无人员伤亡报告。

“海葵”浩浩荡荡地来,却悄悄地走了。打赢了这场抗台之战的杭州为何只受“轻伤”,我们从一则放假通知,一场未雨绸缪的会议,一条及时温暖的短信说开去——

一纸温暖的放假通知:赢了口碑,降了风险

8月7日,“海葵”影响杭州的前一日。明天上班怎么办,车子会不会被淹,人会不会被刮倒?一系列问题让许多人都在微博上表达着自己的担忧、焦虑:“听说这次台风比1988年的台风还要厉害。”

但当天下午,一条微博开始流转:“8月8日,杭州可放假一天。”当天晚些时候,这条微博上的消息被证实。杭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为减少人员流动,除防台工作直接相关部门单位外,其他机关、企事业单位在确保24小时值班并留足够防台救灾工作力量的前提下,其他人员8月8日可停工放假。

一纸全民假条,让担心着第二天上班“惨况”的杭州人放下了心,也让许多尚未接到“放假通知”的外地网友一边大赞杭州的人性化,一边各种“羡慕嫉妒恨”。

昨天的杭州街头,人稀车少,市民非常配合政府的提示,待在家里,尽量不出门,街上许多店铺是关门状态。

马路上车辆稀少,行人寥寥,大大降低了风雨中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而网上更有杭州市民倡言宅男宅女们:今天要尽量不叫或少叫外卖。

同样的场景还在浙江省内的台州、宁波等地同时上演,就像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政府区长吴胜武在微博上说的那样:你早上觉得出行困难时,请一定不要出门。什么考勤打卡,什么扣奖金,让它一边去吧。生命才是最可贵的,和家人一起待在家里,不用让别人来救援你,就是最大的贡献。

一场场未雨绸缪的会议:让杭州防台多了胜算

海葵来袭前,杭州要做的事很多。

这段时间一直通过电视了解“海葵”动态的市民倪先生说,以往总是觉得开会很无聊,但这次在电视上看到市里面这么密集地开会,全是讲台风的事,还是觉得很踏实。

8月5日,面对离杭州千里之外的“海葵”,杭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市防指”)就已经作出了防御部署,当天下午5点,启动防台Ⅳ级响应,下发防御强热带风暴(海葵)的通知。

8月6日,杭州市委、市政府再次在市防指紧急召开防御台风“海葵”紧急会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坤明,市委副书记、市长邵占维等杭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纷纷作出部署。

于是我们看到了:在今年台风来袭之前景区内3 000多棵高大树木都进行了加固支撑;当天杭州市建委下发通知,次日中午12点后,所有工地停工;地铁工地也立下军令状:地铁1号线处于关键时期,绝对不能进水。

一个个未雨绸缪的会议,催生了一道道提前筑起的防线:各类重点工程加强了防护、城区的树木开始加固,市民开始调整出行计划……

同时参加了“88台风”和“海葵”抗台救援的杭州交警张谆说:“台风要来,我们没办法阻止,但预案很及时很充分,我们提早做好了应对,拆除可能掉落的标志牌,通过媒体公布了易积水点,派人在危险路段值守,各种措施到位了,自然就有底气了。”

一条条及时的短信:让市民对海葵“了如指掌”

另一个温暖的记忆,是杭州市民对“海葵”的“了如指掌”。

8月3日,当人们还在关注“达维”、“苏拉”双台风正面袭击华东的消息时,“海葵”其实已悄悄生成。

但当它还没有成为台风时,杭州市民已经知道了它的动向。

这次“海葵”正面来袭,气象部门及时发布和传播了台风预警信息,除了广播、电视等传统手段外,网站、微博等新兴媒体更是发挥了大作用,气象部门同通信部门联手,实现预警短信全网发布……有了这些手段,预警信息可谓铺天盖地,为防灾减灾立下大功,而1988年7号台风来袭时,那个时代还没有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每天三次预报只能靠广播电台播出。

省气象局工作人员说,我省建立了应急预警短信全网发布机制,在省应急办统一协调下,8月7日16时起,电信、移动、联通面向台州、宁波、舟山等9个市手机用户全网发布“海葵”台风预警短信。

杭州市气象局也通过与三大移动运营商协调,及时向全市近200万电信用户、近800万移动用户、300万联通用户发送了预警短信。此外,杭州的100万户家庭数字电视、1 000多块楼宇电视、1 000多块出租车车载显示屏每15分钟滚屏播出台风预警。

于是,我们的手机上收到了一条又一条及时的天气信息,电视屏幕上刷新着一段又一段提醒信息。此外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老百姓不再被动地接受气象部门的预警,而是主动地获取气象预警信息:这次“海葵”影响全省期间,浙江天气网点击率突破千万,其中台风专题点击854.3万人次。

微博时代,全民抗台的特点更是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浙江天气网微博信息更新126条,被转发3 220次。还有一些气象工作者在微博上不断发布最新动态和预警信息。

【案例分析】

这一组报道共分为12个版面,编辑手段上采用了“模块”式的方法,分成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全面反映“海葵”来袭时整个浙江的情况。从采写的角度来看,记者的采访很到位,将“点”上的见闻全都抓了回来,报道有非常强的现场感;报道既有“面”上的整体情况,也有“点”上的细节情况,点面的结合到位;三个版面的深度报道做得很好,没有停留于“海葵”来袭的表面现象,而是追问和回答了杭州历史上台风来袭的相同和不同,报道有纵深感。

第二节 突发事件的采访与写作

一、突发事件采访中的立场

一般在新闻传播的前台,新闻记者都会自觉地“扮演”或者履行事实真相的探索者和社会公正代言人的角色,这是公众对记者职业角色的期望。此时前台的表演中,新闻记者和采访对象都会自觉地摆出“角色面孔”,记者表现得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甚至咄咄逼人,采访对象也进入“信息掌控者”的角色。双方都会不自觉地控制自己,以防自己不经意中流露不当信息。隐性采访中,新闻记者脱离了熟悉的前台场景,试图进入采访对象的后台,追查新闻事件的真相。此时,记者需要调整个人角色及社会角色的设定,需要修饰自身的行为和外表,包括衣着、言辞、举止以及表情,使他们符合采访对象的身份,塑造出“自己人”的角色形象。

很多成功的突发事件的现场采访和报道为我们探讨记者角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2008年到2012年的几次国内地震报道中,记者主动参与到新闻中,在追求新闻现场效果、展示新闻过程的同时,由新闻事件的观察者和探索者转变为新闻事件的参与者,并且在新闻传播的“前台”与“后台”间来回穿梭,承担记者和救援者的多重角色。参与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惯例而被业界和受众所接受。但是,“新闻记者临场发挥参与新闻应该有一个基本的限度,这个限度就是新闻记者自身的职业角色定位以及事先准备好的应急方案”。[3]当然,记者如果是在做采访工作,那么他的角色就应当是一名职业记者,应当避免表演性质的过度参与,尤其是广播电视记者。记者的过度参与会使受众对新闻记者的个人形象和职业角色产生怀疑和厌恶。

很多时候,当事人在事件发生后会感到后怕,不愿意回想当时的情景。采访当事人是采访中的难事。面对记者采访的镜头或者录音笔,当事人会紧张、不情愿,遇到这样的情况,电视台的记者事前先不要说明身份和携带相关大型摄影摄像器材。首先要以安慰的形式介入询问,询问深入的时候记者表明身份,说明来意询问当事人是否愿意采访,这样循序渐进导入采访的形式更能够让当事人接受。再者,记者采访的时候要不带个人立场,避免与采访对象产生冲突。在采访受害者之后要去采访肇事者,记者特别要注意采访肇事者、受害者时,要避开另一方,防止他们将记者列入对方阵营。写作时一定要客观公正,以陈述事实为主,这样才能顾及到当事双方的立场。

二、突发事件采访前的准备

新闻采访要求记者有充分的准备,而对于突发事件的采访则尤其强调事前沟通。在接听热线时获得的有用信息越多,那么在采访时就越主动。例如:在一场责任事故的现场采访中,现场鱼龙混杂,记者很难一眼确认事故的责任人。因此,接听热线的记者要充分沟通,记录现场当事人的外貌特征、衣着样式等比较详细的情况,以便记者赶到现场的时候能够在人群中认出当事人,获取第一手资料,这样的细节准备可以让记者迅速接近采访对象,获取最有激情、最活灵活现的新闻素材,因为,当事人在第一次描述事件的时候都比较激动,乐于倾诉,而经过再三陈述之后,就会显得比较消极、抵触,甚至出现排斥行为。

当然,不是所有的线索提供者都愿意给出很详尽的信息,对于那些有意隐瞒者,记者需要多渠道获得更多信息,交叉验证报料真伪,遇到需警察、消防和救护介入的新闻则应及时报警,降低伤亡及财产损失。

三、快速出击的决策与行动

1.信息获知要快

突发事件大都发生在局部地区,并且很多不在媒体平时关注的范围内,无论一家媒体拥有多么庞大的记者队伍和广泛的社会资源,其信息源仍然会有各种各样的限制,第一时间获知信息对媒体非常重要。目前媒介技术高度发达,影像、声音的记录、传送工具日益普及,任何一个民众都可能成为媒体的信源提供者。有学者就注意到:“美国CNN的做法是,利用电视和网络同时打造I-report平台,一方面大力宣扬‘成为我们团队的一员,你能帮CNN把新闻告诉全世界’,让公众把掌握的新闻信息传送给CNN成为一种习惯;另一方面对公众参与新闻报道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周密设计,并通过网络培训公民写作、拍摄、传输新闻的技能。这些做法对媒体拓展突发事件报道的信息来源无疑具有借鉴意义。”[4]其实,CNN的这些做法我国也很普遍。

2.采集速度要快

如果记者不在突发事件的第一现场,那么,以最快的速度获得事件现场的基本信息或赶到事发现场是一家媒体必备的基本能力。比如,为了缩短“新闻反应半径”,中央电视台提出在全国八个大区设立应急报道点,[5]配备小型化的卫星传输设备,派驻首席记者和驻点记者,设立日常值班执勤制度,一旦有突发事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赶到现场。自2009年开始,中央电视台以第一时间报道突发事件、抢占舆论引导主动权和话语权为目标,新闻中心、播送中心和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视科华公司,分别在北京、沈阳、郑州、西安、成都、武汉、广州、上海等地建成应急报道点,装备有小型卫星车和海事卫星收发设备等先进的视频采集、编辑和传输设备,从而形成以应急点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进而覆盖全国的应急报道网。在实践操作中,新闻媒体一线工作者都有这样的经历:决策发布的要求是必须尽快,但媒体的业务主管会顾及到多方面利益,需要请示上级部门,而很多时候,主管部门并不明确指示,何时发消息、发什么样的消息、如何发消息,考验着媒体负责人的智慧,而这些处理能力只能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掌握。

3.采集的效率要高

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突发事件现场是报道的先决条件,而到场后,抓住采访对象展开采访,才使突发事件报道取得成功有了可能。

首先,采访时要尽量靠近现场或者直接进入新闻现场的核心位置。因为,新闻采访的本质是抓住事实,新闻的本质是公布真相,新闻价值随着报道的深入全面会提高。突发新闻的采访最终要与新闻的发生几乎同步,一方面体现新闻的快;另一方面体现新闻的现场。

其次,记者赶赴现场的时候出现多个当事人,到底应该找到哪些采访对象、采访的先后顺序怎样排列?记者需要运用“金字塔”分析法。“塔尖”是最重要的事件人物,而“塔体”则为事件次要的关键人,最后的“塔底”就是事件的参与者,或者说是目击者。比如,一起当街挟持人质的案件,“金字塔”分析如下:“塔底”是围绕在事件周围的一些群众,或许能称得上是目击者;“塔体”是参加调解的警察、谈判人员,稍微靠近“塔尖”的便是人质;“塔尖”是挟持者。当挟持者被警方击毙以后那“塔尖”便是人质。如果记者先采访的是围观的群众,那么他就会得到第二手的材料,而非第一手的材料,而这样的采访结果往往很难反映事件最本真的一面。假如采访的是警察,记者就能得到第一手材料和大部分新闻。再进一步说,若记者采访的对象是人质,那么得到的新闻将是一手资料并且包括全部的过程。还需说明的是,电视采访主要依靠画面吸引观众,假如记者采访的对象不是关键人物、关键画面,观众就会质疑信息真实性,久而久之,这样的电视新闻就会失去广大的观众。

第三,跟进报道要快,第一时间发出媒体声音是报道突发事件的良好开端,但这仅仅是报道的开端,只有后续报道跟进快,才能说报道是真正成功的。

四、突发事件写作注意事项

突发事件新闻的写作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①从最核心的事实写起;②从最具现场感的情节和目击写起。以记者亲历、现场采访主体新闻事件等为线索,作客观记录,突出现场感;③尽可能多地运用倒金字塔结构;④写出事件的冲突性;⑤捕捉细节,呈现细节;⑥人性化写作;⑦写出时代感;⑧报道以叙事语言为主,短句、直接引语、白描等手法的运用可强化现场感,多用名词、动词,可辅以介词,在涉及影响新闻事实、影响新闻的客观性时,不要使用形容词、副词;⑨标题要体现动作感,避免用没有动词的陈述语句,多用动宾语句和动词。

如果突发事件的背景复杂,媒体可先连续报道动态消息,即从事件发生到最终善后处理完毕的滚动报道,争抢第一时间,占领舆论制高点,满足受众的好奇心和对信息的需求。动态过程报道结束后,媒体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再推出深度类报道,对事件的来龙去脉做深度解读,以此契合受众获悉事件表象之后想知道“新闻背后的新闻”。

如果突发事件中有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记者要特别注意要观察现场并精确地描述现场情景;迅速采访目击者、事件亲历者等,还原事件经过;向事故调查部门负责人提问并核实事件发生的精确时间、经过、救援的情况、财产的损失、事故的原因等,在写作中或者报道中要交代消息来源,直接引用采访对象的语言。

案例3-3

【案例提示】

2009年5月10日下午6点左右,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的邓贵大、黄德智、邓中佳3人到该镇雄风宾馆休闲中心梦幻城消费,黄德智在水疗区五号房要求女服务员邓玉娇提供“特殊服务”。邓玉娇拒绝,双方产生争议,并有肢体对抗,后邓玉娇拿出包内的水果刀刺伤邓贵大、黄德智,随后拨打110报警。邓贵大经抢救无效死亡,邓玉娇涉嫌故意杀人被刑事拘留。2009年6月16日,巴东县法院作出一审宣判,邓玉娇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但属于防卫过当,且邓玉娇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又有自首情节,所以对其免除处罚。

邓玉娇案在国内几乎所有的新闻媒体上都有过报道,有的媒体开辟有专版追踪报道。而在案发之初,关于邓玉娇案的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很多说法捕风捉影,甚至是谣言。在这种状况下,记者的采写必然会受到干扰,记者的立场也很难做到不偏不倚。《南方都市报》的报道《女服务员与招商办官员的致命邂逅》因客观、公正在众多的报道中脱颖而出,在当时甚至显得有些“另类”,与许多其他媒体的报道“格格不入”,但后来事件发展证明《女服务员与招商办官员的致命邂逅》是最为优秀的报道之一。记者龙志认为:记者必须坚守公正客观的立场,不受外界的干扰而丧失自身应该有的新闻报道立场,从而让自己所服务的媒体也丧失了立场。他关于这次采写经历的回忆文章,充分表明了职业记者客观公正的传播理念与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女服务员与招商办官员的致命邂逅(节选)

命案发生前他们各自的人生细节命案当天的现场还原

湖北巴东县野三关镇发生的“5·10”洗脚城命案依然疑点重重。刺死官员的女服务员邓玉娇的命运引发社会各界关注。

5月10日到底发生了什么?被刺死的官员——身高1.60米,体重不到45公斤的邓贵大,在很多人眼里,是举止温和的一个人,为何当天判若两人?而邓玉娇在刺出水果刀之前,又经历了什么?本篇调查,将尽力还原野三关镇上的这场“意外”悲剧。

最后一天

中午,邓玉娇在几个姑娘的麻将牌局中和一个朋友吵了起来;傍晚,邓贵大等3人在矿长等5人簇拥下吃晚饭,喝了3斤白酒。

被杀死的那天早上,邓贵大醒来得很晚。因为是周日,妻子郑爱芝也就没吵醒他。

大概10点半的时候,郑爱芝从她工作的地方——野三关政府宾馆回家取钱买高压锅,她在宾馆食堂上班,那里离家只有一墙之隔。她看到丈夫蹲在院子里,正在跟一个老太婆聊天。

郑爱芝上前问她是谁?“你不知道么?四楼的老人家,李某某的母亲。”邓贵大说。郑爱芝出门时叮嘱:“今天星期天,记得把电费交上。”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下午2点半左右,野三关镇人大主任兼党委副书记郑剑武打来电话,他分管机关和招商工作,是邓贵大的顶头上司。

郑剑武回忆说,10日下午2点多,他接到福诚矿业周矿长电话,说龙潭坪村福诚矿业工地上发生了阻工事件,请求协调。

郑剑武当即指示邓贵大赶紧带其他两个同事,前去处理。

下午3点,郑爱芝听到大院里车子启动声音,邓贵大驾驶着他的白色猎豹吉普车来到了集市路口。

图3-2 2009年5月20日《南方周末》版面

车子向左,经过离路口约1 000米远的一个名叫“俏佳人”的服装店时,里面几个姑娘的麻将牌局也接近了尾声。5月10日这一天,小镇姑娘邓玉娇在这里度过了一个无所事事的上午。头天晚上,最近服用的药物似乎管用,她的失眠症有所改善,所以白天显得格外精神。

在中午12点多,她的朋友们回来了。据其中一个朋友回忆说,没多久,邓玉娇便跟一个姑娘吵了起来。

起因是那个叫唐芹的女孩劝她:“你以后走路可不可以不要那么张扬?”

“关你什么事,”邓玉娇很气愤,边说话,边拍打着桌子,一如她平常的个性。

朋友们不再理会她,退回到了里面的卧室。

平息下来后,她主动进去说,“你们也知道我的脾气。”随后,她加入了姑娘们的“麻将战”。

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似乎只是小镇姑娘们无聊而平淡日子中习以为常的小插曲。邓玉娇不会打麻将,输赢是在唐芹和另外一个姑娘身上产生,很快她就没了兴致。

3点半的时候,她终于停下来,回了趟借宿的地方,然后去工作的地方——雄风宾馆“梦幻城”。

傍晚6点,野三关镇项目招商办3位官员在福诚矿业周矿长等5人的簇拥下,来到镇东头美味嘉二楼吃晚饭。邓贵大看起来非常疲惫,老板娘说,“他面色发黑,气色不好。”

接近晚上8点钟,邓贵大这时已经显露出醉意,无论是走路还是说话,都看起来与常人不同。他把提包忘在了包厢,走到楼梯口时,被服务员喊住了。

他们开车朝雄风宾馆“梦幻城”驶去,没过几分钟,便传来邓贵大被杀死的消息,老板娘说,“这实在太令人惊讶了。”

命运交集的晚上

杨红艳赶到的时候,休息室内的时间仿佛凝固了。邓玉娇瞪着眼,咬紧牙,紧紧握着一把水果刀。

晚上8点多,从美味嘉出来后,邓贵大的白色猎豹停在了雄风宾馆门口。

也许是时间尚早(水疗区晚上8点半才上班),邓玉娇正在宾馆“梦幻城”水疗区包房内洗衣服。当天是杨红艳妹妹的生日,唐芹请她们到雄风宾馆洗脚,准备晚上到KTV唱歌。

杨红艳接到电话后,正在赶来的路上。几乎是在同一时候,邓贵大、黄德智一行8人走进了“梦幻城”。

戴眼镜、高高瘦瘦的黄德智进入水疗区包房,见邓玉娇正在洗衣。以下情节在之前媒体报道中均有体现,也经过了记者的证实:黄德智进门后,发现了正在洗衣服的邓玉娇,便询问她是否可为其提供特殊服务。邓玉娇说,她是三楼KTV员工,不提供特殊服务。

黄德智听后很气愤,质问邓玉娇这是服务场所,你不是“服务”的,在这里做什么?双方遂发生争执。

邓玉娇走出包房进入隔壁服务员休息室。黄认为邓态度不好,尾随其进入休息室并继续与之争吵。在休息室中的唐芹看到了这一幕,同时见场面混乱,赶紧出去找水疗区主管(她后来向记者证实,当时休息室内还有两三名服务员),这时她看到了那个矮个子——身高1.60米、体重不到45公斤的邓贵大闻声进入该房。

以下情节来自警方发布的信息:邓贵大拿出一沓钱称自己有钱,来消费就应得到服务,同时用这一沓钱朝邓玉娇头、肩部扇击……邓玉娇拿出一把水果刀起身向邓贵大刺击……

杨红艳赶到的时候,休息室内的时间仿佛凝固了。一个玻璃杯在打斗中掉在了地上,邓玉娇瞪着眼,咬紧牙,紧紧握着一把水果刀,“她被激怒了。”杨红艳说。

还没来得及打招呼,杨红艳看见站在邓玉娇对面的邓贵大迎面扑下来,倒在了邓玉娇脚下。

“放下刀,”杨红艳对她喊,“你还拿着刀干吗?”

邓玉娇仿佛什么也没听到。杨红艳准备拉她出去,邓玉娇置若罔闻,拿出手机报警了。这时候是晚上8点过10分。

两次爱情令她很受伤

除了坎坷身世,爱情对于邓玉娇来说,也很残忍。在杀死邓贵大前半个月,她从浙江回来,发现男朋友电话再也打不通,她变得歇斯底里,数次在朋友面前失声痛哭。

邓贵大下葬时,读高二的儿子回来了,“你应该知道,你爸爸不是这种人。”郑爱芝对儿子说,但心里又认为,总归是件丢人的事。

当天晚上,邓玉娇出现在电视里,她被绑在恩施州优抚医院的病床上,两边的床上,分别是另外两名精神病人。邓玉娇共有19秒钟镜头,她不停地哭喊:“爸爸,他们打我……爸爸,他们打我……”

杨红艳看着哭了两次,她每天都在上网,查看有关邓玉娇的消息。网络上,邓玉娇被称为烈女、侠女,甚至有人为其立传。

但邓玉娇的朋友们看着这些字眼,觉得很不舒服。即便在现实世界里,她也经常被人误读。张树梅至今认为,女儿跟她无话不谈。

事实上,几乎所有朋友,都察觉出了异样。唐芹说,她真的是精神出了问题。这一对好了几年的朋友,最近一个月里危机频频:邓玉娇脾气稀奇古怪,很暴躁,谁也不搭理。

除了坎坷身世和不幸遭遇,爱情对于邓玉娇来说,也很残忍。这些都是邓玉娇的亲人们所不知情的: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她经历过两段无疾而终的感情。第一次是在去年,当她发现男朋友原来是有家室的,她被欺骗后,更加抑郁。

最后一次,也是创伤最为严重的一次。4月下旬——在杀死邓贵大前半个月,她从浙江回来,发现男朋友电话再也打不通,她变得歇斯底里,数次在朋友面前失声痛哭。

杨红艳说,“她不想做烈女,如果她还能回归正常,她会说,我只想保护自己。”

(《南方都市报》2009年5月20日,记者龙志)

附录 邓玉娇案,一个记者的立场(节选)

接下来的采访,我确定了传闻中的邓玉娇案中,几个当事人的背景。从与政法机关瓜葛上考量:关于邓玉娇——爷爷退休前是巴东县法院庭长、有亲戚在宜昌从事司法工作、母亲曾在野三关镇派出所煮饭三年。关于邓贵大三人——出身背景均是农民,镇招商办主任邓贵大更是家中唯一有出息的人;三人当中唯一有点背景的是,黄德智有个弟弟在中南大学读研究生,还是20年前的事。

这些背景不能抹去官吏作恶的行径,但使得我,身处事件当中时,时刻警醒自己,网络传言的可信度。我在想,假如双方背景对换一下,又该掀起多大的波澜?

5月18日,警方公布了邓玉娇案的某些细节,第一次透露,邓玉娇杀人现场,始终有两名服务员在场。这意味着,主流民意认定的邓玉娇正当防卫,是不成立的。

我对这个公告也是有怀疑的,在当下新闻环境中,对信息的垄断者唯一孔径发布的信息,作为记者,我有种天然的质疑。但消除质疑的方法只有一个:去采访,拿出自己的证据。

当我找到唐芹时,一切都有了答案。这个邓玉娇的玩伴、同事、闺蜜,案发当天下午还与邓玉娇吵过架。重要的是,她目击了黄德智尾随邓玉娇走到休息室,邓贵大用钱砸她的头;最重要的是,她也告诉我,当时,休息室里至少有两个服务员在场。

我知道第一篇稿子要写什么:我调查到的事实、人物故事将使得我打破网络舆论树立起来的侠女形象。而这些形象——烈女邓玉娇、狰狞鼠辈邓贵大——都是民众赋予,实际上,邓贵大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如果这是一部电影,这篇稿子《女服务员与招商办官员的致命邂逅》将是对出场人物做真实的介绍和还原;如果真是一部电影的话,这样的镜头应该是平视,而非任何的仰拍或者俯拍;如果要说一个主题的话,我只是在稿子中把几个当事者还原为人。

稿子的效果显而易见,网上骂声一片,我也生平第一次被“人肉”,所幸没有做过什么亏心事。网民甚至写信问责南方都市报,要求开除记者龙志。

而另一番景象是,因为这篇稿子,我取得了邓玉娇母亲张树梅,以及邓贵大亲属的信任,他们对我说,“你写的,就是我们的亲人,他就是这样的人。”我甚至把两天后,获准对巴东县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杨立勇的专访也归功于这次报道的受益。整个邓玉娇案,官方只接受了南方都市报唯一一次专访。

一个任职于香港“无国界医生”的朋友在MSN上说:“现在缺少的就是这么客观的文章,网民,包括我,当然希望能按我们的思路去勾画一个恶官、善女的强烈对比——实际上,这何尝又不是我们一贯所受的‘典型’教育的结果呢?”

当然,于网民,于外界民意的辱骂,我是不太在意的。这样只会激发我越要坚守,搞清事实真相的犟脾气。因为我心中始终有个底线:那些坐在千里之外的电脑旁边海阔天空主题先行的网民们,与进入事件中心调查,取得一手资料的记者相比,哪一个看到的更真切。

饶是如此,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仍拒不去看网络的评论,在我看来,大部分评论以及来势汹汹的檄文几乎不含任何营养,它只展示和陈列对方的狭隘和偏见。但人毕竟是一感情动物,我惧怕一时的冲动会影响我对事件的判断,而我,尚身处事件当中。

事物的构成是复杂而多面的,比如说邓贵大,在作为丈夫、父亲、儿子以及同事身份时,他是一副面孔;当他举起钞票砸向邓玉娇时,又是另一副面孔。作为媒体,我们该呈现什么样的面孔给读者,才算真实?或者尽可能接近真实?

在中国特定环境下,弱者会天然地被公众同情。这种同情,有时候甚至是撇开事实本身的,是为了达到某种同情的形式而抒发的。悲悯之心,人皆有之。但作为记者,我的态度是,任何感情,都得让步于事实。如果完全顺从民意,写出来的真相,必然是制造出另一个假象。

这种后果还表现在:媒体记者乐于享受“第三方权力”的赞誉,扮演着“救世主”的角色,在优越和浮躁中,判定世间的是非对错。

有同事说,这样写不是站在政府一边,帮狗官吗?看到网上上万人都在骂,我更相信了。

有同事说,文章看不懂,看不下去,稿子没有信息源,文学性太强。我想问一句:你真的看了么?除了那些人云亦云的说辞,有谁指出来:喂,你写的这个的信源在哪里?又有同事说,你写的跟案件有何关系?我只想知道邓玉娇是不是正当防卫?

好吧,我跟你说,如果我是个法官,或者是上帝,我可以回答你。

对不起,我是记者。

(《南方传媒研究》第19辑,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作者龙志)

【案例分析】

1.报道及时、全面、深入

“邓玉娇案”于5月12日公开,《南方都市报》虽地处广东,但于13日便转载了《长江日报》的报道,刊登了题为《疑拿一沓钱抽打修脚女 镇干部被刺死》的新闻。《南方都市报》对案件报道较为及时。13日,不少传统媒体报道了“邓玉娇案”,它也成为国内各大网络媒体及网络社区关注的焦点。人民网强国社区的深水区中,有关该案件的主帖量每日均在30个以上,且浏览数与回帖数居高不下。网络舆论几乎完全倒向邓玉娇,谴责对其性侵犯嫌疑的邓贵大、黄德智二人,一些网民根据媒体报道推出案发经过,一些网民呼吁司法机关判定邓玉娇为“正当防卫”。正是洞悉了公众对案件信息的需求,《南方都市报》于14日再次刊登了有关“邓玉娇案”的报道,并在其后派记者对此事进行采访。

在对巴东公安局长的专访中,记者从对邓玉娇的精神鉴定是否完成、羁押程序是否合法、鉴定是否有效等方面对案件的调查环节进行详细挖掘,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减少调查过程中的暗箱操作的可能性。随后对案发过程细节的追问则通过局长的言论体现出警方对待案件所持的态度,由此让公众评判警方的调查是否公正可信。

《南方都市报》对于案件的报道解释性材料丰富,能够让受众近距离地了解案件的真相。

2.报道准确、客观

《南方都市报》于20日刊登了报道《女服务员与招商办官员的致命邂逅——命案发生前他们各自的人生细节,命案当天的现场还原》。记者到巴东县实地采访,通过询问与案件有关人员的家属及同事,用叙事的手法还原了案发当天当事人的所作所为。

在报道的第四段,有一句这样的话:本篇调查,将尽力还原野三关镇上的这场“意外”悲剧。记者秉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在整个行文中用第三者的语言对案件经过进行不带感情色彩的描述。且为了确保读者相信调查的真实性,记者在文中对文字的准确性做了提示,清楚地划分采访得到的材料与警方通报的内容,而对于受访者的言论,则用“据×××回忆”等字样标出。由此可见《南方都市报》对案件报道要求的严格。

在报道中,《南方都市报》尽量客观还原案发前后经过,不在新闻报道中掺杂记者或编辑的个人情感或进行倾向性舆论引导,体现报道的客观性。

3.为各种观点提供交流平台

对于“邓玉娇案”的报道,《南方都市报》不仅登载了大量的事实性报道,还为媒体人士与读者提供了表达观点的平台。此外,它还刊登了网络上有关该案件的网友评论。

这些评论中,有的是支持邓玉娇的,如《后邓玉娇时代,我们的妻女该如何应对权贵邪行?》。有的是呼吁网民理性对待案件的,如《公正处理邓玉娇案必须回到司法场域》,《南方都市报》为各种观点提供平等的发言机会,成为交换意见与观点的论坛。

4.报道公正

尽管社会舆论对邓贵大的态度是谴责与驳斥,但《南方都市报》在对其妻子进行采访时,如实记录了邓贵大在妻子心中的形象。在还原案发过程细节及转述邓玉娇的母亲、委托律师的言论中,也没有加入任何不文明字眼。在所有27篇报道中,《南方都市报》对非被采访者的文字叙述,不包含情感偏向。

5.报道潜移默化地开展了普法教育

《南方都市报》对“邓玉娇案”的系列报道,是报社有意识地进行议程设置的结果。其目的是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与教育引导功能。

案例3-4

【案例提示】

下面这篇文章是时任《南方都市报》记者杨昱有关突发事件采访的心得文章,他所提出的“四个现场”基本能够概括所有类型突发事件所形成的新闻现场,而“金字塔”概念不仅仅能够形象地说明采访对象和采访主题的关系,还能让借鉴者“按图索骥”用于采访活动。《突发新闻采访攻略》所谈到的采访中的“突破”也很值得关注,文中还列举了很多实际采访的例子,这些例子所涉及的采访困境在突发事件采访中也经常发生。总之,杨昱在文中总结的采访经验、策略和教训,值得“准记者”借鉴。

突发新闻采访攻略

某记者说,他最大的采访技巧就是,没有技巧。说得太好了,我深以为然。

可是,这无招胜有招的表述有背景:他是著名媒体的著名记者,面对的采访对象通常是知名人士,做的是长篇而且“正面”的报道。作为非著名媒体的非著名记者,以工匠姿态面对庸常的短平快突发新闻,我们必须努力去总结一些采访技巧,才能适应这个并不轻松的竞争环境。

以下雕虫小技,乃个人在南方都市报跑广州突发新闻中的一些小感悟。抛砖引玉,敬请指正。

一、四个现场

突发新闻,在我们的实际操作中,主要就是指车祸、火灾、水灾、抢劫、偷盗、跳楼、工地事故等几类事件性新闻。

通常,我们接到报料后,根据报料,对事件大小作出基本判断。随后给报料人打电话,同时赶赴现场。而此时,这个城市的你的同行,也在前往事件现场的路上。

一条突发新闻,通常有四个现场。以火灾新闻为例:烈火升腾是第一现场;火起之后人员疏散以及自发救火是第二现场;消防、救护车赶到并实施救援,乃第三现场;伤员在医院,火灾清理完毕,是第四现场。

作为记者,你必须以最快的时间,抵达现场。争取赶到四个现场里面,更靠前的现场。比如,两夫妻在大街上打架,或者便衣在街头抓住了两名小偷,如果摄影当时正好拍到了这个场景,那会是很鲜活的现场新闻。如果别人打架结束,小偷已经被带上车了,那么你采写的这条新闻,第二天或许就不用见报了。

这里,我能找到最经典的例子,是南都记者徐文阁在2007年拍的一组照片,深圳城管“火烧违建”,照片中的少年,用瓢浇水灭火。记者赶到了靠前的新闻现场,在几乎最好的时机拍到了最重要的照片,新闻事件的主题顿时深邃而震撼。如果没有前面两张少年浇水的照片,整个新闻就失去了绝大部分意义。

文图相互依存,对文字记者同样如此。

二、金字塔

赶到现场后,记者要干什么?

首先是观察,基本确定事件大小、性质。接下来,寻找采访对象。记者要找的采访对象是什么人?我们要找的人,正好呈金字塔结构,最重要人,或许只有一个,次重要的多一些,再次重要的,更多一些。在抵达现场,甚至没到现场,我们就要清楚,事件最重要的谁,次重要的是谁,然后,想办法尽量采访到金字塔上端的人士。

以火灾新闻为例。假定,有人在某大楼5楼的咖啡店纵火,造成至少8人死亡数十人受伤,现场烈火升腾。记者抵达现场,他看到了火在烧,消防在喷水,救护车停在路边等待伤者,上千围观者在惊叹。如果缺少经验,记者很容易在现场头脑空白,不清楚自己当前最紧要的事情是干什么。我们来梳理这个事件,记者要面对的采访对象:在这个金字塔最底层的,是大街上的围观目击者,人数最为庞大;上一层的,是在事发时在大楼上班的,最好是4楼或者6楼的上班族;再上一层的,是当时在5楼喝咖啡的顾客或者咖啡厅员工;再上层的,是消防、医院、政府职能工作人员,死者家属等;再上层的咖啡厅的重要员工或在现场的咖啡厅老板;最上层的,是纵火者。

火灾新闻采访“金字塔”图表:

(1)纵火者。整个事件最核心的采访对象,对事件的来龙去脉最清楚,最权威。

(2)咖啡厅重要员工或老板。可能知道纵火者作案原因,并对案发现场的房屋结构、受损状况等条件清楚。身份特殊。

(3)公共部门。消防、医院、政府新闻办等,或参与救援,成为事件的重要部分,或权威。

(4)在事发现场的顾客或一般员工,及死者家属。

(5)事发时在4楼或6楼等靠近现场的人,受事件影响。

(6)一般的外围目击者。

记者到现场前,心中要有这个清晰图谱,到现场后,直奔有效采访对象而去,尽量避免在无效的底层采访对象身上耗费时间。

这也好比在平静的湖水中投下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越靠近石子,就越是我们必须寻找的对象。如果你在现场,头脑中有清晰的采访图谱,你就能胸有成竹,不会慌张。

任何一单事件新闻,都有个金字塔似的采访图谱,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快找到更靠近塔尖的对象。

典型事例:2007年,广东药学院学生跳楼砸死师妹,南方日报率先独家采访到病床上的跳楼者邓国旺,群雄逐鹿,同行倍感压力。

三、气场

头脑中带着采访图谱,我们来到现场。

事故现场,都有一个特定的氛围。比如火灾中,人群的惊慌失措,烈火的形状,甚至那烧焦的气味。而在一个遇难者生前的房间里,或许除了哭泣,就是静默。

我把这些特定氛围,称为“气场”。一个有经验的记者,首先要做的是,融入气场,而忌讳的是不加思考地破坏气场。比如,一个出租屋里面发生了谋杀案,警方封锁现场,楼下一群街坊围观,嘀咕着议论,不亦乐乎。在广州,如果你挎一个采访包,操着普通话,就这样生硬地把头凑过去问:那个人是怎么死的?你看到当时的情形究竟怎么样?通常,议论的街坊就摇头:我不知道,我什么也不知道。再也不搭理你了。其实,他们什么都知道,但就是不告诉你。

凭什么要告诉你?

或许,聊天的街坊相互并不认识,但是,之前的沟通,他们彼此获得收益,并取得了身份认同。记者慌乱出现,破坏了气场。而这个记者,他不是信息提供者,而是索取者。他带给街坊的,不是好事,可能是坏事。所以,街坊本能地拒绝配合记者。

那么,成熟记者应该怎么办?

首先,向报料人详细了解情况,安静地进入现场,在议论者旁听他们议论,转悠两三个议论圈,然后自然地,以聊天者、信息提供者的身份,进入角色:“哎呀,那个被害的姑娘刚满19岁,可惜啊!”围观者就会投来索取信息的目光,你们相互印证,真正知情者则会显得有些得意地,向你讲述他独家的内幕。

而在一个遇难者房间,面对哭泣与静默,开口就提采访,是对逝者不敬,对生者无礼。此时,你面色沉重,一言不发,片刻,就会有人主动上前询问。你则可变被动为主动。

当然,假如逝者因为冤屈而离开,记者的出现能让事件出现可能的重大转机,那么记者就直接上前交代身份。那样,记者本身能改变气场,形成新的气场。

改变气场有时是采访的关键。比如事故现场有5个民工,他们既想向记者说出真相,又担心被单位处罚,几个人七嘴八舌讨论,结果通常是不接受采访,一个记者面对5个民工,气场则为5人掌控。如果能单独约一个民工,记者有意识发威,主导气场,则能比较容易让他交代详情。经典的结果,可能是他事后会后悔,当初为何被那个记者突然说蒙了?记者通常还遭遇的一个困难是,采访对象之前答应接受采访,而回家和家人商量后,又改变了主意,对此,当趁热打铁,在主导气场时,一举拿下。

记者被打的消息,时有传出。这证明我们的采访环境是多么恶劣。

环境一定时,在新闻现场,我们只有审时度势。比如,事故发生,警方封锁现场,10多名治安员在现场巡逻,此时,治安员的上司,地方政府负责人等,正在赶来现场的路上。再加上众人围观,少见类似场面的治安员往往容易头脑充血,觉得刺激紧张。此时你去冒犯他们,强行穿越警戒线,或者不听“劝告”继续拍照,很可能就会与他们发生正面冲突。

我的个人感受是,①通常,动手打人的是治安员,或保安,原因在于,他们打人成本低,即便丢了工作,也影响不大,警察不会轻易打人,他们怕丢公职,所以,宁可“冒犯”警察,也别“冒犯”治安员、保安;②你很难看到一个治安员打两个记者,即便那个治安员能打赢五个记者,通常就是几个治安员打一个或者几个记者,原因在于,人多之后,他们相互壮胆,形成气场。

四、突破

既要团结现场知情者,又不能得罪治安员等执行者。同时,我们还必须尽量突破,超越同行。所以,在突发现场的突破,难有具体的条例可以清理,最关键的只有四个字:随机应变。

以下则是我不成系统的几条经验总结:

(1)老乡在广州的新闻现场,大多都有非广东人的身影。那些事件当事人,往往来自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河南、贵州、广西等地。只要我能确定要采访的当事人不说粤语,我就用重庆话对他说:“老乡,你好。”并用重庆口音说一些所有人大概能听懂,又不完全懂的话。

2007年国庆期间,广州西湾路某正被拆的水泥厂倒塌,三人死亡,一人受伤。当晚采访现场后,各路记者一起直奔医院。但是,守护伤者的保安,看到记者蜂拥而来,连忙赶人。我则旁若无人地对着伤者,用重庆话大声说:“老乡,我终于找到你了,你现在安全就好!”伤者愣着不说话,保安把我看了几眼,拉开活动布帘,把其他记者赶走,让我单独和伤者相处。后来知道伤者是湖南人,而听到我说他也半懂不懂的方言时,他眼含泪水。

我的理解是,说方言能增加被采访对象(主要指民工阶层)的身份认同感,同时,让现场阻碍采访的人,真觉得你就是那人的老乡。

(2)远离同行。重要事件现场,总会聚集多家媒体记者。大家一起提问,通常能形成气场,采访到一家媒体记者采访不了的重要人士。因为有的人,突然面对很多记者会慌神,本来不接受采访的,会临时被动接受采访。但是,我的感受是,大多数时候,要远离同行,因为目标太大,采访更容易受阻,而且,得到的料也是各家都有的,价值不大。

四川地震,温总理要去华西医院。在总理抵达前一个小时,大量记者聚集在医院急诊门口。之前,医院就有封锁线,将一般市民隔离在线外。警方建议20多名记者,都在封锁线内的急诊大门左边。记者们很配合,大家站在一起,等候总理。结果,在总理到达前5分钟,警方临时改变主意,将一群记者,全部赶到封锁线外。本人则习惯性地没有和同行站在一起,当时在急诊大厅,坐在患者中间看电视,幸运地以伤者家属身份,躲过了清查。随后,本人站在温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身后,一同踏入一共只有6人的电梯,进入重症病房看望伤员。

(3)目中无人。记者混进某个特定现场,千万不要左顾右盼,四处张望,而是要不动声色,泰然自若,甚至鼻孔朝天,目中无人。如果你和警察以及其他执行人员对目光,一定会被揪出来。

接着上面举例。温总理在华西医院急诊门口,市民山呼总理,现场气氛极其热烈。领导身边有6名安保人员,其中两名贴身,而旁边则是大量警察。在领导等人走进急诊门口刹那,我站到了回良玉副总理以及华西医院院长身后。然后,我则两眼看着前方,没有任何表情,顺利地进入了一共只有6人的电梯。

不要以为这有多困难。事实上,我估计安保以及警察,就以为我要么是政府工作人员,要么是华西医院的工作人员,所以没有加阻拦。2006年番禺南村工厂大火。工厂旁边有厂违规储藏大批天那水,火起之后,隐患严重。我安静地站在安检负责人身后,安检把厂负责人找来。双方为避开记者,进了一间会议室。我则大大方方地跟他们一起,坐在会议室开会。显然,安检以为我是厂方的,厂方以为我是安检的。

(4)随机突破现场采访过程,其实就是个寻人的过程,如何寻找到核心采访对象,事关成败。

例一,2007年,广州增城新塘,一织布厂厂房顶坍塌,当时十多人在厂里工作,幸好高耸的织布机顶住,使得大部门人得以逃生。全城媒体记者,都采访了当场的伤者,目击者,并在事故现场徘徊。但是,都没能采访到工厂老板。显然,工厂老板是金字塔顶尖上的采访对象,他既在现场,又知道房屋结构,并可能知道事故原因。怎么联系他?我当时在想,珠三角的工厂,通常会在工厂周围打广告招员工,于是,我围着厂房周围寻找,果然找到了这个厂的招工广告,通过上面的电话,独家采访到被警方带走配合调查的工厂老板。

例二,2007年末,广州珠江,沙船撞轮渡,8人死亡。各家记者奔赴现场,都无法靠近肇事沙船。而南方都市报现场记者了解到沙船编号,在办公室的记者在网上通过编号,查到公司名称,打114查到公司电话。从公司值班员口中套出船主电话。由于船主正在赶回事发现场途中,又再次从船主口中套出船长电话。船长介绍事发过程和船上人员情况。第二天见报,只有南都独家采访到核心采访对象。

例三,大学生跳楼砸死师妹。大学生住进了广州海珠区某医院,当时,学校和警方都加派人手到医院,避免媒体记者采访。包括南方都市报在内的记者,化装成护士接近跳楼大学生,但还是被警方识破,没能完成采访。而南方日报记者,则找到治疗跳楼大学生的医生,写了个采访提纲,委托医生完成采访。或许在平时,这样的采访不够严谨,值得商榷,但在这个特殊时候,的确很重要。

以上三例表明,我们除了正常途径获取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外,要有意识寻找特殊手段,比如网络,114查询,在现场有目的寻找,以及委托特定人士采访。

五、趋利避害

经过前面这些突破,我们终于见到了自己想找的核心采访对象。此时,怎样才能让他开口说话?

我的感受是,站在采访对象的立场,为他着想。所有人都在趋利避害,而我们在和采访对象的交流中,有效传递两个信息:第一,接受我的采访,对你(们)有帮助;第二,反之,有害。

2007年某晚9点,番禺某社区一对老年夫妇在家中被劫杀。家属在楼下恸哭。当晚还得发稿,必须尽快说服家属接受采访。我走到死者儿子董先生跟前:董先生,节哀顺变。我是南方都市报的记者,我是来帮助你的。我体会你现在的心情,我们谁都不愿意看到这个事情发生,但是,你现在必须振作起来,接受我的采访。因为现在罪犯还在潜逃,警方才刚刚介入,现在只有媒体报道,才能让社会各界加大对事件的关注,从而使警方更积极破案。所以,现在只有警察和罪犯,希望消息不被传开,如果你不接受采访,就是在帮助罪犯。南方都市报是很有公信力的报纸,而我则是很有经验的记者,经常面对这类似事件。你要相信我。来,现在向我讲述事件的经过。

随即,董先生含泪接受采访。面对受害者家属的场景,在广州的突发新闻中,经常会遭遇到,而我这类似表达,基本都能奏效。通常,死者家属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内心慌乱,六神无主,会本能地拒绝采访。此时,记者则需以一个真诚而强势的姿态出现,记者成为受害人家属的主心骨,去帮助他们,而不能让人觉得你就是个明显的信息索取者。

(选自《南方传媒研究》,第14辑,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作者杨昱)

第三节 突发事件报道的编辑和评论

一、突发事件报道的编辑原则和技巧

新闻竞争的实质,说到底就是争夺受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哪个媒体最受关注,这家媒体就最成功。突发事件为受众所广泛关注,且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理应成为媒体重点经营的题材。新闻媒体如果不对突发事件的事态发展做出必要的分析和预测,不根据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进行预先策划,那么,在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局势面前,就会陷入被动应付的状态,难以取得组织报道、引导舆论的主动权。作为新闻把关者的编辑,有责任确保正确、准确、适时的报道突发事件,恰当引导舆论,防止恐慌性谣言的传播,维护当地的社会经济秩序。

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复杂事实的综合把握,需要新闻人长期在一线锻炼并由此积累充裕的经验,而编辑在整个突发事件报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占据新闻采编的中心地位。编辑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梳理和整合相关信息,譬如事件的背景资料、相关报道等,尤其是相关信息的梳理和整合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突发事件面前,受众对于相关信息尤其是应对措施方面的信息极其缺乏,媒体可发挥海量信息的优势,梳理和整合相关信息,以消除受众对于周围环境最新变动认识或心理的不确定性,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观察问题,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全貌。

突发事件的报道是对一家新闻单位各方面素质的综合检验,也是一家媒体走向市场、争取更多受众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报道大致包括即时性报道、连续性报道、深度类报道三种形式,其中即时性报道是在突发事件后即有记者赶赴现场或从多渠道获取信息,迅速发回的报道;连续性报道是记者持续追踪事件发展过程及详情的追踪式报道;深度类报道是在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都十分明了,一切变化的因素都以静态的形式定格于历史空间,编辑记者充分准备后推出的“重头戏”,可以起到“后发制人”的效果。突发事件报道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媒体和职业新闻人应从维护国家形象和利益的高度出发,特别要注意内外有别:当灾难事件不具国际意义,则对外从简报道,对内翔实报道;若为世人普遍关注,则都要详细报道,甚至对外比对内做更充分的报道。无论哪种报道都需要媒体遵循一定的报道策划原则。一言以蔽之,媒体和职业新闻人要快速反应、即时报道,真实准确、客观公正,把握大局、统筹安排,把握节奏、保持理智,讲求艺术、注重技巧。

以上这些都与一个高素质的编辑分不开。同时还需注意的是,面对媒介新技术的革新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传统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必须积极进行改革创新而不能拘泥于已有的报道模式,一方面改善报道质量,创新报道手段,另一方面,积极借鉴、利用新媒体,拓宽传播渠道,搭建立体报道的平台。新闻编辑应当具有对新媒体、全媒体的技术的把握能力,能够从容熟练地使用各种媒介技术。

二、突发事件新闻评论的价值和意义

1.及时反映公共意见,提供建设性意见

突发事件不仅给人强烈震撼,而且冲击着人们的认知误区、盲区,突发事件暴发初期,民众容易信谣传谣,政府和当事方则习惯于遮遮掩掩、吞吞吐吐。新闻评论针对民众无知与恐慌批评教育,普及科学常识,针对政府部门和当事方封锁信息展开批评,敦促其公开事件真相。

2.监督政府危机处置过程,维护公共利益

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为人们应对危机带来了困难。政府作为危机处置的主体力量,在处置过程中运用公权进行危机监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善后等一系列工作。新闻评论员依托自身对多方信息和相关程序的了解进行评论,解释、监督政府应急措施和决策过程,维护公共利益。

3.倡导公共理性,传播公共精神

突发事件都与民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有关突发事件的新闻评论无疑要盯住最为广泛的社会公众,倡导公共理性,传播公共精神。而公共理性与公共领域密不可分,因为“探讨实践理性的特性,必须把它与公共领域联系起来。公共领域是一个公民追求公共善、有着公共规则的社会活动领域”。[6]而媒体则为公共领域的重要场域之一,新闻评论又以理性和富有思想而著称,新闻评论是倡导公共理性的重要方式之一。新闻评论既然是理性思考的产物,理应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和负责任的精神敦促公共理性的形成、发扬。

4.促进公共协商,共同化解危机

突发事件往往涉及多方矛盾,事件本身处置完成,并不意味着危机化解。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处置突发事件的最终目标消除危机,这有赖于多方协商。公共协商意味着有关公众利益的决策是通过公共商讨和辩论的途径制定出来的。新闻评论是新闻报道的延伸和深化,作为承载公共意见的载体,是公共协商的重要平台之一,也是参与协商的重要手段,新闻评论的传播过程促进公共协商的展开,在此基础上化解危机。

案例3-5

【案例提示】

2012年8月14日,在重庆沙坪坝区童家桥,周克华尸体被警方运离现场。当日6 时50分,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经过重庆等地公安机关连续数日艰苦奋战,犯下累累罪行的公安部A级通缉犯周克华在重庆沙坪坝区童家桥被公安民警成功击毙。至此,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件成功告破。公安部、重庆市政府当日下午召开发布会,通报周克华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侦破情况。对于这起举国关注的重大事件,媒体如何报道?当地重要媒体《重庆晨报》在15日推出14个版面的重头报道,分成“发布”“专访”“目击”“揭秘”“搜捕”“末路”“众说”“回访”“剖析”“反响”10个模块进行组合报道,从不同的方面反映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和评论反响等。下面的案例提供了14个版面中有代表性的3个版面,我们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到如何对突发事件进行策划、编辑和评论。

[《重庆晨报》02版·发布]

周克华被击毙,杀哨兵案也是他干的

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告破,周克华共作案10起,打死10人,打伤6人

到底抢了多少钱

7万元

“14日凌晨6时50分,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经过重庆等地公安机关连续数日艰苦奋战,公安部A级通缉犯周克华在沙坪坝区童家桥被公安民警击毙。至此,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件成功告破。”黄伟介绍了案件侦破情况。

8月10日9时34分,在沙坪坝区凤鸣山康居苑中国银行储蓄所门前,一歹徒持枪抢劫,打死1人,打伤2人后,抢走遇害妇女挎包后迅速逃窜。其挎包内有现金7万元。9时45分左右,正在开展安全巡查调查的便衣铁路巡查民警朱彦超,前去盘查迎面而来的周克华,连中三枪,光荣牺牲。

案发后,民警立即开展现场勘查、围捕、封控等工作。

怎么发现是他

DNA比对

黄伟介绍,民警通过对在案发现场提取的弹壳进行枪弹痕迹比对,确认案犯在银行门前使用的仿五四式手枪,系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作案用枪。而枪杀民警的9毫米手枪系我市“2009.3.19”枪杀哨兵案作案用枪。

通过提取两处现场遗留弹壳上的DNA检材,经检验认定与沙坪坝区井口镇人周克华相同;通过对现场提取的嫌疑人视频进行分析比对,案犯与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案犯的体貌、步态特征,作案手段、方式一致。因此,重庆市公安局迅速将此案与苏湘渝系列案件并案侦查。

他表示,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是公安部挂牌督办的一起“全国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案件”。2004年以来,周克华流窜重庆、湖南、江苏等地,持枪作案10起,打死10人、打伤6人,抢劫巨额财务和81-1自动步枪一支,给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给社会带来巨大威胁。

枪杀哨兵案怎么破的

弹壳有DNA

黄伟表示,今年1月,江苏南京持枪抢劫杀人案发生后,长沙警方成功获取周克华体貌特征,江苏警方进一步确定他的DNA等重要信息,我市公安局在分析系列案件犯罪嫌疑人作案特点的基础上,加大了排查力度。

沙坪坝公安分局井口派出所在排查中发现辖区重要嫌疑人员周克华,经提取其直系亲属的DNA样本与南京“1· 6”案提取的嫌疑人DNA样本进行比对,确认周克华DNA样本与“1·6”案嫌疑人相符,与2009年3月19日我市高新区石桥铺驻军哨兵被枪杀案现场遗留的弹壳DNA检材相符。经辨认长沙警方获取的嫌疑人头像,确认系周克华。

图3-3 2012年8月15日《重庆晨报》02版面

明确周克华身份后,公安部高度重视,部长孟建柱多次作出重要的批示和指示,副部长张新枫坐镇重庆督战指挥。经过公安部苏湘渝专案组和重庆、江苏、湖南专案民警的共同努力,对周克华的犯案规律、生活轨迹、心理特征有了较详细的了解,准确精心研判,为有针对性地对周克华布控缉捕提供了条件。

(《重庆晨报》记者杜海,袁婧,实习生赵尔雅)

[05版·目击]

周克华转身看着我 马上从裤兜掏出了枪

菜贩何先林是击毙周克华的现场第一目击者,目前他已被警方保护

抱着孙儿刚开门  她看见击毙周克华

[重庆晨报讯](首席记者 王珊)“几声枪响后,穿浅色衣服的男子就倒地了,我和邻居很快意识到,他就是被通缉的劫匪!”今年53岁的王颂娟,其家距离周克华被击毙的位置不足10米,昨日上午10时,她情绪激动地表示,亲眼目睹了悍匪被击毙的全过程。

王颂娟说,事发时,她抱着刚刚哭醒的孙儿准备出去散步,刚把门打开,眼前就出现了一前一后的三个男人,“浅色衣服(周克华)的人还在往巷子里走,两个人(警察)跟在后面,双方距离在5米以内。”

还没来得及多想,枪声传来,“浅色衣服的人突然转过身,他掏枪射击后面的两个人,紧接着就是几声枪响,互相射击,最后浅衣服的人倒地,前后就几秒钟的事。”

在确认周克华死亡后,民警转身朝此时纷纷被惊醒出门查看究竟的居民大喊:“我们是警察,请配合,全部退回去!”王颂娟说,此时,众人很快意识到,全城搜索多天的悍匪周克华,居然就在这条偏僻的巷子里被击毙。

55岁的徐洪弟在这条巷子里居住了16年,昨日清晨,他刚走出家门,就听到了枪声,“像在放炮,地上都在抖,我回头一看,歹徒已经倒地,民警让我们赶快离开。”

由于住家地就在事发现场,为配合民警勘测现场,徐洪弟和家人随后被转移,但昨天经历的这一幕,仍让老徐激动不已。

昨日清晨6点过,45岁的菜贩何先林在菜市场卖完了两箩蔬菜后,面带微笑地提着扁担往家里走。就在距离自己的家还不到100米的地方,前面快步走着的一个中年男子,引起了他的注意。接下来5分钟发生的事,令他终生难忘。

卖菜归途

他碰上悍匪周克华

何先林家住沙坪坝童家桥莴笋沟(小地名)双菱皮鞋厂旁边,是一个老实巴交的菜贩。昨日清晨5点钟不到,他就挑着两箩筐新鲜蔬菜出门了。可能是早晨天气还不那么炎热,来买菜的人很多,老何今天的生意特别好。1个多小时,菜全部卖完了。

一看时间,还没到6点半,而且阳光也不那么毒辣,老何一手拿着扁担,一手提着空箩筐,快步往家里走。“再挑两箩筐菜来卖!”老何边走边想,不时用毛巾擦拭着从额头上渗出来的汗水。

还有大约20米就到路口处了,一名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子,走得比老何还快,从他身边擦身而过。“这人走这么急做什么?难道他也赶着去赚钱?”何先林有些纳闷,此时他特地注意了这名中年男子的样貌。

一路小跑

他几乎追上周克华

这名中年男子就是后来被民警击毙的嫌疑人周克华。面对记者,老何坦言,在昨天之前,他只知道10日沙坪坝发生了持枪抢劫案,但并不知道、也不认识周克华。

老何看到,中年男子在前面路口拐弯向坡上走去,正是他家的方向。此时,老何距离此人大约有五六米的距离。就在他准备上坡时,路口旁“双菱生活馆”门市外墙上张贴的那张通缉令,一下子引起了老何的注意。

“哎呀!通缉令上的照片,怎么和前面走的那个人这么相像!”何先林一下子就警觉了起来,额头上的汗干了,背上却直冒冷汗。“这个坏人去里面做什么,里面可都是居民区啊!”想到这里,何先林不知从哪里来的一股劲儿,“我得赶上去看个清楚。如果真是这个人,我得回家打电话报警。”

在通缉令前面,老何只站了大约10秒钟。接着就一路小跑,拐弯上坡。他看到,那名中年男子上坡后放慢了步伐,老何几步就快追上了。

经历战斗

他被夹在警匪之间

让老何没有想到的是,男子突然转过身来,狠狠地望着他。

“看着他的那双眼睛,根本让我无法直视,我只能低着头,用眼睛的余光去瞄他……”老何更没有想到,男子转过身来看着他后,接下来的动作就是从裤兜里掏出了手枪。

原来,周克华对背后紧追上来的老何有所警觉,当他转身去看老何时,发现老何背后还有两名男子。这三名男子,最近的一个和他之间只有两三米的距离。周克华此时已断定,后面跟上来的三人都是民警,于是他掏枪就射。

何先林说,嫌疑人开枪的目标并不是他,因此自己没有被击中。老何看到情况不对,跑到了一边蹲下,抱着头。“我不知道他们到底开了几枪,反正我记得的,有三声枪响……”不到半分钟的时间,枪声停了下来。当老何扶着墙边,慢慢站起来时,周克华已倒在了血泊中,一动不动了。

枪声停时

他两条腿都软了

“一想起来当时的情形,我的心就跳得厉害……”何先林说,最让他难以忘却的,就是周克华扭过头来时那凶狠的眼神。这种眼神,又瞬间变为了惊愕,杀气毕露。

老何说,平时见过小偷,“这样全国通缉的要犯,没想到就在我身边,而且被我碰到了。我能保住命,已经很知足了。枪声停的时候,(我的)两条腿都软了,子弹壳还在地上当当直响。”

记者随后了解到,击毙周克华的过程中,附近许多居民都听到了枪声。但距离现场最近,目击了整个枪击经过的,只有何先林一人。“因为当时我就夹在周克华和便衣民警之间……”

目前,何先林已被警方保护了起来。

(《重庆晨报》记者谭遥)

[15版·剖析]

一场人民战争,打赢了,安心了

昨日凌晨6时50分,经过重庆等地公安机关连续数日艰苦奋战,犯下累累罪行的公安部A级通缉犯周克华在重庆市沙坪坝区童家桥被民警成功击毙。至此,震惊全国的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件成功告破。

这起重庆8.10枪案,调动了全国公众的神经。不仅因为嫌犯周克华作案多起,下手凶残,犯下多条人命,还因其善于伪装,多次逃脱,逃跑过程中又枪杀一名警察。其凶残和随机作案,给百姓心理带来恐惧感。

流火8月,山城面临巨大考验。

重庆在最短时间内印发了186万份通缉令张贴大街小巷,可谓铺天盖地;军警第一时间封锁了嫌犯可能落脚的歌乐山,冒着40多度高温展开地毯式搜索,可谓密不透风;与此同时,由公安部统一协调指挥,湖南、四川、贵州等相邻省份层层设卡布控,可谓天罗地网。

最为重要的是,公安部门在街道、社区广泛发动群众提供线索,张开了一张由人民群众编织的情报大网,坚持“人民战争”式围捕策略。

事实证明,正是这一策略发挥了关键性作用,8月11日,公安机关接到群众线索,周克华在商场出现。这一重要情报得以让公安机关迅速做出调整,缩小了包围圈,大量便衣民警分组进入社区以及嫌犯可能出没的银行附近,最终使周克华无处藏身,将之逼进他人生的“死胡同”。

如果说军警搜山是一张看得见的网,由人民群众编织的情报网则是张看不见的网,终将其原形毕露。正是这种纵横交织的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得以让这起恶性案件迅速侦破。城市“网格化”管理就是运用信息化手段,以街道、社区为区域单元,对某一事件,实现治安联动、信息共享的一种城市管理新模式。实践证明,许多大案要案都是从这些小小单元获得突破的,也印证了那个最简单朴素的道理:无论何人,与人民为敌,终将被人民抛弃。

追寻8年,决战4天,警方用自己艰苦卓绝的行动告诉公众,重庆有能力处置各种复杂的暴力犯罪,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自作孽,不可活。当然,我们也需要反思,像周克华们一类的悍匪,是什么让他们冷酷地向无辜者开枪?他们或对社会有诸多不满,却没有明确的仇恨目标,他们选择了滥杀无辜,其犯罪心理值得剖析,其畸形人生路值得探究,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同样值得追溯。

这4天来,我们内心的惊惧、惶惑将随着此案的告破逐渐归于平静。

生活在继续,笼罩在山城的这团阴霾已散去,相信重庆,依然平安。

(《重庆晨报》评论员王方杰)

【案例分析】

《重庆晨报》的这一期报道是典型的“模块式报道”。模块式报道坚持编辑的主导性原则——根本目的是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把事件的动态消息、背景资料、新闻分析、新闻评论等整合起来,强调分解新闻事件,从不同的信息来源或从不同的角度对事件进行挖掘,客观全面地表现出新闻事件的真实面貌和意义,让受众对新闻事件有一个立体、全面的把握,完成对某一新闻事件的立体展示。模块式报道的组件有多有少,模块的大小长短和体裁也没有一定之规。它摆脱和突破了单一体式结构的局限,扩大了体现新闻内涵的空间。《重庆晨报》对周克华被击毙这一重大事件就采用了不同模块来进行组合编辑。

通常情况下,一篇稿件因受主题、题材、体裁等方面的限制,只能侧重反映客观事实的某一个方面的信息,而对于一些重要的或受众感兴趣的新闻事件,人们则有可能希望获得更多的信息、有较全面的了解,因而从一篇稿件来看,反映现实生活的有限容量与受众多方面的需求就可能形成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编辑在组构版面时,就不能只满足于把一篇篇稿件分散地、孤立地发表出去,而要进行稿件的配置与组合。稿件配置的目的在于丰富报道内容,扩展和深化报道思想,满足受众的需求,从整体上增强传播效果。因此,模块式报道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是对各种报道优化组合的结果。

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动态性消息体现了新闻价值的两个根本要素:显著性与及时性。因此,动态消息应该成为报纸版面的主角。依照新闻学原理,动态消息是对最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的简洁报道,它具有“新鲜”、“快速”和“短小”的特征,报道内容单一,无须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但它只是模块式报道的一个必要的构成部分,还要与背景材料、权威点评、相关场景进行组合才能完成对该事件的深度剖析,从而实现深刻性、广泛性、整合性、延伸性的融合。版面编辑在模块式报道中始终保持动态性思维,思维的动态性体现在版面内容的动态性,比如对“周克华毙命”事件的报道,版面编辑随时根据事件的进展,及时调整版面内容,使不同时间阶段的报道既能突出重点,又能充分体现模块式报道中各种内容的有机组合。模块式报道是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的有效路径。

案例3-6

【案例提示】

2011年7月22日凌晨4点,京珠高速信阳明港附近一辆大客车发生燃烧,这起“京珠高速大巴起火”的事件让人震惊。后经初步调查,客车共载有乘客47人,除当地紧急救出的6人,其余41人死亡。目前起火原因仍然不明。这辆客车核载人数为35人,属严重超员。核载人数为35人竟然硬塞进47人,可以想象,车厢里必定是寸步难行。而在一个拥挤不堪的车厢里,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必然容易导致现场的混乱,加剧事故的严重程度。一辆客车从出现火苗到大火,很可能有短暂的黄金逃生时间,如果车厢不超员,过道通畅,旅客可能抓住机会逃生。京珠高速大巴起火,41人未能逃生,超载是“帮凶”。

《海峡导报》并没有参与这次重大事件的采访,但编辑照样把这起重大突发事故报道做得很出彩,其中重要一点就是编辑不仅善于收集各方面的新闻信息和相关资料,还善于思考问题的本质——事故的原因,在版面上专门安排了一块“特大车祸4问”,这一块的安排是整个版面的亮点。

京珠高速41人葬身大巴火海

公安部专家:大巴可能载有易燃易爆品

22日4时左右,京珠高速从北向南938公里又700米处,河南信阳明港附近一辆大客车发生燃烧。经初步调查,事故发生时,这辆客车共载有乘客47人,除紧急救出的6人外,其余41人死亡。警方调查后认为,事发客车可能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并严重超载。

有的尸体烧至炭化

据悉,事故大客车车牌号为鲁K08596,隶属于威海交运集团,于21日9时45分从威海出发前往长沙。当天凌晨4时许,在行驶到京珠高速河南省信阳市境内时发生燃烧事故。截至当天14时30分,已初步核实41人死亡、6人受伤。

据调查,这辆客车荷载人数为35人,属严重超员。由于车辆焚毁严重,有的尸体已经被烧至炭化,并不完整,无法辨别尸体,只有通过DNA验证才能辨别尸体的身份和人数。

客车烧得只剩骨架

记者在事故现场看到,这辆牌照为鲁K08596的双层客车已经烧得只剩下骨架,车上非钢铁的东西已全部烧毁,遇难者的遗体已被民政部门转移走,现场只留下十几个装有遇难者遗物的袋子,在大巴的行李箱里,记者看到有大量海螺、贝壳等水产品。

从现场痕迹看到,这辆由北向南开的客车将高速公路中间隔离带的一侧护栏撞毁,与护栏的摩擦距离在20米左右,车辆最终停在了中间隔离带上。

乘客听到爆燃声响

随后,记者赶到信阳市中心医院,见到了受轻伤的丁清发,他家住山东省郓城县双桥乡丁庄村,他告诉记者,他们一行6人是从菏泽上车的,上车时车上的座位已经满了,他和朋友的孩子就躺在过道里,其余的人也都各自找地方躺下。

“半夜时,我正在睡觉,只听见‘砰’的一声,一个火球落下来,我就赶紧往外跑,当时整个车内都是火,什么也看不到,不知道从哪里逃了出来。”丁清发说。

“我出来一看朋友的孩子没出来,我就大声喊,但只听见车里面有尖叫声,整个车烧得很厉害,下面是火,上面是黑烟,烧得越来越厉害。”丁清发说。

图3-4 《海峡导报》2011年7月23日推出的报道

15岁少年未脱危险

信阳市中心医院的主治医生潘文俭说,当时6名伤员中,有一个伤势严重,他们已经迅速将其转往治疗烧伤比较好的驻马店159医院,目前,在本院的5个伤员生命体征稳定。

据驻马店市159医院烧伤科的医生介绍,在此治疗的重度烧伤伤员还没有脱离危险期,随时有生命危险。据透露,该伤员是一名15岁的少年,烧伤面积超过90%。

反恐部门介入调查

丁清发告诉记者,火烧得非常快,他问逃出来的驾驶员有没有灭火器,驾驶员说火太大,有灭火器也没有用。

目前,由当地政府组织的事故处理小组正组织刑侦、反恐、消防部门及有关专家进行有关核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王德学、公安部副部长黄明也率工作组赶赴事故现场,指导救援,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特大车祸4问

一问 何以47人伤亡?

该核载人数35人的客车,为何会出现41人死亡、6人受伤?

据悉,这辆车牌号为鲁K08596的事故大客车,21日9时45分从威海出发后,在山东境内又不断地载上乘客。那么,交通运输部门是如何把关的呢?

从威海到信阳这么远的距离,一路上这个超载12人的大客车就没有碰到相关部门的检查吗?道路上难道没有检查超员的部门吗?

二问 什么样的火势?

一名参与救援者介绍,遇难者的尸体被烧得严重变形炭化,尸体已经无法辨认,可以想象当时的惨烈。官方对此也表示,只有通过DNA验证才能辨别死者身份。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火会烧得这么快,以致47个人只有6人逃出?是不是车上有易燃易爆品?是否有人故意点火?这都等待着最后的调查结果。

三问 危险品如何上车的?

一些有经验的司机对记者说,允许超载是为了多赚一些钱,这个可以理解,但没有哪个司机会允许危险品携带上车的。那么,易燃易爆物品是如何出现的呢?

在半路上上车不会进行安全检查。那些人是不是轻易地就能将易燃易爆品带上车?四问 是不是恐怖行为?

另据幸存者和相关的专家在现场勘察,这辆车首先是在车的后部着火的,当时幸存者听到“嘭”的一声爆炸声,然后火势迅速蔓延。公安部专家初步断定,该车上可能携带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

但是不是恐怖行为呢?据了解,反恐力量也介入了调查。

(《海峡导报》2011年7月23日,综合中新社、中广网、央视相关报道)

【案例分析】

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编辑当然应当具有很强的辨识能力,这个案例就是编辑针对众多材料精挑细选的结果。整版报道分成两大部分:一个是突发事件本身,一个是对突发事件的评论,两相结合。关于突发事件本身,编辑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并且区分重要信息和次重要信息,将人们最关心的信息排在前面,人们追问思考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多年多次发生类似的重大安全事故放在版面的后下方。同时,编辑还有意识地安排了一篇述评类稿件《特大车祸4问》,以提问的方式将本次特大车祸中应当引起社会关注和留有疑问的焦点问题一一进行了评点。这样的处理方式足见编辑的“匠心”。

【注释】

[1]焦建军.重视突发事件新闻报道[J],传媒观察,2005(7).

[2]中国内地都市报大量创刊后,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报道,各报社都组建了机动记者部,肩负突发事件的采访任务,主攻重大舆论监督报道、深度报道,做到“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各报社机动记者部因为高效的工作能力和突出的工作成绩而屡屡获得各级各类表彰,比如,2007年记者节(11月8日),中宣部、人事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六部门在京联合表彰2007年全国新闻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楚天都市报》机动记者部荣获“全国新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4月19日,《南方日报》机动记者部获“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全票提名.

[3]黎力.新闻记者的角色意识与社会表演[J],新闻爱好者,2012(2)(2月上).

[4]胡正荣,李舒.突发公共事件报道:新闻媒体实力的全面检验——东方卫视抗震救灾报道及其启示[OL],参见人民网-传媒频道: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7341848.html.

[5]参见《法制晚报》(2009年4月29日)报道:受雪灾、地震影响,中央电视台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建立起了新闻快速反应机制,分别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武汉、沈阳、西安、郑州这8个城市设立驻点。每个驻点配备了小型机动卫星车、海事卫星收发终端等信息传输设备,具有多种信息传输渠道。此外,还配有无线摄像机、小型摄像机、编辑机等图像、声音采集设备.

[6]龚群.理性的公共性与公共理性[J],哲学研究,2009(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