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采访的任务

新闻采访的任务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新闻采访的任务先来看一则报道:火车首次跨越“世界屋脊”新华社格尔木/拉萨7月1日电中国周六创造了历史:第一对满载乘客的列车沿着连接西藏和中国内地的高原铁路首次跨越了“世界屋脊”。当然,还有很多采访的资料没有进入到新闻写作当中,报道的内容是从采访内容中精心选择出来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采访的任务主要是迅速地发现、了解和选择有新闻价值的、真实的事实。

第二节 新闻采访的任务

先来看一则报道:

火车首次跨越“世界屋脊”

(英文倒译稿)

新华社格尔木/拉萨7月1日电中国周六创造了历史:第一对满载乘客的列车沿着连接西藏和中国内地的高原铁路首次跨越了“世界屋脊”。

当两列庆典列车“青1”和“藏2”分别驶出格尔木和拉萨车站时,世界为之瞩目。

数千名身穿各色民族盛装、讲各地方言的群众目睹了这一历史时刻,高呼“扎西德勒”。

国家主席胡锦涛为首趟进藏旅客列车开通剪彩。

“这不仅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他对会聚格尔木火车站参加庆典的2600多名各界代表说。

周六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纪念日。当晚还有三列进藏客车分别从北京、成都和西宁首发。

梦想成真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圆了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梦想,也攻破了美国现代旅行家保罗·泰鲁“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到不了拉萨”的断言。

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814公里的西宁至格尔木段已于1984年通车,格尔木至拉萨段2001年6月29日开工建设。

这一工程被喻为“奇迹”,因为人们过去普遍认为沿线的多年冻土层根本无从支撑铁轨和火车。

“没想到,这辈子我还能坐上火车!”乘坐首列出藏列车700名旅客之一、藏族牧民土登当曲说。他的“英雄结(辫子)”是用新的红头绳编的,“因为今天是大喜的日子”,他说。

土登当曲有5个孩子,最大的27岁,他希望能带着孩子外出打工、做生意。

拉萨大昭寺僧人次仁为沿线的风光陶醉,迟迟不肯坐下。“到了青海我要去塔尔寺朝佛。”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

重写历史

下午5:38,驶离拉萨的首次列车“藏2”经过青藏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历史被重写。

青藏铁路从此取代秘鲁利马至万卡约的铁路成为世界最高的铁路。

行车海拔超过4000米时,列车开始弥漫式供氧,旅客还可以随时用吸氧管吸氧,以免出现高原反应。

胡锦涛称造价330亿元的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又一个伟大成就,并再次证实中国已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这一成功实践再次向世人昭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不断创造非凡的业绩,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他说。

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和亲吐蕃,从现在的西安到拉萨,走了近3年。今天,从北京到拉萨仅需48小时。

不仅是经济繁荣

铁道部预测,2010年,铁路将承运75%的进出藏货物,降低运输成本并使旅游收入翻番。

而专家认为,青藏铁路带给西藏人民的远不止地区经济的繁荣。

针对一些国际舆论对大量汉民的到来会“灭绝藏文化”的担忧,藏学专家安才旦说,青藏铁路恰恰为藏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西藏人民有追求发展的权利,”他说。“铁路将推动西藏的繁荣,并向世界展示藏文化。”

中国西藏文化保护和发展协会理事黄福开说,铁路开通后,人们的生活方式难免会有所改变。“人们会继续吃糌粑、喝酥油茶,也会吃西餐,穿牛仔衣,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

一些环境论者还担心铁路会破坏高原环境。

为保护高原生态,青藏铁路用于环保的资金达15亿元,是目前中国政府环保投入最多的铁路工程。

“我对中国政府的做法感到钦佩!”正在拉萨访问的意大利汉学家米良多说。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周六的开通庆典上发表的讲话中也强调了环保问题。

“广大干部职工和乘客要增强环保意识,自觉爱护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切实保护好沿线生态环境,”他说。

据悉,中国政府还计划在10年内将青藏铁路延伸至日喀则、林芝和亚东。届时西藏铁路总里程将突破2000公里,部分贸易物资可不再经过马六甲海峡,直接从南亚出入境

这是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开通时新华社向世界发的新闻稿,我们从这篇稿件可以看出记者的采访内容有以下这些。

现场采访:铁路开通时的剪彩仪式(观察现场并记录胡锦涛主席的讲话)、在火车上(采访乘客土登当曲和次仁、观察车内情况如怎么样供氧)。

非现场采访:藏学专家安才旦、中国西藏文化保护和发展协会理事黄福开、意大利汉学家米良多,他们分别谈了青藏铁路对藏文化及环境的影响。

收集背景资料:当天是建党85周年纪念日、青藏铁路的基本数据、孙中山的梦想、美国现代旅行家保罗·泰鲁的断言、文成公主入藏等。

当然,还有很多采访的资料没有进入到新闻写作当中,报道的内容是从采访内容中精心选择出来的。

这些内容需要在核心新闻事件——青藏铁路通车当天就组织成一篇报道,而其中有大量内容是通车当天才能采访到的,因此,采访任务非常艰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采访的任务主要是迅速地发现、了解和选择有新闻价值的、真实的事实。

一、调查事实真相

记者采访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事实,事实的真实性是报道的生命。因此,在采访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调查事实的真相,避免把假象和“不合理宣传性现象”当成事实。

2003年3月23日,西安一位17岁的小伙子刘亮在购买体育彩票时中了一辆宝马车,但是在兑奖前,体彩中心把这张票收了回去。几天后,这张票被确定为假票,到底是谁在造假,中奖者和体彩中心各执一词。为了证实自己的清白,刘亮甚至爬上了高高的广告牌,准备以死相拼。新闻调查的策划人余仁山遇到这个选题后,认为里面充满了悬念,如果是刘亮中奖,可以质疑监管方面的漏洞,而如果是体彩中心造假,则可能揭开一个行业的黑幕。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一开始找不到突破口,因为很难直接证明谁是造假者,于是记者想到了从侧面了解真相。既然在刘亮中奖前后还有三人中了宝马车,都是些什么人呢?他们中奖、领奖的过程是否顺利呢?这一了解,就发现了问题。三个中奖者均属子虚乌有,而体彩中心与宝马销售公司的销售合同却显示,四辆宝马车只打了两辆车的车款,而且给宝马销售公司打款的账号是体彩中心即开彩票销售主管杨永明的私人账号!至此,虽然仍然没能证明是谁造假了,但体彩中心的问题已经开始浮出水面[7]

最终司法介入调查后真相大白,是杨永明多年一直承包即开型彩票的销售,他经常采用雇托中奖的方式将大奖收归己有,刘亮其实是个漏网之鱼。为了达到将所有大奖都纳入囊中的目的,杨永明栽赃了刘亮造假,没想到最后还是露了马脚。

这个案件成为2004年司法界的一个大案,也成了记者采访调查真相的经典之作。它也提示我们,记者所进行的采访过程中,真相并不容易被探寻,它有可能被种种人为、非人为的因素遮蔽。作为记者,也许做不到完全把真相全揭示出来,但也应尽自己的最大努力逼近真相。查找事实、探寻真相是记者对社会、对公众的最大责任

二、发掘新闻价值

记者采访的核心任务是要获得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因为任何一种调查研究都要求首先了解真相,得到真实的材料,只有记者采访才会要求发现真实事实的新闻价值,并把它采集起来。

新闻价值是记者采访时选择事实的重要标准,当记者听到某个事实时,应该用新闻价值这杆秤量一量,确定其有价值之后,再深入采访、采集。也就是说,记者在所有事实中要选择那些有新闻价值的;在一个复杂的事实中,要选择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部分。

为此,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要随时问自己几个问题:

这个事实对谁有新闻价值?

这个事实的哪方面对谁有新闻价值?

这个事实的哪方面对谁有什么样的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就像矿藏一样,存在于某些事实之中,有时埋藏得还比较深,需要独具慧眼的记者把它识别出来,发现其所在并设法将它开采。采访的过程就是对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发现与开采的过程。

一位记者看到汽车工业协会的一个公文上的数据分析,发现一个问题:小排量车的销量越来越小。他觉得有点奇怪,于是就跑到几个大的汽车销售市场去看,发现还真是没什么人看,也没什么人买。对经销商的采访也证实了小排量车不好卖。他又想,是否是汽车生产厂家有问题?会不会是厂家推新产品的速度慢,而销售商进货少?记者又去采访吉利公司,发现这家公司本来有个小排量车生产线,但因销量上不去干脆关停了。于是记者采访消费者,发现大家不买小排量车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没什么优惠政策。记者联想起中国是个能源消耗大国的背景,又去查了国外的资料,发现日本对大排量车和小排量车的停车费、养路费、折旧年限等都不同,向小排量车倾斜,于是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记者在报道中还采访了有关专家,专家建议国家在政策上对小排量车的消费进行优惠和导向,从而减少污染,节约能源。

这样,在采访中记者不光是发现了一个有价值的现象,还通过深挖分析了其表现和原因,得出了一个有价值的结论。采访所做的大量工作就是寻找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及其背后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三、迅速收集素材

记者在进行采访时必须尽量花费较少的时间,即了解事实的过程应该尽可能简短。对于绝大多数采访来说,记者需要迅速地了解已经发生的事实,选择适当的时机采集素材,有时甚至需要边采访边报道;而对于调查性报道这类看似时效性并不太强的采访也不能拖,像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一个节目的运作周期通常是一个月,即记者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采访、写作等工作。一般来说,采访难度越大,时间花费就越多。有的调查性报道甚至要花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去采访,然而一旦采访条件具备,开展起来仍然十分迅速。

时间性是对采访这种特殊的调查研究的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采访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求速度,贻误时机,不仅会降低采访的质量,甚至可能使记者的全部劳动“报废”。

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这个45分钟的深度人物专访节目的成名作是2003年非典时期的“三山之问”——科学务实钟南山、临危受命王岐山、忍辱负重吕厚山,这三期节目最快的是上午采访,下午就播出了。而2008年4月,《面对面》推出的“见证西藏”反藏独系列节目的采制也非常迅速,其开山之作《翻身农奴把歌唱》专访71岁的藏族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玛,从采访到播出仅三天时间。节目的编导认为,《面对面》对重大事件中的当事人的专访就是要求“第一时间”,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新闻性;有足够的新闻性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关注度和可视性[8]。《面对面》这样一个周播栏目尚且如此强调新闻采访的迅速性,更不用说其他的报道了。

四、采访的分解任务——掌握几类事实

再来看一个案例:

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9]

从昨天起,昆山31万多农民也可以和城里人一样“刷卡”看病了!

昨天,该市7个行政村发放点的上千名老百姓都领到了一本墨绿色的《昆山市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证》和一张IC卡。此举标志着昆山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开始进入全面运作阶段。凭着这张IC卡,昆山的农村居民在该市的任何一个医保定点医疗单位都可以自由“刷卡”就医。根据该市的具体实施办法,农村居民每人每年只要缴纳50元,如果不幸遭遇大病,最高可以得到近1100倍的补偿,也就是说,最高可以报销到接近55000元!

昨天下午,在该市周市镇市北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民张燕君拿着刚刚领到的医保IC卡开始了自己70岁生涯中的第一次刷卡看病经历。经过一番“望闻问切”,社区医生给她开具处方,一盒是感冒清胶囊,一盒是珍菊降压片。收银处是一套崭新的电脑设备,输入处方,卡一刷,随即打出一张清单,显示划卡消费9.5元,卡上余额140.5元。老太太开心得合不拢嘴:“没想到政府为我伲老百姓考虑得这么周到,送钱给我伲看毛病!”

根据昆山的农村医保施行办法,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200元,这个标准目前是全国最高的,其中市镇两级财政各补贴65元,村集体补贴20元,农民自己支付50元,今年该市财政将拿出6000万元用于医保补贴。

据悉,昆山农村医保覆盖包括居住在农村的小城镇户口,其中16岁以下的儿童4.3万多人,17岁到60岁的18.9万多人,60岁以上老人7.7万多人。另外还有6000多名人均年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农村低保人口,均采取倾斜政策,不用缴纳一分钱,无门槛进入这个保障体系。为60岁以上的老人建立个人账户,由保险基金每年自动注入150元。

昆山医保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昆山的农村医保,除了筹资标准低于城镇职工,因而报销补偿的具体数额不一样外,在运作管理模式上已经与城镇职工的医保没什么两样,就连报销的医药范围和5000元报销起付线都是一样的。

通过上面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一次比较完整地采访,记者需要掌握哪几方面的新闻事实材料。

1.全面情况

也就是概括性事实材料,这类材料能够概述事物的面貌、反映事物的轮廓。全面情况是新闻报道的框架。上面这则新闻的全面情况就是报道的第一句话“从昨天起,昆山31万多农民也可以和城里人一样‘刷卡’看病了!”,这句话概括了这个新闻的基本内容和重点,给人以完整深刻的印象。

在采访中,必须掌握最核心的全面情况,才能够提纲挈领地明确采访的主旨。如果在采访中缺少这种全面情况的材料,采写的新闻报道就会显得零散、芜杂。

2.主要事实

主要事实是指主干材料,是构成新闻事实的各种要素,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量。上面这条新闻的全面情况是“昆山农民可以‘刷卡’看病了”,接下来就要问:怎么“刷卡”看病?什么时候实施?覆盖范围有多大?农民的负担如何?等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是主要事实。

主要事实材料要具体准确,就像支柱和骨干一样支撑起“全面情况”概括出来的框架。上文中“凭着这张IC卡,昆山的农村居民在该市的任何一个医保定点医疗单位都可以自由‘刷卡’就医。根据该市的具体实施办法,农村居民每人每年只要缴纳50元,如果不幸遭遇大病,最高可以得到近1100倍的补偿,也就是说,最高可以报销到接近55000元!”——介绍了如何刷卡看病;“根据昆山的农村医保施行办法,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200元,其中市镇两级财政各补贴65元,村集体补贴20元,农民自己支付50元,今年该市财政将拿出6000万元用于医保补贴”——介绍了如何交费投保;“据悉,昆山农村医保覆盖包括居住在农村的小城镇户口,其中16岁以下的儿童4.3万多人,17岁到60岁的18.9万多人,60岁以上老人7.7万多人。另外还有6000多名人均年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农村低保人口,均采取倾斜政策,不用缴纳一分钱,无门槛进入这个保障体系。为60岁以上的老人建立个人账户,由保险基金每年自动注入150元”——介绍了覆盖范围……这些主要材料是采访中的重点,能让新闻进一步具体化。

3.相关背景

新闻的发生、新闻人物的出现都不是偶然、孤立的现象,有它产生的环境和条件,发展变化的原因。在采访中,要注意收集那些能够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报道、明白其意义的事实,这类原因、条件、对比、解释、说明等方面的事实就属于相关背景材料。

如上面的那个报道,“这个标准目前是全国最高的”——体现其先进性;“昆山医保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昆山的农村医保,除了筹资标准低于城镇职工,因而报销补偿的具体数额不一样外,在运作管理模式上已经与城镇职工的医保没什么两样,就连报销的医药范围和5000元报销起付线都是一样的”——与城镇职工保险对比让受众更容易明白。这些事实都属于背景,帮助受众对昆山农民能够刷卡看病这一新闻事实的意义加深理解。

采集相关背景材料,主要包括纵向背景(事物的内部联系,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等等)和横向背景(事物的外部联系,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等等)。采集这些背景并在新闻报道中加以适当运用,有助于阐述事物的特征和意义,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增加报道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4.典型事例和细节

典型事例是指最有代表性、最能说明事物特点、揭示事物和问题的实质的事实或个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采访中,要采集到能够代表一般情况的典型例子来说明问题,往往能让受众直观清晰地感受新闻。

如上文中采访的那位70岁生涯中第一次“刷卡”看病的村民张燕君,她看病的过程让受众能感受到刷卡的方便与实惠。通过一个人的经历对表现新闻主旨起到了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作用,也让报道更加具体、生动。

细节指新闻事件中那些细微又含义深刻的小地方。在采访中要深入、细致地观察和采集与新闻事件相关的场面、环境、人物语言、动作等细小的内容。这些细节往往能使报道生动逼真,富有实感和情趣。

如上文中“一本墨绿色的《昆山市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证》”、“收银处是一套崭新的电脑设备”、“老太太开心得合不拢嘴‘没想到政府为我伲老百姓考虑得这么周到,送钱给我伲看毛病!’”等处都属于细节描写,它让报道可读性更强了。

一次完整的采访一般要采集到以上四类事实,全面情况搭建报道的框架并奠定报道的基调,主要事实支撑起报道的骨干和主体,典型情况和细节主要是让报道更吸引人、更生动,而背景材料则是让报道更容易理解。在采访中如果这四类事实采集得都比较充分,就能够较好地完成报道的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