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较强的新闻业务技能

较强的新闻业务技能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较强的新闻业务技能业务技能是一个新闻从业者开展新闻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完成新闻报道所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也是把理论与知识素养转化为采写新闻的能力。可想而知,如果没有记者较强的捕捉新闻的能力,就不会有对这一经济事实的准确把握,这一新闻精品也就与受众擦肩而过了。善于发现数据背后的新闻也是经济新闻报道者新闻敏感性强的一种体现。

第三节 较强的新闻业务技能

业务技能是一个新闻从业者开展新闻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完成新闻报道所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也是把理论与知识素养转化为采写新闻的能力。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连新闻价值构成要素、新闻敏感的内涵、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新闻采访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新闻写作的基本特点都不甚了解的人,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新闻工作者。经济新闻首先是新闻,应具备新闻的构造元素和价值要素,符合新闻的采写要求,作为专业性要求较高的特殊新闻,更是对新闻业务技能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一、捕捉新闻的能力

所谓捕捉新闻的能力,就是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和较强的发现新闻的能力。

新闻敏感,就是记者对新闻事实中新闻价值的发现和辨别的能力。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新闻敏感是一个记者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一个记者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就能在他感知某一事实后,对这一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作出准确的判断,即清晰地认识到这一事实对于受众有无意义、有无实用性、有无趣味性。1997年亚洲经济金融风暴乍起,泰国货币泰铢连连贬值。一开始人们并没有十分重视。但有的记者敏锐地意识到它将酿成一场金融危机,其影响将波及全球,并对此及时作了报道。事实证明这场金融风暴不仅打击了亚洲经济,也波及俄罗斯、欧美和拉美国家,它的影响持续了好几年。记者的这种“先见之明”并非信手拈来,而是建立在大量的调研基础之上,绝非一日之功。西方通讯社和大报都有研究专门问题的经济记者,他们通常对经济的某一领域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可以称得上是这一行的专家。

成功的新闻作品首先在于记者独具慧眼的新闻敏感,给采访得来的新闻素材以不同于以往的质的规定性。无数事实证明,同样的新闻事实,同样的新闻现场,不同记者发现问题的能力大小不同,决定了新闻作品的高下之分,因此一位老新闻工作者深有体会地说:“新闻记者的第一技能不是写作而是发现。”第9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青岛14名下岗工人竞得道路保洁权》(《大众日报》1998年3月30日刊发)的采写记者正是凭着强烈的新闻敏感,嗅出了新闻价值所在,在偶得新闻线索后及时进行采访,当天就把稿件传回编辑部。拍卖道路保洁权不仅在青岛是首次,在全国也是首次,报道所反映的做好再就业工作,事关我国大局稳定,反映了各部门关心下岗职工、广开就业门路的新思路、新经验,对做好再就业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下岗工人竞争过去没人愿干的道路保洁员,也反映了下岗职工就业观念的变化。因此报道刊发后,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据“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上介绍:消息见报后,全国各省市区的环卫部门都纷纷派人到青岛取经,竞相拍卖道路保洁权。山东省130多个县市地区也都推广了青岛的做法。此事还引起了江泽民总书记的关注,1998年6月,江总书记到山东考察时,专门看望了这支由下岗工人组成的环卫队,对他们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可想而知,如果没有记者较强的捕捉新闻的能力,就不会有对这一经济事实的准确把握,这一新闻精品也就与受众擦肩而过了。

对于经济新闻报道者来说,要有较强的捕捉新闻的能力,还要求记者在采访经济报道时保持头脑清醒,与采访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让私人关系影响记者对问题的思考和判断,尤其在采访企业和企业界人士时,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在多数情况下,企业和企业家总是不愿意媒体报道对他们不利的新闻,有时甚至会利用媒体去传播一些为他们的特定利益服务的“新闻”。安然公司的财务问题被揭露出来之前,还曾被媒体称为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因此,经济记者在采访中更需要多想几个为什么,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多请教专家和业内人士,而不是偏听一面之词。

善于发现数据背后的新闻也是经济新闻报道者新闻敏感性强的一种体现。“2007年,昆山市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2200元调至2880元”,从新闻报道的角度看,这是怎样的一个事实?又可以做成一则怎样的报道?《新华日报》资深记者嵇元采写的一则消息《每人每年由2200元调至2880元(肩题)昆山低保标准突破国际贫困线(主题)》,(23)令人眼睛为之一亮:

本报讯昆山23日电昆山市委、市政府确定今年年初起上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在昨日召开的有关会议上获通过。根据新决定,昆山农村低保标准由原先的每人每年2200元上调至2880元。

该市民政局局长张平方介绍说,昆山城乡有8000多低保户,根据这一新的标准,昆山每年将为此支付1800多万元。新低保标准的实施,使昆山在全国县级市中,率先突破人均日生活费用不低于1美元的国际贫困线标准。

昆山市1998年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低保标准已连续上调5次。该市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按照国际贫困线标准,适时上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使昆山减贫工作和国际减贫工作成功接轨,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成果。

通常的情况下,对此次调整低保标准的报道,往往是“昆山调高农村低保标准”、“昆山新年给农村贫困家庭送‘礼’,低保标准调高,增幅达多大”,或是更深一点,做出“昆山四年五调农村低保标准”报道等。诚然,“调整低保标准”是新闻,“大幅调整”是新闻,“四年五调”也是新闻,然而《新华日报》对“昆山低保标准突破国际贫困线”的事实的发现,不是纵向的比较,也不是在省内或国内进行横向比较,而是与“日生活费用1美元的国际贫困线标准”进行对比,从而发现了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新闻事实。

此外还要做到对周围的事物和世界有独特的观察。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大学二年级学生李强的《乡村八记》被范敬宜院长推荐到了温家宝总理那里,感动了总理,总理在他的回信中指出,一个好记者“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而责任心之来源在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爱。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做文章”。温总理的这段话是对清华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和办学方向的肯定,对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师生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更是对记者能对周围世界有独特观察的要求。美国一位总统有句名言:“不要问你的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是要问你为你的国家做了什么。”作为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和未来精英的大学,培养的是有创造力的人。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能否超凡脱俗,表现在对世界的观察角度是否独特。

二、采访、调查与搜集材料的能力

采访、调查与搜集材料的能力,就是找到经济新闻报道中所需要的典型或细节性的材料。

2004年的西安彩票案虽已过去多年,中央电视台《社会记录》的记者徐婵娟和《新闻调查》的记者张鸿勋通过采访、调查发现侦破线索,并在案件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的报道还经常被人们提起,正是媒体从2004年3月25日案发到案件告破的60多天里,不满足于表面的现象,而是主动出击,通过新闻调查不断发现经济新闻报道中所需要的典型或细节性的材料,一步步揭开犯罪者的丑恶面目,把最本质的真实公之于众。为此西安宝马彩票案当事人刘亮曾感慨地说:“没有媒体对事件真相的揭露,我会背上诈骗者的恶名。”

2004年3月,新华社记者陈芳与分社记者参加新华社“三农”问题调研,无意中听专家说“江苏常州有个企业在长江边建钢厂”。凭着多年跑土地问题的经验,她感觉这虽然只是一句话,但却包含了很多信息:一是选在长江边占地规模大;二是易污染环境;三是建钢厂有可能是当前投资领域过热盲动行为的缩影。尽管从相关部委和网上没得到任何相关信息,但她始终坚信“有调查才有发言权”,于是一路打听着“往长江边”怎么走,来到了铁本项目建设所在地魏村镇长江村一带。正是记者出色的调查能力,使她顺藤摸瓜,挖出了铁本在项目审批、土地审批、环保评审、银行贷款方面的“四大违规”,揭示出其连闯国家法律政策“红线”,导致6000亩良田被占、4000多农民流离失所的严重问题。轰动全国的江苏“铁本大案”受到了国务院的严肃处理,国家针对金融、土地、项目审批等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宏观调控,控制投资过热。(24)这组报道在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关键时刻,反映了地方连闯法律政策“红线”强上钢厂的重大典型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和积极的舆论引导,受到总理办公室的高度评价,并获得了中国新闻奖。

与其他新闻的准备不同,采访、调查与搜集材料的能力还体现在报道者不是“临时抱佛脚”,更多的是平时积累的知识和材料。19世纪杰出的科学家、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特曾说:“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只有你的眼睛看见东西,那是不会发现什么的,还要你的心能思考才行。”“能思考的心”和“有准备的头脑”是一切科学家成功的“诀窍”,也是经济新闻记者写出新闻精品的前提。第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国地铁列车今天穿过天安门广场(25)就是记者用心思考、注重准备和深入采访结出的硕果。据介绍,为写这篇消息,记者进行了认真的采访前准备,搜集、积累了大量的相关信息,甚至购买了大部头的城市地铁专业理论著作,并对背景材料拟写了初稿。这篇背景资料占近一半篇幅的消息,正是由于作者准备充分,才使消息报道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成为同类报道中的佼佼者。

三、写作表达能力

经济新闻报道的写作表达能力,主要是指经济新闻报道者具有较强的“译制力”。经济报道的“译制力”指的是经济报道的采写者采用面对老百姓的“草根化”写作手法,把受众不容易弄明白的经济现象、术语等用生动活泼的形象语言来描述,使抽象思维在具体的语境中得到形象的落实。特别是通过财经故事等手法的演绎,让经济新闻的面目“可人”起来。(26)著名资深经济新闻记者艾丰曾经这样描述经济新闻的理想状态:“一个人困了,躺在床上,看我们的经济报道,还愿意看,还看得明白。那样,我们的经济报道就可以算是写好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著名经济学家陈淮说过:“经济报道经常涉及理论性很强的问题。特别是经济形势,很难避免一大堆枯燥的数字罗列。但无论怎么深奥,经济报道既然是一种以社会公众为受众的信息,就要让老百姓听得懂。光听得懂还不行,还要简明、生动、一语中的,让人爱听。”(27)英国的尼尔·T.加文在他主编的《经济、媒体与公众知识》一书中,阐述了经济报道的技巧:“经济对大众性报纸来说是一个干巴巴而且困难的领域,需要繁复的解释和阐明相关的环境”,媒体“必须想方设法把人们普遍认为‘困难’、枯燥并且需要复杂技术解释的事件处理得生动,而且对一般的和漫不经心的读者具有吸引力。”这段话其实道出了经济新闻报道表达通俗、贴近的特点。

曾经做过多年路透社记者的香港大学新闻与媒体研究中心副教授周乃菱说,在写作时要时刻记住一点:我是为读者而写的,不是为专家而写的。《华尔街日报》的一位总编曾经说过,二流的记者能把事情向专家说清楚,一流的记者则能同时把事情向一个小学生讲明白。对于经济新闻报道来说更是如此。比如金融报道,尤其要把专业术语、艰涩的道理用非常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让老百姓也能看懂,至少阅读起来不太吃力。互联网的出现,也使可读性比以前更为重要,要使读者注意到一条新闻,比以前难度更大了,因为能吸引眼球的信息太多了。美国的金融新闻中就有很多体育用语,因为美国是一个热爱体育的国家,体育文化无处不在,在金融新闻当中出现很多体育用语,就是为了便于读者理解。

2001年3月,新华社上海分社记者罗新宇采写了一篇解释性报道《5100亿元国债用在了哪》,这是一篇不好做的经济成就性报道。从一开始记者就锁定“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文章开头引用原国家统计局局长张塞的话点出主题:“政府发行5100亿元国债,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必然要下的一步棋,老百姓是最终受益者!”然后,从各个方面展开分析,小中见大,数字解释,层层深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的居民们深有体会:原来煤要440元一吨,南疆铁路修好以后,煤价几乎降低了一半,而这个铁路就是国债修的。”“350亿公斤中央专储粮食仓库的建成,不但使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多了一些面对大自然灾害的信心,也使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成为现实。”文章最后谈到“继续发行5100亿元国债很有必要”时,进行了有理有据、有声有色的解释:“据统计,3年来,我国国债投资项目总投资规模约2.4万亿元,牵涉到6000多个项目,到去年(2000年)年底已经完成近2/3,除已建成的项目外,目前大部分在建项目正处于竣工收尾阶段。如果这个时候撤火,都变成半拉子工程,不仅老百姓不能受益,国民经济也会出现问题。另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重大项目,也需要资金投入、支持。”文章最后顺理成章得出结论:5100亿元国债与老百姓的小康梦想紧密相连。由此可见,好的经济记者如同一名翻译,要把专家、市场、政府的东西翻译成新闻,传递给读者。

我们常说,大众性的新闻报道要尽量采用典型的群众语汇,经济报道也不例外。记者只有虚心向群众学习,深入生活才能采撷出既能说明事物的特点与本质,又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例如,刊发于《经济日报》1990年12月8日的《从煮饺子说到规模经济》就是这类经济报道的典范。为了让受众理解为何要发展规模经济,让读者明白什么叫“规模经济”这样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概念,作者詹国枢用了一个最有效的办法,从普通老百姓最熟悉的生活写起,先把“煮一个饺子与煮多个饺子的关系”讲清楚,这样什么叫规模经济、为什么要发展规模经济的道理一下子就变得浅显明了,这样的处理既有通俗易懂的形式,也有生活味十足的内容,娓娓道来,充满生活气息。

经济新闻的受众可粗略地划分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和对经济有兴趣的读者两大类。也有学者曾将经济新闻的受众群分为7层(28):涉农产业者、普通市民、小投资者、大学生、城市中间阶层、大中企业领导者、政府管理者和经济学者。总的说来,受众是存在差异的,他们对经济新闻的需求也是有差异的。一个普通市民所关注的经济新闻是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新闻,包括个人日常生活的消费和投资问题,他们往往要求媒体把专业性和技术性的词语和句式变得通俗;一个经济决策者所需要的经济新闻涉及面包括政经、财税、金融等方面,他们除了需要把握宏观长期的信息之外,同样需要体察微观动态的信息以指导实际操作,这样的报道也不是以抽象的概念、专业术语为标志的。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被誉为最为成功的经济学教科书,在中文版第二版中,作者设置的《新闻摘录栏》共收入了50篇美国知名媒体发表的经济新闻,展示了美国经济新闻写作上通俗易懂、视角独特和接近性强等特点。《作为外部性的孩子——别出声:什么时候应该把孩子藏起来,并不出声》是国际新闻杂志《经济学家》刊登的经济评论,提醒人们对还没有得到充分评价的市场的外部性的注意,以及与此相关的公共政策选择。这篇评论可以说经济理论性很强,也很抽象,但作者却从“孩子哭对周围人的影响”这一生活小事入手,浅入深出地进行阐述,通俗易懂,又让人信服。《倒卖门票——你需要票吗?供给与需求在路边相遇》则从一名票贩子16年来与警察周旋的独特赚钱方式入手,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分析了票贩子的存在是否合法,写作角度十分独特。《中国全面地把资本送到美国》说的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事,作者从中国资本对美国普通百姓购房的影响入手,说明中国人的投资如何帮助美国的购房者,如何增加美国住房市场的投资流动性。从新闻与百姓生活的交汇点上切入和分析问题,自然容易吸引受众。

一个记者的“译制力”的强弱往往意味着他写出来的经济、财经报道被普通百姓接受认可的程度的高低。著名记者穆青曾经说过,要在读者心目中立起一个形象,报道也必须是形象的。我们在新闻写作上需要有所突破,要善于把概念的表达诉诸充实具体的形象,使报道的内容可闻、可见、可触、可感。这对经济新闻写作的记者来说就是要求其有较强的“译制”能力,让经济报道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因为受众往往喜欢阅读容易理解、接受的经济报道。如果经济报道写得生硬、高深、晦涩,受众会敬而远之或读后不能领悟。不愿看或者看不懂,那就更别谈有用了。因而经济报道应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多使用大众化的语言,把复杂、深奥的经济问题、经济现象深入浅出、亲切自然地表述出来,做到“硬主题,软表达”。(29)

长期以来,我们对财政收支情况与成就的报道,大多类似统计公告,内容除数字外,就是政府和财政部门的工作,很少涉及群众生活,自然也引不起普通老百姓的兴趣。可是新华社编发的《取于民用于民,我国财力九年增加一倍半》的报道却让人耳目一新:“当你走过北京三里河中央财政部门前,你很少会想到这个地方和你的生活好坏有着直接关系。”紧接着具体写了国家用财政收入对农民、对城镇居民的生活方面的补贴。然后笔锋一转再从群众的角度提出问题,对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展开叙述。这样既宣传了财政工作,增长了知识,又让人处处都感到与自己有关。

早在2002年,《经济日报》先后举办了4次大规模的“读者评报活动”,在对回收到的近5000份“读者评报”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后,“印象最深的经济报道”一栏(由读者手写出稿件的标题),获得读者提名数最多的50篇稿件,绝大部分是把经济专业知识与新闻化的通俗生动表达融为一体的经济报道作品,在附上了对“好在哪里”分析的近400封读者回函中,70%左右都有这类评价:“既专业又通俗易懂”、“有深度也读得懂”。在“建议”栏中,也有一些读者明确提出,希望在这个方面继续努力。(30)

据“零点调查”读者调查结果发现,有相当多的人士反映经济新闻报道看不懂,“外行看不懂,内行不愿看”,已成为现在经济新闻报道的通病。虽然当前我国经济、财经类媒体的目标受众以关注经济事务、有一定文化层次的读者为主,但受众接受媒体毕竟不是进行学术研究,而是希望在轻松便利之中获取信息。《财经时报》总编杨大明曾说:“‘让经济简单明了’是一份财经报纸的最高境界。”财经新闻确实具有相当的“专业特色”,然而如何将“专业”转化成一般“大众”语言,从而避免曲高和寡的尴尬,是目前多数财经类媒体的采编人员面临的挑战之一。

从事经济报道的记者、编辑们,也要对自己的产品有个准确的定位:报道时必须明确经济报道的价值在于,用社会上普通读者能够听得懂的语言,把专家们、行业圈子、企业内部的信息传播给他们,把公开信息中蕴涵的动向揭示、解读出来。经济专业人士永远只是经济报道的读者群中的一小部分,他们阅读经济报道,更多的是收集信息、了解动向,有时是为了参考、借鉴经济记者们敏锐的观察、生动的表达。至于他们的纯学术交流,主要是读经济学的专业期刊、经济学专著。经济报道应当准确、生动、透彻、通俗易懂。对于经济学的新概念、新命题、新论断、新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出来,实际上也是一种“翻译”性质的工作。这种通俗化的“翻译”,难度往往比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更高。因为只能意译,而且还要信、达、雅。

由于经济新闻特别是财经新闻的背景资料多是统计数字、抽象图表、趋向预测,相比于其他类别的新闻,其本身就缺乏可读性。因此经济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对媒体及记者、编辑们提出了两个层次的挑战:一是如何准确、科学、完整地开展报道,二是如何以受众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将这些专业性很强的内容传达给广大受众。概括起来说,就是媒体需要在经济新闻报道的专业性与可读性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

事实上,当前经济类媒体中大量经济新闻语言确实大多呈现出过于抽象、枯燥呆滞的“新闻语言(专业知识、技术术语、专用名词等)+财经专业语言+数字+图表”的整合模式;在实际报道中,有的记者在专业性方面走到了反面,他们常常把自己还没“吃透”的大量经济学术语堆砌在报道中,有时甚至造成由于专业术语运用不当导致报道失实的事件发生。毋庸置疑,艰深并不是经济新闻深度化和专业化的必然代价。如《经济观察报》注重宏观的言论,偏重于追求社会效益影响,实际运作则充满近乎浪漫的理想主义情怀,激进而空洞的文风、艰涩难懂的文字,使得很多读者不能轻松地阅读并从中获取想要的信息。正如有的读者所说:“时间久了,我却发现,每当我拿着新一期的《经济观察报》的时候,我的阅读欲在渐渐下降,已经没有了初读它时的那种快感。相反,每每看到她的时候,我愈发觉得原本让我觉得很时髦很过瘾的那些华丽文字却像是一场有钱人在消化不良情况下进行的一种节食运动,尽管节食之后有可能是更奢侈的摄取。”(31)对此有研究者毫不避讳地指出:“在当前的财经媒体报道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财经—资本—金融这样一个渐渐趋窄的指向,中国新兴的经济媒体愿意参与一场时尚的资本盛宴。在这里,财经媒体穿的西服越来越高级了,与经济精英、专家差不多在同一个话语的圈子里,犹如共谋。共谋显然更便于逐利,我们时常看到,《财经》的视野被资本所局限,财经报道的空间也被缩窄。”(32)

约翰·坎尼夫等优秀记者们早就意识到,记者们的责任不是为有限的专业人员做报告,而是向一个不断扩大的阅读群体传播过去被专家们垄断的信息。他们在科技、宗教、医学、金融等领域的报道可亲、有力、简洁、生机勃勃,且不失细节和深广度,从不使读者觉得自己像个文盲或外星人。正因为此,有几百家报纸每周5天刊载坎尼夫专栏中那些“无法用美元符号叙述”的经济报道。坎尼夫认为,从事经济报道的新闻写稿人应当这样工作:“他必须认识到,他的工作是把专家的工作解释得一般读者可以读懂。他必须用金融方面的知识教育自己,但又并不是要成为一个金融专家。他必须努力学习,必须保存资料,因为各个商业事件都有漫长的历史,而且没有哪个人的头脑能够记住所有的细节。他必须懂得政府各机构的工作情况,因为从华盛顿传出的商业新闻的数量及其重要程度正在不断增加。然而,当他坐下来写作时,他必须使用任何优秀记者使用的那种英语。”(33)经济报道则应当以明晰、生动、准确、迅速见长。经济活动是更富于生机的一种活动。“对于人们的希望、工作、生产、失败、成功以及推动国家前进的各种社会和文化的现象,难道不能采取较有想像力的处理方法吗?”坎尼夫说。我们相信,我们今天有一个迫切的任务:在信息时代,假如获得经济知识是一种特权,报纸的作用应当是使这种特权普及,而不是相反。像《福布斯》、《财富》和《国际先驱论坛》这样的出版物也许在经营理念上相去甚远,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它们的经济报道十分重视适应普通读者的理解力。专门针对金融家的报道和为普通读者而写的报道在“严肃性”上并无分别,只有某些为了效率而进行的省略。优秀的经济报道是激动人心的故事:它的历史,它的背景,它偶然呈现的寓意;数据是故事的一部分,而不是三明治中夹杂的沙砾。这不是开头结尾讲几句闲话就可以办到的,它特别需要写作者针对时代特点的锐利的眼光。

美国著名记者威廉认为:“新闻作品必须做到两件事:它应能给读者提供信息,并能使读者对之感兴趣。”(34)经济新闻也不例外,而达到这个标准就必须依托于通俗化的表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