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外国语大学参与东北片合作办学跨校辅修之风雨历程

上海外国语大学参与东北片合作办学跨校辅修之风雨历程

时间:2022-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色彰显,资源共享,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记上海外国语大学参与东北片合作办学跨校辅修之风雨历程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大学是高等教育的实施场所,也是知识精英的荟萃之地。[3]上海外国语大学正是秉承这一宗旨,在彰显自身办学特色的前提条件下,积极参与上海市东北片10所高校的合作办学,充分有效地共享周边高校优质教学资源,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促进人才的全面和谐发展。

特色彰显,资源共享,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记上海外国语大学参与东北片合作办学跨校辅修之风雨历程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务处

大学是高等教育的实施场所,也是知识精英的荟萃之地。大学对青年的塑造是人类精神生活中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创新则是教育的生命,更是大学教育的关键。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培养个性,承认人的个性,以人为本。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靠一门课程,一种考试方式来实现的,而是要建立一个允许个性发展的环境,构筑一个个性发展的空间,提供学生个性得以发展的条件,形成一个支持个性得以表达的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创新教育才能真正得以实施。上海外国语大学正是秉承这一宗旨,在彰显自身办学特色的前提条件下,积极参与上海市东北片10所高校的合作办学,充分有效地共享周边高校优质教学资源,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促进人才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倡导和树立大学理念

大学是高等教育的实施场所,也是知识精英的荟萃之地。

大学对青年的塑造是人类精神生活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大学的课堂不仅要教给学生立足于社会的特定技能,而且要唤起青年人对追求知识与真理的无限兴趣,并赐予他们对生活与工作的正确态度。蔡元培先生说:“大学并不是贩卖毕业证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因此在“人才培养上,大学无不以培养通识博学,具有高度教养和全面发展的通才,具有较为完满的人格追求,以别于专门教育造就的狭窄单薄的技术专才。”[1]而创新则是教育的生命,更是大学教育的关键。“哲学家与教育家的全部职责在于根据现时的条件而不是过去的条件将真理、善良与正义的永恒理想付诸实用。生长与变化是一切生息的法则。昨日的答案不适用于今日的问题——正如今天的方法不能解决明天的需求一样。”“永恒的真理如果不在新的社会形势下赋予新的意义,就既不是真理,也不是永恒的了。”[2]

审视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平庸化与工具化的趋势在人才培养的流水线上愈演愈烈,大学理念的倡导和树立更是极其关键。大学教育要把促进和提升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它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基本目标与使命。它要扩展人的精神视野、深化人的人文素养,激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空间、完善人的人格魅力。它要立足于把人塑造成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并对人的价值与生命意义有最深刻的认同。

“我们不能总是为我们青年造就美好未来,但我们能够为未来造就我们的青年一代。”[3]

上海外国语大学正是秉承这一宗旨,在彰显自身办学特色的前提条件下,积极参与上海市东北片10所高校的合作办学,充分有效地共享周边高校优质教学资源,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促进人才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面临挑战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学校在一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为实现目标,并且围绕目标组织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结构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支持目标并完成目标的功能,它是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目标的变化要求模式做出相应的改变。在一定意义上,改革高校的人才培养,就是改变原有的模式,并重新生成新的培养模式的连续不断的运动过程。

人才培养质量取决于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教育作为服务项目将向成员组织国开放,生源的国际交流加剧,跨国办学和教育资源的国际化加强,我国的教育市场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国际互联网和知识全球化的崛起等,给更小或更穷国家的院校机构或系统带来了潜在的严峻问题。在一个划分为中心与边缘(centers and peripheries)的世界,中心变得更加强大,边缘变得日益边际化。国际学术系统不平等越来越明显了[4]

世界银行2000年出版的报告枟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枠中,对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世行专家认为,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高等院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很少有学校能保持高水平,除了质量问题和资源不足这两方面传统因素之外,还面临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的“规模扩充”、“知识革命”等方面的挑战[5]

诸如此类严峻的挑战,对发展中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标准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校相应地必须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标准、分校办学的实际困难等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新构建,在彰显自身办学特色的前提条件下,充分有效地共享国内、国际优质教学资源,构建复合型创新人才成长立交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一所主要从事外语高等教育的大学,同样面临以上所提及的各种挑战。面对生存与发展,上外一方面充分反映自身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依托外语学科强势,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一方面借助于国内、国际合作办学的力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机会,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实力,充分发挥学校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功能,以期走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三、特色彰显

(一)学校基本概况

上外成立于1949年12月,时为上海俄文学校;1956年,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1963年9月,被批准为全国重点高校。1994年2月,学校正式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1996年学校通过原国家教委预审,跨入“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

上外现有虹口和松江两个校区,25个本科专业,其中语言类专业14个,非语言类专业11个。

上外专业与学科点涉及5大学科门类: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现有19个硕士点,其中语言文学类13个,非语言文学类6个。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外国语言文学”;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语言文学类8个,非语言文学类1个。

上外现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即英语语言文学和俄语语言文学;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即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1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东研究所,1个国家级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西欧语种专业。学校现为国家教育部全国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6]

(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上外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能熟练运用外语,具有相关应用学科专业知识与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高质量外语人才与复合型应用专业人才;合格的外语师资和具备高水平外语研究与实践能力的人才。学生无论修读何种专业,都必须至少修读一门外语并达到高级水平,能熟练运用外语在专业范围内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交流活动。

语言类专业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要求。英语教学是学校语言教学的龙头,上外95%以上学生接受英语教学。学校组建了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协作组,选派最优秀的资深教授长期从教于本科教学第一线,使上外整体英语理论水平及应用能力,在全国范围内保持最高水准线。历年来,上外在专业英语基础阶段和高级阶段考试成绩普遍名列前茅,其他语言类专业教学质量也保持了很高的水准。

非语言类专业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上外已形成了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交叉融合,培养专业人才的办学特色。非语言类专业学生通过4年学习,既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水平,又具有很强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

(三)强势学科高水平师资队伍

上外语言学科的师资队伍最明显的特点是学历高、职称高、成果多,年龄结构合理,其实力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经过历年的传承煅造,并在新时期不断改革发展,上外形成了历史积淀深厚、特色鲜明、领先突出的外语教学品牌优势,在国内外外语教育领域享有盛誉。

表1 上海外国语大学师资队伍学科(专业)结构状况表

img42

注:表中其他学科包括体育、艺术等学科(专业)。

表2 教师在各院系部分布状况表

img43

注:表中教师人数不含编制在党政机关、科研和出版机构等单位的教师[7]

四、资源共享

(一)外语人才培养新要求

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知识革命的产生,社会对各类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据上外对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多年追踪调查和外语人才的市场需求分析,用人单位对传统的纯语言类笔译工作者的需求已日趋减少,涉外政府部门、新闻单位、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要求专业外语工作者不仅应该具有熟练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还必须兼晓相关业务。

上外不断坚持教学改革,十几年来,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先后增设了11个非语言专业,力争使非语言专业的毕业生在具备扎实、广泛的专业基础的同时,拥有很强的外语优势。与此同时,及时调整语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传统的语言专业学生增设新闻、经贸、金融等方向型模块课程或提供相关的辅修专业,努力为培养高级外语人才创造条件。但是,由于受到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上外的非语言专业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专业水平的提升依然道路艰难。另外,上外能够提供学生辅修的专业,在跨学科的幅度上难以迈开坚实的步伐[8]

上外把全方位开放式发展战略诠释为自身可持续发展这样一种思维。现在的大学,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学校的资源膨胀,都处在一个非常快速的发展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快速的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教育,可利用的资源和资金到底能够支持大学以什么样的速度、在多长的时间当中能够适应一种快速的增长,如何支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和社会的联系、和企业的联系、和高校之间的紧密合作,通过资源共享来实现教育资源在校外的最大化利用。这就是支持实现大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上外在依托自身外语学科强势的基础上,审时度势,积极参与周边合作、国际合作等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以此弥补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不足,提高教学资源配置效率,以求得生存、壮大与可持续发展。

(二)上外参与上海市东北片高校合作办学跨校辅修项目之风雨历程

上海市教委对上海高校的布局设想概而言之为“2+2+X”,第一个“2”指上海市东北片高校(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水产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上海海事大学等)与西南片7所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合作办学联合体,第二个“2”指上海市松江大学园区(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外贸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和南汇大学园区(上海电力学院、上海水产大学等),“X”指游离于以上4个联合体之外的其他高校。市教委力图在不涉及改变各校隶属关系的前提下,促进各高校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上外既积极参与上海市东北片高校的合作办学,又主动参与组织、筹划、实施松江大学园区教学资源共享方案,拥有共享两大合作办学联合体优势资源的优越条件。下面侧重谈谈上外参与上海市东北片高校合作办学之跨校辅修项目的点点滴滴。

上海市东北片高校的合作办学自1995年12月始,至今已进行10年了。本着“各校相对独立,而教学资源共享”这一构建理念,凭借各自鲜明的学科特色、彼此相距较近的地理优势,实施“百花齐放与各展雄风”的发展战略,实现高校间的相对紧密合作,彰显各校学科互补、资源共享的突出优势,努力建成一个“特色共同体、资源共享体”。

上外于1997年起参加了上海市东北片高校的教学协作组活动,通过名教授流动讲座、跨校师资互聘和跨校选修课的合作,初步感受到了高校合作办学、共享优势资源的巨大益处。1998年起,上外又积极参与了上海市东北片跨校辅修的筹备与建设工作。此举为上外学生跨校、跨学科选择自己欲修读的辅修专业提供了良好机遇,莘莘学子有机会选择修读上海市东北片复旦、同济、上财大、上理工、上海事等高校先后开设的法学、经济学、新闻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工程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物流管理等近20个跨校辅修专业。2005年6月,上外参与东北片跨校辅修的6届学生已如期完成学业。跨校辅修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构筑了一个个性得以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性得以发展的条件,形成一个支持学生个性得以表达的氛围。同时,上外结合自己学校的外语优势先后开设了德语、法语和日语3门跨校辅修专业。上外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他校,他校学生走进上外,同时也带来了上外与他校校园文化的交相融合,铸就了一道亮丽的校园风景线。跨校辅修项目有效地加强了上外与其他高校间师生的流动性,提高了合作办学资源共享的可行性,增强了上外自身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1.上外学生走出去

上海市东北片高校1998年至2005年,8年时间共有12757名跨校辅修的学生(见图1),而上外参加跨校辅修的学生就有1895名,占总数的14.85%。可见,上外学生乐于并善于走出校门,去充分感受异校学术氛围,去尽情领略异校文化风情。跨校辅修为满足上外学生不同的个性、兴趣、爱好、特长和需求,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上外参加跨校辅修的学生人数从1998年至2001年呈逐年大幅上升趋势(见图2),这种不断增长的数据说明,上海市东北片高校学生跨校、跨学科辅修的办学模式,已成为一种深受上外学生欢迎的新形式。自2001年始,上外的本科生教育逐年向松江校区转移,由于路程相隔较远、出行不便,也由于松江大学园区6所高校合作办学开设跨校辅修,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跨校求学、发展个性的需求,故上外参加东北片跨校辅修的学生人数有所下降。但基于东北片高校素存的名校优势、品牌专业优势等因素,上外每年参加东北片辅修学生的人数仍稳定在300人左右。

img44

图1 1998—2005年上海市东北片高校参加跨校辅修的学生人数

img45

图2 1998—2005年上外参加跨校辅修的学生人数

从上外学生填报辅修专业的人数分布看,明显呈现3种倾向:名校倾向、热门专业倾向和优势专业倾向[9]

(1)名校倾向。名牌学校的效应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他们认为,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师资水平、社会影响力状况,是他们选择学校时应该慎重考虑的因素,而对那些在高考时想进入某校而未能如愿的学生而言,跨校辅修恰为其提供了一个圆梦的良好契机。当然,这必须排除因上外学生知识结构偏向社会科学而无力修读某些自然科学的学科专业而造成的选校倾向因素。

(2)热门专业倾向。当前社会的需求,有时是引导学生选择专业的第一考虑。故有些专业虽不是名牌大学所开设,但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量大,这些专业亦成为“众矢之的”。

(3)优势专业倾向。从各高校开设的专业来看,基本上是各校具有较强师资力量、较悠久历史的专业。例如,复旦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新闻学,上海财经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会计学,上海理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等都是上外学生喜欢选择的专业。同济大学的多个专业要求学生具备相当的数理、工程基础知识,而上外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无力修读;而上海海事大学位于浦东,距离上外较远。故选报这两所学校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具体情况见表3、表4。

表3 1998—2005年上外参加跨校辅修的学生在各校中的人数分布表

img46

表4 1998—2005年上外参加跨校辅修的学生在各专业中的人数分布表

img47

注:“/”表示该专业该年未开设。

当然,囿于各辅修专业每年招生人数的严格限制,以上数据只能反映一些基本情况,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专业选择倾向。

2.上外参加跨校辅修的学生心态录

几年来,我们对跨校辅修在读学生和结业生采用问卷调查、座谈、追踪访谈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查,了解到他们的心态并不完全相同,基本上有以下几种类型[10]

(1)转换思维方式,改善知识结构。选报上海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说:“我在上外一直学文科,作为原先学理的学生,能有机会换一种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以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是相当有意义的。”不仅如此,有些辅修专业同主修专业有相辅相成之关系,学生认为,充分掌握有关辅修知识将有助于学好主修专业的课程,以完善知识结构。他们在主修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知识体系的不足,于是通过把主修专业和辅修学习结合起来,达到提高自我综合素质的目的。

(2)充分利用时间,扩大知识面。这可以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初衷。学业优良的学生认为,一年来主修专业的学习比较轻松,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吸取其他方面的知识,大学本科的4年也许是人生最宝贵的一段年华,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一去不复返。在此期间,与其把时间浪费在玩耍与嬉戏上,还不如安下心来多学点东西,以扩大知识面。许多学生从对辅修专业单纯的兴趣发展成工作后经常能为自己所用的业务知识,正是有了辅修给他们的最初积淀。

(3)感受异校文化,多交一些朋友。有人说,上大学不仅应在课堂里学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跨校辅修可以让学生走进其他大学的课堂听课,体验不同的校园文化和学习氛围,从而拥有更宽广的视野。跨校辅修的专业授课教师多具高级职称,其中不少教师为博士生导师、留学归国的博士,授课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且有很高的学术水平。这些教师以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学术造诣、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师德师风吸引了广大学生,在辅修专业学习过程中能和这些相当有实力的老师多加沟通,对自己的思维和见解皆有很大的助益。跨校辅修可以让学生结交更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学生戏称“朋友多多,好处多多”。

(4)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有些学生在高考时为了确保自己能被某大学录取,在主修专业的选择上委屈了自己。现在有了跨校辅修,他们感到十分兴奋,借着跨校辅修的办学模式可以有机会重新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了。有些学生的确在辅修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发展了新的兴趣,是辅修把他们领入了一个全然不同的学科大门。

(5)锻炼意志力,树立自信心。通过跨校辅修,学生还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力。就上外部分学生而言,他们没有一点经济学基础,也不曾学过高等数学,开始学习经济类专业时听课总是很吃力,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力才能不半途而废坚持到底。特别是每次辅修考试时总赶上自己学校公共课的考试,要克服这些困难,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跨校辅修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地战胜困难,对自己有了更多的自信心。他们觉得,参加辅修的自己同以前的自己就是不一样,虽然所学的知识还远远不够,但自信心已经足够,足以令自己去学习更多、更深奥的东西。

通过跨校辅修,上外学生希望并努力获得了具有普遍与持久价值的知识、技能与思考习惯,同时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将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素质,信念、良知、责任等个人品格,融进知识的掌握之中,为终身学习、持续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外校学生走进上外

“学外语,找上外”,这流传于一般市民中的话语,是对上外外语师资力量优势的一种肯定。但推出何语种作为辅修专业,以满足上海市东北片其他高校学生的需要,这颇费了一番思量。尽管上外的英语师资力量很强,但各校经过多年的努力都已建立了强大的英语师资队伍,因而上外应在其他语种中选择合适的跨校辅修专业。经过调研,上外先后开设了德语、日语和法语3门辅修专业。

这3门专业的师资力量在上外均属于强势,德语、日语、法语专业除了每年招收一定数量的本科生以外,还招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而日语专业师资力量在上海高校中占据绝对优势,多年来一直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学科。这为上外组织德语、法语和日语辅修专业的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上外也非常重视对跨校辅修任课教师的选择,如应聘担任德语、法语、日语辅修专业的老师大多数曾经在德国、法国、日本留过学,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相当一部分教师具有高级职称。

从中德、中法、中日文化和经济交流来看,交流面广量大,且仍然呈现上升趋势,这必然会产生对德语、法语、日语等外语人才的大量社会需求。

高校学生在学好主修专业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再辅修一门外语专业,这为他们今后出国留学继续攻读更高层次的主修专业,或大学毕业后从事与主修专业有关的且需要使用相关外语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选择辅修上外德语、法语、日语专业的学生人数,在名额严格限制的前提下仍逐年持续增加(见表5)。据各校报名时反映,假设没有限额,学生数可能将会翻几番。各校学生选报语种的倾向性还与该校的国际合作办学对象国有密切联系,如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

表5 其他高校学生辅修上外德、法、日语专业的人数统计表

img48

续表

img49

注:表中“/”表示该年未开设该专业。

(1)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是专业学习过程中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根据上海市东北片高校合作办学教学协作组的指导性意见和学分制管理办法,德语、法语、日语各辅修专业的总学分被分别确定为32学分,教学总学时为480学时,学习周期为两学年共4学期。教学计划的核心是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上外通过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并遵循外语教学的规律,对各门课程的先后顺序和衔接配合进行了合理安排,使之适应学生跨校攻读辅修专业的教学规律。

(2)日常教学与管理。按照上海市东北片高校合作办学教学协作组的安排,上外辅修专业的授课时间都安排在星期六,全天授课学习8学时。

在日常教学方面,上外教务处为每个辅修专业聘请一位资深教授担任教学负责人,监控教学质量,并协助聘请任课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除了注意传授基础语言知识外,尤其重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语言能力。同时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有关语言国的国情知识,增进对语言国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了解。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保证教学质量,上外坚持采用小班授课的形式,班级规模一般控制在40人左右。一旦班级人数接近50人,上外还为主讲老师配备助教,以保证每位学生的语音、语调学习能直接得到老师的纠正和指导,使学生能说一口标准的外语。学生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很快就能用标准外语开展简单的日常会话。同时,对学习不认真、经常缺课的学生,老师坚持等级标准,严格执行考试纪律和阅卷制度,实施淘汰制[11]

在教学管理方面,上外教务处负责所有的教学教务管理工作,平日授课期间安排值班人员处理紧急事务并接待学生开展咨询业务,定期或不定期地以个别访谈或以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表进行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学生对教学及教学管理方面的反馈意见,以增强与学生的沟通,并尽量获得学生的理解。上外承担的各种全国性或区域性的专业与非专业外语大型考试非常多,而虹口校区的教室使用实行全校统一调配,部分辅修专业课在一学期中总会有两三次需要调换上课地点或上课时间,对此,教务处总是及时通知任课教师并在“上海市东北片高校教学协作网”上发布相关信息,并对学生一再重申注意课前查询。但部分学生往往或出于粗心或缺乏关注意识而不能及时找到上课教室,并对此颇有微词。一旦发生一次这种情况,学生也许会长久留下管理不善的恶劣印象,对此,上外教务处总是尽量耐心解释,并根据学生反馈意见改进管理工作,尽量想方设法以多种渠道,如请学生所在学校教务处帮助通知等方式使信息能直达学生。上外各辅修专业课程经常因任课教师大量使用精选参考复印资料,涉及复印资料收费问题,对此,大多数学生表示理解,而少数学生误认为是收考卷费,或认为既已交学费为何再收材料费?上外辅修专业课程每学分收费高于东北片其他几所高校,对此,学生不解并质疑,上外教务处对此耐心向学生解释小班授课(30~40人)与大班授课(比如200多人)导致收费差异,如果以班级人数逆推收费标准,结果将是如何?而后,大多数学生深表理解。面对上述种种问题,上外教务处作为跨校辅修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必将认真梳理自己的思路,并从各个角度来规范制度及管理,改善工作,促进跨校辅修的良性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各校学生服务。

(3)他校学生对上外辅修专业的反馈情况[12]

对辅修专业课程及任课老师评价的反馈意见。上海体育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学生王晓露说:“上外的德语老师非常认真负责,有着德国人般的一丝不苟的精神。但他们上课时的态度十分和蔼亲切,像朋友般和我们平等交流,气氛民主轻松。我们实行的是小班授课,所以从最基础的单词发音、语法练习到情景会话,老师都会挨个地检查过来。我们的课程很全面,有非常系统化的德语语法和精读课程,让我们基本掌握德语听、说、读、写的技能;又有实用性很强的视、听、说和会话课,鼓励我们听说德语的积极性和勇气,培养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让我们能够就一般的社会生活题材与德语国家人士进行交谈。此外,还在德国概况课上给我们介绍一些国情知识和德语国家的历史背景。写作课则是锻炼我们多种体裁文章的写作能力,从书信、报道过渡到求职信、个人简历等应用文。老师还经常给我们讲一些在德国的所见所闻和风土人情,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让我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对德国的社会和文化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

上海海事大学国航专业的学生费娅娜的评说:“虽说辅修不是我们的正课,但辅修的课堂里同样也有着‘比、学、赶、帮’的浓厚学习氛围。在这里没有人因为这不是自己的主修课程而松懈倦怠。下课时,老师常常会被一大堆的问题‘堵截’。在这里教学的教师是认真负责的,他们没有因为我们不是他们本校的学生或辅修专业而敷衍了事,他们根据我们的特殊情况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上海电力学院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楼瑞静在随感录中写到:“我的辅修学科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德语。在两年的学习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老师们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德语精读是贯穿两年的课程,我们总共换了3位老师,每一位都那么认真、敬业。他们在课堂上讲解详细,并且不断地对我们进行操练,全方面培养我们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德语视、听、说和德语会话,则是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同学主动去听、主动去交流,达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德语写作使我们熟悉了各种体裁的应用文,对我们的德语写作有很大的帮助。虽然只是短短两年的学习,却遇到了不少好老师。”

放弃双休日的休息时间,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不断磨炼自己和提升自我。坚持到最后,完成德语辅修学业的学生感慨地表示:“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辅修了两年的德语,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每次星期六上完一天的德语课,我都觉得非常的充实和愉快。辅修德语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增加了自信心,而且丰富了大学生活,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对自己本专业的学习以及拓宽以后的择业面都很有帮助。”“辅修是挺苦的。记得辅修第一学期时,我被分在‘德语三班’,也就是参加德语辅修的同学一共有3个班的人数。但随着学习进一步的深入,学期一个一个地过去,几乎每次开学总会少掉几张熟悉的脸庞——他们放弃了……逐渐地,3个德语班就只剩一个班级了。听说这种情况在其他专业、其他学校也时有发生。说实话,其实受他们的影响,有几次开学我也曾冲动地想到过放弃。但冷静想来,半途而废不就等于前功尽弃吗?回想之前的努力与汗水,这不是太可惜了吗?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教师认真负责,教学内容系统正规,如果今后我还想再学德语,就只能去参加社会上的一些业余班,而这些培训班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又有几个能有保证的呢?我为何不借辅修的机会在学有所获的同时也锻炼一下自己的毅力与恒心,使自身的素质也有所提高呢?所以,最终我还是坚持到了最后。我想,暂且不谈我现在是否能讲一口流利的德语,但我却学会了‘锲而不舍’,它是一笔难得的财富,它将会影响我一生!”

五、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极大地拉动了对涉外经济、贸易、管理、法律等人才的需求,尤其是上海市提出了建设国际经贸、金融、航运中心城市的战略规划定位,上外为适应新时期国家与上海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充分彰显学校长期外语教学优势的前提下,在有效共享国内、国际合作办学优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构建复合型创新人才成长立交桥,形成了全国外语院校中颇具特色的“四型一辅”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即外语专业型、专业方向型、双外语型、专业+外语型和主辅修制。[13]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高层次、高素质、多样化、复合型创新人才。

(一)外语专业型

即外语语言文学专业。此类模式是上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学科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几乎所有专业教学均采用这种模式。目前,只有部分语言类专业教学仍沿用这种模式,如英语、日语专业,学生在基础阶段着重接受听、说、读、写等语言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培养学生以交际能力为主的地道、规范英语、日语综合能力;学生在高级阶段除继续学习高级英语或高级日语、写作、口笔译等专业核心课程外,还可按自己的兴趣选修相关专业方向知识的课程,如语言对象国的文学、语言学、翻译学、教学法和国家社会与文化等系列课程。上外外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参加全国专业等级测试中的成绩,历年来均名列全国外语院校的前茅。

属于此类专业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辅修专业学习,把自己培养成“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方向型

即在原有外语语言文学专业中增设若干方向型课程,以系统学习相关专业的系列课程。这些系列课程有的同语言文学学科比较接近,也有的已属于跨学科课程。近几年,此类模式的培养层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增设了德语和法语的本—硕连读项目,即通过国际合作办学的途径,在本科阶段增加修读经济学或管理学方向型课程并可得到外方的认可,外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毕业后即可连续进入国外大学的经济学或管理学专业硕士学习阶段。以上外德语系所设的“德语+经济学专业方向课程”为例,这些学生由上外和德国拜罗依特大学合作培养,本—硕连读。学生在基础阶段主攻德语,兼修少量经济学课程。在高级阶段则德语与经济学并重,并完成经济学基础课程,通过德方经济学的“中期考试”,获相关证书;德语通过八级考试,获上外毕业证书,随后的两年到两年半时间在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继续研修经济学专业课程,并获硕士学位。

(三)双外语型

最初,此类人才培养模式,即“非通用语种+英语”,是为主修非通用语种的学生提供副修英语专业的机会。随着社会对这类知识结构人才需求的增长,上外又将这一模式扩展到西班牙语、法语、德语、俄语、阿拉伯语等专业。根据双外语型专业教学计划,主修外语专业达到本科水平,副修语种(英语),达到英语专业基础阶段以上水平。副修英语有756课时,36学分;在教学安排上,于第一学期即开课,共安排7个学期;在课程设置上,分为精读、泛读、听力、翻译等课型。从事副修英语教学的师资都具有进行专业英语教学的能力,加上副修英语在教材选用和处理方面的加强,保证了双外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90%以上的学生都能通过全国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统测,相当一部分学生还可通过全国普通高校英语专业高级阶段统测。目前,上外绝大部分语言类专业都采用了双外语型人才培养模式。

(四)专业+外语型

此类模式培养既有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学科理论,又具有扎实的外语基础,熟练掌握外语交际能力的“专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这是外语院校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推出的新的非语言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外从1983年起就率先在全国外语院校中开始增设非语言类专业(新闻学),之后,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又先后增设了一批经、管、法类的应用学科专业,至今已有11个非语言类专业,经过实践总结推出了“专业+外语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外语院校领先。课程安排上,在保证完成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的同时,还增设较多的外语专业实践性课程。学生在完成各自专业核心课程学习的同时,还要刻苦努力学习英语知识和掌握英语言语交际能力,多数能通过全国普通高校英语专业高级阶段统测。

上外培养的“专业+外语”新型复合型人才,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水平,又具有很强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进行国际合作交流的能力,这种“双优势”人才,一直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和热烈欢迎。历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很高,并有相当部分学生进入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工作。据统计,2001—2004年上外毕业生被国际著名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录用的人员高达326人,年均70人以上;其中以“专业+外语”模式培养的非语言类毕业生达259人,占79.4%。又例如,经贸专业自2000年以来,每年组织学生用英语撰写专业论文,参加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由瑞士圣加仑大学举办的ISC国际青年经济论坛(该论坛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选择250名学生参加)的评选,上外近3年共有13人被评选应邀参加论坛,是国内高校本科生参会人数较多的高校;上外新闻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频频出现在报纸和电台的新闻媒体中,仅上海东方电视台国际部上外毕业生就占50%以上;上外非语言类专业学生在参与全国或地方性的各类外语技能比赛中也有不俗的成绩。比如在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2000年上外法学院学生荣获第一名;2003年上外经贸管理学院学生又获第一名。

(五)主辅修制

此类模式积极促进外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的交叉、渗透和融合,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跨学科门类辅修其他专业。参加辅修专业学习的学生还可以共享上海15所高校的优秀教学资源,即上外学生可以跨校到上海市东北片高校教学协作组下属的9所高校或上海松江大学园区内的6所高校修读相关辅修专业。目前,上外学生可以修读的有法学、经济学、新闻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工程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社会体育以及英语、日语、法语、德语等20多个辅修专业。

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学生对参加辅修专业学习持非常积极肯定的态度。他们认为,辅修专业的学习,转换了思维方式,改善了知识结构;有助于充分利用时间,扩大知识面;便于感受异校文化,多交一些朋友;提供了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锻炼了意志力,树立了自信心。学生们觉得,学了辅修的自己同以前的自己就是不一样,虽然所学的知识还远远不够,但自信心已经足够,足以令自己去学习更多、更深奥的东西,也足以令自己去面对更多、更艰巨的挑战。

“四型一辅”人才培养模式经过若干年的实践,逐步成熟,在上外教育发展中已成为品牌优势。“四型一辅”交叉融合,还可以开出多种模式课程供学生选择,即便是“外语专业型”模式也与以前有很大变化,比如可以参加跨学科辅修专业学习等。

“四型一辅”逐步提升。上外自2005年7月始借助松江大学园区教学资源共享的平台,在原辅修专业基础上开设辅修专业学士学位课程,为全校学生尤其是为非语言专业学生进一步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外语应用水平提供良好契机。无论如何变化,仍有一个基本的、不变的要求,就是外语教学强势与外语能力优势的要求。上外在改革中一直坚守了外语教学的高水准,依托外语学科强势,在彰显自身办学特色的前提条件下,积极参与上海市东北片10所高校的合作办学,充分有效地共享周边高校优质教学资源,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努力形成“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的育人格局,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肖琳 执笔)

注释:

[1]杨东平:“中国进入教育世纪”,见枟学问中国枠第244页,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版。

[2]罗斯福:“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演讲”(节),见枟大学活页文库枠第二辑第24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版。

[3]同[2]。

[4]菲利普·G·阿特巴赫著、蒋凯译:“全球化驱动下的高等教

育与WTO”,见枟比较教育研究枠2002年第11期。

[5]Peril and Promise,Outline,World Bank,Feb2000,Washington,D.C.或见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蒋凯主译,马万华校:枟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枠,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2004年枟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枠。

[7]同[6]。

[8]丁智勇、肖琳:“共享上海市东北片高校的辅修师资资源”,见枟复旦教育枠2000年第4期。

[9]同[8]。

[10]同[8]。

[11]丁智勇:“德语辅修专业的开设与建设”,见郑方贤、陈建新主编的枟开放的大学枠第45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版。

[12]同[11]。

[13]2004年枟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特色报告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