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青年报》编辑部组织模式的变革

《北京青年报》编辑部组织模式的变革

时间:2022-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6-3:《北京青年报》编辑部组织模式的变革2002年10月,《北京青年报》对编辑部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彻底的变革。《北京青年报》改制后编辑部半年来的运行状况,已经初步验证了组织结构与生产能力之间的这种联系,彻底的编采分离充分调动了《北京青年报》现有报道资源潜力的发挥。《北京青年报》此次改制中通过确立编辑业务的主导地位,进而促进了编辑、记者围绕“质量”这一核心形成新的良性互动关系。

案例6-3:《北京青年报》编辑部组织模式的变革

2002年10月,《北京青年报》对编辑部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彻底的变革。新的体制下,《北京青年报》编辑部划分为编辑中心、采访中心和相关部门三个部分。其中,编辑中心下设要闻版组、本市版组、国内版组、国际版组、财经版组、体育版组、文化版组、副刊版组、产业专刊版组、生活专刊版组等10个版组;采访中心共设青年时政部、都市新闻部、经济新闻部、文化新闻部、体育新闻部、副刊部、记者部、特稿部、摄影部等9个部室;相关部门共设美编室、社评部、信息中心、新闻中心、群工部、校对室等6个部门。明确规定,编辑不准写稿,记者不能编版。在业务上,编辑有权用电话、网络等手段指挥相关的记者,同时对记者的稿件负责,用或不用均要有所交代。相关部室则各司其职,责任明确。

《北京青年报》编辑部这一组织模式的特征,形式上表现为严格的编采分离,编辑、记者分属两个不同的中心、部门,岗位分离,职责分离,避免了工作的交叉;内在机制上表现为确立了编辑的业务主导地位,突出了“版面质量”这一价值判断核心。

《北京青年报》改制后编辑部半年来的运行状况,已经初步验证了组织结构与生产能力之间的这种联系,彻底的编采分离充分调动了《北京青年报》现有报道资源潜力的发挥。

〔案例分析〕

1.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组织结构变革。

新体制使《北京青年报》新闻产品的生产实现了向现代工业化方式的过渡,摆脱了一个人从采到编的作坊式运作,走向一种现代工业化的雏形,并且具有多重质量监控关卡。新闻初步成为生产线上的产品,成为集体智慧的产物。日常报道中,新的机制改变了记者与版面间的对应从属关系,为记者充分发挥自身的报道能力提供了空间。改制以来,许多记者表现出了良好的工作热情,积极向多个版组发稿,稿件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大型采访活动的组织上,新的机制使人员的调动更加顺畅,为形成合力完成集团式报道提供了更有弹性的空间。以“三峡导流明渠截流报道”和“环保试验报道”为例,新的机制打破了以往报社以部门为单位各自为战的封闭模式,以国内版组为主导,在短时间内调动了特稿部、记者部、经济新闻部、美编室等多个部门的人员参与报道,充分发挥了报社现有采编资源的整体合力。

2.编采分离与组织结构的调整。

就媒体新闻产品的生产过程而言,最基本的两个岗位就是编辑与记者。因此,只有对编辑、记者的岗位职责作出清晰的界定,组织结构的确定才有了对象和基础。同时,这种分工的明确也正是编采分离机制的突出特征之一。

《北京青年报》在此次改制过程中对编辑、记者的职责是这样描述的:

编辑是办报人,是报纸编辑方针的执行人,是报纸版面的制作者,对版面的质量负责。编辑一般不采写稿件,不得在所主持的版面上刊发自己的稿件。编辑岗位按职责又分为主编(各版组的负责人)、执行主编(版组内特定版面的负责人)、编辑(版组内特定版面的具体操作者)。

记者是撰稿人,是新闻事实的发现者、开掘者、记录者,是报道内容的实现主体,是稿件的写作者,对稿件的质量负责。专栏作者也是记者,是报纸副刊的撰稿人,表达事实,也表达思想,同样对稿件的质量负责。记者(专栏作者)一般不参与版面的编辑,不得为自己的稿件编辑组版。记者岗位按职责又分主任记者、记者两个层次。记者按领域分工全面负责分管领域的新闻采写,对稿件质量负责。

这一描述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有三项:一是从制度上确立了编辑业务在报社整体采编业务流程中的主导地位;二是对编辑工作的专业化细分;三是对编辑、记者业务交叉的严格禁止。

在编采分离机制中确立编辑的主导地位,是对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新闻单位重记者、轻编辑机制的一种修正。传统的重采轻编结构不利于报纸贯彻总体的编辑思想,容易使记者形成“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的惰性。即便有的记者同时兼任编辑,可以将自己采写稿件与编辑版面两方面的工作统一起来,也容易造成自己给自己把关的弊端。总之,无论是记者“主导”编辑,还是编辑、记者编采合一,都很难对记者构成必要的压力制约,最终难以保证报纸版面质量的提升。

报纸的新闻产品要接受读者市场的选择,编辑和记者都要对新闻产品的质量负责。根据《北京青年报》改版方案提出的思路,如果说记者是新闻产品的“制造商”,那么编辑就是新闻产品的“供应商”。记者采集新闻信息,将信息加工成初级新闻产品,他主要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负责;编辑则要对新闻信息的价值作出准确判断,帮助记者对初级新闻产品进行二次或多次加工,使其新闻效应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通过合理的版面语言,使该新闻或新闻组合在报纸版面整体结构中体现出更深层的价值。

同时,编辑在汇总和分析新闻信息的基础上,还要挖掘和筛选出有价值的新闻点,参与设计出可操作的策划方案,由总编(或值班副总编)总体组织,编辑负责实施,记者具体行动。这个时候,编辑已经走出了传统意义上的“编辑”范畴,不再沉溺于对稿件的选择、校改、加工等一般性事务,他所贡献的主要是他的思想、智慧及组织能力,他的意图、思想、智慧已提前融入到记者的采访活动中去了。记者采写的稿件已成为编辑的思想和记者对新闻事实报道的共同载体。编辑的工作重点已转移到策划、指挥、组织、设计等功能上来,在编辑思想的统一指挥下,记者写稿便有所适从、有的放矢,稿件的“含金量”将大大增加。编辑“上承”总编辑,“下启”记者,理所当然成为编采机制中的主导力量。

3.组织沟通与新的组织结构的建立及成效。

编辑与记者的工作性质差异较大,前者是静态的,后者是动态的。采编业务管理工作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以最为高效的结构来促进编辑、记者岗位人员的协调。

《北京青年报》此次改制中通过确立编辑业务的主导地位,进而促进了编辑、记者围绕“质量”这一核心形成新的良性互动关系。

新体制在编辑记者的职责分工上,一方面强调各自业务范围的彻底分离,明确要求编辑对版面质量负责,但不得在自己负责的版面上发稿;记者对稿件质量负责,但不参与组版工作。另一方面又规定编辑承担指挥记者外勤采访活动的责任,建立起了以“版面质量”为纽带的新的互动关系。

围绕“质量”这一核心,前方记者与后方编辑的沟通、协调逐步制度化。编辑为了更准确地处理稿件,便不能再等稿,而必须随时了解掌握记者的采访进程,进而作出判断指导记者的采访方向;记者为了能够使稿件达到编辑的要求以确保“落地”,也必须积极与编辑协商报道的角度、时效。由于编辑与记者、记者与版面之间固定对应关系的打破,业务操作上的双向选择得以强化,稿件的质量竞争不断明晰,推动报道水平不断提高。[8]

〔讨论问题〕编采分离模式在实践运作中的成效如何?会有怎样可能出现的利弊得失?请结合自己对于媒介组织的认识和自己的媒介工作体验加以分析、总结,并写出自己的体会。

【注释】

[1]参见〔英〕吉莉安·道尔著,李颖译:《传媒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2]参见〔英〕吉莉安·道尔著,李颖译:《传媒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1页。

[3]江禹:《一个成功企业家的难题》,选自代凯军编著《管理案例博士评点》,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4年版。

[4]曹轲:《南方日报组织结构变革与创新》,《中国报业》,2003年第5期。

[5]数字来自《传媒业:人才流动的驿站?》,新华网浙江频道,2004年11月23日。

[6]这一部分参阅了杨琳、黄蓉“传媒组织变革的理性分析”一文中的相关观点。该文是“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高峰论坛”的提交论文,特此表示感谢。

[7]案例参见王利平:《管理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孙伟:《北京青年报的编采分离实践》,中国新闻研究中心,http://www.cddc.net, 2003年8月2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