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时间:2022-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能为我所用的,才是有价值的”,“能找到好工作的专业才是唯一选择”,随着实用主义在现实潜规则中逐步被学生所认可,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出了功利化倾向。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一、大学生群体出现了价值困惑问题

(一)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几个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和变化不仅在经济、政治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也在大学生身上产生了一系列影响。特别是随着他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的明显增强,在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上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1.价值理论偏重务实

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多元化冲突等促使大学生的价值观由理想转向现实,呈现理想淡化和讲求实际的务实倾向。第一,价值目标短期化。当代大学生认为首先要以务实的态度对待自身,要通过自身努力,创造优越、丰富的生活,追求“成就自己,造福社会”的人生目标。而对祖国赋予的历史重任感受不深,对新时代所要完成的历史使命没有取得感情上和理性上的认同。目标短期化不仅带来了注重效率、强化时间观念的现代价值观念,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导致了理想的弱化。第二,价值实现功利化。以“有用”“效用”度量一切的实用主义盛行,价值理性让位于工具理性,价值活动的功利性突出。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能为我所用的,才是有价值的”,“能找到好工作的专业才是唯一选择”,随着实用主义在现实潜规则中逐步被学生所认可,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出了功利化倾向。第三,价值选择世俗化。“健康”“家庭”“金钱”被大学生认为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三件宝”。可见追求财富地位和个人美好生活,实现自身的价值成为大学生比较普遍的人生理想,可以说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选择越发世俗化。

2.价值取向趋于理性

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更趋于理性。当代大学生在对现实利益的追求中,找到了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个人不能脱离现实社会,受现实社会各种因素制约,他们更强调适应社会、发展自我。他们从比较注重理想和追求,到比较注重现实和功利,把理想追求和现实功利结合起来;他们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惠、实用和物质享受的现实生活,倾向于奉献与索取并重;他们从注重知识的价值、理性的追求,到注重知识的经济潜力与真理性并重。这种理性的价值选择,说明大学生正在努力培养自己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例如,针对大学生毕业后要到人才市场中进行双向选择这一现实,许多大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素质提高,在求知及锻炼中,求实效、重过程的价值取向被普遍认同。因此,热门专业、实用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热点,“考级”“考证”“考研”等成为当今校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

3.价值追求突出个体

价值观的基础有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两个基本取向,社会本位强调在利益冲突与价值判断上的集体性、群体性和社会性,即社会优先性。个人本位则强调在矛盾和冲突上的个体优先性和利益调和性。由于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解放了思想,释放和催化了个人本位的发展,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向个人倾斜的发展趋势。首先,价值主体性意识增强,能动性提高。强调自我价值,崇尚独立自主,弘扬个性是大学生价值观的鲜明特征,独立人格意识、个体价值意识、价值主体意识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次,评价标准个体化、个性化。大学生更愿意从个体出发,从个人的需要实际出发,开展价值评价活动,在评价标准的选择上,更倾向于个性化的选择。当然在个性化的选择中,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呈现出调和性。他们既不完全以社会贡献大小来考虑自我价值追求,也不以绝对的自我实现程度来确定自我价值,而是以自我为出发点,寻求兼顾二者的价值选择,希望达到社会、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的。

4.价值实现围绕自我

当代大学生作为价值主体在价值选择上,注重围绕自我;在价值实现上,注重自我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部分学生价值主体重个人的自我价值,轻个人的社会价值,只重视和强调对自我需要和利益的尊重,不重视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责任、义务和贡献。重自我选择,轻社会选择;重自我需要,轻社会需要;重自我自由、独立,轻社会制约。应该说,这是对重群体轻个人、重整体轻部分、重纪律轻自由的传统价值观的一种逆反,此种逆反包含着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但这种价值观也未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与集体的辩证关系,是我们应该加以引导的。

(二)具体而言的几个价值困惑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多元化的社会,充满了机遇与挑战。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已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一介书生”了,而是与社会进行信息、能量、物质交流的“准社会人”。尚未成熟的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时,不能理性地分析其本质和发展趋势,大致产生了几个具体的困惑。

1.大学“学什么”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认知体系的建立是以系统接受一定的信息为前提的。如果一个人接受的信息是零乱的,在建构认知体系时就要受到一些不利影响。大学是大学生建立合理认知体系的黄金时期,因而必须系统学习相关知识。大学的学习方法和内容均与中学截然不同,中学的目标极为明确,就是考大学,考上大学就有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感觉。而且他们感觉到学习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因而就没有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处于茫然和无所适从的状态中,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

2.人活着“为什么”

“人活着为什么”是一个古老却不断翻新的话题,实际上它就是一个人活着的目的何在的问题。人生目的是规范和引导人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目的那只能是“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无所事事地终其一生。如今,这个问题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急剧加大。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害怕毕业,不知道人活着除了读书还有什么可以做的。他们原以为读到大学,怎么也能混个一官半职,这才能达到自己的标准,才能对得起自己这么多年的苦读,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活得就没意思,也没面子见“江东父老”。然而,现实并非如此,所以人到底为什么而活着是困惑许多大学生的一个难题。

3.人生“信什么”

信仰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人生的航标。如果一个人没有一定的信仰,就不会有明确的生活方向。因而,信仰是一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是起到中坚作用的精神力量。但是许多大学生不明白自己到底该信仰什么,不知道该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真理与金钱到底哪个是自己该追求的,奋斗和命运到底哪个是自己该相信的。而且在这其中还存在着到底到哪里寻找真理,到哪里赚更多的钱的实际问题。一个人的幸福和成功是奋斗得来的,还是命中注定的。所有这些问题使他们不知何去何从。

4.做人标准“是什么”

任何人都要有自己做人的标准,这个标准时刻都在激励人、监督人、规范人、提升人。正是有这样那样不同的做人标准,才有这样那样不同的人,才在现实生活中有各不相同的接人待物的方式。

现代社会为大学生掌握信息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渠道,他们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要的大多数信息。面对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加之大学生自身甄别能力有限,判断和认识信息的方法和结果也就不同,并且不断地、反复地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做人原则,使他们难以确立正确的、合理的做人标准。

二、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队伍面临困境

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教育主要分成两块:一块是理论教育,向大学生传授和灌输价值观念,由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负责,当然还包括一些专业教师在教学时候对学生施加的思想教育影响,从全员教育的角度而言,我们认为也属于思想教育部分;另一块是行为教育,指导和规范学生的道德实践及日常生活行为,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这两个部门基本上是脱节的,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只负责教学,学生管理部门只负责管理,从而使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分离,理论教育的效果在大学生的道德实践和日常行为中难以得到验证。

不难看出,高校中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是一个包含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学生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两课”教师的一个庞大的群体。由于大学生的价值困惑,以及思想教育工作者同样处于这样一个变化的社会中而难免受到影响,思想教育工作者,从价值观的困惑而言,有雷同于大学生的倾向,从现实工作的效果看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亲和观念和亲和力较弱

我国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当前主要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人员中,较大程度上存在亲和观念和亲和能力较弱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部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人格亲和力缺乏。部分高校思想教育教师的思想观念和知识技能仍然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有的教师在考试评分中打“亲疏分”“人情分”的情况仍然存在;有的政工干部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也有出自主观因素的不公正现象。思想教育教师忽视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会导致其人格的亲和力很难真正形成,所以,在现实工作中,出现大学生不愿上“两课”,不信任辅导员、班主任的现象。二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思想教育教学与管理中,不注意尊重大学生人格,存在用训斥、挖苦、讥讽等手段发泄对大学生的不满,无视大学生的隐私权等现象。三是部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不注重与大学生的角色互换,对学生的理解与宽容不够,将自己置于权威的位置,以自我为中心,较少站在学生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面对大学生的过失,以惩罚代替循循善诱的教育,从而造成大学生的个性、人格受到压抑,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四是一些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心理沟通不够,真情实感交流少,结果往往出现这样状况:教师埋怨学生“铁不成器、人不成钢”,学生埋怨教师期望过高、强人所难;教师埋怨学生贪恋玩耍、不务正业,学生埋怨教师不解人性、封杀“童超”;教师埋怨学生交头接耳、心不在焉,学生埋怨老师和尚念经、催人入睡;教师埋怨学生攀比享乐、不思进取,学生埋怨教师观念保守、不合潮流等。五是有些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理论素养、专业水准等方面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六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中存在机制陈旧,稳定性不够,活力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要求多,培养少,使用多,发展难,任务重,关心少,从而导致思想教育工作队伍涣散。

(二)工作机制不健全,造成资源浪费,影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思想教育是一项育人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人员的配合、协作。从学校内部来看,各方面配合、协作不理想,存在两“脱节”现象。一是思想教育教师队伍与思想教育管理队伍在思想教育实施过程中“脱节”,思想教育教师主要负责第一课堂,思想教育管理部门如宣传部、团委、学工部、辅导员、班主任等负责第二课堂。这两支队伍在开展思想教育活动中各自为政,缺乏相互间的沟通与协作,造成教育重叠、断层,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这两支队伍的工作具有联系性和连续性,应整体、统筹安排,才能达到教育目的。二是非思想教育教职工队伍和思想教育教职工队伍“脱节”,非思想教育教职工认为思想教育是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己无关,工作中单纯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没有从各自的角度和岗位发挥对思想教育的影响作用,这样造成思想教育队伍孤军奋战,思想教育人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

三、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形式带来的新问题

如果将思想教育理解成一个从教育者到受教育者的传递和影响过程,那么其工作形式就是制约思想教育效果的桥梁,高校思想教育中的上述几个问题直接导致了在我国的部分高校思想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如下情况。

(一)思想教育定位偏移,内容脱离现实,缺乏时代性和层次性

首先,思想教育目标过于强调方向性,缺乏层次性,目标过高而不切实际,未能靠近受教育者的思想基础,忽视了道德理想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把思想教育理解为纯观念形式的教育,结果说教成分多,可操作性内容少。这样就起不到思想教育目标应有的激励引导作用,使思想教育实践事倍功半。因此,要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目标,必须从培养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和基本文明做起,这是对大学生进行远大理想教育的基石和有机组成部分。低层次道德的实践正是步向高层次道德境界的基础,古人云:“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

其次,思想教育内容未能全面正确地体现社会主义道路,缺乏时代性。比如,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采取了较为偏激的态度,有割断历史,排斥和抛弃本民族传统美德的虚无主义倾向,使受教育者缺乏民族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一些人在言行中流露出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卑感和崇洋媚外心理。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社会变革必然推动道德生活的变化,提出新的道德问题,这就要求思想教育教学内容不能一成不变,而必须回应时代和现实的挑战,不断更新充实,始终贴近实际生活。目前的问题是思想教育内容稳定有余,更新不足,不能充分反映变化了的道德生活,某些教育内容由于陈旧而严重脱离实际。

(二)思想教育实践模式化,创造性不足,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

这些年来,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思想教育工作如何与之相适应,却显得理论准备、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不足。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套思想教育工作的观念、方法、模式,有些已不适应高教改革发展的需要和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

另外,多数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习惯于照搬别人的思想教育实践模式,不注意结合本国、本地、本校实际情况,构建自己独具特色的思想教育实践模式,迷信和拘泥于既往的思想教育经验,不考虑社会的变化发展,怀疑自己现实的创造力,不敢大胆改革、创新。因此,思想教育工作在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中心工作服务和提供精神保证方面,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

(三)思想教育过程方法陈旧,思想教育评价缺乏科学性

思想教育过程的本质特点如活动性、情意性体现不明显,与教学过程的初期分离过程尚未完成便盲目结合,结果丧失了思想教育的独立性。教育者错误地认为只要讲授或灌输,受教育者就必然会听进去,考知识便是考品德水平。这种格式化的考试,既难以衡量学生真实的德行水平,又容易使学生停留在单纯掌握知识的表面上,出现言行分离的现象。还有,思想教育活动中的形式主义较为严重,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单独考虑思想教育任务的要求,较少考虑受教育者的品德基础和品德需要,为受教育者喜闻乐见和富于实效的思想教育实践活动较少。再者,思想教育评价的后顾性特点较为突出。习惯于用既定的品行标准去衡量不断发展中的受教育者,当受教育者的品德言行不符合既定的品德标准时,不是用新的实践去重新检讨既定的品德标准,而是用既定的品德标准否定受教育者的品德发展状态,想方设法约束防范受教育者,这导致对思想教育对象估计失真,思想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失调、对立,严重影响了思想教育实践的效果。

(四)思想教育者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思想教育一直存在严重的“以教师为中心”倾向,教师要求学生必须听话,并把听话与否作为判断学生好坏的实际标准。而现代思想教育工作要从学生需要出发,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育理念,改变传统思想教育强调的外在控制、教师为主的旧观念,提出要让学生主动发展,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尊重、信任、关爱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以往更多地关注道德结论“外”灌注,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建构。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提倡双向交流,平等讨论。以上是高校思想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也是我们改进和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依据。

(五)现行思想教育工作形式忽视思想教育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

首先,纵向联系差,表现在思想教育的层次性不明,渐进性不够,没有注意到不同年龄层次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和目的的差异性和相继性。一些学校把总体思想教育目标与阶段思想教育目标混同,或者以总体目标代替阶段目标。其次,思想教育的横向配合不完善,没有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配合的整体育人格局。没有寻求一种有利于三者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一体化模式,出现“学校小气候”挡不住“社会大气候”的情况,从而抵消了思想教育效果。再次,学校内部,没有把思想教育渗透到其他教育和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除思想教育课外,其他学科往往忽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没有真正把思想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另外,思想教育工作与教学工作“条块分割”和“两张皮”仍然存在,“一手硬”“一手软”淡化了思想教育意识。主要表现为抓管理只管管理,抓教学只管教学,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不管不问,甚至对学生的学习纪律也懒得管,服务人员只管服务,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视而不见,没有形成纵向衔接、横向配合的整体育人体系。

四、思想教育环境的负面效应影响了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有鱼目混珠、沉渣泛起的情况,对人生价值的衡量尺度,难免出现偏离,产生困惑;在引进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有形形色色的腐朽思想的影响,来自西方各种错误思潮的涌动对青年学生影响更为显著,使他们容易受到错误思潮的腐蚀和教唆。一方面,党内和社会上出现的较为严重的腐败现象使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受到损害,也损害了思想教育工作的声誉,一些学生对现实的思想教育工作产生了不听、不信、不服的逆反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从学校的内部环境来看,尽管多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思想教育,把思想教育提到首要位置,但由于种种原因,客观上存在着重智育轻思想教育的倾向。如往往学业成绩好的学生,即使思想品德较差,也可以得到学校和家长的赏识。相反,学习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即使品德再好,也难以得到学校和家长的认可。另一方面,高校一些教师道德素养低、表里不一、言行不一、个人作风不良给学生带来极坏的影响,给思想教育带来假道学的恶名。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身立教、言传身教。如果教师所做的与其所讲的相悖,那么哪怕他所讲的是真理也会被认为是不可信的,因此,高校教师素质不高也是思想教育失败的原因之一。

五、新时期高校防止和平演变的任务显得尤其艰巨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武力侵略等传统形式已经不再是主要形式,尽管有时候仍然可能通过武力扶持甚至侵略等方式改变一国的“颜色”,但不可否认的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的主流已经是“和平”演变的方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颠覆,主要是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实现的,从东欧剧变到苏联解体,都说明了这一点,不论是通过个人野心家的篡党夺权,还是通过收买或培育利益集团,在所谓民主的掩饰下制造动乱,然后乱中夺权,我们都能直接看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背景。这种由国外敌对势力直接操纵的颠覆国家的行为,虽然号称为和平演变,冠以“和平”二字,但往往是暴风骤雨式的,从根本上否定现有的国家政体或法律体系。实践已经证明,用这种形式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权,是不能得逞的。这不仅是因为我们的八千多万共产党员是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起来的,而且,经过革命和继续革命的洗礼,全国人民已经有了很高的觉悟,绝大多数是热爱社会主义的,是拥护共产党的。反对势力,他们虽然也有国外势力的支持,他们虽然已经收买了众多的贪官污吏并与之结成同盟,但他们只占总人口的很少一部分,是全国人民人人喊打的那一部分。

尽管如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一刻也没有停止对社会主义的颠覆,特别是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高等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他们不能翻起大浪,但能翻起小浪;他们不能以暴风骤雨的形式推翻我们的政权,但他们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政权,积小变为大变,积量变为质变,最后实现和平演变。如何防止在中国的大学出现“颜色”革命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大学的思想理论工作者不得不深思的一个课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面临的意识形态斗争任务非常严峻。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群体的特点,使得这一群体很容易受到一些西方思潮的影响和蛊惑。大学生是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对社会问题敏感度高、易冲动、群体感染性强的特征,高校大学生群体出现了青年学生的思维意识趋于独立化、价值趋向现实化、个体需求日益多样化、行为方式凸现个性化等特点。这些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群体成为意识形态斗争争夺的重要人群。另一方面,高校的特殊地位使得西方反华势力愿意在高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颜色”渗透。我国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场所,也是境外敌对势力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企图“西化”“分化”中国的一个薄弱环节。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交往日趋频繁,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思想多元化和全球宗教文化热的大背景下,境外敌对势力加快了对我国高校的宗教渗透活动。进入21世纪后,这种渗透活动愈演愈烈,渠道更加多样、范围更加广泛、形式更加隐蔽、手段更加多样化,已成为境外势力推行自己的潜在政治意图和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通过宗教渗透、资助贫困生、利用大学讲坛公开宣传、大学的英语角或学术沙龙、课题资助、留学奖学金支持等多种形式,西方敌对势力已经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1.全球化时代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信息、生产要素等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超越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它导致主权概念、国家利益的关系和矛盾复杂化,尤其是在经济领域,那种刚性的主权界限被置于一种相对不确定的环境中,结果就产生出一系列关于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意识相冲突的论点。(1)由于经济全球化在当今世界已势不可挡,它的发展使得国家间、地区间在经济上相互依赖、互相联系,使得世界政治趋于多极化,对全球政治格局、文化走向、思想意识形态等都带来巨大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的阵地保卫战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受到日趋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的挑战。保卫高校思想教育阵地的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思想理论课进行相关理论的宣传,从而为当代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奠定基础,形成价值构架。而经济全球化使国际政治斗争日趋复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文化价值观的斗争也日趋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焦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是依靠经济和科技的优势,利用经济合作、贸易往来、技术转让等方式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诱压兼施的手法,推行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念。特别是通过文化扩张和渗透,播下资本主义思想的种子,千方百计模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区别,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认同,降低社会主义思想对人们的凝聚力和整合作用。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转向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暂时进入低潮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由此以咄咄逼人的姿态进行政治、文化渗透。社会主义理想的感召力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大减弱,社会主义“悲观论——破产论”“渺茫论”“马克思主义优而不越”“共产主义水中捞月”应运而生。由此激发大学生怀疑、否定社会主义,羡慕、崇拜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产生向往心理,导致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排斥。

2.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从贸易、金融领域扩展到政治、文化、法律各领域,而科技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普及以及全球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国与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很多全球性的问题只有超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在全球的层面上依靠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传统的各国固守的边界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国家的职能越来越多地被让渡和削弱。由此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全球化浪潮使得主权的神圣性大打折扣,国家主权的相对化越来越强。为此,西方国家也极力地造成一种印象,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大同时代,无须再提民族、国家主权与利益。最近很多所谓“普世价值——全球公民社会”“全球共同价值”“全球意识”等正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鼓吹“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给社会主义中国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极为严峻的挑战。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会放弃也没有理由忽视爱国主义精神。发展中国家在享受全球化带来的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学习管理、培育人才等方面成果的同时,还要面对国家主权、经济安全受到挑战的可能性(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例子)。因此,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不断向西方提问:“全球化到底是谁的游戏规则?”“这是否是暗示后殖民时代的到来?”“是否是西方利用全球化对全球进行的有组织的剥削?”“蛋糕做大以后为什么通常分给了官人,而我们只能得到面包渣?”(2)这些需要高校理论工作者积极应对,做好长期意识形态斗争的思想准备。

六、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蚀

在全球化中遇到的一个仅次于经济发展的问题就是文化。由于在经济方面的强势地位,西方国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容易在网络、影视等新传媒文化领域也取得相应的侵略态势。西方敌对势力借助多种形式不断侵蚀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新时期还显得脆弱的社会主义文化。不可否认的是,比物质落后更可怕的是民族精神的失落,一个民族在精神上矮化导致的弱势,是比单纯经济落后更难克服的整体性的文化落后。很多学者的观点是,应当从西方话语霸权下挣脱出来,重新审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探索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而经济全球化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文化全球化,经济上的支配力量衍生出强势文化。老布什曾经说过,凡是接受美国经济的国家就无法拒绝美国的价值观念。如何应对西方强势文化对中国的入侵,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立性和生命力,保持年青一代,特别是高等学校的学生们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任务。否则,西方文化的统治,会渐渐腐蚀高校学子的政治信念、政治热情,使社会主义文化处于劣势地位,阻碍人们特别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