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形势下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形势下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时间:2022-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指导教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从培养研究生的整个过程来看,指导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新形势下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兼论导师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张 传[1]

高质量的导师队伍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根本保证。而认真研究和认识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更好地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指导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新形势下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特点

随着21世纪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特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对于思考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础。新形势下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规模化和多元化两个方面。

(一)规模化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客观上导致了研究生招生数量的急剧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也在迅速扩大,硕士生招生几年来增加了10几倍。这一特点从总体上而言,导致研究生培养资源日趋紧张。研究生类型也发生很大变化,目前在校有科研型博士生、硕士生、专业学位硕士生、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生、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生以及在职人员申请同等学力学位生等。研究生数量的迅速增长,使得导师队伍建设即使在稳步发展的情况下,相对而言仍出现“导师少、研究生多”的结构性矛盾。在大学本科已经扩招的情况下,研究生数量的增长首先使得导师的上课任务更为繁重。同时,由于研究生数量的增长使得不少导师平均指导的研究生数量出现增长甚至成倍增长,导致研究生与导师见面和接受指导的机会相应缩减甚至成倍缩减,因此无论主观上如何考虑,规模化已经成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一个无法回避、亟待研究的基本现状。

(二)多元化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的多元化和多层次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类型、多层次和多规格的趋势。反映到研究生培养中,就表现在学制多元、学位类型多元、经费来源多元、就业流向多元等趋势。特别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研究生培养纵深发展的必然。这不仅是对广大研究生的要求,无疑也对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能力结构和主观能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个导师之间的各方面情况也存在着差异,有一些研究生因为导师没有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而缺乏参与课题研究实践的机会,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导师指导的效果和对外学术交流的开展,使这部分研究生无法形成开阔的学术研究视野。

(三)导师与被指导的研究生之间关系的变化

研究生教育的新特点,使得导师与指导的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些新的特点:

(1)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的年龄更大,阅历和学识更为丰富,自学能力更强,思想也更为成熟,他们与导师之间领带关系的色彩相对减弱;

(2)研究生不是以接受知识为主,由不知到知,而是知中存疑、疑中解惑,通过进一步的辨析、讨论和研究走向创造;

(3)研究生的学习阶段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课题和项目的研究,他们同导师的关系已是助手与合作者的关系,这一点与本科生有显著区别。

尽管如此,导师与研究生仍然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教与学的基本性质并没有改变。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导师仍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在主导的地位;出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采取导师负责下的个体培养法,导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更是一再加强。因此,导师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教学方法以及思想品行都将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指导教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从培养研究生的整个过程来看,指导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导师负责对培养研究生的整个过程进行设计和安排,并对各培养环节的具体实施进行监督和保证

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实行的是集体协助下的导师负责制。研究生一入校,基本上就确定了导师。导师必须根据我国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为研究生制定好具体的个人培养计划,包括课程设置(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每门课程的学习内容、授课时间、学分要求等。这一阶段,我国研究生的培养同国外有着明显的差异。如美国硕士生的课程学习阶段,一般没有明确的导师作总体指导,研究生在研究生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学完本专业的必修课程,取得足够的学分即可。近几年,我国一些研究生培养单位试行了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不明确指导教师,一年后研究生和导师互相选择的做法。但就我国多数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情况看,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还是由确定了的导师进行安排。

除课程之外,导师还应当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资料搜集、必要的社会调查、论文的撰写以及教学实习等作出必要的安排。

不仅如此,指导教师还必须对研究生各个培养环节的具体实施,自始至终起着监督、保证作用。对每位研究生培养计划的落实、完成情况应当进行严格的检查并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对达不到要求的研究生,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帮助。很显然,指导教师的负责精神、管理组织水平以及对研究生整个培养环节的安排是否合理、科学,各个环节实施的效果对实现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确保培养质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导师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及教学方法决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首先,导师的作用着重在“导”字上,即导师是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引路人,因此,他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教学方法必然会对研究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学术造诣深、科研能力强的导师,往往能对研究生在学习、科研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高屋建瓴地作出解答,能不断激发研究生的工作热情和研究、创造的欲望。

由于我国的研究生培养相对国外而言,学制较短,研究生能否尽快进入研究领域,特别是学术前沿领域,导师的作用更为重要。因此,这就要求导师一要具备广博、厚实的专业积淀;二要对所从事的学科发展历史和现状有着全面和深刻的把握;三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为学生指引、确定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学术发展规律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对学科发展过程中还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更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探索。这一点,在人文社会科学包括法学研究领域中表现尤为明显。

其次,研究生导师能否根据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和规律而采取科学的培养方法,对于研究生的知识开发、能力发展关系甚大。有的导师把研究生看作普通的高年级学生,授课还是满堂灌,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三年下来,研究生的知识虽然有所丰富,但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法律和法学思维方式也没有能够很好地形成。这种教学和培养方法,对研究生的培养和提高以及今后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导师,必须遵循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和规律,采取科学的培养方法,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一些导师出现偏离培养特点和规律的做法,关键在于没有处理好以下问题:①打基础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研究生的基础并不理想,因此研究生应当打基础;另一种观点认为,研究生应主要搞科研、尽可能地出成果。我们认为,研究生阶段主要还是研究,但要研究,不打基础不行,打基础应当紧紧围绕科学研究和全面素质与能力培养进行,使学识的积累有质的提高。②学习与创新的关系。导师一方面应当注重学生自我学习意识的养成;另一方面,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创新。这就要求导师能够有全局眼光、战略眼光,在对现实社会有较深刻的认识和把握的同时,也引导研究生如何去认识社会,否则研究生就不能很好地把握现实社会中面临的问题、哪些是需要我们去分析和研究的问题。最后,在研究生取得一定科研成果之后,导师要教会研究生如何正确判断和准确把握该科研成果的水平和价值,防止出现有的研究生对自己悲观失望,对自己的研究能力失去信心,而有的研究生沾沾自喜,停滞不前或趋向急功近利。这两种极端情况的出现都需要导师加以正确引导。

值得肯定的是,不少导师对上述问题有着相当准确的认识。比如有的导师在谈到自己培养研究生的体会时说,指导研究生,导师最重要的并不是向研究生传授自己的理论知识,而是丰富研究生的思维、挖掘研究生的智能、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和创造精神。导师给予研究生的不应是现成的产品,而是如何制造产品的工具,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还有的研究生导师认为,一个研究生在校期间少读一两本书不要紧,但如果思维训练不过关,就不能算合格,特别是搞理论工作的人,不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他将难以有新成就。导师们的这些见解都是极为深刻的。有的研究生,在校时每门课程都取得了好成绩,但走出校门后,却难以取得好的科研成果。而有的研究生,不仅在校时学习成绩好,而且毕业后没有几年就成果累累。这固然与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努力程度有关,但这些都是与导师采取的教育方法和培养措施也是分不开的。

(三)导师在保证研究生的德育素质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一般体制是由专兼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负责实施,导师主要进行专业研究方面的指导。但我们认为,导师既是研究生专业学习和研究方面的导师,同时也应是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导师。这也与我国将研究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从而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贡献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完全吻合。

因此,要保证国家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完全可以考虑在研究生德育素质培养方面也引入以导师为主体的责任制,以更好地遵循导师育人的规律,发挥导师育人的优势。以导师为主体的研究生德育素质责任制的引入,可以说是由导师与研究生的特定关系所决定的。这种特定关系主要表现在:①导师与研究生基本上能够保持连续的、经常的和密切的接触,完全有时间、有条件对研究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力;②导师对研究生关注得更多、了解得更深,做思想工作的针对性更强,交流和沟通的效果也必然会更好;③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指导与被指导这样一层特殊的师生关系,使得研究生有把导师作为“德师”的自然认同感,研究生接受、认同甚至期望聆听导师的教诲,这也使德育的主观效果更为明显。

基于这样的有利条件,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完全可以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职责。一方面,成为研究生知识的传播者、学术上的引路人;另一方面,又是研究生行为的楷模和思想上的引导者,导师可以综合采取寓教于学、论坛说理、身正示范、情感教育、科研载体社会实践、启发自我教育等多种方式来完成对研究生德育素质的培养。

人才的培养过程不是单纯的技艺传授,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和影响是全方位的。能否坚持教书育人、融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于一体,使研究生在业务素质得到提高的同时,德育素质也得到保证,这关系到我国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同时也是衡量一位研究生指导教师是否尽职尽责、合格与否的标准。

(四)导师的主导作用与研究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我们在指导与被指导、教与学这对矛盾中,突出强调了导师的“指导”与“教”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决不可以说有了一个好的导师就一定能够培养出合格的研究生。研究生的“被指导”和“学”也决不是处于一种消极状态。实际上,就研究生的培养来说,研究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导师的指导固然重要,但这是研究生学好的外因条件,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发掘,才是学好的内因条件。“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导师在发挥自己的“指导”与“教”的地位与作用的同时,还必须注意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师也只有充分调动了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的主导作用才能得到更好地实现。

导师要更好地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就需要重视以下几点:第一,导师在为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时,既要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又要因材施教;第二,导师在为研究生确定论文选题时,既考虑本学科、专业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又要顾及研究生的专业特长、兴趣和志向;第三,导师要注重学术民主,通过协商讨论的方式开掘研究生的智能、丰富研究生的思维,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第四,导师既要严格要求研究生,更要注重为人师表,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提高研究生的德育素质。

三、改革导师队伍的管理模式,促进导师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建设一支符合时代需要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导师队伍,对研究生培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并成为当前所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

从整体思路上考虑导师队伍的加强,应当把当前的建设与未来的发展结合起来。要把导师队伍建设的未来发展作为当前导师队伍建设的前提。改传统的导师管理模式为开放式的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并充分考虑导师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笔者有以下的思考。

(一)促进和实现导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导师自身的个人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导师的育人功能

研究生导师人格魅力在研究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是研究生导师真善美的健全人格在研究生心目中建立起来的真正的威信。研究生导师真正的威信,并不来自于研究生导师角色的权力,而是研究生对导师高尚精神境界、敬业精神、责任感的肯定,对导师丰富知识和非凡才能的折服,是对导师真挚感情的依恋。作为研究生导师,肩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必须从心灵到学识直至情感全面塑造自己的人格形象,努力成为研究生“治学”和“做人”的榜样。

目前导师的育人功能,突出表现在如何与研究生更好地结成亦师亦友的关系上。相对于一般大学生,研究生是年龄较大的一个群体,研究生的独立意识更为强烈,渴望受到他人的尊重。对自己尊重和友善的态度是学生对老师最大的希望。如果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平等和尊重,学生无论品质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得到发展。因此,研究生导师要注意将自己置身于与研究生平等的位置,尊重研究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要看到学生成长的内在积极性,如果内在积极性不能调动起来,可以说教育是无效的。

2.提高导师自身业务水平,加强对学生的学术指导

导师的学术水平是研究生学术水平提高的重要保证,同时是对研究生在其他方面产生影响的基础。学生来读研的目的主要是为在学术上有所提高,因此导师的学术水平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导师的业务水平和学术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应当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看待,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

同时,导师仅仅考虑自己提高学术水平也是不够的,还要考虑如何提高研究生教学的学术水平,考虑如何指导自己的研究生们也提高学术研究水平。还应当多给研究生提供实践和接触、跟踪国际前沿的机会,多指导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和实践性应用性强的前沿科研课题。

(二)导师管理模式的转换和管理机制的创新

1.建立健全约束机制,加强对导师工作的考核和评议

为了公正、公平、客观地对导师进行评价,对导师的考核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1)“软件”方面的考核。即导师的政治思想和工作态度等,可采取民主评议和印象打分这种虚的办法进行。为确保评议主体的广泛性,可以采取个人自我评议、研究生评议、同事评议和研教院管理人员评议四位一体的评议机制,而不是传统上实行的个人评议、群众评议和组织评议的三类主体评议机制。传统的评议机制常常流于形式,起不到考核效果。相比而言,四位一体的评议机制更加合理,评议结果也更加客观、公正。比如实行同事评议有利于增加横向评议,因为处于类似地位的其他导师最能理解和体会作为导师的群体所面临的环境,既了解作为导师的优势,也了解作为导师的不足,既清楚作为导师的苦衷,也清楚作为导师的责任,因此同事评议具有代表性;研究生评议导师,有利于督促导师真正地重视关心研究生,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而管理人员的评议则是一种协调评议,在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中,研究生的不少教学安排还是通过管理人员协调完成,个别导师不配合管理人员工作的现象时有发生,给高校的研究生管理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因此增加管理人员的评议对于完善研究生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2)“硬件”方面的考核。即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成绩等方面,可采用平时积累量化考核的办法,用积分法进行考核。

积分考核结果,每学期总结一次,并将各个导师的得分情况张榜公布。他们可以从获得分值和排列名次上发现自己的缺陷,立足自己的优势,不断进取。

2.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导师岗位实质的回归

导师制度的设计原意是由最优秀的教师来对研究生进行指导,从实质上看,它应当是一个岗位,是一个通过竞争才能够得到的岗位。导师不是职称,不是荣誉称号,更不是职务。既然是岗位,竞争就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引入竞争机制,是对其岗位实质的回归。这种竞争不仅表现在进入机制上,也表现在工作的常态中。它体现在遴选过程中,也体现在考核过程中。竞争不是一次竞争,而是动态竞争。

3.打破导师终身制,实现优胜劣汰,保持动态平衡

要实现真正的竞争,还必须建立健全导师的退出机制,从而真正实现优胜劣汰,使“能者上、庸者下”。

据新华社报道,吉林大学近日就完成了博导选聘的改革,45名博导在新一轮选聘中“下岗”,从而失去了招收下一届博士生的资格。吉林大学副校长裘式纶说:“个别‘下岗暞博导找到学校,陈述自己没达标的客观原因,请求学校能够重新考虑让他们‘上岗暞;一些老师也明显表现出了对科研项目申请的积极性。一位‘下岗暞博导的博士生私下说,他的老师很着急,整天忙着落实各种项目和科研经费。他自己也有些着急和茫然,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吉林大学化学科学院部分教师认为,改革像深源地震,在深层次对每个人造成了强烈震撼。对每个人都有警示作用”。吉林大学的实践充分说明了引入退出机制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际功效。

(刊于2005年第4期)

【注释】

[1]张传,华东政法学院研究生教育院副研究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