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形势下教师培训者的角色定位与培训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教师培训者的角色定位与培训策略研究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专业引领”通常指的是具有教育研究专长的人员通过他们的先进理念、思想方法和先进经验引导和带领第一线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实践探索和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活动形式。校长是管理者,对于相关课程理念的解读与领导力也是一种专业引领。

新形势下教师培训者的角色定位与培训策略研究

上海市卢湾区淮海中路小学 张 敏

【摘 要】有效的培训不仅可以让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关系融洽,还可以改进师生之间的关系,让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培训需要激发教师内在的原动力,让教师们有更强的课程执行力的表现。教师培训要带给教师的不仅仅是一种观念的转变、一个简单的结论,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学习态度、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

【关键词】教育新形势 有效培训 角色定位 策略方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当然离不开教师培训这条有效的途径。

一、关于教师培训者的角色定位

教师培训者是作为学校的一员,需高屋建瓴地认清当前教育的形势和学校持续发展的需求,教师培训者一定要从研究、指导、服务三个维度,积极把握学校发展的风向、提高教师培训的整体水平。

(一)培训者的角色定位——第一维度:研究

1﹒研究的目的不在于独善其身,而在于融入其中的参与精神

作为教师培训者,自己第一角色首先为教师,只有通过自身的研究与学习,感悟到教育追求的真谛,才能把握教师群体的共鸣,提高培训主旨的准确性。

研究自己,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自己的教育理想、教育追求是什么?自己的行动实践的收获在哪里?如何看待教育的迷茫等。文字的平面交流、单腿交流面对面都可以让培训者成为教师中的一员,而非游离第一线的局外人。

研究被培训者,尊重、理解和唤醒他们。教师的特质很明显:好面子但骨子里是不服输的,有创新但又恐成为众矢之的。教师有被认可、渴望成功的愿望,他们不会长期的因循守旧,他们也希望得到更多学生的喜爱和尊重。

研究适切的培训方式和主题,让被培训者被吸引有兴趣,愿意听也愿意看。无论是音像、图片、文字的选用还是导入的方式、上下的互动、有意的提问都要想办法尽量不重复。

2﹒研究的目的在于与时俱进,推动新思维涌动背后的思考

只有唤醒教师投身教育改革的意识,培训才有意义和价值。研究的方式是多样的,也是多侧面的。比如,一个时期的教育形势基本相似,但是教育的热点话题、热点追踪、教育价值的探寻可能是不尽相同的,这需要我们思考——新形势下的教育如何追问、如何实践、如何改进?文字是思维的基础,语言是思维的表达,通过培训呈现效益的最大化,就是要把握教育的最新脉动,引发撼动的碰撞。

3﹒研究的实质是领先一步,以学养德

16世纪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说:“如果不让大脑有事可做,有所制约,它就会在想象的旷野里驰骋,有时就会迷失方向。”

培训的形式为内容服务,培训的实质就是要切合时代的脉搏,找准教育的时机,让培训更有针对性,起到春风化雨、提升内涵与学养的作用。

(二)培训者的角色定位——第二维度:指导

1﹒指导的目的不在于“隔岸观火”,而在于实实在在的行动研究

什么是真正有效的指导?有时候单一乏味的说教不如一次实实在在的观察。例如为了让大家对不同学科的小组合作有所了解,我们设计了这样的两次培训:

【培训1】邀请全体教师观摩体育课:《跳跃》,然后邀请区教研员评讲分析。

教师依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教学设计为跳跃:跑几步单脚起跳越过一定高度的橡皮筋。由初期的学生自由练习、组合练习到后来的规范动作操练、自由高度选择等,通过同质和异质的小组合作,在认可学生差异的基础上突破难点掌握技巧,渗透着追求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理念,鼓励与尊重学生的选择。

【培训2】邀请全体教师观摩英语课:《4AM3U2 Around my home》,上课同时部分同志参与四个重点内容的“课堂观察”,课后请任教英语的校长讲评。

教师在原有的介绍南京路的文本基础上,设计了以文本为主线的小组学习内容,先扶后放,让学生通过Mr.Black游览南京路,进而自由地介绍学生周边淮海路、新天地的特色。学生通过集体的学习和小组的合作完成听、说、读、写的要求,在英语情境创设中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两次观摩课都围绕学校课堂研究的重点——“如何开展小组合作”,且各有侧重点。课后安排的专家讲评,帮助观课教师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去总结评判,促进各自学科中的小组合作的实践运用。

2﹒指导的目的在于提升有效课堂,倡导新课程实践中的反思

课堂教学固然需要精益求精,但缺乏团队智慧的课堂缺乏深度。建立在团队之上的发展是共赢,建立在彼此合作之间的发展是互利。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引发教师对于课程、管理、团队的思考。例如,为了增强团队凝聚力,我们先后设计了多次相同主题递进式的培训:

【培训3】《可以复制与团队效应》,从打工皇帝唐骏《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一书中解读成功与个人坚持的力量,坚持与团队成功的力量。我们可以复制他对生活的理解、追求,复制他对事业的执着、开拓。我们可以仿效他对团队的设计:让别人成功!让每位员工面试新成员!

【培训4】《凝聚团队精神 增强责任意识》,从美国作者约翰·米勒《问题背后的问题》(The 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一书,推介看问题的角度、提高个人责任意识,从身边习以为常的案例中尝试指导采用不同视角发问学校面临的BQB,引发教师对团队思考和工作的改进。

【培训5】《提升团队学习力》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学习能力的重要性。通过现代中外名人的故事说明团队学习对提升个人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3﹒指导的实质是夯实基础,以学定教

培训者的着眼点:让教师有所改变。即让教师的思维更为开阔,处理问题的方法更为具体,提出更好的问题,更加关注学生。

被培训者的着眼点:找到改进自我的最佳途径,让教育充满智慧,让学生更喜欢,实现自我的价值。

教学是集教育学、心理学、美学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培训的艺术与课堂教学都应该如此——张弛有度、回味无穷。

(三)培训者的角色定位——第三维度:服务

培训者为了凝聚团队、促进发展而奉献自己的智慧,整个培训过程就是一种服务。服务的目的不在于徒有虚名,而是在于真情实意的分享,追寻共同的教育理想;服务的实质在于形成和谐团队,促进学习型团队的建设;服务的本源就是以校为本,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行为对接。

二、关于教师培训者的培训策略

(一)形式多样地构建培训的新模式

1﹒基于专业引领的教师培训

“专业引领”通常指的是具有教育研究专长的人员通过他们的先进理念、思想方法和先进经验引导和带领第一线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实践探索和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活动形式。

“专家讲坛”。专家能以深厚的学科背景和广博的知识见闻启迪教师思维。根据教育新形势、培训主题,我们多以邀请一些专家到学校做专题报告为主。当然极高端的嘉宾未必有空亲自莅临指导,也可选用近年日益丰富的网络资源、教育主管部门制作下发的视频光盘等播放,同时配以一定的注解说明。

“校长讲坛”。校长是管理者,对于相关课程理念的解读与领导力也是一种专业引领。可以将个人独到的见解、研究领域与大家分享,可以将接受全国、市区培训之后的培训及时传递。

“专业追击”。教育教学的新专著、新触点的追寻,帮助培训者建构新的认知领域,鼓励创新与实践。

【培训6】《第56号教室的奇迹》——2010年暑期阅读有感。对于作者雷夫·艾斯奎斯这个人的认识、对于雷夫的教育策略的认识。

【培训7】《细说小班化教育》——一项基于个别化教学的新探索。研读与反思学校课堂教学的视角。

2﹒基于同伴互助的教师培训

同伴互助(peer assistance)有许多相近词,如同僚教练、同班教学、同伴督导、同伴评议、同伴支持、同伴咨询、同伴分享等。

同伴互助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其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合作,基本形式有对话、协作、帮助。

(1)骨干风范。“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教学见长、有一定学识的骨干教师完全可以胜任对同伴的指导与培训。

【培训8】《走进课堂观察》,由校科研负责人主持。如何开展课堂观察的主题培训。指导教师结合科研进行课堂观察的记录和分析研究。给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一个综合性的评价和处理,以改善学生课堂学习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熟手展示。有别于新手的熟手型教师,对学科知识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们善于从自己的领域认知、分析问题。

【培训9】《环保、节能、减排》——上海世博会案例馆遐思。正值世博召开,将观世博与学科学结合起来,从上海水治理、成都活水公园、杭州五水共导,以及德、法、英诸国利用水资源的案例馆的分析比较,认知环保重要性。

3﹒基于教育反思的教师培训

反思,最早出现在英国哲学家洛克的著作中,他将“心灵内部活动的知觉”,称为“反思”。教育反思则涵盖了课前、课中、课后,教师自身教学行为、他人教学行为以及学生学习行为的反思。它是针对教学行动的回忆、思考、分析、检讨和评价。

(1)以观摩课带动教学研讨。共同观摩一节课,厘清课堂的效益、效果和效率,营造浓厚的教学研讨氛围。

(2)以比较导读带动新变革。以“教师论坛”的形式,推介教育的思考与比较。

【培训10】“以学定教,还是以教定学”?引导教师认识到反思是质疑、归纳、换位、对比,在反思中推动自我教学行为的改变。

4﹒基于教学对话的教师培训

对话一直是人们交流和获取信息的一种手段,对话的真正意义并非在于它的形式,重要的是它的实质,对话的实质意义是对话者的自我理解与对话者之间的互相理解。

(1)互动与对话。主题讲座之后与被邀专家互动对话、集体观摩之后的研讨与分析都能引发开放的思维。平日培训改变一讲到底的方式,上下有提问、有互动;经常运用,事先有准备更好。

(2)“悦读讲坛”。以教师为主袒露心声的对话活动。在阅读之后、在突发事件之后、在教学改革实施中的认知等开展坦诚的交流。如围绕“教师职业道德和世博”的演讲比赛,针对“预习单”实施的情况交流等。

(二)丰富多彩地采集培训的新方式

1﹒叙事分享。亲身经历的、感受的事实才具有感染力。可以平实的语言来阐述。

2﹒动静结合。培训需要引发被培训者的注意力,除了上下呼应以外,可以引用一些小方法。

(1)小道具的采用。让参与者或个体写一写、讲一讲;或集体议一议、画一画、搭一搭,崇尚培训中的放松、宽松气氛。

(2)小插曲的运用。让学生说说曾写下的心语、看到的场景,引发思考;让大家通过家长与律师的视频实录,分析避免校园伤害事故发生的细节改进;第一时间将领导的赏识传递给大家。培训是需要意外的冲击和褒奖的。

(3)音乐与插图的选用。音乐的选用注重旋律与主题的契合,柔和的、放松的、和谐的。插图或者照片的选用恰到好处地表现主题,亲切的、会心的、美好的。

【培训11】《心语》——徜徉在新天地的女教师协奏曲,优美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串起了校园生动的一幕,感人、感动、感激。

3﹒无声力量。利用无声的视频带给教师思考的冲击力。如《学校文化与学校的挑战》,用校园文化细节的无声壁画变化,传递学习的快乐。

培训新方式的采集可以是拿来主义,也可以是原创与改进。我国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说过:“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由此可见,教育需要更多怀带着教育理想的人为之奉献自己的智慧,教育是一项功在千秋的事业,作为教师的培训者理应在新形势下追求更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傅建明.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余文森,吴刚平,刘良华.探索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李希贵.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