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导师的修养与研究生的培养

导师的修养与研究生的培养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生培养是本科之上的教育层次,因此,教师修养要在高层次上定位,对教师的师道自觉必然有更高的要求。所以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做人师”,严于修身、严于律己进行修养,实现师德的高度自觉,是由教师职业的本质决定的。为人师表的自觉本质上是教师的职业自觉。“人师”是体现教师素质的最高标志。在研究生教育中,由于老师的主导作用特别突出,人格影响更为直接,因此,自觉追求“人师”的崇高境界,尤为重要。

赵馥洁

我从事大学教学五十年,在半个世纪的实践、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日积月累地形成了一些关于做教师的体会和心得,这些体会和心得凝为一点:就是教师要有师道的自觉。“师道”即为师之道,即怎样做老师之道,怎样把书教好之道。“自觉”即自己觉悟,包括自己体认,自己反思,自己修炼,自己提升。一个教师,特别是大学教师,只有达到高度的师道自觉,才会成为人类科学知识的传授者,人类精神文明的继承者;才能承担宋代哲学家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知识分子的崇高使命。而且,人生有限,师道无涯。师道的内涵是无限丰富的,并且随着时代变化,社会发展,为师之道也在发展、演进,所以对一个教师来说,师道的自觉,是一个需要不断体悟、不断反思、不懈追求、不断升华而没有止境的过程。

研究生培养是本科之上的教育层次,因此,教师修养要在高层次上定位,对教师的师道自觉必然有更高的要求。它既要求教师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坚实的专业理论功底,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开设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课程,也要求教师在学术上有见解独到的思想,在科研上有特色鲜明的成果;既要求教师有站在学科发展前沿、洞察学科发展趋向的见识,能够指导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撰写出有新意的学位论文,还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学风、人格等方面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学生有人格上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根据研究生教育层次的特殊要求,为自己的修养定位,为自己的进修目标定位,是做好一位导师的出发点。

研究生导师的修养和自觉包含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一、努力“为人师表”,实现师德自觉

“为人师表”一语见于《北齐书·王昕传》:“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表”即表率,为人师表,其实是师为人表,即师应为人的表率。这一命题体现着为师与做人的关系,进而也体现着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处理为师与做人关系的根本原则是作好教师首先要把人做好,而且要成为做人的榜样。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教师的道德素质,都希望教师“为人师表”成为人师。《韩诗外传》云:“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扬雄说:“师者,人之模范”。卢梭说:“一个教师!是多么高尚的人!”洛克说:“希望作导师的人也具有一个谨严的人和一个学者的性格。”徐特立认为,教师具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经师”就是教知识,人师就是教做人。

教师的为人师表事关重大,意义深远。因为学生学习老师、敬慕老师,老师熏陶学生、影响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必然的客观的效应。所以,一位教师,对学生的做人产生影响(无论是良好影响还是不良影响),是必然的客观的,并不尽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愿如何。就是说,即使老师不愿意做表率,学生仍会以“为人师表”来要求教师;即使老师不认为自己是表率,学生仍然会认为老师就是表率,是自己学习的榜样;即使老师认为自己不佩为人师表,达不到为人师表的标准,学生仍会以为人师表来衡量老师、评价老师;即使老师不想让学生向自己学习,或者认为自己不值得学生学习,都不能完全决定学生不向教师学习,更不能完全消解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总之,无论老师的主观意愿如何,老师的为人处世、言论行为,学生会有切身感受,会永远记得,而且会传向社会,甚至会终生受其影响。由此看来,老师的言行、为人,绝非小事,教师的为人师表,事关重大,意义深远。从这种意义上说,教师职业是“高危”职业,稍有不慎,误人子弟的事是极易发生的。很多人以为误人子弟只是指知识传授上的失误,其实误人子弟既包括知识传授上的误人子弟,也包括人格影响上的误人子弟。后者的失误比前者的失误,严重得多,贻害无穷。所以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做人师”,严于修身、严于律己进行修养,实现师德的高度自觉,是由教师职业的本质决定的。为人师表的自觉本质上是教师的职业自觉。

为人师表、做好“人师”就是要:第一有优秀的做人道德,自己做好人。第二,有崇高的做人道理,教学生做好人。具体而言:

1、养成情调高尚、仪表庄重、行为文明、作风朴实、严于律己等优秀品质和淡泊名利、超越庸俗、精神崇高、理想宏远的人格境界。以自己的模范行为给学生作出表率,在人格境界上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

2、养成治学严谨、教学认真、尊重科学、热爱真理,循循善诱、谆谆教导的良好学者素养和优良教风,使学生如坐春风,如沐时雨。

3、在教授学问、传授知识的同时,关心学生的思想、品质、作风,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特别要寓德育于智育之中,注意发挥专业课讲授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把思想教育贯穿在专业教学中,结合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治学态度、创造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在教师、导师、人师三者的统一上,“教师”是出发点,“导师”是基本点,“人师”是制高点。“人师”是体现教师素质的最高标志。在研究生教育中,由于老师的主导作用特别突出,人格影响更为直接,因此,自觉追求“人师”的崇高境界,尤为重要。

二、形成学术特色,实现治学自觉

一个硕士点的研究方向是该专业点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学科优势、科研特长的集中表现,也是该专业点学科建设的重点内容和学科发展的具体目标。而硕士点的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归根到底是根据该学科的发展趋向和导师的科研优势确定的,这就要求导师个人也必须有自己的科研优势和学术特色。而要形成自己的则需要自觉而又专心致志、锲而不舍地沿着某一方向从事科研,并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有特色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一个导师如果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和优势,就有了自己的学术“根据地”,学术“栖身处”,学术“生长点”。

如果坚持在某一方向上,开课程,撰论文,写著作,自觉地追求着学术特色和专业特长这一目标,就会有学术创造,做出贡献。即使没有多少创获,也在这一追求中,集中了自己的学术注意力,保证了心不二用、志不旁骛、力不分散、时不浪费。尽管做到这一点并不轻松,但总在学术园地里有一个栖身之所、立身之地。如果一位导师几十年而如果在治学过程中,东张西望,左顾右盼,业无专攻,学无专长,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那就不会有自己的阵地。知海无涯,人生有限,学有专长的人,才是学者。

三、着力“转识成智”,实现传道自觉

“转识成智”源于佛典,这里的含义是指将知识转化、升华为智慧。智慧是一种基于知识,现于才能,达于彻悟的高、远、深、广的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首先它是一种认识能力,人的深层次、高境界、创造性的认识能力,即一种高屋建瓴、高瞻远瞩、探赜索隐的洞察力、彻悟力、创造力、预见力。其次,它还是一种通彻事理、了悟世情、洞达人生的精神境界。章学诚说史家应有“德、识、才、学四长”,袁枚也认为诗人应有“德、识、才、学四长”。“德”是道德,“才”是能力,“学”是知识,而“识”就是智慧。清末刘熙载说:“才、学、识三长,识为尤重。”哲学家冯契说:“意见是以我观之,知识是以物观之,智慧是以道观之。”

人生的境界高低、优劣,人生事业的得失、成败,从根本上说主要不取决于知识数量的多少,而是取决于智慧的高低。知识只有转化为智慧,才能在做事和做人的实践中发挥作用。从智慧的形成而言它是知识和才能的升华,而从智慧的功能而言它又是知识和才能的统帅。它不但主导着知识和才能的获得,而且指导着知识和才能的运用。清人袁枚将智慧的功能喻为“神灯”袁枚说:“我有神灯,独照独知,不取亦取,虽师勿师。”清人叶燮认为没有“识”(智慧)的“才、胆、力”有害无益。他说:“无识而有胆,则为妄、为卤莽、为无知,其言背理叛道蔑如也。无识而有才,虽议论纵横,思致挥霍,而是非淆乱,黑白颠倒,才反为累矣。无识而有力,则坚僻妄诞之辞,足以误人惑世,为害甚烈。”(《原诗·内篇下》)因此,研究生要实现事业理想和人格理想,就不但要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还要转化知识、升华知识,把知识升华为智慧。当人善于把知识转化、升华为智慧的时候,知识就可以陶铸智慧;当人把知识僵死化、固执化的时候,知识就会遮蔽智慧。把经验知识僵死化、固执化的经验主义和把文本知识僵死化、固执化的教条主义,是知识遮蔽智慧的两种典型形式。近代以来,人类处在一个知识愈益遮蔽智慧的时代。自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以来,人类的知识飞速发展、迅速增长、快速更迭,大量积累。至20世纪60年代以降,形成了“知识爆炸”、“信息泛滥”之势。科学知识增长的结果,一方面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却导致了智慧的萎缩。人类愈来愈变得有知识而无智慧,有技能而无境界。正如印度政治家卡兰·辛格说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智慧却日趋枯竭。”在当今这个知识泛滥,智慧匮乏,重知识轻智慧,甚至以知识遮蔽智慧的时代,教育、引导研究生把知识升华为智慧,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教师的转识成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自己将传授的知识转化升华为智慧;另一方面是引导教育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升华为智慧。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条件。

1.教师自己的“转识成智”。教师的学习是“闻道,”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教育的本质是“修道”,《中庸》云:“修道之谓教”。教师的首要职责是“传道”,韩愈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传授知识和道理,传授方法和技能。具体而言所传之道包括知识、观念、理论、思想、信念、信仰、理想、方法、技能等诸多层次。而要“传道”首先要“载道”,教师要首先成为道的承载者。“载道”就是将上述的道的内涵(知识、观念、理论、思想、信念、信仰、理想、方法、技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精神境界、内在灵魂和生命过程,使自己承载大道、与道合一。老师只有对自己所传授的课程及其内容有深沉的热爱,深入的理解,深切的体悟,融会贯通的把握和得心应手的运用,才能化道为心、转识成智。

当化道为心、转识成智之后,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就与呈现人格的过程相融通。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但是自己知道的,而且是自己独立思考过的;教师所讲授的理论,不但是自己记得的,而且是自己真正理解了的;教师所教授的技能,不但是自己操作过的,而且是有自己的体会感受的;教师所用的话语,不但是出之于口的,而且是发之于心的。这样,就可以打破“有学无识”、“有理无思”、“有技无情”、“有口无心”的僵化教学样态,超越“无人主义”、“外在主义”的机械教学模式。这样的人与道同化、识向智升华的教学必然具有生命力、感染力、说服力;必然充沛着人的激情,洋溢着人的灵感。从而达到抒情而不煽惰、说理而不拘理、通俗而不庸俗、深入而不深奥、浅出而不浅薄、自然而不散漫、严谨而不拘谨的境界。

2.引导学生“转识成智”。老师实现了将道内化,与道合一,将知识转化成了智慧。这样,给学生传授知识时,再进而引导和启发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会知识的运用和实践。也即引导学生把知识升华为智慧,包括做事的智慧和做人的智慧。如果说本科教学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获取和运用知识的方法的话,那么,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就应该在知识、理论、方法教育的基础上,着力于帮助和引导研究生把知识和才能升华为智慧。所谓升华就是融会贯通、陶冶熔炼,知识和才能融会贯通、陶冶熔炼之后形成的见识、思想和能力就是智慧。

四、坚持“戒浮求实”,实现学风自觉

搞学习,做学问,必须解决好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三个问题,其中的学习态度问题,直接影响着学习目的的实现,支配着学习方法的运用。学习态度就是学风。养成良好学风,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在校学习和毕业后的工作都极为重要。每一届研究生初进校,我都要对他们进行“学风十戒”的教育。“学风十戒”是:一曰戒满,满则无求;二曰戒骄,骄则无识;三曰戒惰,惰则无进;四曰戒浮,浮则不深;五曰戒躁,躁则无得;六曰戒急,急则不达;七曰戒粗,粗则易错;八曰戒袭,袭则无创;九曰戒奇,奇则常谬;十曰戒名,名则难实。

由于近多年来学界浮躁风气极为严重,学风上的浮,是一种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头重脚轻、外强中干的坏习气,危害甚烈,所以在学风修养和教育中,突出强调要“戒浮求实”。

“求实”就是对学问采取诚实的态度,扎实的功夫,实事求是,遵循科学规律,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求实”就要建立坚实的知识基础,重视基本知识的学习、基本理论的掌握、基本技能的锻炼。在掌握知识时,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乐意下苦功夫、做笨工作。知识基础不坚实,要想才能卓越,无异于沙上筑塔,缘木求鱼;“求实”就是要养成踏实的作风,踏实刻苦、认真严谨、好学深思、勤学多练、专心致志、耐得寂寞;“求实”就是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严谨细致,一丝不苟。

古人说:“学问之道,唯虚(谦虚)乃有益,唯实乃有功。”戒浮求实,是治学之大本,是学风的基石,只有在学习上鼓实力,做实事,求实功,才能使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的人。

五、追求教学相长,实现教风自觉

“教学相长”一语,源于《礼记》中的《学记》。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而且还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所以要体悟师与生的关系。师生关系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伦理方面,学生应尊敬老师,老师应关爱学生。中国人讲“师道尊严”、讲“天地君亲师”,西方人讲“我爱吾师”,都是讲要尊敬老师,而老师也要关爱学生;二是真理方面,老师指导教育学生,学生启发促进老师。师生共同是真理的探索者,在教学中实现“教学相长”。韩愈说:“闻道有先后”但地位无高低,“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西方哲人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都说明了师生在真理面前的平等地位。“尊师重道”一语概括了伦理上“尊师”与真理上“重道”两方面的关系。孔子说,“循循善诱”、“谆谆教导”,就是要教师把伦理上关爱学生和真理上启发学生两方面结合起来。

处理师生真理方面关系的原则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学中,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能力、理解障碍、心态情绪,要有准确深入的了解和设身处地的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启发、感染学生,达到与学生情绪互通,思维互动,知识互化。在互动互化的基础上启发思考、激发想象、引发兴趣、催发灵感,增强学生学习和探索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激励学生提出新问题和新见解。于是再促使教师进行新研究新思考,实现教学相长。

师生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不是人与物的关系,是具有主体间性的关系。处理师生关系的主导方面是教师。教师要庄重、正大、光明、自尊。师自尊,学生才会尊师。

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要有良好的教风,在研究生指导中,良好教风应在课堂教学和论文指导两大环节上体现。

(一)课堂教学

1.课堂上不炫耀自己,不贬低他人。老师之间互相尊重。

2.课堂上不发牢骚、不吐怨言。

3.课堂上不说庸俗的话,不说低级趣味的话。

4.课堂上不讲废话、不说闲话,不拉家常。

5.经典原著由学生讲解后,或课堂讨论发言后,老师要疏理、评论、深化、提升。不能在学生发言后不予评析,不置可否。

6.不要求学生完全认同教师自己的学术观点。

7.不向学生说这个学生人品好,那个学生人品差。

8.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对学生多鼓励长处,不求全责备。

9.老师要有学者风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不懂装懂、不文过饰非、不盛气凌人。

10.无论上课学生人数多少,都要认真、严谨、遵循上课规范。

(二)论文指导

1.研究生选什么研究方向,选什么论文题目,主要由学生根据其特长和兴趣自己决定,老师可以建议但不宜强求学生选某一研究方向或某一论文选题。

2.指导论文要严格要求,特别是对学风要严格要求。严禁抄袭、剽窃。

3.发现问题,给学生及时指出。既讲清楚问题所在,又要说明问题如何解决。

4.对论文的修改意见尽量具体,不应笼统、抽象地说:“不对”“不行”“不正确”。要使学生明白什么地方“不对”“不行”“不正确”,为什么“不对”“不行”“不正确”,怎样改才正确。

5.对论文的学术观点,不要强求与老师学术见解一致。只要学生能够持之有故、言之有理、自圆其说,不但可以允许学生坚持自己的学术观点。而且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学术创见。

6.对资料、数据、理论上的明显错误(硬伤),要坚持让其修改,不姑息迁就。

7.不接受指导意见的学生,多数是没有理解老师的意见,或是不同意老师的观点。因态度不虚心而固执己见的学生是极少数。要具体分析学生不接受指导意见的原因。不要随意批评学生态度不好。

8.无论是学生能力问题、学风问题、态度问题,老师都应立足于关心和教育,不赌气,不徇私,不泄私愤,不抱成见,不搞小动作,不故意刁难学生。一身正气,一腔大气,一团和气。张载曰:“不以嗜欲累其心”,“不以见闻梏其心”,“大其心则能体天下物”

师道自觉,是不断提升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追求过程。半个世纪过去了,自己还远远未达到师道自觉的至善境界。而且,我深深感到,当好教师,当好一位研究生导师,作好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颇为不易,甚多困窘。理想和现实总有距离,一困也;心志与能力常有差距,二困也;动机追求与实际效果常难一致,三困也;主观认识与客观规律总难符合,四困也。有此四困,致使不少理念仍处在“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境遇。然而,尽管如此,有“向往”和无“向往”却是大不相同的!《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通过“自反”“自强”,追求师道的高境界,是我一生努力的目标。

古语云“取法乎上,可得其中”,因此,即使在成效上不能“得其上”,在主观追求上仍然要“取法乎上”。

(2015.9.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