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导向创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职业导向创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的意见》,并批准重庆科技学院等高校开展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这是新形势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大胆尝试,是为满足现代生产服务业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需求、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

——重庆科技学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与探索[1]

干 勤 柏 伟

(重庆科技学院)

摘 要:文章探讨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系,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居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顶端,承担着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既引领本科、高职、中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又衔接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文章介绍该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紧贴国家能源战略、石油与天然气以及安全行业发展的特殊需求,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产学结合为途径,以实践能力和教学质量为主线,以综合改革为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率先提出并实践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2461”研究生培养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效。文章还结合“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面临的一些困惑,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2461”研究生培养模式;综合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中要求,研究生教育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以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为着力点”。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的意见》,并批准重庆科技学院等高校开展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如何认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系,如何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如何创新培养模式确保质量,如何开展综合教育改革,既是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又是必须回答的理论问题。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位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顶端,引领技能型人才培养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本科技能型人才培养、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共同构成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完整体系,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满足其生产服务需要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技能型人才支撑。这既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案例所证明的客观现实,也是现代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生产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居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顶端,承担着为现代生产服务业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引领不同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

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求,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建立与人才需求紧密结合的学位授权动态调控机制,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企业紧密结合,优先支持与国家重大战略、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相关的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1年开展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按照“择需、择优、择急、择重”的原则,着眼于国家行业发展的特殊需求,安排少数办学水平较高、特色鲜明、能够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要且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的高等学校,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试点。这是新形势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大胆尝试,是为满足现代生产服务业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需求、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

重庆科技学院作为首批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试点高校,紧跟行业(企业)的特殊需求,以“服务特需、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严格标准”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行业企业为依托,以项目为纽带,创造性地实施“2461”研究生培养模式。该模式通过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实现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有机衔接,积极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创建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新模式,为国家和重庆市石油行业和安全领域培养急需的、具有较强项目管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

二、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高校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主要载体

为适应现代生产服务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校必须打破高层次学术型人才培养的传统思路,敢于走新路,全面推进以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重庆科技学院在认真分析和总结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2461”研究生培养模式。

(一)“2”——坚持学校企业“双主体”

一是学校、企业两个主体育人。抓住三大石油公司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重庆科技学院的良好机遇,联合中原油田等大型石油企业,共同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由企业作为培养主体,在导师配备、资金支持、项目以及专业实践环节安排等方面都予以支持。二是校内校外“双导师”培养。为每个硕士研究生各配备一名校内导师和校外(企业)导师,制定完善导师管理办法,明确校内外导师的责、权、利关系;在加强对校内导师的考核的同时,重视发挥校外(企业)导师的作用,重点加强校外(企业)导师工作任务的落实、工作绩效的考核和工作津贴的兑现。凡指导有研究生的校外(企业)导师,学校按每人每月给予500元的指导津贴。目前,校外(企业)导师都实际参与招生复试、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制订、课程教学、项目研究、论文指导等工作。学校企业双主体、校内校外导师协同培养的机制基本形成。

(二)“4”——体现教学研用“四结合”

一是坚持以项目为纽带,实现“科教结合”。按照早进课题、早进团队要求,我校研究生已基本实现进校即进课题的目标。二是以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为平台,实现“工学结合”。目前,学校已在中原油田、重庆化医集团等大型企业建立了7个研究生工作站。中原油田还专门设立了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办公室,在研究生开展专业实践期间每月为研究生提供700元的生活补贴。三是坚持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并重,实现“学做结合”。工程硕士人才培养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四是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统筹协调,实现“内外结合”。学生在每个学年都安排一定时间到企业参加实践培养。

(三)“6”——实施校企协作“六共同”

一是校企共同组织招生。学校和企业联合组建招生工作组,从命题、复试、面试到录取等各个环节,均有企业专家参与。同时,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复试阶段增加了实践动手能力的测试。二是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新制定的2013级研究生培养方案,每个领域均有不少于三名企业专家全程参与。同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征求每一位校外导师的意见和广大校友的建议。2013级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了“四个全过程”,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全过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教育全过程、外语应用能力培养全过程、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全过程;“三个紧密衔接”,即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紧密衔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本领域的职业资格标准紧密衔接,工程硕士与本科卓越工程师、工程博士的上下衔接。三是共同组建导师队伍。目前,我校已正式签约聘请校内导师56名,校外导师87名。四是共同实施教学。在我校两个领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均有不少于1/3的课程由行业企业专家授课。如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的“非常规油气勘探与开发”“采油工程设计与规范”“油气储运工程建设及案例分析”,安全工程领域的“安全工程领域学科前沿技术”“安全生产标准化HSE管理体系”“工业危害分析”等与现场生产结合紧密的课程,均由行业企业的专家授课。五是共同实施考核评价。在招生复试环节,已经实现了校企共同考核评价。为引导专业学位研究生注重平时学习,掌握实战技能,学校创新规定并开始实施研究生课程结业考核“双及格”制,即无论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学生的平时成绩、课程结业考核同时合格,才算考核通过。学校将在今后的各个培养环节,进一步加强推进和落实。六是共同制定管理制度。如导师管理办法等制度,均由学校和企业讨论制定。

(四)“1”——全程贯穿职业道德教育

学校坚持职业道德教育从入学开始抓起,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一是将入学专业教育的道德教育部分安排在企业进行。通过对2012级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发现,研究生普遍认为,在企业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实地考察、现场交流,更容易被现场技术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所感染,比课堂灌输式的职业道德教育效果要好。二是紧密结合学校依托石油行业的背景开展行业文化的专题教育,定期邀请企业职业道德先进模范开展专题讲座。三是结合科学研究,不定期邀请高校学术专家开展学术道德教育。

在行业(企业)的全程参与和支持下,通过两年的改革实践,学校已基本构建了覆盖研究生招生、培养、学籍与学位管理、导师选聘与管理、科技创新、研究生督导、课程建设、教研教改、培养方案制定、学位论文管理等满足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要的制度体系, “2461”研究生培养模式基本形成,效果初步显现。一是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相关媒体对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多次进行了宣传报道。二是学生认同度越来越高。在2013级录取的研究生中,第一志愿考生占50%,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安全工程生均录取分数分别高出当年国家分数线31分和49分。三是教师参与积极性高涨。校内教师、校外(企业)专家参与热情高,行业企业特别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相关行业企业支持力度大,政策到位。四是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试点,既带动了学校的学风建设,也带动了学科建设的发展,还带动了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三、新形势下推进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思考与体会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必须坚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在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必须坚持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导向,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面对特定职业领域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因此,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充分发挥行业和专业组织在培养标准制定、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指导作用,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的专业化教学团队和联合培养基地,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应生产现场需要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

(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必须坚持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

工程实践能力作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的核心能力,是由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的目标定位所决定的。因此,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必须坚持以工程实践能力为主线,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大实践性、应用性课程比例。课程内容突出实用性和综合性,课程教学方法强调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等。学位论文强调应用导向,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促进实践与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的紧密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师(导师)队伍的转型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键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能培养出满足社会生产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其关键就在于有一支高水平的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历和经验的教师(导师)队伍。我国目前高校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大部分都是重点大学培养的学术型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理论基础扎实。但他们往往缺乏工程实践锻炼经历,一方面自身工程实践能力明显不足,另一方面长期的学术型培养经历容易导致在培养工程硕士过程中出现学术型倾向。因此,教师(导师)队伍的转型是推进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的关键。一方面,需通过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或相关行业单位兼职、挂职等,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企)业专家,共同组建专业化的教学团队,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促进教师队伍转型。

(四)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参与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的重要保障

产学结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必然途径。因此,服务国家特殊需求试点项目能否成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是否能取得实效,行业企业的全过程参与是关键。一方面,学校应当通过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和人力资源优势积极争取企业的支持和参与,使参与人才培养成为企业的一种意识自觉和主动行为;另一方面,国家对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也至关重要,使行业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具有“外部刺激”。

(五)深化改革分类指导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

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是切实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思想先导,有利于推进学术型学位教育和专业学位教育的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分类发展。特别是在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实施分类指导、实现分类发展是大力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快速发展的政策保障和不竭动力。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在高校转型发展的新要求下,上级相关部门真正实现联动,敢于打破原有的政策束缚。如尽快扩大培养技能型人才高校的专业学位招生领域、增大招生规模,加强对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校开展考核评估和分类指导等。地方本科高校、行业院校要敢于创新,积极进行改革探索,上下配合,才能真正实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满足职业需求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4-08-01].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116/c1001-23560979.html.

[2]唐继卫.总结试点工作经验 全面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9):1.

[3]吴小林,宁正福,齐昌政.需求驱动 创新模式 培养卓越的石油工程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9):4.

[4]吴志军,等.同济大学车辆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8):36.

[5]研究生专业学位总体设计研究课题组.开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研究生专业学位总体设计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

[7]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号).

【注释】

[1]基金项目:“2013年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大项目”,(项目编号:yjg131009);“2012年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般项目”(项目编号:yjg12306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