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道德领导视域下的校长领导职责与实现路径

道德领导视域下的校长领导职责与实现路径

时间:2022-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道德领导思想揭露了以往在学校领导关键问题上的一系列误判,并以一种更为接近学校领导真实世界的立场,对学校本质和校长领导权威等问题重新作了回答。[2]基于道德领导关于学校本质和领导权威的理论假设,本文认为校长在实践道德领导时需明确两种领导职责,即发展愿景的规划者和育人文化的营造者。

许 苏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200234)

摘 要:校长在实践道德领导时需明确两种领导职责,即发展愿景的规划者和育人文化的营造者,以及相应的专业内涵:以共同愿景引领学校发展,使学校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重视群体智慧,实施群体决策;立足发展传统,突出学校特色;坚持育人为本,关注德育实践;重新定位成功,回归育人原点;理解教育价值,营造精神家园。在对领导职责进行专业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其实现路径:从个体决策走向群体决策;营造学生和教师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道德领导;领导角色;专业职责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一般项目“上海中小学校长胜任特征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许 苏,江苏淮安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现代校长研修中心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学理论研究。

20世纪90年代,受霍金森(Christopher Hodgkinson)及福斯特(Foster, W.)等价值伦理和道德科学思想的影响,萨乔万尼(Thomas J.Sergiovanni)出版《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初步确立道德领导的理论框架。道德领导思想揭露了以往在学校领导关键问题上的一系列误判,并以一种更为接近学校领导真实世界的立场,对学校本质和校长领导权威等问题重新作了回答。就学校本质而言,萨乔万尼认为,知识生产和教书育人的特征决定了学校在本质上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其他组织都可以依赖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来实现成员控制,但在学校中,就教师而言,再精细的规章制度都无法涵盖他们的一切行为。共同体必须重视目的、信仰、价值观、专业精神、团队精神、成员互依、对社会的承诺等方面的建

设。[1](P214~226)在校长领导权威方面,萨乔万尼提出5种来源:科层权威、心理权威、技术——理性权威、专业权威和道德权威。前三种权威,构成了现有的领导工作维度,而后两种权威正是道德领导的工作维度。[2](P15~18)

基于道德领导关于学校本质和领导权威的理论假设,本文认为校长在实践道德领导时需明确两种领导职责,即发展愿景的规划者和育人文化的营造者。

一、发展愿景的规划者

发展愿景是为共同体所认可和分享的奋斗目标,是凝聚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重要因素,旨在以此引领学校变革,增强师生员工对学校发展目标的认同感,产生学校群体的凝聚力,确保办学目标的实现。发展愿景的规划者就是要以共同愿景引领学校发展,使学校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重视群体智慧,实施群体决策;使规划契合实际情况,突出学校特色,并具有可操作性。

1.形成共同愿景,引领学校发展

共同愿景是建立在组织员工共同价值观基础之上的、对组织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共同信念与目标,具体表现为组织成员共同认可、接受并内化为自身追求的组织使命、任务、目标以及价值信念体系,能够产生众人一体的感觉,使组织孕育无限的生机和创造力。[3](P65~68)在缺少愿景的情形下,充其量只会产生“适应型学习”(adaptive learning),只有当人们致力于实现某种他们深深关切的事情时,才会产生“创造型学习”(generative learning)。[4](P238)对学习共同体而言,共同愿景至关重要,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与方向。

在人类群体活动中,共同愿景能激发全体成员的潜在力量,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学校是一个典型的学习型组织,因此,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能激发组织成员发挥出潜在的智慧、力量与勇气,使学校工作逃离烦琐庸俗,承担“育人”的使命,回归教育本质;当学校发展在遭遇阻力时,共同愿景能唤起成员的希望,使之不会偏离原有发展方向;共同愿景会让组织成员发现思考的盲点、放弃固守的看法、承认个人与组织的缺点;在追求共同愿景的过程中,组织个体会更愿意承担风险,更愿意参加变革与创新。共同愿景像一个人人都想实现的伟大梦想,但是,“共同愿景不是一个想法,……它是在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刚开始时可能只是被一个想法所激发,然而一旦进而发展成感召一群人的支持时,就不再是个抽象的东西,人们开始把它看成是具体存在的。”[4](P238~242)

学校共同发展愿景是为学校组织全体成员所认可和分享的奋斗目标,是凝聚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重要因素,旨在以此引领学校变革,增强师生员工对学校发展目标的认同感,产生学校群体的凝聚力,确保办学目标的实现。应该说,建立共同愿景是持续进行、永无止境的一项工作。因此,校长必须把建立学校共同发展愿景作为日常工作的核心,通过不断与组织成员分享个人愿景而建立共同愿景,使之成为学校发展理念的组成部分。当学校组织成员拥有共同愿景时,这个共同愿景会对全校师生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激发每位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团结起来,朝着同一个方面前进。

2.重视群体智慧,实施群体决策

群体智慧是一种共享的或者群体的智能,它是从许多个体的合作与竞争中涌现出来的。集体智慧在细菌、动物、人类以及计算机网络中形成,并以多种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决策模式出现。群体智慧的概念最初来自于昆虫学家的观测,他们观察到独立的个体可以合作得如此紧密,以至于变得和一个单一的有机体没有什么区别。蚂蚁就是一个典型,它们可以表现得像一个动物的细胞,并且具有集体思维,被昆虫学家称之为更大的生物,即聚集的蚁群看起来形成了一个“超有机体”。1912年,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将社会确定为人类逻辑思维的唯一来源,并认为,社会组成了更高的智能,因为它在时空上超越了个体。[4](P244)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应把决策理解为对行动目标与手段的探索、判断、评价直至最后选择的全过程。[5](P6)西蒙还提出了“有限理性说”,强调了个人的理性有限。决策是人们进行选择和判断的一种思维活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经济规模不断提高的现代社会,许多决策问题已无法凭借个体决策者的知识和能力单独完成,尤其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因此,决策机制正处于从传统个人决策向现代群体决策的历史转变阶段。

作为一个公正、民主的社会,每一项重要决策都应满足受其影响的所有大众的愿望和要求。而大众的愿望和要求是通过他们的代表去反映的,代表一般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背景,来自不同的领域。将这些具有不同经验的专家集中在一起,借助众人的智慧以弥补领导者个人才智、经验和精力的不足。这种特定的决策团体在决策理论中称为群(group),群所作的决策称为群体决策(group decision making)。[6](P3)群体决策就是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由多人共同参与决策分析并制定决策的整体过程。其中,参与决策的人组成了决策群体。

群体决策主要是针对一些复杂的决策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涉及到目标的多重性、时间的动态性和状态的不确定性。在现代社会,决策者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多变,许多问题的复杂性不断提高,决策者个人的价值观、态度、信仰、背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要解决的问题类型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会产生一定的偏向影响。同时,决策相互关联的特性客观上也要求不同领域的人积极参与,积极提供相关信息,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并进行决策,因此,群体决策应运而生,并因特有的优势日益得到决策者的认同和重视。

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良好的群体决策得具备4个条件:建议的多样化——每个人都有一些私有信息,即使是一些对已知事实的反常解释;独立性——人们不会因为别人的意见而改变自己的意见;分权——没有人被强制做事情;汇聚——一种使得个体判断成为群体决策的机制。”[7](P1)因此,校长在规划学校发展时,应通过汇聚群体智慧,建立共同愿景,以形成发展合力,在规划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一些重大复杂问题,要转变决策方式,实施群体决策,善于听取各种意见,保持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3.立足发展传统,突出学校特色

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不同的学校由于其区域性等因素所致,存在文化背景、历史和传统的积淀、办学条件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多方面的差异。因此,规划学校发展不应该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或模式,而是应该立足本校的历史发展传统。

立足发展传统的首要前提是对学校进行准确“定位”,学校“定位”的关键则是对学校内外部环境的深入分析。对学校外部环境的调查研究是准确定位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快,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分布区域的逐渐清晰,由此派生出对教育的选择性需求乃至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与办学特色的要求。因此,只有对现阶段学校服务范围内的居民经济收入水平、文化传统、对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与选择方式等作深入细致地调查分析,并对社区的教育资源、相关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状况等有清晰的了解与认识,才能在规划学校未来与发展时,使其所提出的教育理念及变革方式为学生和家长所认同。只有这样,学校所实施的教育教学等各种行动方案,才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可行性。同时,还要分析不同学段、不同区域的学校发展路径,并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资源条件,去争取学校发展所需要的条件与组织保证。

校长不能局限于关注“硬件”资源,也应重视学校的“软件”资源,主要包括现存的学校组织文化,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状态与价值取向,师生对学校发展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校长同样也要对这些无法用数字描述的资源状态与功能作出准确的评估。学校自身的“软件”资源,是促进学校追求自我发展能动性的基础,决定了对外部环境与资源投入状况等“硬约束”的突破能力,更是反映学校发展所追求的境界,是创建学校办学特色的关键性因素。

同时,规划学校发展还要研究本学校独特的发展根基与历程。学校发展必须建立在本学校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尤其需要面对学校独特的发展问题,利用学校发展中已经形成的一些有利条件,在现实的发展空间中谋求发展。因此,作为校长,需要非常仔细地梳理自己学校的发展历史,通过资料整理、讨论、调查研究等方式,明确学校的发展现状,面对独特的发展问题,分析其背后的影响因素,了解自己在改变现状方面所具有的基础和内外条件。[8](P1~9)

二、育人文化的营造者

营造育人文化,是发挥学校育人功能、优化学校育人环境以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对校长专业素质的客观要求。校长须坚持育人为本,关注德育实践;重新定位成功,回归育人原点;理解教育价值,营造精神家园。

1.坚持育人为本,关注德育实践

学校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以“育人为本”的机构。从根本上说,学校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过对个体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促进个体身心发展,使个体社会化,这是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本质特征。学校教育直接面对的是学生,是通过培养学生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人类价值。[9](P28~30)因此,教育要把促进人的发展和生活的完善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教育要以育人为本。

学校应坚守培养完整人的独特使命,即“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6](P3),这是学校的中心职责。同时,“学校必须是有教育意义的,因为它们成为我们弄清楚任何实现人道、亲切、优美和共同利益等学校和社会中通常缺乏的价值观的主要基地之一。”[10](P2~5)因此,学校教育应为实现人的各方面潜能提供支持性的环境和条件。人与生俱来就有学习的潜能,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从每一个具体的学生个体出发,细心、耐心地保护和支持学生潜能的生长和强大,关心学生基础性的情感及道德品格的养成[11](P193~196),这都应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或者说是全部任务的核心。

道德就是对于生活方式、生命实践的理解和选择,它是生活的解释系统,它所要破解的是人的生活意义,它的存在就在于使人对生活意义有更合理、更深刻的理解。[12](P41)在人类生活实践中,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或家庭,都不存在“道德虚空”,也不存在“道德无涉”的教育。道德不仅关系到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维系和调节,而且直接关系到每个人如何处世、行事和立身的“为人”之事。只要是活着的人,都无法在自己的人生实践中回避此事。……从这个角度看,道德与道德教育属于人类生活的永恒范畴。[13](P1~4)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校长不仅要坚持办学以育人文本,更要坚持德育为先。

总体而言,教育至少应该包括3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对学生学科知识的教授,我们称之为传授;二是对学生学科兴趣的激发与学习方法的指导,我们称为教学;三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引领,我们称之为教育。[14](P3~7)在教学实践中,在分科教学的背景下,学科教师一般主动放弃学科自身的教育功能,甚至放弃教学功能,仅实施知识传授,使学科教学与学生德育人为地隔离开来。虽然学科教师只负责学生的学科学习,但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却是让学生全面发展。也就是说,虽然学生要一门一门地学习学科知识,但他的目的是要借助于对学科知识的学习来塑造全面发展的自我。因此,校长要注重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德育与学科教学密不可分,任何学科体系都是一个价值观的体系;要开发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要恢复学科教学的教育性,让学科教学从“学生德育”起步,使之成为提升学校德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2.重新定位成功,回归育人原点

在人人都在追求成功的现代社会,重新认识成功,正确定位成功,是每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尤其是校长所不可回避的职责使命。居里夫人认为,成功就是把未来变成梦想,然后把梦想变成现实。因此,成功最简单的定义就是:成真。不管是崇高理想还是小小愿望,你把它实现了;不管是大事、小事,只要你把它做成了,都是成功。[15](P3~7)先后在苹果、微软和Google担任要职,现任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李开复先生则认为,成功是多元化的,衡量成功的标准有很多种,但最根本的标准应该是:该行为是对社会、对他人或对自己有益,是能让一个人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并由此获得最大的快乐。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换言之,成功就是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充实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就是始终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做一个快乐的、永远追逐兴趣并能时刻发掘出自身潜能的人。

反观现代社会普遍认同并影响至深的成功观,可以发现,在成人世界中,成功总是离不开“做大官”与“挣大钱”。在与儿童世界密切相关的学校教育中,学生的成功总是受困于日常班级排名以及是否考入名牌学校,都与考试密不可分。既然是班级排名,肯定会有先后,既然是选拔考试,肯定有人落榜。且不说考试自身是否合理,就考试成绩是否等于成功这个问题,就可以举出很多反例:最聪明的爱因斯坦在读小学时是个“小笨蛋”;霍金读书成绩从来没有进入过前10名;爱迪生被教师认为是白痴,不得不退学在家等等。

众所周知,现代升学考试秘诀之一,就是学生不能偏科,偏科生很吃亏,全科生很占便宜,语文考100分,数学考25分,不如语文考80分,数学考80分。且不说全科生与偏科生孰是孰非,但知识是否等同于成绩?某一学科考试成绩不好是否不能在此学科领域获得成就?知识是否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通行证?对于这些问题,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则以亲身经历验证其荒谬性。他曾以历史100分、中文100分,其他各科加起来还不到100分的成绩考进清华大学,进入历史系,但在国家危难关头,为“科学救国”,弃文从理,要求以5分的物理成绩转到物理系,最后,不仅成为物理系中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还成为享誉世界的科学巨擘、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钱伟长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对个人创造生命传奇的震撼,更让我们陷入对教育问题的深刻反思,我们该如何对待学生?成功似乎并不是成绩好的学生的专利,人类具有无法估量的潜能。

此外,我们必须要承认,我们并不完全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他们所处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们承受的竞争压力远远超过他们的上一代,他们面临的是一些需要独立作出判断和决定的全新的问题。而我们却仍然在用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来解释孩子的所思所想,一味地指责,或者苛求我们的孩子,从而形成深刻的代沟。[16](P54~55)学校教育应是面向“每一个人”的教育,应更好地公平惠及所有学生,关心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为平等、优质、多样的学习机会,使所有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发展,发展潜能得到激发,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取得成功,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理解文化内涵,营造精神家园

人类作为一种生命的存在,既是宇宙自然的结晶,又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人离不开天地宇宙,也同样离不开文化世界。可以说,人是与文化互养相成,文化是生活世界的总和,也是一个有秩序的有机整体。[17]“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18](P3~5)

文化研究源远流长,国内外文化研究学者都对文化进行过系统研究与深入思考。英国“人类学之父”泰勒(1832—1917)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19](P52~56)美国人类学家克鲁克洪提出,“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括显型式样也包含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20](P9)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是文化功能学派的创始人。他从“满足人类的需要”的角度来阐释文化概念。认为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特性,它们都是直接地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一切文化要素,都是在活动着、发生作用的,而且是有效的,文化是一种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价值,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21](P128)中国国学大师梁漱溟把文化界定为“人类生活的样法”。胡适也认为,文化是文明社会形成的生活方式。[22](P224)通过对众多文化概念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文化的根本特征是日常性的,它涉及到每个人日常的问题思考和具体行动。“真正面向未来的学校文化,恰恰是扎根于传统与现实的文化土壤中,能孕育出超越历史与现实的文化。学校文化本身应体现指向未来和超越的本质。”[23](P57)在学校管理实践中,文化则体现为教育行政管理者、校长、教师和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因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是学校的一项基本职能。但令人遗憾的是,如今部分学校的所作所为与这一基本职能的履行相去甚远,甚至常常完全相悖。部分学校很少考虑学生的特点、需要及权利,它们追求的主要目标实际上只有一个,即按照升学率来排名的学校地位。为了提高或保住这种地位,学校便对学生进行无穷无尽的考试训练与没完没了的考分排序,至于培养学生适应与超越的意识、想象与创新的能力、自由与平等的精神、关心与负责的态度,以及全面和谐的发展等,统统被抛在了一边。于是,学生的负载越来越重、休息时间越来越少、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学生经常处于紧张、焦虑乃至厌恶的情绪之中,其结果是学校不仅没有成为学生赖以成长和发展的精神家园与生活乐园,反而成了遮阻学生潜能、伤害学生自尊、压抑学生个性、扭曲学生人格的场所。[24]

因此,校长要认识到,教育所面向、指向的是人,教育的终极归旨并不是要教人如何去征服外部世界,征服自然,而是要使人在不断地否定自己有限的规定性中,创造出具有新的规定性的自我。生活的意义问题对于人来说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灵魂,是一个人存在和生活进行下去的理由与根据,它是生活的根基。[25](P1~10)同时,“人要追求成为人”,这是当代人的觉醒,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实践中所找到的结论,和所获得的智慧。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纯粹的人”是人心之所向,是人的根本需要和追求。[26](P21~25)

三、校长领导职责的实现路径

1.从个体决策走向群体决策

1926年,H.L.麦肯曾写下这样一句不朽的名言:“据我所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因低估群体智慧而蒙受损失。”[27](P1~6)因此,规划学校发展不应是校长个体或学校领导班子的设想与规划,而应是多方参与、共同合作的结晶,其制订过程是不断认识学校发展现状、持续思考发展思路,然后逐步达成共识,在利益均衡的基础上确定共同价值观、发展目标、工作思路。在制订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集思广益,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特别是听取弱势群体的意见。[28](P11~15)在此过程中,校长要重视群体智慧,走向群体决策。

但校长的个人办学理念是其重要的基础。校长的办学理念是在建立在对学校传统与发展现状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之上,并结合个人对学校教育本质与功能的理解而形成。校长的办学理念不仅要具有理论的高度,更要具有实践的深度,不仅要来自实践,更要能转化为师生都认同的观念,并能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同时,校长必须认识到个体愿景的重要价值。共同愿景是由个人愿景汇聚而成,借着汇集个人愿景,共同愿景才能获得能量。真正的愿景必须根植于个人的价值观、关切与热望中。有意建立共同愿景的组织,必须持续不断地鼓励成员发展自己的个人愿景。如果人们没有自己的愿景,他们所能做的就仅仅是附和别人的愿景,结果只是顺从,决不是发自内心的意愿。[29](P81~85)

此外,校长规划学校发展还要契合实际情况,突出学校特色,防止出现“千校一面”的办学状况。现代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提炼和形成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而影响和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学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因此,积极地发掘、提炼、建设和发展凸显本校的办学特色,是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制订学校发展规划过程中,办学特色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字表述,而是源于学校对自身资源的充分挖掘与运用,以及所形成的良性工作机制与环境氛围。因此,校长要清楚地了解学校自身发展的特点与历程、特色定位与本校发展现状的相符程度、学校发展各阶段中的激励因素与制约瓶颈、学校现阶段的各种资源存量与增减趋势、以及各种资源的优势不足与未来变化趋势等。

2.营造学生和教师的精神家园

我们应该承认每一个生命体的个体都是在走着一条“例外”的路,因为他们各自秉承着不同的遗传素质,在不同的生活境遇中积淀了不同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具备不同的潜在可能和现实能力,持有不同的发展需要和愿望。个性化的存在是千差万别的存在,人总是以这种各具差异的个别状态存在着的,个人与个人之间不会完全同一的。[30](P15~22)同时,校长也要意识到,学生虽然是“受教育者”,但至少在本源上、在人的“天性”与“天能”上,学生并不是一味顺应的“受教育者”,而是具有超越性的“受教育者”。[31](P43~47)超越性乃是人的一种天性,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因素。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校长要正视“无条件的道德要求”与“有条件的道德行为”所造成的内在紧张。一方面,学校教育中对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都是无条件的;而另一方面,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发生应当是有条件的,准确地讲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发生不能是无条件的。这就使得学校道德教育陷入了一种困境。[32](P56~60)同时,对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而言,21世纪意味着传统的“教会顺从的道德教育”必须转变为“教会选择的道德教育”。[33](P10~18)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职能应当是指导学生在对各种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的社会价值进行分析、比较与鉴别的基础上,结合个人道德现状,自主地、合理地选择个人所应确立或改变的道德取向以及所应遵从或拒斥的道德规范,并相应形成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品质。

因此,校长要认识到学校组织中的教师和学生群体都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他们不仅需要一个“实在的家”,更需要一个“精神的家”。精神家园就是人的精神之家、心灵之家。有了这样一个家,人才能找到人生发展方向,找到心灵意义和归宿之地,才有生存下去的勇气和动力,才会感到安心、舒适、自由、放松,避免陷入焦虑、痛苦、彷徨、忧愁的境地,避免成为精神上的流浪者,而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守望者。只有成为教师和学生群体的精神家园,学校组织才能具有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活力。因此,校长要坚守“以人为本”的教育核心价值观,不做“短视”校长,从人性化对待教师专业发展着手,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实践能力培养,真正为全体师生营造能共同生活、学习和追求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Sergiovanni, T.J.Organizations or communities?Changing the metaphor changes the theory[J].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1994,30(2).

[2]冯大鸣.道德领导及其文化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 2004, (3).

[3]帅婷.论学习型教师组织的创建[J].石油教育, 2004,(1).

[4][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8.

[5][法]爱米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6][美]H.西蒙.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8.

[7]王学军.群体决策中若干问题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 2005.

[8][美]詹姆斯·索诺维尔基.百万大决定:世界是如何运作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9]李家成.论学校发展规划在学校变革中的价值实现[J].当代教育科学, 2004,(16).

[10]李家成.学校变革应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J].人民教育, 2005,(18).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12]贝克.优化学校教育——一种价值的观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13]朱小蔓.关于学校品牌建设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05,(5).

[14]鲁洁.生活·道德·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 2006,(10).

[15]叶澜.试论中国当代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构成[J].教育研究, 2001,(9).

[16]周彬.学科教学具有教育性再析[J].中国教育学刊, 2009, (6).

[17]黄怀宁.成功的定义[D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06/0525/16/353_121874.shtml.

[18]劳凯声.重新界定学校的功能[J].教育研究, 2000,(8).

[19]邹广文,蔡利民.从文化哲学视角看中国人的终极关怀[J].天津社会科学, 2009,(5).

[20]梁漱溟.梁漱溟全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0.

[21][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2][美]克莱德·克鲁克洪.文化与个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6.

[23][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出版社, 1987.

[24]李书进.文化的内涵[DB/OL].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7/1/122275.html.

[25]叶澜.试论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 2006,(8A).

[26]吴康宁.为什么学校会对学生的发展不负责[J].教育研究, 2007,(12).

[27]鲁洁.道德教育的期待:人之自我超越[J].高等教育研究, 2008,(9).

[28]鲁洁.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J].教育研究, 2007,(11).

[29]楚江亭.学校发展规划:内涵、特征及模式转变[J].教育研究, 2008,(2).

[30]鲁洁.教育的原点:育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12).

[31]吴康宁.学生仅仅是“受教育者”吗?——兼谈师生关系观的转换[J].教育研究, 2003,(4).

[32]吴康宁.无条件的道德要求与有条件的道德行为[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9).

[33]吴康宁.教会选择:面向21世纪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学的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9,(3).

The Study of Principals’Leadership Roles and Professional Du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ral Leadership

XU Su

(College of Education,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Abstract:In the practice of moral leadership, principals requir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leadership roles, namely the vision planner and culture creator.Their professional duties include:develop a common vision to make a school into a learning community, br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sdom together into the plans, make plans fit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highlight the school characteristics, adhere to education-oriented and concerned about the moral practice, reposition success and return to the origin of education, understand the value of education and create a spiritual home.

Key words:moral leadership, leadership roles, professional dutie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