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于漪的“教文育人”的语文教育目的观

于漪的“教文育人”的语文教育目的观

时间:2022-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漪“教文育人”教育目的观的提出,离不开其对语文学科性质的长期探索与认识。也是在这一时期,于漪首次提出并倡导“教文育人”语文教育目的。因此于漪提出“教文育人”的语文教学目的,是对“文以载道”传统思想的继承,看到了语文学科包含了传递学科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培养良好人格的三重价值取向,可谓是正本清源。

于漪(1929— ),女,江苏镇江人,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当代教育界著名的教育改革家,她与钱梦龙、宁鸿彬、魏书生被称为当代语文教育界的“四大名师”。年幼时面对着满目疮痍,积贫积弱的祖国,她在心中播下了忧国忧民的种子。在少年时代就有了美好的憧憬,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于漪中学时期,读书很认真、努力,又十分幸运地碰到了好老师。老师们条理清晰的讲述,声情并茂的讲解,逻辑严密的推理,给她以深深的感染,心中涌起了对教师的崇敬之情。她曾回忆道:“老师真有学问,懂得真多,我自己读的时候怎么看不出来呢?将来我也要当老师,教会学生很多很多。”在许多优秀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她立下了这样的志向:“做一名深受学生尊敬和欢迎的好老师。”1947年夏天,于漪考入复旦大学教育系。在她读书期间,曹孚、周予同、方令孺、刘佛年,这四位著名学者都曾给于漪授过课,他们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精湛的教学艺术和伟大的人格魅力使于漪获得了长足进步。1951年大学毕业之后,分配到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从事成人教育工作。1958年于漪在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工作,先是教授历史,后由于工作需要,改教语文。该校于1960年改为杨浦中学。此后,她勤苦学习,潜心思考,在语文教育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至今已有近60年。在这期间,于漪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并把自己在教学中的所思、所想、所得,写成文章、专著,她先后三次对语文学科性质观展开研究,提出“教文育人”的语文学科目的,她的情感派教学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可谓“教研结合”的典范。主要著作有《语文教苑耕耘》《语文园地拾穗集》《作文讲评五十例》《学海探珠》等。

一、“教文育人”的语文教育目的观

1.对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生成

关于语文教学的目的,众说纷纭,有研究者站在学科本位的角度,认为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学习系统的语文知识;有学者站在工具论的视角,指出语文教育的目的应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有学者认为,语文教育不应过分夸大学科价值和工具价值而挤压了人文精神的空间,提出语文教育的目的应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于漪站在自身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之上,从整体性、辩证思维出发率先在语文教育界提出了“既教文,又教人”的观点。于漪“教文育人”教育目的观的提出,离不开其对语文学科性质的长期探索与认识。

于漪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探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30、40年代,由于受到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语文教育界吕叔湘、张志公等老前辈认为语文是一类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叶圣陶于1942年从语言的交际功能角度出发,提出国文“在生活上是必要的工具中的一种”,进一步强调语文“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的思想工具”。自此,“工具论”在语文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在主流思潮的影响下,于漪认为语文的性质是:“工具性为主,兼认知和思维工具。”但是,承认语言的工具性,肯定其作为思维的外壳的同时不能否认语言是思维的反映,是人内在思想表现形式,它不能离开人而独立存在。我们常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这‘外壳’其实是与‘内核’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因此,仅从符号工具的角度来考察语文学科,的确有失偏颇。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于漪认为语文学科性质是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也是在这一时期,于漪首次提出并倡导“教文育人”语文教育目的。到了20世纪90年代,于漪对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更加透彻,她意识到,“思想性”的提法不能涵盖语文学科丰富多彩的内容,除了思想性,语文学科还有审美、道德等特征,是人类社会文化的结晶,是人文精神、人文思想的表现,故人文性的内涵较思想性而言丰富很多,与语文学科的性质更为贴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当是语文学科的性质。这一性质观的产生,反过来丰富发展了“教文育人”的目的。育人,不仅是育人的思想,也育人的心理素养,气质品格,情操态度[2]

2.对传统“文以载道”思想的继承

研究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语文是为了什么,学语文满足了我们何种需求的问题。其实质应是文与道的关系。我国传统思想倡导“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认为,文学作品可以承载义理、道义等有助于人格修养的东西,是教化人们的重要手段。文是手段,道是目的。可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就十分重视文学作品的“育人”功能。语文课的学习,离不开文学作品,所以文以载道,文道一统的思想生生不息。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道”主要是指政治思想教育。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一讲“道”就是政治,就是阶级斗争。“文”指语文教育。以政治教育取代语文教育,语文课基本上成政治课,成为政治教育的工具,没有真正发挥育人的功能,语文教育迫切地需要摆脱这种现象。到了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的影响,语文的工具性被过分强调。特别是应试教育与工具性一拍即合,使得语文教育成了升学考试的附庸,人文性被忽视。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因此于漪提出“教文育人”的语文教学目的,是对“文以载道”传统思想的继承,看到了语文学科包含了传递学科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培养良好人格的三重价值取向,可谓是正本清源。

3.“以生为本”去发现“人”,认识“人”

“教文育人”的语文目的观一方面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性质在语文教育目的上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于漪发现人,认识人,以人为本的育人思想的体现。上个世纪60年代初,于漪提出“胸中有书,目中有人”的八字方针。在于漪看来,教语文这门课,不能只见书籍不见学生,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学生,对学生满腔热爱。教师要先做学生,后做先生。想要育人,先要了解人。于漪曾说:“教语文的目的,在于塑造学生优美的心灵,培养他们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要有效地塑造,就得了解他们,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把握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要能够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只有“经常地持久地注意观察学生,对学生了解就会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由片面到全面”。为此,于漪高度自觉地去发现学生,了解学生,处处做有心人,时时当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员,不压制、代替学生学习,而是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自主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我力求练就一双‘识质’的慧眼,有的放矢地培养、雕塑可爱的学生”,为此,她提出“一看、二听、三问、四查”的方法去了解学生。在于漪的眼中,学生不是被动的、等待接收知识灌输的容器,而是一个能动的,有意识的学习者。知识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要意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目中有人”的“人”是个集合概念,指全体学生,即坚持全体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这是于漪作为教育家对“人”的终极关怀。

4.重视从语言中挖掘语文的人文性

受“教文育人”的语文目的观的影响,于漪十分看重语文学科教化育人的功能,在继承文以载道的传统思想的同时,积极发挥文以释道,文以传道的作用,因此在其语文教学中,她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善于挖掘文章内的思想性,揭示其寓含的深意。于漪认为课文“情动于中,言溢于表,思想深邃,见解精辟,感情真挚,语言优美”,是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天然材料。

从语言文字入手,仔细琢磨,反复推敲,真正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言语是思维的反映,想要发挥语文的人文性,就要和课文作者“对话”,了解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作者本身是不在场的,而是以课文作为“对话”文本与读者进行交流,因此要想理解课文,就要从语言文字入手,反复推敲,仔细琢磨。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创作时的心路历程。例如在讲授《在马克思墓前讲话》开头部分时,于漪提出为什么用“停止思想”,而不用“停止呼吸,或者是心脏停止跳动”的问题,引导学生去理解,马克思作为一名伟大的思想家,用停止思考,是对他思考的一生,奋斗的一生的最高评价。

重锤敲打关键词语,使它溅出耀眼的火花。姚姬传说:“文章之精妙不出字句声色之间。”语文课本的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语言言简意赅。朱熹在《朱子读书法》中曾推崇“涵泳”的读书方法。所谓“涵泳”即反复玩味和推敲,深入领会其中之意。因此,于漪对于一些关键词句,重点解读,反复捶打,使它蹦出思想的火花。

二、整体优化的教学方法观

于漪作为一名特级教师,不仅在教育理论方面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而且在教学实践上有着很高的造诣,善于把理论运用于教学实际。整体优化的教学观,是于漪辩证教学思想的反映,是于漪有别于其他教育家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建国以来,关于语文教学方法和模式的研究成果很多,如建国初期的“红领巾”教学法,钱梦龙的“三主四式”教学法,上海育才中学“读读、议议、讲讲、练练”八字教学法,魏书生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教学法等。于漪从教近60年,并未提出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方法是适应情境的,是变化的,而不是通用的、不变的。她认为教学无固定的模式可循,“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前一个“法”是指教学的基本规律,后一个“法”是指具体教学实施中的方法。面对一个动态的、生成的课堂,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包治百病,应当站在整体的高度,对课堂教学进行综合设计,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优化组合,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优化组合的观点与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不把课堂机械地看成是一成不变的场所,而是当作一个各种教学因素相互作用的空间,需要不同的教学策略加以应对。整体优化的理念是于漪教学观的重要标志。

于漪整体优化的教学观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把语文教学看成是一个系统,探讨学科的序列。于漪认为,语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是一个有规律和序列的系统。科学即合理,合理即有序,有序才能有效,不探讨语文学科的序列,教学中有些突出的问题就很难解决,就无法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成效。因此,教学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分阶段地展开,每一阶段、每一学期、每一单元、每一节课都要有清晰的“序”,明白所要达到的“目标”。教师要对这些目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实到每堂语文课的教学之中。

(2)从整体上把握“文”,力求整体与局部的统一。以往的教学,常常将一篇完整的课文划分为支离破碎的各个知识点,偏向从“局部”来处理课文,忽视了文章的整体价值,特别是系统理解文章的结构布局、思路历程、审美情趣、思想内容等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意义。于漪认为,应该从整体上去理解、把握课文,即不仅理解把握课文的语言文字、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还要从两者辩证结合的高度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不仅理解掌握课文写了些什么、怎么写,而且理解、掌握课文为什么这样写,理清作者写作思想与写作意图。同时,她还指出,整体并不排斥“局部”,恰恰相反,某些词句、段落是表达课文思想的重点,在语言运用方面有特色,有独到之处,应带领学生细细咀嚼,体会遣词造句,表达思想的准确性、深刻性、生动性,分析这些词句、段落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整体与局部相统一。

(3)从宏观上把握“课”,进行综合设计。于漪认为课堂是一个整体,教师应该精细设计,要讲究开头、结尾及其发展过程的跌宕起伏。站在系统论的视角,她讲究课堂环节(要素)的精心设计,只有各环节本身趋于完善且逻辑合理,才能引起整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状态优化。因此要从联系的观点来看待课的进程,注重前后的环环相扣,节奏起伏,张弛有度。或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要有建筑美和节奏美。于漪主张教师要精心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在的逻辑性,针对学生的特点,组织有节奏感的课堂教学,拨动学生的心弦;面对关键词句、重点段落要“重锤敲打”,细细咀嚼;要深入底蕴、力透纸背、发学生所未发,使学生出乎“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在“惊奇”与“感奋”中获得知识。结尾要“创设余音绕梁的气氛,让学生带着美感下课,带着继续探索的心情下课”;“课的结尾部分要增添浓郁的色彩,使学生感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留下难忘的印象”。

三、情感教育观

学习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交往中情感的介入是必不可少的。于漪作为情感派教学的大师,她的教学离不开一个“情”字。她的情感教育观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在教学策略上要声情并茂,熏陶感染,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要善于挖掘文章中的人文素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工具论”与应试教育一拍即合的语文课堂,过于重视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而师生的情感投入缺失,课堂气氛死板、沉闷,可谓是“无情”的课堂。文章总是以思想感情为里,语言文字为表,“诗言志”“文载道”,教学时二者应有机地结合,辩证地统一起来。语文教材中寓于“文”的“道”是极其丰富的,它包含了作者的心血和生命,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师应当“披文入情,寓教于情,声情并茂,熏陶感染”。

1.披文以入情,进入角色

教师是课文与学生之间的中间人,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先行体验者,是作者内心世界的转述者。无声的文字符号,往往通过老师有情的讲解在学生心中激起波澜,让学生与作者的世界共振。要想激发出思想感情,教师就必须传之以情,用感情来传授,并传授以真情,这就要求教师自己须进入角色,深入理解课文。披文以入情,即认真研读教材,发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在,做到“文脉、情脉双理清”,进入角色,即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传达的情和意,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根据作品中的具体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或唤起联想,或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知识进行再创造,对作品中的形象进行丰富和补充,真切地体验作品中寓含的情感。于漪认为只有“教师进入角色,真正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打动感染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尽可能地做到:读,“如出我口”;讲,“如出我心”。如:教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感人肺腑的短诗时,她想到周总理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戎马倥偬的一生。想到关心人民,体察人民疾苦的情况,特别是想到周总理临终时,把自己的骨灰撒在祖国的大河南北,情不能自已,为周恩来总理伟大人格,献身精神,甘为人民的孺子牛的生命历程所震撼,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把真情灌注课堂,感染学生,塑造心灵。

2.寓教于情,声情并茂

寓教于情就是要教师在授课时,充满感情,教学要有感情,教师首先要充满激情,做到以情激情。“要使学生感动,首先教师自己要感动;要使学生热爱语文,首先教师自己要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一往情深,钻研入迷。要把学生培养成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革命接班人,做教师的心中就要揣着一团火,对党对社会主义满腔热忱满腔爱,对共产主义事业有忠贞不二的信念。”情绪是会传染的。教师根据作品中的具体形象,或展开想象,或唤起联想、或联系自己生活之经验来丰富和补充作品中的形象,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将这一真情流露,去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这时,文章就不再是枯燥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会叩击学生心灵,引起心中的共鸣。

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通过声调、语调、速度、停顿、强调等来传达思想感情。所谓声情并茂在于漪自己看来:“声情并茂绝不是表演,也不是游离于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而是充分发挥课文内在的感染力、说服力,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声情并茂不是教师唱独角戏,而是教师出于对学科的满腔热爱,精心地激情洋溢地启发,引导学生想、读、说、写,使文中的佳词美句、精彩段落,通过眼看、口诵、心想,伴随着文中深刻的思想、精辟的见解流入学生的心田,从而获得求知的快慰和思想感情的陶冶”。

3.熏陶感染

于漪十分重视熏陶感染在塑造学生心灵中的作用,她曾说:“运用经典课文蕴涵的真情实感,叩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语文课本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好素材,它处处有美,时时有美,有语言美,有建筑美,有音乐美,也有意蕴美,想要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教师就要以情动人,以情激人。要坚持体验性、情感性、愉悦性、想象性、层次性这五个教学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引领学生进入美的意境,去认识美、体验美、品味美。关于如何熏陶感染,于漪提出了激“思”“疑”“启”“引”等方法。“激思”,就是要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欲望,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开启学生思维的窍门。“塑造学生心灵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在理论认识上有一定的深度,思源于疑,源于问。”“疑”包括生疑、质疑、辩疑、解疑。学问学问,有学就有问,教师要因势利导,利用“疑”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要尊重学生的疑问,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启”与“引”则要求教师发挥支架的作用,引导学生体味、感悟、生成自己的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同学生进行感情的交流。品味文章时,每个人因知识构成、生活经验的不同,所读出的思想感情也会不同。在朱光潜看来:“有所取则必有所与,所取者诗的言中之意,所与者自己的胸中学问,内外凑合,才成为自己所了解的那首诗。”因此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教师和学生把自己品出来的思想感情拿出来交流,引导学生正确、多元地解读,以丰富思想感情,达到熏陶感染的效果。

于漪认为:“语文教学的生命力在于教师不断提高自己”,“教育的生命力在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作为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杰出的语文教育家,她不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精湛的教学艺术,而且具有深刻独特的教育理论,是一部活的“语文教育学”。她的成功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对学生的热爱,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懈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