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和语文教育

语文和语文教育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先生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所以,教育家曹明海认为,语文与文化血肉同构,语文就是文化。从语文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可以看出,语文教育就是在促进人的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同时,传递语文所承载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文化成果。语文老师不仅需要教给学生语文学科知识,对于中学生而言,语文老师更是他们人生的引路人,这从在中小学中语文老师多担任班主任职务可见一斑。

认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是弄清了问题的最基本的一个方面,要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和传播传统文化教育,我们还应弄清什么是语文和语文教育。

一、 语文的内涵

语文的全称是语言文化。“语文”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1905年,清朝在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开始开办新学堂。当时的课程以至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语文一科,教授的仍是历代古文,当时称为“国文”课。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文课受到了冲击,小学于是改设“国语”,教材具有鲜明的口语特点,选用的都是白话短文或儿歌、故事等。中学仍设国文课,白话文的比重也明显增加,选用了鲁迅、叶圣陶、冰心等新文学作家的作品。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丏尊二人提出了“语文”的概念,并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国而被迫终止。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先生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叶圣陶先生曾经对“语文”学科名称的来历及其含义有过一段经典论述:“ ‘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叶老是新中国语文界的权威,叶老的观点左右了语文界三十年。改革开放后,伴随着文艺界的百花齐放,语文界也开始百家争鸣起来。争鸣的焦点在“语文”的定性上。“诸子”们虽然对叶老的观点提出异议,但都不约而同地承袭了叶老的方法论,把“语文”当作一个并列式合成词来诠释,于是有了“语言文字” “语言文学” “语言文章” “语言文化”等等五花八门的说法。

直到今天,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把“语文”定性为“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质上就是“语言文化论”的翻版;准确地说,是“语言1文化”论的翻版。因为语言才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表述说明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同时,语文又是文化。说它是文化,第一,它负载着文化;第二,它传承着文化;第三,语文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所以,教育家曹明海认为,语文与文化血肉同构,语文就是文化。他指出,从语文的本体看,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构成;从语文的功能看,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33]

二、 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位

语文教学的“工具论”与“人文论”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2003年4月份出台的《新课程标准》进行了大一统,将语文学科性质定位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可以说给多年的争论画上了一个句号。

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本质特征,它不是外加的“一张皮”。中学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教育与训练,具有工具性,但它又不同于汉语教学那样纯粹的工具课,它的教学活动中,应自始至终贯穿人文精神,给学生以思想的指引、人生的启迪、情感的熏陶、美的感染,即使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要引导学生去感受、体味语言的气韵,内在的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精神。“人文精神”教育,大体分成两种——一是“能指”的,是基于语言文字本身内容的,即语言文字的动人韵律、美妙的笔形、或朴素或华丽的辞采、积淀于语言文字本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等等;一是“所指”的,基于语言文字所负载的内容的,如对祖国的忠贞、对民族的热爱、对山川的赞美、对他人的热情、对全人类的博爱、对社会责任、对集体的热忱、对母亲的报答、对爱情的真诚等等,这些内容与传统文化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当今语文教育中,学生思想贫乏、苍白,情感贫弱、无力,我们一方面明知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一方面又把语言文字的学习与文化精神培养游离开来,有缘木求鱼之嫌。

三、 语文教育的内涵

从语文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可以看出,语文教育就是在促进人的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同时,传递语文所承载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文化成果。既让受教育主体接受汉语文化的熏陶,又凭借汉语言学习汉语文化。人在学习语言、学习文化的过程中,认识社会、认识世界。语文教育正是这样的课程: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传承文化,培养人格,促进人的社会化,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34]语文教学的“工具论”与“人文论”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本质特征。中学语文教育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教育与训练,具有工具性,但它又不同于汉语教学那样纯粹的工具课,它的教学活动中,应自始至终贯穿人文精神,给学生以思想的指引、人生的启迪、情感的熏陶、美的感染,即使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要引导学生去感受、体味语言的气韵,内在的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精神。

在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当今社会,汉语的国际地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开始热衷中国文化。在当今社会中,语文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的成长、成才乃至民族的文化复兴具有前瞻性意义。作为国人,语文学习除了是升学考试的应试科目外,还应该承载更多的文化意义。语文是一切,覆盖一切,穿透一切。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35]语文这门学科,最能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教育工作者应教育学生一定要用对待人生的态度来对待语文,通过语文学习,来塑造自己的灵魂。语文教育承载了丰富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学会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具有科学知识、人文素养、个性发展、独立人格,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为、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语文老师不仅需要教给学生语文学科知识,对于中学生而言,语文老师更是他们人生的引路人,这从在中小学中语文老师多担任班主任职务可见一斑。无力改变大的应试教育环境,小学教师只能在班级内,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多地帮助孩子在生活上成长,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与汉语的国际化尽绵薄之为。广义的语文教育不仅包括学校课堂教学,还应包括家庭的课外阅读,以及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实践活动,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在中语文教育中推广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