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证券投资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证券投资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时间:2022-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认为,国际证券投资的起因是各国之间存在的利率差异。由多种证券混合的证券组合可以提高投资收益的稳定性,降低投资风险。这是对古典国际证券投资理论的突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该理论能说明了国际间资本双向流动的原因,而这是古典国际证券投资理论所不能说明的。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模型(麦克杜尔格模型)

详见上面所述: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原因。

(二)国际证券投资理论

国际证券投资理论主要有两种:一是古典国际证券投资理论:说明国际证券投资的原因和流动规律;二是资产组合理论:说明国际证券的选择和优化组合。

1.古典国际证券投资理论

古典国际证券投资理论产生于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迅猛发展之前。它认为,国际证券投资的起因是各国之间存在的利率差异。如果一国的利率低于另一国的利率,那么金融资本就会从利率低的国家流向利率高的国家,直到两国的利率相等为止。进一步说,在国际资本能够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如果两国的利率存在差别,两国的能够带来同等收益的有价证券的价格也会产生差别,即高利率国家有价证券的价格低,低利率国家有价证券的价格高。这样低利率国家就会向高利率国家投资购买有价证券。

缺陷:它只说明资本从低利率国家向高利率国家的流动,而未说明国际间大量存在的双向资本流动。它是以国际资本自由流动为前提的,而现实中却对国际资本流动进行各种限制,即使国际间存在利率差异,也不一定导致国际证券投资。

2.资产组合理论

资产组合理论是美国投资学家马科维茨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来的,旨在说明投资者如何在各种资产之间进行选择,形成最佳组合,使投资收益一定时风险最小,或投资风险一定时收益最大。该理论认为,投资者可凭借所拥有的证券获得投资收益,但因证券发行者不能保证投资收益的稳定性,投资者又必须同时承担投资风险。所以,投资者不能只把预期收益作为选择投资证券的唯一标准,还应该重视证券投资收入的稳定性。由多种证券混合的证券组合可以提高投资收益的稳定性,降低投资风险。因为组合中不同证券的收益与损失可以相互抵补,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出于这种考虑,投资者可能选择不同国家的证券作为投资对象,从而引起资本在各国之间的双向流动。

评价:资产组合理论指出,任何资产都具有收益与风险的两重性,并且提出以资产组合方法降低风险的思路。这是对古典国际证券投资理论的突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该理论能说明了国际间资本双向流动的原因,而这是古典国际证券投资理论所不能说明的。当然该理论也有自身的弱点,如它是建立在资本自由流动和金融市场高度发达基础上的,这与现实情况是不完全一致的。

(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20世纪60年代后,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明显扩大,特别是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更使得国际直接投资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1.垄断优势论

垄断优势论是最早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的独立理论。它由美国经济学家海默(S.H.Hymer)在1960年首先提出,后来约翰逊(H.G.Johnson)、凯夫斯(R.E.Caves)和金德尔伯格(C.D.Kindleberger)等人又作了进一步补充,其目的是解释企业的国际直接投资行为。

海默认为,企业之所以要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有比东道国同类企业有利的垄断优势。这种垄断优势可分为两类:

一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以及销售技巧等一切无形资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二是由于企业规模大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因为东道国同类企业不具备这些优势,或要取得这些优势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投资者可以凭借自己的垄断优势在东道国投资办厂,降低生产成本,参与当地市场竞争,赚取更多的利润。这两种垄断优势决定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向,即企业应到不具备垄断优势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建厂、组织生产经营。

约翰逊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垄断优势,主要来自对知识资产的占有和使用。这是因为,知识资产的生产成本很高,而通过直接投资来使用知识资产的成本却很低。东道国企业要取得同样的知识资产需付出很大代价,因此它难以和投资国企业相竞争。凯夫斯认为,企业的垄断优势主要体现在它能使产品发生异质化的能力方面,也就是说,企业之所以能走向海外,是因为它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偏好,设计和生产出适合不同消费者的产品,能够运用高超的销售技巧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要。

金德尔伯格认为,投资国企业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等环境因素与东道国企业相比,有很多差距。因此,它必须拥有超过东道国企业的垄断优势进行投资,才能获得成功,而成功的关键在于它能提供东道国企业没有优势或根本没有的创新产品。

评价:垄断优势论可以较好地解释知识密集型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也可以解释技术先进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现象,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一定的价值。问题在于垄断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拥有垄断优势,特别是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为什么不通过产品出口或技术转让方式,而是以对外直接投资去获取最大利润呢?对此,该理论未能做出进一步的回答。

2.产品生命周期论

产品生命周期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R.Vernon)于1966年提出来的,它实际是从时间顺序的角度,说明产品技术垄断优势变化对国际直接投资所起的作用。

该理论认为,每一项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上有着不同的特点,而对外直接投资是与这些特点相联系的。在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即新产品阶段,由于国内市场上需求价格弹性小,尚未出现竞争对手,企业可以利用其产品的技术垄断优势在本国组织生产,占领国内市场,适当组织出口,获取高额利润。在第二阶段,即产品成熟阶段,由于产品需求增大,生产厂家增多,国内竞争日益激烈,同时,国外也出现类似产品和生产厂家,威胁到企业原有的出口市场。为此,企业在扩大出口的同时,开始在进口国投资建厂,就近向外国市场提供产品,以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扩大当地市场份额。在第三阶段,即产品标准化阶段,产品标准化使得国内外企业都能加入同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价格竞争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方式。为取得竞争优势,企业加快对外直接投资步伐,到生产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子公司或其他分支机构,在当地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一方面有效地占领外国市场,另一方面也把一部分产品返销到本国市场。

评价:产品生命周期论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方法有新颖之处,用它来解释发达国家企业,特别是拥有技术垄断优势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是有说服力的。但是,它不能解释西欧、日本和韩国等国企业在美国的直接投资行为,因为这些企业不一定拥有技术垄断优势,而且美国的生产成本也不低廉。另外,对于全球性跨国公司来说,它可以直接在国外开发新产品,又可省去产品的第二阶段,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难以用产品生命周期论作出解释。

3.市场内部化理论

市场内部化概念最早由科恩(R.H.Kern)在1937年提出,主要是指把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以公司内部市场取代公司外部市场的过程。70年代中期,英国经济学家巴克利(P.J.Buckley)和卡森(M.C.Casson)等人在对科恩的观点进行补充和发展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市场内部化理论,并且引起广泛的注意。该理论认为,由于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若将企业拥有的半成品、工艺技术、营销诀窍、管理经验和人员培训等“中间产品”通过外部市场进行交易,就不能保证企业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因此,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较大的范围内建立生产经营实体,形成自己的一体化空间和内部交换体系,就能够把公开的外部市场交易转变为不公开的内部市场交易,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巴克利和卡森提出,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主要表现为:在寡头占据市场的情况下,买卖双方比较集中,很难进行议价交易;在没有期货市场的时候,买卖双方无法订立期货合同;不存在按不同地区、不同消费者而实行差别定价的中间产品市场;中间产品的价格缺乏可比性,交易双方难以定价成交;新产品从研究开发到市场销售的周期较长。而新技术的应用又有赖于差别定价,这在外部市场上不易充分体现出来。

巴克利还认为,决定市场内部化有四个因素,即区域因素、国别因素、产业特定因素和企业因素。区域因素是指有关区域内的地理条件、文化差异和社会特点等。国别因素是指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等。产业特定因素是指与产品性质、经济规模和外部市场结构有关的产业特征。企业因素是指不同企业组织内部市场的管理能力等。内部化理论注重的是产业特定因素和企业因素。巴克利认为,如果产业部门存在多阶段生产的特点,企业就会“跨地区化”甚至“跨国化”。这是因为多阶段生产过程中必然存在中间产品。若中间产品的交易需通过外部市场来组织,则无论供求双方怎样协调,也不可能避免外部市场剧烈变化造成的风险。为克服这种“中间产品”期货市场的“不完全性”,就会出现市场的内部化。

评价:市场内部化理论是一种应用性较强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它可用来解决外部市场不完全性造成的种种问题,也可用来解释许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或原因。其不足之处在于它没有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角度分析国际生产与分工对企业直接投资行为的影响,并且还忽视了工业组织和投资环境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重要性。

4.国际生产折衷论

国际生产折衷论又称国际生产综合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J.H.Dunming)于1977年提出来的,旨在解释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邓宁指出,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巴克利和卡森的市场内部化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等都只对国际直接投资现象作了片面的解释,缺乏说服力。他主张把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条件和能力综合起来加以分析,并由此形成了国际生产折衷论。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之所以愿意并能够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拥有东道国企业所没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前两个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后一个优势是充分条件。

所有权优势主要是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生产要素禀赋(自然资源、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产品的生产工艺、研究开发能力、专利、商标、销售技能和管理经验等,它说明企业为什么能够对外直接投资。

内部化优势主要是指企业建立自己的内部交易体系,把公开的外部市场交易转变为不公开的内部市场交易,从而克服外部市场不完全性造成的不利影响,它说明企业如何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区位优势主要是指某个国家的投资环境优良,企业在那里可以获得廉价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享受当地政府给予的各种优惠待遇,并利用当地的基础设施和市场便利等。它说明企业为什么要到特定的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表2-3-1 直接投资、产品出口与技术转移的选择

表中:“1”表示具备这种优势,“0”表示不具备这种优势。

评价:国际生产折衷论克服了过去国际投资理论只重视资本流动方面研究的局限性,把直接投资、产品出口和技术转移等综合起来考虑,并且从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个方面对企业国际经济活动方式的选择做了深入分析,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用该理论来解释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更加接近客观实际,具有较大的说服力。但是,如何解释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并把国际投资理论与跨国公司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该理论在这两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5.产业内双向投资理论

产业内双向投资理论是针对60年代以后的20多年里,国际资本流向发生重大变化,大量资本在发达国家之间流动,并集中投在相同产业内部的现象提出来的。一些专家学者对产业内双向投资现象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试图从不同的方面对此作出正确的解释。

格雷姆认为之所以出现产业内部双向投资,是因为跨国公司产业分布的相似性,相似的东西更容易接近。

海默认为仅从资本优势、企业优势、技术优势和国外利润高等方面解释技术密集型产业内的双向资本流动是不够的,还必须利用“寡占反应行为”来加以解释。寡占反应行为是指各国垄断组织通过挤占竞争对手的地盘来加强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产业内交叉直接投资正是寡占反应行为的主要方式。

金德尔伯格指出,在寡头控制的工业中,对外直接投资往往是交叉进行的,其目的主要是防止少数竞争对手占领潜在市场而削弱自己的竞争地位。

邓宁认为,双向投资发生在发达国家的同一产业内部,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①发达国家之间科学技术水平接近,在产业内没有一个企业拥有独占的“所有权特定优势”,而是几个企业拥有几乎相近或相同的所有权优势。②从事多阶段生产活动的企业为获得垂直联合的优势,以扩大经济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有必要进行产业内双向投资。③发达国家之间的国民收入水平相近,需求结构也基本相似,这样就会扩大对异质产品的需求,从而引起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国际贸易倾向。一旦产业内国际贸易受阻,产业内的双向投资就会替代产业内的国际贸易。

还有人用“安全港”理论解释产业内的双向投资行为。该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收益虽然比在发达国家要高,但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安全性小,面临的政治经济风险大。因此,企业情愿把资本投向发达国家,特别是投向发达国家的产业内,以获得稳定而不低的投资收益。

评价:产业内双向投资理论是新近产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用它来解释产业内双向资本流动的现象有合理之处。但该理论还需进一步充实和系统化,使之趋于成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