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期阶段,以海默与金德尔伯格的垄断优势论和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代表,这些理论主要解释美国企业“二战”后急剧向海外扩张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后期则以巴克利、卡森及拉格曼的内部化理论和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为代表。

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期阶段,以海默与金德尔伯格的垄断优势论和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代表,这些理论主要解释美国企业“二战”后急剧向海外扩张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后期则以巴克利、卡森及拉格曼的内部化理论和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为代表。从理论上看,这两个阶段的理论均借助于西方的厂商理论,但它们的分析起点却不相同。海默等人从不完全竞争的角度,说明美国企业能在海外投资办厂经营的原因在于美国企业拥有种种垄断优势。弗农则利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并结合工业区位理论,说明美国企业如何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展开及竞争方式的变化,将工厂移往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其他国家进行生产。内部化理论系统总结与吸收了以往各派理论的内核,从新的角度考察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行为,得出由于中间产品(技术等知识产品、零部件、原材料等产品市场的不完全,企业利用外部市场交易的成本很高,从而导致企业创造出内部市场,当市场内部化超越国界时,跨国界经营的跨国公司就形成了。邓宁在内部化理论的基础之上又建立和发展了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先驱、美国学者海默创立,由金德尔伯格加以完善的。海默在他的博士论文《民族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正式阐述企业的跨国经营应该拥有特定的垄断优势。海默认为,东道国的民族企业比跨国经营企业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

第一,民族企业更能适应本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诸因素所组成的投资环境。

第二,民族企业常能得到本国政府的优惠和保护。

第三,民族企业不必承担跨国经营企业所无法逃避的各种费用和风险,如直接投资的各种开支、汇率波动的风险等。

因而,一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企业必须拥有竞争优势,以抵消在与当地企业竞争中的不利因素;二是不完全市场的存在,使企业拥有和保持这些优势。

海默在研究中发现,美国从事海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主要分布在资本相对密集、技术相对先进的行业。随后,金德尔伯格直接将市场不完全或不完全竞争市场作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并列出市场不完全的几种形式:

第一种,产品市场不完全。产品市场不完全是指存在产品差异、商标专有、销售技术独特等,使跨国企业拥有对产品的垄断力量,实施价格垄断。

第二种,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市场不完全。要素市场不完全是指企业垄断了资本、技术等要素,使企业在进入要素市场的能力方面存在差异。

第三种,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可以利用专业化大规模生产取得规模经济的优势,获取低成本,以达到限制竞争者介入的目的。

第四种,政府的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造成市场分割和扭曲。这种市场扭曲会给企业带来优势,从而促使企业更加便利地对外直接投资。

海默认为,美国企业从事直接投资的原因,一是东道国关税壁垒阻碍企业通过出口扩大市场,因此企业必须以直接投资方式通过关税壁垒,维持并扩大市场;二是技术等资产不能像其他商品那样通过销售获得全部收益,而直接投资可以保证企业对国外经营及技术运用的控制,因此可以获得技术资产的全部收益。

垄断优势论只是解释了企业为什么进行海外直接投资。主要原因是市场不完全使企业在专有技术、管理经验、融资能力、销售渠道等方面拥有优势,企业可以利用这些优势抵消与当地企业竞争中的劣势,从事有利的海外直接投资活动。至于企业为什么不采取商品直接出口,或转让特许权的方式扩展海外势力,垄断优势论没做应有的解释。

(二)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是由英国学者巴克利和卡森提出,由加拿大学者拉格曼进一步加以发展。该理论认为,中间产品(指知识、信息、技术、商誉、零部件、原材料等)市场是不完全的,这种不完全是由某些市场失效及中间产品的特殊性质所致,如信息具有公共物品性质,在外部市场上转让容易扩散,这是典型的市场失效。中间产品的这种特性导致交易的不确定性及价格的不确定性,因此,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中间产品市场是不完全的。这种缺乏企业之间交换产品的市场,或某些市场经营效率低下的最终结果都导致企业的市场交易成本增加。为追求最大利润,企业必须建立内部市场,使外部市场内部化,利用企业管理手段协调企业内部资源的流动与配置,避免市场不完全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企业内部化超越国界的过程就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因此,决定企业内部化的因素就变为决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也就是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性对企业经营效率的不利影响。

巴克利和卡森认为,有四种因素影响中间产品市场的交易成本,从而促使企业实现中间产品市场的内部化:① 行业特定因素。其主要包括中间产品的特性、外部市场结构等。② 国别特定因素。即东道国政府的政治、法律、经济状况。③ 地区特定因素。即地理位置、社会心理、文化差异等。④ 企业特定因素。即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经验、控制和协调能力等。同时,他们还认为,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技术等知识产品市场不完全;另一种是零部件、原材料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前者产生水平一体化的跨国公司;后者产生垂直一体化的跨国公司。知识产品内部化是“二战”后跨国公司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因。

但是,内部化的实现也是有条件的,即一方面,内部化避免较高的外部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另一方面,内部化过程也会带来追加成本,如内部化分割外部市场后引起企业经营规模收益下降、公司内部通信成本增加,东道国的干预也会增加成本。因而,企业是否实现内部化,内部化是否跨越国界需由外部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内部交易成本的均衡性决定。

总之,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性及市场内部化的条件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但是,内部化理论没有论证企业进行国外投资的区位选择。

(三)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是由英国里丁大学的邓宁提出的。他认为以往的理论只能对国际直接投资做出部分解释,并且它们无法将投资理论与贸易理论结合起来,客观上需要一种折中理论。邓宁建立的所谓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是对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厂商理论、区位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进行兼容并包,并吸收了国际经济学中的各派思潮,包括海默以来诸人的思想,创立了一个关于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非股权转让三者一体的理论。

邓宁认为,企业要对外直接投资需要三种优势:

第一,所有权优势。它包括来自对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占有产生的优势、生产管理的优势、规模经济所产生的优势、由于多国经营所形成的优势。

第二,内部化优势。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经营活动,将优势的使用内部化要比将优势的使用外部化更有利。这种外部化是指与其他独立企业进行市场交易。企业使其优势内部化的动机是避免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保持和利用企业技术创新的垄断地位。市场不完全可分为结构性的与知识性的。前者指竞争壁垒等障碍;后者指获得生产与销售信息很困难或成本很高,因而在技术等无形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领域,以及在某些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领域,企业对其优势实行内部化,避开外部市场机制不完全,可以获得最大收益。因而企业将其优势内部化的能力成为企业进行竞争的关键影响因素。

第三,区位优势。如果企业所有权优势与内部化优势皆有,那么对该企业而言,把这些优势与当地要素,即区位因素结合必然使企业有利可图。而这些因素是指东道国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优势及东道国政府对外国企业的鼓励或限制政策等。要素禀赋一般是指东道国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市场容量等。

区位优势具体表现为:东道国市场的地理分布状况、生产要素的成本及质量、运输成本、通信成本、基础设施、政府干预范围与程度、各国的金融制度、国内外市场的差异程度,以及由于历史、文化、风俗喜好、商业惯例而形成的心理距离等。企业从事国际生产必然要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它决定着企业从事国际化生产的区位选择。

由此可见,企业必须同时兼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才能从事有利的海外直接投资活动。如果企业仅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不具备区位优势,这就意味着缺乏有利的海外投资场所,因此企业只能将有关优势在国内加以利用,而后依靠产品出口来供应当地市场,如果企业只拥有所有权优势,而无内部化和区位优势,则说明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难以在内部加以利用,只能将其转让给外国企业。表111为国际经济活动方式选择。

表111 国际经济活动方式选择

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

随着发展中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兴起,研究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直接投资动机的成果也逐渐丰富和完善起来。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威尔斯所提出的小规模技术理论,被学术界认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开创性成果。威尔斯认为发达国家的技术在市场容量比较小的发展中国家无法取得规模优势,因此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主要竞争优势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与母国市场特征密切相关的低生产成本及低价策略;二是为小市场需要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因此,即使是技术、规模在全球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也可以通过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等技术再生途径参与国际直接投资。此外,该理论还指出种族纽带和保护出口市场也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民族文化的特点成为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一个重要特征。

坎特威尔和托兰惕诺进一步从微观形态研究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活动,并提出技术累积技术改变理论。从技术累积角度出发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行为,从而把对外投资动态化和阶段化。他们认为: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是一国生产、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创新方面具备特有的学习经验和组织能力优势,其技术累积效应的发挥与国际直接投资的累积增长相关联,即随着发展中国家技术能力的稳定提高和扩大,其国际直接投资流出不仅总量增长,而且速度加快、时间提前。

小泽辉智的动态比较优势投资理论认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阶梯形的等级结构,发展中国家的跨国投资模式必须结合工业化战略,对经济发展、比较优势和国际直接投资三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为了激发国家现有和潜在的比较优势并使其最大化,发展中国家从纯吸引外资转变为向海外进行直接投资。这种转换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单纯引入外国直接投资;第二阶段是外资流入并向国际直接投资转型;第三阶段是从劳动力导向型、贸易支持型的海外投资向技术支持型的国际直接投资过渡;第四阶段是资本密集型的资金流入和资本导向型对外投资交叉发展阶段。该理论不仅强调发展中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以不同模式参与跨国投资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选择原则和实现步骤,进一步丰富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直接投资运营阶段的相关理论。

(资料来源:中国知网)

二、国际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加快和规模的扩大是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政府便开始向西欧和日本等国和地区进行国家资本输出。同时,美国的跨国公司通过在海外的直接投资,把本来由本国公司内的部门间和部门内的分工扩展到全世界范围,将这种分工扩大为各国间的相互依赖和合作。同时将机器设备的进出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等中间产品的贸易密切联系起来,从而迅速扩大了美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大于它和发展中国家的双向贸易。此外,国际投资成为确保原料进口的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投资主要流向原材料采掘、冶炼行业,从而保证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所需的原材料供应。特别是有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先做好投资规模的研究,然后签订长期贸易合同,保证投资者在较长时间内得到稳定的有保证的原料供应。

(二)促进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和商品结构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集中了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75%以上,这种直接投资的地区格局致使发达国家间的分工与协作不断加强,促进了它们之间贸易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70%以上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这一方面是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趋同,生产、消费结构相类似;另一方面则与企业的直接投资行为密切相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制成品的比重超过初级产品的比重,在工业制成品中,中间产品比重增长很快,这些都与国际资本移动,特别是与大量的直接投资集中于制造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中间产品比重的持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与跨国企业的经营方式有关。跨国企业是从全球的角度依照各地的具体条件进行资源配置的,其经营方式为内部企业间分工协作,定点生产、定点装配、定向销售,这样便会出现大量零部件在国家间的往返运输,由此增加了中间产品的贸易比重。

(三)加剧了国际贸易中的竞争

国际资本移动,特别是对外直接投资作为企业争夺国外市场的手段具有以下几个有利的因素:

1.建立商业信息情报网络

在东道国生产和贸易部门进行投资的跨国企业可利用自身优势,及时、准确地收集当地市场的商业信息,并与其他地区建成信息网络,这对企业根据市场状况适时地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改进产品的销售都是极其有利的。

2.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就地生产和销售商品。这样做能够充分利用东道国廉价的劳动力,减少运输成本和其他销售费用,有效地提高了商品的竞争能力。

3.争夺市场份额

发达国家通常利用技术上的优势,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国外建立使用本国专有技术或其他知识产权生产新产品的企业,在其他企业仿造或制造类似产品以前抢占对方市场,从而获得生产和销售的垄断权并获得垄断利益。

(四)使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资本移动中,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迅速增加。跨国公司通过在海外设置自己的贸易机构或建立以贸易为主的子公司,经营进出口业务,并扩大跨国公司内部的交换范围,使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扩大。与传统贸易相比,贸易中间商、代理商的地位则相对下降。与此同时,国际贸易的方式也多样化,出现了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租赁贸易等业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