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与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与理论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与理论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既受本身特有优势,如资金、技术、管理等的影响,又受企业所处的客观社会经济环境,包括资源禀赋、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劳动力成本、政府政策等的制约。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以前没有出口市场的东道国占有一席之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各种风险,可归纳为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与理论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既受本身特有优势,如资金、技术、管理等的影响,又受企业所处的客观社会经济环境,包括资源禀赋、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劳动力成本、政府政策等的制约。因此,不同的企业在对外进行直接投资时动机不同,同一企业在投资不同的项目时也会有不同的动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有以下几种。

(一)自然资源导向型

企业为寻求稳定的资源供应、利用廉价资源而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称为自然资源导向型投资。这类投资在国际直接投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市场导向型投资

企业为保护原有的出口市场或以开拓新市场为目的而进行的海外投资行为,称为市场导向型投资。市场导向型投资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规避贸易壁垒。企业通过向进口国或第三国直接投资,在进口国当地生产或在第三国生产再出口到进口国,避开进口国的贸易壁垒。二是保护和扩大市场份额。企业开辟出口市场达到一定程度后,为巩固和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在进口国直接投资进行生产和销售或在当地建立维修服务和零部件供应网点更为有利可图。三是开辟新市场。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以前没有出口市场的东道国占有一席之地。一般而言,技术上的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都会导致开辟新市场的对外直接投资。

(三)效率导向型投资

为利用境外廉价劳动力、土地等资源,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维护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投资行为,称为生产效率导向型投资,也称为成本导向型投资。此类投资有两种情况,一是降低生产成本,即企业在国内生产出口产品,生产成本高于在国外的生产成本,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开设生产工厂,降低生产成本及运输费用,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二是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即当企业的发展受到国内市场容量限制而不能形成规模经济时,企业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过剩的生产能力转移到国外,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规模经济。

(四)技术与管理导向型投资

企业为获得和利用国外先进技术、生产工艺、新产品设计和先进管理经验的投资行为,称为技术和管理导向型投资,也称为知识寻求型投资。先进技术、工艺诀窍、管理经验往往因为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难以形成均衡的市场价格,通过在国外设立合营企业或者兼并收购当地企业的投资方式,则可以获取企业所需的技术与管理经验。这种投资一般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及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五)分散风险导向型投资

企业为分散和减少面临的各种风险而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称为分散风险型投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各种风险,可归纳为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对于政治风险,企业通常尽可能避免在政治风险较大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对于经济风险,企业主要采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区位多样化来分散、减少风险。

(六)优惠政策导向型投资

企业为了利用东道国政府的优惠政策和母国政府的鼓励性政策而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称为优惠政策导向型投资。东道国政府为了吸引海外投资,经常制定一些对海外投资者的税收与金融的优惠政策、土地使用的优惠政策,并创造尽可能好的软硬投资环境。这些优惠政策会诱导海外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母国政府对企业从事海外直接投资的税收、金融、保险及进口等鼓励性政策,也会刺激和诱发本国企业进行海外直接投资。

(七)全球战略导向型投资

企业以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在全世界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投资行为,称为全球战略导向型投资。公司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全球战略决策时,往往关心公司长期的、全局的最大利益,并不以某一子公司在某一地区的盈亏得失为关注的重心,有时甚至不惜牺牲某地区某部门的局部利益,以确保实现公司战略目标和整体利益。

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 Advantage Theory)

垄断优势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海默在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与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首先提出,后经金德尔伯格和凯夫斯发展而形成理论体系

该理论的核心论点建立在否定传统资本国际流动理论的基础之上。传统的资本国际流动理论认为,世界各国的产品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各国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值或价格取决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方向从拥有丰裕资本、利率较低的国家流向资本稀缺、利率水平较高的国家。海默认为,有关市场为完全竞争的假定实质上是一种带有传统古典色彩的纯理论抽象,现实中普遍存在的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主要指由规模经济、产品特异、技术垄断等引起的非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市场不完全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产品和要素市场不完全,即少数卖主或买主能够凭借控制产量或购买量来影响市场价格的决定。(2)由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3)由于政府的介入而产生某些市场障碍。(4)由关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海默认为,在市场不完全情况下,企业海外投资对投资经营过程的控制不仅是出于经营管理的需要,更可能是因寡占竞争的需要。他指出,对外直接投资是在厂商具有垄断或寡占优势的条件下形成的。金德尔伯格也认为,跨国公司拥有的垄断优势是解释在东道国的某些生产为什么不由当地企业而是由外国企业进行的关键。一般而言,当地企业与跨国公司相比,对本国的市场情况、需求偏好、消费习惯、法律、制度文化、语言等更熟悉更了解,决策反应更迅速,因而具有有利的竞争条件。而跨国公司则必须承担远距离海外经营而带来的通信、联络、信息、语言障碍等多于当地企业所承受的种种附加成本。因此,跨国经营的企业必须拥有一种或多种当地企业不具备的特有优势,抵消东道国厂商的特有优势,补偿在陌生环境中经营所引起的额外成本,并获得较高的垄断利润。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厂商的特有优势,最初的厂商垄断优势理论主要关心厂商的物质资产。到20世纪70年代,厂商垄断优势论把解释的重点转移到厂商拥有的技术知识、管理技能等无形资产方面。约翰逊指出,知识的转移是直接投资的关键。知识资产包括技术、诀窍、管理技能、市场技能等无形资产,不仅是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主要来源,而且是东道国最希望得到的资产。但是,知识产权一般具有易逝特性,即知识资产可以保密,但又难以保密。这一特性使知识资产的转让具有很高的交易成本。知识资产的另一特性是它的生产成本很高,但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利用这些资产的成本却很低。凯夫斯将产品生产方面的技术优势与产品销售方面的技能优势合在一起称为跨国公司的产品特异化能力。他认为,为了扩大销路,适应市场上不同层次和不同地区的各种消费偏好,跨国企业既可利用其技术优势使其产品的质量、包装、外形等实物形态特异化,又可利用市场技能使消费者的心理产生偏好。由此,公司就可在东道国市场上取得对产品价格和销售量的某种垄断性控制能力。麦格麦那斯指出,管理技能可视为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一个来源。但在公司的经营活动没有扩大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那些高度专业化的管理人员的经验和技能没有被充分利用。如果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扩大其经营规模,就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其原来拥有的管理能力资源。沃尔夫则认为,一个具有相当经营规模,且在国际市场已经建立购销体系的跨国公司比一个在国际上没有市场渠道的当地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前者具有当地竞争者所没有的规模经济优势。

根据厂商无形资产优势来说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生,是对现代直接投资发生机理的较好解释。厂商拥有可产生超额收益的知识资产,可通过控制知识产权、扩大无形资产的使用范围来实现知识资产的超额收益。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直接投资中,随着投资厂商对知识产权控制的强化及其对知识产权收益保证程度的提高,厂商对物质产权的控制逐渐减弱,这成为传统直接投资向现代直接投资转型的重要特征。

厂商垄断优势理论既可解释发达国家企业在国外的水平式对外投资,即在各国设厂生产同样的产品,也可以解释垂直式的对外投资,即把一种产品生产的不同工序分布到多个国家(或地区)进行。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R.Vernon)在厂商垄断竞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品生产周期论(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对国际直接投资作出了另一种理论解释。

拥有知识资产优势、具有新产品创新能力的企业,总是力图维持企业的技术优势地位,以便享有新产品创新的利益。但是,新技术不可能被长期垄断,有些产品制造技术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会被仿制。产品的生命周期并不是指产品本身由新变旧的周期,而是指一个产品从开发、发展直到淘汰的各个不同阶段的全部历程,是指产品在市场运动中的营销寿命周期。即新产品从上市开始,经历诞生、发展、衰退、消亡的过程。弗农把这一经验事实概括为三个连续的时期: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

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引用了如下几项假定:(1)消费者偏好依收入的不同而不同。(2)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费用随地理距离的增加而增加。(3)产品生产技术和营销活动的变化有一定规律可循。(4)国际技术转让市场不完全。弗农认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公司在产品生命周期运动中,因生产条件、竞争条件等区位因素发生变动后所作的选择。也就是说,在国际生产中,任何产品的生产地点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产品处在生命周期中的哪一阶段,而对外直接投资则是国际生产过程或产地转移的结果。

在产品创新阶段,企业会因为以下理由而将国内作为首先的生产地点:(1)刚问世的新产品需要不断及时地根据市场信息反馈改进设计以适应消费者的要求和偏好。(2)由于产品的设计需要作及时修正,从而产品所需的要素投入、加工工艺和规格等也需作及时调整,所以企业不仅需要与顾客,而且需要与原材料供应商保持密切联系,以便迅速了解市场动态。此阶段企业与市场走近,则通信与协调等信息成本越低,联系越紧密越有效。(3)新产品的产品特异性强,需求价格弹性低,企业主要依靠产品特异性所具备的垄断优势来打入并占领市场。(4)其他经济结构与消费水平与产品创新国类似的国家若对这种新产品有需求,则主要通过出口而不是直接投资来满足其市场需求。

在产品成熟阶段,五个方面的因素导致创新型国家的企业开始以向其他发达国家直接投资来取代原来的国内生产加出口的模式,以便维持或扩大其产品在国外的市场占有率,FDI由此开始。五个方面的因素是:(1)国内外市场需求大幅度增加,产品样式渐趋稳定,设计与生产工艺较少需要变动。(2)市场上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敏感度上升,企业必须重视市场竞争中的价格因素。(3)国内市场渐趋饱和,加上降低成本和追求规模经济目标,促使企业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场。(4)原先依靠进口此类新产品的海外市场,由于对新产品逐渐了解,仿制品日益增多,而且还面临着产品出口运输成本和进口国的种种限制,使厂商出口处于不利地位。(5)国外的劳动力成本往往比产品创新国家为低。

在产品标准化阶段,产品的生产技术、工艺、规格都完全标准化,企业原有的产品技术优势已经扩散。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成本和价格成为竞争焦点。对此,企业将在世界范围内努力寻找适当的产品生产区位,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生产成本,继续参与市场竞争。

由上可见,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分析的重点是跨国企业在决定进行对外投资时所面临的问题,是关于厂商垄断寡占行为分析及其所引起的商品生产配置理论。他把所有跨国企业定义为寡占者,并把它们分为三类或三个发展阶段:(1)技术创新期垄断者,即在生产新产品上拥有技术垄断优势,并因此获得垄断利润。(2)成熟期寡占者,即当技术扩散,技术优势可能减弱,且因贸易壁垒等因素引起出口成本增加时,进行对外投资。此类对外投资是一种技术转移,技术优势企业通过自己控制的技术扩散获得寡占利润。(3)开始衰退的寡占者,即技术创新优势和技术传播优势相继丧失,寡占利润逐渐消失。

(三)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The Theory of Internalization)源自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由英国学者巴克利(Peter Bukley)和卡森(Mark Casson)在1976年提出,拉格曼(Alian M.Rugman)在1981年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1937年,科斯在论文《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了内部化理论的雏形。科斯认识到,在市场中进行交易时会发生市场交易成本问题,并将市场成本分为四类:一是寻找和确定合适的贸易价格的活动成本;二是确定合同签约人责任的成本;三是接受这种合同的风险成本;四是对从事市场贸易所支付的交易成本。任何企业在市场机制下活动,都会发生交易成本、合同成本和合作成本,而企业的内部组织则是一种低成本的有效的生产联系方式。

1977年,美国企业史学家钱德勒撰写了《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从交易成本角度对企业内部化作了进一步阐述。他认为,当管理上的协调比市场机制的协调能带来更大的生产力、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利润时,现代多单位的工商企业就会取代传统的小公司,即把以前由几个经营单位进行的活动及其相互交易内部化。这种内部化给扩大了的企业带来许多好处,它所造成的节约,要比单纯降低信息和交易成本所造成的节约大得多。

英国里丁大学学者巴克利、卡森等人把交易成本学说用于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将内部化理论看成是解释跨国企业的形成和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生机理的核心原理。拉格曼指出,内部化是指建立由公司内部调拨起作用的内部市场,使之像固定的外部市场同样有效地发挥作用。在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发生机理时,内部化理论将讨论重点放在知识资产等中间产品市场上,而不是最终产品市场上。其核心论点是强调中间品市场的不完全性。所谓中间品是指那些不能直接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作为生产要素用以制造最终产品的物品。它们虽然也包括那些有形物品,如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等,但在国际直接投资中更为重要的是那些无形的物品,如结合在专利权、人力资本之中的各种知识。卡森用“信息”一词来统称技术、专利、管理技能、品牌、商标、市场技能以及市场信息情报等无形资产。

中间品市场的不完全性缘于中间品的特殊性质及某些市场失效。无形的中间品,如知识产品具有一般商品所无法比拟的种种特殊属性:(1)成本的特殊性,即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往往来之不易,具有初始投入大、风险大、耗费时间长、费用高的特点。(2)效益和价格的不确定性,即知识产品的买方一般只有在该产品投入生产过程后才能确切了解其价值和功能,而卖方了解自己的产品,但在交易中要对有关细节保密,否则会使研发阶段的巨额投资得不到报偿。这种在交易过程中遇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有限理性的买卖双方难以成交。(3)知识产权的易逝性。即知识产品在市场上交换的是使用权,当一次交易完成后,买卖双方都存在立即违约、继续扩散知识产品的可能性。知识产品一旦泄露,就成为可供社会共享的公共物品。(4)知识产品市场的局限性,即许多特殊技术的应用范围很窄,买卖双方无法形成竞争充分的市场。知识产品及其市场的这些特点导致跨国公司利用内部化市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满足其更好地利用产权知识,保持其特有的知识优势,获得更高收益的需要。

内部化理论认为,中间品市场不完全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技术信息等知识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它产生水平一体化的跨国公司。二是零部件和原材料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它产生垂直一体化的跨国公司。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由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宁(John H.Dunning)提出和倡导。该理论从产业组织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各学说中选择出被认为是最关键的三个解释变量,并根据这三个变量之间的相互联系来说明对外直接投资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活动。三个变量分别是厂商特定资产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Specific Advantages,简称为O),内部化特定优势(Internalization Specific Advantages,简称为I),区位特定优势(Location Specific Advantages,简称为L)。因此,该理论也被称为OIL理论。邓宁认为,只有当O、I、L三个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厂商才愿意对外直接投资。

企业拥有特定优势即厂商的垄断优势。这类优势可分为三种,一是厂商由于多国经营形成的优势;二是厂商的分支机构在生产管理上的集中所形成的优势;三是在同一区位内,厂商拥有优于当地企业的优势。厂商的拥有优势来自公司对有形和无形资产的占有状况,而无形资产比有形资产的流动性更强,因此厂商拥有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利用的无形资产优势是其从事国际生产的重要条件。

企业内部化特定优势即厂商为避免市场不完全带来的对公司跨国经营产生不利影响而将其特定资产所有权优势内部化的能力。邓宁把市场失灵分成两类,一类为东道国政府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引起的结构性市场失灵,这是促使厂商把原先从事的国内生产出口的方式改为直接投资,以绕过壁垒的主要因素。另一类是交易成本畸高引起的交易性市场失灵,这促使企业在技术等无形资产的生产与销售领域通过内部市场使用其特有优势,而不是向其他国家的企业出售其特有优势。

区位特定优势即指企业在国外的投资环境较母国有利。区位优势取决于要素投入和市场的地理分布状况、各国生产要素的成本及质量、运输成本、通信成本、基础设施、政府干预范围与程度、各国的金融制度、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类型的差异程度,以及由于历史、文化、语言、偏好、商业惯例等形成的心理距离等。只有当国外区位优势较大时,企业才可能从事对外直接投资。

在邓宁看来,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是形成国际直接投资三个最关键的因素。这三方面因素的组合,不仅可以确定各种类型的直接投资,而且可以解释厂商关于直接投资、出口销售和许可证安排这三种经济活动的选择行为。大致情况如表2-1所示。

表2-1 厂商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方式选择

拥有特定优势是厂商以各种方式参与国际市场活动的必要条件,区位优势是厂商进行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只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不具备区位优势时,厂商选择出口。如果只具备所有权优势,没有能力使之内部化,也不能利用国外区位优势,厂商就只能采取许可证安排的方式。当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厂商才有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邓宁也把厂商对外直接投资与各国经济发展阶段与经济结构联系起来进行了动态分析。通过研究1967—1975年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内的67个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与对外直接投资的输出、输入情况,邓宁指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各国的经济结构、市场状况、要素供给及政府政策各不相同,这导致了各国企业在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及区位优势方面的组合也不相同。在那些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水平低,企业没有什么优势可言,自然无力对外直接投资。同时,由于这些国家消费水平低,购买力弱,市场相对狭小,基础设施落后,也不具备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区位优势。

(五)比较优势理论

关于投资的比较优势理论(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由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K.Kojima)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根据国际贸易比较成本理论提出。由于该理论主要以日本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为背景,故又称为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模式。

小岛清理论有三个基本命题:(1)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模型)的基本假定是合理的,但在运用它分析国际直接投资时,可用比资本更广义的经营资源来代替资本要素。经营资源是一种特殊要素,既包括有形资本,也包括技术、技能等人力资本。如果两国的劳动力与经营资源的比率存在差异,则它们在两国两种商品中的密集程度将出现差异,也导致比较成本差异。(2)凡是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行业,其比较利润率也比较高,建立在比较成本或比较利润率基础上的国际分工原理既可解释国际贸易,又可解释国际直接投资。(3)日本式的FDI与美国式的FDI是两类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

小岛清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所有产业系列中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或称为边际产业)开始,并依次进行。边际产业的概念也可包括某些行业中装配或生产特定部件的劳动密集部门。因此,这一理论也称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这些边际产业对东道国而言,是具有比较优势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边际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使对方国家因为缺少资本、技术、经营技能等而未能显现或未能充分显现出来的比较优势显现出来或增强起来。这样可以扩大两国间的比较成本差距,实现数量更多、获益更大的贸易。

小岛清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分为四种类型:(1)生产和销售国际化型,即巨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通过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从事的生产和销售活动。(2)市场导向型,即跨国公司绕过东道国设立的贸易壁垒而就地从事生产和销售。(3)劳动力导向型,即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把劳动力密集的产业部门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或地区),以获取垄断高额利润。(4)自然资源导向型,即在自然资源短缺的国家或地区,跨国公司为增加或扩大国内失去比较利益的产品,或国内根本不能生产的产品的进口,促使制造业者和初级产品生产者的纵向一体化。

小岛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顺贸易导向投资和逆贸易导向投资两种类型。日本式的对外直接投资属于顺贸易导向型:(1)日本式自然资源导向型FDI既可增加日本紧缺的原材料产品的进口,同时又可增加日本具有比较优势的制成品产业的出口,这促进了制造业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垂直国际专业化分工与贸易。(2)日本式劳动力导向型FDI可以增加劳动力丰裕国家与劳动力稀缺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劳动密集型产品通过这类投资转移到东道国去生产后,产品不仅在当地销售,而且主要目标是返销日本及第三国。(3)日本式的市场导向型FDI可促使投资国把成品出口转为零部件、中间品及机器设备出口,从而避免东道国对最终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也属于顺贸易导向的投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