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直接投资主流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主流理论

时间:2022-07-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垄断优势理论提出了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新思路,从而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独立开来,较好地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期美国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对后来的理论研究产生重大影响。产品的成本与价格因素更为重要,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优势凸显,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最佳生产区域,其产品可供应本国和其他国家市场。

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空前发展引起了国际经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各国学者纷纷对此进行研究和探索,形成了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理论,主要包括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巴克莱等人的内部化理论以及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

(一)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是一种以不完全竞争为前提,依据企业特定垄断优势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是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一种分析。1960年,美国学者海默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后经其导师金德尔伯格(Charles P.Kindleberger)以及约翰逊(H.G.Johnson)等学者的补充,发展成为研究国际直接投资最早的、最有影响的理论。

1.对不完全市场的假定

海默认为,必须放弃对传统国际资本移动理论中关于完全竞争的假设,从不完全竞争来进行研究。所谓不完全竞争,是指由于规模经济、技术垄断、商标、产品差别以及由于政府课税、关税等限制性措施引起的偏离完全竞争的一种市场结构,寡占是不完全竞争的主要形式。正是垄断优势构成了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

2.垄断优势使跨国公司具备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

金德尔伯格指出,只有当美国企业获得高于当地企业的利润时,直接投资才有可能发生。当地企业虽然拥有熟悉本国消费者偏好、了解法律法规、信息灵通等优势,美国企业要承担远距离经营的额外成本和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风险,但由于市场不完全而使美国企业拥有和保持一定的垄断优势,这种垄断优势所带来的收益超过了因跨国经营而额外增加的成本和风险并取得了超过当地企业的利润。

3.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形式

金德尔伯格列举了跨国公司拥有的各种垄断优势,一是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如产品差别、商标、销售技术与操纵价格等;二是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包括专利与技术诀窍、资金获得条件的优惠、管理技能等;三是企业拥有的内外部规模经济。

企业之所以选择直接投资来利用其垄断优势,一是为了绕过东道国关税壁垒,维持和扩大市场;二是为了获取技术资产的全部收益。正如金德尔伯格所说:“凡是通过许可证方式不能获得技术优势全部租金的地方,就会采取直接投资。”

海默认为,各国企业在技术、管理和规模经济方面的相对优势决定了直接投资的流向及多寡,决定了一国是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国还是主要的直接投资接受国。

1960年代和1970年代初,西方学者在海默、金德尔伯格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垄断优势理论。约翰逊指出,“知识的转移是直接投资过程的关键”,对知识资产如技术、诀窍、管理与组织技能、销售技能等无形资产的占有是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来源。知识资产的特点是生产成本很高,但是供给富有弹性,可以在若干地点同时使用。在直接投资中,子公司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利用总公司的知识资产,而当地企业为获取同类知识则要付出全部成本。

垄断优势理论提出了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新思路,从而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独立开来,较好地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期美国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对后来的理论研究产生重大影响。但该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不能解释为什么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一定要对外投资。二是不能解释跨国公司在直接投资中的地理布局和区位选择问题。三是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向经济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这些缺陷导致一些经济学家从另外的角度探讨国际直接投资问题。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哈佛大学教授R.弗农(raymond vernon)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用于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与区位选择。该理论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即产品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以解释企业根据生产条件和竞争条件而做出的对外直接投资决策。

1.产品创新阶段

弗农认为,在产品创新阶段,由于前期高研发投入和高生产成本,产品生产也尚未标准化,消费群体主要为高收入的美国消费者。在该阶段生产一般集中在美国国内,并部分出口满足其他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

2.产品成熟阶段

在这一阶段产品需求增加,产品逐渐标准化,企业的技术垄断地位和寡占市场结构被削弱,价格因素在竞争中的作用增强。由于产品基本定型,仿制增加,加上西欧国家市场扩大,劳动力成本低于美国,以及关税和运输成本的不利影响,导致美国对西欧国家直接投资,以就近占领当地市场并出口发展中国家。

3.产品标准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产品的生产技术、规模及样式等都已经完全标准化,企业的垄断优势不复存在。产品的成本与价格因素更为重要,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优势凸显,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最佳生产区域,其产品可供应本国和其他国家市场。

弗农认为劳动力成本、信息成本等是影响跨国公司海外选址的最重要因素,将时间变量引入直接投资的动态分析中,较好地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期美国企业在西欧和其他国家直接投资特别是进攻性直接投资的动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存在着局限性,主要反映在:①它没有很好地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双向直接投资;②该理论主要涉及最终产品市场,而资源开发型投资和技术开发型投资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无关;③该理论对于初次进行跨国投资的解释较为适用,对于已经建立国际生产和销售体系的跨国公司投资行为则解释乏力;④该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⑤该理论认为母国垄断优势的丧失导致对外直接投资,实际上,许多跨国公司在保有垄断优势的同时,还进行大量对外直接投资。

1974年,弗农引入国际寡占行为来修正其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周期重新划分为“以创新为基础的寡占”、“成熟的寡占”和“老化的寡占”三个阶段。在各个阶段中,跨国公司根据不同类型的进入壁垒来建立和维持其垄断地位,进入壁垒对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经过修正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仍没有从根本上克服上述不足与缺陷。

(三)比较优势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Kiyoshi Kojima)提出比较优势投资理论,又称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这是一种利用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原理,分析和解释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模型,称为“小岛清模式”。小岛清在后来的著作中,将该模型加以补充和完善。小岛清认为,国际直接投资不能仅仅依靠从微观经济因素出发的跨国公司垄断优势,还要考虑从宏观经济因素出发的国际分工原则。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是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这些部门的大量对外投资导致美国出口减少,贸易逆差增加,是一种“逆贸易导向”的投资。相反,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除了资源开发型之外,制造业的投资一般为在日本已经丧失了比较优势的部门,这些投资在成本较低的东道国仍然具有比较优势,日本则集中发展比较优势更大的产业。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由于符合比较成本与比较利润率相对应的原则,直接投资的结果是扩大了双方比较成本的差距,因此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是互补的,属于“顺贸易导向型”的投资。

小岛清模式的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及边际产业依次进行;而这些产业又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的比较优势的部门,如果没有外来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东道国这些优势就不能被利用。这样,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就可以充分利用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并扩大两国的贸易。

小岛清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将贸易区分为顺贸易导向型(或贸易创造型)和逆贸易导向型(或贸易替代型),与前人的直接投资理论有较大的不同,对英、美学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该理论解释了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这一时期以资源导向型、劳动力成本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直接投资占主导;也说明了在亚洲出现的以日本—“四小龙”—东盟—中国—越南等为顺序的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即所谓的“雁行模式”。

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只能解释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以垂直分工为基础的投资,难以解释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的以水平分工为基础的投资。从历史上看,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日益增加,且以进口替代型投资为主。二是该理论以投资国为主体而不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实际上假定了所有跨国公司都有相同的动机并且也是投资国的动机,难以解释复杂的国际环境下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三是低估了发展中国家接受高新技术的能力,对发展中国家不具有指导意义。按照该理论,发展中国家只能接受发达国家的边际产业,永远追赶不上发达国家。

(四)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科斯(R.H.Coase)首先提出来的,英国里丁大学学者巴克莱、卡森(P.J.Buckley & M.Casson)和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M.Rugman)将其应用到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形成市场内部化理论。该理论以市场不完全为假设,将交易成本学说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进一步发挥。

巴克莱等人认为,市场不完全的原因并非仅是规模经济、寡占或关税壁垒,更重要的是市场失效和某些产品的特殊性或垄断势力的存在。内部化理论强调知识等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他们指出:“中间产品尤其是知识产品市场是不完全的,它与最终产品市场的不完全同样重要。”正是由于对这些市场的干预过多导致其部分失效或垄断势力的存在,使得跨国公司的交易成本增加。另外,由于知识产品的前期研发等投入巨大,为取得其全部租金收入,最佳途径就是人为造成一个企业内部市场。因此,拉格曼指出,内部化就是“把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的过程,以内部市场取代原来的外部市场,公司内部的调拨价格起着润滑内部市场的作用,使它能像固定的外部市场一样有效地发挥作用”。当企业的内部市场跨越了国界,就形成了跨国公司。

内部化的实现条件是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内部化可以为跨国公司带来多方面的收益,包括:通过内部市场,可以把内部资源转移的交易成本最小化;可以把相互依赖的经营活动置于统一的控制之下,从而协调其不同阶段的长期供需关系;消除买卖双方的不确定性,消除市场的不利影响;通过前后向投资或兼并,充分利用中间产品市场的势力,形成垄断优势;通过对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转移价格,规避政府的干预,转移资金,逃避税负

内部化的成本包括:一是规模经济成本,内部化将完整的市场划分为若干独立的内部市场,企业无法实现最优规模经济;二是管理成本,企业为提高企业内部的效率需要增加监督和激励投入,由地理和人文差距而引起的交通、通信、语言、社会经济等会造成成本;三是国际风险成本,跨国公司对国外市场的垄断和对当地企业的控制会引发东道国采取歧视性政策,因此会造成成本负担。

内部化理论是西方学者研究跨国公司理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垄断优势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寡占市场结构来研究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海外扩张的动机和决定因素,而内部化理论则转向了研究各国企业之间的产品交换形式、企业国际分工与生产的组织形式,它分析了跨国公司的性质与起源,能够解释大部分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和跨国公司的许多经营现象,因此被视为跨国公司长期性的一般理论。

(五)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宁(John H.Dunning)首先提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981年,邓宁出版了名为《国际生产与多国企业》的论文集,对其折衷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阐述。邓宁认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生产理论可以分为产业组织理论、厂商理论和金融理论三大类,但它们对国际生产的解释都不够全面。邓宁在吸收上述三种理论主要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区位理论,形成了一种被广泛接受的理论,即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折衷理论认为,企业从事国际直接投资是由该企业自身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所谓OIL(ownershipinternalization-location)模式。

所有权优势主要指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它国企业没有或者无法得到的无形资产和规模经济优势。一是资产性所有权优势,指对有价值资产(原材料、先进生产技术等)的拥有或独占;二是交易性所有权优势,指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技术、信息、管理、营销、品牌、商誉等)。邓宁在此更为强调的是知识资产这类无形资产的优势。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其从事国际直接投资的能力。

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了避免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而将企业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包括结构性的市场不完全性(如竞争壁垒、政府干预等)和自然性的市场不完全性(如知识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和高交易成本等)。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会使企业的所有权优势丧失或无法发挥,企业通过内部化可以使其优势获得最大收益。

区位优势是指生产地点的政策和投资环境等方面的相对优势所产生的吸引力。包括东道国的地理位置、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现实的与潜在的市场需求、运输与通信成本、基础设施、市场体系的发育程度、政府的调节与干预程度、优惠政策、文化差距等等。当东道国的区位优势较大时,企业就会从事国际生产。邓宁认为,区位优势不仅决定着企业从事国际生产的倾向,也决定着企业国际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和国际生产类型。

折衷理论并非是对以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简单总结归纳,而是从跨国公司国际生产这个高度,讨论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组变量对国际直接投资的作用。这三组变量的不同组合决定了企业是从事出口、特许权转让还是对外直接投资(如表11-2所示)。

表11-2 企业跨国经营方式的选择

资料来源:Dunning,J.H: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Allen & Unwin,London:1981,111.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迄今最完备的、被人们广为接受的综合型国际生产模式,被称为国际直接投资领域里的“通论”。它不只限于讨论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决定因素,而且力图解释跨国公司的整个国际经济活动,创建了“一个关于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协议安排三者统一的理论体系”(J.克莱格)。特别是区位优势因素的加入有助于解释外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二战以后,越来越多的国际直接投资投向美国,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接受国,其拥有的区位优势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原因。但是折衷理论也无法解释部分国家在尚未同时具备三种优势的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象,没有涉及社会经济关系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