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模式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模式

时间:2022-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国际直接投资与传统贸易模式直到二战之前,国际直接投资主要表现为先进工业国对落后农业国的掠夺性投资。

一、国际直接投资与传统贸易模式

直到二战之前,国际直接投资主要表现为先进工业国对落后农业国的掠夺性投资。在工业革命的早期,先进工业国通过直接投资,在农业国设立种植园、加工厂等,利用农业国的资源为其提供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这种格局大都表现为宗主国对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经济控制。这一时期,产业间贸易模式在国际直接投资的促进下得到巩固,工业国牢牢控制了落后农业国的经济命脉。在这种格局下,工业国利用对外投资保证了原材料的供给,从而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而农业国则沦为工业国的原料供给基地,并成为其工业产品的倾销市场。

二战之后,原有的殖民体系瓦解,国际直接投资表现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劳动利用型投资,即通过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和劳动力优势,将部分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同时,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逐渐占居了主要地位。例如,1960—1971年发达国家之间的投资占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78%,投向发展中国家的仅占22%[1]。这种投资主要是市场开拓或技术获取型的。一方面,借以绕开贸易壁垒或者利用东道国区位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可以获得东道国的技术优势,提高产品竞争力。与此相应的是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模式逐渐占居主导地位。

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尽管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仍占主要地位,但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所占比重逐渐上升,由1986—1989年的17.5%上升到90年代前半期的32.5%,90年代后半期又进一步上升至33.3%[2]。这一变化和新兴的贸易分工模式即产品内贸易模式是分不开的。

二、国际直接投资与产品内贸易模式

在第三章中介绍了产品内分工理论,主要包括传统比较成本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企业组织行为理论。而最初对产品内分工的研究,则是以传统贸易理论为出发点的。较早对产品内分工与贸易建立理论模型的包括Sanyal和Jones(1982)、Dixit和Grossman(1982),二者均是在要素禀赋理论模型框架下考虑生产可以分隔为不同阶段的情况,模型中比较优势仍然是分工与贸易模式的决定因素。此后不少学者,如Deardorff、Jones与Kierzkowski等,在解释产品内分工的起因及分析其经济影响时,都应用了李嘉图模型、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和特定要素模型等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在这里,我们将以要素禀赋理论模型为框架,来分析产品内分工格局中贸易模式的决定[3]

假设有两个国家A和B,两种要素K(资本)和L(劳动),两种产品X和Y。在图4- 1中,X0、Y0分别为X、Y两种产品的单位价值等产量线,在给定一组要素价格比w/r下,X生产扩张线OX的斜率大于Y生产扩张线OY的斜率,这意味着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Y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图4-1 两种不同要素密集度产品

图4-2 多阶段产品生产

传统要素禀赋理论考虑的只是最终产品间的分工与贸易,而现在假定产品的生产过程不是单一的,而是可以拆分为几个要素密集度不同的阶段。以X产品为例,假定X的生产包含X1和X2两个环节,如图4- 2所示,两个环节的要素投入比例分别由生产扩张线OX1、OX2表示,OX1的斜率小于OX2。这表明X1环节是劳动密集型的,而X2环节是资本密集型的。X产品的总要素密集度为X1、X2两个生产环节要素密集度的加权平均。X生产扩张线上单位价值产品的实际生产点,可以利用对X1、X2两个阶段矢量加总的原理来确定。在图4- 2中,X10、X20即代表为获得单位价值最终产品X,X1、X2两个生产环节相应的产出水平和要素投入。

接下来,我们再分析两个国家的专业化分工与贸易。图4- 3和图4- 4分别描述了不存在产品内分工和存在产品内分工的情况。图4- 3中,AA'和BB'分别表示A、B两国价值相同的两条等成本线,X0、Y0仍然是X、Y两种产品的单位价值等产量线,OX、OY分别是X、Y的生产扩张线。AA'和BB'斜率的差异反映出A、B两国要素比价的差异,A国为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B国为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射线OS表示某个给定的劳动和资本组合比例,它通过AA'和BB'的交点,因此具有国际分工临界线的经济含义。生产扩张线斜率大于OS斜率的产品,应当由资本丰裕的A国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出口;生产扩张线斜率小于OS斜率的产品,应当由劳动丰裕的B国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出口。

图4-3 不存在产品内分工时的分工与贸易模式

图4-4 存在产品分工时的分工与贸易模式

在不存在产品内分工的情况下,根据赫克歇尔-俄林定理,A国将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X并从B国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Y。假定由于技术进步或交易成本降低等原因,生产分割成为可能,产品内分工与贸易出现。以图4- 2为例,考虑X的生产分割成X1、X2两个阶段。如图4- 4所示,假定在X的两个生产阶段中,劳动投入比较密集的X1阶段的生产扩张线OX1位于国际分工临界线OS以下,这就意味着X1阶段转移到B国生产符合比较优势原理,可以带来成本的节约。可见,在引入国际产品内分工的模型中,国际分工与贸易仍然可以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但这种优势不再限于产品层面,而是深入到生产工序层面,国际分工由产品间深入到产品内。

根据以上分析,在这种分工模式下,各国将根据各自的要素禀赋参与到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资本丰裕的国家将专业化从事产品的资本密集型环节,而劳动丰裕的国家专业化从事产品的劳动密集型环节。

与国际产品内分工一样,国际产品内贸易模式的实现同样可以有两种安排:一种是公司间的中间品贸易,发生在各国不同企业之间;另一种是公司内贸易,即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在别国设立子公司,利用子公司所在地的要素禀赋来分配产品的生产环节,最后通过公司内关联企业的国际交换来实现最终产品。同样,由于交易成本的制约,跨国公司通过海外直接投资设立子公司或关联公司,使公司内贸易成为实现产品内贸易的主要形式。

三、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模式演变

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贸易模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发展的。在经济成长中,存在着贸易模式的演进路径,而这种演进遵循着动态比较优势原则。

以往对于贸易模式的研究大多是静态的,即研究的是时间的截面上或者一段时间里,贸易模式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从总体上来看,经济学家们对于有关结论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无论是亚当·斯密还是俄林,都认为贸易模式的成因离不开经济体比较优势的差异;新经济理论探讨的规模经济对于贸易的作用,也是在承认比较优势对于传统产业间贸易形成的巨大作用的前提之下,对于新形势下出现的产业内贸易成因进行研究。

随着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程度的深化,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与经济增长,对比较优势原则提出了质疑。一个国家按照静态比较优势原则建立的贸易模式在现实中并不一定是最优的,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如果仅仅依据静态比较优势原则,满足于现有比较优势,以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作为对外贸易的主体,则将始终处于世界贸易体系的低端,而无法分享国际贸易所带来的利益。

这并非是对比较优势原则的否定,完全脱离自身的比较优势、寻求赶超高级贸易模式只会是一种揠苗助长的行为。贸易模式的演进也应该遵循动态比较优势原则。动态比较优势是相对于静态比较优势而言的,在这一原则下,一国的贸易模式不会始终停留在国际贸易体系的某一层面,而是不断地以前一阶段的贸易模式为基础,向更高阶段的贸易模式转化。

具体来说,贸易模式的演进是从低级比较优势向高级比较优势的转化,是一国贸易模式从低级向高级的演进。

1.贸易模式演进路径

以动态比较优势为基础,可以将贸易模式演进的整个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级产品贸易阶段。这一阶段的贸易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禀赋。第二阶段,进入以制成品贸易为主时期。这一阶段的贸易发展主要依靠制成品的低价格,而这种价格竞争力则主要来源于资源和人力成本比较优势的发挥。第三阶段,是继续价格优势,产品质量提升至良好等级,但缺少自主核心技术的阶段。这一阶段以低级比较优势为基础,开始培育资本、技术、服务等高级比较优势。第四阶段,是已经形成技术、品牌优势,以高附加值产品为出口价值主体。这一阶段的贸易模式完全进入了高级比较优势水平(如图4- 5所示)[4]

图4-5 贸易模式的演进路径

图4-5 描述了贸易模式的演进路径。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是比较优势势位。各种比较优势级别的差异体现在:拥有技术、资本等比较优势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往往占据有利地位,这种比较优势就是高级比较优势;而在劳动力和资源上拥有的比较优势则属于相对“弱势”。将这种比较优势的级别加以划分,最高级别的表示为Ⅳ,最低级别的表示为Ⅰ,各个级别之间形成差距,反映出不同级别比较优势对于贸易模式的影响,将其定义为“比较优势势位”。这四种级别的比较优势对应于四种贸易模式,反映在图4- 5中就像四个水平的台阶。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图中四个贸易模式台阶只是抽象地描绘四种“贸易模式稳态”,并不表示贸易模式的演进是台阶式的突变和骤起。事实上,贸易模式的演进是随着经济体比较优势势位的上升而逐渐展开的。在第一和第二阶段,比较优势势位的积累比较缓慢,贸易模式的演进进程也相对更长。到了第三阶段,因为比较优势势位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贸易模式的发展会有一个小的高峰;在这一时期,经济体获得的贸易利益增长迅速。在演进过程的后期,曲线则相对平缓一些。这个演进过程反映在图上就形成了一条向上爬升的曲线,这就是贸易模式的演进路径。

2.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模式转变的作用

对于一个国家,国际直接投资在其贸易模式的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意义。

在第一阶段即初级产品贸易阶段,应当引进先进工业国家的投资,利用外资带来资本和技术,结合本国的资源和人力优势,发展本国的工业,从而逐渐跃升到以制成品贸易为主的第二阶段。

在第二阶段,制成品贸易逐渐占主要地位,但仍表现为低成本、低价格的产品大量出口。在这一阶段,仍然需要加大引进外资,进一步发挥资源和人力成本上的优势,将更多的制造业吸引过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逐渐优化制造业的结构,使得制造能力和产品的资本、技术含量都逐渐提升,从而跃升到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产品质量提升至良好等级,并逐步积累起资本、技术优势,但缺少核心技术。这一时期,已经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因此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一方面将非核心环节外包而在国内专注于研发与核心环节生产,培养核心技术;另一方面整合全球资源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战略资产(通过逆向技术溢出),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并拓展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认知度,从而跃升到贸易模式演进过程中的高级阶段,形成技术、品牌优势,主要生产和出口高附加值产品。

国际贸易模式已经从产业间贸易为主发展为产业内贸易占主导地位,并继续延伸到新兴的产品内贸易。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其对外贸易模式已经处于图4- 5中的第四阶段,即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为主。除了少部分经济落后国家的贸易模式仍处于第一阶段之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则处于第二阶段或者第三阶段的初期。

在跨国公司主导的产品内贸易分工的格局下,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对外投资母国将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转移出去,占据产品价值链的上游,主要出口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的产品;而作为投资东道国的发展中国家则以加工贸易的形式参与分工,主要出口低附加值产品。尽管从最终产品的角度分析,其出口品可能是技术、资本密集型的,但实质上只是其中的低端生产工序在发展中国家完成。当然,随着分工的深化和扩展,跨国公司将越来越多的非核心技术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客观上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模式得到改善,但这种进程是缓慢而被动的,始终无法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