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休闲动机与动机理论

休闲动机与动机理论

时间:2022-03-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休闲动机与动机理论在古代,人们的生活必须时间和生产劳动时间占了人一生时间的主要部分。其中动机是产生休闲行为诸多关键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诱因是构成动机产生的外在条件。内部动机是指由于个体自身的认知和情感需求而维持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受到个体以外的刺激而出现的动机,如市场宣传、激励、促销等活动导致的动机。根据动机指向的对象,可以把动机分为物质动机和精神动机。
休闲动机与动机理论_休闲概论

第一节 休闲动机与动机理论

在古代,人们的生活必须时间和生产劳动时间占了人一生时间的主要部分。那时候人们所进行的休闲活动仅仅在维持人们生存和生活方面发挥着辅助性的作用。那时候的休闲活动只是特权阶层的权利,因此,不存在根本的休闲行为。但是,随着近代经济科技的发展,都市中的市民和劳动者认识到了休闲的必要性。但休闲仍是生活和劳动的媒介体,最终还是为生产劳动服务的。而现代社会是一个大众化的社会,现代人更重视休闲。他们从事的休闲活动是主动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他们愿意为此而付出时间和金钱上的代价,他们努力寻求工作及生活必须时间以外的轻松愉悦。但是,休闲活动到底是为何而产生的呢?其中动机是产生休闲行为诸多关键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

一、动机概述

1.动机概念

“动机”(motivation)这一术语在本质上是心理学的概念。动机一词来源于拉丁文movere,原来的意思是推动,是人的思想、行为产生的驱动力,是引导、维持个人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心倾向。而动机在心理学大辞典中的概念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1)

而心理学家们往往用动机来解释人们自身或他人行为的原因。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2)

人的一切行动都是受动机支配的,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需要演化成为何种动机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需要,只要以意向、愿望或理想等方式指向一定的对象,并激发起人的愿望时就构成了行为的动机。

2.动机产生

(1)动机产生的条件。动机的产生必须有两个必要条件:其一是人的需要。需要构成了动机产生的内在条件,其二是具有满足需要的目标和诱因。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有机体某一需要的外在刺激条件。诱因是构成动机产生的外在条件。当需要处于萌芽状态时,客观上也缺乏满足需要的对象时,需要只是一种意向或愿望。而只有需要强化到一定程度,客观上具有满足的目标和诱因时,需要才能转化为动机,成为个体活动的原因。

(2)需要。“需要”(need)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而在传统的心理学理论中,需要通常是指“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3)

人作为一种生物体,为了生存和发展,就会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例如,渴了需要喝水,饿了需要食物,冷了需要穿衣,孤独了需要朋友,等等。人之所以对某些对象有需要,就是由于个人的机体有所要求,但更主要的是由于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对人有所要求,并且这些要求为个体所接受。所以通常我们说需要总是反映了有机体内部环境或者外部生活条件的某些要求。因此,可以说需要是个人行为动力系统的基本结构。

需要是产生人类一切行为的原动力。人的各种活动,从饮食、起居、学习、劳动到创造发明,都是在需要推动下进行的。需要激发人类朝着一定的方向去行动,以求得自身的满足,同时人类的需要也是在活动中不断地产生和发展。当人类通过行动满足了第一个需要后,个体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刺激了新需要的产生,这样的需要又继续推动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向前。

3.动机作用过程

当人类产生某种需要时,心理上就会产生紧张或不自在的状态,成为一种内驱动力后产生了动机。其产生和作用的过程见图4-1所示。

img23

图4-1 动机产生和作用过程

第一,需要的辨认,在内外条件的刺激下,个人意识到自身的某种需要;第二,个人意识到的某种需要导致个人出现紧张或者焦虑;第三,为了缓解这种紧张或焦虑,促使行为出现的推动力产生;第四,在动机的作用下,个人采取具体的行为;第五是个人采取的行为具有特定的指向目标,当目标确定后,随之就为满足需要而进行活动。行为使产生的动机在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中而不断减弱,直至行为结束,人的心理紧张也随之解除了。然后,当个人产生了新的需要,便引起了第二个行为。在动机的产生和过程中,孙海植等人主张加入认识和学习过程,他们认为人们采取的行为方式和所选择的特定目标取决于个体自身的思考过程。(4)

在日常生活中,动机产生和作用的过程周而复始地进行着。人类为了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要,这些具体的需要最终形成了人类的具体活动。例如,个人感到口渴的时候,产生了对水的需要,如果这一需要不能得到及时的满足,个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不适,于是出现了各种缓解口渴的行动。寻找附近的水源,购买饮料等,最终能满足人们解渴的目的。

4.动机分类

(1)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生理动机是来自于人类与生俱来的生理需要,是建立在生物的本能基础上的最原始、最基本的动机,如饥食渴饮、休息睡眠、追求安全,等等,这些动机是促使人类进行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活动。社会动机是社会化的产物,是人类对社会文化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动机,包括对知识、尊重、审美、成功、归属等的需求。

(2)根据动机的诱因来源,可以把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由于个体自身的认知和情感需求而维持的动机。例如一个喜欢大自然清新空气的人,往往容易产生外出旅游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受到个体以外的刺激而出现的动机,如市场宣传、激励、促销等活动导致的动机。现代企业对自身的产品进行大量的广告宣传,其依据就是相信凭借外在的刺激和宣传,消费者会产生购买的动机。

(3)根据动机指向的对象,可以把动机分为物质动机和精神动机。物质动机是指个体产生的动机指向各种物质条件,追求物质需要的满足;精神动机则指向各种精神条件;追求精神需要的满足(5)

(4)根据动机内容的性质,可以分为积极动机和消极动机。积极动机是指个体产生的需要是积极的,由此产生的行为是具有积极意义且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它不仅有利于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还有助于个人的成长。消极动机是指个体产生的需要是消极的,由此而产生的行为是违背社会伦理道德,且不利于社会生存和发展,如对毒品的需要。

二、休闲动机与休闲意识

1.休闲动机的概念

休闲动机是指引起、导致个人休闲活动,并促使其去向某一目标的心理过程,它是产生休闲活动的主观原因。人类的休闲行为是多样化的,产生休闲行为的动机也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是来自生理方面的,又可以是来自心理方面的。生理方面的内驱力是人体维持、恢复生理平衡状态和发展心理状态的产物,由人体内部生理不平衡引起的内驱力是心理学专家所说的生理内驱力。生理性动机基本上是先天的、本能的。可以说,人类的生理状态和生理天赋是产生休闲的原因之一。如受生物钟的控制,人需要有规律的、周而复始的睡眠。睡眠作为一种原始的休闲行为受到了生理内驱力的影响,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休闲行为之一。当然,人的心理状态也同样需要维持一定的平衡,这种平衡既包括认识上的平衡,也包括情感上的平衡,心理上若不平衡,就会驱使人去从事活动以恢复心理平衡,这就是心理驱动力。心理性动机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的产物,是后天的,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因此,接受过高等教育、从事智力工作的知识分子往往比一般人承受更大的精神压力。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心理需要。城市生活割裂了我们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因此,城市人往往产生向往大自然的生理需要。可以说,心理状态和心理需要也是产生休闲的原因之一。(6)

2.休闲动机的产生

人类休闲动机的产生并不是个人与生俱来的需求,也不是贯穿于历史时空的现象,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人类还需要为生存而疲于奔命的早期社会,生活必须时间和生产劳动时间占据了人一生时间的主要部分,生理需要的满足成为那时候人类生活中的要事甚至是全部内容。因此,那时的休闲还不是有意义和有意识的互动,只是在维持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面发挥着辅助性的作用。在当时,能促发其他需要并形成心理动机的仅仅是个别特权阶层的专利。因此,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休闲意识问题。随着产业革命的出现和完成,加速了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地点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的结果最终导致了人们需要适时舒解节奏紧张的城市生活和拥挤嘈杂的城市环境所带来的身心压力,促使人们产生了有必要适时返回自由、宁静的大自然环境中去的追求。另一方面,随着产业革命带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和剩余价值的增多,工人阶级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进行了不懈的抗争,使得资本家才有可能在增加工人工资及给予休假机会方面做出了让步。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工人阶层对带薪假期的斗争才在社会立法上真正获得胜利。至此,人类社会步入到较为富裕的阶段,个人也逐渐拥有一定的自由时间,都市的市民和劳动者认识到了休闲的必要性。但是休闲作为扩大再生产的手段之一,仍然是为生产劳动服务的。因此,此阶段的休闲活动仍然只是生活和劳动的媒介。

随着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人们的休闲活动迅速重新恢复,而且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战后各国开始致力于本国的经济建设,相对安定的和平环境为人们进行各种休闲活动提供了现实基础。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取得重大的突破,大量的科学技术被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使人们从繁琐的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从而拥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休闲活动。因此现代社会的休闲活动是大众化的休闲,是为了寻求生产劳动时间和生活必需时间以外的轻松愉悦,这个阶段的休闲活动是主观的,积极的,人们愿意为此付出一定的金钱和时间。

三、休闲动机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nharm H.Maslow)在1943年出版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这一理论对解释人的行为具有普遍意义。马斯洛全面阐述分析了人类的基本需要及其层次结构,为我们解释休闲行为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种理论的构成是建立在3个基本假设的前提下:第一,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供给。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第二,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到复杂的(7),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第三,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总是由低级向高级呈现上升的趋势,高级需要的出现总是以低级需要为前提条件的。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第一个需要层次是生理的需要;第二个需要层次是安全的需要;第三个需要层次是社交的需要;第四个需要层次是尊重的需要;第五个需要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在人的心理上形成了由低到高的层级结构,如图4-2所示。

img24

图4-2 马斯洛需要层次结构图

(1)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指维持人们体内的生理平衡的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包括对食物、水、氧气、睡眠、性等需要。生理需要是为了生存和延续种族所必需的,也是应该首先得到满足的需要。当人的生理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会无视其他更高层次的需要,例如,一个连温饱也无法得到满足的人是不可能对人家如何看待他或者尊重他感兴趣的。在贫穷的社会中,人们首先关心的是较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只有当这些生理的需要完全得到满足之后,他才会产生其他层次的需要。人们进行休闲活动,其本身就是为了满足生理的需要,人们通过休闲活动达到恢复体力,达到身心的释放,为从事新的工作补充体能。

(2)安全需要。安全需要是个人对自己生活环境的熟悉、稳定、秩序、公平、一致的关心,包括对人身安全、职业安全和社会安全,等等。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安全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人的行为可能被寻求安全和保护的心理所支配,他希望自己处在熟悉的环境中,没有受到混乱、恐吓、焦虑等因素的影响,希望摆脱担惊受怕的状态,获得生命财产的安全,避免意外事情的发生。“他乡遇故知”之所以成为人生美事,就是因为当人类处在陌生的环境中,往往希望去寻找自己熟悉的环境和东西来缓解紧张和不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恐怖主义造成的生命安全问题极大地影响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往往不会选择战争中的国家或地区,这限制了少数国家和地区旅游业的发展(8)

(3)社交需要。社交需要也可称为归属和爱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个人对亲情、友情、爱情的需要,是对某些群体中位置的需要,包括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爱护与友谊、渴望诚挚的爱情、幸福家庭的需要,渴望自己成为群体中的成员。例如,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中提出要注重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就是为了让员工能在满足社交需要的基础上,为企业作出更好的贡献。

(4)尊重需要。马斯洛提出,尊重的需要来自于两个方面,自尊和来自于他人的尊重。自尊是要求自己尊重自己,与此相应的是适应、胜任、信心、能力、成就等情感,卢梭曾说过“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这是人对自尊的需要。来自他人的尊重是要求别人对自己重视,包括威望、承认、接受、地位、名誉,等等。这两类情感一般都来自于个人从事了有益于社会的活动,如果尊重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一个人将会产生自卑、虚弱和无能感。

(5)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一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体能和智能),实现自身价值的欲望。个人的发展归根到底体现在寻求自我实现上,通过自我超越达到个性重新发挥的目的。然而,自我实现的确切含义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要成为发明家,有些人要征服世界,有些人要献身公益,有些要主宰自己的命运,这些都可以视为人们对自己价值的外在物化形式的理解,因此对于自我实现需要的理解应当更广泛些。

【阅读材料】

主题餐厅卖什么?

黑暗、监狱、红色、马桶……这些看似与老百姓饮食毫无关系的名词,近年来却频频出现在一些城市餐厅的牌匾上。“主题餐厅”,这个看似新颖的名词,正以强劲的势头出现在城市的街头,其时间不长,发展轨迹却耐人寻味:在一些标新立异的主题餐厅已关门停业的同时,另一些主题餐厅却依旧风光无限。对此,越来越多的人发出疑问,“主题餐厅”究竟是餐饮业多元化的一个产物,还是餐饮业长河中一朵转瞬即逝的浪花?

在长春市东朝阳路,一家名为“向阳屯”的主题餐厅几乎每天都是宾客满座。步入餐厅就会发现,整个餐厅完全是按照中国五六十年代农村家庭的布局设计,一张张几十年前的旧报纸壁画、一口口盛满粮食的农家大缸、一声声那个年代的流行口号……给很多第一次来就餐的顾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常来这里吃饭,看着这里的一幕幕,每次都会找到几十年前的自己,有一种说不出的怀旧感”,长春市民张丽表示,“每次和年纪相仿的人出来吃饭,这里是我的首选”。据了解,像“向阳屯”这样的怀旧餐厅,在长春还有很多家,仅从名称也能勾起很多人的回忆,比如“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民公社”等。

如果说“怀旧餐厅”吸引的是对那个年代怀有感情的中老年人,那么“黑暗餐厅”的追捧者就变成了时尚的年轻人。前不久,一家“黑暗餐厅”在长春市上海路正式营业,伸手不见五指的就餐环境让很多年轻人感觉刺激、新颖,刚开业不久,就迎来大批的拥趸者。东北师范大学的王永杰同学是“黑暗餐厅”的第一批顾客,谈起第一次就餐时的感觉,他显得十分兴奋:“非常过瘾,简直就像在梦中一样,第一次体会那种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光顾着兴奋,东西都没吃多少”。

据了解,所谓的主题餐厅,就是指通过一个或几个主题为吸引标志的餐饮场所,像怀旧餐厅、黑暗餐厅这些特色鲜明的主题餐厅不仅在国内很多城市都存在,在国外也已经成为一种流行元素。其目的就是带给顾客味蕾之外的满足,比如受就餐环境引导,重温往事或感受一种陌生文化。

(资料来源:什么造就了与餐饮风马牛不相及的主题餐厅(2007-12-7),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cus/2007-12/07/content_7214987.)

2.需要单一性与复杂性平衡理论

人类的需要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心理学家多年来一直在争论:人们力求在生活的所有领域都保持心理的单一性,还是主要追求多样性?其实,这一问题的争论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人类进行休闲的基本原因。

(1)需要的单一性,又称需要的一致性,是指人们总是期望在生活中保持平衡,和谐、一致、希望日常生活稳定,不动荡,力求避免冲突,还希望生活中的一切都有规律性和预见性。在某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不想发生或尽量少地发生与自己设想相冲突的事情,不想遇到或尽量少地遇到意料之外的事情。如果在生活中一旦遇到非单一性情况,人就会表现出强烈的紧张和不安,这时,人们就会采取各种可预见性的措施来抵消或者避免这种非单一性造成的紧张和不安。人们为了减轻心理紧张,便会寻求可预见性和单一性,人们在休闲的过程中,往往会选择重复参与相同的活动,或者选择相同的场所进行休闲。例如,人们在选择出外娱乐的时候,他们总是希望在信誉可靠的场所进行活动,以避免因陌生而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他们在选择场所时往往会选择自己曾经去过或者比较有信誉保证的地方。

(2)需要的复杂性。需要的复杂性是指人们对新奇、意外、变化和不可预见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人的生活是复杂多样的,过于单一刻板的生活并不会给人们带来满足,而会使人感到厌倦,会促使人们追求新鲜、刺激,以改变单一性活动带来的单调和乏味。人们之所以追求复杂性需要,是因为这些复杂性需要本身就能给人带来满足。

复杂性理论的实质是人对未知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从而来满足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求知的需要”。与其他形式的休闲和娱乐活动相比,旅游这种休闲方式最能给人们单一刻板的生活带来新奇和刺激,使人们解除由于单调而引起的心理紧张。

人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欲望很可能是天生的,因为人一出世,就开始显露出这一特点。对很多人来说,好奇心的发展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得以满足。有的人通过旅游活动来实现,他们对异地的文化、社会风貌和自然景色进行观赏或考察,从而结交不同的人,达到探索的需要;有的人通过登山、跳伞、潜水等新的休闲活动方式得以满足;而还有人通过对书本知识的猎取,知晓异国风情和民俗。因此,休闲需要的复杂性通常会促使人们进行惊险、追求刺激以探求不一样的生活。

(3)需要的单一性和复杂性的平衡。需要的单一性和复杂性是相互对立的一组矛盾,但两者存在很大的互补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并不仅仅需要单一性或复杂性,人们需要的是单一性和复杂性的有机结合。单一性过多,会使人厌倦,会使人追求新奇,变化;复杂性过度,又使人产生过分紧张以致恐惧,而会使人产生寻求简单、平静,这是人们生活中常有的想法。

3.平衡理论(9)

平衡理论是由F.海德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后经其他人补充。平衡理论的前提是:在社会环境中生活着的人,是同他自身以外的各种事件、人、观念、文化等因素紧密相连的。海德指出,当人与他人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处于不平衡状态时,人体验到的不愉快可以作为一种动机驱使人将不平衡状态转化为平衡状态。

人们的休闲动机来自于两个方面,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生理方面的内驱力是人体维持、恢复生理平衡状态和发展生理状态的产物。例如,人们身体疲劳时,人就需要睡眠和放松,身体虚弱时,就需要补充体能或适当进行锻炼来增强体质。这种调节和维持平衡的机制是人类天生的,是受自主神经系统的支配和控制的。当人体内生理平衡被破坏时,人体所体验到的不愉快促使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来减缓生理性的紧张和不安,这就是生理上的内驱力。生理内驱力是先天的,本能的,人类生理状态和心理天赋是产生休闲的原因之一。

社会人的心理状态也同人体机体内部生活状态一样,需要保持平衡。这种平衡既包括认知上的平衡,也包括情感上的平衡。只有心理上获得平衡,人才会平和知足;心理上若不平衡,人就会产生焦虑烦躁,由此就会驱动人们去从事休闲活动以恢复心理平衡,这就是心理内驱力。心理动机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的产物,是后天的。所以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心理需要。换言之,正是由于个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才会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阅读材料】

周末宅生活

周末宅生活是指周末双休日选择足不出户的城市人群。早晨睡到自然醒,然后一整天足不出户,自己动手做饭、看DVD电影,上网,读书,听音乐,或者干脆发呆。周末宅生活人群大多因为城市生活成本过高或社交障碍。另外,周末宅生活也是一种“低碳、经济”的生活选择。

生活方式

源自20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的名词“御宅族”的“宅”字,本指过分沉迷于动画、漫画、游戏,足不出户的有收藏癖的人,但目前在中国却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状态。但比起被社会舆论所担忧的依赖网络、不想去上学上班、较为自闭的“宅男宅女”,对在城市中每天仍需朝九晚五工作谋生的人们来说,周末“宅生活”是一种从平时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的有效方式。

特征

选择“周末宅生活”的多为平时工作压力较大的城市人群,他们的日常工作任务繁重,人际关系和生存压力使得这一人群更加需要独处的空间来放松和自我调适。在休息时间避开现实社交也是选择“周末宅生活”人群的一大特征。现实社交出去聚会花钱多,而且非常耗费精力,如果周末还有聚会,常常觉得很疲倦,好像根本没有时间休息。宅生活族更倾向于周末在网络上互相问候一番。他们并非沉迷网络,也不依靠网络谋生,更多人表示,纯粹只是为了享受难得的“属于自己的假日”。

(资料来源:周末宅生活,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137193.htm)

4.与休闲相关的其他心理学动机理论

(1)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是由北美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Victor H.V room)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来的激励理论,其理论基础是:人之所以能够从事某项工作并达成组织目标,是因为这些工作和组织目标会帮助他们达成自己的目标,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弗鲁姆认为,人们采取某项行为的动力或激励力取决于其对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和预期达成该结果可能性的估计。换言之,激励力的大小取决于该行动所能达成目标并能导致某种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达成该目标并得到某种结果的期望概率。用公式可以表示为:img25

M表示激发力量,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强度,是直接推动或使人们采取某一行动的内驱力。V表示效价,是指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它反映个人对某一成果或奖酬的重视与渴望程度。E是期望值,是人们根据过去经验判断自己达到某种目标或满足需要的可能性是大还是小,即能够达到目标的主观概率。只有当人们对某一行动成果的效价和期望值同时处于较高水平时,才有可能产生强大的激励力。

(2)双因素理论(Two Factor Theory),又称激励保健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Fredrick Herzberg)提出来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影响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是指造成员工不满的因素,保健因素仅能消除员工的不满情绪,却不能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如企业的政策、行政管理、工资发放、劳动保护以及各种人事关系处理等等;激励因素是指能造成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激励因素能极大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如工作表现机会、工作本身的乐趣、工作上的成就感、对未来发展的期望,等等。双因素理论是针对满足的目标而言,保健因素是满足人的对外部条件的要求;激励因素是满足人们对自身行为的要求,前者为间接满足,可以使人受到外在激励;后者为直接满足,可以使人受到内在激励。因此,双因素理论认为,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就要在“满足”两字上下工夫。

(3)驱力理论,又称驱力还原力,需要满足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克拉克·赫尔(C.D.Hull)于1943年和1951年提出并发展的。所谓驱力理论是指当有机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在有机体的内部产生所谓的内驱力刺激,这种内驱力的刺激引起反应,而反应的最终结果则使需要得到满足。其主要内容如下:

①驱力是行为的无方向的能量源,是行为的动力,它能引起生理不平衡,又能促使机体重新回到平衡状态。

②需要激起或发动与其相应的活动,这种机动性特点可以看作是一种引起机体行为的驱力。机体的需要驱力不仅指机体的需要,也包括个体后天习得的驱力,如恐惧、焦虑等,这种习得的驱力是一种典型的厌恶。

③习惯是行动的方向,在学习理论中,当刺激重复出现时,与刺激相关联的反应会自动出现。习惯强度与强化的次数有关,次数越多,则行为倾向越强。

④诱因、行为目标物的特性也会影响行为。诱因与驱力的区别在于:驱力起“推动”作用,驱力的大小受需要被剥夺时间长短的影响;诱因起“拉力”作用,诱因值的大小随着目标物特性的变化而变化。

5.个人/社会群体理论

有相当高比例的休闲行为受到所在团体的影响。休闲行为常受到同年龄、同阶层的人、同事、同学、工作环境或邻里环境的影响。例如,在儿童消费市场,就有一个有趣的“鱼群现象”:一个儿童就像一条鱼,可以影响数十个同伴,眨眼间,数以百计的儿童都将齐心追随。随着2009年动画电影《喜洋洋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的热映,其衍生产品也受到了小朋友的欢迎。“小孩子都有攀比心理,当他们特别喜欢一部动画片时,他们就会对有关这部动画片的一切商品特别感兴趣。当有人首先买了一个这方面的新玩具时,其他同伴也想拥有。”(10)不仅小朋友是这样,成年人亦如此。这主要是因为人类都是喜欢社交、喜欢群体活动的,因此,人们在进行休闲活动时也都是群体活动的,其中我们熟悉的旅游活动就是如此。人们通常是结伴而行,有着共同的话题、共同的语言,背景、宗教信仰等,彼此之间通过旅游活动不仅能享受旅游的乐趣,还能够得到更为深刻的友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